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光绪帝即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1908年)。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之第二子,母为孝钦显皇后之胞妹叶赫那拉氏。在位34年(1875-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崩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内,终年38岁。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的崇陵。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
人物生平
基本资料
庙号:德宗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死因:急性砒霜中毒
在位: 1875年2月25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二刻三分(约十七时三十三分)(34年)
陵寝:崇陵(清西陵)
父亲:爱新觉罗·奕譞(醇亲王)
母亲:叶赫那拉氏(慈禧胞妹)
初婚:18岁结婚,配偶叶赫那拉氏等3人
皇后:叶赫那拉氏(副都统桂祥之女,慈禧侄女,隆裕皇后)
后妃: 他他拉氏(礼部左侍郎长叙二女,瑾妃、珍妃)
子女:无子女
继位人:爱新觉罗·溥仪,号称“继承同治兼祧光绪,光绪同父异母弟弟醇亲王载沣长子”
老师: 翁同龢、夏同善
最得意:主持戊戌变法
最失意:甲午战争主战失败
最不幸:戊戌政变后被囚禁
最痛心:签订《马关条约》、戊戌政变失败、珍妃被害、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
最擅长:书法、音乐
最不喜欢的戏:梆子戏,因为他认为梆子戏是悲调
最爱的人:珍妃
生平简介
同治十年(1871年)生于北京宣武门外太平湖畔醇王府槐荫堂,为醇贤亲王奕譞次子。由于其兄早殇,同治十三年(1875年1月25日),同治帝病逝后以醇亲王长子身份入宫为帝,其时年仅4岁,成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行大婚典礼。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主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主持戊戌变法。同年,慈禧等发动政变,将其囚于瀛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主和。同年8月15日被慈禧要挟,“逃”往西安。是日,慈禧处死其爱妃(实为爱妻)珍妃。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酉时二刻三分驾崩于瀛台涵元殿内,时年38岁。
后妃
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副都统护军统领承恩公后晋都统加辅国公桂祥之女,实孝钦显皇后之侄女也,同治七年戊辰正月初十日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皇后为德宗纳聘,光绪十五年正月壬申,以册立皇后前期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后殿奉先殿,上礼服诣太和殿,遣大学士额勒和布为正使,礼部尚书奎润为副使,持节奉册宝诣皇后邸,册封叶赫那拉氏为皇后,颁诏天下,时年二十二,长德宗三岁,二十六年七月从车驾西巡驻跸西安,明年十一月同还京师,三十四年十月宣统帝入承大统,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十一月拟定徽号曰隆裕皇太后,宣统元年十一月举行尊上徽号典礼,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率同皇帝下诏逊国,越二年癸丑正月十七日崩于故宫,寿四十有六,上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是年,崇陵工竣,十一月合葬,升附太庙。
端康皇贵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总督裕泰女孙,原任侍郎长叙女,同治十三年甲戌八月二十日生,光绪十四年十月选为谨嫔,时年十五,光绪十五年二月甲午,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福锟为正使,礼部左侍郎续昌为副使,持节册封原任侍郎长叙之女他他拉氏为谨嫔,二十年正月慈禧皇太后以是年六旬慈庆,命晋封谨妃,十月以事忤太后旨,命降为贵人,二十一年十一月仍册封谨妃,二十六年七月随侍西巡,三十四年十月宣统帝晋尊为皇考谨贵妃,逊国后之癸丑年二月晋尊端康皇贵妃,即今位号,宣统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薨逝,年五十一岁,旋遇政变废止优待条件,赠谥典礼未见举行。
赠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端康皇贵妃亲妹也,光绪二年丙子生,十四年,年十三,与姐同时被选为珍嫔,光绪十五年二月甲午,遣礼部尚书李鸿藻为正使,礼部右侍郎文兴为副使,持节册封原任侍郎长叙之女他他拉氏为珍嫔,二十年复同时命晋珍妃,复同时降为贵人,二十一年仍同时册封珍妃,二十六年七月京师陷,殉难,或云慈禧皇太后恶之特甚,西奔时挤妃堕宫内井中死也,年二十有五,明年十一月德宗还宫,追晋为珍贵妃,葬西直门外,逊国后之癸丑年,移其棺附葬崇陵,辛酉三月追晋今位号。
相关事件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9岁的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光绪的一位皇后两个妃子都是慈禧做主选的,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在把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起码可以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
光绪的两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初封瑾嫔珍嫔),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相貌一般,而且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庄,性情机敏。
珍妃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也引发了他要在政治上摆脱束缚有所作为的欲望。大婚后的数年间,他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显得较为轻松的时光。
▲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亲弟都统桂祥的女儿,就是隆裕皇后。隆裕皇后长得不漂亮,既瘦弱,又驼背。这门亲事是慈禧皇太后懿旨给定的,光绪虽不满意,却也无奈。皇后叶赫那拉氏与光绪皇帝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慈禧将自己侄女嫁给自己外甥,目的就是在宫闱椒房,探悉皇帝的内情,控制和操纵皇帝,并为尔后母族秉政、太后垂帘听政做铺垫。光绪皇帝同皇后叶赫那拉氏大婚后,情不投,意不合,始终是一门不美满的婚姻。光绪死后,宣统继位,上光绪皇后徽号为“隆裕”,是为隆裕皇太后。隆裕皇太后在民国二年(1913年)正月十七日,死于太极殿。
▲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皇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获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杀害。
生平
珍妃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10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
1889年,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13岁的她被封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绪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后七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
得宠与获罪
光绪大婚之后,隆裕皇后逐渐失宠,而瑾妃与光绪相处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善解人意,工翰墨会下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光绪共食饮共玩共乐,对于男女之事毫不在意,“德宗尤宠爱之,与皇后不甚亲睦。”(《国闻备乘》)
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媾和,慈禧、光绪等准备还朝。慈禧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将尸骨被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的宫女墓地,并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口。民国二年(1913年),其姊瑾妃(时为端康皇太妃)将珍妃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并为她修建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光绪的一片真情。 ▲珍妃的姐姐瑾妃的结局比她的妹妹强多了。光绪二十六年七月,瑾妃随慈禧也逃出了京城,一年多以后才返回皇宫。光绪帝死后,宣统帝溥仪尊封她为皇考瑾贵妃。1913年3月,溥仪又尊封她为端康皇贵太妃。
据溥仪回忆,隆裕皇太后死后,瑾妃就成为紫禁城内幸存的四妃之首(另外三妃是敬懿皇贵妃、庄和皇贵妃、荣惠皇贵妃,她们三人都是同治帝的妃子)。瑾妃很专权,自己俨然成了皇太后,效法慈禧,让溥仪叫她皇额娘,经常管教溥仪,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为此,溥仪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公开与瑾妃吵了一架,使瑾妃很下不来台,溥仪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瑾妃为了出这口气,把溥仪的奶奶、母亲召进宫,对她二人施加压力。她二人可吓坏了,一齐跪下来苦苦哀求,答应劝溥仪给瑾妃赔礼道歉。最后溥仪经不住祖母和母亲的苦劝,被迫给瑾妃道了歉。溥仪的母亲个性极强,从未受过别人的训斥。这次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吞了鸦片烟自杀了。瑾妃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吃惊不小,深怕溥仪追究此事,于是也改变了对溥仪的态度,两人关系有了明显地缓和。
1924年10月20日瑾妃病死,终年52岁,溥仪谥之为温靖皇贵妃。1925年10月29日葬入崇陵妃园寝东宝券内。
十四年后,1938年农历十一月,一伙不法匪徒在夜间盗掘了瑾妃墓,掠走了全部殉葬珍宝。
光绪大婚
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之能事的。光绪帝是清代正常地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 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举行,时年19岁。
这次大婚,共花费银550万两。其中,各种“外办”耗费,共为105万余两,占大婚开支总额的20%左右;而由“内办”的帝、后应用冠服、朝珠、钿钗、金银珠宝玉器,嫔位所用器物,皇后妆奁,以及后嫔铺宫应用的金银器皿等,共为银400万两以上,占总耗费的80%左右。
这些银两主要是从各省、各税关指派筹解的,是从全国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虽然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对筹办光绪大典曾假腥腥地说:“国家经费有常,目下整顿武备,需款孔多,各省时有偏灾,尤宜体念民艰,爱惜物力,朝廷躬行节俭,为天下先,该大臣等,务当仰体崇实黜华之意,严饬承办各员,认真原理,不准稍涉浮冒。”但实际做法则完全相反,大婚典礼的经费,不但没有“节俭”下来,反而逐步加码。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日慈禧明降懿旨,光绪大婚应需款项,“著户部先行筹画银二百万两”,各省“预为指派二百万两”。半年之后,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七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锟面奉懿旨:“办理大婚之款四百万两尚不敷用,著户部再行筹拨一百万两”。九月二十六日又奉旨“续行筹拨五十万两”。三次共筹拨银550万两。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如果每人每年口粮按二石计算,计折银二两九钱二分。光绪大婚耗用白银550万两,按当时的粮价折算,可购买近400万石粮食,足够190万人吃一年。
当时,清朝正处在内乱外患丛生、天灾人祸迭起的重重灾难之中,如此奢侈铺张的皇帝婚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举行的。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山东河决,毁坏历城、齐东、利津等堤埝,大片地区遭灾,清政府仅拨银16万两赈灾;光绪十一年两广水患,慈禧仅下令拨银6万两赈济;光绪十二年北运河决口漫溢,使永平各府受灾,朝廷只拨银12万两救急;光绪十三年郑州河决口,南入于淮,使河南、安徽大片地区受害,清政府仅截留京饷漕折银30万两赈恤。到了光绪十四年,由于皇帝婚期迫近,用款孔殷,这一年虽有多起水、火、雨、雹、震、疫等灾害发生,但却未见有拨银救灾的记录,只是免除了某些地区的税赋钱粮,拨留了13万石京仓及海运漕米以赈顺直之灾。这样一对比,可见清王朝用于人民生计迫切需要的开支寥寥无几,而从民众身上疯狂榨取的财富则多得难以计量。
光绪大婚和太和门大火
据清宫档案记载:光绪大婚是在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1889年2月19日)。太和门大火发生在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五(1890年1月5日)深夜。光绪大婚是在太和门大火之后40天发生的,而不是发生在“大婚的前一天。”
据《清宫述闻》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太和门火。次年正月二十六大婚,不及修建乃以扎彩为之。”这次火灾发生在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五,先从贞度门起火,是两名值班太监使用灯火不慎引起。贞度门在太和门之右,太和殿之前。起火后扑救不力,延烧到东西朝房、太和门和昭德门。此次大火持续延烧了两天,虽经扑救,但东西朝房和太和门被完全烧毁。那些放在临时库房里准备为光绪结婚大典用的各种服饰和礼仪用品,全部烧光。
为什么堂堂皇宫发生如此大火呢?这主要是平时缺乏防范。值夜打更的是两名六十岁开外的老太监,值班睡觉,待被大火惊醒时,火已成势,已无法收拾。而且当时正是寒冬时节,内金水河的水冰冻三尺,凿冰取水救火,延误了救火时机。太和门是木结构建筑,着起火来燃速快。坡顶建筑扑救不易。深夜起火,又无照明设备,救火更难。在大火向四处扩大蔓延时,大臣们合计,派工匠先把尚未燃烧的近火之庑殿,在梁柱上拴上大绳,派众多士兵用力拉,把庑殿拉倒,然后在上面浇水,断绝火道。这才阻隔了火势蔓延。据文献记载,为了扑灭这场火灾,动用兵士、工匠和水会成员7000余人。
为按期举办光绪皇帝的结婚典礼,重修太和门等建筑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派人把火场打扫干净,找来棚匠,支搭临时席棚,扎彩张灯,勉强办了婚事。在《清代起居注·光绪朝》中说:“上谕本月十五日夜间,贞度门不戒于火,延烧太和门及库房等处,所有本日值班之章京护军等于禁城重地并不小心看守,实堪痛恨,著交刑部严刑审讯,按律定拟具奏。值班之前锋统领恩全疏于防范,咎无可辞,著交部议处。”两名值班守夜使用灯烛不慎致火的太监被判处绞刑。又奉上谕:“本月十五日夜间贞度门不戒于火,延烧太和门及库房等处,经王大臣等督率官员弁兵扑灭救止。兹据各该衙门将救火各员开单,由军机大臣呈览,恭亲王、御前大臣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山西布政使豫山、即翰詹科道军机章京,各部院衙门司员,各旗营侍卫章京等到者甚多,实属勤奋出力,深堪嘉赏。其随同救火之神机营兵丁、步军统领、衙门兵丁及柏唐阿护军官役、苏拉人等,著各该衙门查明人数,每名赏银二两;水会十五处着赏银一万两;各木厂匠夫着赏银一千两;受伤兵匠数名,每名加赏银十两以上。所赏银两著户部给发,由步军统领福锟等查明给领以示奖励。火灾示警,深宫祗惧实深。唯有寅畏天威,益加修省,于一切政市不敢稍涉懈弛。”
现在的太和门是大火后重修的。当时工部向皇家的奏报仅“净需采买物料。拉运车脚,匠夫工价,并买办铜、锡、叶子、金等项例银二十三万五千余两。”现在太和门之用材,采用的是松柏木。最早兴建时的太和门是用楠木建筑的。
被囚瀛台
光绪被囚于中南海瀛台,由慈禧的四名亲信太监监视着。他或者坐在露台,双手抱膝,愁思哀伤,或者睡在木床上苦思苦想。在太监的监视比较松懈时,就偷偷地记日记。这样差不多被关押了整整两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引起英、俄、法、德、美、日、意、奥匈等八国联军入侵。在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光绪被慈禧带着逃亡西安。临时前,慈禧命总管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东华门内的一口井内。在逃亡中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运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岁次辛丑,九月七日,清政府在北京与各国所订立的条约,共十二款,以赔款一项为最重,数目高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为不平等条约中最苛刻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光绪又被慈禧带回北京,仍然被囚禁在瀛台。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
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据说是慈禧令太监将他毒死的。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色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又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光绪自幼身体孱弱,一直有脾胃虚弱的毛病。成年后又有滑精症状,而且一天比一天厉害。他又长期咳嗽,似乎患有肺结核。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
2008年11月2日,在用法医学的手法历时5年研究之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正式宣布其死于急性砒霜中毒。光绪被人用砒霜毒死,一段纠缠了100年的光绪死因之谜,就此破解。2008年11月14日是光绪帝去世一百周年,“光绪死因”在此时得以确证,别具历史意义。
光绪病死后的庙号为德宗景皇帝,史称光绪皇帝。
作品一览
另外,光绪皇帝15岁时还写过一篇很有名的御制文: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
光绪的御制诗文折射出他的思想
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喑鸣之壮气不消,仓猝而雄躯遽殉。
光绪帝御制诗文集,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大约是八十年代初,在故宫博物院,当时的图书管理员萧师傅与大杨同志连声称有,并非常慷慨地向我介绍了光绪帝的不同版本的御制诗文集。据他们介绍, 这些书原来珍藏在故宫昭仁殿和毓庆官,还有一部分在宫外的醇亲王府保存,而现在统归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保管,很少有人借阅。
我把他们介绍给我的这套诗文集仔细翻阅,发现它们种类甚多,但是,大致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版本。第一种是光绪朝抄本。……第二种抄本为宣统朝抄本,内容与前一种抄本大致相同,而编排却别具一格。……
光绪的这些诗文大都写于光绪甲申年至己丑年(1884年至1889年),《御制诗》则到壬辰年(1892年)。可以说绝大部分是他学生时代的习作。光绪从入宫的第二年开始,即在毓庆宫就读。由学问渊博的翁同龢、夏同善等授读。这时的光绪年仅五岁。
根据《翁同日记》的记载,光绪是从1883年12月7日开始写作的。翁同于当天日记中写道:"上初作望云诗四句,极顺。又作史论,亦通畅。"此后,几乎每到书房都有所作。两年之后,根据醇亲王奕譞的建议,慈禧要翁同等将光绪"所作诗论,写本呈览"。起初,慈禧为了加强对书房的控制和监督,要求将每天光绪在毓庆宫所作的诗文缮写清楚,随同功课簿"一并呈览",随后又改为"一月后抄本进呈"。我们现在看到的光绪御制诗文抄本,就是根据当时毓庆宫逐月进呈稿本编纂而成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今天看到的几种本子,未能将光绪的全部作品收集在内。然而,在现存的这些作品中,我们亦可靖晰地看出他早期思想的轮廓。年仅十多岁的光绪,以他那敏锐的思想,犀利的笔锋,写出了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发表评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抱负。为我们研究他的早期思想,提供了非常重要和可靠的资料。
忧民念每深 求治日兢兢
在光绪早期思想中,民惟邦本,兢兢求治的思想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光绪认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当时的中国社会危机四伏,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因此,光绪将《孔子家语》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引为座右铭。认为历代帝王"或耽于安逸,或习于奢侈,纵耳目之娱而忘腹心之任者",是造成水覆舟的根本原因。他认识到,皇帝只有爱民,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人君只有兢兢求治,才会出现太平之世。所以他提出了"治世莫若爱民"的主张。…… 光绪在这些诗文中,提出了许多爱民措施。他极力推祟人君应"罔拂百姓以从己之欲"的主张。……他还批评唐末统治者把天下治乱委诸气数的错误说法……
光绪反对官吏巧立名目,对人民实行盘剥。他认为国家取之于民者赋税而已,君上不应收取百官的进奉。…… 光绪还极力主张“节用民力和藏富于民”,他认为治国之道应"以理财为先,以节用为本”,光绪还主张立法贵简当,反对"法令繁,科条密",使人民无所措手足。他认为有的法令"其初行之甚善,而其后渐失其意者,非法之不善,乃行法之不善耳",因此他主张有治法尤贵有治人。
光绪的爱民思想还大量地反映在他早年的诗篇中。在《御制诗》收录的四百多首诗歌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以描写百姓疾苦和农事繁忙为内容的。正是因为光绪早年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当他亲政以后,面对"各国环处,凌迫为忧"的危局,才能奋起变法,"采西人之所长,补我所未及"。他在上谕中说:"朕夙夜孜孜,改图百度,岂为祟尚新奇?乃眷怀赤子,皆上天之所畀,祖宗之所遗,非悉令其康乐和亲,朕躬末为尽职。"……显然,光绪后期的这些言论,是与他早期的民惟邦本的思想有着内在联系的。当然,光绪早年的民惟邦本,兢兢求治的思想亦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因此,他极力反对的是那种"惟思竭泽,不虑无鱼"的做法,而他所追求的是"不苛细以取盈,不征求以尽利","取于民而民不怨''式的封建剥削,从而达到"泰然自恣"地统治人民的最终目的。
求贤若渴,破格用人在光绪早期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在光绪的御制诗文中,有不少篇章闪烁着这种"欲作千间厦,应须大匠材"、"旁求常侧席,任官惟贤才"的思想火花。因此光绪重视选拔人才,并把选贤任能视作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
在选用人才问题上,光绪一反论资排辈、循资提升和以门户取人的陈腐观念,极力主张循名责实、破格升迁和惟才是举。光绪早年就具备了这样的认识,因此在后来的戊戌变法中,他能顶着顽固派的压力,冒着极大的风险,大胆起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拔之于庶民,置之于公卿,依靠他们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法。当变法进行到最艰难之际,新旧势力的斗争日益激烈,"皇上至是时亦知守旧大臣与己不两立,有不顾利害誓死以殉社稷之意,于是益放手办事",特擢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四品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拜命之日,皇上亲以黄匣缄一?p谕授四人,命竭力赞襄新政,无得瞻顾"。读着梁启超这生动感人的描述,光绪勇敢而果断地拔擢新生力量,依靠新生力量,并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景,不是跃然纸上了吗?
知人善任,自古其难。知人就是识别人才,善任就是恰当地使用人才。光绪主张通过"明试以功"的方法考察和识别人才。光绪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能礼贤下士。他反对以人君个人之喜恶作为选择人才的标准,主张"王者用人,不可循一己之私心",而应尽"取天下之善"。光绪重视人才,要求臣下都作发现人才,启用人才的伯乐。
虚怀能纳谏 旁求常侧席
这部御制诗文,还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光绪虚怀纳谏的思想。他总结了"隋以拒谏而亡,唐以纳谏而兴"的经验教训,会出了"言路之开塞,国家之治乱系焉"的结论,并说:"朝有直臣,社稷之福,岂不信哉!"
光绪认为,臣下能否直言敢谏,与人君有无容人之量,有无纳谏的诚意很有关系。他说:"人君喜听顺耳之言,则顺耳之言至矣;人君喜听逆耳之言,则逆耳之言至矣。"
光绪的一些诗文中,还表现了对士大夫巧为饰词,以逢君恶的强烈不满,认为他们竞为诣谀,以图富贵,其情状站污青史。他要求各级官吏以国家大局为重,知无不言,不应有所忌讳。他说:"为大臣者,必有嘉言谠论,然后有益于国家,若事事顺从,是容悦之臣耳,人君将安赖乎?"
如何对待不同意见,特别是一些尖锐刺耳的批评,光绪提出了"有真是非,无私喜怒"的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光绪的这些想法和主张无疑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至于提意见的方式,光绪认为只要意见正确,无论以何种方式提出均可。"理之所是,虽众以为非,极力争之可也。理之所非,虽众以为是,极力辟之可也",模棱两端是不能肩天下大事的。他很推祟里革断罟来讽劝鲁宣公的精神,并指出"人君听逆耳之言,不过拂意于一时,而受福于无穷;听顺耳之言,不过快意于一时,而受患于无穷'。光绪还把大臣敢于直谏,视作国家兴旺发达,政治开明的重要标志。他指出"兴隆之世,无所谓不敢言,至于有所不敢言则国事已坏矣"。当政治开明之际,"虽匹夫匹妇皆能以自达;及其衰也,即左右近臣亦曝嚼而不敢出焉,识者于此可观世变矣"。因此他提出人臣有三谏之义的主张:"一谏不入则再之,再谏不入则三之",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
光绪处于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外国蔑视,海内离心,公卿士庶,偷安苟活,新生力量,备受压抑。时代在光绪的早期思想上,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记。
光绪接受了我国古代"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影响,非常强调"穷则思变"。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固然应"以古为鉴",但又不能"泥古人之成法,刻画而步趋之"。光绪指出,将古人之成法,"行于千载之后,非愚即诬耳","为人君者岂可拘执一偏,而不求与时变通之法乎?"他主张。"法令无定";"因时设教",人们不应墨守成规和拘执固定的东西,而应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新的法令,采取新的措施。
光绪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无不"顷刻千变",应该激流勇进,而不要"相顾榜惶"。他不但主张变革,而且主张尽快地变革,因为它觉得"天下之事,坏于迅奋者少,坏于纡缓者多"。可见,在光绪早期思想中,已闪烁着勇于变革,不拘成法的思想光华。这种思想体现了统治阶级在当时情况下迫切要求改革现状的进取精神。
这套儒家学说对光绪的早期思想影响至深,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因为光绪脱离实际、轻视实践,所以,在他亲政之后,显得非常幼稚。在尖锐复杂的斗争面前,常常束手元策,在同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较量中,总是处处被动,屡遭挫折。如果把光绪同俄国的彼得大帝作一番比较,那么光绪在这方面的弱点便暴露得更为清楚。彼得同光绪的境遇颇有些相似之处。他幼年时,同样受到以其姐姐索菲亚公主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多方压制,但是彼得却能深入社会,出国游历,广泛了解民众生活,如饥似渴地学习外国的长处,在实际斗争中增长了才干,终于冲破保守势力的网罗。而光绪早年所走的道路却恰好与此相反。
其二,天命论的影响。
其三,封建伦理纲常的影响。
首先,孝道对光绪毒害至深。他认为孝是作人之根本,多次强调要"以孝治天下"。光绪这种思想由来已久。慈禧违背祖制,把年仅四岁的光绪立为皇帝,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无止境的权力欲望。……翻开记述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册",光绪从被人抱着进入紫禁城,到他不明不白死去的三十四年里,只要是和慈禧同住一处,就没有一天不到这位"亲爸爸"面前长跪请安。即使是在他奋发有为的百日维新期间,亦曾十二次专程赴颐和园"请安"。可见,孝道在光绪头脑里根深蒂固,它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束缚着光绪的头脑,捆绑着光绪的手脚。如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光绪面对着前方浴血奋战,艰苦搏斗,后方却张灯结彩,忙于祝寿的形势,心急如焚。他为宗社担忧,"声泪并发",然而,却又怕"母后生气",不敢放手主战。又如在戊戌政变前夕,顽固派磨刀霍霍,形势万分危急,而光绪在给康有为等人的密诏里,还强调"上不失慈母之意"。这个口口声声要"以孝治天下的皇帝,最后却使自己变成了曾对之曲尽孝道的慈禧的阶下囚。"求治翻为罪","称疾诏书哀",光绪的悲惨结局,简直是对孝道的绝妙讽刺。
其次,在封建伦理的影响下,光绪非常强调忍让。
第三,礼对光绪早期思想影响亦很深。
不少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常常对光绪的境遇寄以哀叹和同情。他们埋怨光绪畏惧慈禧太甚,说他应该振作精神,整顿甲兵与慈禧针锋相对展开斗争,藉以保护新法成果。这里我们姑且抛开新旧势力悬殊不谈,单就光绪而论,他是缺乏这种反抗精神私斗争勇气的。这种行为是中国旧礼教绝对不容许的。无论作父母、作人君的如何谬误,作臣子的是丝毫不许反抗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光绪在评论唐朝大臣胡致堂论武氏之乱,以为"当数其九罪,赐之死而灭其宗"这件历史事实时说:"夫武后,君也,母也;中宗,臣也,子也。以子犯母,以臣犯君,其可乎?"光绪认为万不可这样做,因为这是背乎天理人情的。可见光绪在等级森严的旧礼教面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轶事典故
帝王生涯
光绪继位后,由慈禧专权。至光绪16岁,慈禧“归政”,但仍实掌大权。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岁次甲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日本趁机进占汉城,击沉中国运兵船,并攻击驻牙山清军。七月一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后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史称为甲午战争。
年轻的光绪皇帝眼见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耻辱,“不甘作亡国之君”,一心想有所作为。他接受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变法,准备进行资本主义改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光绪皇帝下诏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推行新政,变法图强。光绪发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诏令,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把希望寄托在统辖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身上,派谭嗣同深夜去见袁世凯,要他发动兵谏,协助光绪推行新政。袁世凯也表示坚决忠于皇上,一定照办。但谭嗣同走后,他便去向荣禄告密。慈禧在颐和园得到荣禄密报,立刻返回紫禁城。光绪料到事情败露,急忙派人送信要康有为等人赶快逃命,他自己被慈禧带到议政堂,被迫写了退位诏书,将政权全部交给了慈禧,然后被关进了南海中的瀛台,也就是荷花池中央一座四开间的平房中,断绝了和外边的一切接触,他最知己的珍妃也被慈禧关押在别处。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等人被杀,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因变法历时仅一百零三天,又称为百日维新。
失去母爱的童年
清宫医案的确告诉人们,光绪是病死的。但是,从光绪死的那天开始,人们就怀疑他不是正常死亡,这也是事出有因的(而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事实确实如此,光绪急性砒霜中毒)。光绪虽与慈禧以“母子”相称,实际上他并不是慈禧亲生。光绪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丰皇帝的侄子。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出生在宣武门太平湖畔的醇郡王府的柳荫斋,其父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从这些关系讲,他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清穆宗患天花驾崩,同治帝死时年仅二十岁,身后无子,按“兄终弟及”做法,可由其弟即位。但同治帝为独生子,则应从其最亲近的亲属中选一子弟继承帝位。大臣们提出的最佳方案,是由他的大伯父即道光长子奕纬之孙溥伦作为他的嗣子,由其即位。但慈禧太后不同意,表面上是因为溥伦之父载治不是奕纬亲生子,同样是由旁支过继,实际上是因为若要载淳的子侄辈继位,自己身为祖母便无权以太后身份临朝。国不可一日无君。第二天,慈禧压制众论,一人做主,执意让只有四岁的载湉入宫即位为帝。载湉,也就是光绪,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一方面是因为慈禧亲生之子同治皇帝去世后,无子嗣继承皇位;更重要的还是慈禧权欲熏心,找个儿皇帝,可再次创造机会垂帘听政。
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4岁的载湉在太和殿正式即位。从这一天起,光绪就被慈禧抓在手里,或当作争夺权利的利器,或作为显示威严的权杖,更多的情况下,则当作她御案上不可缺少的摆设,或是任意玩弄的木偶。这自然是慈禧专制政治的需要。入宫后的光绪,是在孤独中长大的,繁琐的宫中礼节,慈禧经常不断的严辞训斥,没有母爱,饮食寒暖没有人真心去细心照料,应倡导应禁忌之事,无人去指点揭示。没有童年的欢乐,致使他从小就心情抑郁,精神不快,造成身体积弱,难以抵挡疾病的侵袭,留下了难以愈治的病根。天嘏在所著《满清野史》中称:人在幼年的时候,都受到父母的呵护,照顾其出行,料理其饮食,体慰其寒暖,即使是孤儿,也会得到亲朋好友的照顾。只有光绪皇上无人敢亲近。……皇上每日三餐,其饭食有数十种,摆满桌案,可离皇上稍远的饭食,大都已臭腐,接连数日不换。靠近皇上的饭食虽然并未臭腐,可经多次加热,已不能可口。……载湉自十余岁后,虽为天子,可还不如一个孤儿,以后身患痼疾,即是由于少年时衣食不节造成的。虽为野史,可内容与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所述:“缅怀先帝御宇不惟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损其天年。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宴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大致相近。说明光绪帝体弱多病之原因,实与自幼在慈禧太后淫威之下,失于调养照料有关。
没有爱情的婚姻 光绪选妃
光绪十四年,光绪帝18岁了,慈禧为他筹办婚事。经过多轮选美,最终的选后、妃活动在太和殿进行。最终闯入“决赛圈”的是五位秀女:叶赫那拉氏、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和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按照规定,选中为妃的授予荷包,选中为后的授予如意。这时慈禧把如意递给光绪,让他挑皇后先。面对一字排开的五位佳丽,光绪很为难。当然不是因为美色当前难以抉择,而是因为他知道慈禧是假意让他自选,所以他不敢擅自做主。但慈禧仍故作姿态,坚持要光绪自选。光绪这才慢慢走到德馨的大女儿面前,刚要把如意递给她,这时慈禧一声大吼:皇帝!并暗示他把如意交给叶赫那拉氏。光绪无可奈何,只好把如意按慈禧要求授予了叶赫那拉氏。此时,本来还要选妃。但慈禧看到光绪中意的是德馨的两个女儿,担心她们一旦被选为妃可能会夺宠,便不再做戏,不容光绪再选了,匆匆命公主把两对荷包给了长叙的两个女儿,光绪选妃结束。
按照清王朝祖上留下的规矩,皇帝16岁就要临朝亲政。随着光绪年龄的增长,他的大婚和亲政逐渐临近,慈禧撤帘归政把大权交给光绪皇帝之事已不可回避。可慈禧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于是预作布置,对光绪帝权力多方限制,仍由她在暗中操纵朝政。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889年2月19日),19岁的光绪帝举行大婚典礼。
光绪的一位皇后两个妃子都是慈禧做的主,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
这个皇后容貌丑陋,马脸高额,瘦弱驼背,突眼露齿(但是,隆裕皇后举止得体大方)。光绪极为不满,但也无奈。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起码可以通过皇后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
光绪的两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相貌一般,远远比不上珍妃,而且性格脆弱,看上去一副很愚蠢的样子(雅号:月饼);珍妃貌美端庄,聪慧过人,性格开朗,活泼机敏,颇有见地。珍妃的入宫犹如一块石子投入一潭死水,她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珍妃又向光绪推荐了她的老师文廷式,这位素以评论时政、忧心国事的著名清流人士很有才华,颇有政治见地,他被光绪帝重用后,对光绪帝很有影响,引发了光绪帝要改革政治及摆脱束缚而有所作为的欲望。大婚后的数年间,光绪帝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较为轻松的时光。由此,也引发了他作为人君国主,希望在政治上摆脱束缚而有作为的欲望。可这一点,是慈禧最不愿看到的。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按慈禧本来的亲上加亲,以控制光绪帝的初衷才让自己的侄女为皇后。然而强制的结果,却又适得其反。当年,同治帝自己选立皇后阿鲁特氏,而慈禧却偏偏让同治帝去喜欢慧妃,结果闹得母子不和。这次慈禧为光绪选配叶赫氏为皇后,可光绪又偏偏喜爱珍妃他他拉氏,其结果可想而知。当时,光绪明明知道宠爱珍妃,就要得罪皇后,而与皇后不睦又不得慈禧喜爱。当时慈禧与光绪感情甚好,对珍妃也十分怜念。(注:据《瀛台泣血记》记载:因“珍珠披肩”隆裕欲将珍妃置于死地,向慈禧报告。然而,当时慈禧还不曾对珍妃发生怎样罪恶感,又且并不偏爱隆裕。)然而,慈禧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迫使光绪就范,惟独在情爱和感情上无法以己之所愿强加于人。
据《悔逸斋笔乘》记载:光绪十八年(1892年)仲夏之时,一天,光绪与隆裕皇后为小事争吵,隆裕跑到慈禧面前哭诉其事。慈禧大怒,对身边的人说:“皇上是我所立,实乃忘恩之举,隆裕是我的亲侄,辱骂皇后就是对我最大的不敬,实在难以忍受。”接连数日,光绪入宫请安,慈禧一言不发。此后光绪与慈禧的嫌隙就算形成了。
苦闷的皇帝生涯
光绪临朝亲政后,55岁的慈禧表面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实则权势依旧,裁决政事,一如既往。她一方面处处限制光绪的权力,国家重要大事都要秉承她的懿旨去办理;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及亲信太监李连英等人,暗中监视光绪的行踪。并规定:光绪每隔一日,必须亲往颐和园向她汇报政务,听候训示。以致光绪经常披着星星来,头顶月亮去,饱受奔波,遇有重大事情,更得随时请示,名为皇帝,实为傀儡。光绪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实现,日久天长,精神更加抑郁,情志愈益不畅,旧病不去,又添新愁。
从“脉案”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光绪体质虽未见好,遗精及腰背酸沉等病仍在继续,但诊病和吃药的次数却相对减少。这主要是光绪力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挽救他那岌岌可危的政权,整日忙于政务,关注政治改革,另外,还要随时应付慈禧的训斥,一时无暇顾及诊病吃药。
疾病缠身的光绪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遭逢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光绪帝违背母后之意,决心援朝抗日,但腐败的体制导致战争失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失地赔款,这虽使他受到重大打击,加深了“母子”的不和,但也激发他力图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雄心。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在珍妃的积极支持下,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强调博采西学,推行新政,授予康有为“专折奏事”特权。那些守旧的亲贵重臣害怕光绪皇帝在改革政治中触动他们的地位,纷纷投靠慈禧并竭力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慈禧也深恐光绪改革的成功会影响到她的独裁。这样朝臣内出现了“后党”与“帝党”(又称“清流党”),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光绪亲政的十年,是他与慈禧进行政治和权利斗争的十年,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运动,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光绪帝到颐和园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明确表示要废掉光绪帝,并密谋由直隶总督荣禄,在九月初皇帝、太后到天津阅兵时政变,废除光绪帝,形势危急。光绪帝当天就给帝党人物杨锐发下密谕:“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进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期望之至。特谕。”杨锐胆小,将密谕扣住不传他人,光绪等不到回音,急不择路,于八月初一、初二连续两次召见袁世凯,提升他为侍郎衔,让他专办练兵事宜,想以此使袁世凯感恩报德,效忠皇帝。同时,光绪帝于八月二日还有一道密谕给林旭,让他转告康有为迅速离京。林旭将两道密谕同时转给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大家看了十分感动,但都束手无策,最后也觉得只有拉袁世凯,由谭嗣同出面请袁世凯,马上举兵,先杀掉荣禄,回兵包围颐和园。袁世凯表面上满口答应,八月五日回到天津,却在八月六日马上向荣禄告密。
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由颐和园回城,住中南海仪鸾殿,第二天祭蚕神,当即回颐和园。回园顷接荣禄密电,马上乘轻轿返城,重返南海瀛台。返瀛台后立即传光绪来见,见到光绪,慈禧太后破口大骂,骂他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下,变法运动最终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光绪本人亦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他的政治生涯实际上到此已经结束。此后,光绪度过了十年没有人身自由的囚徒生活。他虽然名义上仍保持着皇帝的名位,但实际已没有了皇帝的权力。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又将光绪挚爱的珍妃囚禁在钟粹宫后北三所,并且给她立下了一条规矩,今后不许觐见皇上。
南海瀛台,与水云榭岛、琼华岛分处太液池三海之中,象征东海三仙岛蓬莱、瀛洲、方丈。瀛台四面环水,只在北端架一板桥,通至岸上,板桥中间有一段是活动的,光绪被囚此之后,慈禧太后便命令人把桥板撤掉了,以免光绪帝走出瀛台岛。
瀛台的中心建筑为涵元殿,殿后为涵元门,门外为翔鸾阁,阁下即木吊桥。殿前为香扆殿,该殿从北面看为单层,从南面湖边看则为两层,名为“蓬莱阁”。光绪住在涵元殿里,太监每天送饭时架起桥板,走到瀛台来,用饭完毕,就抽掉桥板。光绪心情十分忧郁,万般无奈之中写下了“欲飞无羽翼,欲渡无舟楫”等诗句。冬天三海结冰,从瀛台不通过木桥也可以从冰上到达岸边。
据说有一次光绪带了小太监踏冰离开瀛台,被发现后,总管太监李连英立刻下令凿冰,以防光绪离开。光绪十分想念心爱的珍妃,传言他让小太监暗中给珍妃送信,偷偷相会。每到此时,他更加痛恨出卖自己的袁世凯,临死之时,他不言不语,用手在空中写殿内挂有一副《宋司马光谕人君用人之道》立轴,跋文是:“光绪丙午(1906)十月上浣录,臣全忠敬书。”还有一些匾额斗方之类,下款都写着“臣全忠敬书”。其实这都是光绪的御笔,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光绪试图以对慈禧太后称臣,表明自己忠于慈禧太后的心迹,来换取老佛爷的谅解。可此时,慈禧太后又怎么能让光绪再次亲政呢。 究光绪帝病情自二十四年逐渐加剧,终致不起之原由,实与戊戌变法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光绪被囚禁在瀛台后,慈禧太后曾欲废之而另立他人。光绪也知其用心,日夜担惊受怕。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举虽未能实现,可光绪也难脱囚禁之牢笼。明知岌岌可危,亦只有坐以待毙,心中十分忧伤。他曾仰天长叹:真不如汉献帝也!因而病势日渐加重,自不待言。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慈禧太后仓惶出逃。相传临行前还不忘处置珍妃,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到宁寿宫外的井中害死。当光绪得知珍妃的死讯后,精神彻底崩溃,旧病复发,日趋沉重,再也无法康复。由此可见,从光绪自幼多病,到青年以后的病情逐步加重,都与他的政治处境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可见慈禧的长期压制和打击,是光绪致病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谈来,民间传说是慈禧置光绪于死地,则又并非全无道理。尤其是在戊戌政变以后被囚禁的十年漫长岁月中,他一方面悲观失望,前途渺茫,一方面又日夕担心受怕,心情紧张,生活上更无人细心照料,使得他的病情不断加重恶化,终至不治。不过,无论光绪究竟死于何因,都与他在清廷遭受的控制与打击,在精神与意志上受到的压制与摧残,在身心上经受的折磨,甚至其骨肉亲情也被拆散有着直接的联系。真可谓,光绪一生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其实,这也就是他多病缠身的根源。因此可以认为,年轻的光绪之死,与慈禧控制下的清王朝黑暗腐败密切相关。如果说光绪入宫为帝,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那么他的死去,也未必不是清廷政治腐败的必然。
光绪死因
多部门10月2日公布科学报告 光绪确死于砒霜中毒(来源:羊城晚报)(注:2008年)
清末光绪皇帝的死因近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这个谜团终于在其百年祭日到来之前有了科学结论———今天上午,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一份采用现代刑侦和高科技手段检测的万字报告显示,光绪是死于砷(砒霜)中毒。
在这份“光绪死因报告”上署名的还有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他们按照规范的法医检验要求和方法,先后提取了光绪的两小缕头发、遗骨及衣物样品测试。结果显示,光绪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砷,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第1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10段,第2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26段和第45段。而同时对比测试的头发砷含量,当代人0.14-0.59微克/克,与光绪同时代并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为9.20微克/克,清末一个草料官干尸头发为18.2微克/克。
现存文献记载,光绪在宫中和瀛台被囚禁期间曾服用过中药,其中的雄黄、雌黄、朱砂等会导致砷、汞毒物使用过量,在理论上讲,这种原因也可能引起光绪慢性中毒,直至病变死亡。不过在慢性中毒死亡的情况下,中毒者头发发根的含毒量会高于发中部和发梢,而光绪的情况与之相反,这也证明了光绪并不是死于长期服用中药的慢性中毒。
在测试的同时,专家通过遍查资料,整理了光绪死亡前10天的情况,并结合现代法医有关砒霜中毒的论述,探讨了光绪砒霜中毒的类型,以及中毒时间的下限和上限。
历史评价
《清史稿》论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已而师徒饶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帘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光绪驾崩后,清越四年而亡。
作为一个年轻发奋的君主,光绪皇帝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不轻易退缩妥协、 以求自保;反而在关键时刻,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这已经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为价值选择, 即使从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称道的。也许,身为帝王,百年来他受尽冷落和责难,甚至有人指责他“懦弱无能”;但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先驱者,他的人格是显示出一定亮色的,是不必讳言的。变法的最终结果是失败了,但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启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经济上,光绪接受了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这就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光绪皇帝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
光绪对珍妃的深情,同样令人感动。“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裳与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每读此诗,令吾辈欷歔不已。
载湉是醇亲王的儿子,慈禧太后的外甥、内侄。登基时只有4岁。两宫太后“慈禧”、“慈安”即实行“垂帘听政”,是实际统治者。至光绪16岁,慈禧“归政”,但仍实掌大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岁次甲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日本趁机进占汉城,击沉我国运兵船,并攻击我牙山驻军。七月一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后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史称为甲午战争。甲午战败后,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维新变法,其领导人物康有为以著书立论,发行中外公报主张变法,亦曾数次上书光绪,要求改革。其学生梁启超则于上海主编时务报,鼓吹变法图强。至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德宗下诏变法,以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派反对变法,于是发动政变,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历时仅一百零三天,故称为百日维新。又因是年为戊戌年,故称为戊戌变法。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团起事,仇杀外人,引起英、俄、法、德、美、日、意、奥八国共组联军,攻陷北京,光绪,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岁次辛丑,九月七日,在北京与各国所订立的条约,共十二款,以赔款一项为最重,数目高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为不平等条约中最苛刻的。最终含恨而死。
更多阅读
转载 爱新觉罗.贝怡,你到底是谁? 爱新觉罗贝怡av
最讨厌日本了!更不要说内人是中国皇族了!原文地址:爱新觉罗.贝怡,你到底是谁?作者:格格记得几年前,香港各大媒体的娱乐版都在报道着一个所谓"满清皇朝后裔中国公主"的模特,爱新觉罗.贝怡.这个有着日本血统的女孩打着溥仪皇帝从孙女的旗号一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3 爱新觉罗·载洵 声名显赫的意思
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3)爱新觉罗·载洵爱新觉罗·载洵(1885年5月20日-1949年),字「仲泉」,号「痴云」;俗称洵贝勒,右翼近支镶红旗第一族宗室。醇亲王奕譞第六子,光绪帝之弟,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15——清朝清逊帝宣统帝爱新觉罗·载湉 载湉怎么读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315——清朝清逊帝宣统帝爱新觉罗·载湉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第十二位皇帝,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十位皇帝,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生于北京什刹海醇亲王府内,为第二代醇亲王载沣
清宪宗: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
清宪宗(恭宗):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宣统帝即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皇帝简介 爱新觉罗.玄烨母亲
人物档案姓名: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生辰: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属相:马父亲: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母亲:佟佳氏,谥号孝康章皇后排行:顺治帝第三子初婚:12岁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