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莫扎特传》和莫扎特的音乐 莫扎特传电影百度网盘

国外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观众评分 8.4

我对这部电影的评级:

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1984):影片开始于1823年,一名叫萨里耶利(Salieri)的男子,企图自杀,而他的喉咙大声乞求莫扎特的宽恕。他被送到一个疯人院,一个年轻的牧师访问了他。牧师问他是否像谣言的那样他是杀害莫扎特的凶手,牧师说如果属实,萨里耶利必须表白他的致命的罪孽。萨里耶利讲述了自己和莫扎特之间的长期关系。

萨里耶利回忆了他的青年时代,特别是他对音乐的爱。但他蒙昧的父亲不提供他任何的音乐教育。他父亲在用餐时窒息死亡-萨里耶利说这是“一个奇迹”。父亲死后, 萨里耶利开始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而且在”音乐家之城” 的维也纳加入了18世纪的音乐文化的精英。萨里耶利开始他的作为奥地利约瑟夫二世皇帝的作曲家的职业生涯。直到莫扎特的抵达…

莫扎特不敬的多次贬低萨里耶利的工作。在1781年,奥地利约瑟夫二世皇帝雇用莫扎特,萨里耶利写了《欢迎进行曲》给皇帝, 作为皇帝欢迎莫扎特的礼物,这是萨里耶利的辛勤劳动。听到《欢迎进行曲》,莫扎特感觉不满意,自发地“改善” 这《欢迎进行曲》, 添加他未来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著名的"Non più andrai"到《欢迎进行曲》。


莫扎特的音乐是奇迹,但他的孩子气等让萨里耶利的信心动摇。他相信上帝通过莫扎特的天才在残酷的笑他的音乐平庸。

萨里耶利对上帝的信心的动摇和挣扎与莫扎特在维也纳的生活的考验和磨难是互相切割的:莫扎特经历了最初的为维也纳接受他的音乐感到自豪骄傲, 经历了以后意大利皇帝的宫廷对待他的音乐的难以置信的愤怒,经历了宫廷不接受他的歌剧, 包括《费加罗的婚礼》, 经历了他的妻子和儿子沃尔夫冈幸福的家庭,经历了父亲利奥波德的去世的悲痛。莫扎特为家庭的开支增加和他的佣金减少变得更绝望。当萨里耶利知道了莫扎特的经济拮据,他终于看到了机会,以报复莫扎特。

萨里耶利的一个复杂的阴谋最终战胜了莫扎特和他的上帝。他戴上假面道具,假装幽灵利奥波德的“黑衣人”, 出现在莫扎特的前面, 让年轻的作曲家写安魂曲,并首期付款和许诺完成后的付巨额。莫扎特开始写他的《安魂曲》(Requiem Mass in D minor)。萨里耶利梦想让莫扎特写下自己的安魂曲。


莫扎特的财务困境和健康状况恶化,使他在《魔笛》( TheMagic Flute) 首演时终于倒下。虽然莫扎特病得很重。萨里耶利坚持帮助莫扎特在他病的中一起写安魂曲,直到莫扎特油枯灯尽,气绝身亡,…莫扎特的死亡使安魂曲未完成, 莫扎特埋葬在维也纳的一个万人坑。

影片结束时, 萨里耶利完成了他的叙述。萨里耶利得出他的结论:上帝杀害了莫扎特,是不让莫扎特分享萨里耶利的荣耀,萨里耶利是“平庸的守护神”。萨里耶利"免除"了牧师的平庸,"免除"了疯人院其他病人的平庸。最后是莫扎特的滑稽的笑声…


《莫扎特传》Amadeus1984年获11项奥斯卡提名, 最后获8项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艺术指导, 最佳写作(原创基础上电影剧本), 最佳男主角, 最佳化妆, 最佳声音效果编辑,最佳服装设计)

沃尔夫冈•阿瑪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根據當代的考證顯示,在鋼琴和小提琴相關的創作,他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等等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他同時也是歌劇方面的專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於時代的遷變。


莫扎特,逝世後由BarbaraKrafft於1819年所繪之肖像。


莫札特於1756年出生於薩爾斯堡,在當時這是神聖羅馬帝國一個封邑的首都,父親雷歐波得•莫札特(1719年—1787年)是一位身負宮廷樂師之名的作曲家,母親為安娜•瑪麗亞•波特爾(Anna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為家中第七個小孩,在他姊姊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暱稱南妮兒(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後至他出生之間的這段時間,分別有5不幸夭於年幼。


莫扎特的诞生地-薩爾斯堡,奥地利

出生受洗時,他被命名為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Theophilus。Theophilus 意為"上帝之愛",這個名字相當於德文的 Gottlieb,義大利文 Amedeo以及拉丁文Amadeus,但生前卻從未有人以此名號稱呼他。現在,我們所認識莫札特的名字 Wolfgang Amadeus Mozart為莫札特在正式場合用的名字。


幼年莫札特,1763年匿名的油畫作品,可能由 Pietro AntonioLorenzoni所繪


莫札特三歲便展現出他音樂奇特才能,他不僅具備絕對音準更有超出常人的記憶力,五歲時更請求父親教授大鍵琴,隨後亦獵及小提琴、管風琴和樂曲創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聲雷響徹雲霄,在學會閱讀、書寫或計算甚至能懂得樂譜視讀、巧弄拍律。六歲,時值1762年,已譜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鍵盤上的莫札特、小提琴手 Thomas Linley與其他的天才兒童,為1770年私人收藏的匿名油畫


1762年至1766年間,他開始與受聘於到架構交響曲的技巧。


1767年,年方十一,他寫出第一部歌劇《阿波羅與希亞欽杜斯》(Apollo etHyacinthus,K.38)並由薩爾斯堡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學生們演出這齣拉丁喜劇。返回奧地利後,他定期往返維也納,且於1768年夏天寫出另外兩部歌劇,名為《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et Bastienne, K.50)與善意的謊言(La fintasemplice),當時莫札特年僅十二歲。隔年便受大主教提名為樂團首席。


他父親為了使他能夠與鄰近義大利有所接觸,特地申請留職停薪的假期。從1769年至1773年,莫札特便規律地遠赴他鄉,並在當地研習歌劇,寫出Mitridatere di Ponto,Ascanio in Alba和LucioSilla三部歌劇。在義大利他結識了馬蒂尼,並且破例成為波隆納愛樂學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eBologne)的會員,該組織大致上只接受二十歲以上的成人加入。教宗克勉十四世甚至冊封他為金馬刺騎士(Cavaliere del losperon d'oro)。


1763年莫扎特一的家:雷歐波得(Leopold),

沃尔夫冈(Wolfgang),并南内尔(Nannerl)

1771年12月16日和藹可親的大主教施拉頓巴赫辭世,隨後由親王柯羅雷多Colloredo繼任該職位並成為莫札特的新僱主。


莫札特肖像「Lorenz」


莫札特在家鄉的生活並不幸運,新的雇主柯羅雷多並不樂見他出遊,並要求他的作品必須為了宗教儀式而寫。十七歲,他心有不甘地接受這個限制,使得接下來的三年他與親王大主教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所幸那段時間他在維也納結識了海頓,並且和海頓通信,建立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友誼。


海頓對莫札特的父親說道:“在上帝面前、還有作為一個誠實的人,我告訴你,你的兒子是我個人或我的聲望所知道最偉大的作曲家,他很有品味以及最偉大的譜曲學問。”


莫札特對海頓的描述: "只有他具備了能使我歡笑並且深入我心靈的秘密。"


1776年莫札特二十歲,並決定離開薩爾斯堡,然而親王大主教拒絕讓他離開父親並要解除他樂團首席的身分。經過一年的準備,他和母親先到了慕尼黑,但並未找到工作,又經奧格斯堡輾轉到了曼海姆建立為數不少音樂界的友誼。不過他尋求工做的腳步依然無所進展。同樣在曼海姆,他疯狂地愛上了女歌唱家阿罗伊齐亚•韦伯尔,这引发了他父亲的怒火,他要求他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事业。负债累累后,莫札特明白了他必须重新寻找工作,並於1778年8月前往巴黎。


1780年莫扎特一的家:并南内尔(Nannerl),

沃尔夫冈(Wolfgang),雷歐波得(Leopold)

他希望能夠从梅勒西奥•格林处得到支援(他曾负责他七岁时的巡回演出),未果。他没有找到工作,在危机中的法国他甚至难以找到人为他的作品付钱。他母親在這段期間不幸病倒,並於7月3日離開人世。莫札特後來回到薩爾斯堡,他的父親已說服親王大主教重新聘用他。他途中经过韦伯尔一家生活的慕尼黑,但阿罗伊齐亚爱上了别一位歌劇導演,沮丧的莫札特在1779年1月29日回到了薩爾斯堡重拾旧职。


這幅肖像被稱為「波隆納的莫札特」,由一位無名畫家成畫於1777年薩爾斯堡,

是波隆納的马蒂尼神父为他的作曲家肖像画廊而订购的。

這幅肖像现存于波隆納市音乐博物馆。 关于这幅肖像,雷歐波得•莫札特

在1777年12月22日一封致马蒂尼神父的信中写道:

「這件作品藝術創作的價值不怎麼吸引人,

但以相似度的觀點來說我向你保證,它很完美」


1780年11月,他從慕尼黑收到一份歌劇的請求,這個創作名為"依多美尼歐,克里特之王",在1781年1月29日首演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到薩爾斯堡,便意味著莫札特必須順從維也納的雇主,在那兒,親王大主教解雇莫札特之前甚至還經常公開地以"飯桶、智障"揶揄他。莫札特後來便以獨立作曲家的身分進駐奧地利首都,並接受韦伯尔女士的補助款。


少了他父親和雇主的牽制管束,莫札特終於能夠更自由地作曲。1782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要求他完成一部歌劇。這便是後來的《後宮誘逃》(德文:DieEntführung aus demSerail),使維也納作曲家兼公眾音樂會指揮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馮•格魯克非常感動,並對莫札特讚譽有加。


1777年的莫扎特


莫札特認識了 Franz Fridolin Weber 及其夫人CäciliaCordula的小女兒,康絲坦茲(Constanze),未等到父親書面同意,便決定與她共結連理。婚禮於1782年8月4日Saint-Étienne 教堂舉行。後來,由於受到von Svieten男爵的影響,莫札特開始認識巴赫和韓德爾的作品。莫札特受到巴赫對位法的強烈吸引,進而直接影響後來《c小調大彌撒》(KV.427)以及數首相關作品。同一年,他開始譜曲一系列的六首弦樂四重奏獻給海頓,並於1785年結束這一系列的創作。


1784年,莫札特加入共濟會,並迅速地晉升為會長(1785年4月)。他創作許多作品獻給共濟會弟兄,其中有MaurerischeTrauermusik (共濟會葬禮音樂)(K.477)。


1786年,莫札特認識了劇本作者洛伦佐•达•彭特,維也納劇場的官方詩人。後者說服了皇帝批准創作一部基于博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文:LeNozze DiFigaro)的歌詞。但後來皇帝認為該劇具顛覆性,禁止其上演。莫扎特將达•彭特的歌詞配上音樂,《费加罗的婚礼》於1786年5月1日在維也納展開首演,但該劇的成功并不能阻止其海報被迅速撤下。然後莫札特便前往了布拉格,在那裡這個"婚禮"又成功博得滿堂采。為了對這個城市致意,他寫下了D大調第三十八號交響曲(K.504)。


他隨後收到布拉格劇院指揮的要求,希望他能夠為接下來的一季再寫一齣歌劇。莫札特再次请达•彭特填写《唐璜》(DonGiovanni)的歌詞。1787年5月28日他父親雷歐波得過世。這個惡耗嚴重打擊了莫札特,並接著影響他正在進行的歌劇的創作。首演於1787年10月28日布拉格的《唐璜》一炮而紅,但後來在維也納並沒有獲得同樣的成功。


莫札特總是在演出的前一晚上才把已作好的曲寫在樂譜稿紙上(特別是創作歌劇時)。莫札特名歌劇《唐璜》的抄譜員於歌劇開幕前數小時,找莫札特拿取樂譜,樂譜上的墨水跡還沒乾。


1789年的莫札特肖像,由 Doris Stock用银尖画法绘制 (76x 62 mm).

這幅肖像畫是世上罕見與莫札特本人高度相似的呈現


在生命最後幾年間,莫札特身體欠佳,儘管有不少酬金豐沛的成就,卻越加陷入拮据的窘境。他創作許多的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歌劇(例如《女人皆如此》(CosìFan Tutte),他最後的与 Lorenzo da Ponte 合作的作品)。1790年時值[約瑟夫二世(神聖羅馬帝國)|約瑟夫二世]駕崩(他的繼位人利奧波德二世既不喜歡莫札特,也對共濟會不懷好感)當時他的好友交響樂之父海頓也去了倫敦,使得這段時間的莫札特意志格外消沉。


1791年一位共濟會弟兄兼維也納一個知名小劇院導演EmanuelSchikaneder託他寫一齣歌劇。他提供了一本關於這本歌劇的小冊子,而莫札特也為他譜出一折《魔笛》(德文:DieZauberflöte),這部作品於9月30日一炮而紅,也是莫札特最後一齣歌劇。


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要求他創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須匿名。今日我們知道是瓦爾塞根伯爵,人們猜想或許他想讓他的朋友們猜作者的名字,又或許想將著作權據為己有。因疾病和贫穷而衰弱的莫札特,還必須面對工作的重負,因為他在八月初收到一份關於為波希米亞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加冕創作歌劇的請求(狄托的仁慈K.621),而且必須於三週內寫完。三十五歲的莫札特於十二月辭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K.626)(受其妻子康絲坦茲之託,後來這首曲子由他的學生完成,FranzXavier Süssmayer而後又由Sigismund von Neukomm接手)。Neukomm的集成版只于1819年在里約熱內盧演奏,之後就被人們忘記了。第二次演奏于2006年3月10日在Liévin為紀念Courrières礦難而進行。


莫扎特的《安魂曲》弥撒D小调(Requiem Mass in DMinor (K. 626))


莫扎特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雨夜病故。但他死後不久就出現了神秘傳言,說他死之前有一位“黑衣人”到訪,託付他寫《安魂曲》。而這個黑衣人就是他同時代的義大利作曲家薩列裏。德國作家弗倫伯格的小說《莫扎特的故事》、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劇《莫扎特和薩列裏》都強化了這一傳說。甚至到了20世紀,英國當代劇作家彼德•谢弗的著名舞臺劇本《上帝的寵兒》(Amadeus)將莫扎特描寫為一個天性放縱,奢侈揮霍,滿地亂爬的頑童天才,而更對安东尼奥•萨列里如何一步步厭恨莫扎特,直至假扮“黑衣人”將其殺死做了驚心動魄的描寫。此劇後來由美國導演福爾曼翻拍成電影《莫札特傳》(Amadeus),一舉奪得了198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但事實並非如此。歷史學家指出,薩列里年紀較莫扎特長,當時已經是功成名就的老樂師,如著名的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落成揭幕所演出的歌劇,就上演了他的作品。這樣一位作曲家完全沒有必要加害莫扎特。


电影《莫扎特传》和莫扎特的音乐 莫扎特传电影百度网盘
莫扎特的《安魂曲》弥撒D小调(Requiem Mass in DMinor (K. 626))

莫札特的遺體,根據利奧波德二世皇帝下達之有關葬禮的法令,最後在維也納郊區的聖馬克思墓園,葬於莫札特家族與他朋友共有的靈位。與民間相傳不同的是,莫札特其實並未被草率地葬在公共墓園的靈位。那一塊共有的靈位則是事先購得,可容納十具遺體(成人八位、小孩兩位)。同年12月14日布拉格舉辦了一場追思會,參加者成千上萬。EmanuelSchikaneder則在維也納籌畫了一場《安魂曲》的首演。


莫札特連同海頓、貝多芬都被視為"維也納派"古典音樂風格的主要代表作曲家。但毫无疑问,这并不足以定义他。在一个由洛可可风格统治的时代,莫札特综合了晚些的巴洛克特有的复杂对位法,并以新颖的形式实现,该形式显然深受巴洛克派的巴赫或海頓影响。如果莫札特是古典音樂風格的最佳代表,他的曲風卻远远不止于此,他的曲风是最有个性的和最能立即入耳的曲风之一。



關於1786年在布拉格創作《費加洛婚禮》的一本書


人們不能只用單一的種類來區分莫札特的作品。歌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宗教音樂……都是他涉獵的範圍,莫札特全方位地嘗試各種可能,每一種音樂種類、每一種音樂形式、每種樂器,使得作品最終能更改完善或重新譜出更加完美的成果。


與天才莫札特同一時期卻在維也納成長的舒伯特,也在離世數年之後逐漸出名。其他比較不前衛、不領風騷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一般還可以發現有莫札特那一套古典主義精神的蛛絲馬跡,尤其他的學生JohannNepomuk Hummel或LouisSpohr更是明顯。羅西尼的歌劇也托莫札特之福,而博馬舍創作之塞維亞的理髮師受此風影響恐怕也並非巧合, premier voletdes frasques de 費加洛.最後,孟德爾頌、蕭邦、布拉姆斯以及Busoni都在作品中大量地延續了莫札特的風格傳承,受重視的程度和巴赫的作品幾乎同樣崇高。


从莫扎特逝世到现在,维也纳还定期举行维也纳莫扎特音乐会。


莫札特去世後數十年,許多人曾嘗試統整他的作品希望製成列表,不過,直到1862年 Ludwigvon Köchel 才接近完整地編寫出依照時間順序的目錄,至今仍然使樂理相關資料的彙整受用不盡。這份目錄名為Köchel作品目錄(德語Köchel-Verzeichnis),直接以該整理者命名作紀念,這也是為什麼莫札特的作品編號以KV(或再簡寫為K.)作為獨一無二的標記,有別於一般作曲家的編號方式Op. 或 Opus。

安東尼奧•薩列里(AntonioSalieri,1750年8月18日-1825年5月7日)生於威尼斯共和國列戈納果,在維也納逝世,義大利作曲家。


安東尼奧•薩列里(Antonio Salieri)


他的出生地列戈納果是當時威尼斯共和國的一個小鎮,所以薩列里一直認為自己是威尼斯的公民。他的哥哥是塔提尼的學生,由他負責教授薩列里小提琴和大鍵琴。後來他與他眾多的兄弟姐妹失去了雙親成為孤兒。他父親一個富有的朋友朱塞佩•摩岑尼果就把薩列裡帶到了威尼斯。在威尼斯,他引起了波希米亞作曲家佛羅里安•伽斯曼的注意,後者把他帶到維也納。在維也納,薩列里結識了作曲家格魯克,並且被錄取進入約瑟夫二世的音樂機構,並代表伽斯曼在市民劇院演奏大鍵琴。當伽斯曼在1769年前往義大利訪問的時候,薩列里創作了他第一部傳世的歌劇《Ledonneletterate》,腳本是由年輕的詩人吉奧凡尼•波切利為伽斯曼編寫的。1770年1月10日該劇上演,標志著薩列里歌劇創作生涯的開始。在1770年到1804年年間他創作超過40部歌劇。其中大部分是為維也納的觀眾而寫的。當然也有為其它城市創作的歌劇如:米蘭,羅馬,慕尼黑,巴黎和的里雅斯特。


他曾在四代哈布斯堡皇朝中供職,掌握了維也納所有重要音樂事務。1774年他接替伽斯曼成為義大利歌劇院樂隊長和作曲家。1788年取代朱塞佩•邦諾成為宮廷樂隊長。他是維也納音樂藝術社團(由伽斯曼創辦)的積極支持者並在1788年到1795年擔任主席。他還是維也納第一所音樂學院——1817年成立的演唱學院的院長。薩列里同時還是一名成功的教師,他的學生有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


薩列里是與莫扎特同時代的傑出音樂家。但是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是他害死的莫扎特。


他和莫扎特在1786年美泉宮里是同僚。而且1791年10月14日(後來兩個月不到莫扎特就逝世了)莫扎特寫給他妻子的一封信裡面提到,在aufderWieden劇院上演魔笛的時候,莫扎特非常樂意的邀請薩列里到自己的包廂,而薩列里則對歌劇充滿讚美和熱情,歌劇裡面每一號曲(魔笛是編號歌劇)都會讓他喊'bravo'或'bello'。

莫札特的长笛和竖琴协奏曲

莫札特的d小调第20号钢琴协奏曲

莫札特的g小调第25号交响曲

莫札特的降E大调第22号钢琴协奏曲

莫札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莫札特的d小调安魂弥撒曲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你们可知道爱情是怎么一回事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再不要去做情郎

莫札特歌剧《魔笛》-我心中燃炽着怒火

莫札特歌剧《魔笛》-帕,帕,帕,帕帕盖娜

莫扎特歌剧《后宫诱逃》- 国王帕夏万岁

美国电影协会(AFI)100年100部影片(2007年)

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获奖影片

获奥斯卡最佳导演, 剧本,改编大奖的获奖影片

获其他奥斯卡最佳奖的获奖影片

获奥斯卡奖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提名的影片

获奥斯卡奖提名的影片

未获任何奥斯卡奖和提名的影片

根据真实人物事件改编的外国电影

根据外国经典杰出作品改编的电影

根据真实历史背景改编的外国电影

不同题材的外国电影

外国优秀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视频选

根据百老汇等音乐剧改编的电影歌曲视频选

外国电影精彩片段视频选

外国流行歌曲视频

经典芭蕾歌剧视频选

外国电影歌曲选

外国电影明星简介

外国明星和时尚

美国居家园林

外国文艺

外国影摄绘画

美国人文和旅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356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因为《非诚勿扰》和丁东丽想说几句 非诚勿扰丁东丽

这期节目我也看过。深有同感。谁都有选择的权力,大家可以嘲笑甚至讥讽,但没有人可以剥夺。原文地址:因为《非诚勿扰》和丁东丽想说几句作者:小牛精神本想接续《三叫》,却被昨夜的《非诚勿扰》拱出几句感慨,不吐不快。先说了吧。

电影《莫扎特传》和莫扎特的音乐 莫扎特传电影百度网盘

国外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观众评分 8.4我对这部电影的评级: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1984):影片开始于1823年,一名叫萨里耶利(Salieri)的男子,企图自杀,而他的喉咙大声乞求莫扎特的宽恕。他被送到一个疯人院,一个年轻的牧师访问

声明:《电影《莫扎特传》和莫扎特的音乐 莫扎特传电影百度网盘》为网友我选择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