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刚经大意译文 金刚经白话文视频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我是这样所见所闻的。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叫作祗树给孤独园的花园里,和一千二百五十多大比丘们居住在一起。那时,到吃饭的时候,佛穿上衣服,拿着食钵,和比丘们走到舍卫国都城,在城内挨门化缘要饭,之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洗好饭钵,又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这时有一名跟佛修行多年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他右肩袒露,右膝跪地,双手合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稀有的世尊啊,您非常关心爱护我们,惦念我们,常嘱咐我们这些菩萨。世尊啊,我们这些善男善女如果发愿修成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而成佛,那您说怎样才能守住清净心,怎样才能降服时常烦恼妄想的心呢?”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修持自己的心念。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们。善男善女想修成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而成佛,应该像这样守护心念,像这样排除邪念干扰。”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要想很好的修行,不断提高心性境界,就要度众生。一切众生之类,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而生的,幻化而成的,有色身的,无色身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类似有思想的,类似无思想的众生,我们都用佛法救度他们,使他们最终能够进入无余涅盘的境界。你们就应该这样去普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没有认为众生被我们灭度(不居功自敖)。“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高傲自私的我相,认为我们是人就高于众生的观念,我们是众生就高于物质的观念,总想长寿不老的观念,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再说,须菩提,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对于佛法,应该是无所执著的去行法布施。也就是说布施佛法时,不执著布施的形相,不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等欲望。须菩提,菩萨应该内心清净的去布施,不要执著于表相的布施。”“这是什么缘故?”“如果菩萨不执著于表相作法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觉得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菩萨不为了布施的福报而去做法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虚空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要按我教你的方法来修行。”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你认为见到佛的身相就是见到如来吗?”“不是,世尊。不可以认为见到佛的身相就是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身相,从真如佛性的角度而言,也是幻化的。”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都是虚妄幻化的。如果能对各种形相都不执著,你就见到如来的法身了。” (因为法身就是佛性,无形无相)。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众生听到佛刚才所讲的道理,那他们能真的信吗?(因为您以前从来没讲过这样深的佛理呀)。”佛告诉须菩提说:“不要这样说。我寂灭后,过五百年后还会有修持佛法,戒行圆满的,对我刚才说的道理认为真实可信。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是从一位佛、两位佛、三四五位佛那儿来培植自己的善根的,而是从无数位佛那儿来修行种善根,他们闻说我刚才所讲的道理,能在一念之间产生纯净信念的。须菩提,如来全都能知道见到,这些众生能修得不可估量的福德。”“为什么呢?”“这些人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执著,他们心中没有对佛法的执著相,也没有非佛法的执著相,没有任何执著了。”“为什么呢?”“因为修行人如果心中有执著相,那就还会执著于自私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和长寿的形相;如心中有执著佛法的相,也就会有执著于我、人、众生、寿者的相。”“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心中没有佛法的相,也会执著于我、人、众生、寿者的相。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即不执著于得法,又不执著于舍弃法的中道。因为这个道理,我常说你们这些比丘,应知道我所说的法,就如同渡河的木筏,过河上岸后就不用惦记它了。对佛法尚且都该这样不要执著,何况对于不是佛法的呢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我再问你,我已修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了吗?我有说过法吗?”须菩提说:“如按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法可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您也没有给我们讲过什么固定的法。”“为何这样说呢?”“您所说的法,都不能固定,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既不应执著是法,又不应不执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所有的圣贤都以无为的境界说法,但他们根据不同的众生理解能力不同讲的法也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此人所获的福德是否很多?”须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福德并不是自性的智慧功德。”“因此我说获得的福德多,但没有永恒性。如还有人能理解我说的这个经,用心修持,甚至反复念诵四句偈语等,并为他人解说,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就会超过布施七宝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一切诸佛,以及诸佛讲的佛法,都是从金刚佛性中产生出来的。因此,须菩提,所谓佛法,也就是没有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我再问你,初果罗汉的果位叫须陀洹果,他能认为自己已修得须陀洹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的,世尊。”“为什么?”“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叫入流(是进入佛法之流的意思),然而却无所入,他能够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迷惑,这才称为须陀洹,而不应执著这个果位。”“须菩提,你再想想,二果罗汉斯陀含,可认为自己得到斯陀含的果位吗?”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斯陀含名为 ‘一往来’(意思是还要从天上到人间再来一次就能修成),然而实无往来,只是名为斯陀含而已,也不应执著这个果位。”“须菩提,你再想想,三果罗汉阿那含能认为自己获得阿那含的正果而达到不再来人间轮回的境界吗?”须菩提答道:“不能,世尊。”“为什么?”“阿那含虽然名为不来,而实际上佛法无来无不来,因此不应执著这个果位,。”“须菩提,我再问你,阿罗汉能认为自己已经修行不生不灭的境界吗?”须菩提说:“不能这样认为,世尊。”“为什么呢?”“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阿罗汉也只是个名称,而不应执著这个果位。世尊,阿罗汉认为自己已修成了阿罗汉,那他就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您曾说我已达到没有胜负心、争斗心的无争三昧境界,是人中第一的境界,是超出欲界最高境界的阿罗汉。世尊,是因为我没有“自己已修到了阿罗汉境界”这种心念,倘若我认为自己得了阿罗汉果位,您就不会说我已是达到一切无争境界的人了,因为我实际上什么也没执著,只是得了个须菩提是无争之人的名义而已。”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对须菩提说:“你想想,我当初在然灯佛那里,佛法上有所得了没有?”“没有,站在佛性的角度看您在然灯佛处对于佛法并没有所得。”“须菩提,我再问你,菩萨庄严佛土吗?”“没有,世尊。”“为什么呢?”“对于庄严佛土,也不应执著于庄严而庄严,只是叫做庄严。”“因此,须菩提,各位菩萨摩诃萨,应该像这样修得清净心,不应该对色、声、香、味、触、法生欲望之心。应该心念清净无所执著。须菩提,比方说有人身体像须弥山那样高大,你想想,这身体高大不高大?”须菩提答道:“很大,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呢?”“佛说的非身就是法身,没有边际,那才是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我们知到恒河中有无数沙粒,假如再有这些沙粒那样多的恒河!你想想这么多恒河中所有的沙粒加起来多不多?”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只算象沙子这么多的恒河,尚且多得无法计算,更何况这么多河中的沙子呢!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善女用这些恒河沙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他们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善男善女修学这部经,甚至只领受修持了四句偈语等,并为他人解说,这样所获的福德,就比用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所获的福德多。”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接着,佛又说:“须菩提,如人们随时随地解说这部经,甚而至于仅只念诵四句偈语等,应当知道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的天人、阿修罗等护法神,都应当像供养佛塔庙宇一样供养这个地方。何况有人能诵读并领受修持这部经!须菩提,应当知道,此人成就了最高的、第一的、最稀有的佛法。如果有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就应象弟子尊敬佛一样。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此时,须菩提问佛道:“世尊,这部经应当叫什么名字呢?我们这些人该如何供奉、修持此经呢?”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因为它代表了佛性)。就凭这个名字,你们都应供奉、修持。”“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佛说的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度),要从佛性来讲,就不是智慧度,只是名叫智慧度而已。须菩提,你能理解吗,你认为我讲过法吗?”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讲过法。”“须菩提,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是多还是不多?”须菩提道:“很多,世尊。”“须菩提,各种微尘,我说不是微尘,只是个微尘的名称;我说世界也不是世界,只是名叫世界(这些从佛性的角度来讲都不应执著)。须菩提,你再想想,你能凭借佛的三十二相来认识佛性吗?”“不能,世尊。我不能凭佛的三十二相来认识佛性。”“为什么呢?”“因为三十二相不是法身,也是佛性幻化的,叫做三十二相(从佛性的角度来讲都不应执著)。”“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善女用如恒河中沙子那样多的身体、生命来布施,而又另有一人坚持按这部《金刚经》修持,乃至只念四句偈语之类,给别人讲解,那么他的福报功德就比前面说的善男善女的功德还要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这时,须菩提听佛讲说此经,深深解悟了佛法的义理和境界,泪流满面十分激动地对佛说:“真是难得的经文啊!世尊,您解说像这样深刻的经文,我自从修得慧眼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世尊,如再有人能听到这经文,信仰此经并带着清净的心念,就能认识真心佛性,因此应当知道这个人,成就了第一罕见的功德。世尊,这实相(佛性),就是无形无相的,因此佛说它只是取名为实相。世尊,我现在有机会听这部经典的讲义,由信仰佛法,到解悟义理,再修行,最后印证得果也就不困难了。如有来世,五百年后,有众生听说此经,也会信仰、解悟、修持、得果,这人也就是第一、罕见的。” “什么道理呢?”“因为此人已没有了我相,没有了人相,没有了众生相,没有了长寿者相的执著。”“为什么呢?”“因为我相就是幻相、人相、众生相、长寿相,也是幻相,都不应执著。”“那又怎么说呢?”“脱离了对所有相的执著,就叫做佛。”佛告诉须菩提:“是这样,是这样!如再有人听说此经,不怀疑,不惊奇,不恐怖,不害怕,应知此人,是相当稀有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布施度),也不应执著是第一波罗蜜,只是名为第一波罗蜜。须菩提,那忍辱波罗蜜,佛说既非忍辱波罗蜜,只是名为忍辱波罗蜜。”“原因何在?”“须菩提,比如当初我过去世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事,就是因为我当时已没有了我相,没有了人相,没有了众生相和长寿者相。”“这又怎么说呢?”

“我当时被歌利王一节节割截肢体时,倘若有自私的我相、人相、众生相、想长寿不老的相,那就必定会生愤恨之心。须菩提,再回想过去,在五百世前我当忍辱仙人时,那时,我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此,须菩提,修菩萨行的人应不执著一切的相,发愿修成无上正等正觉,不应执著于一切欲望而生心,应生无所挂念的清净心。如心中惦念着什么,向往什么,就是没有守护好心念。因此佛说菩萨心中不应该执著于布施相而布施。须菩提,菩萨为有利于一切众生而不那样布施。佛说所有的相也即幻相,一切众生也即非众生。(一切相都是佛性的幻化)。须菩提,如来是说真话的人,说实话的人,爱打比方的人,不说谎话的人,不说奇异话的人。须菩提,如来所得之法,是无实无虚之法。须菩提,倘若菩萨心中执著于佛法而去布施,就好比一个人走进了黑暗之处,就什么也看不见。倘若菩萨的心中不执著于佛法而布施,就好比人有眼睛,又有明明亮亮的太阳朗照,能看清一切。须菩提,未来之时,若有善男善女,能受持、诵读这部经,如来就能凭佛的智慧,完全了解此人的修行,完全能看到此人,他将来一定会修得无边无量的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善女,在早晨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来作布施,中午又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来作布施,下午也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来作布施,就这样用百千万亿劫那样长的时间,始终坚持用身命来作布施;如果还有人,听见《金刚经》能完全信奉不违背,那他的福德就超过前面那个布施身命的人。何况此人还抄写、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经文。须菩提,概括地说,这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估量、无边无际的功德。我是为立志修大乘的人说这部经的,为发愿修行最上乘佛法的人说这部经。倘若有人能受持诵读此经,或对人讲说,我便能完全知道此人、见到此人,能修成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像这样的人,就是继承了如来的无上正等正觉。 “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假设是喜欢小乘佛法之人,他还是执著于自私的我见和人的见识、众生的见识、寿者的见识,那他就不能听受、诵读、为人解说此经。须菩提,无论在什么地方,假如有这部经,那么一切的天人、阿修罗全都应当供养此经。应该知道此处即是佛塔,都应该毕恭毕敬,环绕顶礼膜拜,用种种香、种种花散在这个地方。”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再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善女,能够受持诵读此经,如还被别人轻视作贱,这就是因为前世的罪业,应该现世遭受恶报。但因持诵此经而重罪轻报,仅仅受被人轻视作贱的报应,那么前世的罪业就抵消了,还可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佛。须菩提,我回忆过去于无量阿僧祈劫那么长的时间,我在然灯佛前,见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佛,我全都恭敬地供养,侍候,没有落(la)过一佛。如果再有人在后世能够受持、诵读此经,所得功德,和我以前供养那么多的佛的功德相比,供养这些佛不及受持读诵此经功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甚至都不能用数字来譬喻。须菩提,倘若善男善女在后世能受持、读诵此经,那他的功德,如我说出有多大。也许有人听了,会心意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应当知道此经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如果非议此经所得的恶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此时,须菩提又问佛:“世尊,如有善男善女要想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的佛,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守住自己的心念?如何远离诸相的干扰而降伏其心呢”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善女发愿欲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佛,他应当生这种菩萨心:要普度一切众生,令其共成佛道。度完众生后,又不执著于众生是自己度的,不执著于度人的功德。” “为什么要这样呢?”“须菩提,如菩萨心中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他就不是菩萨。”

“这是为什么呢?”“须菩提,不应执著于有佛法能让人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须菩提,你认为我在然灯佛处,我有一种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没有,世尊。按照我意来解释佛所说的道理,佛在然灯佛处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法。”佛言:“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须菩提,实际上根本就不应执著有什么佛法能使人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倘若我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那么燃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说我:你将来会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

“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来二字,就是一切诸法都本来如此。假如有人说,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须菩提,其实没有什么法能使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所修成无上正等正觉,其中其实既无实又无虚,无得无不得。所以我才说,一切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我说一切法也可以说不是一切法,只是名叫一切法,所以也不要执著。须菩提,就好比说人的身材高大。”须菩提说:“世尊,您说人的身材高大,则不应执著是大身,只是叫做大身。”“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如果菩萨这样说:我应当普度无量众生,那他也就不是菩萨了。” “为什么呢?”“须菩提,你要记住: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因此佛说一切法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倘若修学菩萨的人说这样的话:我应当庄严佛土,那他也就不叫菩萨。”“这又为什么呢?”“我说庄严佛土,也不应执著于庄严而庄严,只是叫做庄严。须菩提,如修学菩萨的人能彻底解悟,破除了“我”的观念“法”的观念,那我才称其为真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肉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天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慧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法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佛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你想想,恒河中有许多沙粒,那我说这些沙粒是沙粒吗?”“是的,世尊,你说的是沙粒。” “须菩提,你再想想,如果像恒河中的很多沙粒一样,大千世界中有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恒河,如再有像这么多恒河中所有沙粒那样多的佛世界,你认为这些佛世界是多还是不多?”“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念,我都知道。”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所说的各种心念,并非心念,只不过叫做心念。” “为什么呢?”“须菩提,过去的事已过去了,现在的正在变为过去,未来的还没来到,这些都应随缘对待而不执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我问你,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用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布施的因缘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是很多,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是很多。”“须菩提,假如福德有一个实体的话,如来便不可以说福德多了。因为福德也是佛性的幻化没有实体,如来才说他获得的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你认为,可不可以认为见到佛的圆满身体就是见到如来呢?”“不可以,世尊。不能认为见到佛的有相的身就是见到如来。因为法身如来无形无相” 。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色身,若依佛性来说也是幻化的,只是名为色身。”

“须菩提,你认为见到佛的各种完美的形相就是见到如来吗?”“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当凭各种完美身相来认识。”

“什么缘故?”“您所说的各种完美形相,即非具有各种完美形相,只不过是幻化后的名称而已,也不能执著。”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你不要以为佛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有所说法。不要有这样的想法。”“那为什么呢?”“如有人说佛有所说法,那他就是在诽谤佛,是没有理解佛法的缘故。须菩提,所谓说法,其实无法可说,只是名义在说法,不能执著说法的功德。”

这时,长老慧命须菩提问佛道:“世尊,可是未来的众生,听见此经,他还生不生信心呢?”佛说:“须菩提,那些众生,并非众生,也非不是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所谓众生,他之所以成为众生也是随因缘所成就的,从如来的角度看也是幻化的,只是叫他们为众生,应中道的对待而不能执著。”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问佛说:“世尊,佛所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什么也没得到吗?”佛回答道:“正是这样,正是这样!须菩提,我于无上正等正觉,乃至于一点法都没得到,只是名为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不应执著这个成就。”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再说,须菩提,佛法讲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因此才称其为无上正等正觉。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心念,来修持一切善法,就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们说的善法,也即非善法,只是称其为善法,而不应执著善法的功德。”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弥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有人拿它用做布施。如有人对这部经,乃至只对四句偈等,接受了,修持诵读,给他人讲解,那么前面说的作布施之人的福德,赶不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无法用数字来表达。”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你们这些人不要说佛有这样的心念:我应当灭度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实际上并没有众生需要佛来灭度的。如说有,那么佛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的相。须菩提,佛说有我,即非有我,然而凡夫之人却以为确实有我。须菩提,对于凡夫,站在如来的角度说也非凡夫,也是佛性幻化只不过名叫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能凭佛的三十二身相来认识佛的本性吗?”须菩提答:“是的,是的,能够凭佛的三十二身相来认识佛。”佛说:“须菩提,如果凭佛的三十二身相就能认识佛的本性,那么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身相也就应该是佛了?”须菩提对佛说道:“世尊,按我对您所说的意思来理解,不应该以三十二相来认识佛。”此时,释迦牟尼佛说了四句偈语:

“若是认为那个有形象的佛,那个有声音的佛是真正的佛,那此人是走了邪道,所以不能见如来。(而真正证悟空有一如的真如佛性之理,才是见到了佛的法身)。”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你如有这样的念头:如来不是因为具有圆满身相的缘故,而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也不要有这样的念头:如来不是因具备了完美身相的缘故而得成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你有此心念: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就可以认为一切法都是可断可灭的,那么须菩提,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应该走不取不舍的中道。” “那又为什么呢?”“因为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对于法是不能有断有灭的。”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假如菩萨用恒河的沙粒那么多的世界中的七宝来布施;假如又有人懂得一切法都是无我的,而得以修成无生法忍的境界。那么后者所得的功德要比前者的多。”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诸位菩萨都不执著福德。”须菩提问佛说:“世尊,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对所作福徳也要不执著,不贪恋福德,所以说菩萨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须菩提,假如有人说如来是时来时去,似坐似卧,那么此人肯定没有理解我所说的佛法的义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没从哪个地方来,也没有到哪里去,佛性本来就在众生的心中,所以名为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善女把三千大千世界粉碎为微尘,你想一想,这么多的微尘,难道还不多吗?”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 “什么原因?”“如果真有那么多微尘,佛就不会说微尘多了。” “那是什么道理呢?”“佛说微尘多,就是非微尘多,只是叫做微尘多,世尊。”“所以我说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非世界,只是称做世界。”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真有世界的话,那么世界就不过是一个物质的集合体。我说的一个物质集合体,也即一个非物质集合体,只是叫做一个物质集合体。须菩提,所谓一个物质集合体的意思,是无法用言语解说的,可是凡夫却硬要执著贪恋这个物质集合体。”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假如有人说佛说过我、人、众生、寿者的道理。那么你想一想,此人理解了我所说的佛法的义理了没有?”“没有,世尊。此人没有理解佛所说的义理。” “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您所说的我、人、众生、寿者的道理,也即非我、人、众生、寿者的道理,只是叫做我、人、众生、寿者的道理。”“须菩提,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对一切佛法,都应当如此去认识,去理解,即不执著于法相。须菩提,所说的法相,也即非法相,只是称做法相,应中道的去理解。”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假如有人拿能装满无数的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假如有善男善女发菩提心,对这部经,甚而至于只对其中的四句偈语等,受持、读诵、给人演说,后者所得的福德胜过前者。怎么样给他人演说呢?即要不执著于法相,以如如不动的佛性之理去随缘演说。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切有为的法,

都象梦幻泡影,

又如露水那样易逝,

亦如雷电那样短暂,

应当这样看。”

释迦牟尼佛说完了这部《金刚经》。长老须菩提、诸比丘、比丘尼和所有的优婆塞、优婆夷以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听罢此经,全都非常高兴,并且从此信仰、受持、遵守、修行这部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3241.html

更多阅读

《金刚经》原文、译文、注释及解说 童蒙须知原文注释译文

编者:般若心副教授即清校居士(也是新浪博客名和微信公共号昵称)请搜索微信号:“佛教与金刚经”(微信公共平台昵称)微信公共平台号“fjyjgj”或“般若心副教授即清校居士”(微信公共平台昵称)微信公共平台号“brxq1209” ,最后再点击“关注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一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全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今天我们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在贵林演说《金刚经》。在佛经之中,部头最大的就是般若部。佛说《般若经》,在说法四十九年之中,世尊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来讲般若。由此可知,般若是整个佛法的中心。

《金刚经》现代感应集录 念金刚经的感应

《金刚经》现代感应集录持诵准提咒和抄写印刷《金刚经》肿瘤消失!持诵金刚经一个多月,梦到从嘴里扯出一条3米2的大虫子消杀业得大富贵的金刚经(徐财主的2世故事)念诵《金刚经》治好了我一年多的痔疮金刚经四句偈语愈风癞抄《金刚经》治

声明:《白话金刚经大意译文 金刚经白话文视频》为网友嘬終本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