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中医故事《李时珍》 千古中医故事下载

[百家讲坛讲稿][钱文忠][]《李时珍》:坎坷从医路

(《百家讲坛》主讲人:钱文忠)洱吧整理http://www.28gl.com

李时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 1956年,郭沫若先生曾经在李时珍的墓前题词,开头4个字是:医中之圣。最后一句是: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存。洱吧整理http://www.28gl.com

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按中国习惯,称世家必须起码有三代人从事同一种职业。李时珍的祖父,是个医生,不过是个铃医。就是晃着铃铛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的大夫,地位低下,默默无闻。李时珍的父亲叫李言闻,先前在乡间行医,是个乡村医生。由于医德和医术俱有可观,后成为皇家医生,即御医,是太医院的吏目。洱吧整理http://www.28gl.com

吏目在当时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从九品。明朝官职是九品十八等,从九品就是第十八等。但是,从九品大小总归是一个官。这对于一个平民家庭来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洱吧整理http://www.28gl.com

现在,不少学者认为,李时珍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是受到了其父亲和祖父的影响。这样说,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只不过是后来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恐怕未必如此。

李时珍在家排行老二,哥哥叫李果珍,压根就没有学医。那么,凭什么李时珍受其父祖影响,而他的哥哥反而不受其父祖影响呢?

李时珍出生的时候,白鹿入室,紫芝产庭,这是一个很吉祥的说法,见于他的《传记》。所以,李时珍幼以神仙自命。这当然是中国传统史籍的一种惯用写法,对后来成名的人物,往往都这样写。

为什么取名李时珍?民间有一个传说,说他的父亲,有一天行医之余,闲来无事,在湖边打渔,打了半天什么也没打到。他对自己说,我再撒最后一网试试。等他再拉网的时候,因为太沉,拉不起来,心想这一回肯定是条大鱼。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网拉了上来。老人家一看,差一点晕过去,原来是一块大石头!石头啊石头,我跟你无怨无仇,你捉弄我干嘛?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块石头乃是湖神。石头对他说:我到你网里来,是给你面子,石头前来贺喜了,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

父亲听说娘子要分娩,赶快跑回家,正好碰上李时珍落地。李时珍最早的名字叫“李石珍”,一块珍怪的石头。母亲张氏,也不知为什么,一直把儿子叫成“李时珍”,可能是湖北话“石”,“时”不分吧。

李时珍的父亲,当夜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仙铁拐李前来贺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医名。在八仙中,铁拐李是个医生。李时珍来历不凡,原来他是铁拐李的徒弟。不过,这只是传说而已,一笑了之。

根据传说,好像李时珍将来一定能成为名医。那么,真实的历史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湖广蓟(ji)州人,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蓟春县蓟州镇。李时珍出生以及度过少年时期的蓟州乃是南北交通要道。其父,凭借自己的医术,慢慢有了一点地位,也有了名声。可是毕竟不是学医的科班出身,也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得来的名声。所以,其父总觉得自己有一种遗憾,期望李时珍能走上科举之路。

有人说,李时珍从小对中医情有独钟,这是不符合事实的,那是后来的推断。至于说李时珍从小聪明过人,说他从小就是个医学神童,那也有夸大之嫌。

从史料上看,起码在开蒙读书之前,李时珍给人的印象是很迟钝,反应慢,体质很弱,是一个柔弱且略显木讷的孩子。不过从6岁开始读书后,很快显示出了聪明。我们知道,1532年,李时珍刚刚14岁,就中了秀才,应该说是一个少年俊杰。这给李时珍的父亲,带来莫大的期盼,仿佛足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举人,进士的头衔离他已经不远了。

但是,考举人是相当难的,李时珍连续参加了3次科举考试。第2次由于过于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高烧不退,非常危险,几乎丧命。二次科考落榜后,李时珍遇上了这么一次生命危机,此后,他仍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希望能通过科考。

嘉靖十九年,也就是1539年,李时珍23岁,第3次科考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彻底破灭。现在好多研究者想不通,为什么一个这么伟大的医学家,连个举人都考不上呢?为此,他们为李时珍找了好多理由,说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考科举上,他一心想着人民大众,为百姓治病,不愿迎合科考的要求,不愿意写八股文。这实在有点可笑,李时珍曾一度热衷于科举,这是历史的常态,丝毫不会损害后来李时珍的光辉形象,用得着我们去隔靴搔痒,强做解释吗?

真实情况是,李氏父子对科举考试已经心灰意冷,觉得李家再没有出举人,出进士的命了。李时珍转而学医,实在是一种无奈选择!

中国读书人有一种传统心态,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我做不了优秀的宰相,退一步,做一个优秀的医生。丞相,一般来讲,是要通过科举考试的,而良医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这样,也许能给李家带来一点安慰。洱吧整理http://www.28gl.com

李时珍3次科举考试落榜,转而学医,我们能不能说,李时珍花费在科举考试上的精力完全白白浪费了呢?

这种说法,可能过于极端。因为科举考试本身,要求对四书五经,对朱熹的注,要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这一点,对人的记忆力的培养,有好处。同时,科考对文字和思维的要求,相当严格。传统中的好多中医,文化水平并不高,不少中医不会写方子,而是唱方子。把药名唱出来,旁边有专人记录下来。有的记录方子的人也不识字,只好听到唱什么药名,直接去抓药。李时珍跟他们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中了秀才,至少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参加科举考试必须阅读大量的中国典籍,其中好多是关于医药学方面的知识。这一切,对李时珍从医,无疑都是非常有用的。

李时珍所生活的年代,城市工商业开始发展,做生意在传统的中国,好像是丢面子的事情,在明代中后期,突然时髦起来。以前,在儒生面前,心心念念只有一条路,现在有些儒生,特别是那些科考不顺利的儒生,就可以转向科学技术和商业领域,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李时珍所生活的明朝中后期,连续几个皇帝昏庸不堪,有的皇帝甚至几十年不上朝,不到办公室。不少臣子,做了一辈子官,没见过皇帝。老百姓也只知道当朝的大太监是谁,而不知道皇帝是谁?朝廷的读书人,士大夫,好的也不多,要么与宦官争权夺利,要么和宦官狼狈为奸,致使国事混乱,统治黑暗,经济残破,反抗不断,这就是李时珍所生活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明朝还有一个特点,从皇帝到官员,从朝廷到百姓,上上下下都热衷于炼丹,期望本人能成为神仙。一代奸臣,臭名昭著的严嵩,就是靠写一手好青词,获得皇帝的宠信。

什么叫青词?就是在求仙的时候,献给天上神仙的祈求文。你可以把自己求仙的决心,求仙的希望,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写下来,文字越华丽越好,这样的文章就叫青词。严嵩之所以能在当时政坛上崭露头角,最后独揽大权,正是靠他写得一手好青词。像严嵩这样的人,当然只能是迫害忠良,祸国殃民。

在这样一个宦官当权,皇帝求仙的年代,对于李时珍来说,加剧了他从医之路的艰辛。老天爷好像故意要考验这位未来的伟大医药学家,一开始就来了一个下马威。就在李时珍放弃科举考试,准备从医的这一年,嘉靖皇帝下定决心打算炼丹成仙。从此,这位皇帝就停止上班,拒绝办公,一门心思,投入炼丹,亲自领导炼丹工作。不炼出仙丹,誓不罢休。

皇帝想,我只要炼出一颗灵丹妙药,就能羽化登仙。大奸臣严嵩,借着这股妖风,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炼丹的道士当上了大官,在威严的皇宫里,架起了炼丹炉,建起了大坛,老百姓被官员们驱赶着去捉梅花鹿,砍檀香木,采老灵芝,进贡给皇帝炼丹所用。炼丹成了全社会的头等大事,可谓全民炼丹。

您也许会问,这不是发生在北京的事吗?这跟身在湖北蓟州的李时珍有什么关系?说起来,还真有点关系。原来李家父子在当地开了一个诊所,开在最热闹的玄妙观里,生意红火,前往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

玄妙观是道观,理应响应嘉靖皇帝的号召,积极参与炼丹。玄妙观的道士,开始了大规模的炼丹行动,希望有朝一日能炼出丹药,进贡皇上,帮助皇上完成成仙的伟大梦想。这样就把李氏父子的诊所从道观里赶了出来。失去开业的地方,李时珍非常生气。终其一生,李时珍对炼丹这一套愚昧的迷信的东西,嗤之以鼻,恨之入骨。洱吧论坛整理http://www.28gl.com

皇帝带头胡闹,闹得天怒人怨,老天爷提出了警告,在炼丹炉散发出的袅袅青烟下,一场来势凶猛的瘟疫突然发生了,李时珍老家蓟州是重灾区。那一年蓟州是旱灾,紧接着是水灾,大旱以后大涝,最容易导致大规模的瘟疫发生。洱吧论坛整理http://www.28gl.com

万幸中躲过天灾的百姓,又被瘟疫夺取了性命,为了逃避灾害和瘟疫,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洱吧论坛整理http://www.28gl.com

那么,这场瘟疫,和李时珍有什么关系呢?李氏父子,在这场瘟疫中,施医施药,活人无算。正是由于这场大瘟疫,使刚刚开始学医的李时珍,有机会直接面对大量各种各样的病症。用今天的话来说,正好可以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李氏父子医术高超,医德感人,据历史记载,每次碰到流离失所的穷人,李家父子有时连药费都不收,免费提供药物。这些故事,在当时湖广一带,传诵一时。年轻医生李时珍,始终站在拯救人民生命的第一线,他的名声,随着瘟疫传播出去了。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别扭,但是,别扭归别扭,这却是历史事实。洱吧论坛整理http://www.28gl.com

现在大学医科学制比较长,至少6至8年,而李时珍从开始学医到独当一面,只用了3年多时间。从26岁开始,李时珍已经是一名合格的中医了。

[百家讲坛讲稿][钱文忠][千古中医故事]《李时珍》:毕生一部书

经过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李时珍已经成为一个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医生,名声越来越大。这种名声,不仅是地域性的,而且是全国性的。

1556年,封地在湖北的楚王,他的世子,能够继承王位的儿子叫世子,能够继承皇位的儿子叫太子。楚王的世子得了一种病,叫暴厥症,翻译成白话就是抽风,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慕名来请李时珍,不料一剂药,药到病除。

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委任李时珍一个官,叫王府奉祠正,是主管王府里祭祀的七品官,级别相当于县令。李时珍是个医生,你让他去管祭祀,实际上,楚王心里很清楚,我给你李时珍一个官衔,让你拿一份俸禄,你就可以在我王府里安心上班了。其实,李时珍的真正工作是管理王府的良医所。拿着七品官的工资,干着王府专用医生的活。

李时珍本人,一来不愿意与外界隔绝,二来他看不惯王府里的炼丹炉,楚王也想成仙。所以,李时珍经常外出给老百姓看病,同时去寺庙拜访和尚,去资询游方郎中,去接触普通百姓,打听医治各种疾病的偏方。三年后,1559年,北京的皇帝病了,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将李时珍推荐入太医院。作为一名医生,有机会进太医院,这在当时是一个最大的荣耀。后来传说,李时珍还当上了太医院的院长。

历史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李时珍在太医院里,没有名目,不像他父亲还是个吏目。李时珍当时的七品官,楚王给的,按常理,这已经达到医生职业的巅峰。进太医院,成了御医,然而,京城里求仙炼丹成风,比起王府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医院是个衙门,官腔十足,李时珍人微言轻,一年后,便借口辞官回家了。

李时珍的儿子,为其父立碑时,根本没有提当御医的事。按理说,当御医这一段是很荣耀的,但李时珍本人和他的后代,都没把这一段经历当回事。所以,传说李时珍当过太医院的院长,纯属虚构。

李时珍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官员,是尊重的。可惜,这样的官员太少了。至于对那些庸劣不堪装腔作势的官员,李时珍是有风骨的,丝毫不给面子。

有两个故事,很有说服力。有一年除夕之夜,李时珍从外地采药归来,刚回到家中,就听见有人敲门,大呼小叫,很不礼貌。李时珍开门一看,原来是州里的官员驾到,原来是州里的一个参议叫马三来了。此人善狗仗人势,名声很坏。李时珍问他:马大人,有何指教?

你问谁啊?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州官跟前的人,州大爷说了,叫你去一趟。李时珍问:是州官病了吗?马三说:啊呸,老爷身体康泰,永远健康!那你找我这个大夫干什么?李时珍说,也许是除夕到了,州官想让我给他开点补药,开一个能长寿的方子。马三说:正是。于是,李时珍开了个方子,让马三带回。

州官一看很高兴,标题是:千年长寿方,再仔细一看,差点没当场背过气去。李时珍上面写的是: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

还有一个故事,叫巧治苟县官。有一个县官姓苟,请李时珍看病,李时珍一把脉,说大人,您的脉象一切正常,不过,您太胖,将来可能会出问题。县官听后吓坏了,请先生想想办法,诊金好说,要多少我给多少。李时珍对县官说,我们先不谈钱,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一定要严格按照我的方子抓药,服药。县官当然答应。

李时珍说,我这个方子,一不用吃药,二不用打针,三不用写在纸上,我说出来,你记住就行了。第一条,不吃鱼,不吃肉。第二条每天步行30里路。第三条要收购农夫,车夫,轿夫,渔夫的破毡帽,把它们烧成灰,和上蜂蜜,做成药,叫明芝明膏,谐音是民脂民膏,每天服用。县官一听,气都气死了。

这两个故事,说明李时珍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不畏权贵。但是,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是他所修订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著作,里面有大量的错误,有的把几种药混为一谈,没有分开。如人参,党参,这是两种完全疗效不同的东西,书中混为一种。有的将一种,误分成几种,如枸杞子,不同产地的,在外观上可能相差较大,书上就把它们分成几种。有的要么对疗效定位不准确,要么就是图文背离。这些情况,如不加以改变,会产生不良后果。病人非但得不到有效的医治,甚至会因为吃错药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于是,一个伟大的念想在李时珍内心深处迸发出来,要不惜一切代价,重修本草。这等于是要重修中国的药典!

李时珍35岁那一年,断然决定,不再以行医为主,他要集中精力,重修本草。《本草纲目》的编篡过程,也就是李时珍独立完成这一项伟大科学事业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三个阶段:

一,发愿立志和收集资料阶段,时间从1550年到1568年,耗时18年。二,分门别类和撰写成稿阶段,时间是1568年到1578年,整整10年。三,寻求出版,正式发布,刊行阶段,时间从1578年到1596年,又是18年。

为了编篡《本草纲目》,李时珍前后整整花了46年时间。他到各地考察,进深山,入老林,向游医和农民请教,不仅要对每一种草药进行核实,而且还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民间偏方。李时珍一路走来,边考察,边行医,在民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故事。

在江西,安徽交界的湖口地区,是李时珍考察停留过的地方,流传着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故事叫诊活死人。

李时珍在考察路上,迎面碰见一队出丧的人,抬着一口棺材。李时珍发现从棺材里往外滴血。再仔细一看,哇!流出的是鲜血。李时珍上前拦住送葬的人说,这棺材里的人可能还有救。送葬人告诉李时珍,里面是一个妇女,因难产大出血而死,已经请过当地很多有名的大夫,都说救不活了。你是一个游方郎中,我怎么能为你开棺呢?

死人入土为安,开棺是不行的。李时珍一再解释,人家就是不听,最后,李时珍就发狠心说,我敢担保里面的人有救,不仅大人能复活,还能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当时,主人一听楞住了,那就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吧。于是放下棺材,打开棺盖,抬出他们认为已经死去的妇女。李时珍先对她进行按摩,在妇女的心窝扎了一针,妇女活过来了,接着腹中的孩子也顺利地生了下来,还是个大胖小子。当地的百姓都把李时珍称为神医。

另一个故事,也流传在这个地区,叫诊死活人。是不是李时珍看病,出了什么差错,把活人给诊死了呢?

李时珍接着来到一个镇上,老百姓已经知道他是神医,大家都来围看,有的向他请教,有的请他搭脉看气色。附近有一家药店,老板的大胖儿子,正在柜台里吃饭,听说神医来了,兴奋极了,他翻过高高的柜台。以前,药铺的柜台是很高的,跟当铺的柜台差不多。小伙子翻过柜台,扒开人群,拼命往里挤,挤到李时珍跟前说:先生,久仰大名,我终于看到您了,您能不能看看我有什么病?李时珍搭了一下他的脉说:小伙子,真可惜,你年纪轻轻,恐怕活不了三个时辰了。你赶紧回家吧,不要倒在外面。

小伙子一听就火了,我好心好意来看您,向您请教,怎么这么说话呢?我刚刚还吃了4碗饭,喝了半斤酒,怎么会活不了三个时辰呢?旁边围观的人,觉得李时珍是不是有点太那个了,你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说他快要死了,这不是在咒人死吗?李时珍无法解释,人群散后,李时珍还没有离开这个小镇,就传来那个小伙子暴病身亡的消息。大家才想起李时珍刚刚说过的话,便去请教。

李时珍说得很简单,第一,他刚刚在吃饭,4大碗饭,吃得太多。又喝了大量白酒,之后又翻过高高的柜台,再拼命跑,挤进人群,肠子已经受到致命损伤。实际上,小伙子跑到我跟前时,他已经没法治了。所以,我说他活不过三个时辰。

李时珍用了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了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他重修本草的心愿。《本草纲目》汇集了1800多种药物,11000多个药方。如此庞杂的内容,如何分类才方便查阅呢?我们查字典可以按照拼音,也可以按照部首,那么李时珍是如何来整理这些中草药和药方的呢?

李时珍抛弃了原来的分类法,发明了15部60类本草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后来被科学界大为赞叹。李时珍把药物分为水部(2类),火部(1类),土部(1类),金石部(4类),草部(10类),谷部(4类),菜(5类),果(6类),木科植物(6类),服器(2类),虫(3类),鳞(4类),介(2类),禽(4类),兽(5类),人(1类)。15部中有人部,指子和车,就是胎盘,现在还有人用胎盘来入药的。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李时珍61岁,《本草纲目》编完。李时珍从年轻时发愿重修本草,到年过花甲终于编篡完成时,已经耗尽了家中所有钱财,李时珍已经没有钱再来印刷出版《本草纲目》了。李时珍的最大心愿是让这部书能早日问世,造福于民。然而,让李时珍没有想到的是,出版这部书比编篡这部书更难。

在《本草纲目》写成定稿的第二年,万历皇帝,他不愿意大家去炼丹,突然又不愿意儒生议政,觉得这些儒生七嘴八舌,很讨厌,下令关闭全国所有书院,不许你们再聚在一起乱讲,不少人还丢了脑袋,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弄得出版界战战兢兢,不敢出书。

力主改革入阁掌权的湖北人张居正,在这一段时间也已去世,曾给全国带来一片大好的景象终止了。1584年,张居正遭遇开棺戮尸。把棺材挖出来,把尸体抬出来,戮,就是鞭打,然后烧成灰。全国出现一片混乱。

1586年,李时珍家乡,又遭遇到一次大灾,进而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反抗,战火在李时珍家乡周围燃起,李时珍最担心的是,怕自己珍贵的书稿,和那么多精美的本草图,毁于兵乱。

《本草纲目》全书190多万字,1000多幅插图,是一部珍贵的巨著,光手稿就有几十卷,如今遇上兵荒马乱的年代,如果不及时刻印出版,万一遇上战火,毕生的心血岂不毁于一旦,怎么办?

1579年,李时珍不顾年事已高,断然北上,到明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寻找出版机会。李时珍利用到南京的机会,到江苏泰州拜见曾担任过湖广按察使,当时正罢官在家的王世贞,想请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一篇序,用李时珍的话来说,愿乞一言,以托不朽。

王世贞不仅答应写序,而且还留身份和自己相差甚远的李时珍,在他家住了好几天。李时珍请王世贞写的序,并没有当场写出来,这篇序写出来的时间是1590年,居然用了10年,这一年王世贞去世。李时珍对这次南京之行,总体来讲有点失望,因为刊印《本草纲目》是他晚年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而这次南京之行,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1590年,李时珍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南京的藏书家,刻书家胡承龙,答应将《本草纲目》刻版付印。南京之行的善果,好几年之后,才显现出来。出书得到承诺,可以开始付印,而李时珍已经等不及了,不久病倒,一床不起。1593年,医中之圣李时珍停止了呼吸,是年76岁。

《本草纲目》最后刻成是1596年,李时珍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心血变成当时的出版物。

· 小熊猫 (2008-6-17 11:33:10)

[百家讲坛讲稿][钱文忠][千古中医故事]《李时珍》:本草耀神州

李时珍离开我们已经400多年了,可是他的影响依然存在。不仅存在,而且影响很大。今天,我们有一种感觉,好像李时珍仍然活在我们中间,和我们是同时代人。

大家如果有空,去书店逛一逛,随时可以看到大量的书,冠以李时珍的大名。现代人认为,李时珍的好多医学见解,营养学见解,今天依然有效。好多现代人希望借助李时珍的名字,来为自己的著作增色,在书店的书架上随时可以看到和李时珍相关的书籍。

在准备这个讲座的过程中,我去过一次书店。在一家书店,我很容易就发现了有5本书和李时珍有关,现在,就以这5本书为例,选一些案例来证明我的说法:李时珍的影响今天依然存在。

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百家讲坛》这个栏目,主要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李时珍,我不是医生,也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所以,在我接下来的讲演中,涉及到的一些药方子,如果有人想服用,请先听听医生的意见,我确实负不了这个责任。

中医讲究,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个病状,所开的药方可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医生,对看起来是一样的病,所开的药方也往往不是一样的。这是中医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特点,务必请大家记住我的这个请求。

第一本书叫《名医李时珍—抗衰老良方》,现代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健康。我们什么都可以接受,但是不能接受衰老。那么怎么抗衰老呢?这部书就是从李时珍身上汲取智慧,其中有一个方子,叫安神益气方。用新鲜麦门冬的根,去掉它的心捣熟,搅成汁,和上白蜜,放在银器中长时间去煮,不停地搅拌,搅到像糖一样,挑起来,放在温酒里,每天坚持服用,可以达到安神益气的效果。这个方子本来就是李时珍《本草纲目》里的。

第二本书叫《李时珍药膳菜谱》,现在好多饭店提供药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赤小豆粥,赤小豆南方叫赤豆,这是一味家常粥,为什么列为药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赤豆气味甘,酸,平,无毒。下水气,排痈肿脓血,疗寒热,热中解渴,止泻痢,利小便下腹胀满,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懑,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

另一味,胡萝卜粥。把胡萝卜切碎后熬粥,这为什么这么名贵,列为药膳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胡萝卜气味甘,辛,微温,无毒。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

第三本书,叫《李时珍,我的私人营养师》,书中介绍了许多营养学上有价值的东西,如槟榔,一种小小的果子,它可以治疗好多疾病,用槟榔4两,橘皮1两,研成末,每服一匙,可治口吐酸水。把槟榔烧一下,研成末,涂在某个地方,可治口吻生疮。把槟榔磨成末,吹到耳朵里,可治耳朵里出脓。

再如甘蔗,用甘蔗汁7升,加生姜汁1升,和匀,可以治反胃吐食。甘蔗汁,青梁米煮粥,治疗虚热咳嗽,可润心肺。

第四本书,叫《李时珍美容药膳食疗》,其中有一个方子叫桃脯润肤养颜方。用白桃,去核,用蜂蜜浸泡,每天早晚坚持吃,可润肤,养颜,增白。直接吃桃子行不行?按李时珍的理论,桃是有小毒的,去核制成桃脯,可去毒份。

另外一个方子,叫樱桃汁,性温,无毒,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就是润泽皮肤,养颜增白。

第五本书是《名医李时珍治外科骨科伤病妙言》,我们一般认为,西方手术类见长,其实,中医也是有办法的,这本书从《本草纲目》中摘引了一些治疗外科伤科骨科的方法。

以上例子,足以说明李时珍离我们并不远。400年的历史,不能阻隔李时珍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李时珍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根本原因还在于他编纂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这部书,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首先,《本草纲目》对中药学有杰出贡献。中药学又叫本草学,就这一点,李时珍一个人就发现了374种新药,这些药都是李时珍在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通过考察,深入民间行医,从民间搜集来的。有好多药,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常用药。如土茯苓,丝瓜,三七,藏红花,樟脑,白蜡,在李时珍以前,这些东西都不被当作药物看的。

当然,在李时珍发现的新药中,也有一些是有问题的,比如有一味药:上元**富家灯盏,置床下,令人有子。元宵节这一天,想办法到有钱人家,去偷一盏油灯,放在床底下,就能使不孕之人,怀孕生子。你说这药靠得住吗?

其次,李时珍结合本草,研究药方。在《本草纲目》里,每一味药物后面都附有一个药方,这是他从各行各业收集来的。有一次,从患者口中,李时珍得知两个当地流传的民间秘方,好像比收到一大笔现金诊费还高兴。就这样,李时珍收集了11000多个药方。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同各种疾病作斗争,宝贵经验的结晶。

李时珍不仅是药王,而且是医中之圣。那么,李时珍在医学方面有哪些贡献呢?李时珍对脉学,医案,命门研究,都有重大贡献。我只想给大家介绍一样李时珍的特殊贡献。

如果问你,我们的胃是什么器官?你会说是消化器官。那么,人的思维器官是什么?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当中,历来认为是心。这个人心术不正,心机很深,心思很密,认为心脏是人的思维器官。错!李时珍第一次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脑子才是人的思维器官,心术不正,应该说是脑术不正,心机很深,应该说是脑机很深。

《素问》经里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指思维,神明是从心脏里出来的。《灵枢》经里讲,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人的五脏六腑都是由心管的,精神也是住在里头的。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界的一贯看法。

反映到中国的思想界和哲学界,也是如此。《孟子 告子篇》里讲,心之官则思。心脏的功能就是思想,这是孟子说的。到了明代中期,比李时珍略微早一点时间,有一个王阳明,他的学说就叫心学。长期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哲学界,一直把心认为是思想的器官。

直到李时珍,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揭示了脑是人精神活动的总枢纽,从而推翻了几千年来心之官则思的错误观念。

王世贞说过,《本草纲目》是格物之通典。世界闻名的《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说,《本草纲目》是16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所涉及的无机物,植物,动物,数量在1000多种以上,好多人称李时珍是博物学家。

植物药,中草药,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中药,在《本草纲目》里,占六成,在这一部分里,李时珍多有创见。尤其是对外来植物的引进,研究,推广,如葡萄,这个词不是汉语,葡萄是从西方传入的,在古代伊朗的语言中,有这个词,当时译成汉语叫蒲桃。《本草纲目》中说,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造酒。汉书言,张骞使西域,始得此种。

李时珍对《汉书》的这一记载,提出自己的新看法,他认为在张骞通西域前,甘肃西部就已经有葡萄。李时珍发现在《神农本草经》里,已将葡萄列为上品。李时珍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药物学知识,对中国的传统史籍提出置疑,提出新的见解。李时珍认为,内地开始大量种植葡萄的时间,应该是在张骞回来之后。但这并不等于说,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带回来的。从现在考古发现,李时珍的意见是对的。在新疆古代遗址中,就发现葡萄藤。

《本草纲目》不仅对植物有深入的观察,而且对动物习性也有研究,为的是对其药用价值进行分析。在《本草纲目》中有动物类药400多种,分为18类。他亲自动手饲养动物,解剖动物,通过仔细观察,研究,纠正了许多持续千年的错误看法。如穿山甲,它吃蚂蚁。古代人认为,穿山甲吃蚂蚁,是靠它身上的甲。李时珍,通过解剖,发现穿山甲是通过自己的舌头,去吃蚂蚁的。

李时珍对鱼类的研究,也特别有意思,如黄花鱼,《本草纲目》是这样记载的: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延数里共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泼以淡水,接围围无力,初水来者甚佳,二水,三水来者,鱼渐小而味渐减矣。

每年4月份,黄花鱼就成群结队从海洋里游过来,这一群鱼,有几里路长,其声如雷,打渔人拿一根竹筒,探到海底去听,听到黄花鱼来了,截流取之。捕上来以后,泼上淡水,黄花鱼就没力气了。第一批来的鱼个头大,比较肥美,第二拨第三拨的黄花鱼,鱼小,味也差。

《本草纲目》还有单独成类的一编,就是金石类。类似于矿物质,堪称十六世纪中国矿物知识大全,最早引起西方学者关注的,正是《本草纲目》的金石类,其中有关于石油的珍贵描述。中国发现石油是很早的,到了明朝,官方已经开始开采,而西方一直要到300年以后才大规模去利用石油。更为可贵的是,李时珍还记载了铅矿工人的职业病,这在国际上都是很早很早的。

上面介绍的情况,当然不足以涵盖《本草纲目》的全部贡献和价值,但是,足以让我们对药王李时珍产生由衷的敬意。

· 小熊猫 (2008-6-17 11:33:35)

[百家讲坛讲稿][钱文忠][千古中医故事]《李时珍》:圣名传千古
千古中医故事《李时珍》 千古中医故事下载

李时珍在长期从医,研究,考察工作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科学研究基本要求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这是李时珍留给我们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大家都知道曼陀罗花,这是一种具有**作用的药物,由于种种原因,在李时珍以前的中医药界,好像已经没有人知道哪种植物是曼陀罗花了。李时珍有一次到武当山访问药农,才重新判定这味重要的药物。原来武当山有一种叫风茄儿的药,其实这就是曼陀罗花。

为了判明曼陀罗花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功能,李时珍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古药方中说: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你一边笑,一边采这种药,你吃了这药,你就会笑。你一边跳舞,一边采,采完后酿成酒,你喝了以后,你就会跳舞。

为了证明这药的作用,李时珍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这药采来以后,酿成酒,喝到半醉半醒,找一个人,在李时珍面前哈哈大笑,这时李时珍会跟着哈哈大笑。这一个人在李时珍面前跳,李时珍也会跟着跳。通过实验得知,这种药的**作用,必须有一 个外界的引导,并不是像传说中讲的那样。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神农尝本草,一日遭七十毒。神农亲自去尝各种各样的植物,一天被毒70次。李时珍尝遍百草,总是以自己的身体做赌注,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各种草药的功能。在他所写的《本草纲目》中,共发现了新药374种,记录药方11000多个。

这么多药,是如何被李时珍发现的呢?举个例子,比如说,何首乌的来历和特性,李时珍是通过考察古籍,才弄明白的。唐代有个僧人叫能嗣,俗名何田儿,58岁,没有儿子,非常痛苦,一怒之下出家为僧。晚上睡在山野里,在夜色中,他看见两株藤,相距3尺,这两株藤相交相缠相绕。能嗣一看,估计这时他也饿了,就过去把这两株藤的根挖起来充饥,吃了。

谁知这一吃,头发变黑,连生数子,父子的寿命都超过160岁。何田儿的孙子何首乌,他就把这个秘方给透露出去了。我爷爷160岁了,就是吃的这东西,我也100多岁了。原来这个藤的名字叫夜交藤,后来就用人名替换了这个植物名,叫何首乌了。唐朝著名思想家李翱,曾经写过《何首乌传》。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益血气,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何首乌是一味滋补良药,何首乌这味药名,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

作为一个独具慧眼的人物,李时珍把经史百家,俚谚民谣,稗官野史,有心地收集起来,加以综合分类判别,用自己的方法沙里淘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说一个饴糖的例子,饴糖能够下恶血。饴糖是麦芽糖,不是蔗糖。饴糖的疗效是李时珍在阅读一本古籍《集异记》的时候,悟出来的。古代有一位将军,被箭射中了眼球,箭头扎在眼球上,拔不出来。将军很痛苦,有一天做梦,梦见一胡僧,西域那边过来的僧人,告诉他用米汁,注入眼球,可解决问题。将军醒来,到处问询,这样做到底行不行?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相貌酷似梦见过的胡僧,前来化缘,就问他,对眼球上还插着箭头的将军,有什么办法治?僧人说,你拿麦芽糖点一下眼球,然后你就可把箭拔出来。一试,果然拔出来了。李时珍就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用麦芽糖,治疗箭伤。

唐代有个僧人,老是噎,几年吃不下东西,临终前对徒弟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身体解剖,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僧人圆寂后,徒弟对师傅遗体进行了解剖,发现里面有一条小虫子,两个头,取出来活蹦乱跳,拿什么药去对付,它都不死。有一个僧人正好在染布,顺手舀了一勺染布的蓝淀水,往小虫身上一泼,这虫居然死了。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兄,非常倒霉,他喝醉了酒,一头扎在稻田里,顺便喝了几口稻田里的水,不料将蚂蟥喝到肚子里去了,立即腹胀,腹痛,怎么也医治不好。有一天,这老兄又外出,口渴时,找不到水,在一户人家里有一盆脏水,他跑进去咕咚咕咚就把脏水喝了。这次他喝的正是染布水,刚好把肚子里的蚂蟥给杀死了。

李时珍从这两则故事中,悟出染布的蓝淀水具有杀虫功效。李时珍说:淀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蓝是一种染料,染料加上石灰,有杀虫功效。

李时珍,对神仙方术,迷信,一直在做斗争。他反对所谓的长生不老,反对炼丹成仙,在这方面,李时珍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批判菌桂长生说。道教典籍中讲,你只要吃这种菌,桂类植物,吃7年,就可以铁掌水上漂,长生不死。有个叫赵陀子的人,吃了20年后,这老兄居然足下生毛,日行五百里,力举千斤。李时珍,根据他的医学经验,他承认菌,桂类植物,主治百病,善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但是,他对服菌桂,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是夸大了。

批判服水银长生说。在炼丹术里,特别是外丹,道家,神仙最重要的药物就是水银。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他派徐福东渡,这是相当有名的故事,后来传说秦始皇陵里注满水银。在神仙眼里,水银是最最珍贵的药物,经常服用可以成仙。李时珍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水银乃至阴之精,阴毒之物,无似之者,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

水银是阴中之阴,最毒的东西,汉魏六朝以下,好多人为了成仙,大量服用水银。李时珍指出,这些服用水银的人,要不就是病毒残废,要不就是丧厥躯,死了。

批判饮茶轻身换骨。茶叶是好东西,很多人喜欢喝茶,但是按照神仙家的说法,饮茶的功效特大,可以轻身换骨,喝着喝着你就可以飞起来。如果你坚持喝茶,你全身的骨头可以换一遍。李时珍认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这是好的一方面。但又说,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茶叶并不适用于一切人,对那些虚寒的,血气比较弱的人,长期饮用茶叶,会损伤脾胃。长期喝茶,就能羽化成仙,李时珍是不相信的。

李时珍虽然批判道教中的迷信成份,但是,对于道教中传承数千年的精华,却采取了吸收的态度。李时珍,他总是能纠正前人遗留下来的错误,发现新的知识。

《抱朴子》是道教经典,是晋代葛洪所著。在《抱朴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相国,叫张文蔚,是个宰相,在他的花园里,有一窝黄鼠狼,有一天,老黄鼠狼出去找东西吃,把4只小黄鼠狼留在窝里。这时候一条蛇爬进洞里,把4只小黄鼠狼全给吃了。老黄鼠狼回来一看,发现洞里有蛇。那老黄鼠狼经验丰富,他先不惊动蛇,趴在洞口,等那条蛇吃饱喝足了,高高兴兴往外游的时候,老黄鼠狼猛地一下冲过去,一口把蛇咬成两截,那4只小黄鼠狼就从蛇肚子里救出来了。老黄鼠狼马上嚼了好多大豆叶,嚼烂敷在小黄鼠狼的身上,不久,4只小黄鼠狼又活蹦乱跳起来。

从这则故事中,李时珍想这大豆叶子,是不是能治疗蛇伤呢?通过实验,在《本草纲目》中留下一个断语:后人以豆叶治蛇咬,盖本于此。

还有一个例子,食柏树叶子,可以健身延寿,也是从《抱朴子》的故事里悟出来的。相传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宫里有一个宫女,叫毛女,趁乱逃出秦宫,惊走入山,没有东西吃,有一老公,教食松柏叶,有个老公公教她吃松树柏树的叶子,刚吃时,非常苦涩,但越出越有味道。吃了以后,不饿,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到汉成帝时,离秦末200年,有一个打猎的人,在终南山看见一个人,无衣服,全身黑毛,跳坑越涧如飞,乃密围捕之,就把这个黑毛人给逮住了。原来是个女的,人称黑毛女,200多岁。

李时珍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认为吃柏树叶子有利长寿。《本草纲目》中确认柏叶的功效,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黑润鬓发。对于一些类似的故事,通过历史考证的方法,从民间传说,历史记载中,发现新药,这在李时珍的整个生涯中,焕发出一种光芒和精彩。

法国学者,当时到中国来传教的巴多明和汤执中,首先向法国学术界介绍《本草纲目》的内容。1735年,由他们出版的一部著作,震惊了整个欧洲学术界,书名叫《中华帝国全志》,全面介绍当时中华帝国的全貌,其中第三卷,节录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在当时欧洲学界眼里,《本草纲目》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学术界的自然科学知识。由此,《本草纲目》让欧洲学者眼前一亮。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倡导者,他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中,发表过一篇经典性的文章,关于野生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书中引用的资料,就有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7个品种,关于金鱼的资料,野生鱼在家养情况下发生的变异。《本草纲目》里的资料,对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首席权威李约瑟,他说:李时珍达到了与伽里略的科学活动所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就是说,李时珍是当时欧洲世界以外最伟大的科学家。因为当时伽利略他们的科学传统已经在欧洲建立,而李时珍和他们是隔绝的,除了李时珍,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科学水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3219.html

更多阅读

电影《鸿门宴》观后感 鸿门宴电影下载

今天去看了《鸿门宴》,就想说说自己的感觉。关注这部电影是因为冯绍峰的造型,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和他以往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看他的造型就有一种“他就是项羽”的感觉,看过之后这种感觉更甚。战争场面的音效没得说,霸王别姬那里的背

六六小说《双面胶》《蜗居》完整版TXT下载 六六的小说蜗居

∷∷ 简 介∷∷《双面胶》下载地址:点此下载《蜗居》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作者简介六六,原名张辛,安徽合肥人,199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国际贸易系,毕业后从事多年外贸工作。1999年赴新加坡定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至今。代表作品有小说《王贵与

电视剧《浮沉》观后感 浮沉电视剧下载

电视剧《浮沉》观后感这两天抽空把前期热播的卫视电视剧《浮沉》给看完了,有不少感触,简单写一下吧~~《浮沉》这部电视剧所给出的戏剧元素实在足够充足,既有商战的线索,也有官商勾结涉贪腐的内容;既有两代人令人

Little Mix 动感新单《Move》 hair little mix下载

沪江英乐:《英国偶像》冠军女团 Little Mix 新专首单《Move》!这可能是她们目前为止最棒的单曲了。MV欢快又动感,歌曲纯粹又朗朗上口,真是一首好歌!她们的新专辑《Salute》将于11月11号单身节那天发行。【《英国偶像》冠军女团 Little Mi

电影《风声》影评 风声电影下载

知老鬼看风声——电影《风声》影评风声是2009年非常值得期待的一部影片,豪华的演员阵容,丰富的特技团队,双导演的大胆尝试,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剧情,商业片与谍战片的完美结合,以及剧情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当然,本片最吸引人的还是《风声》

声明:《千古中医故事《李时珍》 千古中医故事下载》为网友我爱我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