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双桂堂大门

相传双桂堂是西南禅宗领袖破山海明大师所建,破山和尚是集佛学、书法、文学于一身的一代宗师。破山19岁抛妻别子(同佛祖一样)毅然投身佛门,拜湖北黄梅县破头山(六祖慧能悟道之在)曹溪派为师,后向密云圆悟(临济宗传人晚年主持天童寺)学习化法。因此双桂堂是“曹溪水源,天童水本,双桂飘香,四海难隐”,即以六祖慧能为源头,以天童密云为根本。破山开山讲法后,双桂堂已是蜚声四海,名盖天下。
金带寺.
未进大山门,就见一幅楹联镌刻门旁“正路而趋贤赵圣,真门以利己利人》”这幅楹联既道场出了佛教禅宗“向上一路,直指人心”的修行途径,又坦率地告诫人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依存的道理,佛门的微言大义大概就是如此吧!其实这也正是比桂堂创建之初树立自我、影响社会的精神实质所在。从大门鱼贯而入,顺次是关圣殿、弥勒殿、大雄殿、文殊殿、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位置从前到后,地势由低到高,一一平行排列在中轴线上,均衡而对称;客堂僧寮分布两旁,天井海坝点缀其间,主次分明,虚实相生,自成体系;回廊曲巷,长亭短榭,头拱飞檐,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巧妙地连接成一个结构恢宫殿式建筑群,宛转幽深,引人入胜。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烧柱香
再点一盏灯,添一点油
罗汉寺内"旋"两圈
屋檐风铃
屋檐
偶在花树下留张影
双桂堂在“文革”破“四旧”期间,得以保存下来,还有一个趣事:文革期间,破四旧形同潮流,其翻江倒海之势谁敢阻挡,双桂堂首当其冲,成为红卫兵们破除的对象。时任十五代方丈妙谈和尚接手双桂堂已二十余年,双桂堂的一砖一瓦都是他的命根子,又怎么能眼看破之以除?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买来一张张围席(川东地区粗糙的竹编制品),将一尊尊佛像围起来,又用白石灰将各殿堂的墙壁门柱糊满,再在围席和石灰上用大红油漆写满“最高指示”。红卫兵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进比桂堂,正准备在干一场,不料寺内除了“语录”就是“指示”,都在“红海洋”包围之中,哪里还敢乱说乱动。也只好偃旗息鼓,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双桂堂也因此躲过浩劫,保存至今。双桂堂曾有三绝:“玉佛、舍利(破山和尚的)、贝叶经”,可惜它们躲过了文革,却没躲过今天某些利欲熏心之徒,在2003年(或2004年,我记不真切了),有一天双桂堂的宁静,被窃贼打破,双桂堂镇寺之宝之一的贝叶经被盗,方丈和尚被杀,其案至今未破。
雕梁画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