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从这里起步-参观北碚卢作孚纪念馆
即北碚峡防局和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旧址
2014.09.06
今天的北碚区,工商业及文化教育发达,城市绿荫覆盖,环境优美,是西部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并被联合国人居环境署授予"迪拜国际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卢作孚纪念馆前门
然而100多年前的北碚,和今天相比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查《巴县志》:北碚自古为巴县辖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巴县的一个小乡村。清康熙年间设巴县白碚镇(江中礁石为白色,故名),乾陵年间因白碚镇地处巴县县境之北,改名北碚镇。
卢作孚纪念馆后门
清末民初,由于军阀割据,地方政府对地方管理乏力,力不从心。而处于江巴璧合(江北县,巴县,璧山县,合川县)交界处的嘉陵江小三峡地区,由于和华蓥山区相接,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故匪患十分猖獗,据资料显示,该地区匪患多达几十股,他们少则数十人,多的达200-500人,这些土匪多持有步枪,手枪,较大的甚至还有机枪,手榴弹。土匪啸聚山林,神出鬼没,不但百姓,往来商旅多有遭殃,连各地方政府也时有侵扰。在今天北碚著名的风景区-北温泉乳花洞,当时就曾经发现过土匪劫掠杀入后抛尸于洞中。
庙嘴文昌宫(峡防局旧址)崖壁下的清代水文题刻,清同治9年是嘉陵江有历史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在嘉陵江及川江流域多有记载。
严重的匪患干扰着地方上的经济社会和民生。民国5年(1916)川东道伊王陵基在北碚庙嘴文昌宫设江巴璧合峡防营,开始着手解决嘉陵江小三峡地区匪患问题。民国十二年(1923)改设峡防团务局。1927年,著名民族实业家卢作孚出任峡防团务局局长,一方面继续加强地方治安秩序,清剿匪患,一方面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北碚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卢氏兄弟,北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卢子英(1905-1994),四川合川人(今重庆),卢作孚的四弟,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5月,在北碚扎根。1949年,把一个土匪啸聚的地脊民贫地带,建设成了举世闻名的模范区。政绩辉煌,硕果累累,世人称颂。冯玉祥将军有诗赞云:“区长卢老四,精明又要好;作孚升次长,区政难顾到,遗缺补其弟,地方都欢笑。”历任峡防局常练大队队附、学生队队长、峡防局督练长、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北碚管理局局长。
卢子英在卢家排行老四,卢作孚是卢子英的二哥
在1916年设立江巴璧合峡防营和1923年改组峡防团务局时,司令部就设于北碚庙咀文昌宫里,后来卢作孚任峡防团务局局长并主政北碚,建立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也将区署设立于此。从1927年起,庙嘴文昌宫就成为卢作孚和卢子英兄弟创建崭新的北碚的司令部和指挥所,是吹响北碚乃至中国乡村建设号角的始发地。
卢作孚纪念馆(峡防局旧址)大门
纪念馆内40年代初的北碚老照片
40年代的北碚沙盘模型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适应战时北碚的发展形势,四川省政府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将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改设为北碚管理局,“照一等县设置,组织和权责与一般县政府相同”,隶属四川省政府领导,受第三区专员公署监督,至此,北碚列为正式行政区,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管理的加强,城市建设也加快了速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沟防洪、修建改建下水道,扩宽道路,陆续建成了中山、中正、林森等新路,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面貌大为改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市政基础、公共设施较为齐全、城市环境较为优美的卫星城镇,成为民国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一个典范。
卢作孚白手起家创办航运,当初筹资极为困难,幸亏得到友人支持,筹得8000元资本,亲赴上海订购载重70.6吨浅水铁壳小船一艘,于1926年秋驶回重庆,取名"民生",开辟嘉陵江渝--合航线。他们除了总揽岸上事务外,竭尽全力改善经营管理,卢还亲自上船接待旅客,并提出"一切为了顾客"的口号。上自经理下至水手都兼服务工作,接待热情,侍候周到,伙食亦好,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好评,班班客满,接应不暇。第一年就获利20000余元。民生公司由此发展壮大,到抗战爆发时,民生公司已发展成中国内河最大的航运公司,并开始向海外扩展。
这个铁锚是当年民生轮船公司的货轮上所用。 7.7事变后,中国大部国土沦陷。南京失守后,国府沿长江一路内迁,而鉴于武汉会战后武汉即将不保的危急时刻,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作持久抗战。而此时大量战略物资和工业机器积压在宜昌长江边准备随国府一道西迁,这是中国工业的最后一点家当,也是保证抗战胜利的工业基础。
在这场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大抢运中,卢作孚集中民生公司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采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重庆,四川及内地。据事后统计:在艰苦的大撤退中,运送军用物资的轮船90%都来自民生公司,而收取的运费却只相当于当时外国轮船运费的十分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民生公司有16艘船舶被炸沉,69艘船舶被炸伤,117名员工牺牲,76名员工伤残,运力比战前减少一半。
民生轮船公司早期搬运工人计数所用的“筹”,这个东西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旧时一些车站,码头上的搬运工人每搬运一件货物都会领到一根这样的东西,完工后凭此物去结算工钱。
解放前,民生公司客船的船票
卢作孚纪念馆一角
40年代初北碚的下水道窨井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由于北碚风景优美,距市区仅数十公里,并有嘉陵江水路和碚青公路可通,很快被确定为重要的迁建区。一时间,在北碚及其附近乡镇,迁入上百的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云集了上千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北碚从此闻名遐迩,被人们称之为“陪都之陪都”、“小陪都”,北碚也成为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区,当时北碚的夏坝,与市区的沙坪坝、江津的白沙坝及成都的华西坝并称为大后方的“文化四坝”。据1940年人口普查统计,实验区共有人口97349人,比1936年净增32065人。
卢作孚在北碚亲自创办的《嘉陵江日报》
在宜昌大撤退中,民生轮船公司轮船上曾使用过的电台。
民生轮船公司在宜昌大撤退中曾使用过的望远镜。
这是峡防局的油印室,相当于印发文件,资料及通知的地方。
卢作孚在峡防局和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时的办公室,卢作孚先生当时就是在这间简陋的办公室里规划了北碚发展的蓝图。
从文昌宫远眺嘉陵江小三峡-温塘峡峡口
80多年过去了,嘉陵江依旧日夜不停的奔流着,岁月没有冲淡历史的印迹,反倒让它更加清晰,更加永恒。今天,人们流连于此,在欣赏嘉陵流碧,缙云耸翠的同时,不忘缅怀北碚-这座花园城市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们。他们的功绩早已融合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以及它的山山水水,他们的功绩与这座美丽的园林城市永恒。
庙嘴外江中的碚石-北碚的得名即源于此
承载着北碚厚重历史的碚石,是北碚历史发展的见证,北碚的得名也源于此。碚,在汉字中意为聚在一起的石头,因碚石位于嘉陵江以北,故名北碚。碚石的来历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庙嘴河边有一位心地善良老渔民,平时爱热心帮助河两岸的人们过河往来。时间久了,老人心想如果能有一座桥让两岸人们自由往来该多好。说来也奇,有一天,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交给他一匹白布,告诉他,把这匹白布拉到江对岸,就可以实现他的愿望,老婆婆特地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只要没到对岸都不要回头看。老人将信将疑,拉着白布向江中走去,走到江中时,老人只听见身后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轰隆声,老人忍不住回头一看,只见白布化成了一道巨大的石梁,而老人也瞬间化成了江心的巨石。后来有人说给他白布的是观音菩萨,是来帮助老人实现愿望的,结果老人没能听从菩萨的劝告,以至于功亏一篑,“白背了”。
伸入江中的碚石原和江岸的庙嘴相连,人们可以从江岸一直走到江中心。上世纪90年代因疏通航道被炸掉靠江岸一段,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记得上世纪90年代和舅舅去合川耍,从合川坐船回北碚时,碚石还完整,当时轮船在此要绕很大一个弯才能进入朝阳码头靠岸。事实证明,炸掉碚石是一个愚蠢的举动,是对北碚历史的割裂。目前,北碚区政府正在着手规划恢复碚石被炸掉的部分。
文昌宫一角
文昌宫远眺
借卢国模先生的一段话作为后记:“饱经沧桑的文昌宫现已列为北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庆市抗战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岁月的流逝,在它那满目疮痍,残垣断壁的破旧容颜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的风彩,见证了卢氏昆仲在此奋斗的阅历。现在文昌宫除整修保留外,还将建立文化园地,它将传承过去精神功绩并展扬北碚的创新,明天文昌宫将更加灿烂辉煌!”
嘉陵江畔,江水滔滔;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查阅的部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