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曹保平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光荣的愤怒》正式上映。这部投资仅3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虽然幸运地在院线公映,但宣传经费只有区区的2万元,而且只发行了2个拷贝,几乎没有任何票房回报。就是这样一部在市场上悄无声息的电影,却为曹保平带来了无数荣誉,影片先后入围2006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意大利远东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并获得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之“评委会特别奖”。在评论界,电影更是获得了众口一致的好评。
与大多数叫好不叫座的小众电影不同,人们关注《光荣的愤怒》,不仅仅停留在电影本身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价值,而是通过这部电影,人们似乎打开了一个窥探中国乡村现实窗口。
从小说到电影的10年“长征路”
《光荣的愤怒》改编自浙江籍作家阙迪伟的小说《乡村行动》。小说讲述了某个小镇上街村有熊家四兄弟,分别占据了村长、村会计、治保主任、村办企业厂长的位置,被村民称为“四人帮”。熊家兄弟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村民们对他们恨之入骨,却只能忍声吞气。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叶光荣暗地里酝酿着找机会将他们铲除,张罗了一个“抓熊行动”……
作为当代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阙迪伟的小说大都反映农村生活,在迄今为止已经发表的40多部中篇小说、30余篇短篇小说中,大都取材于他的家乡——浙江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一带农村,反映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在平常日子的酸甜苦辣,而且坚持以方言创作。这让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作为阙迪伟的优秀代表作之一,《乡村行动》在1997年第1期《上海文学》发表之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1997年第3期<<小说月报>>转载,并入选《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
曹保平在<<小说月报>>上读到小说之后,立刻就产生了改编成电影的想法。2001年,曹保平完成了剧本的改编,甚至还谈好了投资,但因为剧本中涉及的一些敏感话题,前前后后修改了六七次,还是无法通过审查。在电影公映之后接受媒体的专访中,曹保平回忆起剧本审查的种种细节,仍然记忆犹新。当时,电影管理部门给“光荣”罗列的意见多达几十条,比如:怎么可以这样描写党的最基层支部书记,他会那么猥琐,他会那么鸡贼,会不择手段,靠欺骗人把4个村霸打倒呢?而光天化日之下,又怎么可能出现那样的乡村恶霸呢?曹保平想,如果管理部门提出的这些都要一一解决,那电影就根本不成立了,他决定暂时放下这个项目。三年之后,2004年10月,曹保平被意外告知:电影《光荣的愤怒》的剧本通过了审查,可以拍摄。曹保平迅速同《乡村行动》的作者阙迪伟签约,买断小说电影改编版权。尽管,从拍摄到公映依然经历了许多困难,直到2007年才走上大荧幕,但事实证明,曹保平的10年坚持是值得的。
谁的光荣?谁的愤怒?
在《光荣的愤怒》中,故事的发生地从小说中的浙江丽水搬到了千里之外云南楚雄一个叫黑井的小村,两地的语言、文化、习俗习惯相差巨大,但同样用方言表现的电影,看起来毫无违和感,在继承了小说原有浓郁质朴的生活气息基础上,更突出了节奏感和现场感。影片人物众多,涉及到有名有姓、有自己独立故事的角色达10多人,在“抓熊行动”部分还采取了多线并进的交叉叙述方式,但影片看起来没有丝毫的凌乱感,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先得益于小说中的人物故事非常饱满,但也充分体现出了导演对节奏的把控和素材取舍的能力。
影片一开场,狗卵因治保主任被撤而气势汹汹去找熊老三算账,一段摇摇晃晃的跟拍镜头加跳跃的剪辑,奠定了全片简陋粗粝的影像风格;而配合字幕出现四个关于熊家四兄弟作为的小片段,既将四熊的各种坏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将狗卵、土瓜、水根、大旺等人与四熊的恩怨点出来,为他们参与抓熊设置了合理的动力。
电影虽然名为《光荣的愤怒》,但这“光荣”并非形容词,只是村支书叶光荣的名字而已。仔细想来,所谓的“抓熊行动”,实际上是一群“暴民”对抗恶棍的行动,正邪之间并不那么分明。熊家四兄弟坏事做尽,算是真正的大反派;但参与抓熊的人,即便不细究他们擅自抓人的行为是否合法,其背后的动机也是显得可疑的。老婆被打熊老四“强奸”,却只敢拿老婆出气的水根,房子被强拆的大旺,不敢要账的餐馆老板土瓜,治保主任职务被撤的二流子狗卵,几乎都没什么好形象,他们与熊家作对,是因为倒熊跟他们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一旦风向转变,马上就露出本性来,比如土瓜的临时“变节”,比如狗卵一闻到狗肉香味就露出二流子本色……即便是打着正义旗号,为熊家兄弟所作所为而愤怒的叶光荣,也并不是一个非常光彩的角色。当熊老三为他老婆弄到转正指标的时候,他欣然接受;当镇委书记提到熊老四要入党的时候,他唯唯诺诺;在电影中,他是唯一一个属于熊家兄弟想拉拢利用的对象,可他却冒着被反咬、被法律制裁的危险,执意要开展行动,这难道仅仅是为“黑井村有希望”?这一层意思,电影中未直接点名,但背后隐藏的深意,却不能不引起观众思索。
“神兵天降”背后的现实
村民们的“抓熊行动”失败了。表面上看,是土瓜的“变节”和狡诈的熊老二带领打手反扑导致的,但正如水根所说的,以熊家兄弟的势力,即使把他们捉奸在床又怎么样?没有叶光荣忽悠村民“上面的意思”这个正当理由,行动的失败是从一开就注定的。
电影最后,镇委书记张小俊带领的警察从天而降,将熊家兄弟抓获。这个“神兵天降”式的结局,是电影与小说情节中区别最大的部分,也被许多评论诟病。在小说中,是张小俊派民警控制了“暴动”的村民,熊老三给每个参加者两个耳光,一个个打过去,荷枪实弹的警察才从门外冲进来。张小俊从一个包庇恶棍的官员变成了“青天”,显然并非导演的本意。曹保平在接受媒体时也承认,结局的改动,是为了通过审查而做出的妥协。
即便如此,《光荣的愤怒》仍然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现实主力力作,它罕见地呈现了乡村恶霸、宗族势力、基层民主等等在电影中极少涉及的领域。看完电影,不仅让我们担心这个叫黑井的小村及村民们未来的命运,更会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多少这样的黑井村?
导演田壮壮给予了《光荣的愤怒》高度的评价:“这是我们难以看到的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影片具有显著的批判现实意义”。针对电影的结局,著名影评人周黎明还专门写了《电影中的神兵天降》一文来分析,并且犀利地指出:现实中无“天兵”,在一个没有“天兵”的世界里,信奉“天兵”的人是可悲的。然而,看了《光荣的愤怒》,我却以为,现实中的“天兵”是存在的,比如这部电影,很多观众在看的过程中仍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为电影如何通过审查关而暗暗捏把汗。如此看来,那个负责审批的电影局官员无疑充当了“天兵”的角色。只是,《光荣的愤怒》之后,再无《光荣的愤怒》,起码,在我们有限的视野之内,这8年来没有类似的电影出现。从这个角度讲,《光荣的愤怒》无疑属于中国电影的“神兵天降”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