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好奇这“惊悚”的铰接式机头,就想查查…
在超音速客机的浪潮中怎会少了美国?!
前卫的波音2707-200方案,前鸭翼、可变后掠翼、尾翼下挂四台发动机在上世纪60年代,席卷世界的超音速客机的浪潮中,不甘落后的美国由政府主导研制超音速客机,即“国家超音速客机计划”,指标上是必须要比“协和”更大、更快的。拟定的技术指标为载客250人,飞行速度为2.7—3.0马赫,并需要达到7200千米(4500英里)的洲际航程。
铰接式机头。不只是昔日的日不落,原来王师也有这鬼斧神工的设计…程序上与军机研制一样。国家招标、厂商竞标、国会拨款,最终波音公司的波音733-390(波音2707-100)在与北美航空NAC-60?、洛克希德CL-823?的竞标中赢得合约。
波音2707-100、2707-200、2707-300方案,技术特点上也趋于了“平稳”。波音2707-100算是最早的宽体客机设计之一,舱内采用双走道的2-3-2座位排列方式,空间比当时其他正在营运的民航机都要大。新方案波音2707-200的改进是在机首两侧增加了前鸭翼以改善低速时的操纵性。随后,波音公司又在设计机翼时遇到了麻烦,被迫放弃原来的可变后掠翼设计,恢复到传统的带水平尾翼的固定三角翼设计,载客量减低至234人,这个方案称为波音2707-300。波音在1969年9月又制造了一架木制模型,并开始进行两架原型机的制造工作,只不过此时已经较原预计进度落后两年。疑似波音2707-100的木质模型

最终的2707-300
到了1971年,美国政府和波音公司已投入超过10亿美元,已有25家航空公司的115架订单。不过由于环境保护(超音速客机在高空飞行而对臭氧层的破坏、超音速飞机起降和音爆),经济性成本问题下马,波音2707项目终结,波音公司在西雅图的工厂也随之裁员6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