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拍马屁 笑傲江湖拍马屁



闲话拍马屁

“拍马屁”的来由:传说蒙古族的一般百姓人家都会拥有几匹马,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说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拍马屁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到今天人们又赋予它新的内函。拍马屁,成为一种富有人生艺术的学问。世态炎凉,奈它如何?是你适应社会,还是让社会适应你?

官场从来不乏马屁精,现代领导都已学会了享受那种被拍的感觉,因为他们能坐上领导这个位置,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才干,不是因为他们工作认真,而是他们一天天的拍马屁积累的成果。领导培养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会拍马屁的就是人才。不可否认会拍马屁的人虽无出色的才干,但也绝非愚蠢之辈,大多都善于心计。

不管什么单位,什么组织,都会有领导,有领导就会有上下属关系,有上下属关系就一定存在拍马屁。拍马屁对一个想升官发财者势在必行啊!工作干得好不如马屁拍得好!拍马屁已成为时下流行的一种交际艺术。按理说做官的人,能坐到某个高位多半不是傻子,都知道那些围着自己拍马屁的人动机不纯,甚至别有用心,弄不好会被对方利用和忽悠。不过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都是有弱点的,而大部分官爷领导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喜欢被奉承,被抬举。换句话说就是无法拒绝那种被拍马的快感。尤其是在拍技日益提高,谀词日益丰富的今天,拍马屁已达到让人通体舒畅,痛快淋漓的境界。拍马屁,只是我们对下属讨好上司,取悦上司这种行为的总称。其实,时下拍马屁已不是单一的语言奉承,它包括一切讨好别人的行为活动。如送礼、代劳、陪玩……拍马屁已被时人诠释得义意深远。在许多单位的女同志中流行着一句话:“要想升得快,勤解裤腰带”,事实也是如此,有许多女人确实为了取悦领导,做出了许多违背道德的出格事情,陪领导跳艳舞、陪领导喝花酒,甚至陪领导睡觉。领导高兴就有上进啊!男人虽不具备女人的自然资源和自然魅力,但只要你会变通,其实效果也是一样的。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要骂我:大言不惭、仕途不达、思想偏激。如果真有,我也只能笑而受之。其实任何单位和组织中,都会有一些不喜欢拍马屁,也不会拍马屁,而又有能力的人,无须考察就会发现,就是那么一两个为数不多的人支撑了整个单位的业务。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喜欢和领导交往,不会阿谀奉承,在领导心中是不能重用,又不能不用的类型。如果是被上级领导发现其才干,想委以重任时,直管领导会掺言几句,比如:骄傲自负、目无组织、不拘小节等等。总之毛病很多,比任何人都多。但实际上他们的最大毛病只有一个,就是不会拍马屁。

事实已证明,拍马屁在当今社会群体中是何等重要,诸君若想升官发财就拍吧!拍出你的艺术,拍出你的风格,你会步步高升,前途无量。识时务者,拍!

拍马屁要掌握七个环节:

1、名正才言顺。拍马之术很容易误解为奴才媚上之相,所以,最好以发扬国学的名义,崇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这样,任何对权力的光明正大拍马,也可以貌似理论指导下的正常行为。

2、学会寻理由。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开发的语言产品就是理由。对于领导的失误,或造成的灾难事故,应竭力搜索和查找种种客观元素,以尽量摆脱和弱化问题的严重性。如此,就等于曲线拍马。

3、吹捧要打草稿。任何花言巧语也要心里反复斟酌,才能正中下怀,而不至于反遗祸于己。吹牛不打草稿不行。

4、掌握好火候。该拍的时候沉默如金,不该拍的时胡说八道,天大好事一样办砸!因此,要随时察言观色:不该出手,静如处子;应该出手,动如脱兔。

5、切忌说隐私。涉及个人私下的那点事,最好闭嘴免谈。如果一不小心,哪壶不开提哪壶,势必“烧香引鬼来”,或许,本意是张扬其品行之美,但容易扯出相关糗事来,造成不良后果。

6、善于提意见。坚持明贬暗褒的原则,多运用化批评为表扬的手段。如,“这样劳累下去怎么能行?身体是个人的,也是大家的。”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很有艺术性:正话反说,假话实说。

7、不要太露骨。拍马出了名,有损自身道德君子之形象!应学会“飘然一拍”的武功。闻之飘然,感觉良好;观者听之,不会恶心。而蜜汤已经通过自己的手,悄然送入了对方的嘴巴。

拍马屁的三重境界

拍马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有人的地方就有拍马。但拍马博大精深,也是区分层次的,会拍者,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不得要领者,拍到马蹄上,适得其反。

初级拍马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拍马路。这是第一重境界。

宋代丁谓有才,宰相寇准竭力推荐提携他。一次寇准吃饭,一粒米粘在了胡须上,丁谓就动了心,顾不上吃饭,庄严地给寇准捋起须来,这一举动,为世人创造了一个“溜须拍马”的成语。

南宋宁宗时,宰相韩佗胄在都城临安吴山修建了一座别墅,取名“南园”。其中竹篱茅舍,小桥流水,宛然田园景象。一日韩游其间,感到美中不足:这么多田野风景,只可惜缺少鸡鸣狗叫。结果,不一会儿,园内就传出了狗叫声。原来是一个姓赵的临安知府在学狗叫。韩哈哈大笑,“遂亲爱之”,擢为工部侍郎,时人称之“狗叫侍郎”。

这几位虽然都可称为史上拍马的经典,但太直白,过于露骨,为人所不齿。国人一向讲究含蓄,要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只能算初窥门径,刚刚登堂入室的低境界。

中级拍马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拍消得人憔悴。这是拍马的第二重境界。

易牙原是主管“割烹之事”的小官,见齐桓公“好味”,便使出浑身解数,练就了一手高超的烹调技术。当听齐桓公感慨世上美味皆已尝遍,唯独不知人肉滋味时,就把自己的幼子烹了,做汤献给齐桓公。于是,易牙很快由一名厨子一跃成为齐桓公身边的宠臣。

东晋年间,桓玄由江陵攻入建康,逼安帝禅位,代晋自立,国号楚。一日,桓玄正睡在床上,忽然间,床塌于地。人们认为是不祥之兆,独侍中殷仲文曰:“圣德深厚,连地都有些承载不下了!”

武则天的面首张宗昌深得武则天宠爱,当时拍马的人称赞他:“六郎面似桃花。”只有杨再思说:“不然。”张宗昌问原因,他故弄玄虚:“哪里是六郎似桃花,分明是桃花似六郎呀!”说得张宗昌心花怒放。

朱元璋有一次钓鱼解闷儿,无奈技术欠佳,鱼儿并不给皇帝老儿面子,正恼羞成怒之际,翰林大学士解缙老兄献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登时朱皇帝龙颜大悦。

马屁拍到这一境界,虽然拍得抑扬顿挫,风生水起,得心应手,受用无穷,也有了一定技术性,但明眼人还是不难看出端倪,只能算中等层次。

高级拍马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拍到这一层次,如武功之入化境,堪称艺术,几可无往而不胜。

东晋顾悦与简文帝同年,而头发早白。皇上问他:“你头发怎么比我先白了?”顾悦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把自己比作柔弱的蒲柳,经不起风雨,把简文帝喻为傲立的松柏,抗得住霜寒。马屁拍得不露痕迹,言有尽而意无穷。

清朝嘉庆年间,有个李绍仿中状元时,正赶上嘉庆皇帝过生日,叫大臣们人人写一副贺联。李写了一副嵌字联:“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两联上下正好嵌上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清代开国以来五个皇帝的年号。不单把嘉庆本人恭维得浑身舒坦,还把他的几辈祖宗捧上了天,难怪要评为第一了。

可见,拍马并非易事,纵横自如、任意驰骋更难,既要脸皮厚,还要有艺术,须把握好分寸、时机、对象、场合。修炼不到家,拍错了地方,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南朝梁武帝是个独眼龙,一日与臣子一起游山玩水,手下一大臣恭维他:“这真是'帝子降兮北渚’啊!”梁武帝冷冷地对那位大臣说:“你是在笑朕'目渺渺兮愁予’吧?”遂下令砍了那个人的头。兵无定势,拍无常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里头的学问大了去了。

韦小宝的拍马术

韦小宝之所以能讨人喜欢,有些是机缘巧合,更多是因为他性格中的天生机变,其中善于溜须拍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的拍马术,大致可有几种类型:

1、直白。直白即直接说出阿谀谄媚之辞。

2、装傻。历代皇帝,身边都会有一两个弄臣,逗趣调侃,哄皇帝开心。韦小宝在康熙面前也是这样一个角色。他占据年纪小、与皇帝交情深的优势,尽情发挥胡说八道的专长,装疯卖傻,经常乱用成语,以博皇上一笑。他尽管可能不知这些成语的具体意思,但一定知道这样会张冠李戴,可他需要的就是这种喜剧效果。他的聪明之处在于,虽然是乱用,但褒处用褒,贬处用贬,大方向决不会错。

有时还明知故犯,有意说错一两个字。如在二十九回中,他说“前无来者,后无古人”,博得康熙一乐。其实在此之前,在二十三回中,他在少林寺出家,听到张康年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他曾笑着说是“前无古僧,后无来僧”,可见他对这个成语是完全理解的,在康熙面前只是装装小丑而已。至于其他诸如“鸟生鱼汤”“关云之长,诸葛之亮”什么的也是如此,果然每次都把小皇帝哄的是“龙颜大悦”。

这一招用在爱人身上也颇为有效。双儿不辞劳苦拼好了藏宝图,韦小宝一见便想到了,偏偏装傻,故意猜错,直猜到第七次才说对,接下来就不住口地夸奖“这是天下最聪明的功夫”,双儿“甚是开心”。

3、表忠。一个人表现自己有许多方式,最低级的是口沫横飞,把自己说成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大功臣大英雄,即使真有功劳,听的人往往也会给你打个折扣;相对好些的是诉苦,不提自己如何厉害,只说事情如何难办,用衬托的方法说明自己的能力;再高明些的是把行动做给人看,直接做给人看,有时可能会流于做作,用间接的方式,让人自然体会,才是上策。

康熙来到五台山,他“拔出匕首,执在手中,守在行痴(顺治)的禅房外,脸上自是摆出一副忠心护主、万死不辞的模样,单以外表而论,行颠的忠义勇烈,那是远远不如了。”这是直接做给人看。第三十八回,他抓到吴应熊之后,康熙立即传见。“韦小宝泥尘满脸,故意不加抹拭。”这是间接做给人看。“康熙一见自然觉得此人忠心办事,劳苦功高之极。”

这一招贵在不露声色。韦小宝就做得自然而不雕饰,比当年周亚夫兵不离手、甲不离身地以军中礼见汉文帝还要略胜一筹。

4、迂回。韦小宝虽然不学无术,但天生聪慧,拍起马来简直是无师自通,小小年纪就掌握了“曲线救国”的道理。康熙要到清凉寺拜见顺治,韦小宝故意大声叫了几句话,“却是叫给老皇帝听的,心想今日老小皇帝父子相会,多拍老皇帝马屁,比之拍小皇帝马屁更为灵验有效。”

自古善于拍马之人,无不深谙“曲线救国”的道理,除了要拍正主的马,还要拍拍其上下左右喜欢之人,这样更能事半功倍。索额图为什么要和韦小宝结拜,无他,就是因为韦小宝正得宠,如果能从他嘴里得些内幕消息,办起事来就能正中皇帝下怀,那么飞黄腾达就指日可待了。

5、对比。人人都希望被夸奖,但夸奖别人并非易事。马屁拍重了,对方觉得痛,受不了。轻了,人家没感觉,不过瘾。这时不妨采用对比法。好是相对的,让对方在对比中感觉到自己确实不错。当然在运用时要把握好标准尺度,如果对方好的方面,别人也好,甚至更好,那就不是夸奖,而是讽刺了。

像韦小宝拍康熙:“皇上自己就是大将了……只杀得吴三桂这老小子人仰马翻,输得干干净净,两手空空,袋底翻天,翻出牌来,副副都是别十。”这一番对比,把康熙说得哈哈大笑,欢喜非常。他炮轰神龙岛,又被洪教主捉住,本来必死无疑,哪知他一番鬼话,再加几个对比强烈的特大马屁:“这件事本来万分机密……皇帝定要杀我的头,不过教主既然问起,在属下心中,教主和夫人比之皇帝要高出百倍,他是万岁,你是百万岁……”居然又被他闯过一关。

这一招相当灵验。就连韦小宝这样的马屁专家,有时也要着道。陈圆圆称他是“大才子”,他急忙摇手,表示不敢当,陈圆圆微微一笑,只说了一句话:“诗词文章做的好,不过是小才子。有见识,有担当,方是大才子。” 韦小宝就心花怒放、中箭落马。可见此法的高明。

韦小宝天生奇才,其拍马术也甚是精深,只能略提一二。精湛的拍马术使韦小宝如虎添翼,平步青云,但真要修习却并非易事。曾子有云:“胁肩谄笑,病于夏畦”,高适也说:“拜迎长官心欲碎”,就是说,溜须拍马,要比大热天在菜园里浇地还要劳累,甚至还会使心灵破碎。而且练这门功夫,往往还要同练“法螺功”和“厚颜功”,一般人实在是难以练成。当然,我们不必也不屑去身体力行,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熟知这些伎俩,日后行走江湖,说不定就能免受奸人蒙蔽……

拍马学:拍马原理

一、拍马原理

1.拍马

——反弹琵琶不遮面

西方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不是这样谆谆教导过我们吗:“存在即是合理!”既然拍马长生不衰,那它自然就有存在的道理。著名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其代表作《人间词话》里将爱情上的三个境界用在了学问和事业上,而且广为后人传颂: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然,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其实,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还得有第四境界:悄然无声的拍马学问。当然,在今天它已经以变种的形式出现,比如什么《公共关系学》之类。但是,他们说的都不够味。还是不遮面的好。我平生最讨厌的人是那种“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鸟人。干起事来像个娘们似的,极不干脆。之所以用“反弹琵琶不遮面”作本节的小标

题就是要和这些人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拍马学体系最为核心的内容还在于“反弹”。关于“反弹”,我们本来可以长篇大论一番,但是在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只以一例为之。譬如我们嘴边上常接着这样一种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是很伤人心的一句话,平时同事之间矛盾的升级很可能就从这开始。

细加分析不难发现:自己是君子,别人是小人。这当然会造成摩擦。然而若是“反弹”一下琵琶就大不一样了:“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不知诸位听懂这句话的含义没有?当你在做事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人有“己所不欲”之事,你一定会把他往坏处想。这样走下去,你们两位的矛盾马上就会升级,而且还可能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但是你若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不一样了。你尽力往好处想,把自己的心里设想的变态些,把别人的心思想的干净些。这样,你的关系一定会有所改善。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行为就演变成了“拍马”程序。不信试试看,您会成功的!

干一行,精一行。拍马学同样需要精力的投人。弹“琵琶”好学,但是真要反弹琵琶可就不那么好玩了。尽管难学,但中国的那句古话还是不能忘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讨厌拍马,人人都诅咒拍马者,可是人人离不开拍马人人又都做过拍马者。至于做的好不好是另一回事,能成功不能成功又是另一回事。这就如同“****”一样,人人

都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位****者,其实不然,包括那些整天给青少年讲解****的不利的医生,自己也都有过****的历史。

我就曾经傻乎乎地问过一位对我说“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都有过****历史”的医生:“您有没有过?”他也很艺术地说:“不要具体到某一个人么!”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世界上的好多东西只能做,不能讲出来。难怪中国有这么到位的名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拍马就是这种“不可言传。”的典型个案。干吗一副圣人的样子。整天里活的累不累啊!拍就拍吧,管那么多干吗?如果说别人都是学老鼠的样子在暗地里拍,我则在大庭广众之中明拍。如果说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我则认为它是一个谋生的艺术,是一个人能力与才干的体现。恰恰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事业的突破口,我的拍马艺术愈来愈成熟。

拍马学不像有的学科那样,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一部拍马学公然申明它的宗旨是为普天下人类服务的,不是某一阶段的专利。曾经有一部书的结尾处写道:“一部拍马历史就是剥削阶级与人民大众斗争的历史。但是今天,由于人民也当了家、作了主,所以也就有了拍和被拍的权利。”

当历史的脚步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将拍马学建立起来,并作为一副文化遗产留给后人,堪称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多少事,从不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我们应该为我们拍马学的建立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凡是一门学问,它总是要能自圆其说。拍马学历经考验,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能站得住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说的天花乱坠,而对现实没有一定作用,又怎能说服别人?所以说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没有实用性的学科还是慎出台的好。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我们的拍马学也就是无形的精神生产力。多年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们一直羞于谈“钱”。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将我们吹得东倒西歪,我们不能够去偷、去抢、去做贼,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才智获得财富。

日本著名佛学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日本最大的佛教团体创建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说过:“溜须拍马,这是一种看到别人优点的学问。”JR人才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位头脑出众,业务过硬的人士中,就有67位因人际关系不畅而在事业中严重受挫,难以活动成功。他们共同的心理障碍是:难以启齿赞美别人。”

美国《幸福》杂志是举世皆知的名刊,它的下属的名人研究会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进行调查表明:“其中百分之9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顺畅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其中最核心的课程是学会赞美人。”日本东京的国民素质研究会在总结自己国家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时说:“我们日本国民的一大优点是,对外人不停地鞠躬,不停地说好话。可以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是日本走向世界

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这些总结与评论都说明了什么呢?不言而喻,这其中包涵着很大成分的拍马因素。如果你能够发现这些因素,说明你是一个现代的人;倘若你需要通过启迪发现这一点,那么你就是一个迟钝的人;而若是你启而不发,那在事业上的成功是没有一点希望的。“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这一直是我对学生们传授的名言。

“天上不会自动掉下来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话说的非常之透彻。拍马讲究的是艺术,不是一味地瞎拍。但愿我们的拍马学将给你带来收获。

2.拍马

——一门适者生存的学问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拍马,你总是要生活的。你在这个世界要生活的很好,你就不能不学会生存的技巧。而我们今天在这里传授的拍马学常识,就是一门生活离不的开学问。可能,说起拍马这个词好多人都不愿意听,但是您可知道你在生活中因为不会拍马吃过多少次亏?在人欲横流的时代,你不拍马,自然有人会拍,而且还会从拍马中得到不少实惠。拍马者歌日:“拍马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不会拍马者日:“拍马真可恶,专拍肮脏户。”什么意思呢?拍马与被拍者都不是好东西。就是被骂者耳朵发热之际,人家已经有了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人家可以升官,可以发财,可以有“小蜜”,可以将生活的道路铺的平平的,甚至在某一天“鸡犬升天”。

人人拍马,而人人又反对拍马。这真是一个历史的悖论。就像人人反对腐败,而人人又在干着腐败的事情一样。比如说,知识分子是对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但是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常犯错误。一位当老师的说:“学生给老师送礼的特别多,每当期末考试过后,改卷老师的门口可以说是门庭若市。”问题出来了,这不是腐败是什么?这是腐败,但是更是拍马。学

生拍老师的马屁天经地义。一级卡一级,一级拍一级的马屁。

权力容易造成拍马,一般说来,谁有权,谁受拍的机会也就越多。当然,这并

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当官的也会拍下面的人,何以故?原来他想把权抓得更牢些,让别人拍自己拍得更厉害些。每个人都长着一个屁股,这个屁股并不是好东西。它本来就有痒痒肉在,不被人拍就有一直不快的感觉。尤其是那些当权者,恨不得每天都有人在他的屁股上揉搓一把。这里要告诉你的是,女人的马屁瘾最大。一旦女人有了权力,她的屁股可就痒痒得厉害

了。君不见,武则天上台后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而采用的一切不要脸的手段是多么可耻吗?这时候,谁会拍女皇的马屁谁就会平步青云。

由此看来,拍马已经不是单纯的人际关系学,它早已经超出这个范围。这是关系到吃饭吃的怎么样的问题。也许有的朋友会说我在夸大其词,但是要知道中国有句古话“事实胜于雄辩。”我不敢说我的拍马理论一定能帮助你成功,但是有一点:看过本书之

后,对你有百益而无一害。

翻开中国的历史,如果鲁迅先生将之概括为“吃人”的历史是一个很精确的概括。那么将中国的历史概括为一部拍马史也是十分精彩的。自从盘古开天地,除了皇帝老儿之外,哪一个臣子不是马屁精?可以说,只要他们没有耐着性子拍马的心理素质,那他们吃饭的权利很陕就会被剥夺。通读中国历史,笔者有—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愈是官衔大,拍马的技术就愈高。

人都是希望自己被肯定、被赞美的,而要实现这些理想不通过拍马是不行的。他人的赞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拍马。如果你是一位推销员,你的拍马对象就是顾客;如果你是学生,你的拍马对象就是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的拍马对象就是校长;如果你是校长,你的拍马对象就是教委主任;如果你是教委主任,你的拍马对象就是教育部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造就了拍马环境。你拍不拍是你自己的事,你不拍也有人拍。在很多情况下,拍不拍由不得你。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这样论述道:“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贼,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约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这就是中国的拍马环境。它正如柏杨先生所总结的那样:“中国是一个大染缸。”

《左传·昭公七年》中不就说过这种话吗:“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早,早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等级制度的森严必然带来适宜拍马的气候。可以这样断言:拍马的根源就在于阶级制度。鲁迅先生曾经将中国的隶属划分为两个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做的时代。”此言甚是,若是用在拍马的历史上也同样合适:“暂时拍上了马的时代与想拍马而不得的时代。”一位当官当了很长时间的老爷就这样鼓励过拍马的:“乌纱帽给谁?当然是给那些离我近的人,因为他离我近,顺便就扣上了,而那些离我远的人,想扣也扣不上。”这话说的多富有哲理啊!事后有人评价说:“比哲理还哲理啊!”看,多么余拍!

中国历史上靠拍马发迹盼名家并不少。这里我们只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第一个例子说的是唐朝时期的事情。唐玄宗时期,有一个被派往南方担任地方官的陈少游,不但足不出京畿,末尝赴任,反而连续加官进爵,十余年间他三统大藩。为何他能这样官运亨通、洪福齐天呢?看看他的拍马历史你就会明白一二。

陈少游善于权变,见风使舵。尤其是在聚敛财富、交结权贵上颇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是时董秀在朝中执掌大权。陈少游对董秀的为人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特地寄宿在董府附近,等到董秀退朝回家单独求见。见了董秀,陈少游单刀直人,不动声色地发问:“请问大人家中人口几何?每月需要多少花费?”董秀回答说:“长期愧对高位,负担又重。目前物价昂贵,一月总需要千余贯钱才能应付。”陈少游说:“按照大人的花费,你的俸禄不够用啊!要经常求助于人才行。我想,假如有人向大人提供资助,大人愿意留意予以提携,那就是很简单的事了。”董秀动心了。

陈少游见时机成熟,就直言不讳地说:“在下虽是不才之人。请允许我单独承担你的费用,每年愿送你五万钱。现在我身边就带有这个数目,请您收下,剩下的等我上任后补上。”董秀见钱眼开,十分高兴,热情招待。

不料,就在这时,陈少游潸然泪下地说:“南方瘴气浓厚,地又偏僻,只怕到了那里不能活着回来,再睹您的风采了。”这是话中有话,不能活着回来,不就是说再不能将那剩下的钱补上吗?言下之意,最好找个肥缺干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董秀马上说道:“你的才能很高,不应派到偏远的地方。请耐心等待几天,我一定想办法帮助你。”什么你的才能很高!不就是一手拍马的才能吗?你还别说,人家就是靠了这个一步登天了。陈少游除了巴结董秀外,还用重金贿赂了另一位权臣元载的儿子仲武。不久他就改任浙东观察使,最后又提拨为淮南节度使。由于这些地区非常富庶,所以这位贪官在这里搜刮财物竟达亿万之数。

这,即是拍马吃饭的大家。

历史发展到近代,并不因为近代化而有所变化。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的李鸿章也改变不了中国历史的设计。话说到了李鸿章夫人五十岁生日的那天,满朝文武大臣都前去祝贺,消息传到合肥的知县那里,他为了求荣也前往祝寿。理由是李鸿章是合肥人,又是朝中宠臣。可是又细一想,知县又发愁了:我这七品官该送多少礼呢?少了,拿不出手,等于白送;多

了,又送不起。左思右想,总是拿不定主意。于是请来师爷商议。还是这位师爷聪明,他对知县说:“这事容易,一两银子你也不花费,保证你的礼品最佳,列入他人之上。”知县听了这话自然高兴。可是怎么也搞不明白,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于是便急不可耐地问道:“送何种礼物?”师爷从容地答道:“一副普通的寿联即可解决问题。”知县听罢之后直摇头。师爷忙

解释说:“包你飞黄腾达。不过这幅对联必须由我来写,你亲自送上,请中堂大

过目,不能疏忽。”知县满口答应。

第二天,知县带着写好的寿联上了路。他昼夜兼程到了京城。等到祝寿之日到来,知县通报姓名来到李鸿章面前,扑通跪倒说:“卑职合肥知县,受人之托,前来给夫人祝寿!”李鸿章随口应了一声让他起来,知县连忙将上联打开,李鸿章一看:“三月庚辰之间五十大寿”。李鸿章心想:夫人二月过生日,他却写了“三月庚辰之间”,还算聪明。正想着,下联也

应声而来:“两宫太后以下一品夫人。”李鸿章一看便跪在了地上。原来,“两宫”指的是慈安、慈禧,李鸿章见了“两宫”字眼自然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于是他命下人将此联挂在《麻姑献寿图》两边。这副对联深得李鸿章赏识。这位知县也因此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了。

这,又不能不说是吃高级拍马饭的大家。

从以上我们的述说来看,将拍马学列为适者生存的学问,则是正中下怀的。

3.拍马史话——

一门年轻而古老的学问

说起拍马的历史,可真是有些年头了。从先秦时期的“指鹿为马”开始,我们的文字就有记载了。一个思想博大精深的民族记载着一部拍马的历史,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细心地想一想,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地大物博,什么鸟都有。缺德的故事不少,拍马的故事更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拍马。什么大的学问家、政治家、艺术家……一个一个都是拍马学家。“指鹿为马”算是较为典型的一个。故事说的是秦朝二世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但是他又怕别的臣子不附和,于是就想设法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真会开玩笑,把鹿说成马了。”他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把说是鹿的都给杀了。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奏始皇本传》,尽管离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拍马的性质却丝毫没有改变。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个拍马

经典中也带有“马”字。

如果说“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还只是一个前奏,那么我们说中国拍马历史人物的出色表演就在后台。让我们先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苏奏、张仪开始。这两位的摇唇鼓舌可是有了名的。现在回头看看他们那副德行不是拍马又是什么?只是在文词上更见功夫而已!

要说文人的拍马,在《诗经》里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郑风·硕人》描写卫庄公夫人之美的媚状可以说是拍马的经典制作。诗中写道:“颈如蝤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兮,螓首蛾眉,巧笑情兮,夏目盼兮!”真够靓的!这一定写给卫庄公夫人自己看的。女主人一旦亲自过目,自然就有作者的名利双收!

到了汉朝,拍马的水平有所提高,这就好像是在搞市场经济一样,提高的原因就在于:拍马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结合的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紧。拍马拍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因此,我们看到的拍马典故都是些非常实际的例子。汉成帝时,太后家族秉政,大将军王风(太后兄,成帝舅)权倾天下。淳于长虽然是皇帝的表兄弟,但是因为其母与太后并非一母所生,所以不被看重,长时问得不到重用。后来王风得了重病,淳于长主动上前侍候,每天送汤送水、端屎端尿、殷勤周到,深得王风喜爱。王风临死前,特向太后和成帝推荐淳于长。

于是,一拍天下白。淳于长时来运转,连连升迁。皇帝喜欢赵飞燕,一直想立她为皇后,但是都因太后阻挠而作罢。皇帝为此甚是苦恼,于是淳于长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发挥自己的专长,往来于成帝与太后之间,力作协调。一年后,皇上如愿。赵飞燕被立为皇后,功在淳于长,他自然因此得以加封。从此,拍马之人威风天下。淳于长从大到小,无不能拍,连皇

上的私生活他都拍通了。难怪有人评论说:“不论是公事还是私事,只要摸清主子意图,你拍得准,同样能一举成功。”

原来,这成帝好色的本质不是自己天生的,从他的老祖宗武帝开始就无师自通了。据说在这位开国皇上时候,有位名叫李延年的人擅长歌舞,倍受宠爱。有一次,武帝饮酒,延年起舞助兴,他有目的地和着拍子唱道:

北方有个漂亮的姑娘。

世界上唯有她最靓,

她那窈窕俏丽的身材,

真可说是人见人爱。

她那美妙的歌喉,

滋润听众的心田。

啊!绝世的美人呀,

后世不会再出现。

一曲未完,汉武帝已经魂飞四散:“在哪里?在哪里?世上真有如此美丽的姑娘?朕能得之,也不愧为帝王了。”说的多么冠冕堂皇!这时,平阳公主趁机对汉武帝说:“延年的妹妹就是陛下所向往的美人。”汉武帝赶陕说:“那就陕点让她进宫吧!”延年妹妹进宫后,因其“妙丽善舞”而被册封为夫人,从此李家显贵无比。

自古君主好色,拍马者对这方面的了解已经是非常透彻。所以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历代都有,问题是如果都重复这样的故事就显得拍马水平不高。历史并没有让我们失望。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看到,拍马水平一代比一代强。

到了东汉时期,“改年号的拍马术”已比“美人计谋”拍马术又高出了一筹。汉平帝死后,王莽先是以挟皇帝擅政,不久便自己称帝,建立起新朝。但是太后却是死守着汉朝的封号不肯改变。王莽想来想去,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说服太后改号。正在为难之际,王谏上书说:“汉朝气数已尽,新朝得立,实乃天命。”王莽看后非常高兴,接着小史张水立刻奉上符命铜壁,上面写着:“太皇太后当为新室太皇太后。”阴谋自此得逞。当然,拍马者——即帮助他成就皇业的人自然也是“鸡犬升天”。

撇开中国漫长的拍马历史,我们还是只能隔朝简略地概述。时间到了唐代,有一拍马故事堪称是达到了拍马的又一新阶段。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被封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初次入朝,皇上命令太子与安禄山相见,安禄山对太子不下拜行礼。唐玄宗责问他而他却狡辩说:“臣子是胡人,不懂法度,不知太子是何官职?”皇上说:“是未来的皇帝。”安禄山说:“臣是愚笨之人,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左右令安禄山赶快拜见太子,安禄山这才下拜。唐玄宗认为安禄山老实,忠君志诚,很是喜欢他。

安禄山人朝后,得知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就竭力巴结,他竞恬不知耻地拜比自己小十岁左右的杨贵妃为养母,每次入朝总是要先拜杨贵妃,再拜唐玄宗。唐玄宗有些不高兴,他又辩解说:“臣子是番人,番人的习惯是先拜母亲,再拜父亲,”皇上明白过来后,更加喜欢安禄山。常言说的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安禄山的拍马术可谓别出心载。但是其目的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讨主子的欢心。

如果说安禄山的“先母后父”拍马术起到了—举两得的效果,那么李林甫的拍马术也是值得一提的。这两位奸臣是臭名昭著的,但是其拍马术却并不因为时代的久远而为后人忘却。当时,唐玄宗在洛阳居住,因宫中发生怪异现象,所以很想回长安。

第二天,他便招来大臣商议此事。但是这时有两位宰相劝说皇上不要回去,理由是老百姓现在秋收正忙,沿途迎送,实在是不利秋收。皇上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快快不快。

这时有位刚刚拜相的李林甫却是看透了皇上的心思。他虽然在大家面前不说话,但是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等到退朝之时,李林甫故意一瘸一拐地走到皇上面前。皇上发现后便问:“卿并无脚疾,为何走路一瘸一拐的?”李林甫说:“只想单独上奏。”李林甫的理由是:“洛阳、长安都是国都,也就是陛下的东西二宫。从东宫到西宫,哪里用得着选择时辰。刚才两

位宰相说会影响农事,这很好解决,那就减免沿途的赋税不就行了。请陛下现在就宣布启程。”唐玄宗一听正合心愿,立即下令回长安。

从此,李林甫也深得信任。其实,李林甫并没有什么大才,但是由于他非常善于拍马逢迎,所以自入朝以后,李林甫很快掌握大权。

宋朝虽有两宋,关于拍马的故事非常之多,但是最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还是反映出“发展”的“献'心’留'享’拍马术”:北宋时期,一位名叫安悖的人使用父亲起的名字安全地度过了大半生。后来,他被安排到宰相章悖旁边工作后,那种安全感就没有了。岂只是不安全,简直是要命的事,两人的名字都有一个“悖”字,真是不可思议。怎么办?这可如何是好?他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地想这个问题。经过一番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决定忍痛割爱,献“心”留“享”。有人曾这样打趣说:“富贵只图安享在,一毛不拨留大名。”安享撇开物质而从心理上满足他的上司。这“马”拍得真够绝的。

很多人认为明代的一个“文盲”当政的时代,不会有什么高明的拍马技艺。然而,愈是知识水平不高的皇上当政,拍马水平愈是高超。明朝是一个宦官当道的时代。这个时代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宦官转。

明英宗正统年间的一个拍马事例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当时有一姓王的官吏专门喜欢拍大太监王振的马屁。大家都知道太监因为被豁割了生殖器所以不再能长出胡须。为此,这位在太监手下办事的王某也不再留胡须。王振还为此专门问过他:“你为什么不留胡须?”王某回答说:“老爷您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有胡须!”一副奴颜卑膝的样子。拍马拍到胡须上,

不能不说这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表现。其实,他们的时间与功夫都用在这方面了。

清朝道咸年间,尽管陕西长安知县托喀绅才智平平,但是他却能升迁不断。其中奥妙何在呢?原来人家有过一段光荣的拍马历史。陕西新任布政使林寿图走马上任。长安知县得知后便利用在省会的有利条件,在上司到来之前百般奉承。可以想象,该为上司想的都想到了。但是这次的准备与众不同的是还有几只十分显眼的马桶。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有点费解。但是长安知县全靠它们啦!长安知县的得意之处就有于:他已经探知上司的夫人是南方人,没有上厕所的习惯,因此特意备下马桶只供林太太享用。他想,如果上司及其夫人满意,日后会没有好处吗?事情真的不出长安知县所料。不久,他就不再是长安知县,而是知州了。看来,只要有心,就没有拍不成的马屁。清朝官吏的履历就

证明了这一点。

近代以来,中国拍马历史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人现代化的历程。我们发现拍马的现代性充分表现在利益的公开化。人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厚颜无耻过,它们公然拍马而并不觉得有什么羞耻的做法似乎早对传统拍马观念的一个有力挑战。比如公开要官做,可以把拍马的举动送到办公室等。

袁世凯拍慈禧太后的马屁已是路人皆知。他进贡法国的洋玩意儿八音盒,千方百计地为老佛爷购买她喜爱的金银首饰。袁世凯的上台不就是他拍的结果吗?现代人的拍马除了送物品外,又多了一样,那就是送美女。这种借助美女的拍马技巧不能说古代没有,但是它们在本质上又是不一样的。过去还有—点遮掩或说“牌坊”起作用,而今天的“送”就纯粹是借助—样东西去拍。在生意场上,为了成交不去卡拉0K一番、不去桑拿一回是没有影的事。形成了互拍更有好处。为什么呢?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吗。这就是中国拍马历史的演变过程,简单写来,以飨读者。

4.拍马标本

——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家知道防身立命的道理,不去学拍马害人却可以在拍马横行的世道找个金蝉脱壳的护身符。说到这里,我们就该讲授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到底有那些类型的拍马品种,下面我们就来个“雅俗共赏”。第一个进入我们话题的拍马标本是从一而终的“贞节”型拍马人物。用社会上一些有偏见者的观点,这类拍马屁精的性情就是地地道道的走狗。

这种人属于才学浅疏之辈,正因为浅薄才要拍马。否则,不但得不到重用,而且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落得个没饭吃的下场。中国古代战场上的武官多属于这类“乌龟”。他们在惧怕上司上的表现是“精神”拍马,有实际表现上却是出生人死。说来说去,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赐和青睐,当然,这些人也多有为主子的“隆恩”所感动的“前科”。为此,一生不忘,激情飞跃,发誓忠诚不渝。在中国历史上,他们的故事感动过很多人,有的侠义游肠,肝胆相照的情节曾一代一代传下去,成为忠节的佳话。

其实,从本质上说,这类人很不自信,精神世界贫乏至极,是一个头脑长在别人头上的人。人家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毫无个陛。他们未到达目的之前多为女人看不起,但是一旦“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就会飞黄腾达,娶美妻、纳靓妾自然

不在话下。当然,其中也不乏对娶妻纳妾无能为力的,那就是太监。太监为了拍皇帝老儿的马,

连自己做人的最基本原则都不要了。可见其自己是多么无耻卑鄙。清朝的李莲英是最为出名的一个,他整天守候着老佛爷,梳头更衣,甚是得体,也深得宠爱。

李莲英为什么能得如此赏识呢?一个字“拍”。他的拍功可是中国拍马历史少有的。我们可不敢小看这种拍功。他能拍到点子上去,很少有什么大的闪失。拍马成功之后,自然有“鸡犬升天”之惠。

上面我们说过明朝拍马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峰。手头上的例子又进一步证实了我的观点:“明太祖曾有令,凡是太监娶妻,受剥皮囊草之刑。但是在明英宗天顺初年,皇帝却破天皇地赐予太监吴诚在南京置庄田娶妻子。1449年,吴诚随英宗北征阿亡,次年八月,吴诚的小妾姚氏向景帝上奏,因找不到尸体要求造衣冠墓,景帝允许了。太监娶妻并恩准上奏在史上还是第一次。”(《野获编》)这还不是因为吴诚生前的拍功炉火纯青,感动了主子。要想感动皇上,没有“贞节”的拍马性情是无济于事的。一般人做不到的,太监做到了。

对这类贞节或说走狗的拍马大员,我们在与其相处时,千万要小心。这类人靠近上司,能力通天,是得罪不起的。因为他已经得到上司的认可和信任,而且整天在头头那里厮磨,一旦与他结下了冤仇,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落人不明不白的圈套中,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你要想方设法讨好他,拍他,让他“上天言好

事”。另一方面,不该说的话尽量不说。这时候,沉默是金。俗话说得好,“言多必失”。咱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谁知道他想的啥,一旦那句他不乐意听,不就有了难题?

一言以蔽之,与这样的大员搞好关系,拍拍吹吹,没啥坏处。也许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些事情,好多领导的司机在单位往往比一些处长、主任吃香得多、能混得多,不少当官的往往要看他的眼色行事。何以故?原来啊,这些人惧怕小车司机的“通天”能力(与其说是能力),不如说是位置),担心他“上天不言好事”,于是就颇为费神地与之周旋。这就是中国的真正国情。

我作为一个政府部门的小官僚,就曾经在一次宴会上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小车司机端着酒杯到处“风光”,而周围的中层官员个个满脸堆笑唯恐不周。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倒是我身旁的一位“酒精考验”的老喝家提醒了我,碰过酒杯之后,他悄悄地对我说:“这是靠近领导的人。”原来如此,对“走狗”你不能不防被咬。或许,那位“酒精考

验”的领导的经验就是“一朝被蛇咬”结出来的果。司机本身没有什么本事,但是在“说你行你就行”的特殊环境里,他的位置就成了一种游离于他身外的“能力”。呜呼哀哉!这就是中国的道理啊!

第二个进入我们话题的拍马类型是“阴险族”。这类拍者不如第一类那样容易判别。他们的笑里藏刀让你摸不清他的脾气,“分不清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在这纷扰的大干世界里,处处隐藏着这号人。阴险型的人有点类似毒蛇,别看他有一副美丽的外表和令人为之激动的言词,但是在其背后尽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他的阴谋尽在不言中,对付阴险型的拍马者你面对的是一个黑箱,根本摸不着头脑,所以有时你吃了亏还不知道为什么。

为此,我们学习点拍马常识来防患于未然还是非常必要的。当年岳飞不就是因为没有拍好秦桧的马屁才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面对小人,你怎能不防?

历史学家在分析岳飞与秦桧的历史案件时,总是习惯于将秦桧隐害岳飞的原因说成是秦桧担心岳飞功成名就后位在自己之上。可人们却忘记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拍马不成、“马失前蹄”的生成原因。正是由于岳飞有才,而且深得皇帝赏识,他自己才产生了一点傲气。骄傲没关系,问题是要看对象,在一般人面前耀武扬威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在秦桧面前就不同了。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小人。我就很不同意西湖南星先生在他的近著《缺德学》中的论述。他说什么“秦桧欲杀岳飞,因为他唯恐有一天岳飞的势力要超过自己”。不过,我倒同意西湖先生的如下分析:“他在陷害岳飞时并不是明目张胆,在手腕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黔驴技穷之后,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对手打入死牢。”请看岳飞临死之前的情形:

和约签订后,秦桧照女真贵族意图,变本加厉地迫害岳飞等人。岳飞被捕已两月有余,“罪状”还没有编造好。一天,秦桧独居书室,吃了柑子,用手指划柑皮,若有所思。秦桧妻王氏素来阴险,看见秦桧的动作就讪笑道:“老汉怎么一直没有决断呢!捉虎容易,放虎难哪!”秦桧听懂了王氏的意思,写一张小纸片送狱吏。岳飞当天就死在狱中。

秦桧深恨岳飞多次声言议和政策,又上书赵构要求制定国家大政方针。这都与秦桧的投降政策相违背,所以秦桧总想设法除掉他。岳飞被捕,老将韩世忠十分气愤,质问秦桧道:“岳飞父子究竟犯的什么罪?”秦桧说:“莫须有”。当时的意思是“大概有”、“可能有”、“也许有”。韩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不答。

欲加之罪,伺患无词?中国人向来的习惯就是要你'死得其所’。做了婊子,又大张旗

鼓地麦立牌坊,这是祖传的秘方。正像鲁迅讽刺湖眵件喝血蚊子,喝血之前还要发一大堆议

论。猫哭耗子、兔死狐悲、黄鼠狼给鸡拜年等成语都是为这些人安排的。

有谁不知,当时秦桧还真的蒙骗了—些人。看到岳飞的隆重教训,如果当初他能在与秦桧的关系多涂一些润滑油、少一点摩擦系数,待日后再做计议,岂不是两全齐美?然而,历

史的阴差阳错却让民族进步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拍马固然是—个英雄的本色,但是在

中国人治历史这么悠久的—个国度里,要想挣脱这么一口巨大的染缸真是太艰难了。所以好

多英雄的处世原则也不能不随之改变策略:'识时务者为俊杰。”—语遭破了天机,虽说天机不可泄露,但我想泄露出来比大家总被蒙在鼓里好。

在阴险的拍马者身边处处是陷阱,不能不严加挺防。早在先秦时期的“阳具能刹车”的

典故就是一则颇具代表性的 “阴险”拍马案例。故事说的是:秦国太后与吕不韦私通,可是秦始年幼就懂事了,吕不韦见太后性生活要求太强烈,发展下去恐怕危及自己,于是就私下找来一人叫醪毒的人作为自己的门客。那时咸阳盛行游乐,吕不韦就让自己那位有特色的门客在游乐场中用自己勃起的阳具插入正在旋转的桐木转轮,使转轮停止转动,并让太后知道这件事。事后,吕氏向太后推荐自己的门客,太后果然愿意得到这个有特色的男人。

于是,吕不韦就派人告发门客犯了应处腐刑的罪,接着偷偷的告诉太后:“要想假施腐刑,就得买通行刑的人。”太后按照吕氏的意思送厚礼贿赂主持行刑的人,结果就有了先把“门客”的胡须拔掉以冒充宦官的假太监出现。“门客”名正言顺之后,便堂而煌之的出入于太后的住宿,整日“侍侯”太后。太后得了这样一个“太监”后,十分满意。有了身孕后,为遮人耳目,就徉装占卦应避时疫,迁移到雍宫避居。秦始皇九年,快活了多年之后的“宦官”被皇上所杀,并株连三族,连太后与之生下的两个儿子也没有放过。《史记.吕不韦列传》看来,吕氏既会拍马,又会施计,不愧为“阴谋型拍马家”的称号。像这样拍马者,你能不防?

吕不韦为了金蝉脱壳,居然想出了这么一个拍马的招数,真算是机关算尽了。这就告诉

我们,在我们得到—样东西之前,还是不要冲动,还是先冷静的想想为妙。做拍马者的牺牲

品,往往是因小失大,万万不可取啊!

第三类拍马型的人物是白痴型。如果说第二类的阴险带有一点的机智、诡谲,那么这一类就与之相对。这类人物在表现上是百依百顺,没有丝毫的创造力。但是,他们拍马的功夫却有—套。有时你很难分清到底是他故意的,还是他本来就这么傻。比如说,上司去叫他打瓶酱油带—瓶醋,他都要事先问问在哪个瓶里装醋,哪个瓶里装酱油。假如是他令一个人一道去,那问题就更大了。到了副食品商店后,他会把左右手里的瓶子掂量再掂量,心问口、口问心,到底哪个瓶子是领导教我装的呢?倘若一旁的同事提醒他哪个瓶子装什么倒无所谓,问题的关键是打到质量好的酱油和醋,那他一定会和你据理力争,毫不让步。如此这般耽误了很长时间全是他个人原因造成的,搞不好他还要到上司那里去告你的黑状。你说气人不

气人?试想,有谁愿意跟这样的倒霉蛋搭班干活。

然而,在上司眼里,这种人是可贵的,因为他听话,对领导的意图坚决执行,决不拖廷。而且,在无形中,这号人还起了监管的作用,谁要敢说上司的坏话,那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报驴”。更为令人气愤的是,这种人除了监管之外,并无大的能力,但是他还要指东道西,发号施令。打酱油的事他固然能办,但是除此之外他和别人一起出去办事可能是人家的事。而回来以后,他却功劳大大的有,尽是他的本事;相反如果是事情因为他办砸了,他还是振振有词,尽是别人捣的鬼。

不过,这类汉奸拍马也有拍到驴蹄子上的时候,应该说还不少呢?因为他白痴,所以不少。中国有句古语:“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这句话是有一定哲学道理的。拍得好升级,拍不好人仰“马”翻。“最好在上司快乐的时候打报告”又是一个经典,因此不长眼的人多发生在白痴型拍马者身上。

—般来说,“受气包”、“窝囊废”都是这类典型。而且,这类人很容易成为人家的“替罪羊”。不知道诸位听说过明朝官员周应秋的拍马故事没有?

周应秋原为明朝天启年间吏部尚书。时人却常用一句话来讽刺他:“儿子如何过?”说得是周庆秋在巴结上魏忠贤以后,就自我膨胀的厉害。他对魏忠贤毕恭毕敬,把其他人都不看在眼里。有一日,魏忠贤在闲聊中无意中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江南人怎么那样喜爱粥啊?”周应秋误以为魏忠贤在问他“为什么江南人喜爱竹子”、自己讨厌竹子,于是马上写信给

儿子,迅速将自己家里的竹林砍尽斩绝。可是不久魏忠贤就过了小人得志的光景。处心积虑供奉的主子没有了,周庆秋万分悲痛,很是后悔自己当初没留“后手”,以至落得个如此难堪的下场。他抱着魏忠贤的脚大哭:“儿子如何过?”天下人无不大笑。不难理解,周庆秋当年是一个靠“煨蹄”拍上了魏忠贤侄儿魏良卿马的鼠辈(后来“煨蹄总宪”的外号就是由此而来),试想这类人又能怎样拍出高水平的马来?

我的朋友憨子曾在一篇文摘中这样评说道:“顺应权势者的好恶是拍马的一大特点。魏良卿喜吃煨猪蹄,周庆秋看准备了这些,便把猪蹄煨好,伺机奉上,终于捞了个'煨蹄总宪”当当。但是,权势者的好恶,并不是那么好掌握的,周应秋误听'粥’为'竹’,就是失了手,虽说没因此带来严重后果,但马屁没拍准徒劳了一场。看起来马也累得很,并要求以'才

能’才行。”周应秋的无能正暴露出他的白痴型马屁精的本质。

5.驾御拍马——不妨用

美学上的“距离说"

“距离说”是意大利美学家朗吉弩斯率先提出的。其根本要义在于,观众在看戏时,要和舞台上的演员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如果太近,就会降低这种美学效果。当然,距离太远也达不到这个效果。现在剧场里的票价视距离而定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看到,在第一、二排的票价和最后几排的票价比在中间几排的票价低得多,就是这个

缘故。其实中国有句民间俗语也应验了这一理论“守着羊圈才知道羊圈骚。”还有诸如“亲戚只可走着,不可守着。”也是这个原理的再现。

用在我们所说的拍马学原理上,第一个提示就是:“对拍马者以及爱为人所拍的人,你都最好“敬而远之”。现在的领导多以“公仆”自居。《现在汉语词典》上说:“公仆”就是“为公众服务的人”。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著名诗人马凡陀先生于1945年写下的《主人要辞职》这样一首“山歌”:

我亲爱的公仆大人!

蒙你赐我主人翁的名称,

我感到了极大的惶恐。

同时也对你在寻开心!

明明你是高高在上的大人,

明明我是低低在下的百姓。

你发命令,我来拼命

倒说你是公仆,我是主人?

我在马棚,你在厅堂,

我吃骨头,你吃蹄膀。

弄得不好,大人肝火旺,

拿我出气,遍体鳞伤!

大人自称公仆实在冤枉。

把我叫做主人更不敢当。

你的名字应该修改修改,

我也不愿再干这一行。

我想辞职,你看怎样?

主人翁的头衔原封奉上。

我情愿名符其实地做驴子。

动物学上的驴子,倒也堂皇!

我给你骑,理所应当;

我给你踢,理所应当;

我给你打,理所应当;

不声不晌,驴子之相!

我亲爱的骑师大人!

请骑吧!请不必作势装腔。

贱驴的脑筋简单异常。

你的缰绳,我的方向

!

但愿你不要打得我太伤。

好让我的服务岁月久长。

标语口号,概请节省。

驴主,驴主,何必再唱!

马诗人的“山歌”是针对”公仆”与“百姓”的关系而唱的,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今天,尽管我们已经当了家、做了主,可“怕公仆”的毛病却和过去一个熊样!尤其是在偏远落后的农村乡下。我们说,“怕”本身就反映了一个不正常的社会现实。但是如果我们琵琶反弹,就不难得出“距离论”的结论。当然,如果我们的“公仆”都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还有什么怕头!可我们不能不面对现实啊!既然怕了,干吗不“敬而远之”?

倘若不信,我们来一个反面的例子说给诸位听听:—个号称“公仆”的县交通局局长“得道”之后,将一帮自己的“哥们”拉进了局里。看看他们是一群什么鸟吧!这九个人中,有四人是当地的地痞,还有四人是劳教释放人员,最好一位曾因盗窃罪劳教三年,后来又因抢劫被判刑五年。

这伙人对局长的拍马行为自然不用再说。他们狼狈为奸,连不吃“窝边草”的兔子也不如。局长小学时的同学是他手下一个部门的副经理,就因为在一次开会时喊了他一声小名,于是局长大动干戈,在宣布“会不开了”之后,电话叫来几名打手,不分青红皂白,将那位经理打得哭爹喊娘,大小便失禁。这位本以为比较亲密的同学只因喊了一声小名就遭如此下场,可见这类人是怎样不能沾惹!对这类人,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远远地避开。

我们说保持距离,并不是说越远越好。事实上,凡是都有一个度,因此我们在与“公仆”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还要保持一点的温存。切不可“老死不相往来”。否则,“公仆”的小鞋很快就会到你的脚上。君不见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乌纱帽本来也可以给你,但是由于你离公仆太远,公仆够不着你,所以就落到了离他较近的人头上。”这话的水平比哲理还哲理。

一是要怕,二是要“不怕”,这才是真正辩证法;离近的时候闲话少说。老百姓也有自我的处世格言:“吃好些,穿烂些,闲话少说走慢些。”你还别说,颇有“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味道。老百姓面带菜色,但是却有聪明的绝招等着对付“公仆”呢!

人的需要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不难发现,愈是到后来,人的需要愈是高级,愈是显示出其“精神性”。作为领导的“公仆”自然亦不例外。上面说过,很多领导做“公仆”的历史来之不易,他们一般都有“千年的媳妇熬成婆”的历程。当初的拍马就是抱着“骑马”的动机而来,来了以后自然就“芝麻打油油更油”了。一方面,他会“瘦狗还要炼出三斤油来”的贪婪,另一方面他在面子上会更为讲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这种“公仆”的最好写照。由此说来,“驾御拍马”的方法中少不了“多栽花,少挑刺”的古训。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比真理还真理,还有谁不服气。领导要得到尊重,要满足马斯洛所说的第四个层次的需要,谁不愿意满足他,谁就别想好过。尊重他的最好方法无非就是多说些捧他的话,让他飘飘然;整天里觉得自己了不起;天地之间唯有他最有能耐。这就是“自大狂”生成的历史根源。你常常看到那些在领导面前吹吹捧捧的人多是些能“得志”之人。还不是人家会来事,会巴结,会挠痒痒,会溜须。

在国外,人家都推崇有个性、自成一格的人才。在中国,你要想成功,则要来个逆向思维。驾御拍马,并不是说说就会的。第三个就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或说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傻子过年看邻居”。这句俗语在今天并不过时。用在我们这里就是“随大溜”。 “溜须”的“溜”字可就与这有千丝万屡的关系。有人说,我就是不“溜”。但是你要知道,“江山代有人才出”,你不溜自然有人溜。你个人不随大溜,结果还是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为什么说“随大溜”是一种驾御拍马的方法呢?大家都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你不顺着“公仆”的意志去说,自己另搞一套,肯定你先“烂”,这是一条不容置疑的判断。信不信由你,反正已经告诉你了。上海人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叫“捣浆糊”,河南有句话叫“和稀泥”,说的是一个意思。你一定常常听到中层领导在传达上级的指示时说过口头禅,“领导

说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也是这么看的。”一是坚决执行,二是奉承附和。

俄国著名小说家契可夫笔下的“变色龙”就是世界拍马历史上一个极为典型的典型。他这个“随大溜”就是随上司的大溜。在他心目中,上司最大,这是最大的“溜”。

拍马,拍马,顾名思义,要讲究一个“拍”字,要掌握好火候,千万不可变成“打马”。“打马御街前”是高官、附马的事,与咱无关。假殷勤拍马法固然不是不可用,但是万万不能表演过火。

“流泪拍马术”给拍马者的教训是相当深刻的:唐代贤相姚崇有位儿女亲眷成敬奇。此人十分有才干,文思敏捷也是出了名的。作文章往往是一挥而就。他曾任大理寺正卿。有一次,姚崇生病在家米息,成敬奇到姚府探视,—见姚崇就显示出感伤万分的样子,一开口就潸然泪下。然后从际中掏出几只活麻雀,这是他特为姚崇准备的放生除灾的祈灵物。成敬让姚崇一只一只拿在手上再放掉,自己在一旁念叨着“愿苍天保佑令公赶快痊愈吧”之类的祈祷语。姚崇顺着他的意思做了。成敬奇走后,姚崇对自己的子弟说,“这人的眼泪是从哪里来的?”从此不再信任此人。的确,拍马拍的要轻巧,要恰到好处。

嘘!到此为止,你千万要小心的运用此道!

6.拍马圣经——献给被

拍者的一朵鲜花

拍马者辛苦,被拍者倒霉。这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规律。不要看被拍者曾有过一时的快意,但在很多情况下,处于不利地位的往往就是他。“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讲的就是这种人。何以故?马是马,但是匹“瞎马。”

我们要告诉你的是,当你被拍的时候,千万要当心!

一则寓言故事已经:在幼儿园里都学过了:“一只狐狸看到一只乌鸦嘴里叨着一块肉。他馋得直流口水。怎么才能得到这块肉呢?百思万想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设计。他对着乌鸦恭维道,'哎呀!乌鸦大哥,您的歌唱得太好听了。可以说是天底下最美妙的声音。我真想再听听您的歌声啊!’乌鸦听了之后心里想,'这狐狸一贯狡猾多端,不知今天又要打什么坏主意。以前好多同伴都上过他的当,我可要注意点!’想到这里,乌鸦警惕地对狐狸摇了摇头,表示不予理睬。但是狐狸并不甘心,于是他又摇唇鼓舌道,'乌鸦大哥,您是十里八里无人不晓的歌唱家,今天在这里能听到您那美妙的歌喉是我一生的荣幸,请您可一定要赏光啊!’乌鸦被狐狸的甜嘴给吹得飘飘然起来,接着就张开他的乌鸦嘴'喳喳”起来。还未等他发第二个音符,他嘴里的那块肉就已经掉下来了。这时狐狸叨起肉就跑,哪还有功夫听

他唱什么鸟歌呢?”从这则寓言故事里或许我们能体味到一些故事之外的东西。

其实生活中的拍马情形无不浸透着这种味道。您的一生快意,很可能就是终身的遗憾。古今中外被拍倒的上司并不乏其人。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二丑艺术》中曾经讽刺过“二丑”说:当着他主子的面,他满脸堆笑,说不完的好话,都是主子的优点;可一转身,他就会对着观众说,“看吧,他要不倒霉才怪呢?”生活中的拍马者不一定想要他的主子倒霉,但是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至于上司犯不犯法、倒霉不倒霉,他是不关心的。以古代国君南唐李后主为例,对其重新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过去,人们对李煜是这样评价的:一个治国无能的国君;一位才华横溢的雅士。而且,多把南唐亡国的原因归咎于“迷洒色”。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如果说李煜治国无能的话,那么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过于听信了他周围的人对他诗词能力的肯定,而忘乎所以。

本来,治国与作文并不矛盾。而我们看到,李煜在这个问题上“马失前蹄”。由于他的诗词功夫甚好,才有了一批文人雅士相随,而且拍马附和之声不断,他在一片赞扬声中走向了一个悲剧的偏至。他甚至相信以诗词就可以治国。过度相信了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要知道, “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只是一个比喻,“文章乃兴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也不过是文人雅士将治国之理的诗意化、浪漫化。试想,在一群书生的重重包围下,整天吟文弄墨,光听浮夸的喝彩声,自然成不了大气。“小楼昨夜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些诗句未尝不是他对当年自己好大喜功历史的一次深刻忏悔。

历史晾人的相似。这句话可是有些年头了。我们不必去考究是谁的发明,也不必担心是谁的版权。这里我们关心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类的精神事件也是举不胜举的。最常见的—个例子是:—位漂亮的女孩子,到了年近三十尚未出嫁。有好些人不是实事求是地好心劝她不要太挑三拣四,而是一味地奉承说:“没关系,像你这样的条件还不是随便挑,街上追你的保证一大群。”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可谓扑朔迷离。飘飘然的结果成了—个老处女。这时候,被拍者最好能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别以为人家对你奉送的都是实话。

你在大街上买东西,千万小心!这时的商家是你的天敌。他或她会用最甜蜜的语言来迷惑你;麻醉你,直到你买下他或她的商品。一转身,你已经成了他们嘴里的“傻蛋”或“笨蛋”。“这件衣服你穿上可真得体。因为你的身材好,所以穿上特靓。”这时他根本不管你是胖还是瘦,反正一人劲地说好。这种拍马效果并不差,你回到家后对着镜子一照,会体会的更深。

我们最后要强调的是,当局者要谨防“假殷勤的拍马”者。这类人的言行最可怕。吴烈祖扬渥时,权臣徐温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这都是他假殷勤拍马换来的“歪果”。早在烈祖未即位时,地位低微的徐温就不失时机地巴结烈祖。他曾在一次关键时刻对烈祖说:“太祖(扬渥的父亲)生病卧床,而把你这个亲生儿子派出去,这里面必定有奸臣作祟,以后招会你,如果见不到我的属下和太祖亲笔令,千万小心,不要从命。”这番话深深感动了烈祖。烈祖当朝时遂重用徐温。令徐温未料及的是后来居然为自己最信任的人所杀。拍马亦有真假,野心家的马屁无异于裹着糖衣的毒药。

面对形形色色的拍马族,我们不可不

保持清醒的头脑啊!

7.拍马智商

——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尴尬的局面。而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拍马老手来说,他常常能转危为安,把僵死的局势给激活。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拍马者在匆忙中“站错了队”,差点要了命。好在他会今天盛行的“脑筋急转弯”,否则子弹费都要他自己掏了。那时他整天喊着“打倒某某某,保卫某某某”的口号,俨然一副“革命”的形象。谁知有一天在慌乱中竟然喊颠倒了。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拍马拍得昏了头。然而,“智者”毕竟是“智者”,人家集中生智,当喊到“打倒××”时,忽然加了个“××的敌人”,于是,他很快就从革命小将的敌人变成了.“同志。”

南唐皇帝李煜的父亲因一文人写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甚是不悦,于是发难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那位文人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者”。他的回答一下“拍”掉了满身说不清的污垢:“不如君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因为李氏也是著名的词人,所以听罢甚为高兴,免了即将发生的杀身之祸。

历史上的拍马智者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贪官田秀栗生平曾以三招化险为夷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田秀栗祖籍陕西人,捐资买了个知县的位置。他在成都任职期间,丁文诚出任四川巡抚。当他得知田秀栗的贪婪劣迹后,准备予以处置。田秀栗知道后十分恐慌。于是挖空心思讨好上司。

当他得知巡抚大人祖籍山东,讲究官衙气派后,就急忙派人赶修督署,耗资数万,面貌一新。丁文诚一见,果然满心欢喜。这是第一招。虽说这一招未能完全抹去自己的污点,但是却给自己留下了一条“缓刑”的后路。接着,田秀栗特为巡抚大人雇了两位妇仆,供其驱使。他私下同女仆讲好条件,每年给她们百两银子,随时禀告巡抚的一举一动。有了两头“电报驴”,田秀栗如鱼得水。巡抚大人也是乐悠悠的,哪里还会急着查办自己挠痒痒的“肉刷子”。不久,田秀栗从自己的雇佣的“电报驴”那里得知巡抚大人在山东时欠了别人三千两银子一时拿不出来,田秀栗则以“马上就办”的速度将丁文诚的账给还上了。三招过后,田秀栗的“乌纱帽”又和以前一样的稳了。

对于一般的拍马者来说,拍马是为了骑马。这类人即使拍马成功、平步青云,也不一定说明他特有能力、智商超人。说的明白些,好多靠拍马走上阶梯的马屁精都是些非常平庸的无能之辈。然而,对这类在关键时刻保住屁股不挨打、死里逃生的智者,我们就有必要另眼相看了。谁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陷困境,所以说在这方面有意识培养起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倒不失为一种具有“实际效益”的人生选择。

智者的拍马是一个自御的护身符,也许其中不乏低劣的勾当,但是智慧的火花是不能忽略的。这种人最大的特点是见风使舵、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炉火纯青,真乃“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他们除了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绝处逢生外,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他人不可取代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的“明哲保身”上。其实,在你身边就有这类拍马者。在此,你不妨回想一下,你的周围是否有?对领导,他从来不发表评论,对领导的意见历来表示赞同、拥护;要是下属和领导发生了冲突,那他一定会站在领导一边据理力争。他若是表扬你,总是带有点夸张的色彩。

俗语说的内容往往并不俗。比如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用在我们讲授拍马的讲义中也颇为得体。上面我们谈了智者的拍马经历,这是正面的论述。换一个角度,从反面来看一看因为缺乏拍马之智者的不幸遭遇,或许更能引起我们对这样一问题的重视。翻开中国历史,文人遭难的事件几乎不绝于耳。文人并非无才,关键是他的“愚忠”误了终身大事。我们能说这些文人无智吗?当然不能,然而他们办出的事却给我们留下了沉重的思索空间。西汉的司马迁遭受腐刑以及宋朝苏轼屡屡被贬就是绝好的答案。

大家知道。拍马与“直”无缘。在很多情况下,拍马者应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来防身。司马迁的人生遭遇给我们的命题找到了一个答案。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将军李广率骑兵三万,出击匈奴右贤王,又令李广的孙子李陵率五千步兵抗拒单于的八万骑兵。两军交战后,李广失利大败,因他是李夫人的哥而没有问罪。李陵在双方力量悬殊较大的情况下奋力拼搏,兵死过半,且战且退,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招降。汉武帝得知后十分愤慨,朝中文武百官对李陵的招降也是义愤填膺。

这时,汉武帝问太史公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和李陵素来无往,只是凭借一位知识分子的正直正面回答了皇上的询问:“陵事亲孝,对士信,常奋不顾身赴国难,这是他一贯的表现,有国士之风。如今不幸失败,那些拥妻抱子的官员只责备其短,实使人痛心。李陵率领步兵不满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抗击数万强敌,却能重创匈奴,实在难得。李陵转战千里,箭尽路绝,战士张空弓冒白刃,用拳头与强敌进行肉搏。李陵得到部下如此出力,虽古代名将亦不能超过。他虽然失败了,但是其重创敌人的业绩出足以激励天下。我以为李陵不死,可能是想立功以赎罪。”不就是因为司马迁没有顺着皇上的意思往下说吗?结果太史公面临着这样两种选择:一是交纳五十万罚金可以免死罪;二是接受腐刑。对一位文人来说,既然不可能选择前者,为了完成家父的嘱托,只有接受后一个奇耻大辱了。

不错,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是说过这样的话:“人固有一死,但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是像司马迁的这类“死”未免太可惜了。假如他再委婉一点,或许就不会留下这样的后遗症。司马迁后来对此后

悔不已。他曾这样写道:“我能写成此书,将藏之名山,通过适当人使传给后世。这样,就可以补偿我以前所受的耻辱。”洗刷耻辱,毕竟是要费点

迂回周折的,早知如此,当初的出语要能在“马”字上下点功夫该多好啊!历史就是这样造成了无穷的遗憾。司马迁如此,苏轼也不例外。

是的,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乌台诗案”是众人都了解的历史事件。苏轼的人生际遇在较为开明的宋朝也好不到那里去。事在人为,其中的奥妙就在这里。“人为”,这里的学问大着呐!人们尽说(尤其是知识分子)“宋代是知识分子的乐园”。但是要知道,乐园也不是谁都能进的。失乐园事小,惨遭不幸可就事大了。《宋史·苏轼传》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苏轼从老家到京应试,就以才华震惊朝野。欧阳修读了他的文章之后,拍案叫绝。宋仁宗每读其文,也都赞赏说:“奇才!奇才!”然而,就是这个奇才,因深得几代皇上的赏识,说话不慎,出笔不谨,才有了“乌台诗案”的发生。从高高在上的文人雅士到一介平民,苏轼的生活一落千丈,他曾上书“自言饥寒”,不是夸张,尽是实情。

当了一段“东坡居士”之后,司马光掌权,于是又逢“好雨”。苏轼上来后,尽管对司马光有感谢之意,但是他认为不对的事还是要提,于是自己“忘躯犯颜”、“直言敢谏”的性格不减当年。独立不倚”的个性使他再度受贬。屡屡被贬的苏轼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生在红尘而不食人间烟火。本来,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名门达官结识友好,但他却每每失利,节节败退。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怎样改朝换代,而自己始终稳坐钓鱼台的“不倒翁”比比皆是,而为什么到了文人那里就出故障呢?想来想去,还不是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存之道的“修养”:拍马学。

8.拍马情商——好角事业

平坦,清高处处为难

“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对极了!中外古今,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颠扑不破的真理!拿破仑平时很反感拍马奉承,但是一个摸清他脾气的士兵这样称赞他却得到了他的肯定:“将军,您最不喜欢听奉承的话,您真是正直英明的人啊!”拿破伦听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感到十分自豪。这是逻辑自身的悖论吗?看不出来!

上面已经说过,拍马的社会学意义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在某种意义上说,拍马学的润滑功能就好比汽车上的机油,少了它,真是寸步难行。一个没有吃过苦头的人很难理解,但是稍有经验的人都会明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尤其是有点才华的人,你要活生生地活在世上,那么无论如何你都要学会生存之道。翻阅历史,

刘伶、“竹林七贤”……哪一个不是满腹经伦,哪个不是才华横溢,但是为何到头来还是要做“隐士”?不作隐士也可以,那你就要忍受社会的一切“俗”的东西,譬如“拍马”等社会存在。

水清无鱼,人清无友,太聪明、太认真了,就很难在中国生存。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知为多少文人用来作为书房中的自勉之语,不管今天有多少种歧义的解释方法,但是在“看破红尘”这一点上却是毋庸质疑的。上节提到的苏轼一生不得志,本性难移啊!到了晚年还是悟出了生活的辩证法,一句“但愿我儿愚且蠢”的俗诗已足以说明问题。看来,在红尘滚滚的人世间,来点拍马润滑剂还是需要的。

“书呆子”是人们对读书人的称呼。为什么才高八斗的书生会戴上如此不雅的名称呢?这要从古代的书生说起。屈原、陶渊明、刘禹锡、苏轼、白居易……哪个不是因自视才高而失意的。这就是中国的国情。从来如此!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曾借狂人之口这样反问过:“从来如此便对吗?”当然,从来如此不一定都对,可当你讨论了几百年后,还是要面对这么一个老而又老的问题。自视才高的人肯定是这样一个德行:“不为五斗米折腰!”好!这是历代文人都赞成的一人观点。放在纸上去谈兵当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真的轮到自己为“五斗米”考虑的时候,可能就没有如此神圣了。好了,吃饭要紧,别再清高了。

清高,一个与拍马无缘的名词。大凡清高的人一般都是读书人、也是与现实社会和不来的人。从古到今,我们发现,患清高症的人往往难成大事,他们多是处于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不理想的两难处境中。想当年,如果袁世凯不拍慈禧太后的马屁,他哪里有日后的辉煌?

袁世凯并不如我们历史教科书上说得如此笨蛋无能。应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能人。在他上台前,他想方设法巴结慈禧太后。怎么办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多方打听老佛爷的心思和爱好。了如指掌之后,他进贡的法国玻璃八音盒、粉地金人磁盘等物品都颇受慈禧太后的喜爱。她经常在下人面前夸奖袁世凯会办事。

拍马的情商培养全在一个“顺”字。人的天性就是一个“顺毛驴”型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喜欢骂人为“顺毛驴”。其实,谁不是“顺毛驴”?只是有的纯种些,有的杂种些而已。

美国著名的关系学家卡耐基就是最大的拍马学理论家,他对人性的分析可谓人木三分。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隋炀帝对大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对所谓敢言直谏的人,都自说其忠诚,但是我最不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这不光是独裁者的独裁本性,乃是整个人类的共同本性。隋炀帝喜爱人家吹捧他、拍他的马屁,下官也都会曲意奉承。隋朝的官员为了能提拨升级,大多厚着脸皮说假话,堪称“卖假求升”。这从反面告诉我们拍马者需要懂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

拍马学上还有个至理名言叫“三思而后拍。”因为你在拍马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可能都是不止一人在场。如果你拍其中的一个人(要是领导就不用说了),其他人就会有连锁反应。俗话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故事家》中描写的一个幽默故事:一个人在家里请客,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只来了三个。于是,他急地埋怨道,“又不是没告诉诸位早点来。该来的不来。”这三位中有一人起身便走,他又加上一句,“不该走的走了。”其中有一人想,那我们就是该走的了,于是又“撵”走了一位。最后那位本来想耐着性子等一会儿。不料我们的主人转身对唯一的客人说,“我又没说他。”嘿!真够绝的,这三位全部被撵走了。原来,最后走的那位在犯嘀咕……不是说他,那肯定是我了。

情商让我们活得愉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让别人活得愉快,自己才能活得愉快。否则,自己会处处受阻。上面我们曾提及过“倒拍马”的思想。事实上这类例子在中国古代并不少见。三国时期尤为明显。刘备与孔明的“犹鱼之有水”的关系已经为世人所熟悉。刘备“三顾茅庐”的“礼贤下士”让诸葛孔明深为感动,于是才有了日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吴国孙权与周瑜的情义也是这么一种感情关系。正因为周瑜和孙权的关系是“内结骨肉之恩”、“祸福共之”,所以才有吴国独霸一方的“三国鼎立”之格局。周瑜后来不幸病死,孙权痛哭流涕:“公谨有王位之资,今忽短命,我有谁可依赖

!”孙权称帝后,还念念不忘周瑜的功勋,他曾说:“没有周公谨,我今天哪能称帝啊!”

在现实社会中,拍马学涉及到方方面除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存“男男女女,朋朋友友”。关于“君臣”,我们已经谈的不少,下面我们用一定的篇幅探讨一下“父子”以及“男女”的关系问题。我们老家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儿孙满堂一个样,看谁嘴上粘了糖。”言下之意,人总是疼爱会说的。过去,儿孙在家庭中争宠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作老人的最喜爱谁呢

?有的父母偏心就偏在谁的“精神贿赂”高。比如说,多表达一些想家的思想啊!多带一些父母大人的照片啊!

拍马学在男女关系中间讲究的是一个“悄”字。这个“悄”又有巧、妙、昵。只有有了这样的素质,才有“情”事而言。众所周知,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已经是千年的绝唱。对前者,人们多欣赏其对李隆基与杨贵妃爱情的描绘如泣如诉;对后者,人们都为他那“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而叫绝。

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写下了“商人重钱轻别离”的高雅之士,在伟大的同时还有着不伟大的一面。那是白居易七十之年的当口。“即老,又病风”,此时家中尚有二十来岁的家妓樊素为之提供性服务。此刻,老翁已经无力享受樊素的青春妙龄,但他仍留其于家中。而且,白老先生还专此作了一首《不能忘情吟》作为纪念,足见其风骚的个性。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他在“秋风瑟瑟夜送客”那个晚上的逸事:“添酒回灯重开宴,举洒欲饮无管弦”。想想看,和一人朋友饮洒还要找一个小姐作陪,不然就喝不下去。这是一种什么情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三陪”。找“三陪女”作乐,在今天可是属于“黄”的范畴。

如此说来,老白的诗还有什么情调?关于自居易的《不能忘情吟》,在他五十四岁时任苏州刺史时就有记载:“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未唤银青绶,唯添雪白须。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履臼从相近,呕吟任所须。金嘶衔五马,钿带舞双姝。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合声歌汉月,齐手拍吴俞欠。今夜还先醉,应须红袖扶。”

这首《对洒饮》意在抒发对仕途的不满,青春年壮时没有,而到了半百才有妓乐。但是有总胜于无。其中所写的以乐舞待客,听凭客人调戏,也都真实可信。要知道,在古时家庭里的奴隶分为好几等,家妓是最为靠下的一等。家妓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其服务以技艺服务即歌舞之类为主,当然也逃脱不了性服务,但并不以这为主;二是家妓还可作为待客的工具,宴客时以歌舞娱宾,乃至奉主人之命提供性服务,不算门风之耻。家妓和二房、通房丫头是有区别的。这些家妓,十二三岁,最多十五六岁时买来,并不会什么歌舞,主人家得费一番功夫教习。于是这里就有一个矛盾,恰如自居易所说:“莫养瘦狗马,莫教小妓女;……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载间,已闻换一主。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那意思是说,买来现教,虽然年轻,毕竟费功夫,不如买人家调教好的现成,尽管年纪大一些。这里,我倒有一点怀疑,是不是年青的少女价钱要高得多,而白居易只能如此呢?因为下面的感叹令我们作此判断:“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还有令其更为感慨的呢:“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下相随。”这首名叫《感故张仆射诸妓》的诗露骨得厉害,简直有点不把那些家妓替

他殉葬誓不罢休的味道。这一面反映了白居易生活的放荡,但是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诗人的多情。

这在今天看来实在与老白的身份不符,甚至带有点不可思议的成分,但是换个角度就大不一样了。试想,在封建时代,从人道主义出发,如果白居易真的不要这位小女了,那她岂不更为可怜?若是从这个小女的角度看,她要想方设法跟紧老白才是。就此而言,从何抓起呢?这就用上了我们上面所说的巧、妙、昵的方法。一般来说,男人总是喜欢有姿色的妙龄女子,如果是文人,那女子除了俏丽、妙龄以外,最好是有点才气。

自居易不愿买一个需要再教育的女性的原因就在这里。当今为何好多女孩要边三陪,边上自学考试,还不是因为客家嫌其素质太低,缺乏情调。看来,男女关系如果没有以上我们所说的“三点式”作基础,同样也会成为“事业成功”的“乌托邦”。

相传在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放翁游四川。回来时携带了一个妓女,并另找一间房子安置了她,每隔几天就去看一次。有一段时间,陆放翁因为自己身体欠佳就疏散没去。那妓女就开始多虑起来。不过她也明知硬去”热粘皮”也是不可能的事。于是她巧用自己的绝活激活了陆放翁的春情。

闲话拍马屁 笑傲江湖拍马屁
她看过陆放翁的自我开脱词,后紧步其韵写了一首很有趣的词:“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的?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曾闲,又哪得工夫咒你。”该妓女既漂亮、俏丽又颇具文彩、幽默感,不能不令陆放翁心花怒放。凡此种种,都是用的一个功夫:逢迎之功。

以上两则男女“情事”乍看起来好象与拍马无关,其实这里是“拍”到了“无形”的地步,真乃“此处无拍胜有拍”。

拍马情商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写到这里,笔者还是要压抑地长叹一声:拍马情商,怎一个“情”字了得?

9.拍马基因

——亦真亦幻难取舍

拍马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细说起来,它是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专题。这里,我们就从理论上作一些探讨。只是在讲入这一话题之前我们要作些说明的是,不要以为我们的基因分析就是那么准确的。事实上,只能是挂一漏万,如果有疏忽,也请诸位予以原谅,在这里我要先拍一拍诸位的马屁了。

首先,我们以为拍马的历史生成人性的弱点:懦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懦弱又是与欲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拍马产生之前,两者缺一不可。米兰·昆德拉在其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描写了一个乡下小镇的年轻姑娘特丽莎,她年青、漂亮,渴望过上体面的生活。于是她带着这种欲望主动选择了一个四十岁的医生并嫁给他。在七年的婚后生活里,她忽然发现自己的一切美好追求都化作了依赖而他又不忠于她时,她突然感到了自己无法抗拒的软弱:“一个从自觉软弱后,决定宁可屈从而不再坚挺,就是被这种软弱醉倒了,甚至会希望变得更加软弱,希望在大庭广众中倒下,希望倒下去,再倒下去。”软弱者永远是一个模仿者。他们矫揉造作,照葫芦画瓢。弱者是生活中的人格失败者。人格失败是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成了我们的羁绊。

人们厌恶和恐惧失败是有原因的。由于失败常常与失去生存基础作为代价,因此它的威慑力足以使人远离自由和一切美好正义的东西。当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见解:“崩溃和失败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在失败中,生命的实在并未实在;正相反,在失败中人才完全彻底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实在。没有超越就不存在悲剧。甚至在与神和命运对抗的绝望的战斗中,对死亡的挑战也是一个超越的行为;这一种超越行为是向人的特有本质的迈进,人是在面对毁灭时才认识到他自己的本质的。”当然,并非所有的弱者都是拍马者,但是所有的拍马这必定是弱者,哪怕是暂时的。

假如说刚毅是强者性格的话,那么软弱就是弱者的基本性格。唯命是从,恐惧、畏缩、妥协,这一切都与软弱紧密相连。虚弱的自我昏迷的结果便是拍马。人是软弱的了,既然已经无力,这时候就会让外在的对象来支配自己。为外在的事物所决定,人就变成了奴隶。

其次,我们说拍马这个第二个基因是虚荣所致。虚荣是拍马这个基本性格。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是自私、肤浅、虚荣。由于总是想把生活理想化,喜欢奉承别人,也喜欢别人奉承自己,天长日久,就有了拍马的实际行动。虚荣心是一个拍马者的降低了人的标准的东西显示了他缺乏人格精神力量的一面。这种人不是把有辉煌价值的生活本身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是把光荣作为目标,这无疑是虚荣滋生的最适应的土壤。虚荣者的表现兴趣起源于他日常生活中的无表现。这种精神瘫痪的状况是由其媚骨造成的——他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投资于依附上,把人的生活同那些假品德与假德行装饰起来以炫耀自我。因此我们说,追求伟大事业的人得到了光荣,而追求依附媚上的人则得到了虚荣。虚荣带给他的是深陷于拍马的泥泞中。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古今笑史》中有一个曲故:据说古时候有一士人杨某,在中年时得了一种怪病,每当他出言与人应答时,腹中就有虫声效仿他。几年过去了,虫声越来越大。有一个道士发现了他的怪病,告诉他说:“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并告诉他一个办法,让他大声地读《本草》,一旦遇到腹中应声虫效仿时,就这样办。不知这位杨先生是

让遮盖应声虫闹烦了,还是太喜欢自己的妻子,他马上照办了。当他读到“雷丸”时,应声虫就不敢应了。

后来他在长汀遮盖地方也遇到一个乞丐有如此怪病,而且还在大庭广众之中表演。他上前告诉他怎样医治,不料那乞丐却说:“某贫无他技,所求衣食于人者,唯借此耳。”不知真有应声虫,还是哲人编笑话警示后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冯梦龙的话是有现实性的。与“应声虫”可以好绝媲美的一种昆虫是“跟屁虫”。他的拍马行为就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讨得一点

残羹冷炙。“跟屁”化作了这些人求得生存的方式。

这种人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成了“势利眼”。

宋代人写的《谐史》中记载了这样一段事:“殿中丞丘浚在杭州谒释,珊见之殊骄。顷之,有州将子弟来谒,珊阶接之甚恭。丘不能平,伺子弟退,乃问珊日:'和尚接浚甚骄,而接州将子弟乃恭耶?’珊日: '接是不接,不接是接。’浚勃然起,杖珊数下,日:'和尚莫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看来打得好,打得妙!把一个势利和尚加以惩办,真有点“可口可乐”的滋味。“势力眼”发展到今天,似乎和古代的并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势利眼具有较强的拍马能力。他们这种能力在社会上就是一种生成力——社交公关能力。他的能力说不定在某一天就给他带来好运,使他达到较高的位置。这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拍马从来不出白伟大的心灵,而是小人的伎俩,他们卑躬屈膝,把自己尽量地缩小,以便钻进他们趋附的人物的生活核心。而且拍马谄媚背后有利害关系。”

他们拍马的目的就是希望某一天登上一个较高的台阶。因为一个地位高的人可能占有更多的社交机会,与地位较低的同伴相比较,更容易得到同伴的追求与荣耀。势利眼所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境遇。在别人的眼中,他正乃“往上爬”的屁精。

“势利眼”往往处于与他人的紧张关系中,而且会经常受到人们的嘲讽、揭短、尴尬之中。在一般人看来,他们最不自尊。其实,他们是为了将来的自尊才这样摇尾乞怜的。世界上的事有时总是这样阴差阳错:以为有自尊的人恰恰没有自尊,认为别人缺乏自尊的人永远找不到自尊。面对我们的拍马“英雄”,你又怎能用一个“错”字了得?

就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而言,其拍马产生的历史基因要比外国土壤肥沃得多。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时间与实践长达两千多年之久,所以它的专制性也比西方国家强。假如我们以先秦时期的人格理想为参照体系的话,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士大夫的精神境界每况愈下。群主利禄的诱惑使知识分子以名利劝天下,完全沦为御用工具,道义精神也日趋沉落。知识分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老百姓乎?

如果我们要对中国文人心态作一番细致地考查的话,我们会发现:道义精神的沉沦,根本愿意还在于利义的南辕北辙。汉代的刘向就在《说苑·指武》中说:“道非权不立,非势不行是道尊然后行。”本来是真理所萃,人心所向,应该有其自在自为的价值。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它有赖于权势的支持。譬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言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居易也有:“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之类。其

“穷年忧黎民”的兼济情怀固然值得赞赏,但是要知道这种“秀才”的意气只能是于世无补的一厢情愿。有鉴于此,历史有志之士,无不以跻身仕途作为自我施展人生抱负的阶梯。的确,他们为了追求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往上爬。

但是汉代以后的文人就失去了这种可能。他们必须请托名流为之举荐,然后才有可能爬上去。多了一道程序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在举荐者那里,你的能力怎么就不是你说的那样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面的话我就不说了,你一定知道一般性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了。不言而喻,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拍马逢迎,吹牛阿谀者举不枚举。违心说话,看眼色行事,种种不正之风就这样产生了。一开始做这种事,他们还可能脸红心跳,汗颜万端,也可能常常受到良心的谴责,时时会感到有伤人格尊严,然而他们很快就会说服自己适应这个环境:眼下所做的意气无非是在逢场做戏,以屈求伸。一点不假,拍马就是为了骑马。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与现实妥协。他坚信自己外圆而内方,出污泥而不染。

但是,有了第一次的沉沦,就难免有第二次的堕落。一次次地违心从俗,一次次地自我原谅,他们会渐渐失去不安的感觉,并且会为自己寻找到“成熟”的喜悦,为自己的成功而踌躇满志。这就是社会人常说的“小人得志”。久而久之,他感到有点累了,开始玩世不恭起来,原来的价值体系全部崩溃,生存的意义也开始模糊。于是,中间目标取代了终极目标,

权力爵位成了价值所在。韩愈在《上考功崔虞部书》中说:

得一名,获一位,则弃其业而役役于当权者之门,故其事业功德,日以忘,月以削,老而益昏,死而遂亡。

中国士人阶层的精神状态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老百姓?

随着人格精神的丧失,接着就是社会责任的委弃。社会责任就是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它不是出于法律的规定,而是出于人心中的道德节律。它是一种自我担当的义务与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丧失了,相反盗用虚名,窃取高位,贪污受贿,假公济私的能力越来越强。

害了社会,肥了自己。好一个拍马的功能!

10.成功进取

——不必回避“拍马屁”

我们不用很留意就会发现,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总会产生对于同事中有人爱对老板或上司“拍马屁”的不满。而且,这种不满几乎不存在文化层次的障碍,总是充斥于形形色色的人群组合中,尤其充斥在职业空间中。

如果说这种不满并非因为有“马屁精”存在,而是不满者对于自己的某种缺陷的最可张扬的一块“遮羞布”,你会怎样想?

在职业范围内,财富、权力、地位及其职业责任是不可能平均_,甚至说是不可能平等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突出了因为产权、能力工作效益一直到利益分配方面的区别而形成的不平等。

不少人不是不承认这种不平等,而是不能平衡自己因此产生的心理上的失落。就像我的这个老同学一样,他对这种不平等不满,他又不能够去改变这种不平等,最可平衡心理失落的“法宝”,就是为这不平等的双方涂抹上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色彩。站在不平等的一方把对方说成不道德的对象,这是最能轻易获胜的“精神战胜法”。然而,这也是最庸俗的职业态度。

我的一个朋友从旅游干部管理学院毕业应聘去了珠海。也是不到一年,他跑了回来。他愤愤说因为不会“拍马屁”,被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的湖南打工仔排挤,夺了他在一家四星级饭店的预订部经理的位置,老板打发他去做客房部的领班,结果他愤然辞职,打道回府。他不屑地说:“那个湖南伢子会什么呢?不就会瞧着老板的眼色行事吗”

当我和他深谈以后知道,那个湖南伢子是从做“门童”一步步做到预订部经理的。他确实是“瞧着老板的眼色行事”,每一件工作都做得滴水不漏,颇合老板的心意。当这个湖南伢子做到了预订部的领班以后,向老板列举了预订部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水到渠成夺了经理的位置,由“门童”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白领”。

有哪一个老板不愿多一些这样的员工呢?

当问及一位老板,员工中对他有没有宠用“马屁精”的议论。他淡然一笑说:“有,当然有。但是,我不会去理会。因为种种原因在个人收益上明显少于别人的人,工作能力明显低于别人的人,心理上会失去平衡。骂比他人收入高、能力强的人拍我的'马屁’,他们把自己的缺陷反而打扮成人格的一种'高尚’,是平衡心理失重的最旯的最合算的办法。但是,他们忘了一点,我自私能够用自己的企业利益去交换'马屁精’的讨好呢?我不会蠢到掏自己腰包里的钱去供养只会'拍马屁’的无能之辈。就奖励,甚至重奖的是肯于为我做事的人,其中包括把有些员工中的真实情况向我据实反映的人。别人把这看成是'拍马屁’,而我认为这是他对企业负责,对老板负责,这种表现叫做敬业!”

这段话很引人回味。

改革,拓展了每个人利用可能的渠道改变自己职业状态的空间。而参与,并且是取得“上边”认可和授权的参与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就不可回避“拍马屁”之嫌。因为,这种参与从职业身份的层说就必须使自己要从“治人”、“创业”的角度参与到管理层次中,否则,就不会改变自己的职业状态,也不可能开拓出自己如鱼得水的施展才干的职业空

间。

有出息的从业者不可为回避自己被人说成“拍马屁”而有意疏远上司,而缩回自己参与“治人”的头角,而躲闪自己可以去依附的施展才能的职业舞台,而使自己也陷入职业状态的平庸。

对那种用骂人“拍马屁”来掩饰自己平庸的同事,只有3个字——不理睬!

观溜须拍马

要想在官场混明白,首先就要学会溜须拍马,这是中国官场之中必须学会的本领之一。精于此道,方可保证自己官运亨通、财运滚滚、美女如云、生命无虞。

溜须拍马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当代民间俗语中,有着许多形象地比喻,诸如“拍马屁”、“舔屁股” 、“抬轿子”、“吹喇叭”等等。在一定意义上讲,溜须拍马是人格不平等的产物。有权有势有钱者,仿佛人格也随之高人一等;无权无势无钱者,似乎人格也理应遭到贬损。在冷峻的权势、森严的等级、万能的金钱面前,人们受到无形的精神绳索的束缚,容易对之产生一种畏惧和屈从的心理。溜须拍马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它的实用性、无耻性、技巧性。所谓实用性,是就溜须拍马的目的而言。在现代社会不外有以下几种:

一是为了升官,二是为了讨好上级能获得更多的好处,三是在政治斗争中的自我保护手段。所无耻性,是就溜须拍马的本质而言。溜须拍马的最大特点就是极度的厚颜无耻。为了巴结讨好权势者,可以将自己的人格尊严剥落得一丝不挂。无耻的程度,简直难以诉诸笔墨。中央电视台播过一部电视剧,剧中的公安局长为了升官可以把自己的未婚妻送给市委书记。某些地方官很善于揣摩领导的意图,投其所好送美色、送金钱、送壮阳药等等不一而足。溜须拍马的无耻性,在溜须拍马者多变的嘴脸上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反应。他们所巴结的实际上并不是溜须拍马的对象本身,而是溜须拍马的对象所代表的权势和地位。一旦这种权势和地位发生变化,被溜须拍马者也就不成其为溜须拍马的对象了。所以当官者在台上是一个样,下台又是一个样,在台上门前车水马龙、趋之若鹜,在台下门前冷落车马稀。无耻的溜须拍马现象,是与溜须拍马对象有意无意的鼓励分不开的。被拍者从溜须拍马者那里的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人格上的尊荣感和满足感,必然会以投桃报李的方式鼓励拍马者。赏赐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够当官的,赏金钱;能当官的,晋一级;位置不好的,可一换一换。赏赐的厚薄,完全是按照拍马溜须的无耻程度来确定的。为上者的鼓励,造成了为下者拍马溜须队伍的扩大。溜须拍马者争相讨好,咱开了激烈的竞争。越是无耻的拍马溜须,越是可能得到被拍者的赏识,溜须拍马者的实用目的也就越是容易达到。在阶梯式的等级制度和官僚制度中,上下关系是相对而言的。对下为上,对上为下。溜须者与被溜须者之间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市长对于省长是溜须拍马者,而对于县长又是被溜须拍马者。在“上”面前,拍马者卑躬屈膝,低声下气,人格受到贬低和压抑;在“下”面前,原先的溜须者摇身一变,需要从更多更无耻的溜须拍马中,补偿自己在“上”面前损失的人格尊严,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这种情况现在在各级领导中普遍存在,只要存在这种现象,收贿受贿,卖官鬻爵就断不了根。所谓技巧性,是就溜须拍马的手段而言。真是拍而有术、拍而有方。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溜须拍马者可以做出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时而宜的不同表演。溜须拍马的手段花样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择其大要例举如下。

溜须拍马的手段之一:奉承吹捧。奉承吹捧不同于发自内心的真诚赞扬,它是为利己而誉人的。如时下的汇报工作都要加一段小帽子,“我们取得成绩都是在某某领导的关怀下取得的”等等。溜须拍马者利用人们喜欢被人赞扬的天性,以奉承吹捧为手段,通过种种溢美之词,满足被拍者的虚荣心,从而达到讨好巴结的目的。该手段常常是不顾事实、不讲原则、没有是非标准的,或者是无中生有、口吐莲花,或者是夸大其词、无以复加。在吹捧者的口中,假的可以变成真的,错的可以变成对的,恶的可以变成善的,丑的可以变成美的,庸才可以变成天才,昏君可以变成圣主。廉价的赞美之词,成为溜须拍马者猎取实际功力的“敲门砖”。

溜须拍马的手段之二:自我贬损。此种手段,与直接的奉承吹捧有着明显的区别。溜须拍马者主要通过语言和外在行为,公开表现出一种奴性的臣服和屈从,自我降低人格,自我贬损贱辱,以此反衬出被拍者的高贵尊荣,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某中满足。为“下”者的奴性心理状态,对于维护既定的统治秩序和等级观念是极为有利的,因而受到为“上”者的鼓励和诱导。

溜须拍马的手段之三:取悦讨好。为上之所好而为之。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都有这方面的原因。当前的所谓政绩工程泛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投其所好,须要投得准,否则便会费力不讨好。

溜须拍马的手段之四:巴结投靠。溜须拍马的捷径莫过于与被拍者直接建立某种亲近的关系。溜须拍马者由此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并缩小与被拍者之间身份的差距。同时一旦跃入“龙门”,身价便可倍增,溜须拍马者又可以成为更多溜须拍马者的拍马对象。看看古之家奴,今之保姆;古之宦官,今之秘书和什么干女儿、干儿子等等就会明白。溜须拍马的恶习要根除,就要从根本上肃清封建专制主义和官僚政治的流毒和影响,铲除产生溜须拍马现象的社会政治基础,仅仅靠道德上的批判是远远不够的。

拍马屁的招数与境界

拍马屁的招数与境界(一)

文/颠三倒四

“拍马屁”本意为:游牧民见面时,拍拍对方马的屁股,称赞其为一匹好马。把拍马屁引申为阿谀奉承,已无从考察。当下,人们已经把“拍马屁”作为专用术语,也无需诠释。

拍马屁的行为一向为正人君子不齿。近年忽闻,因官场职场需求,“拍马屁”作为一门学问有从“潜学”升为“显学”的趋势。坊间,拍马屁技巧,拍马屁艺术等各述高见;更有专著《马屁大观》、《马屁秘笈》等蔚为壮观。正应了那句流行语:“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纵观古今中外马屁典型案例,虽林林总总,十八般武艺,奇招叠出,但归纳起来,不外四类招数与四重境界。

招数一:直拍法

“ 低眉信手续续弹,颂歌盈耳神仙乐。”直拍法是最原始最古朴马屁法。不加掩饰,直接奉承,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想学就会。要点是:“低眉信手”拍得自然,“颂歌盈耳”拍得投入。休道“直拍法”原始老旧,它却是从古至今流行最广的拍法。俗话说,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

“直拍法”的案例多的一塌糊涂、不胜枚举。“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也曾连写三首腴词献给贵妃,历代御用文人的马屁诗词、文赋、对联更是多如牛毛。

当代“直拍法”登峰造极的,非戎马半生的林彪大元帅莫属。富有诗意的“四个伟大”,时刻举着的“红宝书”:“像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上千年才出一个,毛主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真个似“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招数二:侧拍法

“直拍法”虽简洁,缺点是容易肉麻过火而招人烦,“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略高一级的是“侧拍法”。“其要点是:举重若轻,迂回婉转。历史上“侧拍法”的经典也委实不少。传说,朱元璋一次钓鱼,因技术欠佳,鱼不上钩。恼怒之际,一太监安慰:吾皇圣手,待会儿定钓大鱼。这是直拍法。一会儿,他人又钓到大鱼,皇帝更加恼怒。这时,翰林大学士解缙顺口占来一绝:“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顿时龙颜大悦。

招数三:反拍法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以探病为例:现代马屁的拍法:“你看看,你看看,我早就说过你要注意身体。这就是你的一大缺点,工作起来不要命,这下好了,病了吧,看给工作造成多大的损失呀。”听听,反弹琵琶更动人,是为“反拍法”。

古典马屁不论正拍、侧拍,都得奴颜婢膝。现代马屁善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极力避免在公开场合过分卑躬、过于露骨地附和上司。“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当面不拍,背后拍。传到上司耳中,效果更佳。有机会时,从批驳上司的政敌入手,上下关系会骤然融洽。与上司年龄相近者,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与上司年龄差异者,形同家眷,铁杆效忠。上司如有过失,表面不说及私下提醒,自会成为心腹,定能提拔重用。

招数四:意拍法

唐代李端有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说儒将周瑜雄姿英发,人称“美周郎”,精于音律。听人弹琴,一旦有误,虽酒过三巡,醉意朦胧,仍能觉察,并下意识地扭头寻声,盯演奏者一眼。故有民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诗中说的美女显然是“美周郎”的粉丝,她故意屡屡误拂弦,好让周帅哥多看她几眼。现代马屁高手深得其中三味,将“误拂弦”发挥为拍马奇招。

平时,对上司擅长的业务,要“懂装不懂”,给上司留出发挥专长的空间,甚至故意露出破绽,让上司纠正,自己恭敬如小学生。要时时处处留给上司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切不可故作聪明。“下雨了,快把窗户关上。”领导如是要求。答:“谢谢领导提醒,我马上就关。”切不可说:“已经关好了”——难道你比领导高明不成?!

马屁的最高艺术该是“拍若未拍”,意到手未到。“事如春梦了无痕”,“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说前三法为“形拍”,这后一法为“意拍”。据说,乾隆好为人师,翰林院刊书,故意搞些错漏让乾隆朱笔验校。看来,此法也不甚新鲜,足见咱神州马屁文化之博大精深。

拍马屁招法小结:

直拍法:真诚地:好马啊好马啊好马!

侧拍法:羡慕地:这马我出高价买了!

反拍法:愠嗔地:缺点就是马不停蹄!

意拍法:默默地:牵来咱的劣马来溜。

拍马屁的招数与境界(二)

文/颠三倒四

拍马屁的四种招数,可视为拍马四大纲要,纲举自可目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由此可据天时地利、风土人情,演化出千百门派、亿万招式。

不过,初学者切不可沾沾自喜到此为止。以上所述四种招数乃是技法,尚非境界。所谓境界,高一点说,是一种价值观,人生观;底一点说,是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仅知技法乃匠人,仅识境界是哲人,既得技法又拥境界方为艺术家。拍马屁要拍得艺术,须于形而上学,方能真正修成正果。拍马境界分为四重。

初级境界:《天下无贼》里刘德华义正词严地说:“你凭什么不拍马屁啊?......是因为你单纯啊。你傻?生活要求你必须要聪明起来”。当你由不屑拍马而认识到拍马屁的必要性时,你就进入了拍马的初级境界,恭喜您!这种境界的你,拍得羞羞答答,机械被动。不要紧,一直往前走,别往两边看。耳边常响领袖教诲:“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中级境界:当你认识到拍马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正确的,你就会拍得积极主动、坦然自若、有声有色。很好!进步巨大,但需戒骄戒躁,更上一重楼。

高级境界:当你认识到拍马屁不仅是必要的、正确的、而且是光荣的,你就会拍的无愧无悔,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佩服!您已是大师级马屁精。您的杰作已广为流传,并收入教科书,将来也可能青史留名。借厚黑学术语,您已经够厚,要再黑那么一点点,您还可以更上一重天。

超级境界:当你认识到拍马屁不仅是必要的、正确的、光荣的,而且是伟大的,你就会拍得信手拈来、别出心裁、炉火纯青。您已深知,拍马是为了骑马。拍好了,骑上了,耀马扬威,马到成功,一种伟大感会悠然而生!进入这重境界,想不名垂青史都没有退路了。您现在已是领袖级人物,巨手一挥,教导众门生:

“请同学们务须牢记:拍马而骑之是江湖之大道,赏马而不骑可称审美,偶而附庸风雅无大碍,然究属旁门左道,不可效法;一辈子鞍前马后,拍而不骑,那是贱种。虽为贱种,亦吾族类,有歧视者,群起而诛之,无赦!同学们,努力吧,试看将来之环宇,必是马屁奔腾之世界!”

众门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三呼万岁!诺,现在领袖级屁爷开始享受被拍的滋味,抑或被骑的滋味了。

拍马屁的境界

拍马屁,乃阿谀奉承之俗称。据考典出以下诸种说法。第一,蒙古民俗。蒙民牵马相遇,见骏马,不禁拍马股而赞:“好马!好马!”继而,礼节性地拍。及至谄媚性地拍,便拍出一个关系学专用名词。第二,明朝太监魏忠贤,驯马有术。某重阳节赛马,天启帝观赛。既赛,众骑手挥鞭催马,唯魏氏不使鞭,悠然轻拍马股,直追而前,霎时领先。人皆称奇。天启帝问神马何来。魏氏说,非神马,乃臣熟知马性,鞭策百十,不若马屁三拍。魏忠贤不仅熟知马性,更以揣摩奉承皇帝闻名。人道其显赫一时乃拍马屁而得,一语双关。

拍马定义为阿谀,故行贿不在此列。行贿受贿犯法,上不得台面。拍马则堂而皇之,被拍者悠然受之。拍晕了两相情愿,拍死了不偿命。拍马无须物质成本,但凭三寸不烂舌,上嘴唇碰下嘴唇之功夫。不善言辞者或特殊场合,可辅以肢体语言和小动作。

譬如“溜须”。北宋真宗年间,参政知事(副宰相)丁谓,对宰相寇准毕恭毕敬。一日,寇准、丁谓偕朝中大臣共餐,寇准不慎,胡须上沾了饭粒。丁谓忙上前帮寇准将饭粒捋掉,并赞寇丞相生得一副好胡须。寇准又气又笑地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丁谓从此得一个雅号——“溜须宰相”。而“溜须”一词也同“拍马”并列为此道专用名词。

无独有偶,南宋宁宗时,宰相韩胄在都城临安吴山修建了一座别墅,取名“南园”。其中竹篱茅舍,小桥流水,一派田园景象。一日韩宰相游其间,感到美中不足:“南园”状尽田园景色,惜缺犬鸣。结果,倾刻,园内传出“汪汪汪”的“优美动听”之狗叫声。原来是一个姓赵的临安知府在学狗叫。韩宰相闻之大乐,“遂亲爱之”,立刻破格提拔赵知府为工部侍郎。时人讥之“狗叫侍郎”。

当然,溜须拍马的历史源远流长,远在该词出现之前就蓬勃发展,青史流芳。《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怕是第一篇讲拍马屁的专论,但中心思想是反对拍马屁。虽为经典,明显已背时。

历史上拍马屁的故事丰富多采,而现代典范更是登峰造极、蔚为大观。拍马行为一向为正人君子不齿。近年忽闻,因官场职场之社会需要,马屁学有从“潜学”升为“显学”之势,那些一向传为笑谈的故事,一时转为被效法的经典。老朽初闻不信,以“钩狗”(Google)钩之,果然勾出一串大作:拍马屁的技巧,拍马屁的艺术等小杂文各述高见;更有专著《马屁大观》、《马屁经》等尽道拍马史例与应用技巧。正应了那句流行语:“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难怪领导教导我们要与时俱进!遂静心研读各家屁说与古今屁案,竟有所获,终于可以象小铁梅一样骄傲地叫板:这里的奥妙我也能领略几分。

纵观古今马屁典型案例,虽林林总总,十八般武艺,奇招叠出,但归纳起来,不外四大类套路与四重境界。

套路1:低眉信手续续弹,颂歌盈耳神仙乐。这两句诗,前句取自白居易《琵琶行》,后句取自陈毅的>,可以概括最原始古朴的“直拍法”。此法无须多释,乃直接奉承,技术含量不高,要点是“低眉信手”拍得投入,不存在会不会的问题,只是个愿不愿意的问题。休道直拍法原始,它一直是从古至今流行最广的拍法。谁人不喜被赞美?!神仙都不能免俗!科学家说了,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直拍法”的例子多的一塌糊涂。生活中谁都没少见过。历史上有记载的名案也颇多。就连“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不也曾连写三首腴词献个贵妃吗?至于历代御用文人的马屁诗词文赋对联更多的不计其数。现代文豪郭末若就是当代马屁文人显眼的一例。要说当代直拍法登峰造极的例子,非那位共和国副主席莫属。文革中,戎马半生的林大元帅,居然也能发明富有诗意的“四个伟大”和小红书,并举着小红书对毛作神话般的宣传:“像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上千年都没有,毛主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毛泽东思想是人类的灯塔,是世界革命的最锐利的武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毛主席活到哪一天,90岁、100岁,都是我们党的最高领袖。他的话,都是我们行动的准则。”“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真个似“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曲未终,便以火箭速度将毛推上神坛。“颂歌盈耳神仙乐”,神仙一乐,党章中出现了接班神。可乐得是,党章这一条款最后真像个拍出来的屁,响了一声而已。无论如何,你还是会惊叹原始古朴的“直拍法”之神奇效果。

套路2:“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   “直拍法”虽简洁,但缺点是容易肉麻过火而招人烦。唐代賢相姚崇有位兒女親家成敬奇,曾任大理寺正卿。一日,姚崇病,成敬奇亲赴姚府探視,一見姚就作感傷萬分状,一開口就潛然淚下。然後從懷中掏出幾隻活麻雀,這是他特為姚崇準備的放生除災的祈靈物。成敬奇讓姚崇一隻一隻拿在手上再放掉,自己在一旁念叨著“願蒼天保佑令公趕快痊癒吧”之類的祈祷词。姚崇順著他的意思做了。成敬奇走後,姚崇對自己的子弟說,“這人的眼淚是從哪裡來的?”從此不再信任此人。成敬奇本颇有才幹,直拍法用过火了反断送前程。

高一级的技巧是“侧拍法”。要点是举重若轻,迂回婉转。以探病为例。那成敬奇若用侧拍法,宜如是说:“亲家略有小疾,料也无妨,一向操劳过度,恰可将歇数日,来日精神倍振,别急着上班”。如此这般,那会是什么效果?!要懂得“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历史上侧拍法的经典其实不少。朱元璋有一次钓鱼解闷儿,无奈技术欠佳,鱼儿不给皇帝老儿面子,恼羞成怒之际,一小太监来安慰:吾皇圣手,待会儿准会钓到大鱼。这是直拍法。待会儿陪钓的钓到大鱼,皇帝更加恼怒。这时,你看人家翰林大学士解缙,口占一绝:“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顿时龙颜大悦。唐高宗李治將要立武則天為皇后,遭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一大批元老重臣的反對。高宗问李責(也是顧命大臣),李責奏曰:“這是陛下家中的私事,何必問外人呢!”看上去像是事不关己,超然物外的样子,实际却是一漂亮的侧旋拍,临门一脚。简直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润物细无声”。以后反對派長孫無忌、諸遂良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責官运亨通。在人尴尬之时,从旁巧妙地给人找台阶,这种雪中送炭的侧拍,比锦上添花的直拍法,更令对方难忘。

无论如何,此二法是古典马屁精的套路。江山待有才人出,现代马屁精发展了更上一层楼的新技法,领导着马屁新潮流。

套路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 。仍以探病为例:现代马屁精这么拍:“你看看,我早说你要注意休息,你这人就这是个大缺点,工作起来不要命,还事必躬亲,好像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这下好了,病了吧,看给工作造成多大损失呀。你不改这毛病,我辞职了……”听听,反弹琵琶更动人,是为“反拍法”。

古典马屁精不论正拍、侧拍,都得低眉屈膝,一副奴才象,有辱人格。现代马屁精善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极力避免在公开场合过分地卑躬屈膝或过于露骨地体贴附和上司。“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当面不拍,背后拍。传到上司耳朵里,效果更佳。有机会时,从批评上司的政敌和对手开始,一下子就拉近了关系。年令与上司相近者,熟悉后就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好像一点不恭敬的样子,但关键问题上,铁杆效忠。看到上司的漏洞,及时在私下里提醒,功劳仍归领导。这样的人很快被上司视为心腹,提拔重用.

套路4: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唐代李端“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典出>:儒将周瑜雄姿英发,人称“美周郎”,精于音律。听人弹琴,一旦有误,虽酒过三巡,醉意朦胧,仍能觉察,并下意识地扭头寻声,盯演奏者一眼。错音从未逃脱他敏感的耳朵。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李端诗中的这位美眉显然是“美周郎”的粉丝,聪明的她故意屡屡误拂弦,好让大帅哥多看她几眼.现代马屁高手深得其中三味,将“误拂弦”发挥为拍马奇招。  有位朋友讲他朋友的朋友是如何博得领导器重:该朋友初出茅庐,年轻气盛,自视甚高,不意在初露头角后再也不得重用。后转换工作,总结教训,施展马屁艺术,一举成功。比如,加班至晚,风雨忽降,上司来电话,提醒关好窗户。看一眼窗户,早已关好。本要说:“不必操心,已经关了”。话到口头变为:“马上就关,幸亏领导提醒”。平时只要上司在场,对上司擅长的业务,常常“懂装不懂”,给上司留出发挥空间,甚至故意露出破绽,让上司纠正,自己恭敬如小学生。一次,主导一项目,计划拟定,请上司过目。次日主讲,特意略讲一重要部分,请上司补充纠正。上司本不懂,但因前日已交流过,上司自然也是一点就通的聪明人,即时发挥,博得与会者一片赞誉。同时上司终于明白其良苦用心,此子如此“懂事”,立予提拔。

可见,马屁的最高艺术是,“拍若不拍”,意到手未到,隔山打牛,“事如春梦了无痕”,“此时无声胜有声”。拳法里有一门“形意拳”。如果说前三法为“形拍”,这后一法为“意拍”。据说,乾隆好为人师,翰林院刊书,故意搞些错漏让乾隆朱笔验校。看来此法也不甚新鲜,可见吾神州马屁文化之博大精深。

马屁经小结:

基本公式:直拍法:真诚地:好马!好马!好马!

侧拍法:羡慕地:这马我高价买了!

反拍法:愠嗔地:这马有一大缺点就是马不停蹄!

意拍法:默默地:牵自己的劣马来陪。

此为拍马屁四大纲要,纲举自可目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由此不难据天时地利、水土人情,演化出千百门派、亿万招式。不过,初学者不可沾沾自喜,到此为止。以上所述乃是技法,尚非境界。所谓境界,说高一点,是一种价值观,生命观,宇宙观;说底点也是一种心态,一种风格。境界是认识论层面的东东。仅知技法乃匠人,仅识境界是哲人,既得技法又拥境界方是艺术家。拍马屁要拍得艺术,须于认识论层面修行,方能真正修成正果。

初级境界:《天下无贼》里刘德华义正词严地说:“你凭什么不拍马屁啊?你凭什么不能向人低头?凭什么?是因为你单纯啊?你傻?生活要求你必须要聪明起来”。当你由不屑拍马而认识到拍马屁的必要性时,你就进入了拍马的初级境界。恭喜您!这种境界的你,拍得羞羞答答,被动机戒。不要紧,一直往前走,别往两边看。耳边常响主席教导:“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中级境界:当你认识到拍马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正确的,你就会拍得积极主动、坦然自若、有声有色。好!进步巨大,但需戒骄戒躁,更上一重楼。

高级境界:当你认识到拍马屁不仅是必要的、正确的、而且是光荣的,你就拍的无愧无悔,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佩服!您已是大师级马屁精。您的杰作已广为流传,并收入教科书,将来也可能青史留名。借相邻学科厚黑学术语,您已够厚了。要再黑那末一点点,您还可以更上一重天。

超级境界:当你认识到拍马屁不仅是必要的、正确的、光荣的,而且是伟大的,你就会拍得信手拈来、别出心裁、炉火纯青。您已深知,拍马是为了骑马。拍好了,骑上了,耀马扬威,马到成功,您的伟大感悠然而升。进入这重境界,您想不青史留名也没有退路了。您现在已是领袖级人物,挥挥手,教导众门生:“请同学们务须牢记:拍马而骑之是江湖之大道,赏马而不骑可称审美,偶而附庸风雅无大碍,然究属旁门左道,不可效法;一辈子鞍前马后,拍而不骑,那是贱种。虽为贱种,亦吾族类,有歧视者,群起而诛之,无赦!同学们,努力吧,试看将来之环宇,必是马屁奔腾之世界!”众门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三呼万岁!诺,现在领袖级屁爷开始享受被拍的滋味了,抑或被骑滋味了。

深得马屁之精髓要义,通晓古今马屁之套路,引领马屁之潮流!高,实在是高。一个人拍点马屁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拍马屁,不干实事。难的是一辈子只爱马屁精,只用马屁精。 “万岁”是最香的屁!哈哈哈哈哈……

“拍马屁”也是职场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1778.html

更多阅读

笑傲江湖ol门徒怎么获得 笑傲江湖ol门徒怎么抓

笑傲江湖ol门徒怎么获得——简介门徒可以再挂机的时候自己拣战利品或者自动出售货物,所以有个门徒是必须的,那我们怎么获得门徒呢?笑傲江湖ol门徒怎么获得——方法/步骤笑傲江湖ol门徒怎么获得 1、首先打到一定等级系统会送你一个门徒

96吕颂贤版《笑傲江湖》第01集台词 笑傲江湖96吕颂贤版35

96笑傲江湖TXT台词版 第一集(录入:似水流年_昙 资源参考:96吕版笑傲江湖 )嵩山。封惮台。“今日五岳剑派齐聚嵩山,的确是百年难得一得的盛会,敝派上下实感荣幸之至。左某不才,特此以茶代酒先敬各位一杯!“左冷禅是五岳剑派中中岳嵩山派的

2013版《笑傲江湖》观感 笑傲江湖女观众

之前只看过林青霞电影版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也没有看过原著,对于这部戏还是很期待的。首先历史背景不定,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是难看的辫子头清装戏。其次基调不悲情,至少主角不会像杨过那种断臂等恋人十几年才团圆的那种。而且你要知

声明:《闲话拍马屁 笑傲江湖拍马屁》为网友要走别再回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