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8 tvb8文化中国
信中“此致”和“敬礼”是什么关系?
人们在写信的时候,总是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注上两个词:“此致”和“敬礼”,你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先得从两个词在信中的位置说起。比较规整的写法就是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礼”,“此致”后面不加标点,“敬礼”后面用感叹号。“敬礼”的具体含义自不必说,意味着对收信人的尊重与礼貌。但是“此致”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一下“此”字的用法。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用法:如果下个通知或者命令的时候,总会出现“此通知”或者“此令”;官方向社会发个布告,末尾总是用“此布告自××年×月×日起执行”等类似这些用法。信中的“此”字就是对上面所说之话的总结之语,是用来概指全文的。“致”字也是有着自己的特殊用法的。我们在一系列会议中总是会听到“请××领导致辞”;写信给××人时,总是会用“致××先生”,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致”字就是无保留地给予或呈献之意。了解了二者各自的意思之后,我们把“此”、“致”二字联系起来就是“上面的话都说与你了”的意思。
但是,为什么“此致”后面不加标点呢?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致”和后面的“敬礼”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联系,应该加上句号,但是人们在写信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慢慢就养成了习惯,也就是现在所用的这种格式。
“借光”有什么来历呢?
人们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借光”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人多拥挤的时候,你会听到有人请别人让一让路时,说一声“借光”;当你要搭乘别人的车时,也会说一声“借光”;当别人抽烟向你借火时,也会说声“借光”。但是,你知道“借光”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战国策?秦策》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一条支流两边住着很多人家。这些人家中的姑娘们为了图个快活总是在晚上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所以总是不想和她在一起。这位姑娘就对大家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来了。
后来,“借光”一词便成为人们之间寻求帮助的礼貌性用语。
“小时”的由来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多少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其实,“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的。根据天文历法的演算,人们便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如果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相对照的话,那么半夜十一点到次日一点的时间就是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小时。
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就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混账”为何成了骂人的话?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朝廷大员在训斥下属办事不力时用“混账”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这个骂人的词。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要从秦始皇说起。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大兴土木,修建漂亮的皇宫内院,皇宫内设三宫六院。这还不够,他还把被他消灭的国家中的后宫佳丽一起掳到了咸阳,让她们专供自己享受。可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一个皇帝怎么能忙活过来呢?但是,秦始皇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避免后宫之人与他人亲热。
秦始皇生性多疑,生怕后宫的这些佳丽给他戴“绿帽子”(因为当时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皇亲国戚、勋臣猛将进入后宫之中)。于是他便想了个毒招儿:把那么多在深宫内院应酬御妾、贵妃的男儿们全都骟了(其实这就出现了太监)。另外,七十二妃的行宫及三宫六院,个个床头挂账本,秦始皇每到一个妃子的住处留宿交欢后,皇娘、御妾或是贵妃都要捧出账本跪求皇上在本子上挥笔记下某年某月某夜皇上在此宫留宿。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这些皇娘、御妾、贵妃如果生了孩子就得拿账本去核对,如果主管官员发现自己推算时间和生孩子的日期不相应,就会向在旁边监察的秦始皇说一下,这时候秦始皇就会大骂一句:“混账!”然后就命御林军武士们将女人加上孩子立即斩首。当然,日期对照无误的妃子不但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受到很高的奖赏。大家想想,那些黄花闺女被选入深宫,儿女之情难免,宫中宦官虽无交欢之能,可是那些皇亲国戚入宫自由,不免有越轨的行为。据说,因这种“混账”被杀的女人和孩子还不少呢!
从那以后,人们一旦发生口角就会破口大骂:“我决不会饶恕你这个混账东西!”以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十分不满。
“小巫见大巫”有什么来历
“小巫见大巫”的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来比喻相比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这个词的来源与一则故事相关。
在裴松之《三国志注》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做官;一个叫张纮,是东吴孙权的谋士。两人都很有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作了一篇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呀……”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复信时谦虚地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只是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并不是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和你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
发生争执为何又叫做“抬杠”?
北方人把两人就某事争辩叫做“抬杠”。直到今天,这个词在农村用得还是很普遍。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抬杠”一词起源于民间的一种风俗。汉族人民总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但有些地方却通过举行一种叫“抬杠会”的花会来表示对元宵节的庆祝。“抬杠会”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很多人抬着一根木杆,大木杆的一头安一把椅子,椅上坐着一个穿红袍、戴纱帽的丑角官。这位丑官的职责就是随机应变回答逛花会的人的问题。即便观众提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丑官也要能应答自如。提问的和回答的有时还会互相争论、批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种互相争辩的对话形式,叫成“抬杠”了。
与这个词有关的故事其实不只上面的一个。另外一个也很有意思:古时候,有个人开了个“抬杠铺”。老板凭着自己的一口利牙,与人“抬杠”赌输赢,还真赚了不少钱。最后,他竟然把张果老和孔子两位老人家都给说得哑口无言。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张果老骑着毛驴经过此店铺,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拿出银子下赌注,与掌柜的比个高低。掌柜的问:“大仙,您整天骑着毛驴到处走,到底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呢?”原来张果老平日总是倒骑在毛驴的身上,所以听到掌柜这样一问,竟瞠目结舌,答不上来,只好认输了。过了不多会儿孔夫子带了学生周游列国来到这里。看见这家能赌输赢的店铺,想到囊中羞涩,决定进去赢点银子做盘缠。掌柜的看见孔夫子来“抬杠”,就问:“‘四书’上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可是您说的话吗?”孔子说:“正是。”掌柜的又说:“那么您高堂健在,为什么您却四处周游,又没有一定的方向呢?这不是与您自己的信念相违背吗?”一句话把孔子问得无话可说,身上仅有的二两银子也输掉了。孔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弟子身边。子路问清了缘由,抄起一把杀猪刀,来到抬杠铺,对掌柜的喊道:“我说你的头不过半斤重,如若不信割下来称称!”说着就跃上前去,准备动手。掌柜的一看大事不好,连忙赔着笑脸说:“我认输,我认输。”就这样子路把老师输掉的银子又赢了回来。
这个孔子“抬杠”的故事流传很广,“抬杠”一词理所当然也流传很广了。
什么是“名堂”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后世的帝王为了彰显自己的威风总是想造出一座明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造出明堂的。
汉武帝在一次巡狩泰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古代明堂的遗址,便想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明堂,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也就只好作罢。唐朝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没过多久,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清水环绕,中有响履木铺成的甬道通到岸上,非常繁华。武则天看后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正直的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对国家不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讽喻武后,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了深为赞许,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不久,这事流传开来,人们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名堂”。由于“明”和“名”的读音相同,而“名堂”又能表示“有名的明堂”这样的意思,所以“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
而搞名堂也就成了故弄玄虚的代名词。
人们为何用“汗青”来指代史册?
人们都知道文天祥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其中“汗青”一词代指史册。可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在造纸术未被发明之前,古人著述都是刻写在简牍或书写在绢帛上。简是竹简,牍是木牍,只是因原料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名字罢了。汉代刘向的《别录》说:“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杀”,有除水之义;“汗简”或“汗青”是名词;“汗”是使动用法,即“使简(青)出汗”的意思。为什么要经历这种程序呢?这是因为简牍在用竹木加工成条状平面物之后,需经烘烤去水分,方可用于书写,是为真正的简牍。简牍加工完成之后,还要把简牍串起来成册。“册”字的本义,就是编结好的简牍。《说文》:“册,符命(就是诸侯受封的文件档案)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像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册中间横线是串简牍的皮条。唐代僧人成玄英《庄子序》说:“古者杀青为简,以韦编之。”韦即皮条。传说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有“韦编三绝”之说,即编简的皮条由于摩擦而断了三次。
造纸术发明之前,史书是用简牍韦编成册的,必先经过杀青、汗青工序,故又以“汗青”代指史册。与此相关,古代的书籍与纸制书不同,它有体积大、重量大而内容少的特点。古称饱学之士为“学富五车”。这“五车”书其实就是针对简牍书册而言的。今人如能学富五车,简直是异想天开了。
“汗青”本是一个动宾短语,而用以代指史册,则成了一个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名词。另外,“汗青”与“杀青”还代指作品完成或最后校订,仍是动词用法。如朱熹《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时亭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此指著作完成。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此指完成并校刻付印、出版发行。《现代汉语词典》收“杀青”一词,当代人多用来指著作完成。
由于文化专制、兵火灾难、自然损耗等原因,古代的简牍书籍大都湮没了。现偶尔可在博物馆见到断简残编,多是后来的出土文物,不过我们仍能从中得到一些重要信息。
更多精彩点击:http://hbs.360doc.com
更多阅读
中国和菲律宾的南海问题会怎么解决 南海菲律宾仲裁问题
最近吵的热闹的南海问题,大多从外交、军事、政治等方面来去解读,如何解决中菲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去看下,如何化解中菲问题,看一看菲律宾的国家概况以及菲律宾的传统文化是什么?菲律宾从人种到文化传统来看都是亚洲血统,也可
释永修遗产问题的趣味和佛法裁量 释永修
释永修遗产问题的趣味和佛法裁量释永修在寺院被杀,事诚可哀;其女索要遗产,事却有趣。出家人无家,了断俗缘,本为佛教戒律。佛法无边,但籍贯中国,僧人不能不遵俗法。世人皆争权大法大之理,今天出了个佛法大还是俗法大的问题,岂不有趣?佛教丛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8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寒冰收集我们常说“时光如梭”,为什么时间流逝可以用“如梭”来形容?我们形容时间过得迅速,常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说光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飞快还好理解,那么时光怎么又会如梭呢?其实,这和古人的生活有关。中国古代长期是农耕社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5 中国文化传播 问题
——寒冰收集“足下”在古代是下对上或同辈之间的尊称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古人尤为重视礼节,称呼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是称呼对方的敬辞。足下最早用于下称上。史书中有很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 中国文化有问题
先有帽子还是先有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帽子,有时图个时尚,有时为了遮风挡雨。可是你知道古代的帽子是什么样吗?原来,在古代社会中,帽子的别称就是冠,当然冠的形状和现在的帽子并不一样。先秦时代,冠是用来显示贵族身份的服饰标志。在阶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