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思进
所谓“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需注资的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私有银行体系。此时,零利率的量化政策便起到了进一步降低利息的作用,使银行的借贷成本几乎等于零,银行转手便以高利息贷给企业或个人,从而盈利。
量化宽松政策是由费里德曼提出的,作为一种非常规的经济政策,原本是作为利率为零时解决凯恩斯主义的难题的做法,一直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反对,包括凯恩斯。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零利息还是费里德曼的量化宽松都是极端的政策,这百年来,本来只是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课题,最多只是“救急不救穷”的权宜之计,没想到现在却被美联储,甚至各国央行作为常规货币政策普遍使用,不知道凯恩斯和费里德曼在九泉之下会作何感想。
前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警告:世界各国竞相降息和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破坏全球的经济复苏。很显然,卡恩担忧各国将以货币作为政策性武器,然后化为行动;如此消极的行为将威胁全球经济,造成长期的损害。
其实,推出QE3表明美国正式进入“日本化”:利率已多年接近零,OperationTwist(扭曲操作)也用过了,但失业率和房市均无起色,可谓黔驴技穷,便只能趁着通胀在1.7%,还不到2%之际,迫使伯南克孤注一掷,使出这最后一招来救房市,即每个月购买400亿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MBS),期望以此来提高就业和带动房市及消费。
很显然,美国和日本一样,已陷入了“流动性陷阱”。日本央行在本世纪初为对抗国内通货紧缩,使用了量化宽松政策,其短期利率自1999年以来一直维持接近于零,因为日本央行购买大量的政府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以及股票,都需要零利率。虽然日本央行不得不多次宣称:“量化宽松……最终是无效的”,表面上还拒绝将其用于货币政策。可事实上,日本央行领导人在对外演讲以及数以百计日本央行的官方文件上都证明,日本2001年3月19日使用的货币政策,其实就是量化宽松。
只要看看今天的日本,便能预知未来几年美国的经济状况。继美联储推出QE3的宽松政策——持续人为操纵货币,并维持低利率来刺激经济之后,这一昂贵和短视的做法使得股市和大宗商品立刻来了个大反弹,赢得市场一片喝彩,因为人们喜欢看到一个上升的市场。
但是正如有一句谚语所言:“骗我一次,可耻的是你;骗我两次,可耻的是我自己。”如果上当三次,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先来看看前两次的货币宽松政策,是否真的刺激了经济?
当2008年底QE1推出一年后,致使新兴市场债券收益率下跌,金价上涨56%,石油价格攀升70%,而MSCI亚洲股指上升了65%;类似的趋势也发生在2010年底推出QE2后,直到2011年7月美联储停止购买更多的债券。不过,那时欧洲债务危机又开始升温了。
由于美国早已对货币宽松产生了抗药性,QE1只救活了华尔街;由于美元的特殊性地位,在推出QE2的时候,对美国经济就已经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了,反倒“祸水东流”,成为引发这两年中国通胀的主因之一,产生了“美国生病,中国吃药”的现象。
因此,现在美联储承诺将每月购买400亿美元债券,直到它认为美国劳工市场有充分的反应和经济有明显的复苏。这就为全球打开了一个取之不尽的热钱前景,将带动越来越高的风险资产价格。可以预计,QE3将不排除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市场的喝彩声维持不了多久,未来美元(所谓“Bernanke'sWallet”)将在世界各地泛滥,不久就会吓跑投资者以及使各国的央行行长烦恼不已,包括伯南克自己。
其实这并不出奇。在美联储购买债券的同时,除了美元以外,任何商品都将呈上升的趋势。对于各国的央行行长来说,面对所有热钱的到来,都将被逼以相应的货币政策来应对,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前两次QE来临时,好多新兴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但都像吃了药般痛苦,后果非常不堪。
而经过美联储两轮的人为注入货币,投资者早已开始敏感。他们会仔细观察推出QE3的效用究竟有多大。如果经济没有恢复,或通胀的话,他们很可能放弃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的股票,而转投高收益债券。如果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但通胀抬头,他们会寻找经济表现相对强劲、出口依赖较少的高收益债券,比如日本和阿根廷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渐渐演变成全球的经济危机,并将成为与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相“媲美”的大衰退。而且由于全球一体化,各国政府都大手笔地出手“救助”,使得这次大衰退缓慢地持续,也就是各种资产泡沫会慢慢地破灭,将持续10到15年,甚至更久。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已不能再过热,同时也要避免硬着陆,所以缓慢小幅降息是可行的,如若再一次“大手笔”来救市的话,便可能重蹈欧美和日本的覆辙。也决不能再任由热钱来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了,我们应尽快将房地产及其他过热的商品调控到合理价位,迫使国际热钱陷在中国,让我们也剪一次他们的“羊毛”。中国要在全球的货币战争中找到自己的武器,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选自《看懂货币》,即将由东方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