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人生指导手册(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连载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作者:[英]迈克尔·尼尔
“我猜你很少去尝试吧,”女王说,“当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去尝试。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会在早餐前一下子相信六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原因。”
“尝试是毫无价值的,”爱丽丝说,“不能相信不可思议的事情。”
路易斯·卡洛,摘自《爱丽丝梦游仙境》
狮子和狐狸
有一天,一个人正在树林中穿行,不巧,遇到了一只狐狸。由于过度饥饿,这只狐狸看起来已经奄奄一息了。这个人心地十分善良,准备给它带点食物。哪知,还没等他起身回家,突然听到了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咆哮声,于是,他藏到了一棵树后。不一会儿,一只狮子来了,嘴里叼着刚捕获的猎物。狮子在尽情享用完之后,悠闲地离开了,施舍给狐狸一堆残羹。
这个人一下就被这个神奇而又慈善的自然界现象给镇住了,因此他决定不再回去工作。他仿效狐狸,期待着自然界能够主动为他提供食物,而不用付出任何努力。
当然,狐狸随后就离开了。日复一日,周复一周,这个人饥饿得就快一命呜呼了。尽管他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坚持自己的信仰,但也开始绝望了。在内心平静了一会之后,他似乎听到了智慧在跟自己窃窃私语:“为什么当初你选择效仿狐狸,却不是狮子呢?”
意识到这个错误后,这个人回到了家里,然后吃了个够。
假装的力量
阁下,你说你造的船就凭甲板下面放把火就能顶风逆水航行?
非常抱歉,我没工夫听这种胡说八道。
摘自拿破仑·波拿巴致罗伯特·富尔顿
(蒸汽动力轮船的发明者)的信
我从6岁起开始当演员,12岁的时候,还扮演过哈姆雷特。但是,直到15岁才有了这样一段经历,它真正激发了我对探索人类心理的渴求。当时,我在一部青少年戏剧《西区故事》中饰演佩佩一角(波多黎各帮派成员之一)。
很早之前,在名为“体育馆内的舞会”的演出中有一段舞蹈。这也是我们波多黎各人大显身手的第一次机会。这舞蹈不仅性感、十分具有拉丁舞特色,还很嘈杂 许多喊叫声,如“啊,哈”和“唴,唴,唴”等,还有其他一些来自于小镇的白皮肤小孩所扮演的波多黎各帮派成员。
这是我特别喜爱的一部分演出。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我们完全沉浸在了角色之中。我们跳个不停,直到汗如雨下,那些灯光十分炙热、女孩非常火辣、music也异常劲爆,感觉整个剧场都在燃烧。我们都在绽放着自己的**,体验着热烈的感受,不知不觉进入到下一段《吵嚷》场景中去了。
之前我们已无数次练习过这段戏。美国人捉弄我们,我们也捉弄他们,接着就是猛男舞蹈登场了(但是这次却是带了弹簧折刀),最后伯纳德刺了里夫一刀,接着,我们开始拼命地追赶。而只有这次发生了一些意外。
美国帮派中有个白皙的家伙名字叫“雪球”,他看着我,然后大声地喊“啊,哈”和“唴,唴,唴”,还取笑我们在上场戏中的舞姿。突然间,我从热情变得狂怒,不是假装,也不是作秀,而是真正地狂怒了。
我并不清楚你是否曾经因为自己的种族、外表、性别或其他事遭到过取笑,但当时我实在是太愤怒了,真想跳下舞台杀掉他。
幸运的是,我身上某个好奇心很强的部位在目睹所有情况之后,开始驳斥我的这种思想。
首先,我不是波多黎各人。其次,扮演“雪球”的那个演员实际上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在戏外,我们经常待在一起。再者,我们也不是在纽约的混乱街道上 而是在马萨诸塞州一个小镇的剧场里,并且还在几百号观众面前演出。
但是,当他扮演的那个角色侮辱我所扮演的那个角色时,我的愤怒感非常强烈,这是事实。
那一晚,我开始意识到,如果“假装”成某一事物太久的话(就像扮演波多黎各帮派成员一样),它的真实感就会越来越强,也就是说,你在思考、感受和行动时都将默认这件事是真实的。
否则,我就不会在被取笑为波多黎各人时感到不悦了。(让我们换一个说法 假设你
与一群人在一起,某人对你喊“愚蠢的金枪鱼”时,你基本上不会认为是专门针对你的。)
请花几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下面这些为你而设计的“句首”吧。你可以在脑海中完成,但我强烈建议你把答案写在本书的页面空白处。这是因为当我们一起做完后,这些答案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而你到时也记不起来了:
生活就是
我是
人们是
金钱是
想要快乐最重要的是
尽管你已经完成了这些句子,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考虑充分的还是即兴的、真心的还是违心的,这只是你现在看待世界的角度。但愿你的答案是诚实的,因为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人会看到它。
请再看一遍你的答案。你觉得都是准确的吗?你能罗列出一些证据或实例来予以说明吗?
在本节中,我们将要去探寻的“秘诀”是我们将要共同去做的事情的基础,因为它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看见我们所看见的,听到我们所听到的,感受到我们所感受到的,以及做我们所正在做的事情。
这个秘诀已经在全世界很多传统中被谈到过很多次。而它为什么会被称为“秘诀”呢?这并非由于有人希望你不知道它,而是因为很难讲清楚它是怎么一回事,就像试图向鱼解释水的概念一样。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独立的世界中,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心理学上的事实罢了。我们的大脑通过五感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过滤,然后再对头脑中的信息进行表述。当我们在表述这些信息时,首先是想法,其次是情感。
但是,在这个表述过程中,部分信息必然要被删除、扭曲或者归纳。当然我们以这些方式处理信息时,不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不同的人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的认知也就有所不同了(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同)。
换句话说,不管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的思维方式才是决定我们所能看到、听到以及感觉到的东西的唯一因素。或者这样说,发生的事情与我们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是有差异的。而重要的是,你在生活中的决定、情感以及行动主要来源于你的想法,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这并不是什么新观念,也不是与某一研究领域相关的概念。量子物理领域的“不确定性原理”称,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客观地研究过某种事物,因为“观察者总是会对被观察对象产生影响”。心理学家谈论着“比马龙效应”,语言学家称“地图并非疆域”。莎士比亚写道:“世上本无所谓好与坏,思想使然”。在《基督徒圣经》中,耶稣说:“既思之,则为之”。
我对于这个秘诀的思考方式,可能来自于我的一位早期导师、作家和超级教练舍治·卡希利·金。他对思考的原理是这样描述的:
世界如你所想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可能认为这个想法不足为奇,但是它的内涵却非常深奥。如果世界真的如你所想,那么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庞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体。你对生活的期望将会创造出你的生活经历。如果发生了扰乱期望的事情,你很可能将通过解释来消除它,或者将它合理地融入进来。如果你试图客观地“验证”自己关于世界的理论,将永远不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因为你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创造这个理论的,而其他人则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创造的。
如果作为一本关于在生活中如何创造幸福、安乐和成功的书籍来说,所有这些内容看起来太操之过急的话,那么来看看下面这个可以亲身感受这种奇迹的简单试验。
1.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或者在本书上做笔记)
2.现在,请花30秒的时间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然后记下所有看到的绿色物品。
3.完成记录后,请放下笔。当你读完这句话后,请闭上双眼,再回想一下周围的所有褐色的东西。
如果你真的花了1分钟的时间来做这个试验,你会切身体会到关注对于经历的影响。如果你还是有些不解,请记住这句话:
人们总是倾向于发现自己正在寻找的东西。
你将学习到的所有东西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你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创造生活中的“所有”的。如果你拥有的经历是美好的,非常好,这是你用生活中的素材创造出来的。如果你拥有的经历是可怕的,也很好,这是你自己创造的,但是它将逐渐发生改变。因为一旦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创造了“现实”,那么你将不再是这一过程的受害者了。
新千禧年的柏拉图洞穴
想象一下,自己正坐在电影院里观看一部恐怖片。影片经过精心设计,你完全陶醉于故事情节:一位漂亮的少女独自在黑暗中走下楼梯,手里拿着一个很旧的手电筒,突然她听到从地下室最远处、最黑暗的角落里传来一阵嘎吱声,同时手电筒诡异地熄灭了,你的身体一下子缩回到了座位上。随着music响起,你猜想肯定是有什么怪物要出来了
这时,不知是谁的手机响了,不断重复播放着一支流行歌曲的开头部分,不管你如何努力去忘掉它,这支曲子总是徘徊在你的脑海中。
不管之前你对电影是多么投入,从这一刻开始,你会很难再像之前那样深入到情节中去了。
请再想象一下你观看到的另一部影片。它讲述的是你自己,身上充满着问题、困难、胜利和悲伤。从这部影片中,你发现自己没能达到想要的目标,被悲惨经历一次次地拖累,或者成功战胜困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也是一部关于寻找真爱是多么困难,以及你是如何幸运地找到了它的电影,并讲述了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会是罪人或圣人,以及为什么人们经常怀有好心或者每次都暗箭伤你。
无论你是栖身在小卧室里,还是在办公室角落里过着舒适的生活,无论在家工作还是根本不用工作,这就是你的生活影片 更好或更差,抱恙或健康,更加富有或更加贫困。
这一次在你欣赏电影的时候,将不再是手机响了,而是我想让你把注意力从荧幕上移开,跟着我去放映室去看看。不过在去之前,请让我稍微讲解一下创作原理。
为了能够更好地创造艺术作品,所有画家都必须了解绘画的基本原理 色彩、纹理、透视法和线条。当然,只知道这些东西是不能够马上就创造出公认的杰作的。现实往往是,你的作品质量越来越高,并且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乐趣。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成为生活中一位执行力很强的创造者,懂得如何创造生活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创造何种生活经历,以下三种要素必不可少。
1.能量
离开特定的素材,创造也就成了空谈。值得庆幸的是,物理学家早已证明,我们所能看到、听到、感觉到、尝到或者触摸到的任何物质都是由相同的来源 能量所组成的。根据能量振荡速率的不同,物质以各种形态而稳定下来。岩石的组成能量与声音的完全相同,就跟你和我一样。
在爱因斯坦发现质能方程“E=M·C2”之前,先哲们就已经建立了关于物质的潜在本质的理论,预言家们将所有物质都视为上帝身体的一部分,神秘学家们认为万物皆起源于原生汤。
无论你使用科学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语言来描述这种能量,它都是所有物质鲜艳和漂亮、所有生灵伟大和卑微的本源与实质。
2.意识
在这盅“心灵鸡汤”里,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个人意识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个人理解。如果没有光,我们就不能体会到日落(或者是一副日落之画)的美丽;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不能听到清晨的鸟鸣或者隔壁屋子里朋友们的淡笑声。
同样的道理,正是由于意识(即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的存在,我们才能够体验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经历。
3.思想
如果将能量比做一件绘画作品,思想就是画笔,我们的生活就是画布,而我们的意识就是欣赏绘画的能力。由于每天都有不同的思想在我们的脑海中穿梭,我们的经历也就处于时刻变化中。但我们每天都只集中在相同的、非常有限的思想范围内,因此,我们的经历与现实紧密相连。
当然,一个思想突然跳
入我们的脑海,并不意味着它将立刻反映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因为“过山车脱轨”、“高空坠物”或“压力过大导致大脑爆炸”而丧命的人将比任何其他原因多得多。)
这是因为我们的这些思想尚不具备能量。它们只在我们为其投入能量和意识时才会发生。没有投入的思想就跟未配备开水的茶叶一样,毫无能量可言。只有当你倒入开水后,茶叶才会泡出味道来;也只有当你赞同某一思想并为之注入能量后,它才会影响你的生活。为什么思想“看起来”如此强大呢?因为我们对它们投入的能量越多,它们的“真实”感就越强。
这也是为什么“积极思考”经常会适得其反的原因 它能够激发消极思想,并会促成一些我们必须要避免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只需注意到自己头脑中所产生的思想,并让其自动消失就可以了。这比放纵这种思想,再让**出面来控制结果要好多了。
让我们回顾一下,经历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存在的基础 我称之为“能量”,当然你也可以称为“精神”、“本源”甚至“赫尔迈厄尼”(希腊之神),都是一样的。二是创造力 这里指“思想”。三是对于所发生的事情的体验和认知方式 我们称之为“意识”。
这样就很清楚了,我们的公式是:
能量+意识+思想=创造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之前的放映室
荧幕上放映的一切都是你在生活中的经历。当投放到荧幕上的内容与你过去经常看的电影中的情节“相吻合”时,你会觉得非常真实。
放映机就是你的意识 它只是将意识的明亮白光投射到前方的物体上面。如果没有这些光线(比如,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你将不会意识到,并且不会直接体会到自己的思想。
你的思想构成了放映机前的每一卷胶片。如果你的思想容易受到惊吓,你将会在荧幕上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恐怖事情,并再次体验到恐怖的感觉。如果你的思想很浪漫,你将会在荧幕上看到浪漫的事情,并将在心中产生浪漫的感觉。喜剧会让你开怀大笑,悲剧则让你潸然泪下 这就是其中的道理。
到底是什么赋予能量呢?是生活背后的动力,亦即宇宙中的潜在能量。(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认为整个电影院都是由能量组成的,关于这个话题将另作讨论。)
为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呢?
在观看一部自己并不喜欢的电影时,你想通过与荧幕上的角色争辩来改变剧情是不大可能的。如果你真这样做的话,也不要指望他们会理睬你。
而当这部电影是关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时,大多数人首先想要去改变的就是进入荧幕中。我们通常都把所有的时间、金钱和能量放在试图改变自己的外部经历上,却没有意识到所有事情都是从内向外投射的。
那么,当我们不喜欢这部电影的时候,该如何去改变呢?
重新编导一部!
自从那时出演《西区故事》后,我就开始研究人类思想和“假装”的艺术与科学了。其中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两点如下。
1.你所相信的将会逐步变为现实
地图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出领域范围,而我们的思想地图则不同,它们实际上是对所描述的领域范围进行再造。这些地图通常都会变成能够自我实现的预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转变自己的理解方式来改变我们在世界上的经历(并且最终改变世界)。
换句话说:
随着时间推移,地图就逐渐变成了领土。
如果你认为世界是友好的,你将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因为你在寻找将要发生的“美好”的事情,所以你将更有可能找到它们。有时,你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和行动去成功地创造它们。
2.你可以让自己相信任何事情
让自己相信大多数人相信的东西很容易(就像地球是平的、太空旅游是不可能的、无法突破4分钟跑完一英里的极限),只要让自己相信任何事情都是绝对有可能发生的,不管在其他人看来是多么不靠谱甚至可笑的。
(如果你觉得很难相信,不妨去查找一下玛丽昂·基奇
的警示故事或当今的“平球”协会 )
为了让自己相信某件事是正确的,只需告诉自己它就是正确的,收集能够暗示它的正确性的证据,并在行动中将它当做是正确的。
与其努力让自己的信念向“现实”看齐,不如让它向自己在生活中最想要创造的东西看齐。当相信想要的东西一定能够得到的这一信念成为习惯时,你就可以创造非常惊人的结果了!
改变自己的生活影片
1.写下自己生活中的3个最高目标(任何领域均可)。
2.对于每一个目标,写下一些对“假装成真”有益的事情。
例如:
目标:成为公司里业绩最突出的业务员。
假装。
*销售很简单,我很喜欢。
*与越多的人进行交谈,销售就变得越简单。
*学习销售技巧让我变得更有灵性。
目标:与意中人幸福地结为夫妻。
假装。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我的意中人。
*我魅力十足!
*我越是被某人所吸引,我对她(他)就越有吸引力。
提醒一下,这里并不是说要去寻找你现在所相信的事实,而是去寻找自己确信有用的东西。
3.通过进行下面的练习,主动让自己相信想要的东西:
a.告诉自己,这些是真实的
你只需通过在生理上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就能让自己更快地认可它。要做到这一点,请告诉自己一些你知道的事实,比如,“今天是,我的名字是,”然后以完全相同的语调和身体姿势去重复新的假装对象。
这可能需要尝试很多次(甚至可能需要几百次!),不过当你能够将语调和身体完全配合起来之后,你会发现新的假装对象竟然令自己“感到”更加真实。
b.收集它是真实的相关的证据
将列出的每条假装内容填入下列格式的空白处,并尽可能地重复多次:
“我知道这对于我来说是真实的,因为 比如 ”
假装。
我越是被某人所吸引,我对她(他)就越有吸引力。
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真的,因为当某人“从内至外闪耀光芒”时,我总是更容易被她(他)所吸引。这种“从内至外闪耀光芒”就像地铁中的
一位女孩对男朋友微笑时的那种美。
c.在行动中将它当做是真实的
问自己:“如果我知道这是真实的(新的假装),我该怎么做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呢?”
例如:
“如果我知道学习销售技巧会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我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公司里业绩最突出的业务员呢?”
“如果我知道自己魅力十足,我该怎么做才能找到意中人呢?”
当你想出一系列行动之后,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至少选择其中的一项付诸实践吧。
从受害者到创造者
你从前经历过让人紧张的境遇吗?观看过一部超刺激的电影吗?阅读过一本忧伤的小说或励志类书籍吗?
我敢肯定你从来不曾真正理解过这些情绪,因为每一种特性,如紧张、刺激、悲伤和激励其实都来自于你的内心,而不是你将它们归因于的那个结果。你才是经历紧张、刺激、悲伤和激励的主体,并且,从生化角度来讲,你还是它们的创造者。
为实施“抱怨禁戒”,请努力在一周内不抱怨任何事情。如果在这周内,你哪怕抱怨了一次(通常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请以下一天做为新的开始吧。
我当初第一次做这项训练的时候,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不过它所带来的变化确实让人感觉非常值得!
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呢?
因为如果你在实践过程中总认为,经历是由外而内产生的,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位受害者。相反,如果你肯主动去创造经历的话,你就会回归到生活创造者的位置上来。
为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列举我的一位客户,房地产投资商“弗瑞德”的案例。
弗瑞德曾经被我称之为一位“成功的受害者”。他的生活充满着美妙与奇迹,不过他并不明白是自己在创造自己的经历,所以总是担心所有这一切会逐渐消失。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他赚了很多钱,但他却从没有觉得自己赚够了。当我让他谈谈自己对金钱的想法时,他非常严肃地说:“赚钱
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管理金钱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失去金钱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对于我们的训练,他的目标是希望我能够帮他赚更多的钱,这样就不用再为金钱而烦恼了。
接下来,我同他分享了由内而外的概念,并要求他复述一下自己的话,并承担起关于赚钱经历的责任。
下面就是他所想到的:
· 我发现赚钱非常艰难
· 我发现管理金钱非常有压力
· 我发现失去金钱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为了娱乐一下,我就让他再往前一步,真正地将自己想象成经历创造者。并且,我还告诉他,尽管我们通常都将自己的经历看做是一成不变的,而事实上,它很少是真正不变的,因为我们的思想在不断变化。以下就是他第三次复述的内容:
· 我经常在赚钱的过程中创造了艰难的经历;
· 我经常在考虑如何管理金钱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我经常在思考失去所拥有的一切以及今后如何发展的过程中使自己担惊受怕;
这为我们继续开展训练设定了新的目标。
1.在工作中体验到更多的安乐和幸福感。
2.在管理金钱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
3.通过鼓励自己来激发自己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而不是担惊受怕。
4.把自己看作生活的主人和经历的创造者,并有能力在自己的所有行动中创造出高兴、愉快和意义。
这样,他不仅在最初几个月的培训课程中改变了自己的赚钱经历,更是在一年内赚到了更多的钱,担心也变少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创造了美好的经历”。
这到底是谁的生活?
1.写下一两段关于自己在生活中想去改变的情景或领域。
例如:
“我的人际关系差极了。我自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家伙,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我固执、情绪化,并且不愿意花时间处理任何事情。”
2.回顾以上内容,并将之前归为其他人或外部事件的感受(如压力、安乐、困难、担心等)的短语划上圈。
3.将以上感受看做是自己带到经历中,而不是从经历中得到的,然后重写一遍你的故事。如果愿意的话,请注意大多数经历都只是暂时的、可变化的。
例如:
“我真的不喜欢现在跟鲍勃的关系。我真的很想了解他的很多事情,但我发现这很困难,因为当我跟他讲话时,他似乎总是在想其他的事情。”
4.为了娱乐一下,将自己看做是经历的真正创造者,再重写一遍你的故事。你想要创造更多想要东西的目标/意图是什么呢?
例如:
“每当我看到鲍勃皱着眉头,或者当我问他问题,他只是咕哝一下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出现噩梦般的情景:如果在今后二十年的时间里他总是这样,那将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啊!我感到非常伤心和愤怒,并期望着如果足够愤怒,我会鼓起勇气跟他谈一下这个问题或者干脆不理睬这件事,继续我的生活。
事实上,我真正需要的是让自己感到快乐(与鲍勃毫无关系),并且在他需要我的时候,我在他身边就可以了。万一他真的不想做出改变,我将随时准备更换话题。”
概括起来就是:
· 世界如你所想;
· 人们总是倾向于发现自己正在寻找的东西;
· 人们正在,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自己的生活经历。
在继续进行训练之前,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花一定时间尝试按照我们所讨论过的方式去生活。只要乐意,你可以经常重新读一遍这段内容,享受它,做一些练习,并留意一下即将“自动”发生的那些变化。不要太着急,你拥有世界上的全部时间!
开心点,多学点吧。在你准备好之后,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程中相会
很多人都具有相同的思想病状,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是正常的。
埃里克·弗洛姆
古老的苏族传说
在远古时期,造物主想将一件东西藏起来,直到人类发现它为止。于是,他召集了所有生灵,征求它们的意见。
老鹰说:“给我吧,我将把它带到最高的山上去。”但是造物主说:“不行,总有一天他们会征服大山并找到它的。”
鲑鱼说:“给我吧,我将把它藏到大海的最深处。”但是造物主说:“不行,总有一天他们还是会到那里去的,因为他们天生就是探险家。”
水牛说:“给我吧,我将把它埋藏到大草原最中心的位置。”造物主还是说:“不行,总有一天地表会裂开的,到时,他们就会找到了。”
所有生灵顿时都被难住了,这时,一只年长的盲鼹鼠开口说道:“为什么不把它放到他们的身体中去呢 这将是他们最后注意到的地方。”
造物主说:“很好,就这样!”
本性的实质
最近,一位妇女拨通了我所在电台的热线电话,当时,她的思维速度真是惊人。她正在担心所有事情,并且想马上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我打断她对痛苦的长篇大论,提了一个她肯定会认为很唐突的问题。
“如果你手中有一碗浑浊的水,并且想让它变成澄清的,你该怎么做呢?”我问道。
她想了一会儿,说把它煮沸。
我笑起来了,因为我认识到这恰恰是她对自己思想的处理方式。她试图通过尽最大努力将所有问题解决掉,以此来获得澄清。从策略上讲,这就像是通过增加道路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调高音量来消除噪音,抑或通过炸毁自己来获得和平的解决方案。这并不是说,从来没有人尝试过以上策略,而是这些策略根本就不会起任何作用。
如果你想让浑浊的水变得澄清,你必须将它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混浊物沉淀下来。为什么这个方法奏效呢?因为水的本质就是澄清的。就像思想的本质是澄清的一样,人类的本质是善良的。
多年前,我在超级教练盖伊和凯萨琳·亨德里克斯那里求学之时,她们同我分享了她们关于“本性”和“人格”的定义。
从本性层面来看,我们所有人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界线。在内心深处,我们都需要同样的东西 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以及在我们诞生的世界中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幸福。
当遇到危机情况时,这种共同的人性就会表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在极大的灾难面前,你经常能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善意、理解和同情行为的原因所在。
探索本性是一项终生追求,也是众多精神方面学术研究的传统和实践的终极游戏。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过度沉迷在游戏中,因而错过了在本质上的自我层面不断深化的乐趣和智慧。
人格的产生
最近我观看了20世纪50年代发行的,由斯图尔特·格兰杰和珍妮特·利共同主演的浪漫剧《美人如玉剑如虹》。在影片中,有一个令人讨厌的、脸上带有疤痕的演员以扮演名为斯卡拉姆齐(意即“虚张声势的胆小鬼”)的戴面具的浪漫小丑谋生。
可是他的面具被斯图尔特·格兰杰所饰演的一名激进分子拿走了。
这样,格兰杰就能在当地**们的眼皮底下行动自如了,因为**们自以为非常清楚面具下面那张丑恶的嘴脸。同样道理,大多数人一直都在伪装着自己,以至于所谓的真实的自我早已不复存在了。
于是,在认为自己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总有一天我们将会被揭开面具,并被发现是个骗子)这种潜意识的作用下,我们开始编造一个新的故事。我们越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出新的面具上,就越会相信自己真的需要一个面具。
和生俱来的本性不同,我们的人格是在实际生活中创造并保持下来的。并且,人格最初是在我们对周围世界中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自己在一个“子宫旅馆”中已经待了近9个月,感觉完全就像在家里一样。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当你正在温暖的热水
床上放松自己、品味着胎盘风味的炸土豆片、完全陶醉在自己的生活中的时候,突然一阵“隆隆声” 你感到地震开始将床架摇来摇去,并且在还没有弄清情况的时候,就已经被一种类似于龙卷风的无形力量甩出房门了。
接下来,你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光线非常刺眼的地方,**被一个戴着面具的庞然怪物拍了一掌,于是你开始大声尖叫起来。
这时,你在心理上迫切需要安全感。你终于体会到安全和舒适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不过,开始的那段危险经历已在你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烙印,并且这种感觉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时常重现。于是你开始对“安全感”求之若渴 不仅现在是安全的,还要永远都安全。
在缺乏安全感时,我们总会试图去控制周围的环境,尤其是身边的人,以此来获取安全感。其中的一些人会允许我们的强烈情感“支配他们”,但是当这种情感是愤怒、悲伤或恐惧时,相反却激发了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并使他们想要获得安全感。但是,我们迟早会意识到,自己并不能支配所有人。
然而,尽管我们不能支配别人,也很快就会发现,通过这种方式,自己仍然能够获得安全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当人们赞成我们的行为时,是不会去伤害我们的(大多数情况下)。因此,我们学会了“友善”,并按照被教导的方式去行动,以使“他们”赞同我们,这样就感到很安全了 至少在他们赞同我们的时候是这样的。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开始形成一种人格(一种行为),它将欺骗所有恐怖的庞然怪物,并使其相信自己正是它们想要的那个人。而当我们忘记这只是一种行为时(也就是开始相信我们实际上就是自己一直在假装的那样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述,我们就像是钻石,将太多时间花费在为使自己看起来更漂亮而不断涂抹指甲油上,以至于我们开始认为自己必须生活在谎言之中才行。
大多数训练(当然,这里是指在第一和第二层次)的重点都是教人们怎样更好地使用指甲油;大多数疗法都是关于如何揭穿这些谎言的。而“超级指导手册”则是要探究本质,发掘内部的那颗钻石。
幸福之源
大多数人们都认为生活就是从痛苦到快乐的一系列亲身经历的集合。
痛苦 快乐
这样,生活的游戏规则就变成了去弄清哪些事情让你感到快乐(然后做更多这样的事情),以及哪些事情让你感到痛苦(然后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从某种意识层面上讲,快乐似乎来源于拥有某些特定的东西 大量的金钱、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很多人在表面上拥有所有的这些东西,而内心仍然感到非常痛苦。因此,我们开始进行深入探究,却发现真正决定我们快乐与否的是我们的“行动”,而不是所拥有的事物。做了正确的事情,你会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做了错误的事情,你的良心就会不断地谴责自己,直到入土为安。
但上述理论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很多人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好的事情发生在坏人身上,坏的事情又时常发生在好人身上。尽管我们会认为“做正确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回报,但是现在来看,生活一点都不公平。
这种思想使得很多人在追求快乐和幸福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以自我为导向。我们很快就能发现(正如第一节中所述),决定我们经历的并不是客观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自己认为会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开始尝试做出肯定的言论和积极的思考。当然,即使我们只能控制自己头脑中的思想,还是能够发现终身幸福的秘诀。
很多人都停留在这一认知层次上,因为存在一点误解 他们认为之所以自己无法完全避免消极思想,是因为自身的技巧或努力不够。但却没有认识到,这种想法只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他们自己完全可以决定哪些思想才能进入脑中
。
但当你真正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只能够决定仔细思考哪些问题,并认为哪些是重要的,却从来都不能决定哪些思想才可以进入脑海中。
至此,人们陷入到一个困境中。就像我的一位客户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我开心并不因为所拥有的东西或所做的事情,而且也不能够决定我自己的思想的话,我不就像是被生活欺骗了吗?”
这也就是一些人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控制不了快乐,并决定放弃对它的追求。但现实往往是,当他们停止努力去获取快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感觉更加良好了。而这又会使他们得出另外一个谬论 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追求快乐。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谬论呢?因为它仍将快乐看做是一件“东西” 我们能够拥有或者并不拥有、直接追求或者间接追求、成功获取或一不留神就会失去的东西。
一些人在追求感观愉悦(或者我们所称的“快乐”)时认为,既然他们不能决定哪些思想才进入大脑中,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完全停止所有思想。
接下来你将很快明白,这种看似奏效的方法,实则是将人们引入一套复杂的惯例、祈祷、禅修以及其他戒律中去,以使他们至少可以暂时地停止思考。
在经过这些练习之后,人们通常会感到很平静、愉悦,因此这些练习看起来正是通往快乐的康庄大道。不过,它们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去实践 尽管相比收获如此珍贵的珠宝来说,这点付出实在是不足挂齿,然而大多数人们不愿意或者不能坚持在二十年的日子里坚持每天做二十分钟的祈祷。
现在请再看一下我们的基本前提:
痛苦 快乐
坏的东西好的东西
坏的行为好的行为
坏的思想 好的思想
思想 无思想
所有这些观念内在的共性就是,痛苦和快乐都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事物,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它,就必须付出行动。不过,这里还有另外一种视角,那就是以全新的角度去看我们怎么去做才能找到康乐的常规想法。
痛苦想法康乐(自己)
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婴儿的双眼,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其实生来就是平静的 与神灵合拍、与福祉相连,并且停驻于幸福之中。但是,即便还只是婴儿的时候,人类仍需要经常去干预自己的这种天性。我们经历着肉体上的折磨。却并不清楚这种折磨的根源所在,于是我们尽力按照自己所知的去行动 尖声惊叫!
接下来让我们高兴和惊奇的事情是,有人过来“把事情处理好了” 他们给我们喂食、擦干净我们的**、用滑稽的声音和像过山车一样的动作来逗乐幼小的我们,在我们弄清楚这一切之前,又重新回到幸福的怀抱中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将康乐的回报与创造它的人或行为联系起来,或者归因于后者,这再正常不过了 我们很好,因为妈妈爱我们;我们很好,因为爸爸保护我们;我们很好,因为身边的人都很关心我们。
接下来的某天,我们做了一些令自己感到很高兴,爸爸妈妈却不喜欢的事情 将一些彩色颜料喷到了墙上,或者当爸爸很疲倦的时候我们却大哭起来,于是,我们所陶醉的爱的海洋中突然出现了大群的鲨鱼和其他许多怪物。
不久,我们就意识到爱和康乐在外部世界中,于是对于人格的需求也就应运而生了。
但是,康乐(包括幸福、感知、爱、平静和心灵)才是你的本性。当你通过由外而内的方式去追求康乐时,你永远都不可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因为它早已存在于你的内心中了。这就像是你把钥匙忘在家里,却跑到大街上去寻找一样 不管你花多长时间、多么努力,也永远不可能在并不存在它的地方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得到了第二个秘诀:
为什么弄清幸福的根源十分重要呢?因为我们把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挥霍在了追求那些被
认为是能“使”我们快乐(远离痛苦或者带给我们乐趣)的目标、事业、金钱奖励以及人际关系上了。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受的压力和紧张很多都是由于做法不当造成的,即试图通过拥有、去做或者获取一些的东西,来让自己的感觉更好一些。
简而言之,我们将自身的美好感受归因于决定着我们该去做什么的对象,以及如何去做才能得到更多这样的感受。
· 假如我的幸福是因为与你同在,我将会尽一切努力使你待在我身边。
· 假如我的幸福来源于工作或收入,我将会彻底投入到工作中,甚至愿意违背自己的信仰,以此来稳住或提高收入。
· 假如我的幸福来源于一种食物或药品,在下次感到自己需要获得美好感受的时候,我将尽一切努力去获取它们。
由于存在自我实现的预言,我所相信的一切都将继续看起来是正确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世界正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当我们告诉自己所有这些事情都会让我们变得更为快乐时,他们一定会这样。
但是,当你开始认识到幸福是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一个可以去追求的目标时,你就会意识到,为了重拾幸福,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将注意力转到自己身上。
我们真的需要自我评价吗?
杰里米在一家网络营销公司工作,他聘请我去帮助他提高自我评价。他曾经听一位富有感染力的演说者讲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他认为对自身评价不高才是阻碍发展的真正原因。
在我们进行第一次培训时,我问他是如何知道发展受阻是由于自我评价造成的。他对此感到十分震惊:“难道成功不需要对自己有很高评价吗?”
在对一些非常成功的好莱坞明星(他们的自我评价大多很低)进行培训之后,我才知道人们所说的“自我评价”大都基于他们生活中的事情所表现的状态以及日常变化。
于是,我向他讲述了我的儿子奥利弗在6岁时第一次练习棒球的故事。在练习了的数周之后,他告诉我说:“爸爸,我想退出了,我再也不想玩了。”我问他原因,却被他的回答给镇住了,他说:“因为我的棒球打得太垃圾了。”
如果我真的认为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是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会告诉他“像老虎一样勇猛地去打吧”,我还会告诉他要如何如何“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以及“不管你认为自己能做到还是不能做到,你都是正确的。”
但我没有那样说,只是在他对我说“我的棒球打得太垃圾了”的时候的,我对他说:“嗯,是这样的。但问题是,你想打得很漂亮吗?”
这时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因为他从来没想过棒球打得漂亮是可以去学的,而不是你生来就能这样的。我对他说:“接下来我要告诉你怎么做。每天你对我发50次球,我对你发50次球,然后我们一起再练习50次挥棒的姿势。我保证不出一个月,你就会打得非常漂亮了。”
然后,我们开始这样练习,他的确打得很好了,不过更有趣的是,他也开始更加喜欢打棒球了。
为什么人们认为自我形象非常重要呢?正如专家们所说的那样,我们必然会生活在自我形象之中 也就是说,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像自己认为(或者担心)的那个样子。因此,如果人们认为或“将自己看做是”害羞的人,他们将会在行动中趋向于表现害羞;如果他们将自己看做是自信的人,他们将在行动中趋向于更加自信。
这将会使人们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上作出改变。在第一层次,我们在生理上通过站直、挺胸以及正视对方的眼睛来让自己变得更为自信。同时,我们还会说出肯定的言论(“我很自信,我很自信,我很自信!”)以及做出积极的行动。
在第二层次,我们将会直接针对自我形象来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催眠、放松和视觉引导来改变内心中的自我认识。我们还通过回顾自己从前的成功经历,以及花21天、30天或更长的时间去调节自己,以使自我认识出现新的改观。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方法将会对你自己以及你的状态产生很
大的影响。但是,即使我帮助奥利弗采用了所有这些方法,他的棒球水平还是得不到提高,因为他只是一味地在想自己打得很好。
这与一项于2003年开展的、针对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数学水平之间的关系的世界性研究不谋而合。在这项国际测验中,学生自信度最高的10个国家和地区里,只有以色列和美国的学生分数较高。而不可思议的是,尽管那些来自于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学生明显缺乏自信,但他们的测试得分却比前者高得多。
当我建议杰里米要靠创造性的销售技巧,而不是靠自信、自我形象甚至自我评价来取得进步时,他看起来有些失望。接着我就讲了关于自我评价的真正起源 自己的天生幸福。
我告诉他,当我们把注意力从打造更为漂亮的面具转移到最高层次的、最深的自我时,会发现面具以及所有关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下面隐藏的自己,竟是如此美妙。
最后,杰里米觉得应当尽量先让自己快乐起来,然后再去寻找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直接去寻找所谓的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在感知自己本性的那颗“钻石”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就成为了社交圈中一颗闪亮的“钻石”了。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试验,它能够让你体验到这个秘密
·幸福并不是你的行为结果,而是你的本性所在。
·你不需要通过改变,去做或是成为任何事物来获得快乐。
·如果想在某方面做得更好,请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空想。
·你是一颗“钻石”,只不过深藏在谎言中,被指甲油所覆盖。
如果你的生活还没有发生很大的改观,不要着急!请注意,只要你乐意,可以花很长时间,也可以花很短的时间来翻过这一页,进入下一节课程中。在我们合作的过程中,客户大多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时感觉事情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直到在某个时刻回首过去,才发现一切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开心点、多学点,让我们继续探索吧
我害怕成功。获得成功意味着做完了在世间的所有事情,就好像雄蜘蛛与雌性蜘蛛交配完就会被她吃掉。
我更喜欢一种持续的变化状态,在前方,而不是后方,永远有个目标等着我去实现。
乔治·萧伯纳
鸟的鸣叫
从前有一位教师,因为自己对世界本质的高明见解和言论而受到广泛称赞。一天,一位学生问他说:“您希望如何通过教书改变世界呢?”
沉思了一会儿后,教师说自己没有任何想法。
“真正能听懂我的话的人实际上并不需要我说什么;听不懂的人则会继续听下去,直到我口干舌燥再也讲不出话来,却也不能改变任何事情。”
学生困惑不解:“但如果您的思想不能改变世界,为什么还要教书呢?”
教师笑道:“为什么鸟儿要鸣叫呢?”
奇妙的“捡回”游戏
米希卡和艾比是我的两条狗,她们的性格截然不同。
米希卡是一个很无趣的家伙,不过在她喜欢的游戏(正如你所想到的“捡回”游戏)中就不一样了。当你拿起她正在啃食的骨头,尽最大力气扔出去,她会拼命去追赶这块骨头,再把它带回你的面前,并要求(或者乞求吧)你再把它扔出去。她总想这样玩个不停,偶然间,我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任其自然跟她玩下去,她会一直这样来来回回,直到筋疲力尽才罢休。
我称米希卡为“目标小狗”,因为她的行为与我所见到的强迫性目标设定者非常相似。他们在生活中的每个领域不断地为自己设定目标,以使自己不断地向前追求着那个渐行渐远的目标。他们很少停下来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自己达到了目标,接下来该做什么呢?而那些真正成功了的人们(至少从社会标准来看是这样的)经常发现自己感到无聊和孤独,直到重新回到紧张中才感觉好一些。
从本质上来看,设定强迫性目标实际上就跟自个儿玩捡回游戏一样 尽最大力气将骨头扔出去(设定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大目标),然后投入十二分的精力以及用持续不断的行动去追赶它。而当你的快乐和自我价值变成骨头之时,问题就出来了。
对于大多数强迫性目标设定者,他们的康乐感来源于对我行动的肯定。但由于他们在不断提高着对“成功”和“目标”的要求,他们很难做得足够好,以此让自己觉得快乐,而且是值得的。
总是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更多的目标要去实现,于是他们完全无法对现状感到满足。而且,有时我会想:如果他们任其自然地追赶下去,那么结果就是他们会这样一直追赶着,直到筋疲力尽为止。
另外一条小狗艾比则被我称为“顺流小狗”。这个称呼参考了超级教练厄尔·南丁格尔(南丁格尔-康南特培训机构的创立者)的一部着作。他将“顺流之人”定义为那些“在合适的河流(事业、职业或专业)中最快乐、最活跃地生活着的人们。成功对这些人来说犹如顺水推舟。事实上,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时,他们就已经成功了;而那些世俗的成功特征总有一天会降临到他们身上。”
艾比喜欢逛公园,也喜欢待在家里。她喜欢与我的儿子赛跑,与我们家的小猫一起在沙发上溜达时也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事实上,不管艾比在哪里,她总能适应环境,过得很开心。
非常奇怪的是,艾比从来不去做的游戏就是“捡回游戏”。当然,你可以随兴扔掉她正在啃食的骨头,不过你将再也看不到这块骨头了,除非你自己去把它捡回来。
对人类来说,我认为这两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是行为选择问题,而不是性格类型问题。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认为自己拥有的还不够,并去寻找一些东西来填补这个空缺;当然,我们还可以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正是想要的一切。我们可以将“快乐的骨头”变成“竞赛的骨头”,然后将它扔向虚幻的未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现在就开始尽情享用它。
这就是第三个秘诀:
你不需要去任何地方,你就在这里。
这个想法对于那些认为“下一件大事”总是在前方不远处的人们来说,的确有些困
难。但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这句话后,很多人都会感到肩膀开始放松了。
要注意的是,不需要去任何地方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停下来,而是说,你不必再为得到更好的东西而去其他地方了。也不是说你不能更换自己的爱车、工作,提升财务水平或是改善人际关系。而是说,如果你这样去做的话,最好是你确实想这样做,而不是你认为自己不得不这样做或者应当这样去做。
我曾经有一位客户名叫约翰,他坚决反对生活中没有内在目标的观点。我并没有直接与他争辩,而是让他看我之前从一本杂志上复印下来的一幅漫画,讲的是一位西装笔挺的业务经理在跑步机上奔跑,他的前额处有一张一美元的钞票,可是无论他怎样努力就是够不着。约翰觉得这一点都不好笑,不过我知道这已经激发了他内心的某种意识。
在开始我们的下一节课程之前,我先引用喜剧演员莉莉·汤姆林的一句格言:
与老鼠比赛的麻烦是,即使你赢了,你还是一只老鼠。
对于前进的追溯
如果一个人出于**行事,那他一定了不起。
本杰明·迪斯雷利
**(名词):
1.热烈的情感、爱
2.对某种行为、事物或理念的强烈爱好、渴望或奉献精神
当我还在伦敦的一所戏剧学校求学时,许多成功的男演员和女演员找我谈论“真实世界”中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让我经常感到烦恼的是,他们中间似乎很少有人按照我记录下来的目标设定法则去做,而这些法则正是我一直在阅读的、关于如何获得成功的书上写的。
那个时候,我最深刻的记忆之一来自于获奖演员罗斯玛丽·哈里斯(以出演《钢木兰花》中詹妮弗·艾莉的母亲而出名)的登台演讲。当被问及在横跨数十年,涉及戏剧、电影和电视等领域的职业生涯中是如何一路走来之时,她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从来就没有过职业,或者说追溯从前,我才知道自己有过职业。”
当我们请她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时,她说这就像是在爬一座大山,她从来只关注前方的一切,同时根据当前所面临的各种机遇,以及自己觉得最喜欢做的事情去临时做出选择。
只有在置身外部世界中,由外而内地看待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曾经拥有的就是人们所谓的“职业”。
受哈里斯女士的启发,当我初次向客户介绍这一观念时,我通常会要求他们进行以下思考试验:
今天就放弃你的工作!
1.如果你能够做到今天就辞职,那么接下来的一个月你想要干什么呢?接下来的一年呢?(请注意:如果你想去干的事情与你之前的职业领域完全相同,非常好!)
2.如果不打算去其他任何地方,你想要干什么来打发时间呢?
3.如果你根据自己的最大**、价值观和愿望来作出工作决定,那么接下来你将会从事什么工作呢?
当人们可以“放弃”去其他地方的打算,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按照自己的**去生活,做更多自己喜欢和想要去做的事情的时候,结果是,在他们追求新职业生涯过程中,工作比从前更为持续、更富**,而不会导致职业“降级”或是生活方式“精简”。
当然,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的**在何处,这将是一个相当消极的想法。请取来一个笔记本和一张白纸,准备做两个列表:
将第一个列表标记为“让我充满活力的事情”,将第二个标记为“让我感到疲倦的事情”。
在今天的课程以及本周接下来的时间里,请尽力填好这两个列表。然后看一下是否能够在每张表里列出10件事情。
例如:
让我充满活力的事情让我感到疲倦的事情
与妻子一起闲逛缴纳税款
爱自己的孩子与很多不认识的人打交道
旅行 试着打造“一个职业人士”
读书电脑故障
冒出一些新的点子人们不按自己所说的去做
在完成表格之后,你可以找机会去做更多“活力列表”中的事情,并消除、避免或减少花在“疲倦列表”所列事情上的时间。这样做可以迅速提升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力,并且你会感到自己更加积极、热
情和充满希望了!
要是我偏偏喜欢设定目标呢?
给我一个有目标的存货管理员,我会还你一个创造历史的人。
给我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我会还你一个存货管理员。
J.C.彭利
支持“目标设定是成功的要素”这种观点的最着名研究之一就是“耶鲁大学1953班级调查”。该调查对耶鲁大学的一个毕业班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开始时,只有3%的毕业生对自己有非常清楚的目标,并将它们写下来了。而在跟踪结束时,这部分毕业生的成就远远超过了97%的其他人。这个统计结果(如果是真实的)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我在对过往项目的调查中发现,耶鲁、普林斯顿以及其他任何一所常春藤联盟大学均没有关于该项研究的记录。托尼·罗宾斯称自己最初是从齐格·齐格勒那里听到的,齐格·齐格勒记不起来他是从哪里听到的了,不过他觉得可能是从 等一下 托尼·罗宾斯那里!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不诚实,或者说“设定目标是不好的”。不过,当你别无他法时,目标设定的诀窍在于全身心地参与,而不需要将自我价值或幸福感投射到成就中。
最初,我是从超级教练乔治·普兰斯基那里认识到这一区别的,因此我才得以在更深的层次上去认识这个秘诀。为了解释得更清楚,请想象一下,在外部世界中创造我们想要的东西,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要素。
第一种是情感投入 自己的幸福、自我价值和康乐感与追求结果的过程之间的关联度。
第二种是身心参与 我们可以多大程度地将创造性和体能投入到创造结果的过程中。
从本质上看,这些要素可以组合成与我们所能想象到的目标、问题或环境相关的四种方式。
1.低投入/低参与
低投入/低参与是指人们并不十分关心(甚至是不了解)所发生的事情,也不做任何努力去影响最终结果。
如果一个人不关心体育,他就不会受比赛结果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人际关系、工作或世界形势没有任何兴趣,他就不会关心这些事情,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去试图影响事情的发展趋势。
从积极面来看,低投入/低参与是一种压力极小、相对轻松的生活方式;从消极面来看,他将错过在自己的生活和整个世界中创造并潜在地影响生活的乐趣。
2.高投入/低参与
我很少与人斗殴,但有一次例外。那次,我冒失地对一名“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的球迷说,你的球队输给“谢菲尔德联队”但并不值得在酒馆中做出那些出格的举动。事实上,这只跟铁杆球迷们的运气好坏有关 他们的情绪随着球队的情况而起伏不定,但是,除了大声欢呼和虔诚祈祷外,他们并不能做任何其他事情去影响比赛结果。
这就是高投入/低参与所面临的困境:关心太多而做得太少。有时这也是情况所迫(因为,你喜欢的球队不太可能会让你到赛场上去帮他们赢球),不过更多的是由于认识到自己无能为力以及情感上的麻痹 当最后你没有做任何事情并且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本可以做很多事。
3.高投入/高参与
励志类研讨会的毕业生、社会和积极分子以及拥有雄心大志的企业家和野心家们倾向于通过高投入/高参与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将大量时间花在了工作上,采取了诸多行动,并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然后搭上情感的过山车冲向胜利带来的兴奋,或是跌入失败带来的痛苦中。
上一刻还在世界的巅峰,下一刻已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事实上,他们的状态如何与他们参与的时间长短有关,而不是碰巧被看到正处于上升或下降中。
从短期来看,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通常会使很多人感到兴趣全无或逃避现实,因而无法实现既定目标,还会导致很多人开始对设定目标感到害怕。
曾经的环保卫士或破产的商人也许会说:“不,我再也不会让自己去经历那些事情了。”然而,降低参与度(如更少地行动、逃避现实或者不再继续等)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它只能在你投入新一轮的游戏之前,给你一点时间去抚慰伤口、恢复精神而已。
4.低投入/高参与
据我所知,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降低情感投入程度的两种最佳途径就是:
a.尽量弄清哪些事情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哪些不是。
b.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或结果如何,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最终的快乐和幸福不受任何影响。
多年以前,我曾想看看,如果我参与到一项“快乐行动”中,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这项行动的具体内容如下:我将尽我所能的努力,让工作人员在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设置人行横道。但是当我意识到这并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后,我竟然可以完全从这件事中超脱出来,而不用去管其结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花了超过1年的时间,令人惊讶的是,我在整个过程中感到非常轻松、愉快。当然,最后结果顺理成章,人行横道修建成功。
这就是低投入/高参与/“轻松成功”这种生活方式的真实回报 不必为情感上的投入而承担任何压力,就可以在创造性地参与过程中享受到所有乐趣。这个过程完全是可持续的,因为不需要你不断地投入情感,就能保持前进。同时,放开手不尝试支配那些不能控制的事情(比如,其他人的行为、事情的最终结果等),相反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并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那么,你想要什么呢?
不管你是否认为自己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你都想得到它。
罗伯特·弗里兹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参加培训的人们总是不能说清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梦想。在这种情况下,请先稍微想一下所有清晰的和不太清晰的,能够激起对处境不满以及对未来期望的那些梦想和渴求。
接下来,你将看到的问题由我们推出的为期一年的“成功带来乐趣”项目(可登录www.geniuscatalyst.com进行详细了解)改编而成,它们将带着你以广阔的视野去探索你最想为自己和世界创造的那个未来。
这些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有许多想法和愿望,在决定想投入到哪些想法和愿望中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它们从头脑中提取出来,写在纸上。这些想法和愿望可以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健康到财富、从家庭到办公室或从身体到心灵。
在进行这些练习时,请你将一些可能实现的目标一一罗列出来。这些目标不一定可以在一年内甚至是一生中实现,也不要去考虑它们是否现实、具体或者符合自己所认可的那些“目标准则”。
稍后,在本节中将有一些帮助你提炼出最终选择的简单方法。现在要做的只是,尽可能多地列出能想到的事情,写完后再来看以下内容:
1.“应当”目标
为了尽力利用好当前的机遇,我们认为自己“应当”做的一些事情
*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你“应当”追求哪些目标?
* 哪些目标的实现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逻辑上的“下一个”目标
通常,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曾经追求过的那些目标的自然演变
* 你对之后要去追求的那些明智、合理、可靠的目标感受如何?
* 正因为你在过去一年中做过了那些事情,你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去。
3.“似曾相识的”目标
你曾经发誓在去年 前年 大前年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呢?
请完成以下句子:
* 到目前为止,你希望自己已经
* 今年,我决定要
* 如果我今年没有 我绝不会再去做这件事了!
4.“其他某人的”目标
在这个标题下,请列出其他人要你去完成的所有目标。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其他人对你有期望。而是弄清他人意愿对于塑造我们自身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请填写以下空白:
* 我的父亲/母亲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
* 我的父亲/母亲经常想去。
* 所有人都经常期望我去。
* 我的搭档/配偶/朋友们真心希望我能够。
在接下来的几类目标中,建议你将注意力从头脑中可能会设定的目标上转移
开,回到内心中。在阅读这几类目标时,请尽量将所有关于“自己可以、应当或是本应该”之类的强制性词汇抛之脑后,简单思考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以及是否能够得到它。
5.“深层”需求
* 在大千世界中,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呢?
* 你从未大声说出来的白日梦是什么呢?
* 比这还好的事情是什么呢?
6.“魔法”需求
如果魔法师出现在你面前,手中的魔杖可以满足你的任何愿望,你准备请求他赐予自己什么呢?
* 如果能够得到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并且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来得到、保留或保管它,你想要什么呢?
* 你还想要什么呢?
* 还有呢?
7.“快乐”需求
因为害怕无法实现后的那种绝望,人们往往不会让自己的梦想过于远大。
*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不必为没有得到而感到不悦,你想要什么呢?
* 如果快乐并不取决于是否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想要什么呢?
* 如果你已经很快乐,你还想去做、成为或拥有什么呢?
8.“淘气”需求
在孩提时代,是否有人告诉过你想要的东西或者曾经想要的东西是错误的?
* 如果你的占有不会伤害到其他人,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坏人或背叛亲人的人,你想要什么呢?
* 如果你并不认为“我不应该想要它”,那么你想要什么呢?
* 如果没有其他人在场,你想要什么呢?
* 如果没有任何人在意,你想要什么呢?
9.“但愿”需求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如果它不是这样的呢?你想要什么不同于现在想要的东西吗?
* 将你想要的东西写在以下空白处:
“ 但是我不能____”
“ 但是我永远也无法____”
“ 除非我没有____”
* 如果将“但愿”取消,你想要什么呢?
* 要是现实并不是这个样子,你想要什么呢?
* 如果你知道自己能够拥有,你想要什么呢?
10.“哇噻!”需求
在接下来的一天/一周/一年中会发生什么让你惊呼“哇噻”的事情呢?
* 你喜欢在生活中更多地拥有什么?
* 你喜欢做什么?
* 你喜欢去哪儿?
* 你喜欢成为什么?
让你“微笑”的目标(当你一想到就会面露笑容,真正得到后会笑容满面的那些目标)是什么呢?
请好好考虑一下这些问题。你可以将它们写下来,整天带在身上,并且一想到新的答案就马上记下来。一切就绪后,我们将进入下一环节来针对以上列表进行提炼。
更多阅读
不同的避孕方法哪种好? 最残忍的15种避孕方法
在夫妻生活中,避孕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不小心怀孕,很可能两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计划都会被打乱。如今这避孕方式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可医院的妇科诊室依然不乏堕胎的女性,想来与避孕方法出现纰漏不无关系。不同的避孕方法哪种好?
6种不同的俯卧撑,直接练爆你的胸肌 俯卧撑胸肌锻炼方法
6种不同的俯卧撑,直接练爆你的胸肌——简介6种不同的俯卧撑,直接练爆你的胸肌,这套在家用俯卧撑锻炼胸肌的6个动作,不仅不需要任何健身设备。这6种俯卧撑可以锻炼到胸肌不同的部位,直接把你的胸肌练爆。如果你不信就来试一试,不过在用这6
学法指导课之预习的修炼and学会复述
【晓琳专栏】学法指导课之预习的修炼 and 学会复述2015-09-09郝晓琳语文湿地学法指导课之预习的修炼 and 学会复述晓琳寄语我很懒,就想找个什么法儿让学生学会自学,而我就可以悠闲地坐在一旁欣赏,鼓掌。每次接手一批新学生,无论是几
BOLL公式用到STD,也就是标准差公式。不同软件标准差公式是不同的 std标准差
各股票软件的标准差函数STD是不同的,而布林线的上下轨是以STD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所以使用布林线应小心。大智慧和飞狐使用的算法是样本方差,二者数据基本一致,大智慧的更精确一点,通达信使用的是总体方差,同花顺就不知所谓了。这里最关键的
美好的人生 卡耐基美好的人生语录
美好的人生看了一部短片,名字叫做:做个好人!讲述一个长期在灯塔上工作的人,在死后,立了一份遗嘱,装在几个信封里,通过律师,交给几个当事人!这些当事人,都不认得这位死者,对于信封内的信和物品都不关心!但是律师提醒他们,居于对死者表示基本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