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古老的饮食种类,老到什么时候我不清楚,反正我家里姥姥、奶奶都会做的,她们的姥姥、奶奶也是会做的。住在青岛,沿海的原故,海岸线上有野生的海蛎子,有了这个东东才成就了疙瘩汤的美味,所以我要记下来。
说到疙瘩汤,好像全国都有的,不过疙瘩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是和好面团用手撕成疙瘩;有的是和面时直接和成面粉里夹杂着小疙瘩的样子,前一种汤是清的面很筋道,后一种稠稠的汤里夹着小疙瘩,我做的是后一种,也是青岛人最传统的做法。
材料:
1、面粉(一般的中筋粉就OK)
2、海蛎子肉(这个要特别介绍一下,如今菜市场里买的大都是养殖的,肉肉白白胖胖的,味道一般般。真正鲜到不行的海蛎子是在海岸线上天然生长的,取到它的方法也很古老,退潮时,在布满海蛎子的礁石上,妇女们用一种特制的工具——蛎抓(木头的手柄,一端穿过一只铁钉)叮叮当当一只一只敲出来的,新鲜的肉肉带着汁水。现在想买到这种野生海蛎肉也是不容易的,在沿海的郊区还是有为数不多的妇女偶尔会做些这个营生,幸运的话会在那里买到。
3、茼蒿,切成小丁(搭配海鲜最合适的菜,换成菠菜、油菜叶也行的,调调颜色。)
4、盐、植物油、葱碎、鸡蛋1颗、香油
步骤:
1、海蛎子肉要洗干净,不要加水就用那个原汁洗,加了水就破坏掉那外鲜味了,洗的时候用筷子顺时针轻轻画圈,洗完一遍用漏勺把肉捞出,汁沉淀一下沙子及脏物,倒出澄清的汁继续洗,海蛎肉粘液很多的,所以很不好洗,一定要有耐心的洗上10几遍。
2、锅里加少许油+葱碎+海蛎子肉,轻轻一炒,8成熟ok出锅备用,这个做法能让海蛎子最大程度的发挥鲜味。
上个小图看看吧,就是这样的,小一些稍稍显黑的野生海蛎子肉肉,微炒后会出一些汤,白白的一起盛出备用。
3、和面疙瘩(这也是个技术活,用我妈妈教的小窍门,把水龙头开的小小的,水刚流成线,不要用滴的,比滴稍大些就是很细很细的线,面粉放在碗里,接着这个水,一手晃着碗,一手拿筷子,筷子稍稍放平一些(与地平面的夹角小一些)在碗里划着“之”子,不要画圈搅,面粉会成了一个团,上层的面粉很快就会成了散碎的小疙瘩,用筷子推到碗边,下层的面粉继续着这样的动作,很快就可以和好)
原本想上个图片看看,可是呢面粉太白,闪光灯又太闪,根本看不清楚,修改过了还是看不清楚,就凭想象想一下吧~~
4、锅里加一点油+茼蒿炒一下,加水煮开,放入面疙瘩,一放入面疙瘩就快速搅一下,防止面团在一起,再煮一会,差不多翻三四个滚,疙瘩熟了,加入一个蛋的蛋花,和刚刚炒过的海蛎子,连汁一起加入,搅均,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一些盐和香油,出锅唠~~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