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伉
有些外国地名,彼此的原文本来分得清清楚楚,而英语有时把它们弄混,汉译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又以英语为根据,从而使情况更加复杂,甚至造成误解。新西兰这一名称,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鲜活例证。
看起来问题似乎十分简单,既称“新西兰”,显然是从一个叫“西兰”的地方加上“新”字构成的,往其他许多外国地名共同构成公式上一套就得:“新英格兰”来自“英格兰”,“新爱尔兰”来自“爱尔兰”,“新泽西”来自“泽西”,“新墨西哥”来自“墨西哥”……如此等等。那么,人们会问,那个旧的“西兰”在什么地方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我国出版的工具性出版物如《辞海》和《世界地名词典》等书中查到“西兰”的词条。从这两本书的释文看,这是丹麦的一个岛屿,打开地图或地图集,也可看到其中有关部位或图幅的注记是同上述词条和释文相呼应的,即在丹麦的最大岛屿上注有“西兰”二字,此外,图中再没有第二个叫“西兰”的地方了。这么说来,“新西兰”一名应该铁定就是从丹麦这个岛名加“新”字得来的了。事情难道果真就是如此简单吗?
按“新西兰”的英语原名为NewZealand,西兰的原名当然是Zealand了,查查国内出版的英汉(华)词典和英汉对照一类的地名译名手册,好像更证实了这种关联。比如1984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华大词典》有“Zealand”条,释以“(丹麦)西兰岛”;1993年8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的“Zealand”条,释以“西兰岛(丹麦东部)”;1993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在“Zealand”条后附汉译为“两兰岛(丹)”。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其中既然都把Zealand译为“西兰”,又都附加“丹麦”字样,“新西兰”一名的“西兰”,看来指的是丹麦的那座岛屿,便更加无疑了。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新西兰”的得名,与丹麦的西兰岛完全是“两码事”,彼此毫无关系可言!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同英语对其他国家某些地名的书写形式往往抛开原名、搞一套有直接关系。
按说,各国地名都自有叫法和拼写形式,凡是与英语同样采用拉丁字母的语言的地名,英国人依样照搬就是。但由于历史、语音、构同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如不自觉地“走样”),英语对其他国家的地名很多都与原名不大一致,而是另有写法,丹麦的西兰岛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易混淆的一个。
丹麦的西兰岛原名sjaelland,英语不直接采用,却作Zealand。这无论就词形或读音哪方面说,与原名都颇有出入。但问题还不限于这一点。麻烦出在把丹麦的sjaelland岛写成Zealand,这与远在南半球数万里以外的“新西兰”原名中的Zealand,就一点没有区别了。而后一个Zealand和丹麦的Zealand毫无瓜葛。然则它指的又是哪一个地方呢?可惜在我国过去的有关出版物中,除丹麦西兰岛,找不到其他答案;有的名为探讨外国地名语源的书,对此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大家知道,太平洋上的许多地名,同它们的“发现史”和“发现者”都有关系,新西兰也不例外。所以,要想弄清楚“新西兰”原名中的Zealand究竟何所指称,还得从它的“发现”经过和“发现者”谈起。
话说公元1642年,荷兰人塔斯曼率领两只船舶,从当时荷兰人占据的爪哇岛巴达维亚(即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朝东进发,经爪哇海、班达海和哈马黑拉海,绕过新几内亚岛以北的太平洋洋面,然后折向东南,到达斐济群岛的东侧,转而西南驶往一片没有到过的土地,他称之为“StatenLandt”(斯塔腾兰,意即属于荷兰的国土)。随后,大量荷兰人接踵而至。他们大多数来自荷兰的西兰省,于是把这片土地——两座结伴而立的大岛称为“新的西兰”。荷兰的西兰,原名Zeeland,“新西兰”的荷兰语名就是NiewZeeland。
荷兰人虽然发现了这两座岛屿,却并没有牢靠占有。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侵入并大举移民,1840年,两岛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他们占了新地盘,却保留了旧地名,仍称这个地方为“新西兰”,只是改用英语词形:NewZealand——因为英语中原来把荷兰的西兰称为Zealand,所以新西兰就写成这个样子。
荷兰的Zeeland与丹麦的sjaeland,名字本来不同,英国人把它们混成Zealand一个式样,已经人为不使;现在转用到新西兰的名字中,就更难以分辨r。而当初汉译时,人们没有弄清,也实在难以弄清英语Zealand的来龙去脉,没有很好予以区别,反而跟着英语的称呼走,把丹麦的Sjaeland按英语的写法和接近英语的读音译为“西兰”,却把荷兰的Zeland按英语的读法另译为“泽兰”。这么一来,从字面上看,“新西兰”一名中的“西兰”同丹麦的“西兰”仿佛是一回事,与荷兰的“泽兰”反而无关了。其实情况正好相反。我们译为“西兰”的那个地方,同新西兰的得名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而我们译为“泽兰”的地方,倒是新西兰得名的真正根据。
PS:文章发表于《地图》2008年第2期
资料来源,龙源期刊网
http://ifc.dhbc.net/rewriter/LONGYUAN/http/gdkha9uho9phj-m9bnl/text/Article.aspx?titleid=ditu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