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诗中甘棠注析 注册局设置暂停解析

范仲淹诗中甘棠注析

其一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生于河北真定(今正定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大中祥符七年(1015)中进士,天禧五年即公元1021年任兴化(今江苏兴化市)令、兴化有范公堤、范公祠。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入京为大理丞。天圣六年,经晏殊推荐,升任秘阁校书。后因上书被贬河中府通判。不久调回京城任右司谏。刚直不阿,再遭奸佞诬谤,贬睦州知州。升苏州知州,因功升开封知府,加天章阁侍制衔。后因百官图事得罪吕夷简,再发贬饶州知州。转润州、越州。庆历元年即公元1041年入延州任边帅对付西夏,至庆历四年达到和议,使宋朝转危为安。数度被贬。自庆历三年起,主持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改革运动即所谓“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失败后贬州知州,移邓州,杭州、青州、颍州,赴任途中死于徐州。终年64岁。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与词《渔家傲》等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兹先选录相关甘棠的诗文加以评析。

其二

范仲淹有《四民诗·商》诗。此篇中提及周公与召公。周公即臣旦,召公即姬奭,都是辅佐周初成王的大臣。召太保,周太师。所以常常并提。全诗如下: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贪秦。

经界变阡陌,吾商苦悲辛。

四民无常籍,茫茫伪与真。

游者窃吾利,堕者乱吾伦。

淳源一以荡,颓波浩无津。

可堪贵与富,侈态日日新。

万里奉绮罗,九陌资埃尘。

穷山无遗宝,竭海无遗珍。

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

此弊已千载,千载犹因循。

桑柘不成林,荆棘有余春。

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上有尧舜主,下有周召臣。

琴瑟愿更张,使我歌良辰。

何日用此言,皇天岂不仁。

先解题。范仲淹四民诗,共四首。分别是士、农、工、商各一首。四民是中国古代对平民的职业分工,有人以为其中也含有高低贵贱的意思。《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汉书•食货志》:“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范诗重点谈四民之功用各不相同,而在现实中却都各有苦衷。四首诗长不录,可以归于政治诗,现实性很强,文学性不强,重点表现他对现实社会人生的认识,对研究仲淹思想与后来的改革大有用处。这里把《商》之一篇串释如下: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曾经听说经商的人说,天下货物转运全靠他们这类人。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远远近近的人们在日中时会合,互通各自的有无。日中即中午。古代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日中是太阳直射的时候,约略相当于今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古人有日中而市的说法,相传是神农氏传下的规矩。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贾就是商,古人说行商坐贾。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对上可以使国家得利,在下可以奉养自身。藩,护卫。这里可以理解为奉养。

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早在《周官》时代都已经规定了商人的地位与作用,怎么能说商人的舍本逐末的小人呢。籍的本义为簿书。今说户籍类似。实际指所拿职业,其生活的凭借。《周官》把民分成九等九类。商是其中之一。《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古人常以农为本,以商为末,所以经商就叫逐末。

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贪秦。老天究竟是什么原因?这贪婪的秦国生出虎狼。

经界变阡陌,吾商苦悲辛。各诸侯国的境界就成了阡陌,我们商人常常悲愤生活的辛苦。经界即土地、疆域的分界。《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四民无常籍,茫茫伪与真。天下四民没有了自己常属的职业,真的假的一切全乱了。籍可以理解成生活的依赖。茫茫是模糊的样子。

游者窃吾利,堕者乱吾伦。游荡的人窃取了我的利益。堕落的人乱了的原则。这句话实际揭示不法商人对正当商人的影响,好比是劣币驱逐良币一样。伦即道理。

淳源一以荡,颓波浩无津。一,全,都。淳朴的源泉荡然无存,像水一样往下的势头浩浩荡荡,不可遏止。

可堪贵与富,侈态日日新。那里能受得了现在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富或贵,一律奢侈无边,一天比一天厉害。

万里奉绮罗,九陌资埃尘。为了送上绝好的绮罗,不远万里奉送。使田间小道都尘埃蔽天,都是奉送之车马行人。这里的“资”是提供的含义,有拟人用法。

穷山无遗宝,竭海无遗珍。穷尽山中珍奇与海中和宝贝。两句可理解成互文,这里是合译。

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因为他们的奢侈,鬼神都为之劳累过度,而天地多财都因之而变得贫困。此句可以移用今之无穷尽地索取自然资源的行为。

此弊已千载,千载犹因循。这种弊端已经有千年之久了,现在还在延续着。因循,继承、承袭。

桑柘不成林,荆棘有余春。桑树与柘树毁,都不能成林了,倒是荆棘在春天里尽享春光。桑柘本桑木与柘木,代指农桑之事,荆棘本灌木,比喻小人。

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我们商人有什么罪过呢?让君子都耻于与我们在一起。

上有尧舜主,下有周召臣。上面有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下面有像周公召公一样贤能的大臣。

琴瑟愿更张,使我歌良辰。但愿展开自己的琴与瑟,在此吉利的日子里放声高歌。

何日用此言,皇天岂不仁。什么时候才能用得上这句话,总有一天的,因为老天是公平的,不是没有爱心的。

这组诗揭示了宋后中期混乱的社会现实,本首则侧重于商人的悲苦。《岳阳楼记》写的“商旅不行”就是这种现实的另一种反映。范仲淹却一反传统的看法,不承认商人是末业,认为农业与商业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为了互通有无、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需要,商业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方面商人历尽艰辛、付出辛勤劳动,所做的贡献不容抹杀。他主张还商人历史上本来应有的社会地位。这种思想在这首诗里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周公即臣旦,召公即姬奭,都是辅佐周初成王的大臣。召太保,周太师。所以常常并提。他们辅佐成王,竭心尽力,忠心耿耿,分陕而治,皆有美政惠政,同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基者。成为后代为人臣的榜样。这里周召并举。周召也作周邵。是作为贤臣的代表。这种说法与写法古书中常见。

其三

《和杨畋孤琴咏》

爱此千年器,如见古人面。欲弹换朱丝,明月当秋汉。

我愿官商弦,相应声无间。自然召南风,莫起孤琴叹。

范仲淹《和杨畋孤琴咏》属于咏物诗,咏的对象是孤琴。同时又属于和诗,就应和他人。他人是谁,杨畋。杨畋是谁?《宋史》有传。杨畋(1007-1062),字乐道。将门之后(杨延昭为其伯祖)进士及第,授并州録事参军。历知岳州、湖南提点刑狱、知随州,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以经制湖南贼盗无功降官。后起为河东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嘉佑中,擢天章阁待制,判吏部流内铨,知制诰。进龙图阁直学士,复知谏院。出身将家而有学问,可能很受既能文又有武的范仲淹赏识。杨畋《孤琴咏》一诗今不传,梅尧臣有《杨畋赴官并州》诗,杨畋年轻时曾为并州如录事参军。

爱此千年器,如见古人面。直接写琴,琴是千年古琴。

欲弹换朱丝,明月当秋汉。朱丝,红色丝弦。也代指琴瑟。唐刘禹锡《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秋汉,唐李峤《饯骆四》诗之一:“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秋汉即秋天的天河。

我愿宫商弦,相应声无间。宫、商各为五音之一。音乐讲究的和谐,弦弦相应。

自然召南风,莫起孤琴叹。自然的风就是召南的风。召南周南合称二南。是归于诗经国风的二种最雅正的国风。这里的自然是不做作、不虚伪。

据诗意,范仲淹诗歌是和作,所针对的杨畋的孤琴咏,可能侧重于孤与叹。表达对家国形势或命运的担忧。借孤琴而言志。言志而寄于范仲淹,可见与范非一般交情。范诗从更高的角度,对对方是规劝的态度。表达宫商相应无意的愿望,可能正对应杨畋的孤独。

诗中提到召南风,与西周召公相关。汉郑弦《周南召南谱》称周召二南乃风之正经。又曰: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即我们按圣人的教训,守着召南贤人之风,何必感叹自己的孤独与不遇呢。因为召南之诗中多写男女之事,郑弦以为是:“二国之诗,以后妃夫人之德为首,终以麟趾、驺虞。言后妃夫人有斯德,兴助其君子,皆可以成功,至于获嘉瑞。”现在人阅读《召南》各诗,认为写爱情,在古人却有不同的解释。所以通俗的猜想是可能杨畋感叹的是知己难遇,而知己甚至可能侧重于是女人。

查杨畋亲撰的《亡妻陶氏墓铭》,全文如下:“君实陶姓,作配杨氏。父方母孙,教严礼备。君生乙巳而殁丙子,槀寓太原,未即南徙。乙酉归洛,言陪祖迁。今随舅丧,西迁别园。皇祐辛卯,上冬甲申,素茵薄棺,窆于兹辰。今而有知,其安尔真。呜呼!性之纯静,寿曷不永,行之婉淑,子奚不育。天曰至仁,于君为酷,邙交瀍曲,松楸始绿,君为我先,宁校遟速!”由墓志可知,杨妻姓陶氏,生于乙巳年,死于丙子年,无子。由太原归葬洛阳,在皇佑辛卯年随杨畋的父亲再迁葬于西园,墓志当然是当时所写。皇佑辛卯年是公元1051年。此前的乙巳年即公元1005年即宋真宗景德二年,丙子年应该是公元1036年即景佑三年。只活了三十二岁,所以说“寿不永”。看杨畋对她的赞美辞可以知道并无夫妻矛盾,而范诗中的“换朱弦”又切“续弦”之说,可见此时杨畋陶氏妻已经去世且去世不久。此诗当作于公元1036年即景佑三年之后不久。而景佑三年,范仲淹已经四十八岁,此年权知开封府,发生了以范为主角的著名的“朋党事件”。此年杨畋不过三十岁。很可能也在京城,任大理寺丞。

其四

范仲淹在《送江南运使张傅度支》诗中提到甘棠。全诗是:

刑措东南始诏迴,重分邦计命钦哉。

于公已积充闾庆,萧相还施富国才。

十郡甘棠歌未歇,一方流马路初开。

启心知有嘉謨在,足乱云霓忆帝台。

运使,古官名。水陆运使﹑转运使﹑盐运使等的简称。宋代转运使衙门称运使司。宋景德中实际相当于一路最高行政长官。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后设立提点刑狱司、按抚司等级分权,转运司称漕司。此转运使为江南转运使,张傅是人名,度支,是官名。宋代由三司使总揽国家财政大权,度支司是三司中的一司。长官称度支使,简称度支。宋代张傅,《宋史》有传。由楚州知州升江西提狱,调任江东任转运使。宋代行政之路分江南东路,简称江东,江南西路,简称江西,两路也曾合并称为江南路。所以江东转运使也是江南运使。

刑措东南始诏迴,重分邦计命钦哉。首句说张傅历官过程。由江西提狱调任江东转运使。让您做江南西路提点刑狱的诏令宣布刚刚宣布回京,再调整国计皇命您做东路转运使,这个决策实在英明伟大呵。古代皇帝的诏令叫钦命,钦,表示崇敬。这里在诗中转化为形容词。

于公已积充闾庆,萧相还施富国才。于公是汉代东海郡于定国之父,为狱吏,处理“东海孝妇”一案深得人心。《汉书》载:始,定国父于公,其门闾坏。共治之。公曰。少高大门闾。令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子定国为廷尉。为御史大夫,直到丞相。所以说充闾庆就是积阴德而广大门楣的含义。萧相即萧何,汉三杰之一,汉高祖推为功臣之首。后为汉朝丞相。称萧相。这里的意思是说,张傅做提刑已经像于公一样了,现在做转运使正能施展像萧保一样的富国奇才。

十郡甘棠歌未歇,一方流马路初开。十郡,应该是江南东路所辖之地,共有十郡或号称十郡,江南东路北宋时;辖一府七州,一府即江宁府。七州宣,徽,江,池,饶,信,太平州。这里说十郡是总说虚指。意思是在江东人们都唱新旧甘棠之歌像赞美召公一样赞美你。一方流马路初开,意思是江南一路从此畅通无阻了。

启心知有嘉謨在,足乱云霓忆帝台。启心,打开心扉。嘉谟,好计策。乱云霓之云霓,代指恶气,比喻坏人。乱则是治理。帝台即京城,如说帝阙,指朝廷。

此诗中提到甘棠,用的是甘棠的基本含义,即赞美官员的惠政。考虑到张傅曾经是江南东路转运使,晚年才做到度支。本诗中称他为度支,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用甘棠之歌表达对贤人的去思。因为张傅经过多次提升调任,才任到三司度支副使。很要可能,他在转运使任上时间较长,名气较大,所以成为普通称呼,而度支可能就是当时职务。此送可能是送张傅知应天府时(北宋南京应天府是今商丘)。北宋时应天府从公元1006年命名,1014年再升为南京。所以诗应作于此段时间。当时范仲淹还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张傅相对而言是前辈,所以诗中用语极尽恭敬。把张傅当作国之栋梁来赞美。

其五

《送陈环秀才游金陵》

君有江南行,为君歌以喜。龙盘山万曲,练静江千里。

江山不可空,台星照吴中。古来王谢地,今有周召风。

而间杨与郑,万丈光相映。煌煌聚宰府,金陵一何盛。

此去知已贤,雅客情无边。白云起江树,明月逐江船。

云月共徘徊,优哉如游仙。归来笑春风,白日登青天。

陈环秀才,不详。秀才,汉代察举为才之秀者,后代指尚未考中进士的知书达礼的读书人。金陵,即今之南京。龙盘即如龙之盘卧状。形容雄壮绵延的样子。常常用以形容金陵。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谢眺眺有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吴中,古指江苏苏州一带,今苏州市有吴中区。台星,三台星。《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台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因以喻指宰辅。唐李白《上崔相百忧章》:“台星再朗,天网重恢。”据此,所谓台星,不可能与秀才相关,可能指杨与郑二位大人,此曾经为宰相也曾经驻镇南京或吴中,也与下文用典之“王谢”“周召”相对。王谢之王为王导,谢为谢安,这二人是东晋的大臣,主持政务,支撑江山。王为丞相,是东晋皇帝的老师,曾经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谣。而谢安曾经隐居,时有“谢安不出如苍生何”的说法。谢出为太傅。王谢两家子弟遍布,各成势力。王谢也指两大家族。王谢也成为王公贵族的代称。周召共同辅佐周成王,周公为太师,召公为太傅。曾经分陕而治。也是支撑周初天下的柱石。诗中提到的杨与郑,不在著名宰相中。范仲淹自己也是吴县人,所以对江南相当熟悉。与范仲淹有交往的郑戬(988-1049),字天休,苏州吴县人。郑戬师事当时的文坛领袖杨亿,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诗中杨与郑或是此二人。

对这首诗的串解是:陈环秀才,听说你要去金陵,我很高兴,写一歌送给你。金陵那山势盘曲得像条游龙,静静的江水曲折静得像匹白练。江山助人才,决不会空无所有。天上的台星正照着吴中一带,那里也是出人才的地方呵。自古王导谢安英雄子弟就出地那里,而今依然存留古代周公召公一样的雅正的风俗。加上杨氏、郑氏两位大臣的治理,万丈光芒交相辉映,群星汇集,光彩夺目,聚于江南此地,金陵城是多么的兴盛呵。你现在一去那里知己都是贤良之人,高雅的游客都有无限的深情。看看白云从江边树上升起,遥望明月追逐着江上的船只闪耀,云与月一起徘徊,那优哉悠哉的日子真是像神仙一样呵。当你迎着春风含笑归来的时候,肯定会青云直上,一飞冲天了。

其六

范仲淹在《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诗中也提到“周召风”。全诗如下:

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

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

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

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

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

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

谁言蛙黾繁,独此蟠龙龟。

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

致之讽谏路,升之诰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黄揔太博,姓黄名揔,字太博。查范仲淹诗集中关于“黄揔太博”有两首诗,一首名为《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意思是黄揔太博把自己编成的个人文集给范仲淹看,范就写一首答谢的诗。一首是《和黄揔太博上知郡杜少卿》,意思是黄揔太博给知郡杜少卿写一首诗,范仲淹就黄诗和了一首。那么这个黄揔太博是谁呢?范仲淹还有一首叫《酬和黄太傅》,想黄太博很可能与此黄揔是一个人。另李流谦有诗《招黄太博饮》。全诗是:从来官职惯如冰,便是青衫行脚僧。去岁离家今日是,故人招隐几时能。早衰须鬓逢人问,太拙形模引世憎。均在客中谁作伴,如何不共醉腾腾。由诗意可知,黄太博官职不很高。属于在异地作官。

此诗既谈作诗,又谈为人处世。基本上儒家的诗教,可见此黄太博相对是晚辈,范仲淹是教育的口吻与其唱和的,谦虚一点说也是共勉的态度。但全诗综说黄氏,范仲淹对黄氏作为一个德高功大的姓氏家族又是极其尊重的。黄氏是中国大姓氏之一,现在还排名第七位,古有黄国(战国时南方诸侯国),地在今河南潢川,后来在东南一直是望族,不断南迁,南方地名中的黄陂、黄冈、黄安、黄梅、黄墩和黄浦江均与黄姓相关。汉江夏有黄香、黄琼、黄琬,黄香,以孝出名,是二十孝之一,是黄香温席的主角。当时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其子孙蕃盛。故天下黄姓皆以江夏为郡号,号称江夏堂。但据史籍记载,后以贪残被免职。所以范仲淹说大醇而小疵。韩愈《读荀》:“荀与扬,大醇而小疵。”至北宋,黄姓依然名人辈出,文武人才交相辉映,当然包括黄文博。但整体看,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对黄氏的赞美诗。

色,质也。刘桢诗:“松柏有本性”。大醇元小疵的意思简说即大醇小疵。意思是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富贵移,反用孟子所谓大丈夫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中荆棘与芳兰对应,指学生的劣材与高徒。二雅是大雅小雅的合称,五典也即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伦理道德。格至,祭祀时说“格于上下”。九庙即皇帝之庙,向上九辈,故称九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汉书·王莽传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庙。”四夷,古人所说的四方少数民族,即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全诗串解如下:松树桂树都是上好的木材,君子可以自比其高洁。和一般的君花杂草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八音中金石之声是不同凡响的,哪里会和其它的乱音相追随。对于我们敬仰的江夏先生,那是大节醇正而只有小小的缺点而已。他的心孜孜以求的是经天纬地的大道理。他的卓然不群的言论无非是教化百姓、改变风俗。向上他谈的是帝王所遵循的大道,在下他谈的是人臣应守的规则。远远地和圣贤相会,岂能因为富贵贫贱就改变自己的志向。不要说他树植的是丛丛荆棘,只这一株芳兰在此就是他的好学生。不要那是一群叫嚣的河蛙,只此一只蟠龙的巨龟就是莫大成就。决不仅仅是一时的与众不同,简直就是千年才见的奇才呵。但愿像周公召公治理天下那样的雅正的风气,上达我尧一般的君王知道。使他走上向讽谏的大路,提升他到能主持诰命的部门机关。让他按二雅的要求校正天下万事的成败得失,让世间纲常伦理陈列在朝廷来衬托今天的太平盛世。让天下歌颂的声音皇帝的先祖先宗都能听到,让吾王的恩泽普及到四方边远地区。

此诗中的“周召风”可以与“人臣规”合读,周公召公是人臣的典范,周公召公的治理是人臣治理的典范。周召治下的人民生活与社会风俗是教化的典范。合此数义,周召风是皇帝最希望看到的,也是人民最为期待的。范仲淹多次用周召典故,固然与他学识渊博有关,更与他关注政治、关心民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分不开。所以我们读范仲淹诗,感受不仅仅是胸怀的博大,情思的高迈,对国家人民的命运念兹在兹、耿耿不忘,我们甚至感受到他的心与千年之前的周公召公是相通,是中国传统仁政、惠政的精神是相通的。

其七

另范仲淹在《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诗中也提到甘棠。全诗是: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

杉篁涵晚翠,兰茝薦时薰。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

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

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

诗中棠树,实际也是化用甘棠的典故,棠树是甘棠树的略称,因为诗歌音韵的需要而写作棠树。其实也是借甘棠的清芬歌颂钱相公的美政。整体上全诗是咏信美亭的,而把信美亭与甘棠树相比,其实就是把钱相公与召公相比。

许州,古许国,秦许县,汉颍川郡,唐改许州,宋一度(1080-1110)称颍昌府。钱相公,应该是钱惟演(977-1034),钱塘(今杭州市)吴越王钱俶的儿子。在文学上是西昆体的代表人物,宋真宗时,官至宋枢密副使,相当于今军委副主席。宋仁宗即位初拜枢密使,后罢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即日改保大军(今陕西省中部)节度使,知河阳。天圣三年即公元1026年12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虚宰相衔),判许州。以宰相之职放外任的人,称使相,故诗中称相公。信美亭,为钱惟演所建。在其居所附近。亭成,范以诗贺,既然说寄,当然未到现场。未曾登亭。宋诗中今存宋庠的《晚登信美亭》七绝:磴道盘纡薄晚云,天边疑见斗方春。清风万里知何意,吹尽华缨漠漠尘。张嵲的《信美亭二首》五绝:北眺逼山樊,南瞻近津浒。登兹一消忧,信美仍吾土。蹑屐上危岑,策杖临孤屿。来往自忘疲,於此时延伫。

亭今不存,观诗,则亭在山上,又是水边。

全诗的内容分释如下: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华丽的建筑高高的亭轩十分宽敞,一面正对着著名的湖水。所谓的名湖,可能是所谓的小西湖,北宋时此湖相对有名。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上相都是天上的星辰。这里倒装,鼓吹,即吹吹打打很热闹,燕即宴,中军,多义,这里可能义为指挥部之类的中心机关所在。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从嵩山、少室山而来的雄壮景观,沿汝河流过来的美丽风光。汝即汝河。因为《诗经》中的《汝坟》,所以代指汝河。

杉篁涵晚翠,兰茝薦时薰。上句写色:杉木小竹子涵蕴青翠半点傍晚,下句写香:兰花献上正合时令的芳香味。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意思是乘着有月色的夜晚常常坐在此亭中吹啸。望着天上的云彩一次次寄托自己怀归的情绪。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黄霸(前503-前51年),字次公。汉淮阳阳夏(今太康)人。西汉名相,与龚遂同为循吏代表,合称龚黄。迥临是高居的意思。远味,仔细品味。仲宣,即王粲(177-217),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登楼赋》。窃以为此诗所指王粲文应该是王粲的《登楼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您治理许州的政治远远高出平庸而有名的黄霸,您的文章则和建安七子的王粲足以相提并论。

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钱惟演贵胄之后,出入将相,但并无封侯建国事,不过是虚衔的宰相而已。这是的方是期待中的盼望。三阶致君,三阶,是君前的三层台阶,也可以指三台星,这里的意思直接理解就是正要通过三级台阶到君王附近去辅佐。

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您相公建成的这座亭子,就像当年召公的甘棠树一样,此后千万年一起被人们传颂呢。清芬即清香,比喻高洁的德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9585.html

更多阅读

导学案16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6 范仲淹的故事学习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

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划粥割齑的故事

艰难童年范仲淹(989—105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宋大宗端拱二年(即公元989年)农历八月初二,他出生在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市)。祖上几代都在吴越王钱俶手下做官,后来跟随钱俶归顺宋朝

范仲淹与严子陵 桐庐严子陵钓台

  (2012-02-03 15:54:09)标签:范仲淹严子陵分类:认识严子陵严子陵(前39—41)是东汉高士,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两人相隔了整整一千年,可谓遥不可及,但命运偏偏把他们两个联系在一起。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正月,时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治国犹栽树

【原文】(1)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iā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士当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赞扬了范仲淹的高尚品德。教学本课时,我从题目入手:“通过题目,你

声明:《范仲淹诗中甘棠注析 注册局设置暂停解析》为网友撩妹大队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