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影友手中的相机镜头都是变焦镜头。最普遍的是三倍变焦镜头,焦距由35mm至 105mm。有些强调光学变焦的DC,更具有8x甚至10x的光学变焦。
拍摄人像时,焦距的选择对画面对象的比例有很大影响,从而决定照片给观众的感觉。不少初学者都视光学变焦为拍摄上的一种便利,有变焦镜头便可以站在原地拍摄较远的景物,这当然不是拍摄人像应有的态度。较为专业的想法是,首先决定以什么焦距拍摄这幅照片,自己再走到最适当的位置拍摄。拍摄有水平的人像照片,是不可以偷懒的。
拍摄及绘画同样讲透视感
究竟以短焦距(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跟长焦距(远摄)镜头拍摄的有甚么分别呢?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如果模特占画面的面积不变的话,利用广角镜头需要更接近模特拍摄,而用长焦镜头就要距离模特更远。越是接近模特拍摄,画面所表现的透视惑就越强烈。即是说广角镜头能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感,而长焦镜头就表现出较低的透视感。透视感是什么呢?这是以平面表达立体空间的手法。大家都知道较近的对象看起来会较大,较远处的对象看起来会较小。因此大家都会直觉上认为,较大的对象较接近自己,较小的对象离自己较远。缯画时, 画家都会应用这种手法,将背景的景物画得较小,人们便知道那些景物离自己较远。
广角长焦比一比
大家拍摄时,借着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改变自己与模特之间的距离,便可以改变模特与背景之间的透视感。以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前、后景物的距离都被夸张了,而且照片的四周会出现较明显的扭曲。例如拍摄一张半身照片,如果以广角镜头(如28mm或 35mm)拍摄,便需要站在离模特较近的位置。这时模特占画面的面积较大,稍远的背景对象会拍得十分渺小,透视感十分强烈,远、近景物之间的距离比肉眼所见更为夸张。
以长焦镜头拍摄的照片,远、近物件的大小就没有太大差别,看起来两者的距离像是被拉近了,照片表现的透视感也最小。例如以长焦镜头(如105mm至300mm)拍摄同样的半身照,这时便需要站在离模特较远的位置。从照片看起来,因为背景景物没有明显的“缩小”,所以背景好像被拉得与模特更近。
以广角镜头拍摄一列柱子,近处的柱子占了画面整个高度,远处的柱子就变得十分矮。 | 以长焦镜头拍摄相同的一列柱子,远处柱子的高度比近处的没有明显变小。 |
27mm | 64mm | 288mm |
假定模特占照片面积不变,以越广角的焦距拍摄,模特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拉得越远;以越长的焦距拍摄,模特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拉得近。
广角不宜拍特写
拍摄人像时,要运用什么镜头,首先要考虑是否需要较多的背景。如果当时整个环境都很有特色的话,,大家不妨考虑采用广角焦距,这样能够同时拍摄模特及较多的背景。如果同时采用较低的拍摄角度,会比水平拍摄角度更加能够表现出透视感,视觉上的冲击会更大。如果模特的手、脚部分放得较接近相机的话,这些部分会因为透视的关系显得更为修长。不过通常的做法都是以广角镜头“拉长”模特双腿,“拉长”双手的拍摄方法需要配合较大胆的创意。
要注意的是,初学者不宜以广角镜头拍摄模特脸部特写,因为太接近模特拍摄会形成脸部“强烈的透视感”,五官之间的距离被拉远,而且脸部变得阔大,有时会十分吓人。另一方面,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要尽量避免在高于模特的角度拍摄,以免拍出来的照片 “头大身小”。在低角度拍摄时,也要留意模特的头部不宜抬高,以免拍出来下巴、颈部变得肥大。
有特色的环境,可以用广角焦距加低角度拍摄。 | 如果模特双腿较接近镜头,便会有较修长的效果。 | 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如果模特抬头过高会显得肥肿。 |
长焦有利简化背景
如果拍摄时的环境较为杂乱,或者大家只想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些特别的景物,便可选择以较长焦距拍摄。这时背景只会剩下较少的对象,稍为变换角度就可以避开不希望出现的背景景物,例如电灯柱、行人等。运用长焦距拍摄半身或脸部特写镜头是十分好的,因为模特五官的比例会看来比较正常,而且背景也较为清简,较为适合初学者使用。如果大家的镜头等效焦距超过300mm的话,更可以营造出浅景深效果,将背景虚化成抽象图案,更能突出模特的美态。
利用较长焦距可以简化背景。 | 长焦距十分适合拍摄特写照片。 | 超长焦距镜头可拍摄出浅景深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