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占海将军的前生后事 古穿今女将军生存手扎

冯占海将军的前生后事

2014-11-05 08:51  松花江网

年年九一八,中华民族难以忘怀的抗日英雄谱,冯占海,是一个不用想起也从不会被忘记的名字。11月6日,是冯占海将军诞辰115年纪念日。本文作者冯树棠先生,是冯占海将军第三子。在父亲又一个诞辰日到来之际,今已年近八旬的冯老先生,以深厚的感情追述自己敬仰并深爱的父亲不平凡的一生。

冯占海将军的前生后事 古穿今女将军生存手扎

  冯占海将军的前生后事

  ——纪念父亲冯占海诞辰115周年

  冯树棠

  策划人语

  从今年开始,“九一八”已被正式确立为中华民族的国耻日——这个中华民族最沉痛的日子,也是中华儿女不甘沦落奋起反抗日本侵略、用热血点燃抗日烽火的开始。

  年年九一八,中华民族难以忘怀的抗日英雄谱,冯占海,是一个不用想起也从不会被忘记的名字。作为吉林最早树起抗日大旗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和“冯”字三角旗,已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标志之一。

  11月6日,是冯占海将军诞辰115年纪念日。本文作者冯树棠先生,是冯占海将军第三子。在父亲又一个诞辰日到来之际,今已年近八旬的冯老先生,以深厚的感情追述自己敬仰并深爱的父亲不平凡的一生。作为冯占海将军的至亲,他是英雄生命的亲历者,也是其精神与事迹的发掘者与弘扬者,文中除了我们熟悉的抗战事迹,还有许多内容是鲜为人知的。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这块专版,让读者更多更深地了解冯占海生命经历的同时,也是对有关历史资料做一份有益的补充与备案。

  这两张打着“冯”字旗的老照片,已是抗日战争史的经典资料。

  冯占海将军在吉林的影像。本版照片均为冯树棠提供

  父亲冯占海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

  1931年日军入侵我国东北,国难当头之际,父亲是首批勇举义旗、抵抗日军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将领之一,并从此开始他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生……今年11月6日是父亲诞辰115周年,特此撰文深切缅怀。

  父亲冯占海,字寿山,1899年11月6日出生于辽宁省锦县(今凌海市)班吉塔镇西杂木林子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仅读私塾八个月,9岁辍学去给别人家放猪,直至18岁去沈阳投军。先在姨父张作相身边当勤务兵,后被送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步兵科深造,毕业后在当时的奉军中任职。

  1924年,张作相出任东北边防军驻吉副司令长官兼省政府主席,调我父任长官公署卫队团少校营长。

  1927年,卫队团老团长病逝,父亲升任卫队团上校团长。上任伊始对卫队团进行全面治理整顿,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即把卫队团打造成了一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卫队团辖步兵三营,骑兵、炮兵各一营,迫击炮、重机枪、通讯、工兵各一连,拥兵3000人,属特种加强团,相当于一个旅的实力,在省内名列前茅。时父亲仅而立之年,他的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治军干练、成绩卓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格外关注。冯占海卫队团遐迩闻名。

  “冯家军”与吉林抗日义勇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入侵占我国东北。年仅32岁的父亲,三次拒绝敌伪的威逼诱降,于当年9月末,打出一面绣着“冯”字的大旗,率卫队团3000健儿,毅然通电举兵抗日。

  父亲率卫队团渡松花江北上时,沿途遇日伪军阻截,一路边打边进,于10月末抵达舒兰县,收编了当地具有爱国心的绿林武装。青年们踊跃报名参军,民众见有“冯”字大旗,就把这支抗日队伍称其为“冯家军”。

  部队向五常县进军时,吉林省抗日临时政府在宾县成立。父亲在五常宣誓就职吉林省警备司令,组建起万余人的警备军,展开了御敌之战,连战连捷。时许多东北军爱国官兵加入警备军,伪军中有的整建制地携带枪支反正投诚,部队猛增至两万余人。张学良电令宾县临时省政府把警备军调整为边防军,委任我父为吉林边防军总司令。

  1932年1月,日伪军进犯哈尔滨。父亲会合依兰镇守使兼24旅旅长李杜在哈市外郊击退进犯之敌,第一次哈尔滨保卫战获大捷。云集在哈市的将领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吉林自卫军”,总部设在哈市,公推李杜为总司令,我父为副总司令兼右路军总指挥。

  2月,日军动用飞机、坦克、重炮在伪军的配合下再次进犯哈尔滨。哈尔滨失陷,父亲遂率部奔赴依兰。

  4月,自卫军重振旗鼓,兵分三路反攻哈尔滨。日军乘依兰兵力空虚,于5月17日突入依兰。父亲就这样同自卫军失去了联系,遂率部返回宾县。经军事会议研究决定,将本部改称为“吉林抗日义勇军”,父亲任总指挥。

  6月,父亲决定南下攻取伪政权心脏吉林市,重新开辟抗日局面。部队南下屡战重挫敌伪,连续收复数县,9月攻占了吉市外围。然市内有重兵扼守,围攻数日不下。父亲当机立断,决定率主力四万余人转进辽西热河请求补给,以图返吉与敌再战。

  吉林抗日义勇军改编后的命运

  1933年1月,父亲率部艰难地到达热北重镇开鲁城。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张学良,派员前往进行慰问,并将我父所部吉林抗日义勇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3军(暂编一个师91师),任命我父为63军中将军长兼91师师长。部队整编过后,遂参加热河保卫战和长城抗战。

  热河失陷后,张学良被迫下野,何应钦就职。蒋介石对由父亲率领的吉林抗日义勇军改编的63军放心不下,令何应钦对63军进行清肃整军。整肃后的63军锐减至两万余人,蒋介石又派亲信出任副军长,并在军中设置政训处加以监控。

  1934年3月,63军由察哈尔怀来调至河北高邑及其附近八县驻防,军部设在高邑。

  1935年春,父亲怀念在东北抗日为国捐躯的英烈,着手筹建一座阵亡将士公墓,亲自命名为《忠魂公墓》。墓地在高邑城南花园村,并在当时的县政府备案。

  是年秋,蒋介石又对63军进行“清共”。父亲偶获政训处准备进行密捕的人员名单,立即派副官给列入名单的每个人发足路费,暗中护送离开部队。这件事,在20年后出现一次巧遇。父亲1955年就任吉林省体委主任后,有一年到北京国家计委报批计划,一位姓黄的副主任接待。一见面,黄副主任紧握住我父亲的双手,让到沙发椅坐下后,恭恭敬敬向我父亲深鞠一躬,然后说:“感谢军长当年搭救之恩!”原来这位黄副主任是当年被护送走的人员之一。

  1936年初,父亲为了摆脱蒋的监控,申请撤销63军番号。申请很快得到批准,保留91师建制,父亲仍任中将师长,划归万福麟的53军所辖,继续驻防高邑。安插的那位副军长只得走人,政训处也不复存在。

  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91师作为首批征调部队,奉急令以强行军从高邑北上开抵固安一带,阻击日军南进。永定河阻击战,由于武器装备相差悬殊,91师损员6000余人。南撤途中,日军飞机向91师队伍撒传单诱降:“冯寿山将军,不要往南撤了,蒋介石利用抗日消灭东北军,快回来与日军合作吧!日军保证你家人的安全,保护你在东北的财产。”父亲丝毫不为所动。日军见诱降无果,便改变策略,撒传单诈说“冯占海已被日军飞机炸死了”。这后者之说,不知是真是假,一度令母亲甚为担忧。

  10月初,91师奉令开抵河南省尉氏县整编待命,此间91师因兵额不足被缩编为乙种师,辖两个旅,每旅两个团,仅13000余人,划归汤恩伯指挥,91师遂调往开封防守黄河南岸。

  1938年8月,91师急调德安,参加武汉会战外围战之万家岭地区阻击战。是役91师损员近万人,除伤病员所剩不足2000人,父亲从东北带出来的袍泽手足和老部下大部壮烈殉国,其中,得力战将271旅少将旅长王锡山将军不幸阵亡,父亲受打击甚大。加之汤恩伯所派副师长王毓文仗势在军中专横跋扈,致使父亲在91师已大权旁落,心灰意冷,遂萌去意。余部开赴南昌附近整编时,父亲以就医为名,仅带亲随副官二人,悲愤去职,余部被分散划入其他部队。

  91师273旅的韩声涛营长,1931年在吉林参军时即在卫队团。韩老前辈于2009年以97岁抗战老兵名义,在网上发表回忆录中深情表述:“时至今日,每当想起第91师,一幕幕悲壮的与日寇厮杀的场景就浮现在眼前,悲从中来,久久不能平静。我怀念冯占海将军,怀念王锡山将军,怀念赵维斌将军,怀念英勇抗日的第91师官兵,怀念那些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官兵,也怀念幸存下来的官兵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拒绝蒋介石打内战的任命

  1939年夏,父亲由香港飞赴重庆向军事委员会报到,请缨重返抗日战场。然蒋介石只给了一个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的空头衔。不久,父亲受龙云之邀前往昆明,先是经营滇缅公路汽车运输,后改为经营旅社为业,直至抗战胜利。

  父亲暂居昆明后,便托人捎书信至北平,一是报平安,二是让母亲带着我去天津英租界,侍奉我的年近八旬的老祖母。见信后,母亲悬挂了两年的忧心终于放了下来。

  1942年初,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宪兵队多次传唤我母亲带着我去谈话,说:“冯寿山将军现在昆明,你写信告诉他你们全家都很好,皇军不记前仇,愿意友好,让他回来与皇军合作,还给他中将,他要上将也给,皇军保护他的所有财产,他的这个小孩(指我)可以送到日本去读书。”母亲不为所动,始终一口咬定:“冯占海已经被你们的飞机炸死了。”宪兵队无奈,只得终止了传唤。

  1944年5月,祖母辞世。丧事如何办理,母亲拿不定主意,便去拜见辅帅张作相请教意见。经过仔细商酌,张作相与母亲王秀贞决定从容大办:大门前和楼门前各扎一个大素彩牌楼,设灵堂,请僧、尼、道念经,放焰口,出大殡,备大型灵车,扎全堂纸活,设路祭。出殡当天,我替父亲摔盆打幡,辅帅一直护送灵车到英国花园,待安葬完毕才返回。

  在当时的非常时期,这样大办祖母的丧事,一是对抗日将领的萱堂的尊敬,二是大义凛然地对日寇的藐视。

  祖母的七期过后,摆脱了日军的监视,母亲带着我悄然离津,一路艰险奔赴昆明与离别七年之久的父亲团聚。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于1946年初,曾委任我父为吉林地区保安司令,负责收编吉林地区军队,被我父婉言谢绝。父亲对家人讲:“老蒋想利用我打内战,我不打,我与共产党无仇无恨,我的枪口从来没对过共产党,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一定能成事,国民党支撑不了多久了。”同年秋,父亲携全家回北平定居,继续以经商为业,直至北平解放。

  重回吉林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在1950年当选为北京市西四区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并出任西四区房屋修缮委员会主任。同年9月经宁武和龙云介绍加入民革,并当选民革中央团结委员。

  1954年,吉林省省长栗又文在宁武的陪同下来到我家,栗省长说:“奉周总理指示,代表吉林省委、政府和人民,前来邀请冯将军回吉林工作。”父亲当即欣然应允。

  1955年4月21日,周恩来总理任命我父为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随后,他又当选为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父亲是民革吉林省委创始人之一,任副主任委员。

  1962年夏,父亲患食道癌。8月末,病情进一步恶化时,他叮嘱家人:“我的身后事,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不许提任何要求。”

  1963年9月14日晚8时36分,父亲与世长辞,享年64岁。当晚,张文海副省长对我们在场的子女讲:“你们的父亲是三节人士。第一节,抗日时期,他举旗抗日;第二节,抗战胜利后,他拒绝打内战;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为国工作。这样的重要历史人士,在东北地区已经很少了,冯将军过早地离世,是个很大的遗憾。”

  16日上午,张文海副省长到长春市同志街9号家中,传达了省领导关于我父墓地的安置意见,讲:“鉴于冯将军在吉林的重要历史影响,省领导的意见,把冯将军的墓安置在吉林市北山,征求一下你们家属意见。”我们遵照父亲生前的叮嘱表示同意。

  18日上午,在省人民委员会礼堂举行省市公祭大会,于克副省长主祭,张文海副省长致悼词。会后当天,由省体委金秘书长陪同家属,将父亲骨灰送往吉林市北山安葬。

  “文革”初,父亲的墓被毁,骨灰连同大理石骨灰盒一并失踪。

  1984年5月,省体委遵照省委统战部的批示,在原墓址按“文革”前原样修复冯占海墓。由于父亲骨灰失踪多年,无法寻觅,修复的墓实为衣冠冢。

  2010年3月,民革吉林省委提出了重修冯占海将军墓的建议,并把这项工作列入民革省委年度十件大事之一。2010年10月,我们家属与吉林市政府协商达成共识:把冯占海将军墓从原址迁至北山公园内烈士陵园前山坡处,由市政府署名重新修建。冯占海将军新墓,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居高俯视松花江,全部用石料修建,庄严肃穆。在前往墓地的甬道入口处,民革吉林市委制作了一面精致的不锈钢指示牌,上刻:“抗日英雄冯占海将军墓地。”

  2011年4月22日上午,中共吉林市委、市政府为冯占海将军举行新墓落成仪式。副市长杨金顺代表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人士宣读了缅怀祭文。祭文中说:“纵观冯占海将军一生,其忠贞的爱国情怀,崇高的民族气节,不屈的抗争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已成为吉林人民乃至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重建将军墓,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世人无不称颂……愿将军威名与日月同辉,愿将军业绩永垂青史。”(编辑/王晓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8722.html

更多阅读

莲花色女的前生今世 前生今世

叹世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纵然美绝莲花色,尘心不除,随业几辗转,唯余恨绵绵!有一次,释迦世尊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为大众说了这样的一则故事:   在过去,有一位很有地位也很有财富的商人,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过着美满的生活,夫唱妇随,

如何救赎堕胎罪业----文殊菩萨的前生故事 文殊菩萨图片

这篇文章是在一本经书上看到的,大约网上也能够下载得到,但我还是花了几天时间将它一字一字打印下来,为的是边打边学,加深印象,忏悔罪业。因为多年前的一次堕胎,这些年来疾病缠身、事业不顺、家庭破裂、一事无成、烦恼重重,而且命终之后必堕

051C型导弹驱逐舰的前生今世 055型导弹驱逐舰

051C型首舰“沈阳”号小白利用现在已公开的文献和时间表试着解释在052C型导弹驱逐舰已经下水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建造看似落后的051C型导弹驱逐舰,限于资料来源,错漏之处还请各位有料之人指点。在与西方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抛弃了前

图说“瓦良格”的前生—————— 瓦良格航母回国路线图

1983年苏联军方决定建造库兹涅佐夫级的二号舰“定单106”(1143.6),同样由当时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承建。该舰最初名为“里加”号,1990年更名为“瓦良格”号。1985年12月4日开工,1988年11月下水,由于苏联解体,其后

声明:《冯占海将军的前生后事 古穿今女将军生存手扎》为网友姓大名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