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刊登于《南昌晚报·南昌茶座》2014.11.16.
南昌方言溯源
解说“刨花水”“搽头油”
黎 传 绪
自古以来,民间有一种走街串巷专门叫卖刨花搽头油的人,大约消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末期或六十年代的初期。
我小时候还见过叫卖刨花搽头油的人,她们大多是中老年妇人,她们或许就是刨花搽头油的制作者。那时候,我们住在南昌老城区的张家祠,周边的邻居都是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人会用什么刨花水什么搽头油,我母亲也从来不用,可是,我奶奶少不掉。
我爷爷的爷爷是浙江绍兴人,在丰城县衙门当师爷,后来一家人就在南昌定居了。好歹是在官场上混的人,所以我爷爷能娶大户闺秀为妻。虽然因为辛亥革命炮火连天,家道中落,但是奶奶抹刨花水搽头油的习惯却一直延续下来。
南昌人把刨花念作“pao pizi(读如袍皮子)”,估计刨花也不会太贵。最好是榆木,其次桃木、桐木、枣木也行。用刨子刨,刨得很薄很薄,薄薄的一层木皮会卷成一圈,所以,人们称之为刨花。
把几片刨花浸在清水里,过几个时辰,清水就会有些粘性。奶奶每天早起梳头,都必须用手指蘸些刨花水点在头发上。刨花水和今天的摩丝样,可以起到定型的作用。一天下来,头发丝丝清晰始终不乱。据古代医书介绍,刨花水还有杀菌作用、还有药用效果。
听说现在京剧界的名角,特别是演花旦青衣一类角色的,仍然在用刨花水贴鬓角做发型。
奶奶一双三寸金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扫地不抹灰不做任何家务事,俨然一副夫人派头。但是每天的梳头真是头等大事,梳妆台上有大大的玻璃镜,手里还有带把的小圆镜。前照后照,左照右照,真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优哉游哉,大约半个时辰过去,梳头的最后一个工序就是搽头油了。头油一搽,丝丝青丝光彩照人,甚至还会洋溢一种淡淡的花香。
古人很早就用各种动植物油搽头护发。战国时期,在猪油中加兰草、蕙草,叫“兰泽”“蕙泽”。汉代以后,用麻油加香草,叫“香泽”。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合香泽法”:取各种香料放在清酒中浸泡,取两份麻油、一份猪油及清酒放入铜锅煮沸,再添加香料,慢煎一天。到了清代以后,普遍采用茶油。中医说:茶油干凉、润燥、清热息风、解毒杀虫、上利头目。
后来,奶奶离开了我们。我们家也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搬到了南昌师范学校。于是,就再也没有看过叫卖刨花搽头油的人了。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琳琅满目的护发素、定型水、发油发膏,数不胜数,曾经被人们忘却当年发刨花水搽头油还会因为它们的原生态、它们的纯环保再次回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