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名人孔祥熙,是非功过任评说。 太谷孔祥熙宅院





孔祥熙一生两大功绩,一是兴学,主要在太谷老家办学校;二是当部长、当行长为国家理财。1934年~1935年,孔祥熙推行全国法币改革,统一了主币,停止了银元、铜元硬币流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长期未能完成的法币统一大业。这是统一后的法币样钞,孔祥熙先把自己的头像印在上边,送老蒋审查。老蒋同意后,真钞的头像改为孙中山。

2009年8月2日,台湾“总统府”马英九的顾问、中国国民党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赵守博(左)参访孔家宅院。赵守博在此题词留言:“办学利民、理财为国,历史一定有地位。”算是对孔祥熙一生两大作为的评价。

一.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晋商五百年的浪潮中,“太谷孔氏”根本就是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在晋商整体趋向消亡的民国时期,它反而飞速崛起,被一些人奉为“晋商最后的代表”。达成这个奇迹,完全靠了一个人——孔祥熙。对孔祥熙,可以冠上如下头衔: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家,教育家,银行家,外交家,实业家。1880年出生的他,有着传奇的一生。
太谷孔氏祖籍山东,有着耀目的血缘:据称是孔夫子的后裔。明朝万历年间,先祖孔宏用到山西做官,留下这一支血脉,从商为生。这倒颇为符合“儒商”的元素,然孔家的晋商之路,走得实在一般。孔祥熙的祖父孔庆鲜经营票号,较为富有;而孔祥熙的父亲孔繁慈曾在票号工作,因染上鸦片,以致家境衰落。出生在这样一个没落的晋商家庭,孔祥熙最初走的却是学问道路。他五岁由母亲启蒙,七岁到其父的私塾听课,打下了国学基础。1890年,孔祥熙就读教会办的太谷福音小学,几年后以优良成绩毕业,进入美国公理会开的潞河书院。义和团运动之后,孔祥熙作为教会一方的代表,参与太谷县教徒被杀案件的善后。他表现出很强的事务处理和沟通谈判能力,因而被教会推荐赴美留学。1901年,孔祥熙进入俄亥俄州欧伯林大学,初修理化,后改修社会科学。1905年他考入耶鲁大学研习矿物学,1907年获硕士学位。这时的孔祥熙,堪称学贯中西,金光闪闪。清政府好些部门都欲重用他,他一一谢绝,返回太谷办教育。在教会小学基础上,他创办了太谷第一所中学“铭贤学堂”,成为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孔祥熙办学,中西兼顾,德智体并重,并按美国步兵操典,训练学生。此事传开后,太谷商会请孔祥熙帮助训练商会武装。太谷警局也请他担任顾问。由此,原本具有美国教会背景的孔祥熙,又一跃成为当地商界和警界的红人。1911年冬,武昌起义的革命风潮蔓延到山西,官员纷纷逃跑,溃兵遍地打劫。孔祥熙在本地士绅的推举下,自称“太谷义军司令”,把商团武装、警察和学生义勇队组织起来,执枪守城,保卫太谷免遭溃兵劫掠。后来,孔祥熙的这支武装,还曾援助革命军与清军在娘子关作战。三十出头的孔祥熙,已在山西地方军政界小有名气了。二.意气风发新晋商然而,孔祥熙毕竟是晋商的后人。从商发财是他骨子里的追求,他也确实具有高人一等的商才。辛亥革命之后,孔祥熙敏锐地意识到,民间对煤油的需求量非常大,经营大有利润。于是他设立“祥记公司”,向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40万银元的保证金,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经销亚细亚壳牌火油的总代理权。这是他作为买办商人的第一个大手笔。事实证明,这笔保证金花得不冤。独家经营火油,给孔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14年,中年丧偶的孔祥熙,与孙中山秘书宋霭龄结为夫妻。这次婚姻,最终使孔祥熙与孙中山、蒋介石成为连襟。他也热心参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反对袁世凯称帝。
从政革命,都不耽误赚钱。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欧洲各国需要军工原料,孔祥熙就把山西产的铁砂运输出口。他又创办裕华银行,用来融通资金的枢纽。同时,他被山西督军阎锡山聘请为参议,协助内政建设和改革,并向外界和西方广泛宣传。这几年中,孔祥熙为家乡做过不少好事。例如1919年山西大旱,孔祥熙利用与教会的关系,贷到赈灾款美金100万,招募灾民在晋南修筑公路,以工代赈。此举既使灾民渡过饥荒,又发展了省内交通和经济,可谓一举两得。靠了头脑灵活,行事果断,加上充分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影响,孔祥熙生意也越做越大,可谓当官发财两不误。三.从生意人到官僚传统的晋商,官是官,商是商,官商虽有勾结,并无混淆。孔祥熙却进了一步。他对从政与经商同样热衷。作为孙中山的心腹,他在国民党权力中颇为滋润。1925年孙中山病逝时,他是《总理遗嘱》的签字人之一,又是治丧处事务股长。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兵北伐,很快节节制胜。孔祥熙看准时机,南下广州,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东分会委员和广东省财政厅长。他因此吹嘘说,自己最能把握“做大官”的时机。随着北伐的顺利进行,革命政府内部各派的斗争也在紧锣密鼓酝酿。目光准确的孔祥熙,把宝押在蒋介石身上,全力辅佐。他把内弟宋子文从汪精卫那边拉到蒋介石这边,又替老蒋奔走各地,拉拢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他和妻子宋霭龄,还促成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事。由此,蒋介石与江浙财团结成了坚固的联盟,老蒋获得财政和外交支援,孔、宋家族也获得了通过国家政权攫取财富的机会。最终成为中国独裁者的蒋介石,投桃报李,对孔祥熙委以重任,使其官运亨通。1928年,孔祥熙任工商部长。1930年任实业部长。他主持制定了工商法规100余种,还曾到欧洲考察,帮蒋介石购买军火。1933年,孔祥熙任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替老蒋主管财政。当时东北沦陷,而蒋为了围剿共产党,军费极度膨胀。宋子文因此与老蒋分歧而辞职。孔祥熙则唯蒋命是从,积极搜刮赋税。他强化中央“直接税”,确保中央的控制力。他利用国家权力对金融界大力整顿,加强中央银行,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进行“增资改组”,又建立了农民银行。自此,“四大银行”为“四大家族”所控制,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他又进行币制改革,用法币代替了银元(现大洋)。
法币在30年代购买力尚强,从抗战中后期开始加速贬值,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惨不忍睹。上述措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收入,避免了暂时性的财政危机。同时,也让四大家族为首的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得以垄断金融,聚敛财富,加速膨胀的。

太谷孔家,身居官商两重身份,假公营私。宋霭龄靠着孔祥熙主持国家财政的便利,在金融和期货市场投机倒把,兴风作浪,大发横财的同时,也引得舆论纷纷抨击。然而任你口诛笔伐,我自为之,孔家很快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豪。宅园的建筑特色与结构

太谷孔祥熙宅院

  孔祥熙宅园坐落在山西太谷城内“无边寺”(白塔院)的西面,北邻上观巷,南隔民居通南寺街,东临南大方巷,西靠杨庙巷。据介绍,该院原系太谷破落绅士孟广誉的老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年间才告竣。孔祥熙先生于1930年购买后,对局部进行了修缮。现存建筑仍保留了清中叶的建筑遗风,既有北方建筑的特色,又有南方园林的风格,是南北方建筑融为一体的实物典范。
  综观全院,东西宽91米,南北长69米。现存六院两园,即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偏院、东花园、西花园。总面积6324.5方米。宅园建筑群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轴线方向分为几个四合院。各院之间都用带明廊与抱厦或宽三至五间的过厅相隔。主要建筑物斗拱飞檐,造型华丽。木结构部分以“上五彩”雕梁画栋,具有“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抢地势,勾心斗角”之势。各院之间有垂花门、宅院门和八角月洞门相通;相邻的院与院之间,房间与隔墙上,有六角、八角、方形或圆形等各式窗户,既装饰了墙面,又加强了采光,还可窥望邻院景物。
  正院长63米,宽16米,面积为1008平方米,分三进院落,正门坐南朝北,为主要出入口,有富丽堂皇的木结构门楼街门,檐下饰以花替斗拱。由此进入上面带有五间空廊的门厅。东西两厢为畅轩,东有六角门,可入东花园;西也有六角门,可入西花园;后有五间卷棚顶过厅,由此可进入第二院。东厢房称“三有堂”,寓有猷、有为、有守之意。此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坡硬山顶大出檐,前接回廊,原为管家、主事等人居住。西厢房称“三多堂”,寓多福、多寿、多子之意,与“三有堂”相对,建筑结构也与之相同。
  官厅是正院的主体建筑,为孔祥熙接待宾客之场所,居于中轴位置,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面积80平方米。双坡硬山屋顶,正脊浮雕牡丹富贵图,为砖雕艺术之佳作。北有廊柱,明柱原悬有孔祥熙祖父孔庆麟书写的对联一幅,上联曰“做几件学吃亏事以百世使用”,下联曰“留一点善念心田使儿孙永耕”,横批为“虚心味道”,以此作为家训教育子孙。大厅南北有门,南门内接一抱厦,斗拱雕刻华丽,隔扇古色古香,栗枋蒙金垫底,沥粉贴金,古朴大方,金璧辉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由官厅及官厅两侧夹弄可达主人家眷居住的后院。后院由东西楼、南楼组成,为封闭式四合院,建筑内雄外秀,外硬里软,是整个宅园最高大的房屋,与其周围建筑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主人显赫的地位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东西楼一层五间,建筑面积30平方米,分二间一室,三间一屋。内有隔断,分成内室和外室,空间组隔合理,大小面积适宜。南楼为主人的房间,一层建高台,筑抱厦、斗拱、梁枋、屋脊、雀替,雕刻精美细腻,彩绘华丽大方。抱厦檐下原悬挂傅山先生所题“谨节亭”匾额一块,室内梁檩为砌上露明造,东梢间设楼梯,由此上二楼。东西绣楼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原内有隔断,按传统习惯,东楼应为孔大小姐孔令仪的住处,西绣楼则是孔二小姐孔令俊的住处。按旧时规矩,小姐出入,须经主人的房间南楼,过架设的天桥,出入自己的闺室。这种体现主人与小姐、主人房间与小姐闺房关系的建筑格局,在民居中极为少见。
  从正院南楼西夹弄便进入厨房院。厨房院是一个狭长条院落,与正院一墙之隔,是给主人做饭、堆放杂物和供仆人们居住的地方,房屋比较低矮狭小一些,东西两厢对称整齐。
  从厨房院西北夹弄可进入戏台院。戏台院由北过厅、西厢耳房、东西厢房和戏台组成,计19间房屋,面积662平方米。过厅是戏台院通西花园的一个重要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南北有门。南门屋檐下方悬挂有“沁芳”二字匾额;北有门楼,屋顶卷棚式,线条柔和,造型美观。厅内铺砌栗色木制地板,十分讲究。西壁装饰隔扇门与西耳房连通。此厅为主人赏花、看戏之场所。西厢耳房,10余平方米,看起来绝不显眼,但内部结构复杂,1934年11月10日蒋介石夫妇来孔家时就住在这处小房间里。东西厢房原本是廊,是家人观看戏剧堂会的场所。建筑结构简单,屋顶造型单一,为单坡硬山顶。南侧墙壁各设一便门,供家人出入。戏台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由后台和前台两部分组成。后台高大,双坡硬山顶。前台歇山顶,两者相连,构成前台后室的格局。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变体五脊六兽。梁柱结构取“大吉”之意。这处戏台比晋商大院的堂会戏台较为别致,面积在堂会戏台中也属较大的。电视剧《昌晋源票号》中徐源璜排演晋剧一场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孔祥熙先生生平展介

  孔祥熙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理财家,早年在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扶持下,完成小学、中学学业,后留学美国,并取得美国欧柏林大学学士和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学成回国后,先在故乡办学,并从事商业活动。辛亥革命后步入政坛,曾多年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是当时国内国际政界、教育界、金融界、工商界很有影响的一个历史人物。孔祥熙宅园共设十个展室,其中八个展室分别以家世、求学、经商、办学、交际、理财、晚年和客居为题,通过图片、文字说明和实物展览,对孔祥熙先生的一生作了比较客观的介绍和评价。另外两个展室展出中国古钱币。
  第一展室的“家世”展,墙挂孔祥熙先生的放大像,文字说明对其从1880年在山西省太谷县程家庄出生到1967年8月病逝美国纽约87年的经历作了概括介绍。接下来是“孔祥熙谪系图谱”、其先祖孔子第56代裔孙孔希翥及其曾祖父孔宪昌、叔曾祖父孔宪仁、祖父孔庆麟的画像、叔祖父孔庆丰和父亲孔繁慈的照像,还有孔庆麟家训对联、孔家旧居——程家庄井儿院、井儿院水井、南张村私塾旧址、外祖父庞家老院、亭兰图书馆、孔氏先茔、孔繁慈墓碑、墓表、新建祖陵、埤亭及孔祥熙在全国各地的公馆、别墅、官邸照片,这些图片下都一一附有文字说明。
  据介绍,孔祥熙先祖,系山东曲阜孔氏,居住曲阜城北小孔村,属孔子氏族60户中的纸房户。明万历年间,孔子第56代孙孔希翥到山西做官,卒于任所,其妻与子落籍山西。到明末清初,61代孙孔宏用定居太谷。孔祥熙的曾祖父16岁时,应童子试名列第一,27岁应贡生选拔考试时,却因长期劳心苦读,体质很差,未能终场,且一病不起。临终遗言,“凡我子孙,但求读书明理,经邦济世,……千万不要再应科举试,重蹈我之复辙,切记!切记!”后代谨遵祖训,多以经商为业。只有孔祥熙之父孔繁慈为维持家计,曾在南张村兴办私塾并执教,也曾在铭贤学堂教授国文。
太谷名人孔祥熙,是非功过任评说。 太谷孔祥熙宅院
  第二展室介绍了孔祥熙从父接受启蒙教育、就读教会学校、到美国求学的经历,墙上挂有美国在谷教会人员创办的社教堂和福音小学照片、潞河书院、美国欧柏林大学校园照片、文阿德、丁嘉立、贝如意等在华传教士的像片及孔祥熙学士像等。据介绍,孔幼年随父接受启蒙教育。1890年因患痄腮,中医医治无效,便就诊于基督教公理会开设的西医诊所,十几天后痊愈,从此,孔氏父子与教会结缘。1890年,孔祥熙入福音小学学习,189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教会保送到通州潞河书院读中学。1901年8月,被潞河书院推荐赴美欧柏林大学攻读理化、政治、经济专业,获文科学士学位。1906年,又进入耶鲁大学研究院进修矿物学,1907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国。
  第三展室介绍孔祥熙早期经商的情况,主要是创立裕华银行、开设祥记公司的情况。从他做第一笔铁砂生意开始,他就集收购、贮运、销售于一体,创办了裕华银行和祥记公司两个实体,既投资货币经营,也投资商品经营,使金融资本与商业资本相互结合,相生共济。祥记公司老号在太谷,总号设天津,分号遍布上海、南京、汉口、重庆、成都、广州、桂林、宁夏、包头、归绥、九江、济南、郑州、西安、北京、张家口、南昌、福州、杭州、芜湖、沈阳、哈尔滨、营口、大连、青岛、保定、石家庄等全国各地。它买断了亚细亚煤油商在山西的代理权,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获利颇丰,以致孔祥熙被商界誉为晋商后期的突出代表。展室挂有裕华银行和祥记公司开业、祥记公司榆次分公司在榆次仓库向各地分发煤油以及孔祥熙在阳泉车站货运站亲自发运铁砂、与英国煤油商谈判、同宋霭龄一起向叔祖父孔庆丰的姨太太磕头认亲、在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议上等照片。
  展室还着重介绍了孔祥熙的经商思想。他认为人无信用,无以做人,山西商人讲信用,善理财,如犹太人和苏格兰人。后来晋商所以衰落,实由墨守成规、不求进步之故。而票号老板的固执,无以改良,则是票号衰落的原因。股东子弟的奢侈淫逸,不肯读书,更使山西票号愈形式微。他认为,勤俭蓄金宝,不知俭则负债,负债则出利;储蓄则有余,有余则生利,一里一外人之穷富可以预言,贫富在人为,非在神仙之保佑也。他提倡兴办水利,发展小手工业,并使之科学化、合理化。这些观点是客观的、切合实际的。
  第四展室介绍孔祥熙推行西学、创办铭贤学堂的情况。1907年,他学成回国,以欧柏林精神筹建学校,以实现办学育人、办学兴业的目的。他把太谷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明道学校改造成初小4年、高小3年的完全小学,校址在太谷南关。1909年迁入太谷城东孟家花园(现山西农业大学),增设中学班。1916年,又增设大学预科班。1923年夏,根据国家教育会议决案,改用新学制,大学预科停办。这样,铭贤学堂成为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学制12年,中学附设小学的学校。1932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堂南迁四川金堂县姚家渡曾家寨。战后迁回太谷,设置改为以农业科技为重点的农业专科学院。后改为山西农业大学。
  展室挂有铭贤学堂校门、崇圣楼、孟家花园别墅、孔氏夫妇捐款兴建的嘉桂科学楼和亭兰图书馆、教师像、学生毕业合影、校旗、校训及四川金堂铭贤学堂等照片,就其校务管理、师资配置、办学特色、社会活动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在校务管理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方法,实行校长统管下的委员会制,设行政、理事两个委员会,集体领导,民主管理,政教分离,层层负责。在师资配置方面,不断引进国外优秀师资,重点聘用国内专家,保证了教学质量。学堂还大胆启用女教师,开创了妇女参加社会活动的先河。除美籍女教师外,孔夫人宋霭龄和孔妹孔祥贞都曾任教铭贤。在办学特色上,体现了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课外活动丰富多采的特点。课程设置分基础课和普通课,前者开设国文、历史、地理、数学、自然、体育课,后者开设英语、植物、动物、哲学、经济学课等。在学习基础课和普通课的基础上,开设农学、工商等专业课。为配合教学,开办了农场、牧场、园艺场、果园、葡萄园、水泥场、翻砂场、印刷厂,组织了经济、文艺、国学等研究会、生物研究团、科学社、学生会、体育会、音乐团、歌咏队、军乐队等团体,引进了美国“金皇后”玉米品种,推广到华北地区,培育了169小麦新品种,在全省推广。这两个优良品种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被更好的品种替代。在社会活动方面,孔先生更是首当其冲,身先士卒,辛亥革命爆发,他带领学堂师生到农村宣传革命的意义,并组织敢死队参加抗清战斗,还带领数千人的营务处维持地方秩序。由于铭贤学堂管理先进,治学严谨,学风浓厚,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其中不乏中科院院士、海内外各类专家、教授、学者和其他重要人物,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孔祥熙把欧柏林和豪尔无私奉献捐助办学的精神,作为最根本的办学宗旨,亲自题写“学以事人”的校训。他曾勉励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做事,就是要有所作为,也叫实事求是四字,余劝诸生无论在何处都要做实在的人,说实在的话,做实在的事。世界上成功的伟人,并非与众有何不同之处,实因其处处求实在,不求虚名而已。求是二字的意思,是说使自己的努力要遵循正直的途径。”这客观地反映了他的办学思想。
  第五展室介绍孔祥熙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与国内外方方面面、形形式式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交往与联系的情况。从他结识孙中山先生、与宋家联姻,到与阎锡山、张作霖、吴佩孚、王正廷、蒋介石及其他国民政府要员交往,以及赴欧美考察,接识张伯伦、罗斯福、尼克松等世界名人,甚至抗战期间与中共来往,大笔捐助抗日用款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均配有相应的照片,比较历史地、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和他坚持的中庸之道的为人处事哲学思想。
  第六展室介绍孔祥熙担任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综理庶政11年间做的主要工作,如发展战时生产,组织工厂内迁,发展农合放贷;进行“废两改元”,组建“四行总处”,实施法币统一;确立预算制度,施行公库法制,创立法税体系,改收田赋征实,发行战时公债,实行外汇统管,解决美军驻华开支结算悬案等。这些措施拓宽了筹资渠道,增厚了国库资财,为抗日救国提供了大量经费。
  第七展室介绍孔祥熙晚年客居异国、叶落他乡的情况。这一部分配有很多照片,有孔先生八十寿辰时的照片,孔夫妇与蒋介石先生在慈湖的留影,孔去世后的灵堂照,宋美龄、尼克松参加追思礼拜照,宋美龄、宋子文送灵车到斐思克夫墓园照,台北举行盛大的追思礼拜的各种照片以及日本东京追悼会现场照片等。在这一展室还介绍了孔祥熙的两位夫人韩玉梅和宋霭龄女士,四个子女孔令仪、孔令侃、孔令俊、孔令杰,五叔孔繁杏,两位堂弟孔祥吉、孔祥珍,胞妹孔祥贞等家人的情况,均配有照片。据介绍,孔祥熙的第一位夫人韩玉梅女士系山西省阳曲县人,聪颖而秀气,大方而文静,有大家闺秀之风。少年时在太原教会办的女校上学,后入潞河书院,经教师麦美德女士作伐,1909年与孔结婚,二人感情甚笃,不幸1912年病逝,未生育子女。
  第八展室为蜡像馆,介绍1934年11月10日蒋介石与孔祥熙北方之行来太谷的情况。配有《蒋介石北方行程图》、铭贤师生在太谷乌马河桥迎接蒋介石照片、蒋介石一行合影照片及照片人物端纳、杨永泰、万辉煌、杨爱源、傅作义、王靖国、赵承绶等的生平介绍。
  另外在东西厢房还开设了“中国货币发展史”、“中国历代钱币”及文物古董等内容的实物展览。

宅园展馆游览随想

    几个小时的游览,倒使我生发出许多感想。首先想到的是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不知是历史离我们越久远而显得越清晰还是我们离历史越久远而看得更明白。但有一点是无疑的,现在,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愈来愈客观、愈来愈少人为色彩、愈来愈尊重历史事实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展馆对孔祥熙先生的评介就是这样的。其次想到当地有关部门将孔祥熙宅园开辟为旅游景点,不失为明智之举,在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诸方面,都将得益匪浅,这比花许多钱搞人为景观不知高明了多少。我还想到了许多,想到了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那些远离祖国的游子,想到了那种血浓于水的亲缘,想到了历史、现实和未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8500.html

更多阅读

东华高级中学,是一个好学校。 东华高级中学学费

最近有看新闻的人们,应该会知道东华高级中学这个名词吧。 东华高级中学,我就读的学校。 东莞名校传百名学生赌波输百万(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文汇报报道,连日来,广东东莞一所名为“东华高级中学”的贵族学校,被媒体曝出3名学生赌波欠下百万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译文] 泉水流过高山响声软绵无力,黄昏的余晖照在幽深的松林里显得冷峻。[出典] 王维 《过香积寺》注:1、《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

声明:《太谷名人孔祥熙,是非功过任评说。 太谷孔祥熙宅院》为网友等海的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