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 (King Arthur) 影评 king arthur s gold



◆中文片名:亚瑟王/王者无敌

◆外文片名:

Knights of the Roundtable.....(USA) (working title)

King Arthur: Director's Cut.....(USA) (DVD title (director's cut))

◆导 演:安东尼·福奎阿 Antoine Fuqua

◆编 剧:大卫·弗兰索尼 (David Franzoni)

◆主 演:

蒂尔·斯威格 Til Schweiger .... Cynric

艾恩·格拉法德 Ioan Gruffudd ..... Lancelot

凯拉·奈特利 Keira Knightley ..... Guinevere

雷·温斯顿 Ray Winstone ..... Bors

克里夫·欧文 Clive Owen ..... Arthur

乔尔·埃哲顿 Joel Edgerton ..... Gawain

斯蒂芬·迪兰 Stephen Dillane ..... Merlin

Charlie Creed-Miles ..... Ganis

Ken Stott ..... Marcus Honorius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rd ..... Cerdic

休·丹西 Hugh Dancy ..... Galahad

Pat Kinevane ..... Horton

麦德斯·米科尔森 Mads Mikkelsen ..... Tristan

◆类 型:动作/冒险/剧情/历史/战争

◆级 别:美国:R

◆国 别:爱尔兰/美国/英国

◆出品年份:2004

◆IMDB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49683

◆IMDB评分:6.1/10 (26,576 votes)

◆文件格式:XviD + AC3

◆文件大小:2CD 2 x 49 x 15

◆视频尺寸:720 x 304

◆影片长度:120min/140min

◆对白语言:盖尔语 / 拉丁语 / 英语

◆字幕语言:无字幕

◆上映日期:2004-7-7爱尔兰 / 美国

◆影片分析

亚瑟是这个罗马与英国在古老的凯尔特人诗歌中共同传唱的英雄亚瑟王。与他的武士同伴一样,亚瑟相信一旦罗马从英国撤军,将会给英国带来无穷的灾难和混乱。然而,在亚瑟解放圆桌武士之前,他们必须完成罗马交与他们的最后一项任务,深入敌军区域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人物介绍

出身贵族的桂尼维亚在她的敌人亚瑟以及亚瑟即将登上王位的道路上左右为难她害怕她的人民沦陷于撒克逊人的手中,所以她宁可与她的宿敌,可恶的罗马人亚瑟联盟。最终她意识到亚瑟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但她无法确定亚瑟是否能尽释前嫌,为这个曾经与他为敌的国家去斗争和牺牲……

影评: 典型的好莱坞史诗片模式,暗色调,广角镜头,交响乐

宏大的战争场面,群众演员无数,永远作为背景出现,没有任何的台词和出格的动作,弱者,很快死掉的人,他们和主要演员往往好像没有任何的联系,而快节奏使得除了多数镜头奉献给一号。

忠心耿耿的追随者。一号身边往往有几个死党,不顾一切的死命追随。他们属于二号,但演技在好也会被摄影师的镜头所忽视掉。

史诗片一般很少女人,但一定有一个很性感很有个性的女人,不管她何时出场,最后总是会成为一号的情人。甚至她晓勇善战,一般是没有过去,她的故事从一号救她于苦难开始。或许二号还有一两个人暗恋,会为了她而死。

一般是大团圆,前一分钟是悲痛欲绝,后一分钟则普天同庆,结为夫妇,称王等。

编剧很无能,看到最后,往往只知道一个大体的故事情节,很多的东西则是不知所云。

刚开始的罗马人与凯尔特人的第一次交锋还算精彩,但后面的故事情节显得很薄,对,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薄”,完成过许多任务,参加过许多战斗,经历过长时间考验的罗马勇士要从英格兰撤去,在这获得自由的欢喜时刻亚瑟小分队被命令必须完成追后一个任务,很老套的情节一般最后一个人物都是超难巨难的,一般牺牲都会很大,可以称作黎明前嗜血的黑暗吧。演的好当然没问题,但在这个电影中处理的很不好,没有煽动人细节,战斗的情形重复来重复去,武器除了弓箭还是弓箭,射来射去,看完之后感觉TMD和没看差不多,让人回想的情节几乎没有。

《亚瑟王》的海报设计很微妙:主角克里夫·欧文被挤到了左边的角落,凯拉·奈特丽反倒位居正中。也许片商对“亚瑟王”同样缺乏信心,只是想借此力捧凯拉·奈特丽。

虽然有《角斗士》的编剧大卫·弗朗宗尼助阵,金牌制片杰瑞·布鲁克海默出品,但《亚瑟王》导演安托万·福奎的功力实在有限,闷头做事又没什么才气的特点像极了《异形大战掠夺者》的导演保罗·WS·安德森。《亚瑟王》在美国败得一塌糊涂,反倒在国际市场上大逞英雄,也许简明扼要的片名确实能吸引一大批不明不白的观众。客观地说,《亚瑟王》只是一部虚张声势的B片,看完就想:如果导演换成原定的迈克尔·贝就好了啊……

场面评价: 特效评价: 美工评价: 演员评价:

如果《特洛伊》能打三颗星的话,那么《亚瑟王》顶多给一颗。为什么呢?因为全片有想法、没办法,拍得笨拙鲁钝。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安托万·福奎实在是太老实了。

第一个问题:不够“神”。自始至终,《亚瑟王》的导演、编剧、片方都在强调“还原历史真实”、把传说世俗化,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缩减可能性,把一个充满魅力的题材“降级处理”。像笔者这样从小玩街机游戏《圆桌武士》、对“亚瑟神剑”心驰神往的年轻观众,实在无法忍受童话中的“神将”变成“武夫”。而处理这样一个黑铁时代的宗教神话,最重要的渲染手段就是“光”———在无边的黑暗和寒冷中突然绽放的、有如天启的神光。像《指环王》中伴着第一缕曙光冲向敌阵的甘道夫,像《圣女贞德》中接受光的赐予、拿起神剑的少女贞德……平凡中骤然点亮的奇迹,往往是让观众获得“飞升感”的重要手段,然而遗憾的是,《亚瑟王》老老实实遵从着现实主义原则,连凯拉·奈特丽那么漂亮的女主角和亚瑟做爱,都是一掀帘子就进来说什么“生死由命只争朝夕”,真是让人扼腕。

第二个问题:不好看。写到这笔者心头一惊,一部“不好看”的“史诗大片”岂不是没法看了。但影片着实在视觉手段上匮乏到了媲美电视的程度,比如全片较有原创性的“200比8”冰上大战。双方放箭,第一个镜头:箭从画左飞向画右;第二个镜头:胸前粘着箭的士兵倒地———我要说,难道让镜头“追尾”这么简单的特效都想不到吗?好,萨克逊人开始推进(这个时候多么需要航拍啊),只见一个近景一个全景,切来切去达贡内特就扛着斧头上去了———在没有任何一个维度的运动镜头、甚至连吊臂都没用的情况下,达贡内特就倒下了———注意,连特写和慢镜都没用哦。至于影片最后一战,也许是为了表现空城计的兵法策略,其枯燥乏味真像玩沙盘啊。双方打的是“文明礼让”,银幕上大片大片的空地,蔚为壮观。全局上没有天雷勾地火的“冲撞感”,两军快撞到一块的时候好像突然停了一下(士兵撞倒之后散开的“涟漪”哪里去了?),然后马上切近景———单挑玩虚的也就罢了,连动作设计都没有!就看人乱砍,本应花样百出、极尽煽情的捉对厮杀竟然以“无喘息”的接力方式结束,真是I服了You.毫无节奏、层次和美感可言的《亚瑟王》辜负了大好题材和片名,各位还是等着重拍吧。

亚瑟王 (King Arthur)

154_92538_3e9d988dbc58275.jpg (431.72 KB)



154_92538_052d1e40165548d.jpg (593.7 KB)



154_92538_494986d18e55f49.jpg (705.65 KB)



154_92538_a2ee6562d7efb24.jpg (509.41 KB)



154_92538_a9aff0709253c2b.jpg (582.22 KB)



154_92538_a21f610d0433e6c.jpg (534.75 KB)



154_92538_b2cb644146ffe9d.jpg (522.3 KB)



154_92538_b2e1bcc7a0d95e6.jpg (392.88 KB)



154_92538_dbe97f3feebe861.jpg (625.57 KB)



154_92538_e9135bbcaacb68a.jpg (599.78 KB)



154_92538_eb035c5cc77c279.jpg (136.16 KB)



154_92538_f1b9ebdfadccda0.jpg (498.91 KB)



154_92538_f9f3da98149ca8d.jpg (465.75 KB)



154_92538_fb6a2690a513e17.jpg (590.36 KB)



◆命题·大的总是好的◆

只要杰瑞·布鲁克海默一出手,好莱坞制片界的经典论断就会在暑期票房大战中发挥效用,去年的《加勒比海盗》刚平添了他“金牌制片人”封号的K数,他又再接再厉,挑了一个更大的命题:数世纪以来,历史学家固执认为流传已久的亚瑟王只是一个传说,但在英国人民的心中,他的作为不仅改变了英国也改写了世界的历史,他堪称是一位永远不会退位的王者。圆桌会议的出现、战争中迷彩的发明乃至米字旗的渊源,据说亚瑟都脱不了干系。提起他,我们就会想起古老阴暗的中世纪画卷、血腥恢弘的战争场面,以及不可或缺的动人浪漫。

罗马与英国的诗歌中共同传唱的英雄亚瑟王与他的骑士们相信一旦罗马完全撤出英国,英国将会面临空前的灾难与混乱。虽然笃信基督教虔诚的亚瑟决心回到罗马为他的信仰尽一己之力,但是他的首要责任却是让这些与他一同为罗马出生入死的骑士们顺利告老还乡……命运与忠诚,英雄与责任,现在,让我们开始与亚瑟一道儿找回中世纪诗意的影子。

◆角色·各有观点◆

Arthur 亚瑟王 (克里弗·欧文 饰)

  一个人可以有所作为,但是个人的作为必须锁定更高的目标才会有意义。

亚瑟是舍小我成大我并赢得王者称号的英雄。在所有的骑士当中,亚瑟最具正义感、责任感,企盼世界充满正义公平。其他的骑士虽然对亚瑟忠心耿耿,但相比之下他们更像战争机器,完全奉命行事。这也正是亚瑟能成为骑士领袖的原因。亚瑟对罗马有着很深的情感,但当罗马背信弃义抛弃人民时,亚瑟开始认同体内流淌的英国血液,在原有信念遭到自我挑战的同时,他选择了顺应改变,肩负起对英国人民的责任。

Guinevere桂妮薇娅 (凯拉·奈特莉 饰)

  动物也懂得生存,理所当然,人类更有自由生存的权利!

出身贵族的桂妮薇娅卡在她的敌人亚瑟以及亚瑟迈向王者宝座的道路上左右为难。中世纪时,涉足政治的女性跟男人一样横刀立马,她为了理想而战。因为无法想象族人(英国原住民--黥面族)一旦落入萨克逊人手中之后的命运,所以她选择了妥协,跟过去的敌人--罗马人亚瑟联合抗敌。最终,她发现亚瑟的向善为人,但她还是不敢确定亚瑟是否会尽释前嫌,留下来帮助他们建立国家。

Lancelot兰斯洛 (艾恩·格拉法德 饰)

  我不相信有天堂,因为我被永远困在了这个地狱!

风流倜傥的杀手兰斯洛是亚瑟王的最佳左膀右臂。如果说亚瑟还活在自己臆造的理想世界中,头脑冷静的他就是将亚瑟拉回现实的人。热情自负的兰斯洛差点儿拜倒在桂妮薇娅的石榴裙下,但他对亚瑟依然绝对的忠诚。在双刀在手、上下翻飞的兰斯洛的眼中,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

Galahad加拉赫 (休·丹西 饰)

  如果每个人都被割断喉咙,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安详美丽!

加拉赫是跟随亚瑟的骑士中年纪最轻的。关于骑士们对罗马的义务,他也是最心不在焉的。他的终极理想是有一天可以回到家乡,因为他的年纪最轻,所以对家乡的印象最清晰。加拉赫不像其他的骑士那样对这个团队有着家的归属感,回家的渴望是支撑他继续对罗马履行义务的唯一动力。

Gawain盖文 (乔尔·埃哲顿 饰)

  上天赐予我天赋,我把它用在战场和床上!

亚瑟王 (King Arthur) 影评 king arthur s gold
盖文不像加拉赫那样梦想回到家乡,他认为家乡就在残酷的战场上,如果他不幸战死,他也无怨无悔。但挣脱罗马摆布却是他的梦想,如果他最终无法回返家乡,他宁愿四海漂泊。

Tristan崔斯坦 (迈兹·米克森 饰)

  骑士受到上天的庇护,因此我们决不退缩,我们直面挑战,如果不幸阵亡,我们希望得到应有荣耀的对待。

神秘危险的崔斯坦是个独行侠,只有猎鹰作伴的他身负侦查重任。他是个无神论者,对他而言,杀戮是种艺术,他乐于享受对手在战场上慢慢血流至死的瞬间,虽然他也关心其他骑士的生死,但对他来说,战斗才是重中之重。

Bors波尔斯 (雷·温斯顿 饰)

  我爽极了,让我们宰光他们吧!

波尔斯足够愤怒,是团队中资格最老的一位。波尔斯嗜用斧头做掉对手。波尔斯有三个老婆、五个孩子,他坚信罗马离开后,他可以继续过自在的日子。

Dagonet达葛奈 (雷·斯蒂文森 饰)

  完成任务后,我们就可以远离这个鬼地方!

膀大腰圆的达葛奈思想保守而又看重荣誉,安静而又满怀时空观念。他明白这群骑士若非有亚瑟率领,必是一群虎豹豺狼。他认为现在的他们正走向历史的分水岭但却不知前途状况,唯一明了的是,上了战场他就是一条好汉。

Merlin梅林 (斯蒂芬·迪兰 饰)

  有时,你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

充满神秘色彩的英国原住民领导人--梅林擅长游击战,他严格训练士兵,使之必须在每一次成功的突袭后设法跟自然环境产生保护色以求生存。如果说有人坚信亚瑟终将掌握自己的命运并站在英国人这方对抗萨克逊人,那么,这个人就是梅林。

Cerdic瑟迪克 (斯代兰·卡斯格德 饰)

  如果你没资格带头,你就不值得我动手!

瑟迪克是入侵英国的萨克逊族中最骁勇善战的危险人物。他注重结果,相信为了获胜可以不择手段,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儿子。瑟迪克是个有谋略而阴险的家伙。其实,在他生活的黑暗中世纪,掌权的人为了生存只能残酷无情。

Cynric辛瑞克 (蒂尔·施维格 饰)

  向前进,前进,原地只有死路一条!

辛瑞克一直追随他令人畏惧的父亲--瑟迪克的脚步前进。虽然辛瑞克身强体壮,但是他一向有保镖贴身保护,他最靠近战场之时最多就是下达战斗命令,以及鞭打那些临阵退缩的部下。

◆主演·完全英国路线◆

有评论表明,当你想拍一部《亚瑟王》来为大众解闷时,你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完全云山雾罩走一条不管不顾的奇幻路线;第二条:扛起考究历史这面大旗一本正经地说事儿,但切记,无论选择哪一条,一定要码齐一帮英国演员作为主演,像成龙与摩根·弗里曼这样的天才,是断然不会成为兰斯洛的备选的。

也不知是评论启发了影片还是影片点醒了评论,或许为了保证影片的血统纯正,克里弗·欧文、凯拉·奈特莉、艾恩·格拉法德三位主角确实是个顶个的大不列颠子民。因宝马广告而窜红的克里弗和演过王尔德同性恋情人的艾恩就不必多说了。从《像贝克汉姆一样踢》到《加勒比海盗》,凯拉的扮相亦古亦今,为了饰演巾帼不让须眉的桂妮薇娅,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到与女主人公形神合一,健身指导Ed Chow把拍《古墓丽影》时调教安吉莉娜·朱丽的那套全用在了她身上,举重、拳击、飞刀、射箭,击剑,十八般武艺尽显,用凯拉自己的话说,"八个月下来,感觉自己膨胀了许多,敢跟任何一个爷们儿叫板了。"

从源源不断的片约来看,现在的她的确可以和任何一个当红男星叫板,刚与忧郁的亚德里安·布劳迪拍完《The Jacket》,《加勒比海盗2》又即将上马,如果有机会的话,皮尔斯·布鲁斯南说非常愿意邀请她加盟下一部邦德影片,汤姆·汉克斯也就新片《Starter For Ten》向她发出了私人邀请。纵观本片,卖点也显然集中在她的身上,据说全片近一个小时都在为她铺衬,其一身的镂空皮条装束居然让不少八卦评论人士品出了SM的味道。

◆风格·圆桌依旧在,只是……◆

虽然好莱坞善于杠上开花,而且更愿意把历史戏说为神奇,但早在去年《加勒比海盗》的新片发布会上,布鲁克海默就已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所拍的亚瑟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亚瑟,他会无比地真实。”作为《角斗士》的编剧与制片之一,本片编剧大卫·福兰宗尼目前正笔耕于一部“汉尼伯尔”的剧本,他喜欢戏说历史,但创作本片时却在考古学的光辉指引下,选择了让亚瑟归位于历史本源的方针路线。

这就是真实的亚瑟王吗?看了纽约首映后,一些影评人发出了疑问,因为不但圣杯没有了,就连兰斯洛与桂妮薇娅之间的眉来眼去都显得那么纯洁,这个亚瑟当然不会为爱困惑,因为每隔30分钟就会出现的血雨腥风让他心无旁骛,只能专注于战场上的手足情意,在对于中世纪生活的幻想中,唯一富于唯美浪漫气息的就是骑士般的爱情,有的观众认为主人公之间三角恋情未完全开采直接影响了影片的情节维度。或许,还原历史中的亚瑟就像找寻逝去了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一旦传说没有了,我们还能盼望些什么?还是用导演安东尼·福库的话聊以自慰吧:"每个传说都有源头,这是传说的源头,是一部前传。"

献给史上最有名的三角恋爱

提到亚瑟王,我们会想到什么?圆桌骑士?圣杯?石中剑?当然,还有那段著名的三角恋爱,但凡关于亚瑟的电影,不提一下这段情史好像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上图为:亚瑟王King Arthur (2004)

主演: 尤安·格瑞福德 (兰斯洛特)(之后随着《神奇4侠》中的橡皮人走红好莱坞)

克里夫·欧文 (亚瑟王)(欧文现在正有朝动作硬汉明星发展的趋势)

凯拉·奈特利 (吉尼维尔) (目前最走红的女明星之一,英伦的玫瑰)

本片单从海报上就能看出,这是一部突出吉尼维尔王后的电影,影片将吉尼维尔王后塑造成了一名威猛的弓箭手战士,对于那段三角恋爱则是眉目传情,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关于亚瑟王的故事

亚瑟王的故事因为没有史料考证,目前还只是一段传说。大致如下:

相传,亚瑟为尤瑟国王(Uther Pendragon)之子,诞生后即由法师梅林(Merlin)交由贵族埃克特爵士(Sir Ector)抚养。两年后,国王病故,不列颠岛的贵族都对王位垂涎三尺,为王位的继承问题争执不休。数年之后,梅林与坎特伯雷(Canterbury)大主教邀请王公大臣在圣诞节到伦敦聚会,以决定王位的继承人。就在圣诞那天,在大教堂的院子里发现了一把插在巨石中的宝剑,宝剑上镌刻着一行金字:“拔出此剑者当为不列颠之国王。”这天,埃克特爵士恰巧带领其子凯(Sir Kay)及亚瑟来到伦敦。亚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宝剑拔了出来,在场民众一致欢呼拥戴亚瑟为王。加冕时,亚瑟宣誓终生秉公治国。

年轻的亚瑟登上王位后,一些对他不满的贵族发动了武装叛乱,但很快就为亚瑟王所平定。不久,又发生了欧洲大陆几个国家的入侵。经过长期的奋战,亚瑟王挫败了入侵者。在与罗马帝国作战过程中,亚瑟王征服了一些欧洲国家,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君主。

若干年之后,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兰斯洛特(Lancelot)流落法国,后来成为法国的统治者。亚瑟王风闻兰斯洛特与他的王后吉妮维尔(Guinevere)有暧昧关系,决定东征讨伐兰斯洛特,并把国事交予另一圆桌骑士莫德雷德(Modred)代理。莫德雷德趁机篡夺王位,亚瑟将莫德雷德击毙,自己也受了重伤。亚瑟王自知不久于人世,就把他从湖上仙女那里得来的埃克斯卡利伯(Excalibur)宝剑投回湖中。湖里伸出一只手,接住了宝剑。此时,一叶轻舟驶向湖岸,一群仙女把亚瑟王安放到船上后,小舟渐渐从湖面上消逝了。盛极一时的亚瑟王朝也随之告终。

关于三角恋爱

这段著名的三角恋爱故事的主角分别为:ARTHUR(亚瑟王)、GUINEVERE(吉妮维尔王后)、 LANCELOT(兰斯洛特骑士),故事大致是亚瑟王和吉尼维尔成婚后,兰斯洛特和吉尼维尔又相爱了,后来吉尼维尔王后开始进行火焰的试练时,兰斯洛特为了将她从火中救出而发动了一次不必要的战斗,这就导致了圆桌骑士的分裂。最终亚瑟身死(不是死于兰斯洛特之手),王朝终结,兰斯洛特出家为僧,可以说也是一个悲剧。但凡影视作品几乎都给这三个人以正面形象示人,似乎就是讲了,这段故事谁都没有错,感情上来了,谁也挡不住。



上图为:圆桌武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1953)

主演:罗伯特·泰勒( 兰斯洛特)(《魂断蓝桥》大家都知道吧?)

艾娃·加德纳 (吉尼维尔)(我最爱的女演员之一,气质无以伦比,君不见《乞力马扎罗的雪》)

梅尔·弗尔 (亚瑟王)(算是和我们美丽的奥黛丽·赫本合作比较多的演员)

关于兰斯洛特其人

兰斯洛特是圆桌武士中的第一勇士,很多影视作品都将其列为男一号,重点突出他和女一号吉尼维尔王后那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亚瑟王竟以陪衬出现。传说中的兰斯洛特温文尔雅,又相当勇敢,而且乐于助人,集完美品德于一身,他曾出发去寻找过圣杯,但由于他的骄傲使他没有成功。在这场战斗后,兰斯洛特为了忏悔他的罪过而当了僧侣,直到他死去也没有新的故事。



上图为:剑侠风流(又名:第一武士)First Knight (1995)

主演: 肖恩·康纳利 (亚瑟王)(老牌007,介绍有点多余了)

理查·基尔 (兰斯洛特)(基尔大叔可是地道的反华分子)

朱莉娅·奥蒙德 (吉尼维尔)(曾经的当红偶像,《燃情岁月》算是她的代表作,最近又在《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看到她,看来她和皮特很有缘)

本片当年属于卡司强大,宣传巨大,但评论甚差的作品。片中的亚瑟已进入暮年,而吉尼维尔年轻貌美,爱上了英俊潇洒的兰斯洛特再正常不过,这似乎又赋予了一点现代气息,即老夫少妻的不幸福婚姻生活。

圆桌骑士的由来

亚瑟的皇后吉尼维尔(Guinevere)的父亲King Uther Pendragon有大的圆桌子,供他麾下的骑士聚会使用,在结婚时亚瑟从岳父那里得到桌子与武士。那时候圆桌骑士就成为了亚瑟王下的骑士英豪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国家,甚至会有不同信仰。

圆桌的含意是平等和世界。所有圆桌的骑士彼此平等,并且互为伙伴。不过在争执中他们会拥护自己仰慕的骑士组成派系,相互攻击。圆桌一共能坐下150个人。



上图为:亚瑟王King Arthur (2004) 中的圆桌。

关于圣剑埃克斯卡利伯(Excalibur)宝剑

excaliber是伴随着亚瑟王这位传说中的英雄而出现的圣剑,代表了支配与破坏,从而被称为英雄之力的象征,王中之王的武器,是剑中之剑!

关于excaliber的由来众说不一,有的传说称它是由亚瑟王从石中抽出。但一般人们比较认同的说法是:亚瑟王某日在战斗中折断了佩剑,在魔法师梅林的引导下,他来到一个湖畔。湖中的精灵手握着一柄宝剑,并将其举出水面。亚瑟王成为了这柄剑的主人,从此之后他利用这柄宿有精灵之力的神器所向披靡,直至标致着其败亡的卡姆兰之战后,此剑又被送还至湖中精灵的手中。

在john bourman监督的英国电影《未知力量》中,这柄剑既大且重,银色的锋刃上反映着淡绿色的光芒,剑柄与剑锷都镶嵌有黄金。此外,它在其他几部作品中也都有一致的形象,基本以长大厚重为主,豪华的装饰则显示出王家风范。

关于excaliber的鞘也有一个传说,即剑鞘有使主人免受伤害的力量。梅林曾问亚瑟“如果剑与鞘任选一样,你会选择何者?”亚瑟回答“我决意要剑。”梅林叹道“这是愚蠢的选择,鞘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剑呀!”不错,剑确实有着斩杀敌人的威力,但能守护自身的鞘才是最为珍贵的。同样,消灭邪恶固然重要,但一个国王如果意识不到守卫安定和平的价值,那结果也只能是灭亡而已…… 果不其然,亚瑟在与莫德莱特的决战中受了致命伤,他躺在小船上被送往精灵之国。亚瑟的时代宣告结束,excaliber也永远消失在那静谧的湖水深处……



上图为:PC经典游戏《古墓丽影》第七部《传奇》中,劳拉取得的埃克斯卡利伯(Excalibur)宝剑,好奇的朋友可以通过游戏试试它的威力。

其实这可能是一个中古世纪的传说。

亚瑟王传说,是西元十二世纪,由遍历欧洲的吟游诗人开始传颂的。公认的集大成作品为15世纪左右的《亚瑟王之死》。

曾经统治英国的凯尔特民族在西元一世纪的时候被罗马帝国所统治,历经六世纪以后,日耳曼民族相继入侵,其势力渐趋衰微,终于被迫让出英国王位。传说中,亚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这段时期里面,以凯尔特人的英雄身份登场。他率领各部落在名为巴顿山之役的交战中一举击溃属于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萨克森人,被视为中世纪英国著名的传奇人物。   但是,亚瑟的形象却随着传说故事的演进而不断地变化,最后演变成为统治不列颠之王,成为将兰斯洛特、崔斯坦等传说中的骑士收于麾下的“圆桌骑士团”的首领,拥有至高荣誉的英雄。

王者之剑(Excalibur)与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亚瑟王至尊的王权象征,佩带着这把具有精灵魔力的王者之剑,令众骑士俯首称臣,不仅确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众多的战役之中凯旋。

亚瑟王的佩剑——王者之剑(Excalibur),又译为断钢剑、斩铁剑、湖中剑、誓约胜利之剑。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较不专业的译文将此剑时译之为石中剑,这是不正确的。

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亚瑟拔出的选王之剑。一说其为Excalibur的原型Caliburn。《不列颠诸王史》关于Caliburn的记载有亚瑟王用此剑一战杀掉攻击他的470名萨克逊士兵。

王者之剑是在亚瑟王传说中所登场的魔法圣剑,可以称得上是后世骑士文学中,英雄多半配持著名宝剑传统的滥觞。

在亚瑟王传说中,拔出石中剑、登基为王的亚瑟在与King Pellinore交锋时折断了石中剑,此役起因是亚瑟在一座城堡拜访时,城堡主人Annoure看到向城堡走来的Sir Pellinore,请求亚瑟王给予保护。实际上Sir Pellinore也是受到Annoure戏弄,前来与亚瑟王交锋。这次战斗被认为是违反骑士道的,成为石中剑断裂的原因。后来他在梅林的指引下,从湖中女士的手中得到了王者之剑。王者之剑在精灵国度阿瓦隆所打造,剑锷由黄金所铸、剑柄上镶有宝石,并因其锋刃削铁如泥,故湖中女士以Excalibur(即古塞尔特语中“断钢”之意)命名之。梅林此时则告诫亚瑟:“王者之剑虽强大,但其剑鞘却较其剑更为贵重。配戴王者之剑的剑鞘者将永不流血,你决不可遗失了它。” 但后来亚瑟王还是遗失了剑鞘,也因此他虽拥有削铁如泥的宝剑,最后仍为叛徒骑士Mordred所杀。而王者之剑最后则在亚瑟王的嘱咐下,由Sir Bedivere投回湖中,与亚瑟王一齐回到精灵国度阿瓦隆去。

时至今日,“圆桌骑士”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而成为“英勇”、“忠诚”和“信任”的代名词。这群骑士们的故事,以成传奇。

从古至今,不同版本的故事描述了不同数量的圆桌骑士,从12到150不等。最早写到温切斯特圆桌的是维斯(Wace),他在不列颠传说(Roman de Brut,1270) 列出了25位骑士的名字。

综合所有资料来看,圆桌骑士中得到最多公认也是最为著名的有以下几位:

兰斯洛特 Sir Lancelot   圆桌武士中无可争议的第一勇者,因传说其是被湖中仙女养大,被称为“湖上骑士”。他温文尔雅,乐于助人,却又英勇善战,大公无私。

高纹 Sir Gawain   实力堪于兰斯洛匹敌的骑士。他不仅武艺高超,战功显赫,而且身材高大,外形俊朗。传说他就是“白马王子”一词的来源。

凯 Sir Kay   亚瑟王从小被寄养的地方的主爱克伯公爵的儿子,被亚瑟王称为“哥哥”。是一位勇敢的热血少年。

巴林 Sir Balin   当时罕见的双手持剑骑士,头脑冷静,是一位智勇双全的统帅型人物。

帕西法尔 Sir Parcivale   亚瑟王的贴身骑士,后来圣杯骑士团的创始人。

当时圆桌武士中也存在类似于军规的约定,英国学者托马斯·马洛礼(Sir Thomas Malory,1405-1471)经过考证,将其归结为以下6条:

To never do outrage nor murder.

Always to flee treason.

To by no means be cruel but to give mercy unto him who asks for mercy.

To always do ladies, gentlewomen and widows succor.

To never force ladies, gentlewomen or widows.

Not to take up battles in wrongful quarrels.

永不暴怒和谋杀。

永不背叛。

永不残忍,给予求降者以宽恕。

总是给予女士以援助。

永不胁迫女士。

永不因争吵而卷入战斗。

全线溃败的典范:《亚瑟王》 (极品影虫 )

影片《亚瑟王》的出现再次证明了两件事,一、好莱坞根本不存在常胜将军的制片人神话,任谁都难免有败走麦城的时候,杰瑞.布鲁克海默当然也不例外;二、傍上历史人物绝非为史诗片买了保险,若讲不出好故事,观众一样不会买账。

这第一点的印证估计会让迪士尼公司决策层叫苦不迭并百思不得其解。制片人一样,连演员都一样(只是其中一位),故事也算得上讨巧,即便做不到雅俗共赏,至少可以沾点史诗片的光。为何《加勒比海盗》赢尽口碑和票房,而《亚瑟王》却输的凄惨无比?这部影片到底出什么事了?

我在观看《亚瑟王》的时候也出现了以上疑问,当然,我不是制片方,影片在市场和评论界的输赢不会给我造成切肤之痛,我只是感觉有些遗憾。《亚瑟王》所讲述的故事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主人公生平所遭遇的变故是如此的一波三折,并且与一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缠绕在一起。以这样的素材让观众内心产生共鸣应该不会太难,至少也应该超越《凯利党》的高度才是。但最后的事实却正好相反,《亚瑟王》的叙事之拙劣,桥段之老套,演员表演之单调足以使其成为劣质史诗片的最佳范本。作为一个观众而言,能坚持将其看完都算的上是一种胜利。

伟大领袖曾教导我们说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然而英雄的传说永远不乏深信不疑的追随者。亚瑟王就是这样一个介于历史与野史之间的传奇人物,其亦真亦幻的特质更加深了那种令人迷醉的魅力。本片着重刻画他从一个坚决维护罗马帝国的骑士慢慢向民族英雄蜕变的全过程,符合史诗片人物塑造的一贯手法。其间,人物对命运的抗争、对责任的反思贯穿于影片始终,成为最为重要的一条线索。可以说,《亚瑟王》的编导已经找到一条让本片通往成功的捷径,余下的工作就是如何令人信服的将其叙述出来。

请看看本片编导是怎么做的,他们首先将亚瑟王与他的手下定位于一群想退隐江湖从此不问世事的人,为了获得自由被迫接下最后一项使命。以常规的经验判断,所有最后一单买卖从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出所料,任务极其艰巨,需要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从这个故事的主线里你感觉不出有什么荒谬之处来,(以影片后半部分的故事架构来看,我甚至还嗅出几许《七武士》的味道,当然了,两部影片的主旨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没有可比之处。),可是,搭配这条主线的人物情感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漏洞百出,完全无法胜任辅佐故事主线的使命,甚至还拖累了整部影片。

首先是亚瑟王自己领受任务就不太情愿,他需要一边安抚自己的手下,一边指挥作战,内心的摇摆不定非常明显。其实,矛盾、复杂的心理描绘原本是塑造出多层次人物形象的杀手锏,若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提升影片的艺术品位,更能让实力派演员的表演产生如鱼得水般的畅快。(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如《拯救大兵瑞恩》,米勒上尉内心的困惑和挣扎完全无损于这个人物的形象,却赋予整部影片一种真实、质朴的人性光芒。)

然而,本片却始终以肤浅的骄傲来包装主人公亚瑟,编导甚至连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都没有融进角色的内心,而那对整个民族前途的忧患与他对自身使命豁然洞开的认知更是无从谈起。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的主人公遭遇由凯拉.奈特莉扮演的桂妮薇娅展开的心理攻势时,立马就会丢盔弃甲的原因。所以,请千万别浪漫的认为这是爱情升华后的必然结果。

亚瑟王这种性格里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一种脆弱的锋芒)原本是可以为影片增色的,也可以作为他人生抉择的导火索。然而,本片编导却掌控不好角色情感波动的尺度,不是将其完全遏制下来,在一场场争战杀伐中消弭的无影无踪,就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突兀的爆发。影片中有一段描写亚瑟王对幼年时候所遭遇不幸的回忆桥段,原本是为了烘托出角色身上的悲剧色彩,却夹在了一段争执的中间,显得极为刻意。而结尾处对遇难战友的哭诉和对自身的谴责更是做作的让人浑身不舒服,象是硬填塞进来的素材,全然不顾影片的需要与否。这场画蛇添足的戏轻易扼杀掉影片好不容易累积的悲壮气息,产生出一种滑稽可笑的效果。

观看《亚瑟王》会让你有机会对以前类似作品作一次总结性的回溯,强烈的对比反差还能让你重新调整对那些作品的总体评价。亚瑟王身批罗马将领的战袍冲入敌军左劈右砍的镜头将《角斗士》里的麦克西莫斯学了个十足十;而他的阵前动员怎么看都象是在对《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那段演讲致敬。影片最后他与对手一对一的决斗,以及结果对方的招数竟然和《爱国者》里的本杰明.马丁如出一辙......可见本片编导的确是借鉴了大量的同类型影片,不过,他们捕捉不到那些桥段的神韵,至多是停留在初级抄袭的水平上而已。

《亚瑟王》的动作设计者一定是对弓箭这个兵器情有独衷,所以他才会在整部作品里不遗余力的编排弓箭发射的镜头。从单兵作战、一箭毙命、到小分队狭路相逢的互射以及大型战役里排山倒海般的箭雨,全部充分展现,决无任何偏漏。(看罢本片,我才幡然醒悟,原来《英雄》里表现秦军万箭齐发的手法一点都不算张扬,与《亚瑟王》相比,还算收敛含蓄的呢。)甚至到了影片最后,他还要专门设计一个以"射火箭"的方式来庆贺亚瑟王成功的桥段。(或许他认为在这里射箭可以起到鸣礼炮的效果吧。)《十面埋伏》里不断重复的特效"飞刀时间"只给我卖弄的感觉,而《亚瑟王》的"弓箭癖"却多少含着点黔驴技穷的无奈。

从《亚瑟王》的整体结构来看,这"很象"是一部群像作品。当然了,它还没有极端到《高斯福庄园》那样的地步,不过影片里众多的角色共同"瓜分"主人公的戏份却是事实。再加上主演克里弗.欧文自身的实力不济,更促成了这种"诸侯割据"的艺术效果。(对男主角感兴趣的朋友我推荐你们看看他为宝马汽车公司拍的一套广告,里面有吴宇森的手笔,准保比看本片过瘾多了。)迅速窜红的女主角凯拉.奈特莉已经是多部待拍新片所抢夺的对象,她这种不断提升的知名度使得这部影片多了个看点。从非演技的领域来评价,她在本片中的扮相非常酷,酷到几乎跳脱出故事的需求而蜕变成纯粹的个人服装秀与彩绘秀。

演员集体表演的苍白无力使《亚瑟王》几乎找不出一处值得品味的细节来,这和《四根羽毛》的情况如此相似。都是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形象,都是一样的快意恩仇和争战杀伐,所造成的却是如此寡淡无味的艺术效果。或许,评判史诗片的成败得失不应该苛刻到以重现历史风云,感悟人生价值的高度,但就以一部娱乐片的标准来衡量,本片连及格线都没能越过。《特洛伊》至少还有些供人品评与消遣的要素,《亚瑟王》若还能给人一些思考,就只有对白白浪费两个小时的惋惜而已。(本文原刊载于《看电影》杂志!"极品影虫"专栏)

亚瑟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亞瑟王)

跳转到: 导航,搜索



一尊亚瑟王的雕像

亚瑟王(英语:King Arthur)全名为亚瑟·潘德拉刚(Arthur Pendragon)。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也是凯尔特英雄谱中最受欢迎的圆桌骑士团(或译圆桌武士)的骑士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中世纪作家,特别是法国作家,对亚瑟王的出生、他的骑士们的奇遇,以及他的骑士兰斯洛特爵士和亚瑟的王后桂妮薇儿(Guinevere)的奸情,都有不同的描述。依照传说,他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最初如何诞生、源自何处、实际活跃的舞台卡美洛(Camelot)地理位置,皆无从查考。后世认为,亚瑟王应不是以某一位特定历史人物作为基础所塑造出来人物,而是一位架空的虚构角色,因此历史记载上并无此人。至于大家所耳熟能详的《石中剑》,据说是亚瑟王年轻时候所发生的故事;而圆桌骑士则是他继位之后,慢慢聚集在他身边的勇士,最多曾多达一百四十名。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桂妮薇儿皇后的守护骑士兰斯洛特(Lancelot),和亚瑟王的表兄高文(Gawain)。

目录

[隐藏]

1 历史中的亚瑟王

2 传说中的亚瑟王

3 相关的文学作品

4 相关影视作品4.1 电影

4.2 动画/漫画

5 参考书目

[编辑] 历史中的亚瑟王



在威尔士传说中,亚瑟王的剑被称为是王者之剑Excalibur。

※此为想像画

亚瑟王传说的史实性一直被学者们所争论。有的学派认为亚瑟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亚瑟王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凯尔特神话中神灵的人格化。支持这种理论的学者,常常将它联系到威尔士语源学,他们提出,熊神在传说中被惯称为“Artos”或是“Artio”。但是,据民众所知,这些神是被欧洲大陆的塞尔特人所崇拜,而非大不列颠人。

另一种观点认为,亚瑟是真实存在的人。虽然某些学说提出他是罗马,或者前罗马时代的人物,但依照大多数学说,并符合传统神话的集合,他是生活在公元5世纪末至六世纪初,抵抗盎格鲁撒克逊侵略者的罗马-不列颠领袖。

最近的考古研究指出,在他的假设的生活时期,撒克逊人出现一次断代(generation gap)。他的权力很有可能根植于威尔士、康沃尔或现在英格兰西部的凯尔特族地区。然而,关于他的权力的中心和范围以及他拥有哪些权力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持这种观点中最著名的人物杰弗里·阿什(Geoffrey Ashe)和莱昂·弗勒里昂(Leon Fleuriot),主张将亚瑟确认为Riothamus, “Brettones之王”,一个在罗马皇帝安特米乌斯统治时期活跃的人物。不幸的是,Riothamus是一个我们所知甚少的影子一般的人物,而且学者们并不确定此人所领导的“Brettones”究竟是大不列颠人还是布列塔尼人。他们中的其他人主张将亚瑟确认 安布罗修斯·奥里利厄斯(Ambrosius Aurelianus),一位赢得了对抗撒克逊人的重要战役的罗马-不列颠战争领袖,但在传说中此人活跃的时间要多多少少比亚瑟来得早。由此,某些人主张亚瑟是AmbrosiusThus的副官,可能接替他成为领袖。

中世纪传说他是6世纪的战士,拥护基督教,率不列颠部落击败撒克逊入侵者,539年左右死于卡姆兰战役,后葬于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有一说亚瑟王是因为被部下背叛,王位被篡夺,最后郁郁而终。

[编辑] 传说中的亚瑟王



贝德维尔将军将王者之剑投进湖中,正好被湖中妖女接住。比亚兹莱画,1894年

在爱尔兰的传说中,亚瑟王与其追随者圆桌骑士们的故事在西欧地区广为流传。还有很多关于他的事迹,如亚瑟王智盗芬利亚首领芬恩·麦克库的猎犬,捕杀凶猛的公猪,杀死巨人、巫师与怪兽。作为群雄之首,他率领着众骑士们出生入死,挥戈天下,在这点上与芬恩·麦克库有许多的相同之处。537年,亚瑟王在与他的外甥莫德雷德交战时,二人都命丧于战场。

传说中的亚瑟是不列颠国王尤瑟王与康沃尔公爵之妻伊格赖因的私生子,在亚瑟一出生开始就被尤瑟王托付给魔法师梅林抚养,梅林便偷偷将襁褓中的亚瑟带离廷塔杰尔城堡,来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将亚瑟抚养成人。后来尤瑟王死后,国内形势动荡不安,众臣趁机争权夺利,然后圆桌骑士要求梅林指点迷津,梅林说:伦敦有一块神秘的石头,有把神剑立在其中,若能从石头中拔出此剑者,那人就会是英格兰的国王。后来骑士们便争相前往拔剑,但都无功而返。多年过后,一位骑士奉梅林之命保护亚瑟前往伦敦去观看一场比武大赛,当时,那骑士看得心痒难耐,跃跃欲试,却发现自己都没带佩剑,遂命亚瑟为他取一把剑来,亚瑟并未意识到石中剑的意义,一举将它从石头中拔出,交给了在一旁膛目结舌的骑士,亚瑟因此成为了王位的继承人。

亚瑟在执政初期,这位年轻的国王对梅林显露出了强烈的依赖。一次在与骑士格斗中,亚瑟王拔剑而出,但意想不到的是神剑却裂成了碎片,不禁让他大惊失色。幸亏梅林及时出手相救,才解救了手无寸铁的亚瑟。沮丧烦恼的国王在湖边四处游荡,突然发现闪闪发光的湖面上出现了一只手臂擎着一柄宝剑缓缓升起,这便是传说中的湖中妖女赐给亚瑟王的新神剑。宝剑失而复得,使得亚瑟王如虎添翼,又恢复了往常的神勇。

他率领着众骑士抵抗外敌入侵,击退盎格鲁撒克逊人。他锄强扶弱,行侠仗义,曾帮助苏格兰王国抵抗爱尔兰,他还率领配下的骑士统一英国,征战于整个欧洲大陆,甚至远征罗马。为了感谢亚瑟的鼎力相助,苏格兰国王将爱女桂妮薇儿许配给了他,但桂妮薇儿深爱的却是英俊的兰斯洛特骑士,即使婚后仍然无法忘怀,之后两人秘密幽会,最终被亚瑟王发现后,兰斯洛特被迫逐出宫廷,远走法国布列塔尼。后来亚瑟王追踪而至,成功捉拿了兰斯洛特,并将他关押在了布列塔尼的一个堡垒中。同时,亚瑟王的外甥莫德雷德因违背了与亚瑟王的诺言,私自占领了卡美洛王国,并在全城散播谣言说国王已战死,还企图霸占王后桂妮薇儿。亚瑟王闻讯后,并急忙赶回不列颠,召集众骑士,商议对策。在双方进行对策和谈时,有一条蛇悄悄爬到了一位骑士身上,那骑士拔剑欲把蛇给斩断,于是印证着一场血腥的战争随之爆发。双方都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亚瑟王本人也身受致命的重伤,在两名骑士的搀扶下才离开战场。亚瑟王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此时跟随亚瑟王的圆桌武士中只有贝德维尔一人幸存。亚瑟要求贝德维尔将王者之剑投入湖中,贝德维尔知道舍弃王者之剑即表示王将逝去;他两次去到湖边都未能下定决心,而回去向亚瑟王谎称剑已丢入湖中。但都因未能正确描述剑被湖中妖女收回的景象而被亚瑟识破。第三次贝德维尔终于狠下心来将王者之剑投向湖心,这时湖中伸出女人的手接住了剑柄,随后沉入湖中。听完贝德维尔回报所见后,亚瑟与世长辞。他的墓志铭为:“Hic jacet Arthurus Rex quondam Rexque futurus(永恒之王亚瑟长眠此处)。”更多关于亚瑟王传说的文献中讲述亚瑟王在卡姆兰战役之后身受重伤,随后出现了三位神秘的妇人把亚瑟王扶上一艘黑色的小船,一同向阿瓦隆(Avalon)驶去,从此亚瑟王便永远地消失在人世间。

[编辑] 相关的文学作品

西元800年左右,威尔士的修士们撰写《布灵顿人的历史》,书中首次记载“亚瑟”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士人抵抗从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萨克森人。在十二世纪,通过蒙茅斯的杰弗里(Geoffery of Monmouth)的文学作品而流行于欧洲。蒙茅斯的杰弗里所著《不列颠诸王史》(Historia Regum Brittaniae)中已略见雏形,包括亚瑟的身世、私生子莫桀(Mordred)叛乱,王后桂妮薇儿出轨,亚瑟死后至仙境阿瓦隆疗养等细节(但圆桌武士和兰斯洛特尚未出现)。法国诗人克雷蒂安·德·特罗亚(Chrétien de Troyes)撷取凯尔特(Celtic)传说中的幻想成分,加入圣杯的主题创作了五部亚瑟王传奇、兰斯洛特、帕西法等圆桌武士的事迹成为重心,亚瑟王反而成了配角。瓦斯(Wace)、雷亚孟(Layamon)等人都曾写过有关圣杯(grail)的故事。英国作家马洛礼(Marlory, Sir Thomas, ?-1471)用英文写的《亚瑟之死》(Le Morte d'Arthur)是最后一本中世纪关于亚瑟的作品,这部作品以散文体写成,马洛礼宣称译自一部法文作品,但确切书目至今仍不可考,应是编译整理自诸多相关文献,其中也包括英格兰的民间故事。维多利亚时期这个题材再度流行,重要的作家有但尼生(Alfred Tennyson)的《亚瑟王之牧歌》(Idylls of the King)和怀特(T. H. White, 1906-1964)的《永恒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

[编辑] 相关影视作品

[编辑] 电影

《神剑》(Excalibur, 1981)

《第一武士》(First Knight, 1995)

《亚瑟王》(King Arthur, 2004)

《石中剑 (电影)》(The Sword in the Stone, 1963)

[编辑] 动画/漫画

《Fate/stay night》中的女主角Saber真名为阿尔托利亚(Arturia Pendragon),即不列颠传说中的亚瑟王。

《Fate/Zero》中的女主角Saber真名为阿尔托利亚(Arturia Pendragon),即不列颠传说中的亚瑟王。

《SD高达外传 圆桌骑士编》改编自圆桌骑士传说的SD高达作品,主角皇骑士的原型角色为亚瑟王。

《Gundam Seed Destiny》中脉冲高达的剑影装备,巨剑名为“王者之剑”;命运高达的斩舰刀,名为“阿隆戴特”。

《神剑传奇》中的女主角蒂嘉娜公主获得王者之剑捍卫着王国的和平,当时王国的统治者是年幼的亚瑟。

《反逆的鲁路修》中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皇帝亲自统帅的皇帝直属亲卫队-Knight Of Rounds中的Knight of One-俾斯麦·瓦尔德施泰的Knightmare名为加拉哈特(ギャラハッド,Galahad)武器名为王者之剑-Excalibur;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的浮游航空战舰的名为Avalon。Knight of Seven-枢木朱雀的Knightmare名为兰斯洛特(ランスロット,Lancelot)。Knight of Six-亚妮·阿尔斯托雷姆的Knightmare名为莫德雷德(モルドレッド,Mordred)。Knight of Three-吉诺·拜因贝鲁克的Knightmare名为崔斯坦(トリスタン,Tristan)。Knight of Ten鲁基亚诺·布兰德利的Knightmare名为帕西瓦尔(パーシヴァル,Percival)。鲁路修·兰佩洛基(鲁路修·维·不列颠尼亚)的Knightmare名为加文(ガウェイン,Gawain)。

《噬魂师》中的圣剑Excalibur,就是恶搞版的圣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8294.html

更多阅读

百万亚瑟王切尔莉怎么用 乖离性百万亚瑟王

  关于不少玩家所提及关于百万亚瑟王切尔莉怎么用的问题。小编这边就给出相关回答,并写成一篇百万亚瑟王切尔莉使用攻略供于玩家了解。百万亚瑟王中有四只名叫切尔莉的特殊妖精,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百万亚瑟王游戏里,然后我们该怎么

扩散性百万亚瑟王每日秘境攻略 扩散性百万亚瑟王台服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扩散性百万亚瑟王每日秘境方面的攻略,包括秘境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注意事项以及秘境效果说明,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攻略来进行秘境任务。扩散性百万亚瑟王每日秘境星期一、『依风月而动的丛林』  星期一是个可以疯狂

声明:《亚瑟王 (King Arthur) 影评 king arthur s gold》为网友挂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