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 幼稚园行为课程
关键词:幼稚园行为课程;行为课程目标;行为课程内容;行为课程实施;启发意义
幼稚园行为课程是由张雪门先生创编的。张雪门,浙江宁波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与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享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幼儿教育,针对当时幼稚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倡幼儿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特别是经过自己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借鉴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说及其它理论形成了完整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然而,其行为课程理论却并不为很多人所熟知,本文将系统分析其理论并阐释其对当今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观点
什么是课程?张雪门早在1929年就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提出:课程“原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其目的和自然生长完全一致”。(1)“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2)幼稚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3)这些经验不是零散的,也不是无序、不讲效益的自然经验,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活动让儿童获得的有益经验。他反对把课程当作“知识的积体”,当做书本的知识,主张把“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换一句话来说,课程是适应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4)可见,幼稚园课程的实质包括了儿童在幼稚园的一切经验、一切活动,甚至一切生活。
什么是行为课程?张雪门先生说:“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5)可见,生活与行动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也正如张雪门先生所说:“所谓生活原是整个的具体活动,虽包含了文字、数学等种种的经验……不过是成人研究上的途径。儿童进幼稚园的时候,凡能唤起他生活的需要,扩充他生活的经验,形成他生活的意识,全当作自己动作的表现。”(6)所以行为课程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在幼稚园中,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生活的一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有时候甚至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7)强调幼稚园的课程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儿童先有了生活,然后有教材的需要;不是有了教材,再去引起儿童生活作机械的反应。可见,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因为“课程未经行为的活动,其所得到的经验,不过是表面的、机械的,绝不是有机的融化。”(8)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
(一)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目标
早在1930年,张雪门先生就在《幼稚教育概论》中指出:“现在,我们研究幼稚教育,不但要认清教育的意义,更当辩明白教育的目的。究竟教育的目的,是为儿童心身的发展,还是为完成将来生活的准备,是注重个人的发展,还是注重社会的效率?”(9)他在具体分析了心身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关系之后从幼稚教育“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内心身的发展并培养其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以适应环境”(10)入手,提出“幼稚园课程的目的,在于联络孩子们的旧观念,以引起其新观念,更谋其旧经验的打破,新经验的建设。”(11)张雪门认为,课程固然需要注意到社会生活的意义,但决不可凭着成人主观的意见。因为成人的需要不是儿童的需要,成人的经验不是儿童的经验。“儿童所反应的是他自己环境里的社会,但决不是成人的社会。”(12)由此,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需求,幼稚园的课程目标就是要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培养其生活的能力与意识,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家民族危亡的现实,张雪门提出,要“把社会的需要组织在课程里面;而在另一面又正合儿童的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动作。”(13)因此在其课程目标中兼顾了社会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到1933年,张雪门先生把其幼稚教育定为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最终拟订成这样的课程目标“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14)确立了以社会需要为远景,以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的幼稚教育任务,把儿童置身于其可接触的生活环境中充分发展,体现了幼稚园课程对儿童自身价值的尊重。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内容
在涉及行为课程的内容方面,张雪门先生使用了“教材”一词。他说:“儿童到幼稚园要学些什么?幼稚园教师须教些什么?教和学又怎样地联络起来?这三个问题就是幼稚园教材研究的中心。”(15)不过,他所指的教材与我们传统的教材观有所不同,“幼稚园教材是一般在幼稚园的时候儿童生活的经验。”(16)“教材的范围很大,并不限于一首歌曲,一件手工,凡儿童从家到校,从校到家,在家庭、道路、幼稚园所受到的刺激,能够引起儿童生活的要求,扩充儿童生活的经验,潜移儿童生活的意识都是。”(17)“教材不论是现成的,不论是创造的,其唯一的目的,为充实幼儿的生活,决非灌注他们的熟料。因为教材的目的在充实幼儿的生活,所以对他们仅是活动而非知识。虽然活动里面未始不含有知识,但决不是特殊地抽出来的死知识,且教材在儿童生活上的功能,是一种开始,而不是结果。”(18)那么作为教材的经验其来源如何呢?张雪门先生认为有三个方面:(19)一是本身个体发展上而得,二是和自然环境相接触而得,三是从社会环境交际而得。
根据这一认识,张雪门先生把行为课程的内容划分为:(1)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2)儿童的自然环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如植物、动物、旅行,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动;(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如家庭、临近的地方、各种职业活动等。
如果从教材的科目来看,张雪门先生认为,行为课程主要包括手工、美术、言语、常识、故事、音乐、游戏和算术。(20)然而张雪门这样说:“教材的种类为研究上便利起见,所以有上述手工、美术等分别。但生活是整个的东西;教材的变换流转都随着生活,当然不是孤绝地能够分割,更不是专待外面装到儿童肚子里去的货品。”(21)由此可以看出,行为课程的内容就是儿童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能为儿童所接受并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
(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
张雪门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中小学、大学等有所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与要求。具体要求有三点:第一,整体的。幼稚园的课程与中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不应是分科的,而应是整体的,“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幼稚生对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花开、鸟啼、客人来,凡能够引起他注意的,没有一样不当作自己的生活看待”;(22)第二,偏重于儿童个体的发育。“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我们编制课程时,原不能忽略社会的希求,但须极力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23)第三,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的直接经验”。(24)虽然这种经验不如传授的经验整齐、经济,但对于儿童来讲,通过直接的学习价值更大。所以可以看出,张雪们先生是非常关注幼稚园课程的整体性、直接性与个体性的。
另外,张雪门先生在其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一书中,对其几十年幼稚园课程实践研究又做了进一步的总结,提出了组织幼稚园课程的一些标准:“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事前应有准备,应估量环境,应有相当的组织,且须有远大的目标。各种动作和材料,全须合于儿童的经验能力和兴趣。动作中须使儿童有自由发展创作的机会。各种知识、技能、兴趣、习惯等全由儿童直接的经验中获得”。(25)张雪门先生还在实践中带领学生一起编写拟订了全年的课程表——各月活动估量表,将幼稚园的活动分为儿童、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儿童类包括游戏、疾病;社会环境类包括学校、公共机关、风俗、职业、店铺、家庭、农作、纪念日、令节;自然环境类包括自然现象、植物、动物、节气。并拟订了每月的中心活动。
(四)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实施
张雪门先生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强调“做”即行动的价值,提倡“做学教”打成一片。“我们所提倡的幼稚园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在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26)他反对给孩子灌输抽象的“死知识”,要求重视儿童的实际行动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事怎样做必怎样学,怎样学必怎样教,做学教打成一片,才能完成行为课程”。(27)因为“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28)为了进一步保证课程实施中行为的有效价值,张雪门先生引进了美国的设计教学法,并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及不断改进,确立了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订行为课程计划,并采用单元教学来进行,具体包括:
1.动机。行为课程把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放在第一位。张雪门认为“人的行为固然千殊万变,可是他的动机不外乎两种,第一种是由于内心的需求,第二种是由于外界的刺激”。(29))所以行为课程实施首先要诱导儿童自发的动机,有时也需要教师利用环境、设备、语言等来引起儿童的动机。
2.目的。行为课程的目的,并不是儿童自己学习的目的,而是指教师企图希望儿童在这一行为中所获得的效果。从目的的内容来看,涉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兴趣与态度、习惯等。如,教师选择饲养动物的单元,其目的在于鼓励儿童研究动物的形态与生活、饲养的方法,并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教师只有确定了教学目的后,才能有效地指导儿童在课程中的行为,教学也才能有一定的标准。
3.活动。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张雪门先生认为必须认真设计“活动的要领、参加的人数、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及每一小段的程序”等。这一步骤主要是计划预设活动,所以只做大体轮廓的估量,在之后的行为实践中,就应做详细的计划,以便能切合实际需要。
4.活动过程。张雪门先生指出:“活动如何开始?如何展开?如何结束?在组织课程时,是一种极重要的估量。”(30)然而它只是行动的要点,尚缺乏具体的内容,所以必须拟订具体的活动过程,便于教师的指导。
5.工具及材料。张雪门认为,这一项的估量,虽然仍旧根据固有的各种科目拟订具体应用的工具和材料,但由于行为不是机械的,所以也有一定的变化。然而,“在线索范围以内,力求切合动作上的需要,当然是准备上的必要了!”(31)
行为课程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实施过程中采用单元教学法,彻底打破了各科的界限,在各教材中选择与学习单元相关的材料加以运用,使各科教材自然地融化在儿童的实际生活中。
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现代意义
幼稚园行为课程是张雪门先生一生实践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与同事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集体工作的结果。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不仅反动了当时幼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而且对当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价值。
(一)生活是课程的基点,重视生活在儿童课程中的教育价值
概览张雪门先生的行为课程理论,可以发现生活在其中的重要地位,正如其所言“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32)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了。这对当时及现今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与儿童实际生活相割裂的现象是有力的批判。然而,教育又不能回归到经验意义上的生活,否则教育,包括课程也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张雪门进一步提出的“一个人要过完整的生活,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实行,有步骤,有检讨“的观点使他对生活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基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即课程中的生活不是儿童日常的、自发的生活,而应该是自觉的、有计划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是需要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过滤与组织的,为此张雪门先生提出了一系列组织幼稚园课程的标准,如既要与儿童的生活有联络,又要有目的、有计划。同时,他与他的同事们还以儿童每个月的生活为基点一起编订了全年的课程表——各月活动估量表,从而使有计划、自觉的生活成为了课程的组成部分,生活在课程中真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确,教育与生活的融合,并不意味着教育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活,作为从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并成为制度化生活的教育(包括课程)总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杜威虽然主张教育即生活,但也对自然状态的生活持有一种积极的批判态度,他说:“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陷于迷乱”。(33)解决的方法就是由学校来创造一种自觉的社会生活,“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简化现实的社会生活”。(34)自发的生活本身只有经过课程的改造和提炼,才能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和工具。张雪门先生以生活为基点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不但重视了生活在教育中的价值,而且实践了这一理念,通过课程的筛选、组织,把儿童的学校生活与现实的自然状态下的生活区分开了,从而避免了教育陷入当下、琐碎、偶然的生活,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也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清晰说明:“一方面,只有在教师将孩子们随身带自学校的知识作为其教学的起点,——这既指教学语言也指科学、数学或历史,孩子们才能学有所得。另一方面,为使学生能够在独立自主能力、创造性和好奇心等方面摄取所必不可少的补充,教师应在学校和周围环境间绝对保持某种距离……。”(35)
(二)兼顾社会需求与儿童个体发展的课程目标,超越了纯教育的范畴,考虑到了社会文化在课程中的作用
应该说张雪门先生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目标经历了一个由批判传统的社会中心而倾向于儿童中心,又由中国的社会现实认识到应兼顾社会与儿童个体两方面的发展过程。这种转变不仅奠定了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在课程史上的独特地位,而且也使其理论超出了纯教育的范畴,考虑到了社会文化中在课程中的作用。
张雪门早期的行为课程针对当时传统教育以成人为中心,忽视儿童个体发展,压制儿童个性等弊端,提出要“满足儿童身心的需求,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内心身的发展并培养其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这是其早期借鉴杜威“儿童中心”课程论观点的基本反映,这对于反动当时以教材为中心的现象是有力的批判。但张雪门的思想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一点,当他看到“九·一八”事变后,国家民族面临危亡的现实,决意要把社会与儿童联系起来,打成一片,从而提出“把社会的需要组织在课程里面;而在另一面又正合儿童的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动作”。(36)进而他又提出:“要解决我国的幼稚教育,有必须认清的三点:1、儿童在幼稚园时候心身发展的情形;2、我国社会的现状;3、应如何根据社会现状谋求民族的改造,同时并应如何根据儿童的需要,谋社会基础的建设”。(37)可见他能够兼顾社会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来考虑幼稚教育目标,之后他发表的关于民族改造的课程目标,即培养儿童的自治能力、劳动的态度、为争中华之自由的斗争精神,充分反映了一位教育家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所表现出的精神。到台湾后,面对当时日式奴化教育张雪门又提出了着重培养儿童生活力、创造力、组织力的目标,可见其课程目标考虑到了社会文化、社会现实因素,而且课程目标随时代、社会文化的要求而改进。的确,课程必须为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服务,只有这样,课程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张雪门先生的儿童个体和社会发展兼顾的课程目标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使我们重新反省学校课程的目标,在当今这个充满矛盾、冲突的社会中,如何从儿童个体特定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构建学校课程,找到平衡点,确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教育的更新,社会也会发展。这一点对所有的社会都是正确的”。(38)因为儿童不仅仅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儿童还生活在社会中,而且,社会的主要目标和指定给教育的目标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教育包括课程应适应或超越社会文化的要求。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目标发展体系为我们今天从个人与社会发展角度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学校课程,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以行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强调了行动在儿童发展中的积极导向价值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是以行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体系,其所言的“行动”其实就是今天的“活动”、“做”,在张雪门看来“一个人的生长,本来是一种活动,除活动之外,更没有种种”。这是张雪门在批判了传统学校课程过分注重教师讲授及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后借鉴杜威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所提出的观点,也是张雪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学说基础上的发展。根据行动中心的课程实施方式,张雪门又提出了“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法。他的这一思想是他针对幼稚园的“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把儿童从片面的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让儿童自己做、自己想、自己去发现世界,把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在儿童学习活动中自然的“教”,即“做上教,”从而把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统一在“做”上,突出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直接经验。(39)的确,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即活动中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逐渐发展与成长的。以行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充分反映了张雪门先生对儿童学习方式、学习特点的尊重,反映了他对儿童发展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他对教师的教与儿童的学相互关系的辨证把握。他的“做、学、教合一”的思想超越了杜威单纯的“做中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做”,更有在“做上学”和“做上教”,这样就把儿童的“做”、“学”与教师的“教”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强调了课程实施中行动的积极导向价值,即行动不是单纯的“做”,而是要导向于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导向于儿童的发展,指向于儿童的“道德”或“智慧”的提升,而这一行动是与教师的“教”方向一致,避免了只有盲目的行动而没有发展的倾向,对现代学校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更多阅读
浅谈张雪门关于见习实习的教育思想
浅谈张雪门关于见习实习的教育思想文章摘要: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学前教育这片神圣的事业上,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对于教育目的的划分与思考、幼儿园行为课程的研究,而最有影响意义的思想莫过于对于幼
论岳麓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岳麓书院学规
收稿日期〕2005-09-06〔作者简介〕谭凤娥(1977-),女,湖南大学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教育史研究。论岳麓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现实意义谭凤娥(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摘要〕文章从办学环境、办学方针、学风、师生四
清华的刘也行遇到北大的张雪健怎么办 刘也行张雪健
清华刘也行碰到北大张雪健!只有一个结果:题库被答穿!其实当清华选拔队一拿到总决赛的入场券后,就有人开始猜想要是清华的刘也行遇到北大的张雪健怎么办?很多人也开始拿他们两人进行对比,有说刘也行比张雪健更胜一筹,也有说张雪健比刘也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及其指导意义时间:2010-09-27 10:4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点击:2222次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2000年2月,江泽民在出席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时发表重讲话,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即党总是代表着
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 孟子文化的精髓
【摘要】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导人们崇尚和平、追求自强、实现自我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发掘儒家文化,对于现今时代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 儒家文化 精髓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