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摄影家贺延光谈新闻摄影 贺延光
有人称他“影像在身后的摄影家”,他拍摄的《小平您好》、《民主进程》、《面对生命》、《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等为许多读者所熟悉、赞叹,但是因为没有刻意的宣传,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把这些照片和他的名字连在一块。
他曾经亲历中越自卫反击战、香港回归、98长江抗洪、三峡大江截流等许多重大事件采访;他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他就是《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高级记者贺延光。
7月1日上午10:00,“微评中国青年报60篇经典报道”之《小平您好》、《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面对生命》(医生救治SARS 病人失败照片)、《回家》,《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著名摄影家贺延光将做客中青在线访谈直播室,与读者、网友一起解说和评述这些经典作品,回忆照片背后 的故事,分享新闻摄影经验。中青在线、微博校园及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官方微博同步直播。
嘉宾简介:
贺延光,中共党员,高级记者,《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1968年赴黑龙江兵团插 队,1981年为北京青年报记者,1983年为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1985年至2005年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他先后7次在国内最高新闻奖评比中获 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
主持人:中青在线的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关注“微评中国青年报60篇经典报道”系列嘉宾访谈活动。今天是第八期,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著名摄影记者贺延光老师,对于贺延光老师的情况不需要太多介绍了。(2011-07-01 10:05:27) 贺延光老师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在我们60篇经典报道中贺延光老师作品有五 篇,今天由于时间原因把访谈重点放在《小平您好》和《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这两篇作品上。我们知道《小平您好》是1984年建国35周年群众游行拍下来的场景,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访谈开始,请贺老师介绍一下当 时拍摄的经过。(2011-07-01 10:06:39) 贺延光:我当时还不是采访国庆节的记者,是采访中日青年随团记者。当时我和日本青年在一起,群众游行开始的时候,我突然看到的。我事后回想看到标语“小 平您好”的时候,眼睛一亮,本能把照相机举起来。为什么看小平您好眼睛一亮?过去我在天安门广场,过去红卫兵时代喊的最多的是毛主席万岁。对最高领袖直呼 其名,“您好”是再普通不过的问候,来表达这个心意有很大的背景。(2011-07-01 10:08:53) 改革开放经过了五六年,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对外开放,是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过去搞阶级斗争。虽然中央才拨乱反正,具体怎么走?我们讲实践派,反正 斗争很激烈。上面斗争再激烈,到社会底层老百姓那里是非常简单的事,老百姓检验对策是否对,最直接的是吃的怎么样,能不能吃饱吃好,穿衣服难不难,上厕所 难曾经是全社会的老大难问题。改革开放经过几年,在经济上、政治上反映已经直接深入到人们触手可以摸到的,再加上政治上冤假错案平反,人的心情舒畅,这样 的背景下,直呼出小平您好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过去没有过。我眼睛一亮,很幸运的是把这个瞬间捕捉下来。(2011-07-01 10:12:44) 主持人:拍“小平您好”的标语时,当时时代的变化是以前没有过的,把照片拍下来之后,报社对这样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态度?第二天照片为什么能够刊发出来?(2011-07-01 10:13:27) 贺延光:当天出照片之后,拿到夜班,夜班一位老同志看了一眼说不用,我说为什么?他说有个人崇拜之嫌。我们这位老同志这种判断不是没有道理。经过文革之 后,吸取毛泽东的教训,中央发了一系列文件指示要求今后再也不能突出个人,要突出集体领导,不能搞个人崇拜。我的印象中大会小会中央正式文件讲了多少次。 这位老同志说有个人崇拜之嫌,可见那个时候人们对个人崇拜是多么警惕。
我说不是个人崇拜,不是万岁,是您好,万岁是个人崇拜。后来我们值夜班的当时一位副总编辑,后来《中国青年报》的社长总编辑说用吧。第二天,用了, 但是篇幅不大,后来领导很后悔,可以处理得更好一点,可以放一版放大,我自己知道我们这位领导在各种社内外的业务研讨会上,我自己亲耳听见他检讨过三次, 说当时没有处理好。
这样信息还是传递出去了,引起整个社会很巨大的反响。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改革开放这几年的成果,老百姓对中央领导人、对中央政策的态度,完全通过这四个字表达出来了,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事后《人民日报》记者也追访北大的学生和老师。(2011-07-01 10:16:16) 主持人:在2005年您又拍出了《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有很多的人都会把这两幅作品关联起来进行一些叙述。其实到了《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拍摄的时候,这个情况可能跟《小平您好》那个时候有一些变化。《小平您好》是您当时不在国庆正式采访行列当中,只是很偶然瞬间抓拍下来。到了 《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的时候,所有的媒体记者都在拍摄这样一个场景。为什么这么多摄影记者都把这样一个很有意义的瞬间抓拍下来?(2011-07-01 10:17:43) 贺延光:我是摄影记者,不光要拍下来,还要把它拍好。所谓拍好,摄影本身语言运用生动准确到位,才能感染读者,这是很多年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我们用照相机说话,照相机本身有影像自身的规律得以强调发挥。
这个事不是突发事件,是预知事件。我们知道连战到北京,《中国青年报》可不可以参加这个采访,如果可以去,是不是让我去,让我去应该怎么拍,可以有时 间考虑。当时中外记者摄影摄像不下二百人,拍完了之后,我们下大会堂台阶的时候,问两个年轻兄弟报纸的同行,他们很兴奋,我拍下来了,是数码的,影像一按 就出来了,两个半身像,握着手面对记者一脸微笑,就是我们常见的外事活动影像。我当时问怎么不拍全身呢?好像他们二位还没有反映过来,我为什么提这个问 题?是什么意思。国民党、共产党六十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六十年前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两党关系,今天两党的最高领袖腿要一起迈手要一起伸,为什么不是全 身,两个腿要一起迈,手要一起握,恍然大悟,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2011-07-01 10:21:11) 拍照片当然有技术问题,技术是个基础。有娴熟的技术才能保证拍好拍清楚拍准确,这都需要技术保障。技术问题一旦解决,我们对新闻的了解、认识、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新闻作品的成败,能让你的作品与众不同。
对这个会你是怎么认识?它不是突发事件,大家都关注海峡两岸,可能问题很复杂,但毕竟是一个好的开端。这样的事情,可能是西方记者未必一下能那么认 识,但是全世界华人对这个事一定很敏感,我们怎么判断怎么认识?记者的判断应该起决定作用,判断好了,我用技术手段怎么表现出来。(2011-07-01 10:22:53)
有了这个想法,开始构思。第一要想拍全身,第二不要握上手,只要伸手示意的意境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海峡两岸开始,不是结束,把象征意义拍出来就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要相信读者,读者都是很聪明的。
为了能把我事先的预想体现出来,我没有别的办法,中午早去三个钟头排队。上午连战在北大演讲,我拍完之后赶紧回报社,也没有吃饭,只是让司机吃饭,吃完马上走。司机把饭盒都拿到办公室了,我说赶紧走,就是这样。我还不是第一个排队的,前面还有两三个外国记者。
为什么先去?先去,保证站的位置,大家都抢新闻,通过安全检查,先入场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拍不拍照片都可以想象,如果晚到几分钟,中间的位置被 记者站满了,两个人见面,站的偏一点照片就没法用了。一个是后脑勺一个侧面没法用。我还选择了一个高的位置,记者四个台阶,我选择最上面那个,从下往上, 背景、地面整个画面比较简洁。如果站在平行的位置去拍,两个领导人身后的门、窗、工作人员、警卫人员都要进入画面,对表达是有影响的,而且这个事件有两个 最高领导人足以。(2011-07-01 10:26:55)
主持人:当时您把这个画面拍下来之后,跟其他同行比起来,这幅照片和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在报社刊发之后,和其他媒体刊发的照片不一样,使编辑会有一个考虑,当时报社对这个照片是怎样处理的?(2011-07-01 10:27:38) 贺延光:我原来想的比较简单,回报社用半个钟头就能处理完了。在我的办公室做完了之后,周围的几个报社同仁过来,大家都说好,就用这张,当时就得到大家 的认可,半个钟头处理完了就走了。晚上编辑突然来电,说被当时的总编辑枪毙了,我大吃一惊,问为什么?对方说没办法,贺老师您得回来。(2011-07-01 10:34:20) 晚上九点多我赶回报社,总编辑枪毙的理由是,这么重大的事件拍的太不正式了。我理解什么叫正式,就是常看到的外交、外事活动,两个人握手半身笑。我当时没办法,因为我是一个记者,我是一个部门主任,我知道我的权限,总编辑枪毙了,我没办法。但是我又不甘心。
我让我们的编辑给外边打电话,看别的报能不能用。上海方面回话照片也不要传了,上海市有关方面有严格规定,凡是牵扯到领导人的照片只用新华社通稿。给 《新京报》试一试,说传过来看看,五分钟就回话,《新京报》五个老总一致说用这个照片。署名怎么办?《中国青年报》把照片给《新京报》了,你日子怎么过? 我说没有关系,署上《中国青年报》谁谁就行了。但是我毕竟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我还是不甘心,自己报用不出来。我自己比较满意这张照片,我又下楼和总编 辑交流。(2011-07-01 10:35:46) 我们可以站在上面的角度试着说这张照片有哪些问题,试着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当时围在我们身边有副总、编委和几个编辑,大家一致希望这张照片可以用。总编 辑刚来,有副总编给总编辑介绍《中国青年报》过去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如果自己记者比别的记者拍的好,那一定用自己的照片。如果记者不如别人拍的好,那么一 定用别人的照片。谁的好用谁的。
还有人向总编辑介绍,当年贺延光拍的教师节赵紫阳向人民致敬,第二天赵紫阳秘书跟报社要照片。前几天拍了江泽民总书记照片,第二天中办就要江总书记照 片。有可能周围编辑、编委意见太一致了,后来总编辑说你们都觉得好,那就用。我记得我们的一位副总编亲自上的,报头缩小一下,第二天出来效果非常好,社会 反响比较快,当天下午就有《人民日报》前老总从西藏给我发来短信,有一些朋友给予了肯定鼓励。(2011-07-01 10:38:05) 我们对生活的感受非常重要,对生活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能拍到什么程度。我平时不使用闪光灯。八十年代我听过美国一个女记者讲话,15年不用闪光灯了,为什 么?她说:我认为新闻现场光线的真实性是新闻真实性的组成部分。我听了她讲的觉得非常有道理,在大会堂采访两会基本不用灯了。但是会议就没谱了,周围两侧 都是闪光灯。一个瞬间快门开启的时候,别的灯光都在闪,我的曝光指数就没法受我自己掌握了,不用也得用。
这个灯怎么用?很多朋友知道我拍的一张比较成功的作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正式拍摄之前试拍了50多张。闪光灯开启多大,才能把人物抓住,不要有闪光 灯的痕迹,闪光灯使用不好后面有两个人的黑影。多少年不用闪光灯,现在逼着你用,但是我得试验。是全光好,半光好,还是四分之一光好。有工作人员走来走 去,我就试了50多张,才决定怎么拍。最后一下拍了三张,能用一张。摄影的瞬间性非常强。别看这个腿迈开,刚迈开没迈开的时候,按快门行不行,画面不能 用,人物要倒不稳定,真正成功就这一张。《小平您好》当时连拍三张,第二张字有遮挡。(2011-07-01 10:42:21) 我们拍照片,尤其做媒体记者,拍照片不是给同行看,是给读者看。大部分读者未必懂摄影,我们得想方设法让不懂新闻的人看懂新闻照片。反过来讲读者的评价 对摄影记者很重要,读者感动觉得好,才是真好。别人看不懂,孤芳自赏,我才牛,这是艺术方面的。媒体记者必须让读者产生共鸣,这是评价的一个标准。(2011-07-01 10:50:09) 主持人:拍摄这些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题材,使您获得很高的声誉。不在于您拍摄重大历史的作品,还在于平常的高质量拍摄获得这样高的评价。有一些摄影记者常 常感叹自己运气不是很好,没碰到大事,也许有人反问,即便真正遇到了所谓的大事,你的能力能不能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作品的生命力。对于摄影记者来讲,是 题材成就了一个摄影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高的水准成就了好的题材?(2011-07-01 10:51:59) 贺延光:总体来讲,什么题材都能拍好。题材是不是能成就摄影记者呢?我最初走进过这个误区。我的照片没有拍好,是我眼前的这个事情不重要。它不是突发事 件,不是大事件,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抱怨。再如我的相机不如别人好,不专业。我的是八千块钱的,人家是一万的,我刚开始也走进过这个误区。
后来我看过八十年代几个世界上最顶级的美国摄影师给中国同行上课,上课期间他们放了很多他们自己的作品。只有少数是我们熟悉的,在世界获过大奖的。看 到更多的作品是日常生活、体育、人像、街道最普通的一些画面。我看了那些照片感悟出不光是得奖的照片好,是张张好,什么题材的照片都拍得好。他们之所以能 获奖,在重要题材上获奖,是因为平常拍日常题材拍得太好。从那之后,对我是一个启示,只要拿起照相机,就应该进入专业状态。
有时候给文字记者做一些配图摄影,也可以做到全力以赴。曾经有一次人代会,我没上会,我们一个记者采访一个人物,采访四十分钟,回来的路上问我,我怎 么发现你坐在那儿相机举了四十分钟,不至于呀,一个人物采访,我说回来看照片,结果他满意,编辑满意,配图照片发的面积比文字采写都大。(2011-07-01 10:56:40) 好照片是有它的偶然性,有机遇。事情没有发生,照片是没办法的,不在现场是没有的。为了训练自己捕捉机遇的能力,必须对所有的题材产生兴趣,把所有照片 拍得更专业,这是你和爱好者的区别,一般的优秀摄影记者和一般的摄影记者的区别。把一般的场景拍得很好看,这是一个通病,很多人不太在意这个,还觉得事件 重不重要。重要的事件,你就能拍出好照片来吗?
唐山大地震,瞬间死了20多万人,多么大的灾难。那个年代几乎看不到什么照片,现在大家对唐山大地震有什么记忆?很少,寥寥无几。拍的人少,拍的人在 文化大革命中思想受到很多禁锢,很多东西不能拍,不用你说也不去拍,留下的照片少。汶川大地震不一样,电视24小时直播,网络滚动新闻,图片成千上万。三 年过去了,大家能记住的几张汶川大地震照片,我想还是少数,就那么几张,为什么?说到底还是影像问题,如果影像拍得非常生动,感染力非常强,读者会永世不 忘的,提起什么事件就会想到那个照片。所以拍照片的问题不要在乎事件如何,训练自己是从每一个瞬间开始的,是需要积累的。如果有了很好的表达能力,用照相 机说话的能力,碰到大的事件,可能游刃有余。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平常的照片拍不好,我不信碰到大事件就能拿出优秀作品。(2011-07-01 11:00:18) 主持人:在一些摄影记者日常的拍摄中,会出现对照片后期加工,像最近网络炒得很热的四川省会理县领导视察时照片被PS的事件。我们知道您一直在强调新闻摄影做抓拍,对闪光灯的使用非常谨慎,保证新闻现场的光线真实性,为什么一直强调抓拍?(2011-07-01 11:01:42) 贺延光:我从这条路上走过来,我也搞过假照片。我刚到《中国青年报》,采访暑假生活,照片怎么拍?没有去现场,在办公室把草图画下来,到现场按照设计的 草图安排人物拍摄照片。这个路是我走过的,为什么后来把这个路抛弃了?因为改革开放,在摄影界也一样,门窗打开了,我们看国外的照片,看西方人拍世界、拍 中国的照片。我翻过去的报纸,历史上中国有很多优秀作品,但是也有很多假作品。凡是社会产生倒退的时候,我们照片一样。我们翻看《中国青年报》,大饥荒时 期在那讲一亩地产十几万斤粮食,可以把几个孩子坐在稻穗上欢乐的照片登在报纸上,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做媒体反过去看,我们应该觉得新闻记者在这个社会中,在很多历史阶段角色非常尴尬,我刚开始觉得记者职业不错,说起来别人都很羡慕,真正来看新闻 记者应该怎么做,我们过去怎么做的,很让人脸红的一个职业。我们醒悟了之后,不能那么做了,我看了中国摄影史上很多作品,我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弄虚作假没 有人坚持,理论上大家一致,做起来五花八门,我们时时想着为政府服务,历史上照片造假层出不穷。(2011-07-01 11:04:21) 会理照片事件,应该感谢数码技术的普及,照相机的普及。过去那个年代很多中国人至死没拍过照片,也没拿过照相机。我们反对新闻摄影弄虚作假,这不是新话题,是老话题。过去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没解决问题。
社会上,新闻摄影再有什么争论,和公众无关。因为没有照相机,公众不会参与这个领域的争论,过去做过一些努力,但是影响有限。现在不一样了,数码时 代,照相机的普及时代,照相机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大家对照相机的认识了解,越来越多的人会掌握一些界限,什么叫新闻摄影?不能弄虚作假,这叫新 闻摄影。不能改变任何新闻场景,这叫新闻摄影。
有的摄影,可以添枝加叶无中生有。比如创意摄影、广告摄影,把一个照片做的很吸引人,这个界限不一样。照相机的普及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大家越来越能 掌握如何使用。新闻摄影界弄虚作假马上会成为网络话题。像过去的华南虎,大家都有照相机,假照片一上来,马上有网友开涮,PS各种各样的照片讽刺这种现 象。当然很快做检讨,澄清这个事情,是网络的力量,也是照相机普及的力量。现在网络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评论家,照相机数码的普及,让每个人可能成 为摄影家,对专业摄影只会促进,不能随便假动作,一弄假动作就可能成为公共话题,这是我们过去求之不得的。过去做很大努力反对弄虚作假,效果有限,现在成 了全民运动,当然是个好事,对专业新闻摄影记者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011-07-01 11:07:30) 主持人:您对摆拍是深恶痛绝的,抓拍对摄影记者自身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您曾经说过一句话,新闻摄影最难的是什么时候按快门?(2011-07-01 11:08:01) 贺延光:现在最简单的是谁都会按快门,最难的是什么时候按快门。
主持人:跟您观念有一定关联的,摄影归根到底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您怎么理解?
贺延光:价值观不光讲新闻摄影,包括新闻记者。过去是喉舌工具,现在这个词官方很少提,过去不需要思想的,只是一个传声筒。
在中国学新闻,第一知道好作品怎么产生,第二必须了解著名假新闻怎么生产出来的,这是新闻记者的价值观问题,越来越多同行也都认可。新闻摄影记者业绩是 社会潮头的航船上的瞭望者,瞭望者什么时候有意义呢?如果风平浪静瞭望者什么意义?我觉得是急流险滩的时候,对新闻记者职业最有意义的。
现在来讲,有的学者很调侃,现在是一个荒诞的时代,也是一个博弈的时代。我们这个社会沿着改革开放开辟的方向继续往前走,还是往后退,现在是一个博弈 的时代。这个博弈的时代,就自然会产生很多社会矛盾、社会现象,需要媒体,需要记者把它不断的反映出来。说到底新闻记者就是来揭示问题,就是来讨论问题, 来促进政府解决问题,这是新闻记者的职责。不见得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新闻记者一定要发现问题,一定要提出问题,喉舌工具。你们在那儿摇旗呐喊,这个事情过 去了,中央检讨,你们不检讨,你是干这个的,你要负责任的,要在报纸上说话,现在是一个博弈的时代。(2011-07-01 11:09:59) 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讲到公民的四种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的表达权,作为记者表达权很重要。要向社会表达,树立 一种价值观。要向政府表达提出问题,来推动社会往前走。如果失去了这点,我觉得新闻记者失去了根本,摄影记者也是。摄影记者不能像过去若干年,首长的司 机、首长的警卫转业了怎么办?我想当记者,当摄影记者,很普遍的现象。现在摄影记者要求是有文化的记者,有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的记者,只不过跟别的记者区别 是照相机表达,他的价值观、认识社会能力应该和其他新闻记者一样的。我们对生活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们照片就拍到什么程度,摄影记者不是照相机记者,这和爱 好者初学者有很大的区别。(2011-07-01 11:12:28) 主持人:您的摄影观念是不管怎样先拍下来再说,我们也知道您后来的很多获奖作品,当时在拍摄的时候,是违反纪律的说法。
贺延光:我不是首创。完全根据改革开放这些年我自己的经历来说的,我们这波人怎么走向新的专业岗位?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机会。1976年天安门 事件,人们借着清明节悼念周恩来,为邓小平鸣不平,对四人帮十年祸国殃民表达愤恨,爆发了天安门事件。我们这些人感受天安门事件,我们是天安门事件参与 者,参与过程中有意无意拍照片。我自己是完全无意的,我自己看到那样的场景太激动了,情不自禁拍两张照片记录,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拍下来。半年后,四人帮 被粉碎,两年后天安门事件正式平反,平反前后报纸要造舆论,《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要拨乱反正,天安门事件究竟怎么回事?造舆论,需要照片,这个时 候专业记者交了白卷,当时不让拍。天安门事件虽然几百万人,这是反革命事件,我们党的记者怎么去反映这个事呢?不让拍,有纪律,有禁令,大家老老实实遵守 禁令,当这个历史恢复本来面目,希望摄影记者出来作证的时候,拿不出东西来,这个教训是整个新闻界的教训,也是摄影记者的教训。(2011-07-01 11:15:50) 我们在改革开放后对类似这样的事件提出过,我们再也不能给历史留下空白了,以后还发生过诸多的事件,都是由于这个事件不易表达,不能表达,不能见报,这 样的纪律那样的禁令。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为了吸取天安门事件教训,不能让这种错误再犯第二次,摄影界不应该犯第二次,不能让历史留下空白。有些问题 一时解决不了,一个记者的权限和报社的权限和历史形态部门的权限大不一样,没有办法的办法,不管怎样先拍下来再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要不然拍都拍 不了,可以用影像证明历史的事件没有照片,对摄影记者来讲是失职。
我常讲的一个观点,新闻记者、摄影记者主要对事实负责,对读者负责,对我们生活的这段历史负责,但是不能搞成仅仅是对领导负责。光是上级领导负责,有 很多东西就不会去干了,就自然的给历史留下空白了。《小平您好》,据说当时新华社同志事后跟我讲,总结教训,30多个人没有拍到,有的是没有看到就没有拍 到,有的是看到了没拍,为什么没拍呢?小平您好,预演的时候没有这条,合不合法,一瞬间就过去了,想抓的时候没有了。这个时候《小平您好》表现那个时代老 百姓社会心声,没有拍下来是一个教训。从这个角度上,应该说我提的这个是对的,不管怎样先拍下来再说,要不然对摄影记者稍纵即逝。有的新闻记者可以打电 话,事后可以写的栩栩如生,摄影记者离开现场一事无成。(2011-07-01 11:17:52) 不管怎么着拍下来再说,这应该作为摄影记者的一个理念。我们要对新闻负责,不能完全对领导负责。道理很简单,新闻是不变的,领导是经常变的,根据不同的 阶段不同的说法。为什么有些作品开始犯纪律后来获奖?领导是在变的,领导当时说这是违反纪律,过了几个月说这是新闻,摄影记者要延续这种做法。(2011-07-01 11:18:25) 主持人:从事情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新闻摄影在某些场景下会存在一个边界,不是任何事情都适用于不管怎么样先拍下来,在一些场景下确实不适合去拍摄的,边界在什么地方?
贺延光:主要在形象,老开会的话对摄影记者难度非常大,对外在表现形式缺乏动态,这时候拍摄困难一些。
主持人:比如汶川地震,有一些人认为摄影记者表现出对死难者或者受伤人的尊重和关怀了。
贺延光:每一次摄影都有道德、功德对媒体对记者的考验,尤其灾难事件中怎么表达很重要,灾难要表达损失的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要表达,不是简单的拍遗 体。但是怎么拍,不是交通警察拍照片为了破案,既然要表达灾难,还要尊重死者的尊严,还要顾及到家属的感受,还要顾及读者接受能力,每一次对记者来讲都是 考验,摄影记者不能为所欲为。
主持人:在访谈进行中,也有一些网友通过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向贺延光老师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由于访谈时间关系,我们挑其中一个问题请贺老师解答。
网友:我是刚入行的摄影记者,在具体摄影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在访谈直播过程中看到您说摄影记者对闪光灯谨慎,不要拍导演的情况,对一个摄影记者怎么尽量减少自己对新闻场景的干扰?
贺延光:你的装扮不要像摄影师,我刚开始把自己武装的一到哪儿就知道我是摄影记者,就是自己平常随便一点。有时候和被摄对象交流很重要,有的交流很复 杂,要取得在场人的信任。到一个空间拍摄一个人物,凭什么镜头这么近,镜头不要有侵害性。有的时候交流很复杂,有的时候很简单,比如稍微有一个微笑,一个 眼神,人家可以一下接受你。但是有时候忽视这个问题,记者采访,对方不信任,就没法采访。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理解非常重要,有些突发事件就不会顾及这种场 合了,镜头不要有侵害性。谢谢大家,以后有机会再和网友交流。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请贺延光老师回顾了《小平您好》和《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这两篇经典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也讲述了从事摄影记者三十年以来宝贵的心得和经验,最后感谢贺延光老师做客中青在线嘉宾访谈。
贺延光:谢谢大家!(2011-07-01 11:20:38
更多阅读
国际新闻摄影作品 再次被震撼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评鉴
法国 国际新闻摄影节筛选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摄影作品。如下是在本届摄影节上展出的优秀作品。 拍摄信息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基督教徒们正在掠夺一家穆斯林商店。 拍摄信息中非共和国,一名受伤的男子正
巧遇三宝他妈著名音乐人辛沪光 音乐人三宝离婚
巧遇三宝他妈著名音乐人辛沪光以前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在北京随便蹬三轮车的某位板爷,就有可能是当年某王爷的后代。仔细想想,此话确实言之有理。北京地杰人灵,名家之后大隐于闹市之中,这毫不稀奇。和北京一样,美国的纽约也是个
著名摄影家陈小波的访谈 美国著名访谈节目
陈小波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摄影专修班,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87年赴美攻读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于美国乔治亚洲Savannah艺术学院,获得摄影艺术硕土学位(Mastof FineArt)。之后在纽约建立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主要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赵作海 摄影作品分析范文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作品情况介绍:该作品是人民摄影“金镜头”2010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活动中新闻人物类单幅的金奖—赵作海。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
拜会中国著名指挥家高伟//戴苏春摄影 世界级著名指挥家
2013年8月28日晚,戴苏春和韩金洋(左)在北京荣幸的拜会了曾担任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黄河大合唱》、《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的合唱指挥,年近八旬的中国著名指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