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纳西族的文化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杨杰宏

一、纳西族人口与分布

根据1999年的人口普查,纳西族现今人口为30.88万人,居住在云南有29.55万人,占云南总人口的0.7%,丽江市有23万人,其中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有12万人,古城区有8万人,宁蒗有2万人,永胜有9000多人,华坪有1000多人,中甸、维西、德钦有4.5万人,其中维西有1.5万人,纳西族在昆明市有8252人,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纳西族还散居在全国700多个县市。纳西族周围有藏族(541.6万人)、彝族(776.23万人)、白族(185.81万人)、傈僳族(63.49万人),[1]还有人口众多的汉族,纳西族人口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四川,西藏三省相交汇的地区,这一地区也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的交叉地区,境内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碧罗雪山、贡嘎雪山等众山犹如玉笋排立,白光茫茫、寒气森森;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大渡河等大江河夹贯于巍巍群山间,破山而行,惊涛裂壁。在这样雄奇浑宏的地理中,既有雪域高原、横断山区的游牧或半游牧生态,也有河谷、盆地的农业生态,这种生境同时为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提供了地理条件。
二、族称

族称有他称与自称,他称即他族对自己民族的称。据《纳西族史》,不同时期的汉文献对纳西族的称呼有如下一些:

西汉——筰都夷——《史记》

东汉——旄牛夷——《后汉书》

晋——摩沙——《华阳国志》
唐——磨些——《蛮书》,《旧唐书》,《新唐书》
元——麽些——《元史·地理志》
   摩娑——《元史·世祖本纪》
   摩挲——《元史·兀良合台传》
   末些——李京《云南志略》
明——麽些——《明史·土司传》
    摩些——《云南图经志书》
    麽些——《徐霞客游记》
    摩获——《南诏野史》
清——麽些——《维西见闻录》
    麽西——《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麽希——乾隆《丽江府志略》
    獏狻——《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民国——麽些——《麽些象形文字字典》
    麽些——《关于麽些之名称分布与迁移》[2]

纳西族一般自称为“纳西”、“纳”、“纳恒”、“纳日”,其它还有少部分自称为“阮可”、“玛里玛莎”。1954年,由国家统一确定为“纳西族”的正式著称。
三、族义
东巴经中“纳西”二字的字形,为—个人形,头上有—稻穗。“稻穗”在纳西话里发:〔.i31〕音(西),头像全黑或一点黑示音〔na31〕(纳),合称为:〔na31.i33〕,本义为黑人。现对族义的理解有三种:
(一)是顺其本义“黑人”,是纳西先民色彩崇拜的遗留,如普米族的“普米”二字的含义是“白人”。
(二)是引申义。方国瑜,和志武从本义“黑人”中引申出“大人”,“伟大的民族”,因为“黑”在纳西语中往往喻其大。
(三)是对原称“麽些”也有不同观点:
1、方国瑜,和志武认为“麽些”是“牧牦牛人”之义,“摩”与“牦”古义近;“些为”人义。如羌是“牧羊人”之义。
2、笔者认为“麽些”二字是“祭天人”之义。“麽”为纳西语〔m'33〕(天)的转音。“些”为人义。纳西人一直自称为“纳西蒙布若”(纳西祭天人),“纳西蒙布堆”(纳西以祭天为大)。

四、族源
纳西族的族源有三种说法:

(一)“迁徙说”:方国瑜先生认为“纳西族渊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带的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西南至雅砻江流域,又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4]

(二)“融合说”:郭大烈先生则持融合说,即“纳西族源是多元的,有土著的成份,也有羌人的成份,但主体应属夷系,牦牛夷、白狼夷可能是构成纳西族的主流。纳西先民大约在汉晋至唐期间活跃于川西雅砻江、安宁河流域一带,并逐步形成一个民族”。[5]

(三)“东夷说”:和仕华认为纳西族先民的主体应属于夷系中的东夷,渊源于夏商时期的内蒙古与中原交接地带(大致在今内蒙古凉城一带),与夏商关系密切,保留了好多夏商文化。然后因战争四处迁徙。迁徙路线大致为凉城—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由此认为青海河湟地带只是纳西先民迁徙的一个流点,不属源头。纳西先民主体是东夷,只是后来在迁徙的过程中与羌有过交融,故带有羌文化遗迹。到丽江后又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现有的纳西族。[6]

五、语言文字

(一)纳西语特点

现在的学术界一般认为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也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之间[7]。纳西语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区。方言内部还有土语的区别。西部方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丽江市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永胜县,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县、德钦县的纳西族聚居区,此外,鹤庆、剑川、贡山、宁蒗县的永宁皮匠村、四川省木里县的俄亚乡、盐源县的大咀、冷九主,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的盐井乡等地的纳西族也使用西部方言。西部方言分为大研镇、丽江坝、宝山区三个土语。说西部方言的纳西族约有26万人,占纳西族总人口的87%左右。他们都自称为“纳西”(nA31.i33)这三个土语在语音、词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互可以通话。东部方言区主要在宁蒗、盐源、盐边、木里等县的纳西族聚居区,丽江的奉科、维西的喇普、永胜的獐子旦等地的纳西族也通用这种方言。东部方言分为永宁坝、瓜别、北渠坝三个土语。永宁坝土语的纳西族自称为“纳”(nA13);瓜别土语的纳西族自称为“纳汝”(nA33z'33有的学者另写成“纳日”);北渠土语的纳西族自称为“纳恒”(nA33x#33)。这三个土语之间的语音和词汇差别较大,相互通话存在困难。西部方言的纳西族约有4万人。

纳西语的特点有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1、语音

①声母分清浊。但方言区内的浊声母各异:西部方言除大研镇外都分纯浊声母和鼻冠浊声母两套;大研镇土语只有鼻冠浊声母一套;东部方言则只有纯浊声母一套。

②韵母以单元音为主。

③复元音韵母很少出现在基本词汇中,基本上是通过汉语借词移植过来的。

④纳西语西部方言的声母里,已经出现舌尖后音向舌尖前音转化的趋势。

2、词汇

①纳西语的基本词汇中以单音节占优。

②一般词汇中以合成词和四音格联绵词占优。单纯词较少。

③基本词汇较稳定,一般词汇变异较大。

3、语法

①纳西语的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S——O——V)

②名词、动词、人称代词作名词修饰语时皆在中心词之前。

③形容词、数量词作名词修饰语时,在中心词之后。

④否定副词在动词之前。

(二)纳西文字及其特点

纳西族文字主要有纳西象形文、哥巴文、阮可文、玛萨文、拉丁字母拼音文五种。

1、纳西象形文

又称为东巴象形文字,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象形表意文字。纳西语称为s9r33t.933lv33t.933意为刻在木石上的文字,说明这种文字产生的年代较早,因这种文字主要由东巴所掌握,主要用来记录东巴经书,故又称为to33mbA33the33H'33,意为“纳西象形文字”。东巴象形文字主要通用于西部方言区。纳西象形文虽只有1300个字形,但它写下了2万多卷,1300多种的东巴经书。[8]东巴经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从语言角度看,它以活化石般的形态保存了一大批古纳西语的词汇、语音、语法特点。因此又可称为古纳西语的活化石。方国瑜先生在《纳西象形文字谱》中系统科学地研究了纳西象形文字、音节文字,并切合纳西文字的实际情况,将纳西象形文字的构造法简明地概括为依类象形、显著特征、变易本形、标识事态、附益他文、比类合意、一字数义、一义数字、形声相益、依声托事十个方面。

2、哥巴文

纳西语称为g933mbA33the33H'33,是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意为“弟子”。由此推测,这种文字是后世东巴弟子所创。哥巴文的特点是一字一音,字体结构笔划比纳西象形文简略。哥巴文主要是纳西象形文的简化体,也有一部分是从藏文、汉字借用过来的。但因哥巴文字数较少,《纳西象形文字谱》中搜录的哥巴文为686字,远少于纳西象形文;且哥巴文字体不固定,因地因人而变化极大,同字异义异音,这些特点限制了哥巴文的普及。

3、阮可文和玛萨文

此两种文字因流行于纳西族支系阮可人、玛里玛沙人而名,是东巴象形文字的变体,不仅字数少,且使用范围也不广。

4、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建国后,政府在纳西族地区创制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但因受“大跃进”、“文革”影响,这套文字并没有推广应用开来。80年代初曾有所恢复,但效果并不明显。现今纳西族地使用较广的文字仍是汉字。

六、历史

1956年在丽江县木家桥发现了“丽江人”化石,考古的结果是在5——10万年前丽江就有了人类活动。“丽江人”属于更新世晚期的“智人”阶段。后来在永宁泸沽湖畔又发现了距今2000——3000年前的“泸沽湖人”。由此可以认定在这块巍巍雪山、滔滔江河纵横贯穿的土地上早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披荆斩棘,揭开了人类开拓丽江的序幕,同时左证了纳西族中有土著融合的说法。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先民已经迁徙到了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生产形态上以游牧、畜牧为主;经济上出现了盐、铁、漆、铜的冶炼生产;政治上阶级分化,酋长出现;宗教上已有东巴原始宗教的萌芽。
唐朝时,纳西先民中的一部分挟游牧民族之虎虎生气,沿雅砻江南下,跨过金沙江,逐濮繲蛮,抵达今丽江县。随后又挥师南下,抵达现宾川境内,建立了纳西族历史上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国。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9]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先民南下步伐由此停止。越析诏的灭亡有两个原因:一是政治上唐王朝扶持南诏,以制衡吐蕃所造成的,六诏的统一也是大势所趋,越析诏的灭亡在情理当中;二是经济上纳西先民当时仍处于游牧生活向农耕过渡阶段,经济形态的不稳定,导致了政治上的动乱。

此后,纳西先民退缩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来一直没有建立过独立的政权,在唐王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并付出了惨重的历史代价。唐天宝年间,南诏与吐蕃发生神川铁桥大战,神川铁桥在今丽江塔城。战争结果是吐蕃大败,依附于吐蕃的麽些近万余户强行发配至今昆明、楚雄禄丰、玉溪等滇中一带。《蛮书》有载:“南诏既袭破铁桥及昆池等诸城,凡虏获万余户,尽分隶昆川左右,及西爨故地”。自此,纳西族人口锐减,元气大伤,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民族政权。但这种特殊的历史生境铸注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特性,同时,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

一直到宋代,纳西先民的政治环境才有所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因内乱而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政权更迭频繁的混乱之中;而东边的宋王朝也穷于应付日渐崛起的辽金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10]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出现蒙醋醋这样的首领;文化上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

13世纪初,另一支北方游牧民族沿着当年纳西先民的迁徙路线翻山越岭,跋涉2000余里,跨囊渡江,突然出现在丽江境内,这就是历史上的“元跨革囊”。元军平定云南,统一全国,给在玉壁金川间沉寂了近五百年的纳西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提供了千载未遇的历史机遇:公元1276年,元在丽江设置了丽江路,设军民总管府,后改置宣慰司,统领一府七州一县。由纳西族首领阿良任总职,并允许其世袭。木氏势力由此发轫。这样丽江第一次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极大地提高了纳西族在周边民族中的政治地位。同时,元军翦除了吐蕃、大理两大势力对丽江的威慑,使纳西族有了一个从容不迫、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纳西先民各部落也在这一时期走向了统一,形成了独立的民族,从而开始了一场宏大的民族文化体系的构建。纳西族在吸收白、藏民族的文化精华时,也接受了中原汉文化的润泽。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纳西族的文化
如果说当初阿良归附元朝是强势所迫,那么,100多年后,当蓝玉、沐英率30万明军打败元军,攻入云南时,阿良的后裔阿得是主动“率众归附”,并随明军征讨边疆,屡立战功,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嘉许,亲赐阿得“木”姓,允其世袭丽江府知府,予以扶持政策。明王朝的这种扶持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沉寂了一百多年的西藏势力又趋强盛,时常侵扰明朝边境,由此明王朝大力扶持木氏势力,视木氏国“辑宁边境”的重要力量。木氏土司挟王朝之威,养兵蓄锐,频繁向藏区用兵。向朝廷邀功献宠的同时,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使木氏土司“土地广大”、“传世最远”、“富冠诸土郡”(《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并拥有了“知诗书、好礼义”的美名(《明史·云南土司传》)。“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知府衙署建筑群拔地而起,木氏作家群也名声鹊起。“纳西族从历史上处于被动地位成为主动进取的角色,在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应有的影响”。[11]

清代以降,木氏势力渐趋衰微。主要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北藩篱”的政治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

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此后一蹶不振。受益的是丽江地方经济,原封建领主制废除后,丽江的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也渐趋繁盛,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成为纳西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纳西族文化也从平民文化向高雅文化转型过渡。但“改土归流”在实施过程中对待民族文化方面有同化政策过头的负面影响。突出的两个例子是东巴教急剧萎缩到偏远山区,且日渐势微;殉情现象由此大量蔓延,丽江被外人称为“殉情之都”。[12]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外强的入侵,国内矛盾日益加剧,使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日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纳西族地区也进入了社会动荡时期,此间以丽江人俗称“乱世十八年”尤为惨烈。清咸丰、同治年间,大理杜文秀起义涉及丽江,进行了长达18年拉锯战,丽江损失惨重。张星源先生的《丽江史略》有载:“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户口下6405户,男妇大小3128276个光绪朝户口15152、男女大小46456个,较之道光朝减户口五分之四,人丁八分之一,咸同回汉歼杀之残酷可知也”。[13]

辛亥革命时纳西族人民积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并参加了护国运动等反帝反封建运动;抗日战争中纳西族为国捐躯者达400多人。因当时大陆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期缅甸失陷,中国的陆路交通线只余昆明——大理——丽江——拉萨——尼泊尔——印度这一条。丽江成为重要中转站,丽江的商业、文化、教育由此盛极一时,丽江古城一时呈现出“繁荣之象略胜于大理”的情况。这一时期以丽江古城为中心的纳西族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1949年丽江解放后,丽江的纳西族地区历史性地跨越进了社会主义,纳西族的历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从1856年杜文秀起义到二十一世纪2006年的150年的历史中,藏在喜玛拉雅山脉深处的纳西族地区也经历了这场“千年未遇之大变”。由此带来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给纳西族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创伤;另一方面随着国门的洞开,近现代文明也传播渗透进来,促使纳西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纳西族在继续吸纳周边民族、中原文明的同时,也开始吸纳西方先进文化。这样一方面促进了纳西族地区的历史进程,一方面使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质得到显彰;也是在这一时期,纳西文化引起国内外瞩目,纳西学也由此发轫。从整个纳西族的总体历史来看,这一时期纳西族历史变革之频繁、程度之深,影响之远,皆为前所未有。特选辑代表性历史大事以志其史:

1、1856年 杜文秀起义波及丽江,由此开始了18年的战乱,民间称之为“乱世十八年”,丽江损失惨重,宏大的木府建筑群遭到焚毁之劫难。

2、1905年 丽江办第一所高小。同年周冠南留学日本。

3、1906年 兴办丽江府中学堂。

4、1907年 全国第一张白话报——《丽江白话报》在丽江创刊。

5、1923年 方国瑜、和志钧、和志坚、李寒谷、唐江、李群杰等先后到北平、广州读书。洛克以美国农业部特派员的身份进入丽江,开始了长达26年的纳西文化研究,后被誉为“西方纳西学之父”。

6、1933年 方国瑜撰写《纳西象形文字谱》,开创国内研究东巴文之先河。

7、1936年 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丽江,共产党宣传的政策深入人心。

8、1940年 李霖灿到达丽江开始研究纳西文化,后成为国内著名纳西学学者,身前曾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83岁时曾寄来白发,要求埋在玉龙雪山下。先生生于河南,但一直自称是“丽江人”。

9、1949年 7月1日丽江解放,纳西族地区由此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10、1961年 4月10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成立,是全国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县。

11、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民族传统文化遭遇浩劫。

12、1972年 丽江专区改为丽江地区,迪庆、怒江成立自治州。

13、1981年 丽江成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

14、1985年 丽江白沙束河人和志强当选为云南省副省长,1985—2001年任省长。12月23日,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的纳西族著名史学家方国瑜去世。

15、1986年 丽江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4月27日,纳西文化学会成立。

16、1987年 “三朵节”被定为纳西族民族节日。

17、1996年 2月3日,丽江发生里氏7级大地震,死309人,重伤401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5亿元,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及人士的大力援助。

18、1997年 12月14日,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丽江古城成为中国第一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

19、1999年 丽江成功举办第一届丽江国际东巴艺术节暨学术研讨会。

20、2003年 丽江撤地设市,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丽江市古城区。第二届丽江国际东巴艺术节获得成功。三江并流、东巴古籍分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

21、2006年 丽江市荣获中国魅力城市桂冠。

注:以下内容均摘自杨杰宏著《纳西族民俗通论》,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引用者请自觉注明出处为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7652.html

更多阅读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纳西族的文化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杨杰宏一、纳西族人口与分布根据1999年的人口普查,纳西族现今人口为30.88万人,居住在云南有29.55万人,占云南总人口的0.7%,丽江市有23万人,其中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有12万人,古城区有8万人,宁蒗有2万人,永胜有9000多人,华坪

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初步完成标签:保护规划太原2010-09-11 18:51 星期六规划方案保护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不再因无序开发建设而遭受新的破坏,围绕太原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实施多层次、多类型、多途径的保护,使

中国儒学网 >> 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 儒学是儒家的学说

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楼宇烈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是很难做到客观地

关于开发岐伯山历史文化资源 广州岐伯男士养生馆

摘转 关于开发岐伯山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新密——“中国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研究报告新密是黄帝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深厚的黄帝文化资源中,包含着中华药神岐伯和岐黄文化的历史信息。据历史典籍、民间传说和新

声明:《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纳西族的文化》为网友老街腔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