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乔治·哈里森一

编译自Mikal Gilmore的滚石特稿

“乔治不是一个谜,但乔治心里有很多的谜。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地展露内心,真是太有趣了。”

——约翰·列侬

乔治·哈里森有时把自己和林戈·斯塔尔称为“工人阶级披头士”。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句不以为然的挖苦——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是这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乐队的中心,不用说也赚了最多的钱。乔治和斯塔尔则被视为有才华的、幸运的伴奏乐手。这句话也真实地显示了披头士的阶级出身。如果你造访利物浦,瞻仰披头士成员的故居和社区,你会发现约翰·列侬——披头士中最认同和同情工人阶级的——生长在四人中最舒适的社区。其他人,特别是乔治和林哥,在环境和治安差强人意的地区度过童年。

尽管如此,乔治在小时候没意识到过家境的贫穷。相比于其他的披头士,乔治的家庭给了他长期的扶持和关爱。他的父亲哈罗德·哈里森出生于利物浦的工人阶级家庭。哈罗德从十四岁开始工作,十七岁时成了一条著名航线上的船员。1930年五月,哈罗德与路易斯·弗里持结婚。1936年,哈罗德和路易斯在利物浦安家,可这时大萧条也袭击了利物浦。哈罗德和路易斯像其他利物浦人一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依靠救济金生活。

哈罗德找到了一份公车司机的工作,一家人在利物浦郊区的工人阶级住宅区安顿下来。1931年,他们的长女路易斯出生了。1934年长子哈里出生,次子彼得和约翰·列侬一样出生于1940年。那些年月,戈林的空军在利物浦上空盘旋,轰炸城市的港口。市民每天生活在危险和恐惧中,只能获得有限的食品供给和生活物品。1943年2月25日,乔治出生了,他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乔治六世。哈里森一家入不敷出,1949年迁入临近贫民区的政府住房。

乔治后来把他生长的利物浦比作纽约的黑暗街区。可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哈里森一家相亲相爱(母亲路易斯说乔治听话、聪明、非常独立)。哈罗德是个严厉又温和的人,而路易斯慷慨友善,和乔治一样不能忍受强加的意旨。这家人不像战后的很多利物浦人一样雄心勃勃。哈里和彼得早早地辍学了。乔治是家里唯一念完文法学校,升入高中的男孩。怎么看乔治都不是一个好学生,他对学校教授的知识不感兴趣,社会才是他的战场。乔治·哈里森和他将要认识的那些男孩一起见证了社会和文化的动荡——摇滚乐诞生了:年轻人喧闹地反抗五十年代的保守道德。不列颠像战后的美国一样,在倦怠中等待着自己的猫王。在英格兰,猫王、迈尔斯·戴维斯和杰克·克鲁亚克,标记着年轻一代的亚文化。战后的婴儿潮带来了太多的年轻人,对于他们来说,流行音乐是自治社会的象征。英国的青少年不是在反抗父辈的价值,而是在用自己的价值取代它们,同时他们也用美国的符号——猫王和摇滚,蓝调和爵士——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

利物浦是所有英国城市中最具摇滚基础的。美国水手和德国游客络绎不绝,带来最新的节奏蓝调和舞曲单曲,利物浦的唱片行存有大量英国广播公司不会播出的最新美国流行乐,它们太新潮、太狂野了。十三岁时,乔治迷上了摇滚和乡村音乐。他倾心于猫王和卡尔·帕金斯,小理查也是他的最爱。男学生被要求穿小西装,打扮整洁,可乔治像不良少年一样穿紧身裤,梳背头。哈罗德有些担心他的出格装束,但路易斯支持小儿子,说“循规蹈矩的人太多了,让男孩儿成为他想成为的吧”。乔治后来回忆到:“我妈妈的确支持我。她从不泼我的冷水,无论我想做什么……如果你对孩子说别干什么,他最后还是会干的……他们允许我夜不归宿,也允许我喝酒。”不过他的父母也有底线。乔治的艺术课成绩很好,可其他课程都不及格,校长认为他在学校一无是处。学校停了乔治一年的学,乔治没有告诉父母。下午他会和朋友闲逛或者看电影。父母最终发现了他的谎话,不过也不生气:既然乔治没在上学,也不想上学,该谋份职业了。乔治听从他父亲的安排,做了一名电工学徒。

乔治觉得工作很无聊。他不想做电工,不想做工人。当时,英国流行明星罗尼·多纳根掀起了英国本土摇滚的风潮,他采用即兴摇滚乐的形式,融合美国民谣、黑人乡村音乐和英国的乐句手法。利物浦的男孩开始背着吉他招摇过市,好像这是个时髦的配件。路易斯发现乔治经常涂鸦吉他,便送了一把便宜的原音吉他给他。乔治总弹吉他到深夜,试图掌握和弦、乡村音乐指法和摇滚乐段,过了不久,他买了一把专业的霍夫纳吉他。那时他已经认识了另一个摇滚乐迷保罗·麦卡特尼,保罗大他一点儿,他们每天坐一班公车。保罗和乔治一起在家里练吉他。乔治教保罗如何演奏一些摇滚和乡村乐句,保罗教乔治一些更复杂的坦哥·雷恩哈特的爵士和弦。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一起在周末背着吉他远足,一起练习,一起在睡在沙滩上。在观看了霍利和蟋蟀乐队在利物浦帝国剧院的演出后,保罗希望和乔治组自己的乐队。不过乔治更希望做个吉他手,而不居于台前。

接下来的两年里,乔治在几支乐队弹吉他,比如The Rebels和Les Stewart Quartet。保罗则迷上了一支当地乐队The Quarrymen,由约翰·列侬为主唱和吉他手。不久之后保罗成了The Quarrymen的二把手,他开始劝说约翰让乔治也加入他们。约翰对乔治的才能印象深刻,可不愿意和乔治平起平坐。乔治比约翰小三岁,约翰对保罗说他不确定该不该让一个“宝宝”加入乐队。约翰也讨厌乔治像个不请自来的小兄弟,尾巴似的跟着他和女朋友去约会。不过,当姨妈咪咪拒绝让邋遢的乔治进门时,约翰的态度有了转变。“为什么不行呢,咪咪?”约翰问。“对您这样的女士他太普通了?”约翰喜欢乔治的母亲平易近人地请年轻的乐手来家里排练,约翰的母亲去世时,乔治的安慰也让约翰对他有很好的印象。最终约翰同意乔治加入乐队,可惜乐队不久后就解散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利物浦的流行音乐蒸蒸向上,乐队演奏激情狂野的蓝调和摇滚乐,形成了活力四射的默西赛德郡狂潮。俱乐部一家家地冒出来,主打Billy Fury、Gerry Marsden、The Pacemakers、Rory Storm和The Hurricanes(鼓手为林哥·斯塔尔)。虽然乐队解散了,可约翰、保罗和乔治仍在一起,为乐队想一个新名字。最后他们决定了:披头士乐队。

约翰的同学斯图·萨克里夫成为了乐队的新贝司手。保罗和乔治都不喜欢斯图,斯图和约翰在一起的时间太多了,贝司也弹得一般。他们开始说服约翰,让保罗当贝司手。虽然有斯图的加入,乐队的核心还是约翰和保罗,他们主唱,而且合作写歌。这就使乔治落单了。他和保罗认识的时间更长,虽然他也感到了约翰的魅力,可他意识到约翰把保罗从他那里偷走了。乔治也不想写歌。约翰让他偶尔主唱,但乔治还是很快地变成了乐队的次要人物。乐队也就此改变了。

乔治在乐队的地位还是很稳固,保罗和约翰的吉他弹得都不如他好,他有准确的乐感,带给早期的披头士一种爆发力。于是乐队的三个核心成员形成了这样的局面:约翰和保罗是乐队的脸面和发动机,乔治跟着他们享受乐趣。1960年五月的苏格兰巡演给了男孩们很大的鼓舞,可回到利物浦,他们发现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是给脱衣舞女伴奏。乔治心灰意冷:“那也是活儿,可是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我那时觉得我们永远不会成功了,这更是当头一棒。好像我们应该捡起理智,去找份正经的工作。可我们最讨厌的也是这个。”

接下来披头士乐队的前景好了起来——他们找到了固定的鼓手皮特·巴斯特。利物浦的姑娘们觉得皮特非常性感,而且皮特的母亲经营着一家俱乐部,乐队可以随时演出。不过皮特有些冷淡,对乐队的同志情谊不感兴趣,而且和斯图一样,他也不是个太出色的乐手。

那年夏天,利物浦的经理艾伦·威廉姆斯为披头士乐队在德国汉堡订了一季的演出。汉堡是个刺激、多元的地方——罪犯、妓女、毒贩和知识分子混杂其间。披头士一边享受性爱和禁药,一边赢得了艺术家和存在主义者的钟爱。克劳斯·福尔曼和阿斯特丽德·科尔什赫成了乐队的保护人。乔治喜欢上了阿斯特丽德,阿斯特丽德觉得乔治人最好,可是选择了斯图。阿斯特丽德让斯图和乔治第一次剪了日后大名鼎鼎的披头发型。

乔治把汉堡之行称作他年轻时代接受的唯一的高等教育。除了性和禁药,披头士学会了如何面对狂热甚至凶狠的观众。每天晚上舞池里都有人大打出手,男孩们一边看械斗和刀战,一边演奏着、保持着节拍。有一次保罗被桌子打中了。还有一次他们目睹一个人被屠夫的钩子钩住脖子,摔到外面的街上去。约翰不喜欢这些德国观众,他叫他们纳粹混蛋,乔治听他这样讲总是很开心。

在德国,他们的现场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意识到要想成功,就必须团结,这使得斯图和皮特不能让约翰、保罗和乔治满意。他们与德国的告别是戏剧性的。他们当时希望离开原来的俱乐部,去汉堡最热门的Top Ten演出,老板说他们毁约,便通知警察乔治未成年,在俱乐部演出是违法行为。警察很快来到了披头士居住的旅店,“搜寻那个叫哈里森的”。约翰说:“你们他妈的找他干什么?他什么也没做。”乔治被驱逐出境,只有阿斯特丽德和斯图为他送行。“他拎着破旧不堪的琴盒,在站台上孤零零的,惹人怜惜、不知所措。”阿斯特丽德回忆道。“他眼里有泪水涌出来。”

1960年十二月乔治回到利物浦。城市阴冷灰暗,乔治的心情也是一样。他不确定约翰和保罗会不会在乐队为他保留位置。他走在家乡的街道上,觉得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一个被击败的披头士。虽然有后来的成功,可在某些程度上,乔治从没摆脱那个圣诞节利物浦带给他的忧伤。


谜:乔治·哈里森(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7563.html

更多阅读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 奥里森.斯韦特.马登

摘自【一生的资本】一书奥里森·马登是美国著名《成功》杂志创始人,被誉为美国现代成功学运动的奠基人。马登博士一生著书几十种,至今在亚马逊网上书店推荐的仍有近50种,这些著作激励和鼓舞了无数青年人奋发向上,不断改变自我,以获取人

李商隐《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 》 李商隐无题诗

功名与归隐的艰难选择:浅析李商隐《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李商隐《无题》

声明:《谜:乔治·哈里森一》为网友相守相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