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起,世界各地报道了多例二磷酸盐导致颌骨骨坏死临床病例。而且出现许多关于使用二磷酸盐的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和各种危险因素的报道。
下唇感觉减退或麻木是下颌骨炎症,特别是严重病例的特征性表现(Vincent症状),SvenOtto等人通过对二磷酸盐相关的颌骨坏死并累积下牙槽神经患者的研究发现,在出现二磷酸盐相关的颌骨坏死的早期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对于开二磷酸盐处方的内科医生来说也是容易察觉的,这样就能为我们及早处理提供条件。
JohnH.Wessel等人通过病例-对照实验研究设计,一个颌骨骨坏死病例设计五个对照病例,通过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和肿瘤确诊的日期进行匹配。研究显示,使用择泰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颌骨坏死的风险增加了30倍。而且,肥胖和吸烟也对颌骨骨坏死的发展有关联,口服二磷酸盐则没有差异。
ParishP.Sedghizadeh等人在美国对颌骨骨坏死和口服二磷酸盐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即使是短期口服二磷酸盐,在进行口腔手术后也会出现颌骨骨坏死。这些发现有重要的治疗和预防价值。
AthanasiosI.Zavras等人对接受颌骨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类,其中39例接受了二磷酸盐治疗,185例患者没有二磷酸盐用药史。结果显示,接受二磷酸盐静脉滴注的肿瘤患者比没有接受二磷酸盐的患者增加了口腔手术的几率。
VassilikiM.Cartsos等人通过对714,217名因骨质疏松或肿瘤而服用二磷酸盐的患者信息进行研究发现,口服二磷酸盐能够减少出现负面骨骼影响的危险几率。通过和静脉滴注二磷酸盐的患者进行比较,静脉滴注二磷酸盐的患者出现骨坏死或手术的几率明显高于口服患者。研究显示,对于骨质疏松和肿瘤患者,接受静脉滴注会增加四倍出现骨骼坏死的危险性和六倍的手术几率。所以,内科医师和牙科医生应该意识到,静脉滴注二磷酸盐可能会增加骨坏死的几率。
T.Fehm等人通过对乳腺癌病人使用二磷酸盐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9%的乳腺癌病人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二磷酸盐治疗过程中出现颌骨骨坏死。其中六个人近期有牙槽手术的经历。所有的患者接受过唑来磷酸盐的治疗。其中,使用二磷酸盐的时间和接受的治疗周期是出现颌骨骨坏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Sven Saussez等人通过对34例患有二磷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的比利时人研究分析来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作者收集和分析了这些病人的完整就医历史,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接受二磷酸盐治疗的原因,二磷酸盐治疗的类型和持续时间,颌骨骨坏死的部位和症状,先前的牙科治疗程序,颌骨骨坏死的治疗及疗效情况,影像学、组织学及微生物学资料。其中,11.5%的患者由于骨质疏松接受二磷酸盐治疗,择泰是使用最多的二磷酸盐类药物,其中,72%的通过微生物学观察出现一种放线菌感染或定植。对于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有57%的治愈率,而合并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则降低到了20%。研究观察显示,小于1cm的损伤具有更好的预后。同时,局部处理联合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的结果也是积极的。而手术治疗似乎没有帮助。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我们能够减少病损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治疗及建议
二磷酸盐是一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Paget病(畸形性骨炎),恶性高钙血症,骨转移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虽然它能用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但是部分病例出现骨坏死的并发症也在它通过使用后几年出现。虽然疾病过程,二磷酸盐给药方案,治疗过程相似,但是骨坏死的症状和临床疾病是不同的。RuggieroSL等人对骨坏死的发生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措施进行描述。
1 将要进行的静脉滴注二磷酸盐的患者:在这段时期的重点放在降低骨坏死发生的几率上。虽然发生病损的几率比较低,但是进行过口腔手术的大多数患者出现了病损。因此,作者建议,至少在完成口腔手术后4~6周后开始最初的二磷酸盐治疗,从而保证组织的完全愈合。同时保证口腔情况良好,没有出现疼痛,
红肿等现象。
2 没有症状的二磷酸盐使用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口腔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能够预防口腔疾病,从而避免口腔手术的发生。如果牙齿没有保留价值,可以先将牙冠去掉,保留牙根,并对牙根进行牙髓治疗。而像口腔种植这样的治疗程序应该避免。
3 确定出现骨坏死的患者:曲面断层X线片和DSA体层摄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成像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是骨坏死。然而,用药史、口内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的联合应用才是目前确定诊断的最有效方法。而对于这段时期的治疗,作者认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减少疼痛,控制软硬组织感染,减少骨坏死的发展及再发生。
SvenOtto等人通过对骨坏死部位的处理和治疗发现,手术去除死骨,并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准确的骨坏死发病机制还未确定,所以,骨坏死早期出现的Vincent症状还无法解释。作者认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炎症反应发生在神经管附近,造成了神经的损伤。
John B.Nase等人曾为一名治疗骨质疏松而有五年二磷酸盐应用病史的妇女进行了牙周手术。术后出现了骨坏死症状。经过三个月的定期清创术和细致的家庭护理,一大块坏死的骨组织得以恢复。术区在作者进行完手术后创口痊愈。作者认为,对于不能愈合的创口,经过彻底的治疗,能取得积极的结果。
Ken nethE.Fleisher等人曾介绍了一种治疗病损的方法。首先,他们先通过暴露的骨质,排泄的瘘管,和/或感觉神经的改变,并且去除并发的其他病理学表现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病损。确定病例以后,所有患者拍摄曲面断层片,锥状束螺旋CT(CBCT),并且进行了3~7天,一天四次的四环素用药。通过CBCT确定骨坏死和骨融解的部位,然后在所有患者Wood’ lampexam 中出现骨变暗的部位进行了清创,直至变亮。术后所有患者服用了7天的抗生素。作者对患者进行了至少8周的随访,其中,所有患者均无症状,9人没有出现骨暴露。BeatriceJ.Edwards等人对全科医生,牙周病,种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牙髓病,修复,正畸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建议,提出应对使用二磷酸盐患者就诊时的注意点和措施。
自从2003年报道第一例二磷酸盐使用者出现颌骨骨坏死以来,病例报道数量逐年增加。然而到目前为止,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等均未完全清楚,这些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我们需要通过研究观察双磷酸盐药物的用量及用药时间与下颌骨坏死的关系。我们期望通过这些努力来降低下颌骨坏死的发生机率,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