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史4-4 清朝历史剧
赫舍里·索尼——著名清朝辅政大臣
赫舍里·索尼:(公元1600~1667年待考),满族,赫舍里·硕色之子;满洲正黄旗人。著名清朝辅政大臣,一等公爵,满族赫舍里氏先祖之一。
清太祖佟·努尔哈赤的时候,因为赫舍里·索尼父子及赫舍里·硕色兄弟皆通晓国书(满语)及蒙、汉文字,特命赫舍里·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在文馆做官,赐号“巴克什”。授赫舍里·索尼一等侍卫。从征界籓、栋夔。
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赫舍里·索尼随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攻锦州,侦敌宁远,并有功。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崩后五日,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赫舍里·索尼议谈册立之事。
当时赫舍里·索尼说:“先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先帝也地下安心了。”经过了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即位。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明时节,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王)遣派赫舍里·索尼祭奠昭陵,贝子屯齐揭发赫舍里·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罪应处死,最后减轻处罚,据清史稿记载:“夺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亲政,召令赫舍里·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驾崩,遗诏让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
赫舍里·索尼闻命,跪告诸王贝勒,请求共任国政,而诸王贝勒(八大铁帽子王)都说:“大行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十分了解你们四位大臣,委托给了你们国家重务,谁敢干预?”于是,赫舍里·索尼等大臣带着小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宣誓。
清史稿上记载,他们说:“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讬,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各为身谋,有违斯誓,上天惩罚,夺算凶诛。”
这个誓言,四大辅政大臣最后谁也没有遵守到底。
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3月,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奏请清康熙大帝亲政。清康熙大帝当时没有立即应允下来,而是下诏褒奖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与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袭,赫舍里·索尼却推辞不要。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6月,赫舍里·索尼去世,谥号“文忠”,清康熙大帝赐祭葬有加礼。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7月,清康熙大帝同意赫舍里·索尼等大臣的奏章,圣上亲政。长子噶布喇官当上了侍卫内大臣,是孝诚仁皇后的父亲。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孝诚仁皇后驾崩,清康熙大帝授赫舍里·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
赫舍里·索尼的第三子赫舍里·索额图亦曾为大学士、辅政大臣。
苏克萨哈
清康熙辅政大臣---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父苏纳,叶赫贝勒金台什同族。太祖初创业,来归,命尚主为额驸,授牛录额真。累进梅勒额真。天聪初,从太宗征锦州,贝勒莽古尔泰帅偏师卫塔山饷道,苏纳屯塔山西,明兵来攻,击破之。三年,与固山额真武纳格击察哈尔,入境,降其民二千户。闻降者将为变,尽歼其男子,俘妇女八千馀,上责其妄杀。蒙古人有自察哈尔逃入明边者,命苏纳以百人逐之,所俘获相当。累进三等甲喇章京。坐隐匿丁壮,削职。寻授正白旗蒙古固山额真。崇德初,从伐明,攻雕鹗、长安诸堡及昌平诸城,五十六战皆捷。又攻破容城。及出边,后队溃,坐罚锾。又从伐朝鲜,击破朝鲜军,俘其将。以朝鲜王出谒时乱班释甲,又自他道还,坐罚锾。寻以谳狱有所徇,坐罢,仍专管牛录事。顺治五年,卒。
苏克萨哈初授牛录额真。崇德六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明总督洪承畴师赴援,太宗亲帅大军蹙之,苏克萨哈战有功,授牛录章京世职,晋三等甲喇章京。顺治七年,世祖命追复苏纳世职,以苏克萨哈并袭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寻授议政大臣,进一等,加拖沙喇哈番。苏克萨哈隶睿亲王多尔衮属下,王薨,苏克萨哈与王府护卫詹岱等讦王谋移驻永平诸逆状,及殡敛服色违制,王坐是追黜。是年,擢巴牙喇纛章京。
十年,孙可望寇湖广,命苏克萨哈偕固山额真陈泰率禁旅出镇湖南,与经略洪承畴会剿。十二年,刘文秀遣其将卢明臣等分兵犯岳州、武昌,苏克萨哈邀击,大败之。文秀引兵寇常德,战舰蔽江,苏克萨哈六战皆捷,纵火焚其舟,斩获甚众,明臣赴水死,文秀走贵州。叙功,晋二等精奇尼哈番,擢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
圣祖立,受遗诏辅政。时索尼为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以公爵先苏克萨哈为内大臣,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浸以成隙。鳌拜隶镶黄旗,与正白旗互易庄地,遂兴大狱。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坐纷更阻挠,下刑部议罪,以律无正条,请鞭责籍没。上览奏,召辅臣议,鳌拜请置重典,索尼、遏必隆不能争,独苏克萨哈不对,上因不允。鳌拜卒矫命,悉弃市。
鳌拜以苏克萨哈与相抗,憾滋甚。鳌拜日益骄恣,苏克萨哈居常怏怏。康熙六年,上亲政,加恩辅臣。越日,苏克萨哈奏乞守先帝陵寝,庶得保全馀生。有旨诘问,鳌拜与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等遂诬以怨望,不欲归政,构罪状二十四款,以大逆论,与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皆磔死;馀子六人、孙一人、兄弟子二人皆处斩,籍没;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德皆斩:狱上,上不允。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卒坐苏克萨哈处绞,馀悉如议。八年,鳌拜败,诏以苏克萨哈虽有罪,不至诛灭子孙,此皆鳌拜挟仇所致,命复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苏常寿袭。
遏必隆
遏必隆(?年-?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清初五大臣额亦都第十六子,母为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清初大臣,康熙帝重臣。两女为康熙帝后妃,一是孝昭仁皇后,二是温僖贵妃。遏必隆第四子尹德亦为康熙、雍正时大臣。
天聪八年,遏必隆袭一等昂邦章京,授侍卫,管牛录事。贝勒尼堪福晋钮祜禄氏,遏必隆兄图尔格女也,因无子,诈取仆妇女为己生。事发之后,遏必隆坐徇庇,夺世职。
崇德六年,遏必隆跟随皇太极进攻明朝,在松山建营,筑长围防守。明朝总兵曹变蛟率步骑突围,迭败之。夜三鼓,曹变蛟集溃卒突然袭击营房,遏必隆与内大臣锡翰等力战,殪十余人,曹变蛟负创走。论功,得优赉。七年,从饶馀贝勒阿巴泰等入长城,攻克蓟州;进兵山东,攻夏津,先登,拔之:予牛录章京世职。
顺治二年,跟随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杀李自成侄子李锦于武昌,拔铁门关,进二等甲喇章京。五年,兄子侍卫科普索讦其与白旗诸王有隙,设兵护门,夺世职及佐领。顺治帝亲政,遏必隆讼冤,诏复职。科普索旋获罪,以所袭图尔格二等公爵令遏必隆并袭为一等公。寻授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八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哈三人受遗诏为辅政大臣。
康熙六年,康熙帝亲政,加恩辅臣,特封一等公,以前所袭公爵授长子法喀,赐双眼花翎,加太师。屡乞罢辅政,四大臣当国,鳌拜独断专行,屡次矫旨诛戮大臣。遏必隆知其恶,保持缄默不加阻止,亦不劾奏。八年,康熙帝逮治鳌拜,并将遏必隆下狱。康亲王杰书谳上遏必隆罪十二,论死,康熙帝宥之,削去其太师之职,夺爵。九年,康熙帝念其为顾命大臣,而且是勋臣之子,命仍以公爵宿卫内廷。十二年,遏必隆疾笃,车驾亲临慰问。及卒,赐祭葬,谥恪僖,御制碑文,勒石墓道。十七年,孝昭仁皇后逝世,遏必隆为皇后父,降旨推恩所生,敕立家庙,赐御书榜额。五十一年,康熙帝以遏必隆初袭额亦都世职,命其第四子尹德袭一等精奇尼哈番。
附《清史稿 列传三十六》
遏必隆,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额亦都第十六子,母和硕公主。天聪八年,袭一等昂邦章京,授侍卫,管牛录事。贝勒尼堪福晋,遏必隆兄图尔格女也,无子,诈取仆妇女为己生。事发,遏必隆坐徇庇,夺世职。崇德六年,从太宗伐明,营松山,筑长围守之。明总兵曹变蛟率步骑突围,迭败之。夜三鼓,变蛟集溃卒突犯御营,遏必隆与内大臣锡翰等力战,殪十馀人,变蛟负创走。论功,得优赉。七年,从饶馀贝勒阿巴泰等入长城,克蓟州;进兵山东,攻夏津,先登,拔之:予牛录章京世职。
顺治二年,从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剿李自成兄子锦於武昌,拔铁门关,进二等甲喇章京。五年,兄子侍卫科普索讦其与白旗诸王有隙,设兵护门,夺世职及佐领。世祖亲政,遏必隆讼冤,诏复职。科普索旋获罪,以所袭图尔格二等公爵令遏必隆并袭为一等公。寻授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十八年,受遗诏为辅政大臣。
康熙六年,圣祖亲政,加恩辅臣,特封一等公,以前所袭公爵授长子法喀,赐双眼花翎,加太师。屡乞罢辅政,许之。四大臣当国,鼇拜独专恣,屡矫旨诛戮大臣。遏必隆知其恶,缄默不加阻,亦不劾奏。八年,上逮治鼇拜,并下遏必隆狱。康亲王杰书谳上遏必隆罪十二,论死,上宥之,削太师,夺爵。九年,上念其为顾命大臣,且勋臣子,命仍以公爵宿卫内廷。十二年,疾笃,车驾亲临慰问。及卒,赐祭葬,谥恪僖,御制碑文,勒石墓道。十七年,孝昭皇后崩,遏必隆为后父,降旨推恩所生,敕立家庙,赐御书榜额。五十一年,上以遏必隆初袭额亦都世职,命其第四子尹德袭一等精奇尼哈番。
尹德初自佐领授侍卫,从圣祖征噶尔丹,扈跸宁夏。寻自都统擢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雍正五年,以病乞休,许致仕。未几卒,谥悫敬。尹德恭谨诚朴,宿卫十馀年,未尝有过。兼袭图尔格二等公,岁禄所入,以均宗族,人皆贤之。寻祀贤良祠。乾隆元年,诏晋一等公。
慈禧太后
----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 杏贞),通称慈禧太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叶赫拦那氏于咸丰元年(1851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1856年三月,生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未几又晋封懿贵妃。1861年七月,同治帝载淳即位,与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并尊为皇太后。她与恭亲王奕忻发动辛酉政变,计杀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等人。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在外国列强的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及云南、甘肃等地苗民、回民起义。1874年十二月,同治帝病逝。她立五岁的载恬为帝,两太后又垂帘听政,依靠洋务派李鸿章等一伙封建官僚,开办军事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残酷镇压人民反抗斗争。1889年二月,名义上由光绪帝亲政。“上(光绪帝)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中日甲午海战失败后,她又竭力扼杀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维新运动。
1898年幽禁光绪帝,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人。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与光绪帝逃往西安,下令屠杀义和团,并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年七十四,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
慈禧太后是满洲镶蓝旗人,后抬旗入镶黄旗。其家庭属叶赫部(今四平附近)。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母富察氏。同治帝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太后。在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一说是慈安太后住在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慈禧太后住西东宫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一说是代笔)
关于名字
民间传说或影视作品,一般称慈禧太后为兰儿或玉兰。可能是因为慈禧进宫后的第一个封号为“兰贵人”,很多小说笔记误以为“兰儿”是她的乳名,实则不然。据慈禧家族后人叶赫那拉·根正称,慈禧的乳名实际上叫“杏儿姑”,“姑”是满人对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称呼,而“杏儿”的名字则是因为当时家中庭院种有几颗白杏树,由此,慈禧的爷爷给她起了个大名叫“杏贞”,小名“杏儿”,取义“忠贞”之意。至于咸丰皇帝初封杏贞姑娘为兰贵人,大概是因为咸丰最喜欢玉兰花,因此给她这样一个封号。根据叶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记载,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叶赫纳拉氏的起源据叶赫那拉·根正说:“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元末明初时,已在叶赫河建立了叶赫城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氏家族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垦达尔汉,原姓土默特。叶赫那拉氏的始祖,原来是蒙古人到扈伦部,他招赘在那里,那拉的意思就是爱,他领有其地,并成为一国,因为他的国是在叶赫的河边建立的城市,所以叫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后出过许多文豪武将,如历来被誉为“清初学人第一”的满族杰出文人纳兰性德就姓叶赫那拉。但真正使叶赫那拉扬名天下的,当属叶赫那拉氏的三位皇后。
慈禧名言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量中华之绵力,结各国之欢心。
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慈禧徽号
清朝一直沿用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也有上尊号、徽号、谥号的规定。
在新皇帝登基时尊称母亲为母后(指皇太后),帝母(新帝的生母)为皇太后,即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的地位相对更高,这就是上尊号。另外,遇到朝廷大庆的日子,还要给皇太后在尊称上在加一些美好的词汇,称徽号,一般每次加两字。死后用生前的徽号再加上几个字成为这个人的谥号。
下面来说一下慈禧的徽号:
1862年(同治元年),上徽号“慈禧”;
1872年(同治十一年),因为同治皇帝大婚,上徽号“端佑”;
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载淳亲政,上徽号“康颐”;
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为遇到“天花之喜”,而两宫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朕心实深欣感”,决定为两宫皇太后上徽号,但二十天后同治驾崩,上徽号仪式没能进行;
1876年(光绪二年),光绪帝即位,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徽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徽号由此又加上了“昭豫庄诚”;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光绪皇帝大婚,上徽号“寿恭”;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光绪皇帝亲政,上徽号“钦献”;
1894年(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上徽号“崇熙”;
1908年,慈禧病逝,按照大清惯例,前面加上“孝钦”,后面加上“配天兴圣显皇后”为谥号。即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共二十五个字。
执政简介
叶赫那拉氏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兰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懿嫔。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年号“祺祥”,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同年11月,慈禧与恭亲王奕?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慈禧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
1873年,载淳成年,慈禧宣布撤帘归政,但仍把持朝柄。次年,载淳病死,慈禧立宗室载湉继承皇位,年号“光绪”,复行垂帘听政。
1889年,载湉大婚成年,慈禧宣布“归政”,退居颐和园,但朝内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绪帝实际居于傀儡地位。
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是年,适逢慈禧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故于“朝鲜事求速结”,支持李鸿章等对日采取妥协投降主张。
“六旬万寿庆典”活动从年初即开始筹备,八月中日战事愈烈,户部上书“请停工程”,慈禧大发雷霆。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被迫改口上奏:“查停工一条,系指以后寻常工程,其业经兴办之工,毋庸停止”。一些主战派廷臣纷纷上疏,请求停办“点景”,移作军费。慈禧怒不可遏,称“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9月,中国陆海军先后败绩,慈禧求和之心更切,9月27日强使主战的军机大臣翁同龢到天津与李鸿章会商停战求和之事。10月18日更下令王公大臣及外省封疆大吏,将“六旬万寿贡品”统于10月23日星进。11月7日,日军占领大连湾,这一天正是慈禧生日,前方军情急电雪片般飞来,慈禧却不为所动。在颐和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连续赏戏三天,公事皆延置不办。慈禧的这一态度,使李鸿章更加确信自己对甲午中日战争“避战求和”政策的正确性。
11月22日,北洋水师基地旅顺沦陷,慈禧仍不以为然,并反将矛头指向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11月26日,慈禧于仪銮殿召见军机大臣,时光绪帝不在座。突然宣布“瑾、珍二妃有祈请干预种种劣迹,即著缮旨降为贵人”。并将瑾、珍二妃之兄礼部右侍郎志锐遣戍乌里雅苏台。珍妃为光绪宠妃,并支持光绪对日主战。当时朝廷内一些主战官员,不满于慈禧、李鸿章对日屈膝,于是结二妃之兄志锐“密通宫闱,使珍妃进言于上”,推动光绪对日抵抗。10月28日,文廷式又亲自上奏:《倭夷入寇枢臣与疆臣各怀异志但欲求和请交部严加议处折》,弹劾李鸿章等不思督军应敌,“但欲求和”,“束手待攻”,“请旨将枢臣及北洋大臣交部严加议处,以存国法”。这时,正值慈禧起用恭亲王主持对日议和,主和空气甚嚣尘上。慈禧选择此时处罚光绪之二妃及其兄,目的在于打击主战派及向光绪示威。12月4日同时下令授恭亲王奕?为军机大臣和撤销满汉书房,进一步的加强了主和派势力和剪除光绪周围的主战派力量。
1894年底,清廷在战事上愈不可为,慈禧求和之心更加急切。1895年1月,派张荫桓、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日本政府借口中国使臣全权不足,拒绝开议。议和未成,使臣被拒,慈禧万分惊恐,曾命顺天府准备车骡,拟逃往山西。
日本政府于广岛拒和后,立即向北洋水师另一基地威海卫进攻,27日攻陷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灭。3月初又发动辽河下游作战,六天之内,连陷牛庄、营口、田庄台。至此,以慈禧为首的投降派下定决心向日本投降,3月,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再次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后,举国大哗,愤怒声讨慈禧、李鸿章等人的卖国行为。人们在北京城门贴出“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的对联表示抗议。根据《马关条约》规定,日军于6月间开始派兵侵入台湾,遭到台湾人民的奋勇抵抗,慈禧一面下令台湾大小官员内渡,并严厉禁止接济台湾抗日军民,同时又在颐和园搭起天棚,准备避暑。人们又题了“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的对联,痛斥慈禧的卖国罪行。
甲午战争失败后,光绪帝愤于战败割台,欲思振作,决心变法,改革政治。1898年6月发布“明定国是上谕”(即《定国是诏》),实行变法。9月,慈禧发动政变,扼杀新政,囚禁光绪帝于瀛台,开始复出训政。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光绪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2年回到北京。自此之后,慈禧“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至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
西太后与“现代化”
孟心史的《明清史论著集刊》中有一篇《记陶兰泉谈清孝钦时事二则》,是很有趣的文章。它报道了早在1903年、整整75年前的光绪癸卯,中国铁路史上的两项新工程。那时芦汉铁路北段已经工竣,又增修了由京至芦、和由高碑店至易县的两节。当时芦汉路的督办是鼎鼎大名的“会办商务大臣”盛宣怀,北洋大臣则是袁世凯。陶兰泉(名湘,是有名的藏书家)则是盛宣怀委派办理颐和园装电灯和芦汉路北京事务局的大员,算得上极时髦的洋务好手。
那是75年前,修铁路和装电灯都是地道的现代化新事物。这两项新建设都是在西太后关怀之下进行的。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位皇太后对现代化的兴趣与关心,但也不能不注意她的特别动机。装电灯是为了在颐和园里更酣畅地享乐,白天玩不够,晚上再来玩,这时候电灯比起蜡烛之类可就显出非凡的优越性来了。修铁路则是为了上坟——恭谒西陵。总之,西太后的“洋为中用”和我们今天的理解是天差地远的。
孟心史记述道:
兰泉承宣怀旨,车中备铁床、茵褥枕被。花车原有卧榻置不用,计吸鸦片烟非此不适故耳。床横置,面车窗,以巾幔,围之。……床侧一门,启之即如意桶。如意桶者,便溺器也。底贮黄沙,上注水银。粪落水银中,没入无迹。外施宫锦绒缎为套,成为绣墩。
看看这些办法,实在也不能不佩服陶兰泉的干练,确有一些创造发明的真功夫。花车的卧榻无论怎样讲究,抽起鸦片来总显得逼仄,转动不便。现在换为铁床,难怪总管太监李莲英事先审查时,要连呼“晓事”了。不过这一点,是常人也还可以想到的。出色的是用水银铺底的如意桶。那构思之奇妙,真是常人所不能了。中国的水银矿开采,历史不能说不久。但除了用来做防腐剂,使尸体不坏(通称“水银葬”)外,只有这一用法最为别致,是连洋人也不曾想到的。
西大后重视现代化的事例当然远不只此。去过颐和园的人,大抵都看到过一处十分高大的楼阁式的戏台,这也是当年西太后试验现代化手段的地方。这座戏台是有转台的装置的,而且在高空还有种种特别设备。不但舞台场面可以快速转换,避免了落幕换景等等麻烦;连天兵天将的从空而降,也毫不费力。这自然是机械化的结果。可惜这座戏台久已废弃不用,我虽多次参观,都不曾见过那实际应用。只是从老太监之流的口中,听到“老佛爷”在这儿看戏看得如何开心之类的回忆而已。
总之,西太后的关心现代化、重视现代化,是无疑的。而现代化又是要从洋人那里学来的。而从辛酉以来,她对洋人的态度就有了确实的变化。她深知“外患固宜亟平,内忧尤当早虑”的道理,而“海疆不靖”,则是由于“在事王大臣筹画乖方所致”。她看出,花了大笔银子去建设海军,不是个好办法;还不如用这笔钱来造颐和园,就在这园里搞“现代化”玩玩来得稳当、实惠。
慈禧其人
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长期以来,有关慈禧的史学论著和文艺作品,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的一面,甚至把一些与慈禧毫不相干的恶行也加在慈禧的身上。在人们的心目中,慈禧已成为一个昏庸、腐朽、专横、残暴的妖后。那么,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更多阅读
psp最终幻想4攻略 最终幻想4 攻略
psp最终幻想4攻略——简介最终幻想(日语: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简称FF,台湾/ 香港:太空战士,中国大陆:最终幻想),1987年由日本当时的游戏软件公司史克威尔(SQUARE SOFT)(目前与ENIX艾尼克斯合并为:SQUARE-ENIX)开发的角色扮演游戏(RPG)游戏系列。
史上最贱小游戏4全攻略:2 第6至10关
史上最贱小游戏4全攻略:[2]第6至10关——简介看过贱的没见过这么贱的。这次小贱人到奥运赛场来搞怪了。史上最贱小游戏4全攻略:[2]第6至10关——工具/原料史上最贱小游戏4史上最贱小游戏4全
妄想症患者4身穿维多利亚女装的清朝格格 妄想症患者
“娘娘,我给您送水来啦。”我一边端着水盆一边侧着身子用胳膊肘顶开门,看到芗叶端坐在我为她改造的简易梳妆台前,身穿一件有着鲜明维多利亚风格的墨绿色蛋糕裙:白色刺绣蕾丝花边的立领层层叠叠包裹着她天鹅般纤细的脖颈,带有垂缀感线条修
清朝历代皇后真人画像 清朝历代皇后画像
清世祖顺治皇帝妃,佟佳氏,都统佟图赖之女。顺治初年入宫,封佟妃,生玄烨(康熙)之后晋封佟贵妃。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孝庄文皇后册立佟佳氏所生玄烨为皇帝,即康熙皇帝。佟佳氏被尊为慈和皇太后。4个月后,体弱多病的皇太后驾崩于北京皇宫。孝康
方寸话史十四 清朝 清朝历史剧
方寸话史(十四)清朝一声长叹 de博客邮票不仅享有“国家的名片”之誉,还被称为“百科全书”。邮票不仅仅是邮资凭证,负载邮政的使命,还具有宣传教育、传播知识的功能。小小邮票,魅力无穷。邮票作为一种载体,把时间与空间、人物与事件紧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