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牛津树-典范英语改进解读 典范英语 牛津阅读树


下载链接是网盘的
下载地址:
MP3 1-9级全
典范英语1a.rar
典范英语1b.rar
典范英语2a.rar
典范英语2b.rar
典范英语3a.rar
典范英语3b.rar
典范英语4a.rar
典范英语4b.rar
典范英语5a.rar
典范英语5b.rar
典范英语6.rar
典范英语7.rar
典范英语8.rar
典范英语9.rar

文档1-4级:
典范英语1A.pdf
英语牛津树-典范英语改进(解读) 典范英语 牛津阅读树
典范英语1B.pdf
典范英语2A.pdf
典范英语2B.pdf
典范英语2a文本及部分目录.rar
典范英语3A.pdf
典范英语3B.pdf
典范英语4A.pdf
典范英语4B.pdf

简介
  《典范英语》(Good English),原名《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Tree),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家喻户晓的英语教材,闻名英国,享誉世界。英国有80%的学校用它教学生学习母语,全球有133个国家用它作为外语学习教材。其中《典范英语》(1-5)针对小学生,精选261个最有趣的、最适合我国小学生阅读的故事。《典范英语》(6-9)在此基础上,又从《牛津阅读树》中精选出64部适合我国中学生使用的作品,由权威英语教育专家精心编辑而成。

  本套教材语言纯正地道,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融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权威性于一体,同时,配有原声录音CD,便于学生模仿一口地道纯正的英语。

  《典范英语》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课题实验教材,得到了我国英语教育界众多权威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强力推荐。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先生认为:“《典范英语》引人入胜,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让孩子从此爱上英语,轻松学会地道的英语。”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剑桥大学博士陈国华先生认为:“《典范英语》是一套能让孩子学而不厌的英语教材。”迄今,全国已有几百所学校和培训机构在使用本套教材,获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特色
一、英国原版引进
  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原版引进,在英国,有80%的学校用它教中、小学生和学前儿童读书识字。

二、以故事为核心
  教材以激发兴趣为首要目标,倡导“在故事中轻松、快乐、自然习得英语”的教育理念,故事个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三、贴近儿童生活
  教材或反映英国孩子的实际生活、或出自名家原版精典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易于少儿理解和接受。

四、人物活灵活现
  《典范英语》(1-5)成功塑造了几个活泼可爱的核心人物形象,贯穿教材始终,备受孩子喜爱。《典范英语》(6-9)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创作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均出自名家里手,涵盖童话、人物传记、世界名著、英美文学经典等,堪称一套英语小“百科全书”。

五、语言纯正地道
  来自英国本土,语言鲜活纯正,原汁原味,语言鲜活生动,便于少儿学习地道的英式英语,堪称“典范”。

六、图文并茂
  配有大量彩色插图,插图精美,幽默生动,易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七、强调自然拼读
  教材强调拼读规律教学,让儿童从一开始就掌握英语单词的拼读规律,看到单词就能拼读出来,而无需再靠查词典解决读音问题。

八、单词句型反复出现
  单词、句型在故事中反复出现,易学易记,符合儿童语言学习规律。

九、材料分级科学
  共分九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各种程度的中、小学生选用。

十、配有详尽注释及原声录音
  对文中难点配有详尽注释,注释精确、得体、生动、贴切。同时配有英国本土专家录音,音质清晰、纯正、优美,便于少儿模仿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

经验:

该书的确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故事为特色,以戏剧化的故事结尾为常态,以儿童感兴趣的词汇为主线,最关键的一点,该书融入了英国的儿童文化,这一点在新概念和剑桥少儿英语上是看不到的,其它教材我就不清楚了。以2a为例,第五课TheWobbly Tooth里有牙仙的典故;第八课Super Dad有‘Red Nose Day'的英国传统;第26课The JumbleSale有跳蚤市场; 第28课 At theSeaside中隐含伦敦的双层巴士文化等。地道单词更是不胜枚举。

我建议6、7岁零起点的儿童使用牛津故事书软件1、2,主要注重一个一个地模仿单词的发音,然后一周背1--2篇课文,不要求写单词;4、5个月后学习26个字母,9个月左右学习音标;11个月左右背到牛津故事树4a,然后在倒过来学习典范英语2课本,慢慢强调单词的记忆。这样的原因是经过1年左右的学习,英语知识体系已基本在儿童头脑中形成,通过背书,儿童能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音标,他们具备一定的发音拼读能力,于是可以慢慢摆脱软件看课本和听枯燥的mp3音频了。

陈国华教授到贵州大学做学术讲座时,顺便提及了儿童英语教育(也就是为典范英语造势,直接结果就是我中毒颇深),后附发言全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解答关于孩子学英语的三大难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陈国华

在中国,英语教育已经在小学全面普及,但是有三个难题困扰着广大家长和英语教师,这就是:一、很多孩子不爱学英语;二、孩子学了这么久,英语还是没有学好;三、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本文试图解答这三个难题。

一、孩子为什么不爱学英语?

英语对于孩子前途的重要性,家长们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或利诱,或威逼,想让孩子好好学英语,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孩子就是不爱学,这是为什么?
我的一名博士生曾当过好几年小学英语教师。每次新接一个班,上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她都会问学生两个问题:“大家喜欢不喜欢学英语?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而且要求他们说实话。因为对上第一节课的老师,孩子们觉得新鲜,还不太害怕,愿意接近,所以他们大部分说的是实话。多数学生说他们不喜欢学英语,不喜欢的原因包括:课本没意思、课堂枯燥、家长老逼着听、念(听的是课文录音磁带,念的是课本)、考级压力大(多数学生从一年级剑桥少儿英语开始,几乎每年都要考级1-2次)、单词记不住、语法不懂。还有一个学生给出了一个很特别的原因—先前的老师toougly‘太丑了’。
这些原因当中,“家长老逼着听、念”,是因为他们发现孩子不爱学,“考级压力大”也是家长逼着孩子去考,如果孩子喜欢学英语而且学得挺好,家长就用不着逼了。老师长得丑不丑其实和孩子喜不喜欢英语没有关系,任何一个老师,如果课教得让学生感到有意思,学生就会喜欢他的课,就不会在乎他的长相。孩子不爱学英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课本没意思”、“课堂枯燥”和“单词记不住”、“语法不懂”。前两个原因说明,孩子觉得英语课没有意思,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后两个原因说明,英语教学不得法,使孩子觉得英语难学。有意思的是,没有孩子说学英语没有用,可见他们知道英语有用而且重要,他们不爱学英语,原因不在他们身上。
英语有一句成语—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drink.汉语相应的成语是“强按牛头不喝水”,用来比喻孩子学英语,比较形象。孩子就像一头牛,家长和老师就像牛倌,英语就像水。牛倌认为牛应该喝水,牛本身也没有毛病,完全能喝水。于是牛倌从水池里舀了一桶水来,放在牛跟前,可是牛尝了尝,就不喝了。牛倌感到困惑。他先会考虑是不是水有问题,可是水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他另一个牛倌天天从水池里舀水喂他养的牛,那些牛喝得好好的;接下来他会想,是不是牛不渴,然而一般情况下,即使牛不是太渴,只要有水,也多少会喝一些。孩子不爱学英语,家长和老师也感到困惑。在英语国家,孩子们天天都在学英语,学得好好的;中国孩子到了英语国家,英语也学得好好的;在中国,许多孩子却不爱学英语,这是为什么?回答是,在中国,孩子学英语缺乏动力。
学习能否取得成功,除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包括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外,学习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社会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学习动力,一般从动机(motivation或motive)或导向(orientation)入手。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Mowrer(1950)最早提出,婴儿习得母语的主要动机是模仿父母的言语行为,求得与父母的认同(identification),以满足自己基本的生物和社会需求。后来Gardnerand Lambert(1972:12-16)认为,人们学习第二语言也一定也受某种认同动机的驱动,只不过这时认同对象不是父母,而是一整个民族语言社团(awhole ethnolinguisticcommunity),伴随这一认同动机的是对于该族群或其文化的求知欲(inquisitiveness)和浓厚兴趣(sincere或genuineinterest),这种对另一个民族语言社团的认同心理为掌握第二语言提供了所需要的持久动力。为了对学习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时的认同心理有所区别,GardnerandLambert(1972)保留“认同心理”(identification)作为第一语言的学习动机,把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称为“融入性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认同心理涉及满足个人的生物和社会需求;融入性动机主要涉及满足个人的人际或社会需求。
与融入性动机形成对照的是Gardner and Lambert(1972)所称的“工具性导向”(instrumentalorientation)。这个术语是改造利用了美国著名行为心理学家Skinner(1953)所说的“工具性条件制约”(instrumentalconditioning,又称operantconditioning)。简单地说,工具性条件制约就是利用奖惩措施作为工具,制约人和动物的行为,就像马戏团的驯兽员训练猴子、老虎、狮子表演节目那样,动物做对一个动作,就喂它一点它喜欢吃的食物作为奖励;做错了,就不给奖励,作为消极性惩罚。通过这种带有奖惩的反复训练,动物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reinforcement),训练取得成功。GardnerandLambert(同上)认为,人们学习语言,特别是外语,很多时候动力不是来自融入性动机,而是来自工具性导向,也就是说,希望通过掌握外语,获得社会承认或经济上的好处。
Gardner andLambert(1972)的理论后来受到一些批评,批评之一就是,他们没有区分第二语言学习和外语学习。由于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学外语和学第二语言的动力也不同。
学习动力可以分为三种:生存动力、兴趣动力、功利动力。
生存是一切学习的第一动力,动物如此,人类更是如此。绝大多数动物,幼仔一生下来都保持沉默,即使出声,声音也很细小。人类则不同,婴儿一生下来,哭声就十分响亮,并且会以不同的哭叫声表示自己饥饿、不舒服、疼痛、愤怒等。但是哭叫显然不是传达各种不同信息的有效办法。护理者与婴儿交流主要使用语言;婴儿为了与护理者有效地交流,自然而且必须学会护理者的语言。当婴幼儿与家庭和社会其他成员互动时,如果这些人说不同的语言,婴幼儿也自然而且必须学会这些人的语言,这就是语言习得的生存动力。一个人孤身来到国外,为了生存,需要和其他人交往,这就要学习当地人的语言。英语国家里的中国孩子不存在不爱学英语的问题,因为不学就无法跟当地人交往,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无法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生存。中国国内许多孩子不爱学英语,从客观上看,主要是由于缺乏学英语的生存动力,不学英语照样能跟别人交往,照样能在社会上立足,照样能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生存。
在中国目前的语言环境中,既然生存似乎不可能成为绝大多数儿童学英语的第一动力,能够驱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只能是兴趣和功利。
兴趣出自好奇,而好奇是包括人在内的高等动物的天性之一。好奇与生存密切相关,因为婴幼儿除了接触护理者之外,还要接触各种其他人和物。他要知道这些人和物对他友好不友好,是有益还是有害。他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抓到手的任何东西,他都要放到嘴里咬一咬,尝一尝,看好不好吃。稍大一些,他会明白,不一定每样事物都得经过自己亲身体验和经历才能了解和掌握。别人体验过、经历过或知道的事物,只要自己不知道,只要与自己有关,都值得瞭解,他都愿意知道;他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做,这就形成了兴趣。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好奇心更强烈,兴趣也更广泛;更重要的是,成年人的兴趣往往与理性和功利结合在一起,受到理性和功利的制约或强化;相比之下,儿童的兴趣更单纯,其作为学习行为的动力,作用更明显,效果更持久。
功利就是好处和坏处,功利动力相当于工具性导向或动机。一切生物行为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趋利避害,人也不例外。对于学习者来说,得到别人的夸奖,赢得某种荣誉和奖励,考上名牌大学,获得一份好工作等等,都是好处,都有可能驱动他学习;同样,为了避免父母或老师的责骂,不受某种羞辱或惩罚,不去一个烂糟糟的学校,不干自己将来不愿意干的工作等等,孩子也有可能用功学习。可是利害关系有大小之分,有眼前和长远之分,对利害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需要一定的理性和自制力。而多数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在理性和自制力这两方面都比较弱,缺乏用长远利害关系制衡眼前利害关系,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歇尔(WalterMischel)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对儿童的自制力做过实验。他把一个铃和一颗糖摆在一些4岁儿童面前,说他接下来要离开他们,如果他们按铃,他就回来,让他们得到这颗糖;但是如果他们不按铃,等到实验者自己回来,就可以同时得到两颗糖。对上百个孩子重复进行了实验,结果是,三分之一的孩子马上就按了铃;三分之一的孩子忍耐了一会儿,最后终于抵制不住诱惑,按了铃;只有少数孩子等到了最后(15分钟),得到了两颗糖。这些有耐心的等待者在10年后的跟踪调查中都成为学业优秀的学生,在SAT考试中,成绩比抢食者平均高出210分。米舍尔等人(Mischelet al. 1989, Mischel & Ayduk 2004)的实验奠定了关于人类情商(emotionalquotient)研究的基础。现在,尽管无数家长和老师磨破嘴皮子给孩子讲学英语的好处和重要性,孩子也能一字不拉地把这些大道理复述出来,对于多数孩子来说,成效不大,原因就是,孩子一般缺乏足够的自制力,无法用延迟的奖励(delayedgratification)作为自己行动的动力。
相反,有些老师和家长很少直接讲用功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也没有对孩子施行什么物质性的奖罚措施,他们教养的孩子却喜欢学习。究其原因,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了乐趣。
孩子缺乏学英语的动力或兴趣,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枯燥无味。现在的儿童英语教材,主要是根据两个教学理念编出来的,一个是交际教学法,另一个是任务教学法。这两个理念本身没有错,因为语言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作为人类日常交际的工具,没有交际就没有语言;人们日常从事的许多任务,要求借助语言,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学习外语,也确实能够掌握相关的语言。可是多数儿童英语教材的编者是从生存动机或功利动机出发来认识或理解交际和任务的,如果明确地告诉孩子,他马上要到国外生活,这种教材可能比较适合;对于绝大多数不考虑到国外生活的孩子来说,他们看不出自己学会用英语打招呼、问路、买东西、自我介绍、描述他人,讲述昨天发生了什么事等等有什么必要,也不会感到这些日常话题有什么趣味。
兴趣虽然是内在的,自发的,一般却不是天生的,需要环境的熏陶以及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与培育。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激发并稳固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积极效果,反之则会泯灭其兴趣,产生消极效果。孩子学英语,本来就缺乏足够的动力,有时因为学习上的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受到打击,学习兴趣就更难发展。数学或科学课,学生如果出错,老师可能需要纠正,因为学生可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语文课是否需要这样做,值得探讨,因为学生通常知道哪种说法对。学习本族语的语文,孩子有生存动力的支撑,老师对他们所犯的错别字、误用成语之类的错误给予一定的批评指正,孩子或许有一定的承受力。学外语就像学乐器、舞蹈、体育或绘画,孩子缺乏生存动力的支撑,主要靠兴趣和功利(包括老师和家长的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驱动。许多老师教英语,一听到孩子发错一个音,就当场纠正;一发现孩子在作业中犯一个语法错误或写错一个词,就打一个红叉。这样做,特别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纠错,会给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其实这种做法既无必要也不应该,因为儿童的语言天赋包括自我改进发音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只要儿童接受了足够多发音正确、语法正确的语言输入并有足够多的机会练习自己的语言输出,他们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和错误,基本都能慢慢自我改进和纠正。英国的小学老师对1-3年级学生的语文作业,基本不在上面打红叉,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批语,基本是赞扬和鼓励,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恰当,还要看它是否符合儿童心理。儿童最为人熟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好动、爱玩、注意力时间短。有些老师于是把游戏引入英语课堂,试图让孩子通过游戏来学习英语。可是一个游戏,孩子们往往玩一两遍就觉得不新鲜了,而且玩游戏所需要掌握的词汇,在数量和范围上都很有限,所以单纯玩游戏并不能保证孩子对英语产生长久的兴趣,也不能达到习得英语的目的。好动、爱玩、注意力时间短,这些仅是儿童心理的一个方面,而且可能不是人类幼年个体的区别性心理特征,因为我们无法据此将儿童心理与其他灵长类幼年个体的心理区别开来,其他灵长类幼年个体也有这些心理特征。另外,儿童的注意力也不一定短,许多儿童玩起电子游戏来,可以目不转睛地玩上一两个小时。
我认为,与学习有关的儿童心理最重要一点就是,儿童喜欢听故事。似乎没有一个心理发育正常的儿童不喜欢听符合他们认知水平且又生动有趣的故事,而这一特点可能是儿童与其他灵长类幼年个体在心理和认知方面的最大区别。只要故事本身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而且讲得绘声绘色,与儿童听众发生互动,绝大多数儿童可以全神贯注地听几十分钟。如果把学习英语的过程变成听有趣的故事,讲有趣的故事,演有趣的故事,甚至编有趣的故事,再辅以适度的夸奖和鼓励,不愁孩子不爱学英语。

二、孩子为什么学不好英语?

很多孩子学英语,学了很久,也花了许多时间,但还是学不好。究竟为什么?
首先不是因为孩子笨。
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脑子笨,不是学外语的料。孩子学不好英语,是不是由于他不够聪明?
应该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先天差异的。有的孩子天生就在某些方面具有素质的潜能,没有这些素质潜能,就不会产生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那样的音乐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梵高、毕加索那样的艺术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那样的科学家,莎士比亚、歌德、雨果、曹雪芹、托尔斯泰那样的文学家,以及鲍比·费舍尔(BobbyFischer)那样的国际象棋大师。除了极少数人具有这种素质天赋之外,在某些方面,例如在数字运算能力上,人与人之间显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天差异,这种先天差异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一定影响。
语言能力(包括学会母语和另外一种语言的能力)无疑是人类的一种天赋,然而这种天赋人皆有之。尽管我们不时听说,有些人具有素质的语言天赋,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多种语言,但绝大多数个体在语言天赋方面似乎没有什么显著差别。证据有三条:
一、有研究者证明,婴儿出生后,具有分辨人类语言所使用的100多种语音的能力;但是一岁以后,随着他开始说母语,他能分辨的语音就逐渐减少到他日常所接触语言的那几十个音位。另外,Doman& Doman(2002)从20世纪60年代就证明,从婴儿学说话时候起,就可以同时教会他识字,只不过由于婴儿的视觉神经还不发达,分辨不了成人所习惯的小字体,需要把教他们认的字写得很大(10厘米左右见方)[1]。我本人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英国朋友那里得到了Doman夫妇1962年写的《如何教宝宝识字》(Howto Teach Your Baby toRead),接受了他们的观念,把爸爸、妈妈、牛奶等常用中文字用毛笔写在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上,按照他们说的办法,每天不时拿出几张识字卡片,轮流让我1岁多的儿子看几秒,告诉他怎么念。在孩子妈妈、姥爷、姥姥的共同教导下,他到2岁时,已经能认上百个字,令朋友和同事啧啧称奇;到上小学时,他已经认识近2000个字,能大致读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人书里的文字内容。
二、婴幼儿具有自然习得人类任何一种语言的能力,用乔姆斯基(Chomsky)的话说,人的大脑里天生就有一种语言习得装置(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生理和心理发育正常的儿童在母语环境中学不会母语,也没有发现任何生理和心理发育正常的儿童置身于外语环境中学不会外语。不过人的语言天赋过了青春期(15岁左右)之后会大为降低,语言学家把青春期称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criticalperiod)。有一些特殊案例表明,个别人在青春期之前被长期剥夺了与他人进行语言互动的机会,因而未能习得语言;这些人即使被发现后获得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也很难成功习得语言。另外,一个人如果在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学外语,一般很难在语音语调上学得很到家。
三、语言的习得不需要高智商,孩子也不必有意识地学。在开口说话之前,就已经能听懂大人对他讲的许多话;到3-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5-6岁时就已经掌握了母语的日常词汇和基础语法。我们知道,学龄前儿童的智商是不怎么高的,2-3岁的幼儿,智力水平跟成年黑猩猩差不多。他们能学会说话,可见语言习得不需要很高的智商。一些智商低到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觉得难的孩子,在母语环境中学会母语或在外语环境中学会外语,似乎并不觉得怎么难。可以说,只要孩子能够不费力地习得母语,他的语言天赋就属于正常,就完全可以学会外语。
其次,孩子学不好英语,也不是因为英语难学。
成人学外语,会感到有些语言,如日语,开始学的时候相对容易一些;有些语言,如俄语,开始学的时候相对难一些。从总体上看,各种自然语言的难易程度可能都差不多。与其他外语相比,英语无论从发音和语法来看,都不属于特别难学的语言。无数学龄前和上小学的中国孩子到了英语国家,尽管没有任何英语基础或英语基础很差,都能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学会说英语;更有一些没有出过国的中小学生,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些例子充分证明,英语并不特别难学。国内有些孩子觉得语法不懂、英语单词记不住。可是中国孩子到了英美国家后,并不觉得英语语法难懂,因为小学英语课基本不教语法;他们掌握英语语法,是像掌握母语语法那样,自然、下意识习得的,不是有意识学会的。他们也不觉得英语单词难记,只会和当地孩子一样,觉得单词的拼写有些难,因为同一个字母在不同词里往往有不同读法,同一个音在不同词里也常常有不同拼法,有的有规律,有的没有规律。他们还可能会像当地许多孩子一样,觉得作文比较难,不过英文写作不会比中文写作更难,因为作为一种拼音文字,英文书写系统比中文书写系统毕竟要容易一些。
英语不难学,并不意味着英语容易学。英语和任何语言一样,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需要学习和记住的东西很多,掌握这一符号系统需要花时间,下功夫。
先看词汇。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位名叫Winfield S.Hall的美国母亲把自己儿子从开始说话(第10个月)起到第17个月每个月说的话所用到的词以及6岁时一个夏天里说的话所用到的词,全都记录下来,加以统计(见Jespersen1922:125)。1926年,MadorahSmith对124名8个月到6岁孩子使用的词汇进行了调查统计,二者的统计结果基本互相吻合,所得出各年龄段儿童的词汇量如下:

以上统计均不包括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数字。后来多名学者的统计结果都与表1差不多。显然,除了孩子用到的词外,还有一些词,孩子肯定知道但没有机会用到,因而没有被统计到。所以英美国家一个六岁孩子的词汇量,保守地说,也在2500个。如果我们从1岁开始算,一个孩子平均每年要学会500个词,连续学5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2500个英语词只够一个6岁孩子在其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范围内进行日常交流。英语学习者如果想大致读懂一般英文书报,达到高级学习者的程度,至少需要掌握7500个词(Rundell2002)。至于英美国家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一个普遍接受的看法是,他们的平均词汇量是20000个左右。如果以受过大学教育为标准,大学毕业生的年龄一般在20-21岁。去掉学龄前掌握的大约2000个词,一个人在学期间平均每年需掌握大约1200个词。

此外孩子还需要同时习得大量语法规则。近些年有一种说法“每个词都有自己的语法”(Lewis 1993, 1997, 2000: 137;Stubbs1996)。即使经过合并同类项,英语的各种语法规则(包括词形的各种规则和不规则变化形式)加起来,少说也有上千条,都需要熟练掌握。小学生背会一个简单的乘法口诀表,往往需要一个学期;不难设想,熟练掌握所有的语法规则需要下多少功夫。
另外,语言不仅是知识,还是一种对熟练程度要求很高的技能。由于需要学和记的东西多,又需要掌握得很熟练,所以学的内容尽管不是很难,不要求很高的智商,却要花比较多的时间,而且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能熟练运用的程度,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学好的。
再看孩子习得母语的条件。首先,他们具有习得母语的生存动力、兴趣动力和功利动力;其次,他们在上幼儿园之前至少有一个护理者(通常是母亲、祖母或小阿姨)与他们进行全时语言互动,这是理想的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多数还有父亲、祖父和兄弟姐妹作为辅助语言教师;上幼儿园和小学后,既有专职教师实施语言教育,又有与同龄孩子开展言语互动的大量机会;第三,他们一天到晚不论走到哪里,接触的都是母语,而且是有具体语境的英语。有这样优越的外部条件,孩子习得母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比之下,中国孩子在母语环境中学英语,有许多不利因素。首先,即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起步也比英语国家孩子学母语晚了5-6年,就算学到小学毕业,也才相当于人家学龄前学母语的时间长度,而且每周就那么几节课,所获得的英语输入根本无法与英语国家孩子相比,其英语输出练习的机会也根本无法与英语国家孩子相比。
其次,国内中国孩子学英语一般没有一对一的外语辅导或互动,学校英语教师的英语也远无法与英美国家的英语教师相比。
第三,国内的中国孩子除了学汉字外,还要学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使用的字母虽然与英语字母形式上一样,绝大多数字母的发音却不相同或不尽相同,这给英语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干扰。
最重要的是,中国孩子学英语,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前面说过,兴趣是儿童学习行为极重要的动力。儿童英语教材首先要让孩子感到有趣,如果课本本身编得没有趣,孩子就会失去学习动力,自然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结论是,孩子没有学好英语,问题一般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语言环境和教学方法上。语言环境的问题是,由于与之密切接触的家长、老师、同伴不讲英语,孩子缺乏学习英语的生存动力。教学方法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和家长没有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模式不符合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

三、孩子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要回答怎样才能学好英语,首先需要弄清楚怎样才算学好了英语。其实小学课内的英语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是比较简单的,多数学生期末考试时都能得85分以上,只有极个别学生不及格。单从成绩上看,不能说得了85分的孩子学得不好。
但是家长们知道,孩子即使在学校考了满分,也不等于英语学好了,因为他显然说不了几句英语,也听不懂几句英语,除了能认一些单词,知道课文是什么意思之外,几乎看不懂什么其他的书面英语材料。孩子的英语到达什么程度,大人心里没有底,于是便为孩子报各种英语班,有的学《剑桥少儿英语》(其实这套教材与剑桥大学或剑桥没有任何关系),每年都要考一两次;有的学《新概念英语》,有的参加公共英语考试补习班,也是为了考试。前几年北京市海淀区好一点的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基本都拿到了公共英语二级证书,仿佛等级考试考好了,就证明英语学好了。其实,即使考过了最高等级的公共英语,也不意味着英语一定学好了。前些年中国学生考托福,高分低能的情况比比皆是,人所共知。
我认为,在中国目前的语言环境和可以实现的学习条件下,小学生如果在毕业时能达到英语国家6岁儿童(英国小学2年级)的语言能力,即:看懂英语国家出版的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看的读物(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阅读树》(OxfordReadingTree)系列的1-9级),能听懂英语国家这一年龄段儿童看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能就他们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进行3-5分钟的交谈,能用几句话讲出一个简单的故事或说清一件简单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一篇100-200词的作文,语句基本通顺,语法和拼写基本正确,英语就算学得很好了,因为他的口语已经基本入门了,笔语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中生如果在毕业时能达到英语国家11岁儿童(英国小学6年级)的语言能力,即不借助词典能基本看懂一般的少年儿童英语读物(如《哈里·波特》系列),能基本听懂一般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能就日常话题随意进行交谈,能讲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或比较详细地叙述一个事件,写出一篇几百词的作文,语句通顺,语法和拼写基本正确,英语就算学得很好了,因为他的口语和笔语都已经入门了,已经达到目前大学英语专业学生2年级的水平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孩子在小学和高中毕业时,英语是否能分别达到这样一个水平?
从理论上讲,有可能。如果孩子从小学3年级开始学英语,到毕业时,共有4年时间,即1460天。如果这期间孩子平均每天学2个生词,累积下来就是2920个词,这已经超过了英语国家6岁儿童的词汇量,与《英语阅读树》(1-9级)的词汇量相当。初中和高中一共6年,即2190天,如果继续平均每天学2个生词,积累下来就是4380个词,加上小学阶段学的2920个词,一共是7300个词,这就基本达到了高级学习者的词汇量。只要孩子有足够的学习动力,每天花30-60分钟时间学习和练习英语,应该能够达到这种英语水平。
从实践上看,我有三个同事和朋友,他们的孩子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这样一个水平。这些孩子从上初中时起,就已经在不费力地看原版《哈里·波特》,听《哈里·波特》的英文光盘了,而且他们读得津津有味,听得十分入迷,读了一遍或听了一遍后,过了一段时间还想读,还想听。他们不仅英语好,其他科目也好,都成功地进入人大附中,成为那里的尖子学生。
这些孩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首先,他们是由家长带领着进入英语世界大门的。家长都懂英语,有的从小就对孩子说英语,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家庭英语环境,从而激发了孩子学英语的生存动力。有的虽然没有这样做,只是在孩子在学校里开始学英语后,才辅导孩子学英语,从最简单的识字课本开始,与孩子一起读,坚持一段时间,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两三年,孩子便对读书发生了兴趣。在兴趣动力的驱动下,孩子养成了阅读习惯,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这些孩子上小学的时候都有跟父母在国外生活过一年的经历。这一年里他们的英语可以说突飞猛进,一个最重要原因是,无一例外,他们都在父亲或母亲的辅导下,由浅入深,读了几百本英语书。开始读的书,属于识字读物,一本只有十几页,每页上只有一两个或两三个词。一年之后,他们已经能读懂同龄孩子读的正常儿童读物,阅读能力已经超过了班里许多其他孩子,因为这些孩子没有读那么多书。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给孩子读的书要有趣,要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孩子才会爱看。
要使英语读物或教材有趣,首先其内容要以故事为主。故事的主人公应当是儿童或儿童感兴趣的拟人化的动物或神话人物,故事的讲述也应当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这样儿童才容易将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联系起来,才容易进入故事。
第二,故事要讲述儿童关心的事情,情节要生动,要比较贴近儿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特别是展现各种奇特情况下乃至超自然、超现实情况中主人公与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
第三,读物或教材所用的语言应当具有儿童语言的特点,对词汇和句法构造要加以分级控制,使儿童读起来不感到太难,不需要查词典,也不需要问大人,就能读懂故事内容,得到一种心灵享受。为了使语言生动,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象声词;为了便于学生背诵,可以收录一些著名的儿歌童谣。
除了阅读材料要有趣味外,孩子学英语的起始阶段是否有家长引导,是学习成功的另一关键。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家长不懂英语或英语不好怎么办?很简单,那就和孩子一起学,一起读,一起听,一起说,一起写或辅导孩子写,这正符合语言习得需要互动的原则。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重新补习自己的英语,反正是从零起点开始。事实上,家长从《牛津阅读树》这样的儿童英语读物里能学到地地道道的英语,能学到很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英语表达式。
另一个问题是,孩子不经过国外一年的生活和学习,是否也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孩子在英语国家生活学习的那一年得到了什么在国内得不到的条件。孩子在英语国家得到的主要是以下四个条件。
首先是纯英语的学校教育。在英国,刨去圣诞假、复活节假和暑假,再刨去每学期一周的期中假,小学每年三个学期实际上课190天;每天在校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3点一刻左右,刨去午饭1个小时和课间休息,实际上课时间顶多5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一年所接受的课堂教育总共是950个小时。这950个小时里,孩子接受的都是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也从事了大量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输出练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6170.html

更多阅读

英语六级阅读答题技巧 英语六级听力答题技巧

英语六级阅读答题技巧——简介英语六级的阅读题题量大分值占比高,阅读拿高分对于通过六级考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六级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我想强调的是一定要将这些方法变成自己的能力,只有多练习才可以彻底掌握,否则再多的技巧都是无

英语牛津树-典范英语改进解读 典范英语 牛津阅读树

下载链接是网盘的下载地址:MP3 1-9级全典范英语1a.rar典范英语1b.rar典范英语2a.rar典范英语2b.rar典范英语3a.rar典范英语3b.rar典范英语4a.rar典范英语4b.rar典范英语5a.rar典范英语5b.rar典范英语6.rar典范英语7.rar典范英语8.rar

又发经典:RAZ儿童英语分级阅读(一 _3kid

RAZkids英语分级阅读最大的特点点就是按难度层次分了27个阅读等级从AA级、A级、B级到Z级,适合每一个学习英语孩子。故事内容的图像设计由插画家绘制,亦有真实照片。是一套阅读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的很好教材,学起来兴趣也更深厚,英语阅读不

声明:《英语牛津树-典范英语改进解读 典范英语 牛津阅读树》为网友花香满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