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和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不同,学生是有个性的、有差异的。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得先承认学生有个性、有差异的。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质就是要进行分层教学。
教学内容层次化。据了解,广西希望高中初中部的英语教学较好地实行教学内容层次化,因为该部生源来自广西城镇各地,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故采用分层次教学,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加强训练。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无论是新知课、习题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都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同学。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与家长沟通](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13843t01599544f0f474f28b.jpg)
作业内容也要分层次,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补充练习册)各半,还可以设置一些附加题。实施中我发现基础性作业学生很积极配合,完成率较高。但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有“吃不饱”的感觉,所以应该分层次布置作业。
目前我校班级人数都是五六十人(我曾任教九年级三个班级160多人),授课老师只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针对大多数学生做一个教案,实行“一对多”、“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说实话这种教学模式是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的,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跟不上的情况。个性化教学就是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把凭经验主义备课改为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辅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