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在感慨她在哈工大二区的生活,写的真好,觉得分享力度不够,转了~2009-12-0417:23 | (分类:默认分类)
献给我们值得怀念的二区……
二区主楼
开学来报到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这座主楼,觉得真大啊。心里不禁感慨,大学……也许是因为它比中学大所以才叫大学的罢……
主楼前的这片广场那一年曾经举办过在央视也播出了的马祖光纪念专场演出,当时这里坐满了人。我们来的那一年,正是马祖光院士逝世的第二年,盛况空前且旷日持久的系列纪念活动报告会啊、演讲啊、话剧啊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说起来,大部分人应该还能唱上两句:“你是光,你的名字就是一片光……”
阳光大厅
这里或许是一区加二区合起来最具有人文气息的地方。平时厅里会有各种学术的、历史的、科技的、新闻的等等的展示版,还记得《历史的今天》吗?是不是也曾在班里轮值的时候参与制作呢?
二区的传统是校园里大大小小活动的宣传海报都会在这里张贴,当然最惹眼的还要数201讲坛绘制的巨幅宣传画。十周年的那个晚上他们曾在这把过去的珍藏的全部画报拿出展览,相当令人叹为观止……当然及时雨同学拿过大赏在这里展出的作品也是令人记忆犹新的。
大一时候的重要活动大多在这举行,其实就设计来说阳光大厅也是相当漂亮的了。
阳光大厅的水景鱼池
鱼池里的鱼早已不知换过多少批。这旁边B11里曾经公映过《Thefall》,还是在这,在201讲坛的“夺宝奇兵”上第一次认识传说中的男主角高峰学长
我们曾经的专教
也曾经在这里自习到清楼过,坐在自己最喜欢的位置。开第一次班会,还记得那时候的自我介绍吗?站在讲台上的紧张,同学们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用了多久才记得全班同学名字?中秋节时一起吃月饼,圣诞节时在教室里狂欢。现在,教室里依然坐着上自习的人,熟悉的墙壁上却贴着不熟悉的奖状。
7楼的宽阔平台
自习累了的时候就溜达到这里坐在窗台上,看看夜景,和同班同学或年级认识的人聊聊天。当然这里也曾是各小班和年级各种组织开短会的重要场所。
自习室窗口遥望到的龙塔
很多人回忆起大一还会记得这个风景,能看见龙塔的窗子,晚上灯光璀璨的夜景,那个时候的那种感觉还记得么?
307
二区只有一个307,连接3楼和四楼上下两层的阶梯大教室。开学时《让心中的太阳冉冉升起》的讲座,大一时候的积极分子党课,第一次年级大会覃勇老师流过眼泪的地方。
508
二区也只有一个508,无论你曾经去过二区多少个网吧,也无论你最爱去哪一个,这里都是最初大家共同上网的地方,还记得排不上队在门外站着等候的经历吗?选课时门外排起的长龙,一直延展到很远的地方。不知道那个时候用上机的鞋套是不是还有人留着。
西配楼的教室
西配楼的桌椅似乎睡起觉来特别的舒服,不过冬松老师的课还是要认真听的。比较怀念像夹烟一样夹粉笔讲课的黄莺老师。
图书馆旁的草坪
每天早上去上第一节课,又或者更早一些经过这里,总是能听到练习疯狂英语的人吼英语的声音……至少很有气势。
二区小树林
傍晚的时候是这里最美的时候,阳光穿过树杈撒落在地上,还有弥漫香气的丁香丛,在不同时节盛开的叫不上名字花。坐在树林中的小石凳上,漫步在杨柳飞絮间,或许这才称得上大学校园的浪漫。
图书馆侧门
我们还上大一时的图书馆入口,现在的门上贴满了电影海报,成了图书馆电影院的单独入口。
总是人满为患抢不上地方的图书馆自习室……门口的字贴了等于白贴……
整个二区最为熟悉的步行街
这条街有两个时候最热闹,一是和一区一样毕业生卖书的那段时间,另一个则是每学期开学第二或第三周的周末。各大社团一早便声势浩大的占位置抢地方开始拉人,整条街两边传单无数吆喝声不断,你加入哪一个了吗?没被覃老师抓住吧^_^
步行街边的公告栏
依然被各种海报占据……讲座、学生活动、考研广告、家教等等等等,经常旧的还没揭下去新的就已经贴上了
五食堂旁边的小店
这里的店面有了很大改观,街吧和麻辣烫是新开的。?爱心印务外面那个卖音像的棚子现在已经拆掉了,以前两面墙全是磁带,中午还会放很吵的音乐,从五食堂吃完饭出来总会不自觉地去逛上一圈。
已经没落了的五食堂
想当年口碑甚佳的五食堂三楼现在也已经没落了,门梁上的金色大字也不见了踪影,这里改名为“锦绣食堂”。问大一的小孩们,宁可选择绕远去天香食堂(九食堂)吃饭,五食堂以后就只是我们的记忆了……
七公寓
传说中四人一寝、上床下桌、每层都有热水的公寓……澡堂出门100米,食堂出门150米,地下有乒乓球馆、跆拳道协会、交际舞班……
日渐鼎盛的九食堂
这个就是新的“天香食堂”,自从五食堂没落以后人丁就日渐兴旺,不知道是食物的味道更好了还是没对比了的原因……
澡堂出来,九食堂对面右手边沿街的水果摊
三年过去了生意看起来依然不错。那时候光顾的这里的大多是来九食堂就餐的男生(现在看起来依然如此),女生往往为了计较个块八毛的跑到西门外面去买。以前的顾客一年一年来了又走了,水果还是那些水果,价格早已水涨船高。
B9(计算机楼)的遗址
还记得大一的思修课么?颤巍巍的小楼,还有外面摇摇欲坠的狭窄楼梯。而现在已经变成市政学院门前的一片砖头瓦砾了。还记得思修课上第一次代表班级的演讲吗?工程一的常菁楠,财管班的杨健,市营班的王力(转院),信管一的李丽鸿,工程二的起林春,金融班的李船舶,会计班的王继双,信管二的莫蔓菲,工商班郑贤德高歌一曲《Ibelieve》……
路边的测量仪器
在二区,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红白标杆和长着三个腿的仿佛老式摄像机的东西,偶然从它们身边经过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像是在拍电影呢?然而操作这个时烈日下的暴晒和总是对不准数字急的焦头烂额的感觉,就只有工程班大二再次归来实习的人才有体会了。
军训时的篮球场
虽然体育馆的两边都是篮球场,却总觉得这一边亲切一些,是因为军训时最初的记忆留在这里的原因吗?那个咬人瓢虫泛滥的炎热夏天,总是在中午人声渐渐吵闹四面八方的人流涌进九食堂的时候怨恨教官怎么还不解散。
二区体育场
怀念那时候还能早起打卡的日子,运动场上各式腔调读英语的人,打完卡去九食堂吃馅饼,7:29分,卡机前的队伍总是很长……
晚上来这里跑过步吗?一圈一圈,感觉很不一样。
运动场的大门
以前早上的时候,经常打完卡就从这里出来直插树丛中的小路直奔主楼。据说那之后,这个大门已经很久没有开过了
久违的二公寓
在那边的时候还是六个人的寝室,2楼出入也很方便,朝这边的部分早上据说可以听到晨练的大爷大妈撞树和吊嗓子的声音,还有在背面的步行街上,窗子里十分扎眼的“爱的宣言”,很久之后才知道是出自咱们院男生的手笔…………其实就环境而言,从二区到一区的心理落差从某种意义上对于男生和女生时一样的。
PS:那时候的楼长据说正在土木楼那边任职。
久违的三公寓
现在回忆起来刚搬到一区的时候真的是一场噩梦,怀念以前干净的寝室,(至少)每到周一大家都会叠被子,楼下的小卖部,每层都有的自习室……金融班那时的寝室本是由4楼自习室改造的,于是经常会有理所当然前来上自习的人民群众的闯进来,偶尔还会莫名其妙的答茬聊几句天。记得那时公寓评什么寝室,于是每个寝室都搞了有特色的门头,最搞的就是有个寝室居然叫“聊斋”还用的黑纸写的……印象中比较深的是国贸有一个寝室画了六个人的头像,很漂亮。
三公寓旁边的通信站
相信大多数大一就已经在用手机的人都是在这里办的校园卡,热线电话1379662……
街口报刊亭
每次一大帮人一起出门总是会选择约见在这里,等人的时候顺便买本杂志,买瓶可乐什么的。
四食堂
便宜又实惠的四食堂,现在改名为“清泽”。从以前就一直觉得……在这里就餐的男生比女生多很多
方便食堂
曾经几易内部构造的方便食堂,最终变成现在的样子,几乎跟记忆中完全不一样……不变的还是馅饼的味道。
西门门口
以前这里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就常常积水,积的多的时候就有很大的一片,传说中北大有个未名湖,我们有个“莫名湖”(莫名奇妙湖……)。
二区西门外
这里是被最多人怀念,也是怀念最多的地方。西门外的小街摊,日用的一切几乎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各色各样的小吃,最难忘的却还是麻辣烫和臭豆腐的味道。因为新修了立交桥,这里也被整顿,有些熟悉的身影和味道已经再也寻觅不到了。
二区好又多
初来乍到的时候,在公寓楼下的小卖部解决不能的情况下,这里也曾是我们购物的首选去处。当然周末大包小裹往回提的同时,我们也很心疼我们的钱包瘦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