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秘方6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t

1.1 桂芪汤

【来源】朱瑞群,《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桂枝2克,白芍12克,黄芪15克,甘草3克,生姜2片,红枣10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一、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秘方(6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t
【方解】易感小儿,大多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感冒之后,过服解表剂,损伤卫阳,以致表卫气虚、营卫失和所致。故方重用黄芪益气固表;桂枝辛温解表、祛风通阳;白芍酸苦微寒,和阳敛阴;体弱儿童,卫气虚弱,营卫不和,营阴不守,故桂枝用量宜轻,再重用白芍,二味相合,达到解表中寓敛汗之功;生姜微量,助桂枝以通阳;甘草、大枣甘缓调中,并助芍药和营。诸药合用,共奏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之功。

【主治】上呼吸道反复感染。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1.2 卫气双解汤

【来源】洪百年,《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羌活、桔梗、羊蹄根各4.5~9克,板蓝根6~12克,七叶一枝花9~18克,黄芩4.5~6克,生石膏12~75克,寒水石9~45克,生甘草1.8~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表。

【方解】外感之邪、由卫分入气分、治宜表里同治、卫气双解为法,方用羌活、桔梗宣肺散寒、除湿解表,以板蓝根、黄芩、七叶一枝花、羊蹄根清热解表,加生石膏、寒水石清热泻火,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伍,又能化痰止咳。根据洪氏经验,方中去寒水石,降高热速度稍减,去寒水石及石膏则降热速度明显减慢,去黄芩、七叶一枝花、板蓝根后,则退热后有起伏。故合而用之,效果颇佳。

【主治】小儿各型上呼吸道感染。

【加减】寒象明显者,加麻黄或桂枝;痰多,加杏仁或皂荚;咳剧,加鱼腥草;咳剧日久,加半枝莲或桑白皮;神烦不安,加糯稻根或朱灯芯。

【疗效】治疗118例,服药后12小时退热者37例(占31.3%);12~24小时退热者71例(占60.2%);24~48小时内退热者6例(占5.1%);无效(48小时后仍不退热者)4例。总有效率为96.6%。

1.3 荆芥消风汤

【来源】楚中鑫,《湖南中医杂志》(1)1991年

【组成】荆芥、防风、浙贝母、荆胡、杏仁、木通各5克,粉葛根12克,枳壳4克,僵蚕6克,薄荷、蝉蜕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婴幼儿分数次服完。

【功用】祛风解表、化痰止咳。

【方解】方中以荆芥、防风为主药,二药协同,其祛风解表之功颇著;辅以薄荷、蝉蜕、僵蚕疏散风热,化痰止咳;粉葛根解肌,缓解肌肉痉挛;以浙贝母、杏仁、前胡宣肺化痰止咳;枳壳宽胸下气;木通清热利小便,使热从溲泄。此方融辛温、辛凉、辛散之药寓于一方,实属辛平解表之良剂。诸药合用,各专其长,故“风寒”、“风热”之感冒,皆可应用。据吴介作医师大量病例观察:疗效可靠、效著,确是临床上能够重复使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主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加减】咽喉痛而见咽红或扁桃体肿大者,加牛蒡子、射干、山豆根各5克,板蓝根12克;喉中痰鸣者,加麻黄2克,赤芍5克,葶苈子6克,地龙、蒲公英各10克;呕吐、腹泻、纳呆者,去杏仁、防风,加桔梗5克,丁香2克,神曲10克,车前草5克;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15克,知母15克;低热不退者,加青蒿、知母各5克。

【疗效】吴介作报道:治疗198例,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大的12岁。发病1~3天者占70%以上。本组病例均有流涕、鼻塞、喷嚏、咽部不适、咽痛,喉中痰鸣、发热,食纳欠佳、呕吐、腹泻,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微数或浮数。结果服药3剂而获痊愈143例,显效37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

1.4 银前荆杏汤

【来源】李江,《云南中医杂志》(6)1988年

【组成】金银花、元参各15克,白前、杏仁各12克,荆芥、薄荷、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

【功用】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方解】方中以金银花轻宣透表、清热解毒为主药;辅以薄荷、荆芥辛散表邪,透热外达;白前性微温而不燥,长于降气止咳、祛痰,与杏仁、甘草同用,益增宣肺止咳之功;配以玄参清热养阴、利咽解表,又可避免因辛散太过而耗劫阴津之弊。方中白前、杏仁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金银花等辛凉药相伍寓反佐之意,有平衡阴阳之妙用。甘草能调和诸药。诸药配伍为用,共奏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之功。

【主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3克;挟湿邪者,加滑石18克。

【疗效】治疗326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15岁。病程为12小时至1周。本组病例多见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咽壁滤泡增生。舌质红苔薄黄或白润、指纹红、脉浮数。结果,除3例因拒服中药而治疗失败外,余323例,服药2~3剂后均获痊愈。治愈率达100%。随访一周以上均属正常。

1.5 白附麻辛汤

【来源】何志,《云南中医杂志》(6)1989年

【组成】白附子、半夏、陈皮、茯苓各3克,麻黄、细辛、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

【功用】祛风燥湿、化痰止咳。

【方解】方用白附子温燥辛散,祛风豁痰;麻黄散肺寒、驱邪气、宣肺气、平咳喘;细辛开肺气、破凝寒、涤痰浊;半夏燥湿祛痰、降气平喘;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渗水湿、健脾胃,甘草益脾和胃、消除痰源。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燥湿化痰、宣肺止咳之功。

【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风寒咳嗽)。

【加减】兼喘者,加干姜、杏仁、苏子;呕吐者,加砂仁、生姜、白术;泄泻,加藿香、厚朴、桔梗;腹痛,加肉桂、木香;恶寒发热者,加防风、荆芥、羌活;头痛者,加川芎、白芷。

【疗效】治疗18例,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14岁。本组病例:多见咳嗽频作、咳声重浊、喉间痰鸣、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或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口唇色淡、苔薄白、脉浮紧。以咳嗽、痰多、鼻塞、唇淡、苔白为主要特征。平均服药2剂,全部治愈。

1.6 新加正气汤

【来源】王传吉,《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苏叶、藿香各10克,连翘15克,薄荷5克,白芷、川黄连、黄芩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4次。水煎取汁约150毫升。1岁以内1次服20毫升,2岁以内30毫升,3岁以内40毫升,隔2小时服1次。3岁以上150毫升,日分3次服之。

【功用】解表化湿、清热和中。

【方解】临床所见小儿外感表证以风邪夹湿、阻中化热型较为多见。应用本方疗效较好,且取效迅速。方中主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而能解表;辅以苏叶、白芷、薄荷,解表而化湿邪,四味合用解表化湿之功相得益彰;佐以黄连、黄芩、连翘、甘草清热解毒。综观全方具有解表化湿、清热和中之效。

【主治】小儿外感表证,风邪夹湿,阻中化热者。症见发热汗少,头痛身重,困倦嗜睡,纳呆便溏,胸闷泛恶,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咳嗽不甚,口渴而不多饮,苔白或滑腻,舌质偏红,脉浮濡而数等风邪夹湿,阻中化热的外感表证。

【加减】若咳嗽,可加前胡10克,杏仁5克;恶心呕吐,加半夏10克,陈皮5克;腹泻,加滑石12克,炒苡仁10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439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连载:一亿光年外的仙女座6

原文地址:连载:一亿光年外的仙女座6作者:树下野狐她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我打开窗子,冬日的晨风清冽刺面,天海交接处,玫瑰色的暗云如巨浪起伏。我想起从前常常做的那些梦,想起从没有如梦中一般,和她在山顶眺望过星辰,看过日出。但

声明:《一、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秘方6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t》为网友日光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