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宠 蜥蜴 ぷ第二辑ぶ 爬宠店

蝴蝶蜥 Butterfly Lizard

360doc

琴头蜥

丽纹龙蜥

蜥蜴概述

蝴蝶蜥(飞蜥科,拉丁学名:Leiolepis belliana)又名蜡皮蜥,国内分布于广东、澳门、海南、广西,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及越南等地。栖息于沿海沙岸地带,经常在稍有坡度的地方掘穴而居,洞口扁圆形,穴道深1米左右,常雌雄同住在一个洞穴中。为日行性穴居的蜥蜴,白天气温适宜时,就会外出活动觅食,一遇惊扰,立即躲回洞穴中。

蝴蝶蜥体长可达35~50厘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倍。背腹略扁平,没有鬣鳞。身体及四肢背面灰褐色,雄性密布鲜明的橘黄色或橘红色镶黑圈的眼斑,雌性则不明显;体侧呈不规则的深浅相间的横纹;腹面乳黄(雄)或灰白(雌)色。四肢强壮且爪子发达。尾巴呈圆柱状,基部宽扁,末端如鞭。每侧有股孔13~18个。遇到危险时,会展开肋骨,露出腹部两侧鲜艳的皮褶以威吓敌人。饲养环境温度保持在20~30℃,环境必须干燥通风,主要以昆虫为食物,偶尔也会取食植物,本种一般为卵生且行一夫一妻制,不过有两个亚种为单性繁殖,一种为(L. belliana guentherpetersi),另一种为(L. belliana boehmei)。

丽纹龙蜥 Japalura Tree Dragon

360doc

蝴蝶蜥

彩虹飞蜥

蜥蜴概述

丽纹龙蜥(飞蜥科,拉丁学名:Japalura splendida)又名丽纹攀蜥,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贵、川一带,栖息于海拔3000多米的山区或山间盆地,经常出没于山区灌木丛杂草间或岩石上,是一种常见的小型蜥蜴。雌性全长10~23厘米,雄性全长10~34厘米。是国内各地市场上被出售最多的蜥蜴品种。

丽纹龙蜥在国产的蜥蜴中属于比较漂亮的品种,性格活跃,但是此品种较为敏感,人工饲养最主要难题就是开食困难。以蜘蛛及椿象等昆虫为食。人工饲养时喂面包虫、蜘蛛及椿象。宜缸养,饲养缸养要求长度超过蜥蜴长度的两倍以上,越大越好,缸底以沙或石做铺垫,放块植物和沉木等供其栖息,减少人为打扰。缸中置一水盆,水以晾晒过为佳,供其饮水。缸内要保持湿度,忌闷热与阳光暴晒。可以拿在手中玩耍,但要注意丽纹龙蜥行动迅速,偶尔被激怒时,会张口咬人,所以不要用力去抓它和拽其尾巴,一旦被它咬住,是很难让它松口的。

彩虹飞蜥 Rainbow Lizard

360doc

丽纹龙蜥

变色树蜥

蜥蜴概述

彩虹飞蜥(飞蜥科,拉丁学名:Agama agama)又名红头飞蜥,分布于非洲中部及西部,栖居在开阔的环境中,通常是多岩石的地带及人类居住地,生长于干燥的环境,日行性。体长约30~40厘米,其下包括许多亚种,这种蜥蜴的体色在夜晚时是不显眼的灰色;不过等到一照到太阳体温升高后,就会展现全然不同、更为亮眼的色彩,尤其是雄飞蜥的混合体色更是美丽;橙色或红色的头部、紫红或蓝色的四肢、体侧有黄色斑点;雌飞蜥的体色则为黄绿色。飞蜥类有三角形的头部、肥壮的身体以及长长的尾巴与四肢;颈背上有小脊突,耳孔周围则有刺状皮瓣。除此之外,这种蜥蜴身上少有其它装饰。

卵生,每次产约3~8枚卵;以昆虫为主饵料,饲育温度:加热点为30~35℃,其它部分则保持在20~25℃。只要没有弄湿它的身体,彩虹飞蜥可以养得很强壮,是饲养飞蜥类的入门品种。

变色树蜥 Changeable Lizard

360doc

彩虹飞蜥

白唇树蜥

蜥蜴概述

变色树蜥(飞蜥科,拉丁学名:Calotes versicolor)又名刺背角蜥、马鬃蛇、雷公蛇,国外分布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国内分布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栖息于环境潮湿的热带雨林内。喜欢吃各种昆虫如蟋蟀、草蜢、甲虫、蜘蛛等,偶食其它小型蜥蜴。也爱舔舐在叶子上的水点解渴。卵生,交配期为4~10月,每次产蛋1~3枚,蛋呈白色,长椭圆形。饲养时箱子环境必须保持在75%的高潮湿环境,温度约保持在25~30℃,箱子最佳大小为150×80×120厘米。

变色树蜥全长可达40厘米,但尾巴约占身长的三分之二。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硷发达。鼓膜裸露,无肩褶。体背鳞片具棱呈复瓦状排列,背鳞尖向後,背正中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四肢发达,前後肢有五指、趾,均具爪。头体长8~9厘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3倍。体浅灰棕色,背面有5~6条黑棕横斑;尾具深浅相间的环纹;眼四周有辐射状黑纹。喉囊明显。生殖季节雄性头部甚至背面为红色。体色可随环境而变。

白唇树蜥 Blue Crested Lizard

360doc



变色树蜥

新疆岩蜥

蜥蜴概述

白唇树蜥(飞蜥科,拉丁学名:Calotes mystaceus)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一般栖息于山区林缘、耕作地四周。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20至11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卵生。以各种小型昆虫及其幼虫为食。

新疆岩蜥 Xinjiang Rock Lizard

360doc

白唇树蜥

卷尾沙蜥

蜥蜴概述

新疆岩蜥(飞蜥科,拉丁学名:Laudakia stoliczkana)又名新疆鬣蜥,分布于蒙古及新疆等地,主要生活于黄土及黄土沙质荒漠地带、在河岸阶地、胡杨林内、荒漠灌丛、洪沟岸壁及居民废弃的土墙缝中以及偶见于砾石荒漠灌溉渠边。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至176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疆英吉沙与叶城。

卷尾沙蜥 Toad-headed Agama

360doc

新疆岩蜥

线蜥

蜥蜴概述

卷尾沙蜥(飞蜥科,拉丁学名:Phrynocephalus nejdensis)又名蟾头鬣蜥、阿拉伯蟾头蜥,广泛分布于亚洲西南部的沙漠及半沙漠地带。成体长12厘米,瘦长单薄的身体,全身土黄色,背上缀有黑色斑点或虎纹,腹部白色,尾部在兴奋时呈现橙色,尖端多数黑色。当紧张时,会撑起身体,尾巴不停来回绻弹。

卷尾沙蜥是种极容易饲养的蜥蜴,胆子小,比较神经质,但对新环境适应快,入手后差不多即时开始进食。卷尾沙蜥会整天在饲养箱中乱窜,而且行动非常迅速,弹跳力强,饲主必须小心它们走脱。饲养设备只须要一个较高深而阔的饲养箱,但必须要加装顶盖,因它们的爆发性弹跳力超强。底材用爬虫沙铺设3~5厘米厚,因为它们很多时会潜进沙中睡觉,只露出眼和鼻孔,一盏25watt的射灯及一张电毡(冬季使用)即可。在日间保持在28~32℃,晚上约维持于22~24℃左右,它们可抵受较大温差,湿度要较干燥。每天开射灯8小时左右,在冬天晚上使用电毡,给它们保持温度在22~24℃。卷尾沙蜥喜欢在射灯下休息,而太多外界骚扰的环境,会令它们乱窜,在太光或太热的环境下,甚至晚上温度太低时,它们都会潜进沙中睡觉。每天早晚向饲养箱中喷水供其饮用,亦可用水碟,但很快就会被它用沙埋掉。

会动的小昆虫差不多全可投喂,通常供应蟋蟀以作主食,偶尔投喂麦皮虫或去掉后腿的草蜢,每两星期供给钙粉及维他命补充剂一次。喂饲时间多在早上,因它们是日行物种,这段时间较活跃,食欲亦较好。食量方面,每条卷尾沙蜥一次约1~2只蟋蟀,一星期喂饲4~5次。

线蜥 Spotted Burrowing Skink

360doc

卷尾沙蜥

猴尾蜥

蜥蜴概述

线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Lerista punctatovittata)分布于澳洲东南部,栖息于干燥森林区至树木稀疏的热带草原,地底栖型。全长20厘米左右,为适应不同地底生活,个体间的四肢型态亦互有差异,其中包含四肢健全者、仅长有后肢者,或四肢已完全退化的个体。以蚂蚁、白蚁等小型昆虫为食。

猴尾蜥 Prehensile-tailed Skink

360doc





线蜥

桃舌蜥

蜥蜴概述

猴尾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Corucia zebrata)分布于所罗门群岛,栖息于森林中,树栖型,夜行性,白天多藏身于树洞内休息,是石龙子科中体型最大的品种,成体可以长达80厘米以上。更特殊的是,猴尾蜥是极少数纯树栖的石龙子,它们的四肢发达,爪子锐利,尾巴可以任意卷缠枝叶,发挥第五肢的作用,并且也失去了自割的能力,可以说已经脱离一般地栖石龙子的特征而完全适应了树栖的生活。迟缓的行动和伪装良好的体色,让这种夜行性的石龙子得以在森林中繁衍而让掠食者难以发现。

猴尾蜥的群居性很高,所以适合群养,由于体型较大,饲养也需要较大的空间,每一只都需要至少两尺缸的空间,以直立式的饲养缸为宜,并布置许多枝干供它们攀爬。由于是夜行性,因此不需要很强的光照,但是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大约在30℃上下,湿度60%~80%。底材可以用无菌土或树皮屑。基本上这种环境与变色龙的环境很类似。

猴尾蜥完全以素食为主,在野外主要以无花果和藤蔓的细小叶片为食,因此人工饲养时可以一般蔬果为主食,再辅以蜥蜴饲料或面包虫就可以养得很好。大型的水盆对猴尾蜥来说很重要,因为它们喜欢泡水,特别是即将脱皮的阶段,所以必须经常保持水盆的水质洁净与充足。

在雌雄的辨别上并不容易,雄性的头部比较宽阔,泄殖腔较鼓起,多只比较会更容易辨别。猴尾蜥也是胎生的石龙子,这一点使它们可以终身不需下到地面,真正做到100%的树栖。雌性的怀孕期长达6~7个月,因此通常2~3年才能生产一胎,每胎产下一只幼体,偶而有双胞胎的情形。幼体产下之后便能独立生活,如果饲养得好可以活15年以上。

外貌朴实的猴尾蜥是一种常被忽略的石龙子,事实上美国已经禁止野生个体输入,可能不久会由CITES II提升至CITES I的地位,状况良好的猴尾蜥会展现出温驯的特质和亮眼的体色,应该也有资格成为个中老手的搜集对象。

桃舌蜥 Pink-tongued Skink

360doc

猴尾蜥

松果蜥

蜥蜴概述

桃舌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Tiliqua gerrardi)分布于澳洲东部海岸,栖息于湿润森林区或雨林中,但亦有不少个体生活于干燥林内。以地表的昆虫或陆栖蜷螺为食。全长42~48厘米,颈部略呈蜂腰状,躯体细长,体鳞数30~34列。后肢约为躯干长的25%~30%,尾部则为躯干长的110%~140%。幼体舌头略呈蓝色,长至成体后则会转变为桃红色。

松果蜥 Shingleback Lizard

360doc







桃舌蜥

红眼鹰蜥

蜥蜴概述

松果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Tiliqua rugosa)分布于澳洲北部、东部,栖息于森林、沙漠或草原等各式各样的环境,地栖型,日行性。全长30厘米左右,全身披覆了粗大厚实的鳞甲,看起来就像一颗松果,这就是松果蜥之名的由来。舌头呈蓝色。

松果蜥共有四个亚种,市面上最常见体型也最大的一种就是T.r.aspera,又称为东部松果蜥,一般体色都是黑色或咖啡底色配上白色或黄色斑纹;再来就是体色比较多橘红色也是最贵的T.r.rugosus红头松果蜥;其它两个亚种比较少在市面上出现的是T.r.konowi,只产在一个澳洲西部伯斯外海的小岛上;最后就是前几年才发现的T.r.palarra。





整体来说,松果蜥的个性比蓝舌蜥更为温驯,也更为胆怯,适合群养。松果蜥属于日行性地栖型石龙子,由于澳洲栖地阳光充足,所以它们需要强烈的光照和温度。在饲养时充足的UVB光线是不可少的,温度也最好维持在32℃左右。它们需要较干燥的环境,湿度最好不超过50%,否则容易有呼吸道的毛病。底材可以落叶和树皮碎屑为主,混合细粒赤玉土或爬虫沙更好。因为它们很少爬高,所以只要布置少数石块或沉木供它们夜间躲藏休息即可。在食性上,松果蜥属于杂食性不挑食,只要能到口的食物,不论是昆虫或植物,水果、花朵、死尸、小动物等都能够接受。幼体比较倾向肉食性,在饲养时可以喂食蟋蟀、蔬果、狗粮或蜥蜴饲料。

在繁殖上来说,松果蜥的繁殖难度并不高,但是效率却很低,因为它们属于胎生石龙子,怀孕期很长,每胎只生1~2只,而且通常2年才生一次。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松果蜥有一夫一妻的倾向,同一配对若无意外终身不会改变配偶,所以若要繁殖可能需要较多的配对成体。不过幼体从生下的第一天就能够自立进食生活,所以相对的死亡率也比卵生蜥蜴低很多。

松果蜥在澳洲是很受欢迎的石龙子,野外族群也很庞大,但是因为出口受限,所以在市面数量不多,单价也比较高,真正识货的人并不多。但是松果蜥比蓝舌蜥更具独特性,也更具挑战性,应该是老手很好的选择。

红眼鹰蜥 Red-eyed Crocodile Skink

360doc

松果蜥

刺尾岩蜥

蜥蜴概述

红眼鹰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Tribolonotus gracilis)又名红眼鳄蜥、盔甲蜥,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外围岛屿的潮湿森林区,全长18~25厘米,属于中小型蜥蜴,眼睛周围有一个橘红色的大眼圈,由正面看起来好象两个大红眼睛,颇有威吓掠食者的功用,当然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红眼鹰蜥属于肉食性蜥蜴,以昆虫和软体甲壳类为主食,喜欢在水中活动,所以在饲养时需要注意这些要点。

饲养红眼鹰蜥只需一尺半的缸子就足够饲养一对。布置1/3水区,2/3陆区,底材以无菌土混合树皮碎片最为合适,可以保持较高的湿度,太干燥的环境容易造成脱皮不顺。因为它们夜行的倾向,所以不需要特别的照明,冬天最好在缸角装置加温垫以保持适当的温度。红眼鹰蜥脚爪尖锐善于爬树,因此缸盖要盖紧。

红眼鹰蜥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雌雄两性都能发出唧唧的叫声,音调尖细,雌性频率较雄性低沉。雄蜥体型略大于雌蜥,雄性后脚三个脚趾内侧都有一排细小的肉垫,雌性则无。另外在肚脐的位置雄性会有一片特大的方形鳞片。红眼鳄蜥生性温和,但是雄性会为争夺雌性而打斗,所以不要把两只雄蜥养在一起,两只雌性养在一起也不适合,所以最好成对或多对饲养。产卵期多数在秋天,雌蜥每次只产一颗蛋,约60天左右可以孵化。孵化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9℃,以27℃最为理想,温度与性别没有关联。幼蜥在第三年就可以达到成熟阶段,只要注意湿度,红眼鹰蜥应该可以活至少十年以上,算是比较容易饲养与繁殖的蜥蜴类。

刺尾岩蜥 Pygmy Spiny-tailed Skink

360doc

红眼鹰蜥

细纹蓝舌蜥

蜥蜴概述

刺尾岩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Egernia depressa)分布于澳洲西部,栖息于沙漠至半沙漠地带,偶尔会在岩区出现。以昆虫为食,亦会食植物果实。全长7~17厘米,体鳞上有3~5条鳞骨,且前端均呈棘状。此外,尾鳞上也长有3枝棘刺,躯体中央位置的体鳞数有28~38列,鼻鳞相互邻接,尾部扁短。

细纹蓝舌蜥 Centralian Blue-tongue Skink

360doc

刺尾岩蜥

斑点蓝舌蜥

蜥蜴概述

细纹蓝舌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Egernia depressa)分布于澳洲,栖息于多岩山丘或沙漠等各种干燥及半干燥地带,地栖型。全长40~45厘米,体色以淡灰近褐色为主,躯体上具有9条以上略带橘茶色的窄幅条纹。头侧前鳞的大小约与其他头侧鳞相当。眼部后方另有粗黑带状条纹,顶间鳞至颈部间覆有2~4列大型多角状鳞片。体鳞数38~46列,四肢短小,后肢仅占躯干长的20%~25%,尾部则为躯干长的40%~55%。以无脊椎动物或植物为食。

斑点蓝舌蜥 Blotched Blue-tongued Skink

360doc

细纹蓝舌蜥

西部蓝舌蜥

蜥蜴概述

斑点蓝舌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Tiliqua nigrolutea)分布于澳洲东南角及塔斯梅尼亚岛,栖息于平地至山地森林间,地栖型。全长35厘米左右,头侧前鳞的大小约与其他头侧鳞相当,在顶间鳞至颈部间,覆有2列以上的大型多角状鳞片。体鳞数28~32列。依产地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体色类型。以昆虫、陆栖蜷螺、花或果实为食。

西部蓝舌蜥 Western Blue-tongued Skink

360doc

斑点蓝舌蜥

斜纹蓝舌蜥

蜥蜴概述

西部蓝舌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Tiliqua occipitalis)分布于澳洲南半部,栖息于各种干燥环境,地栖型。全长30~45厘米,头侧前鳞的大小约与其他头侧鳞相当。位于顶间鳞至颈部间,覆有2~4列大型的多角状鳞片,体鳞数38~42列,外型与细纹蓝舌蜥极为酷似。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斜纹蓝舌蜥 Eastern Blue-tongued Skink

360doc

西部蓝舌蜥

中华石龙子

蜥蜴概述

斜纹蓝舌蜥(石龙子科,拉丁学名:Tiliqua scincoides)分布于新几内亚、希兰岛、澳洲东部及北部,栖息于平地草原至森林间各种不同环境,地栖型。全长45~60公分,头侧前鳞比其他后方的鳞片更为细长。头顶间鳞至体鳞间覆有1~2列大型鳞片。东部与北部在形态上无任何差异,其中的不同点在眼部后方有无黑色纵纹(东部斜纹蓝舌蜥具有黑色纵纹)。以昆虫、陆栖蜷螺、动物死尸、花或果实为食。

中华石龙子 Chinese Skink

360doc

斜纹蓝舌蜥

火焰石龙子

蜥蜴概述

中华石龙子(石龙子科,拉丁学名:Eumeces chinensis)广泛分布于四川、安徽、福建、广东、贵州、海南、香港、湖北、湖南、江苏、江西、上海、台湾、云南、浙江等地,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山区及平地草丛。雄性全长20~30厘米,雌性全长18~22厘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5倍左右。雄性个体尾巴根部较粗大,耳后的红斑面积较大较密,个别地区活动的品种幼体尾部会呈现出和蓝尾石龙子一样的亮蓝色,成体后颜色消退。

中华石龙子是昼行性地栖型蜥蜴,生活于低海拔的山区,平原耕作区。活动在树林下和公路旁的落叶杂草丛中及乱石堆间。在33~38℃为活动觅食高峰期,以各种昆虫为食,亦吃小蛙、蝌蚪、仔蜥等脊椎动物,偶而也会摄取植物茎叶。对于人工环境的适应力比较高。对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如人工饲养,需注意早晚各喷水加湿一次,对于一般蟋蟀、面包虫、大麦虫等食饵接受度也很高。一般宜采用蟋蟀开食。有尾部自断逃生的本领,人工饲养时不建议混养,并要注意在抓取时避免抓取尾部。

卵生,每年5~7月繁殖,每次产卵5~7枚。卵白色,椭圆球形。多产于石下或草根、树根下的土洞中自然孵化。室内人工孵化期约为53天,雌性每窝可产下15~20颗蛋。

火焰石龙子 Fire Skink

360doc

中华石龙子

橙点石龙子

蜥蜴概述

火焰石龙子(石龙子科,拉丁学名:Riopa fernandi)原产于西非各国,栖息于湿润森林区。全长25~31厘米,如果说火焰石龙子是石龙子科中最漂亮的种类也不为过,它们体侧由嘴部直到尾部连续的黑白红三色相间的花纹非常类似燃烧的火焰,因此被名为火焰石龙子,可以说非常贴切。它们的学名比较纷乱,不过最常用的除了Riopa之外还有Mochlus fernandi和Lygosoma fernandi两个,命名的年代都不同,似乎并未统一。

火焰石龙子与一般石龙子一样经常钻入石块或枯木下的土中栖息,所以全身鳞片光滑。动作迅速,个性温驯,不会主动攻击饲主。属于肉食性,平常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蟋蟀、面包虫的接受度很高,也可以训练吃饲料和牛肉或牛心。由于它们是日行性爬虫,UVB的照明是必须的,每天照明十个小时以上。底材可以用无菌培养土,也可以混合落叶或树皮屑,湿度保持60%以上,水盆也需要准备。只要布置得当,饲养的难度并不高。同时它们的体格强健,抗病力高,只要不造成脱水,通常不会有什么毛病。冬天需要保温,如果没有保温就会进入冬眠状态。

一般来说石龙子的雌雄辨别都比较困难,火焰石龙子也一样,雄性头部较宽大,身材较修长,雌性头部较小,腹部较为膨大。它们一年可以产卵2~3次,每次产下4~9颗蛋,在28℃孵化温度下约5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呈黑色底色,红色与白色斑纹散布,尾巴有浅蓝色环纹,体色比成体更为抢眼。以火焰石龙子的低价位和低难度,颇为适合做为入门蜥蜴饲养。

橙点石龙子 Schneider's Skink

360doc

火焰石龙子

四线石龙子

蜥蜴概述

橙点石龙子(石龙子科,拉丁学名:Eumeces schneideri)分布于非洲,地栖性,栖息于干燥地区。成年体长38~45厘米,足部发育良好,长有光亮的鳞片,啡色或灰色的身躯上,长有黄色或橙色的斑纹。

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垫材可使用幼沙、砂砾、泥土,因为它们喜欢掘洞,所以垫底物的厚度应该最小2"~4"。日行性;12~14 小时直接阳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设备。

四线石龙子 Blue-tailed Skink

360doc

橙点石龙子

五线石龙子

蜥蜴概述

四线石龙子(石龙子科,拉丁学名:Eumeces quadrilineatus)又名蓝尾石龙子,分布于泰国、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等地。蓝尾石龙子不是单独对一种石龙子的称呼,同时被称为蓝尾石龙子的有四线石龙子、五线石龙子、丽纹石龙子,而四线石龙子是唯一在成年后仍能保持蓝尾的品种。

五线石龙子 Five-lined Skink

360doc

四线石龙子

丽纹石龙子

蜥蜴概述

五线石龙子(石龙子科,拉丁学名:Eumeces fasciatus)分布于北美洲,因其幼体尾巴为蓝色而亦被称为蓝尾石龙子,成年后尾巴蓝色褪去,外表看去更象一只缩小版的中华石龙子。本种要注意与丽纹石龙子的区分。

丽纹石龙子 Elegant Five-lined Skink

360doc

五线石龙子

黄巨蜥

蜥蜴概述

丽纹石龙子(石龙子科,拉丁学名:Eumeces elegans)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台湾、澎湖群岛和钓鱼台列岛,栖居在低、中、高海拔山区和平地空旷的草地、灌丛、石堆和农垦地附近。中、大型石龙子,体长约22~27厘米左右,体型略微肥胖,全身鳞片光滑,后腿外侧有不规则排列的大形鳞片。幼蜥尾巴为鲜艳的蓝色,因此常被称为蓝尾石龙子,身体背部为黑色,上有五条金色纵纹延伸至尾巴基部;成蜥身体背部为褐色或灰褐色,体侧有红暗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在性别辨认方面,雄性在泄殖孔两边各有一组凸起的鳞片,雌性就没有;雄体尾部较雌体长和尖。

以甲虫幼虫及软体动物为食。在饲养上,只要温度适当又有足够食物,一般都非常易养,但稍要注意饲养箱内的通风情形,若在不通风的状下饲育的话,很容易会死亡。温度方面,白天维持在28~30℃,晚上则降至20~22℃,湿度方面维持在 60%~70%。

黄巨蜥 Yellow Monitor

360doc

丽纹石龙子

360docimg_79_泽巨蜥

蜥蜴概述

黄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flavescens)分布于孟加拉、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种知名度非常低的巨蜥,而且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巨蜥品种之一。全长可以达到100厘米,体色即便在同一个区域里也有很多变化,很多样本个体都有横越身体的红色斑纹。在季风季节雄性和雌性的体色都会变得更鲜艳。

在饲养状态下黄巨蜥是一种相对较不活跃的巨蜥。唯一公开繁殖的只有Visser(人名)(1985)。他的一对黄巨蜥养在一个15平方米的空间里,每天只在早上的半小时和下午的半小时内表现活跃。蛋在30℃经过149~155天孵化,但不幸的是没有一只幼体能存活下来。和大部分其他巨蜥一样,黄巨蜥喜欢在很高的温度下晒太阳(45℃)。应该给它们提供柔软的底材让它们挖掘,并提供足够的水让它们泡澡。每星期提供三只大蛙就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但在室内饲养则必须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物,一个多样化的包括无脊椎动物、两栖类和小型哺乳类的食谱应该更合适。在饲养状态下它们可以活超过10年。

尽管这种蜥蜴受到保护,在八十年代据报道每年却仍有近50万张黄巨蜥皮交易,大部分都出口到了日本。黄巨蜥的最活跃期间和当地农业区的失业季节相一致,因此很多失业人员收集它们的皮并卖给贩子。黄巨蜥已经从大部分它们原有的栖息地中消失,成为了世界上除科摩多龙以外的最濒危的巨蜥。

泽巨蜥 Water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81_黄巨蜥

360docimg_82_树巨蜥

蜥蜴概述

泽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salvator)也称水巨蜥,分布于斯里兰卡及印度经中南半岛、中国南部、香港、马来半岛至印尼及菲律宾间。常在水田、河川附近或红树林等近水区域出没,擅于游泳,常会游入水中。最大全长可达2.5米,但很少有超过2米的。体型较细长,但大型个体的体重约25公斤,吻部细长,鼻孔浑圆,且位置较靠近吻部。分7个亚种,但亚种间的体色及斑纹互有差异,全身体色几乎是以黑色系为主。

由于不挑食的习性,使得泽巨蜥可以栖息在大型动物无法生存的沼泽区域。泽巨蜥可以吃下任何可以吞下的肉食如鱼虾、螃蟹、鸟类、蛋类、蜥蜴、老鼠、蛙类、蛇类,甚至是死尸或垃圾等,这种来者不拒的个性也赋予它们过人的生存能力。在人工饲养下适应良好。

泽巨蜥是所有巨蜥中最为温驯的一种,属于半水栖日行性蜥蜴,幼体的体色也十分出色,但长成之后体色则趋于黯淡,不过个别体色还是有差异存在。饲养环境与尼罗巨蜥相似,对水的需求很高,食物可以喂一般蟋蟀、面包虫、小鼠、鸡蛋等,幼体成长快速,所以钙粉和维他命的补充也很重要,最好每周供应一次。

雄性体型大于雌性,雄性在100~130厘米以上就属于成体,雌性则为50~120厘米。雌蜥在交配后4~6周就会产下6~25颗软壳蛋于事先挖好的洞穴中,再掩埋好。经过2.5~3.5个月就可以孵化,幼蜥大约两年后成年,寿命与一般巨蜥相同,大约是15年。

树巨蜥 Lace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84_泽巨蜥

360docimg_85_砂巨蜥

蜥蜴概述

树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varius)又名帝摩尔花点巨蜥、饰纹巨蜥、雷斯巨蜥、雷氏巨蜥、花边巨蜥,分布于澳洲东部,栖居于雨林及干燥林地内,栖息地非常多样化。是爬树高手,一旦遇到危险,会绕着树干呈螺旋状快速攀上树顶。个体间的体色差异非常大,通常背部呈现一种蓝色感觉的暗褐色,且覆有亮色的鳞片而形成斑点般的模样。此外因为分布区域的不同,也有在身体、尾部与四肢上布有黑色或黄色带纹的个体(被称为 Bell's Face)。鼻孔圆形,眼部至鼻孔间的距离约为鼻孔至吻端的两倍。尾巴长而侧扁,尾巴上部边缘有鳞嵴化情形,体长最大可超过2米,不过平均在150~170厘米左右。

树巨蜥喜欢潮湿环境,通常居住于水边与树木林立的各种环境,有时也会在城市近郊出没。以鱼、爬虫、蜗牛、小型哺乳动物、腐肉、其它动物的卵或青蛙为食,甚至会捕食同种的幼蜥。本种巨蜥有领域性行为,在发情的时候雄性巨蜥会为了争夺与同一只雌巨蜥的交配权而大打出手。

在饲育这种巨蜥时,需要规划很大的空间,最建议的是户外放养的方式。食材方面可喂以肉类、小白鼠、蛙类等等,也可以尝试喂食成猫罐头,一般来说,本种饲养上很容易,如果没生病很适合长期饲养,也可以生活的相当好,甚至可在人工环境下进行繁殖。卵生,通常在春季或夏季在白蚁巢中产卵,每次产约4~14枚卵,孵化期约45~60天左右。

砂巨蜥 Sand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87_树巨蜥

360docimg_88_沙漠巨蜥

蜥蜴概述

砂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gouldii)分布于澳洲与新几内亚,栖居在干燥的稀树草原与荒地中。全长可达120厘米,背部上同时具有亮色斑点及大型黑色斑点并列。

砂巨蜥是一种凶猛且力量相当强大的巨蜥,雄性具有很强的领域性,这种巨蜥在受威胁时通常会以后脚站立、鼓涨颈部并发出嘶嘶声以吓退敌人,如果无效就会甩动尾巴或张口还击。食性很广,在野外它会猎食甲壳类、小型哺乳类与其他爬虫类,有时候也会猎食鸟类、两栖类,甚至腐肉、昆虫与爬虫类的蛋也照单全收。

砂巨蜥很会挖洞,会下挖到地底筑巢,通常将巢筑于岩石、灌木或落木下方,有时也会占据兔子的巢穴省去自己筑巢的麻烦。砂巨蜥属卵生,繁殖期时雌雄会同住于一个洞穴中,并在未来几天内持续交配,雌巨蜥会在白蚁冢中心向下挖掘约50~60厘米深的洞,并在里面产下10~17枚卵,并将洞口填满,蚁冢特殊调节机能可保持良好的温度与湿度有助于卵的孵化。人工饲养环境主要以低湿高温为主,建议饲养温度为25~35℃左右,幼体可供应蟋蟀、大麦虫、乳鼠等等作饲料,成体主要提供白老鼠、猪肉等等,当然钙粉也是不可或缺的补充品。

沙漠巨蜥 Desert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90_砂巨蜥

360docimg_91_白喉巨蜥

蜥蜴概述

沙漠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griseus)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经阿拉伯半岛、中亚沙漠地带至印度间,栖息于沙漠、沙丘或干燥荒地。全长最大可达140厘米,鼻孔呈裂目状,位于眼部前方位置。

爬宠 蜥蜴 ぷ第二辑ぶ 爬宠店
沙漠巨蜥性格相当粗暴,受到威胁时会将身体与颈部膨胀,将身体弓起并发出低沉的嘶吼。沙漠巨蜥是挖土的高手,但沙漠与粘土层不易挖掘,所以有时它也会以地面鸟类的巢穴为其居所。沙漠巨蜥能在短距离(约100~150米)内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冲刺。食性广泛,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蜗牛、鸟类、蜥蜴、蛇类,其它动物的蛋和腐肉等为食,也吃其他毒蛇,本种对蛇的毒液具有特别的免疫力。在当地人们认为沙漠巨蜥有毒而遭大量捕杀,数量锐减。本种唾液内含有特殊的成份,根据 Gorelov (1971)所做的实验中,将沙漠巨蜥的唾液注射到鸟类的体内,几秒内便产生瘫痪;卵生,繁殖期在每年3~5月,每次产约10~25枚卵,孵化期约120天,幼体出生后三年便达到性成熟。

白喉巨蜥 White-throated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93_沙漠巨蜥

360docimg_94_黑喉巨蜥

蜥蜴概述

白喉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albigularis)也称非洲巨蜥,原产于非洲中部与南部,栖息于干燥莽原疏林区,全长140~200厘米,早期曾经被归类为草原巨蜥的亚种,目前已经独立为一种。 共有四个亚种:

白喉巨蜥 Varanus a. albigularis 分布以南非为主,又称带斑白喉巨蜥;

安哥拉白喉巨蜥 Varanus a. angolensis 分布以安哥拉为主;

东非白喉巨蜥 Varanus a. microstictus 分布以东非肯亚、索马利亚为主;

黑喉巨蜥 Varanus a. ionidesi 分布以坦桑尼亚为主。

其中以白喉巨蜥和黑喉巨蜥比较常见。分布于南非的白喉巨蜥因为背上布满黑色带斑,也被称为带斑白喉巨蜥,在三个白喉亚种中,体色算是比较显眼的一种。而黑喉巨蜥因为喉部黝黑而与其它三个亚种区分开来。基本上,它们的习性是相同的。

白喉巨蜥与多数巨蜥一样,是日行性的地栖蜥蜴,但是因为具有尖锐的长爪,所以爬树的本领也十分高强,是比较健壮粗养的蜥蜴,对环境与食物的需求并不挑剔。以肉食为主,可以用老鼠做为主食,肉片、鸡鸭、牛蛙、鸡蛋、大蜗牛、猫狗饲料等都是良好的食物。UVB不是很必要。维他命钙粉的补充也可以降到最低量。白喉巨蜥因为食量很大,如果不控制喂食量,加上狭小饲养空间的运动量不足,会产生一般巨蜥常见的肥胖问题,可能导致大幅缩短它们的寿命。最好能每天定时让它们出来活动筋骨运动一番。用狗链牵到公园溜蜥蜴更理想。但是要注意的是巨蜥都有攻击性,不论它们有多驯养,所以防护措施永远都是必要的。

雌雄的辨别在白喉巨蜥来说也不容易,雄性通常比较壮硕,尾巴根部较肿大。雌性每年生产1~2次,在野外每胎可产下50颗卵,十分多产,在人工环境通常只会产下20颗左右的卵。孵化期约4~5个月。初生幼体有时候会有拒食的状况,需要人工喂食,几次之后就会自己进食,以乳鼠为主食,成长到三年以上就可以成年,只要稳定饲养,它们的寿命通常可以达到15年之久。

黑喉巨蜥 Black-throated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96_白喉巨蜥

360docimg_97_尼罗巨蜥

蜥蜴概述

黑喉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albigularis ionidesi)主要分布于坦桑尼亚,栖息于干燥莽原疏林区,是白喉巨蜥(Varanus albigularis)的一个亚种,因为喉部黝黑而与其它三个亚种区分开来。它们被统称为非洲巨蜥,基本上,它们的习性是相同的。

黑喉巨蜥是日行性的地栖蜥蜴,但是具有尖锐的长爪,所以爬树的本领也十分高强,是比较健壮粗养的蜥蜴,对环境与食物的需求并不挑剔。以肉食为主,可以用老鼠做为主食,肉片、鸡鸭、牛蛙、鸡蛋、大蜗牛、猫狗饲料等都是良好的食物。UVB不是很必要。维他命钙粉的补充也可以降到最低量。黑喉巨蜥因为食量很大,如果不控制喂食量,加上狭小饲养空间的运动量不足,会产生一般巨蜥常见的肥胖问题,可能导致大幅缩短它们的寿命。最好能每天定时让它们出来活动筋骨运动一番。用狗链牵到公园溜蜥蜴更理想。但是要注意的是巨蜥都有攻击性,不论它们有多驯养,所以防护措施永远都是必要的。

尼罗巨蜥 Nile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99_黑喉巨蜥

360docimg_100_平原巨蜥

蜥蜴概述

尼罗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niloticus)是非洲大陆体型最大的蜥蜴,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只有西北角少数几个国家未发现过族群。这是一种半水栖性的巨蜥,水性极佳,常栖息于河岸区域,可以潜水长达一个小时。分叉的长舌头用来搜集环境中的气味分子,就是嗅觉器官,而非用来协助进食,这一点与蛇类的舌头功能完全一致。全长最大可达150厘米,鼻孔浑圆,位于眼睛至吻部间。体色以暗灰或黑色为主,并有横向的带状亮色斑纹。一旦长成后,斑纹会变得较不明显。

尼罗巨蜥是成长快速的大型蜥蜴,初生的幼蜥在一年内可长到一米以上,饲养箱必须放置可以供它们浸泡的水盆,食物以蟋蟀、小鱼、小鼠、小鸡、蛋类等为主。由于尼罗巨蜥较具攻击性,最好由幼体开始驯养比较可以与主人接近,所以经常的把玩巨蜥就是让它习惯人类的主要驯化方式。但即使是幼蜥的爪子或牙齿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必须特别小心。

尼罗巨蜥的性别极难分辨,雄性体型比较大,有时在排泄时会露出生殖器。雌蜥可以产下60颗蛋,十分多产,蛋多半产于土坑中。在标准的孵育温度下(29~30℃),大约140~165天会孵化。

平原巨蜥 Savannah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102_尼罗巨蜥

360docimg_103_杜氏巨蜥

蜥蜴概述

平原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exanthematicus)又名草原巨蜥、西非巨蜥,分布于非洲大陆西部至中部间,栖息于热带雨林及沙漠地带,干燥的环境,干季期间几乎有大半年均处于休眠状态,直至雨季来临后才恢复活动。成体全长1.2~1.6米,头部比别的种类巨蜥要短小且宽,为正三角型。颈部和尾部较粗短,有一条天蓝色细长开叉的舌头,用于觅食和探路。身体粗状,灰褐色,上有黄色或橙色圆钱状斑点。四肢短小,每个足都有五个锋利的爪,生性懒惰,攻击性和防守性较差,全年多数都在休眠中度过,只有雨季时期开始活动,寻觅食物。

平原巨蜥在巨蜥科中算是比较温驯的一种,分布范围广及非洲大陆上大部分国家,但是宠物市场上多数个体都是来自肯亚和坦桑尼亚。由于成体相当巨大,所以一般在爬虫店中出售的绝大多数都是幼体。属于日行性地栖蜥蜴。黄褐色的体色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色,使得平原巨蜥得以在草原地区大量繁衍。

在野外环境中平原巨蜥以各种小动物如鸟类、蛇类、小型哺乳类等为食,食量也很大,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幼蜥则以昆虫类为主食。在人工环境下可以喂食蟋蟀、面包虫和小鼠等。由于幼体成长快速,所以最好用三尺以上的饲养缸比较适合,非洲莽原的气候通常是炎热而干燥,因此饲养缸的布置也必须把握这两个重点。虽然幼蜥体型也很巨大,但是还必须设置供躲藏的隐密处所。平原巨蜥也喜欢泡水,所以也必须设置水盆供它们饮用与浸泡。属于较容易饲养的品种,虽然性情温和,但始终具某程度上的攻击性,和其它巨蜥一样,当受惊时,它们是绝对有可能会对人作出鞭尾或猛咬等攻击行为的。当然,在进食时不要触摸它们。

平原巨蜥的性别通常很难由外表来判别,以探针方式是比较准确的做法。但一般来说,雄性都大于雌性,但尾巴则较雌性为短,雌性的体型却比较肥胖。雄性通常具有强烈的领域性,最好不要将雄性养在一起。当雌性需要产卵时,会在地上挖洞或使用白蚁冢。雌性可以保存精子至数月之久,所以交配一次后可以生几胎都不需再交配。雌蜥每次可以产下20~50颗软壳的蛋,大多数在春天孵化,也算是十分多产的蜥蜴类。

杜氏巨蜥 Dumeril's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105_平原巨蜥

360docimg_106_粗脖巨蜥

蜥蜴概述

杜氏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dumerilii)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及其周边岛屿,栖息于红树林、湿地或热带雨林区,擅于游泳及攀木。全长可达135厘米,鼻孔呈裂目状,位于眼睛至吻部的中央。头部方至颈背间的大型鳞片略呈圆状。刚孵化的幼体头部呈橘色,外形极为艳丽,但会随其成长而逐渐变为灰色或暗灰色,躯体上具有4条明显的亮色横纹。在水中以螃蟹为食,亦会捕食昆虫、鸟类等。

粗脖巨蜥 Rough-necked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108_杜氏巨蜥

360docimg_109_翡翠巨蜥

蜥蜴概述

粗脖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rudicollis)分布于泰国南部、缅甸、马来半岛、里欧群岛、婆罗洲、苏门答腊、邦加岛。全长可达146厘米,吻部细长,会随其成长而逐渐浑圆,宛如猛兽的嘴形般。幼体的体色以灰色为主,并具有明显的暗色带纹及黄色斑点;日见成长后,体色会转成暗色系,甚至有部分区域的个体全身均会转成黑色。头后方至颈部间的鳞片上均具有大型鳞骨。如一旦察觉到任何异状,便会立即爬至树上,藏身于树洞中。幼体大多潜藏于土中,以手碰触时,会以假死的形态来因应,在巨蜥属中,本种自为一独立亚属。以地表活动的昆虫、蜘蛛、蝎子、螃蟹等节肢动物、青蛙或蛙卵为食。

翡翠巨蜥 Emerald Tree Monitor

360doc

360docimg_111_粗脖巨蜥

360docimg_112_卡氏巨蜥

蜥蜴概述

翡翠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prasinus)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及周边岛屿,栖息于热带雨林区,是一种十分华丽的中型树栖型巨蜥,通体翠绿,在巨蜥中是十分罕见的。全长90~100厘米,尾部截面呈圆形,具盘绕物体的能力,长度约与躯干长相当或更长。具长尾、发达之四肢及趾爪等特征,有助于适应树栖生活。吻部细长,圆状鼻孔位于眼睛至吻部间。

翡翠巨蜥的个性比较敏感胆小,所以通常都会躲避人类,也很难适应人工环境,饲养时会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适应期,相对的饲养的难度也比较高,没有饲养巨蜥经验的人最好不要尝试。由于是以树上活动为主,翡翠巨蜥的尾巴相对的也比一般地栖巨蜥长很多,而且可以卷绕树木枝干,增加在树上活动的灵活性,同时体型也比地栖巨蜥修长许多,有助于在茂密的森林中迅速移动猎食。即使人工繁殖已经成功,但是市面上的翡翠巨蜥多半还是野生个体,而且新进个体通常会处于脱水状态,所以饲养它们的第一法则就是要先补充足够的水份,先大量喷水供它们饮用,之后再开始喂食。

饲养环境以直立式箱笼为主,基本上要有4尺宽7尺高2尺深的尺寸比较理想,因为翡翠巨蜥的活动力很强,此外它们也需要较高的湿度,至少要维持在70%,水份必须每天充分供应,这是饲养这种热带巨蜥的要诀。箱笼中设置各种树枝供攀爬栖息。翡翠巨蜥终其一生几乎都在树上渡过,所以底材的种类就不是很重要,如果要选择,落叶会是最适合的底材。另外还要准备供它们栖息的树洞,不需要太大,这对稍具神经质的翡翠巨蜥来说也很重要。在食性上,翡翠巨蜥是以树栖性昆虫为主食,但是一般可以入口的食物如小鸟、老鼠、蜥蜴等也都会捕食,所以在喂食上比较不会有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它们食量较小,喂食应该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另一方面,它们也不耐饥饿,所以最好每日喂食,尽量不能超过两天以上不喂食。

虽然翡翠巨蜥的繁殖已经越来越多见,但是基本上繁殖难度是比较高的,主要是雌性比较挑剔,而且必须处于健康状态,才愿意交配。比较好的繁殖方式就是只饲养一对,不多不少。雄性翡翠巨蜥的头部和尾巴根部都会比较粗壮,不难分辨。交配后约30天,雌性就可以产下2~6颗蛋。不过孵蛋就是整个繁殖过程中最困难的部份,因为经常会遇到胎死蛋中的情况,可能还有某些盲点需要克服。在30度左右,正常的话约160天可以孵化,孵化期是比较长的。初生幼体就很胆小,所以如果对蟋蟀面包虫等活饵不敢接近的话就要用肉类或死饵来引诱进食,等幼体可以独立进食之后再改为活饵会比较容易,否则幼体有可能10天以上都不进食。幼体大约两年后就可以成年。

360docimg_113_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4341.html

更多阅读

经典影视 二战电影一千部汇编全五辑(第二辑) 二战影视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

爬宠 蜥蜴 ぷ第一辑ぶ 爬宠

绿鬣蜥 Green Iguana360doc地鬣蜥蜥蜴概述绿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Iguana iguana)原产于中南美洲墨西哥至巴拉圭等国的热带雨林,性情温顺,体长一般在90~15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2.2米。主体色为绿色,躯干偶尔会有不规则黄斑,体侧有黑色竖纹直

瑞典女王储大婚部分电视转播第二辑 瑞典王储

哈哈,今日咱们继续21世纪王子与公主的童话之旅!全场屏息静气等待今日最耀眼的新娘到来!王子与驸马爷都已热泪盈眶了!对于这位平民驸马爷来说,与公主的结合也是历经了磨难的。从早些年国王不同意公主与他的恋情,不准他们公开关系。这位

声明:《爬宠 蜥蜴 ぷ第二辑ぶ 爬宠店》为网友坚强是我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