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 上古汉语听着像俄语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上古汉语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上古汉语指的是周朝时期的汉语。上古汉语的构拟不建立在历史比较法的基础上,其原则和印欧语完全不同。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上从中古汉语(《切韵》音系)倒推上古音 。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可以用《诗经》的韵部和谐声系列来推测古代的发音,还可以用汉语方言的存古特征和一些外部证据(汉藏语系、壮侗语系、苗瑶语系等语言中的汉语同源词和借词)。
上古汉语 上古汉语听着像俄语

目录

名词概述 相关学说 形态变化 相关学者 相关论著

展开

名词概述 相关学说 形态变化 相关学者 相关论著

展开

编辑本段名词概述

汉语发音从《诗经》到南北朝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北朝人读先秦文献的时候,发现有许多押韵不和谐的地方了。当时人对《诗经》的注解反映他们遇到的困难:当《诗经》的韵脚不押韵时,他们牵强的改其中一个字的音使其押韵,认为这样读起来更加和谐。例如:《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中的“音”和“南”两个字押韵。北梁人沈重在《毛诗音》中指出:“南:协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标注他认为正确的读音(用普通话读,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ín)。这个方法叫做“协韵”。

隋朝人陆德明认为不应该使用协韵法,因为他认为古代人押韵不严谨,没有必要改正《诗经》的读音。他指出:“沈云协句宜乃林反,今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诗经》是由长江沿岸地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诗歌总集,周朝期间,长江沿岸地区居住的大部分楚人,所说方言亦为楚语,而《诗经》用古楚语朗诵是可以押韵的。

在宋朝,朱熹等人继承了南北朝的协韵法(亦称“叶音”),并非常系统的用这个方法来改正《诗经》和《楚辞》里所谓“不和谐”的韵脚字的读音。他们认为,古人对韵脚字可以临时改读,他们还没有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音变化的原则,他们以为先秦时代的古人的发音和宋朝人一样。但是,在这个时代,吴棫在《毛诗叶韵补音》等著作中发现《诗经》的押韵现象是有规则的,他通过对韵脚字系统的考察,把中古韵类归纳成九个韵部。虽然吴棫缺乏明确的历史概念(他把唐宋和先秦的韵脚字混为一谈)他的研究迈出了进入正确的路线的第一步,为后代的学者开辟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径。除了他以外,郑庠、项安世、程迥等人进行了古音的研究。

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学者是顾炎武。他继承了陈第的想法,认为“古诗无叶音”,并旨在恢复古代汉语的发音(“复古”)。他发明了“离析唐韵”的研究方法:把《诗经》的韵脚整理起来,分析这些字的押韵行为。在《诗经》押韵的字通常属于《广韵》的不同韵类,这是因为这些字的韵母在上古音相近或者相同,后来到中古音变得不一样。但是,上古音的押韵行为有理可寻,可以按照这些押韵行为把中古韵类分配成几个组,这些组叫做“韵部”,同一个韵部的中古韵类可以在《诗经》押韵,但是有些中古韵类同时出现在几个不同韵部。顾炎武把韵类归纳成十个韵部。虽然他对韵部的划分不够严谨,忽略了许多重要的对立,但是他建立了上古音研究的奠基,一直到现在,他的“离析唐韵”是上古音构拟的原则之一。

清朝学者构拟古音的方法与现代语言学家不同。他们当时认为,属于同一个韵部的中古韵类在上古时代有相同的发音,后来其中一个韵类(“古本韵”)保留了原始的发音,其他的韵类发生了变化(“变韵”)。这个构拟方法有严重的缺陷。第一,没有解释“变韵”发生变化的条件:按照语言学的定论,语音变化有一定的规则,如果某些字在上古时代有完全相同的读音,没有理由分化出来(除非发生了方言混合)。第二,我们现在知道,上古汉语的一些韵部的发音和与其对应的任何一个中古韵类的发音都不一样,没有一个中古韵母保留了原始的发音(没有“古本韵”)。例如:歌部构拟成*-ar或者*-aj(还有元音长短等特征),和来自歌部的中古韵类如歌韵(中古),鱼韵(中古),马韵(中古),模韵(中古)的发音都不相同。

编辑本段相关学说

上古汉语无声调说

1954年法国学者奥德里库尔(Haudricourt)通过历史比较法的考察,发现越南语的声调是已经脱落了的韵尾的痕迹,这些韵尾在比较原始的亲属语言中(如克木语)仍然存在。他发现,越南话的上声来自喉塞音,去声来自-s。由于越南话和汉语的声调系统很相似,他提出汉语的声调有同样的来源,上古汉语没有声调。

这个假设得到了很多印证,最明显的一个是可以自然的解释“阴入韵对转”:

上古汉语有次要音节说

以前普遍认为上古汉语是一种以单音节为主的语言,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是近几年,中国学者潘悟云和法国学者沙加尔不谋而合达到了一致的结论:上古汉语不仅有复辅音,也有次要音节,汉朝以前,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第一个音节是弱化音节,其主元音为?,没有韵尾。这个结论目前还存在争议。

编辑本段形态变化

由于汉字系统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汉语的形态变化,因此为了了解这些变化,必须使用隋朝和唐朝的反切里出现的异读现象。例如:“解”,有几个读音:中古“古隘切”(见母开口佳韵上声,普通话jiě)和中古“胡买切”(匣母开口佳韵上声,普通话xiè);第一个有清声母(见母,中古k-)有主动意义,是及物动词,第二个有浊声母(匣母,中古?)有被动意义:声母的清浊和动词的主动/被动性有直接的关系。有些专家认为是某种前缀导致动词声母的浊化。

有时候,不同汉字可以代表同一个词根的几个形态,例如:“见”(中古古电切见母开口先韵去声)代表主动意义,“现”(中古胡甸匣母开口先韵去声)代表被动意义,这对动词类似于上述“解”字的两个读音,但与之不同的是,这里使用两个符号来区分主动和被动的读音。

编辑本段相关学者

王力 ,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生于1900年8月10日,卒于1986年5月3日。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

叶正渤,江苏省响水县人,教授,文学硕士。

金理新,男,1964年8月生,浙江永嘉岩头人。1986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94年3月,获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导师杨建国教授。2005年5月,获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潘悟云教授;2005年9月,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合作导师黄行研究员。

编辑本段相关论著

汉语史稿

内容简介

该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的教材。全书分语音部分;语法发展部分;词汇发展部分。讲述汉语史对象、研究方法、语言的发展分成等。原书三册,今合为一册。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 汉语史稿

第二节 中国时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第三节 汉语史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汉语史的根据

第五节 汉语的亲属

第六节 汉语史的分期

第七节 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第八节 汉语的文字

第二章 语音的发展

第九节 语音和语法词汇的关系

第十节 中古的语音系统

第十一节 上古的语音系统

由上古到中古的语音发展

第十二节 上古声母的发展 上古汉语词汇研究

图书简介

《上古汉语词汇研究》,是一部以研究探讨上古汉语词汇的语音、词义 图书封面

特征,上古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以及发展演变规律为目的的学术著作,属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断代研究。本书以上古汉语词汇为研究对象,兼及与词汇有关的知识。学界目前尚无一部从总体上研究上古汉语词汇的专著,该书可以补汉语史研究之不足。

图书目录

词汇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上古汉语词汇的内容

二、上古汉语词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上古汉语词的语音特点

第一节单音词

一、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二、上古汉语语词例析

第二节复音词

一、单纯词

二、复合词

第三节 同源词

一、关于同源词

二、同源词的特点

三、同源词研究

四、判定同源词的方法

第四节 同形词

一、关于同形词

二、同形词的类别

第五节 词的形式变化

一、复音词的形式

二、音变构词(破读)

三、音变义不变

第三章 上古汉语词的意义特点

第一节 上古汉语词义的类别

一、本义

二、引申义

三、假借义

四、比喻义

第二节 上古汉语词义的发展演变

一、古今词义的比较

二、词义发展演变的表现

三、词义的虚化

第三节 同义词

一、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二、同义词的识别与辨析

第四节反义词

一、反义词意义之间的关系

二、反义词的特点

三、反训词

第五节 谦词、敬词

一、表自谦的副词

二、表尊敬的副词

三、其他表谦敬的词

第四章 上古汉语词义研究

第一节 上古汉语词义研究

一、上古汉语词义研究的缘起

二、上古汉语词义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上古汉语词义的训释方法

一、义训

二、形训

三、声训

四、主要的训释理论

第三节 主要的训诂学著作简介

一、《尔雅》对古语词的解释(附:《尔雅》系列著述)

二、《说文解字》对词义的分类解释(附:《说文》系列著述)

三、《方言》对方言词的解释(附:《方言》系列著述)

四、《释名》对事物命名的解释(附:《释名》系列著述)

第五章 上古汉语词与宇的关系

第一节 上古汉语词与字的关系

第二节通假字

一、本无其字的假借

二、古音通假

第三节古今字

附录一 论假借和假借义

附录二 汉语音义联系之奥秘初探

附录三 字义同词义的区别

附录四

第一章 绪论:关于上古汉语词汇

第一节 词、词汇和词汇学

一、词和词汇

二、词汇和词汇学

三、词和词义

第二节 上古汉语

作者简介

叶正渤,江苏省响水县人,教授,文学硕士。1988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赴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讲师。1995年初调进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救,副教授。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汉语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群)负责人,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古汉语词汇学和先秦两汉文献的教学与研究、中国语言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国文字学会、江苏省语言学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译文60余篇,参加《中国书院辞典》、《汉字形音义演变大字典》 (待出)编写。和李永延先生合著《商周青铜器铭文简论》(1998,第一作者),1999年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另著《汉字部首学》(2001)、《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2003)、《金文月相纪时法研究》(2005)以及本书《上古汉语词汇研究》(2007)。 上古汉语形态研究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或可以认为是缺乏形态的词根语或孤立语 图书封面

,但是我们不能依此推出上古汉语也是缺乏形态的词根语或孤立语。正如麦耘所说,有的学者断言现代汉语缺少构形形态,因而推论上古汉语也不会有语音构形形态,显得有些武断。其实现代汉语方言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用语音屈折形式表现的构形形态,比如广州话动词用变调表示完成。有形态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丧失形态是极其常见的语言演变现象。因而,在没有充分论证之前,我们显然不能简单地依据现代汉语而得出上古汉语也是缺乏形态或没有形态的词根语或孤立语的结论。不过,不知是受到什么观点的影响或依据什么样的理由,汉语学界仍有不少学者喜欢武断地认为上古汉语是没有形态或缺乏形态的词根语或孤立语(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都不曾对自己的观点有过哪怕是极其肤浅的论证),尽管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者坚信上古汉语是有形态的,其中就不乏一些被那些否定上古汉语形态存在的学者捧为大师的人物。基于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许多从事上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学者几乎没有触及上古汉语的形态领域,甚至连形态一词提都不提一下。

开放分类: 文化,语言,汉语,语言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4288.html

更多阅读

日本你听着 摩的神曲 葡桃在线试听

日本你听着在亚洲东北部一个西太平洋中的"鸟"国,是谁tm厚颜无耻不知道廉耻在过活,他们男的思想龌龊,她们女的行为堕落,欺软怕硬臭不要脸就是他(她)们的下流本色!那是一面臭名昭著 沾满血腥的肮脏国旗,上有一处另人作呕遭人唾弃的罪

ILoveMyJob/我爱我的工作 myjob我的工作网

这一首英文诗很有趣,第一次看的时候让我哈哈大笑。很幽默又讽刺的体现了一些工作上的无奈,劳累,压抑和言不由衷。但是我没有办法翻译的同样有趣是因为这个东西写得很押韵,我只能把它的意思翻译过来,可是就没了英文押韵的味道。就像把中

第1086篇•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

如果没有文物这一概念,鸡缸杯听着像喂鸡的盆。鸡缸杯古已有名,鸡者,纹饰也;缸者,造型也;杯者,功能也。说成大白话就是画着群鸡图案的外型象水缸的喝酒小杯子。昨天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拍了2亿8124万港币。成化皇帝朱见深生于明正统十二年

triple------------韩剧闲弹 triple韩剧土豆网

女主角李夏璐三位主要男角色,中为申括的扮演者李政宰,左为尹启相,右为李善均(实在找不到好的剧照,勉强搜到两张清楚点的演员照片)<triple>是一部最近正在播放并且还没有播完的韩剧,剧名不知道怎么翻译,有人译成三周跳,有人根据

声明:《上古汉语 上古汉语听着像俄语》为网友提刀斩六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