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无咎言”的注释商榷 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人教版高语教材(必修)选有《诗经·卫风》中的一首诗《氓》,其中有“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一句,教材注释为:“你用龟板、蓍草占卜,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注释中“咎”解释为“灾祸”没错,而“无咎”却简单地用否定的形式解释为“没有不吉利”却失之准确。

“体无咎言”的注释商榷 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要想准确地理解“体无咎言”的含义,还得从古人的卜筮说起。

远古洪荒时代,我们睿智的祖先在关注自身生存的凶吉祸福,探求自然、人生、宇宙规律的漫漫征途中,在无数次惊诧于宇宙和人生的种种神秘莫测的变更之后,许是灵光乍现,他们先发明了“卜”,尔后又发明了更为精准的“筮”,以此来参天量地、趋吉避凶。卜筮,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大至婚丧嫁娶、建房造墓、求财求官;小至舟车出行、耕种争讼、问药寻物,都要卜筮。“卜”、“筮”有别:“卜”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裂纹,以断祸福,“卜”本为象形字,取象于“龟板的裂纹”;筮,用蓍草的茎占卦。卜,只是为了求“象”,通过“象”来显示凶吉祸福的预兆;筮,是为了求“数”,通过“数”来预测凶吉祸福及其应验的时期、方位,预测如何趋吉避凶等。“卜”的结果笼统粗浅,应验的程度低;“筮”的结果具体入微,应验的程度高。卜筮的进一步发展、丰富,就直接孕育了《周易》。《周易》为中华卜筮之集大成者,成书于殷周之际(也有学者认为成书于西周初年或春秋时期),后经历代贤哲充实、完善、升华,由最初的单纯的卜筮之书,演变为承载中华民族大德大智的哲学典籍,而其卜筮的功能也得到极大的增强。《周易》因其内容博大精深,明理探幽发微,而位居“五经”之首。

古人卜筮的方法很多,抽签、打卦、起课等。而在所有的卜筮方法中,最易操作、最精准,因而也最普及的当推《周易》中的“八卦预测”。“八卦预测”中有一套完备的吉凶指令系统,即吉、吝、厉、悔、咎、凶。吉归属吉系统,吝、厉、悔、咎、凶为凶系统。吉系统中又分元吉(圆满吉祥)、大吉(大的吉祥)、贞吉(凡事吉祥)、初吉(最初吉祥)、中吉(中途吉祥)、终吉(最后吉祥)。凶系统按凶险程度由轻到重排列为:吝(艰难)、厉(危险)、悔(困厄)、咎(灾祸)、凶(巨大的灾祸)。

《氓》写作于周室东迁以后。该诗写作的年代应是卜筮活动盛行且“周易八卦预测”逐渐普及并渐趋成熟的时期。由此我认为,《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的“咎”,极有可能属于古人卜筮(八卦预测)用语凶系统中的“咎”,介于“悔(困厄)”与“凶(巨大的灾祸)”之间,即灾祸的意思。“体无咎言”就不能是教材中注释的“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预兆”,而是“卜筮的卦象没有灾祸的预兆”。“没有灾祸的预兆”决不等于吉卦。没有“灾祸”(咎)的预兆,还可能有“艰难”(吝)或“危险”(厉)或“困厄”(悔)的预兆。如果是吉卦,它会从正面、以肯定的方式——卜筮的卦象吉利——来表达,更能满足男女主人公对美好未来的焦渴期盼。“体无咎言”从反面、以否定的方式——卜筮的卦象没有灾祸的预兆——来表达,是为了淡化凶灾,自我慰藉,以便他们从容踏实地跨进婚姻之门。对于“体无咎言”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卦象虽然没有“灾祸”(咎)的预兆,但还是显示出了一些不吉之兆(诸如艰难、危险、困厄之兆)。并且,这一不吉之兆还应是紧靠近“灾祸”,而“灾祸”(咎)在“八卦预测”的吉凶指令系统中属凶险程度较高的一类,仅次于最严重的“巨大的灾祸”(凶)。由此推之,此次卦象显示的不吉之兆的凶险程度应该不低。更重要的是将“体无咎言”理解为“卜筮的卦象没有灾祸的预兆”,更能有力地凸现主题,充分展示诗歌中女主人公对自主婚姻的强烈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以及在追求幸福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坚强、果敢的美丽形象。

由于古代女子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导致了女子一生幸福与否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她们的婚姻。时至今日,还有“女怕嫁错郎,男怕人错行”之说。因而对主宰自己一生幸福的婚姻大事,她们既充满了憧憬又不无恐惧。如何选择婚姻,对于迷信的古人来说,他(她)们更愿意听从神明的指引,正如文中的女主人公婚前非常虔诚地“卜筮”。偏偏天不遂人愿,卜筮的结果不吉,显凶兆。但是,女子面对恋人的狂热追求(男子情不能已,佯装贸丝来与女子商量婚事)和得不到满意答复的怨怒,也因为女子对恋人深入骨髓的思慕、依恋(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和对爱情婚姻的热烈憧憬,她不顾常人相当看重的卜筮结果,不在乎卦象显露的不祥之兆,不在乎上苍的“规劝”。在她看来,只要卜筮的结果不至于“凶”(大的灾祸)或者“咎”(灾祸),就没有什么。因而大胆、果敢而坚定地喊出了“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嫁给你吧。也许面对卜筮的结果她也曾有过隐忧,但对未来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因她刚强、决绝的性格,瞬间就将隐忧轻轻地抹去。她相信,他们火热的恋情会熔化未来生活的坚冰,紧攥的双手会拨开生活的迷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刚强、果敢的她步履坚实,神情笃定上“虎山”,是为了寻求“虎山”深处那座神奇的爱巢。

将“体无咎言”理解为“卜筮的卦象没有灾祸的预兆”,也使诗歌具有了“伏笔”和“照应”之美。

首先,“体无咎言”在塑造女主人公形象时具有“伏笔”、“照应”之美。女主人公面对卜筮中显露出的不祥之兆毫不在乎,毫不迟疑,毅然决然地登上婚车,可见其果敢、刚强,有主见。而这果敢、刚强的性格即为她婚后“休夫”埋下了“伏笔”。婚后,男子二三其德,并对女子施暴且不思其反。女子在忍受了一段屈辱之后,终于认清了男子丑恶的嘴脸,不待男子提出半个“休”字,就响亮地喊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在夫权之风渐盛,女子渐属附庸的当时,此举显示出女主人公何其刚烈。而这一刚烈的性格在之前女子决然登上婚车的时候,就已显端倪。因而“休夫”行动,发生在女主人公身上也就自然而然,毫无突兀之感。我们可爱可敬的女主人公,面对不吉之卦,登上婚车,初露果敢;面对薄情,毅然休夫,毕显刚烈。首尾呼应,使女主人公果敢、刚强的形象得到了最丰满的展示,而展示的笔法又是那样自然、圆润。

其次,“体无咎言”在全诗的事理推进中具有“照应”之美。女子的婚姻生活,在开始卜筮时即有不祥之兆,而终以婚姻破裂结束。前后照应,事理推进自然,暗示了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将“体无咎言”理解为“卜筮的卦象没有灾祸的预兆”,还能真实体现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认识局限。婚姻的结果完全应验了卜筮的预兆(不吉),可以看出文中所宣扬的神明洞晓人世、操纵人世,世人无力反抗神明的宿命论思想。而这一宿命论思想,又是孕育产生该诗歌历史背景的真实体现。有违天意的一种因果报应,更能反映当时条件下作者认识的局限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4020.html

更多阅读

就是做了一个烂俗不过的方锐压倒林敬言的梦。 林敬言

  前面是啥,记不清了,总之就是老林跑去西湖边小别墅找方锐,然后两人小卧室许久,然后方锐大大抱着亦师亦友的腰,说了一句猥琐与深情并重的告白,然后,推倒……向后倒身,随意地将手挥一挥,眼看着就要敲上床头了,林敬言有点累,也没太在意,手?以前很

井卦:六四,井甃,无咎。

六四繇是井卦之大过卦。大过是死亡。井之大过是说井面临着毁坏的危险,所以繇辞说:“井甃,无咎。”把井甃好,防止沙土塌入,是无过咎的。巽为木韩,兑为井口,互卦为乾为刚健,像井壁加固,故为井甃。巽为石,乾为刚强,兑为井口,用石头把井加强并留口,

简单介绍无框画的画框的制作过程 简单画框

简单介绍无框画的 画框的制作过程现在很多油画 已不再需要配上外 框才能展出,新型 的内框可将原来的 画的表面延伸到画 框的侧面四边,增 加了油画的空间,具有立体、美观、厚 重的效果,即使需 配外框的油画,现 在风格品种多样的外框,也不

声明:《“体无咎言”的注释商榷 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为网友天降幽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