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调查者阮梅: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核心提示2001年,阮梅在各大媒体接受采访时曾提出一个观点:“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她说:“如果一个人成人,不管他读多少书,文化成绩高不高,都会对家庭有责任感,他会对亲人有照顾心,他会对社会有一个公民心,有公民起码的道德,他不会危害社会,他心理出现问题会自我调整,或者说他至少不会伤害别人,但是如果说他有一个文化成绩高分,却没有一个好的品德,没有成才的这种道德的话,他就可能用最好的科技、最高的水平,来伤害整个社会与国家!”
凤凰卫视8月29日《凤凰大视野》访谈实录
主持人陈晓楠:2003年,湖南作家阮梅把视角对准农民外出之后农村孩子们的成长问题。她独自一人跋涉千里,历时三年,跨越五大打工省份走了近百个县去走访农户,到学校座谈,发问卷调查,写书信答疑,甚至进看守所探视,她和1600多名教师和1900多个留守儿童倾心交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创作了报告文学作品《世纪之痛—中国农民留守儿童调查》,十年之后我们采访了阮梅。
解说:2013年5月,《童年》留守儿童田野调查摄制组在株洲一间普通的居所里采访了报告文学《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的作者阮梅。
记者:你觉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相对于中国社会来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阮梅:留守儿童问题如果不解决好,等于给今后的社会埋下了很多隐型炸弹,那种你无法预期什么时候爆炸的炸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初期我们不给予关注,教育阶段的前十年不给予关注,今后有可能就成为这样一个破坏性的炸弹,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响。
孩子成长的烦恼可能会酿成社会危害
解说:阮梅曾是湖南华容县科技局的一名干部,业余时间从事散文诗歌创作,2003年农村留守儿童恶性事件频发,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阮梅的关注。
记者:调查这么多留守儿童,有没有你印象特别深的?
阮梅:最深的印象,一个就是一个女孩子,她在读高一的时候跳河死了,学校几天才发现,结果找不到她的亲人,她代管的是她的姑姑,她姑姑也找不到她父母,很奇怪。女孩子怀了孕,他们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怀的孕。还有一个是个男孩子,他的成绩非常好,在父母都出去打工以后,他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爷爷奶奶也管不住,网瘾很严重,管不住自己,最后他写了一封信就自杀了。
解说:悲剧接踵而至,阮梅意识到如果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孩子们成长的烦恼最终会对家庭,对社会构成致命的伤害。
记者:你的散文写得那么好,你为什么会选择做留守儿童调查?写报告文学?
阮梅:作为一个拿笔的人,一个做母亲的人,如果了解了这个问题,自己还不想办法去让、或者说以调研成果的一手资料让一些相关的层面去知道,去研究怎么解决的话呢,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母亲都是失职的。
解说:2003年阮梅放下手头的工作,自费对五个省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展开调查,调查期间阮梅所见到的一切更让她触目惊心。
记者:还有哪些让你看到后不能忘记的孩子?
阮梅: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调查时,听到两件事,一个小女孩,感冒了,结果不识字的奶奶错将小包农药喂给孩子吃,死了。有一个小男孩只有两岁,他的父亲母亲都在外打工,男孩和爷爷在家,有一天一个过路的听到这家有个小孩子在哭,进去一看,结果那个爷爷已经死了几天了,孩子小下不了床,一直哭,山里人家住得远,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不是这个过路人,他也会活活饿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缺失对社会的安全感,因为社会没有给他安全感。
大部分留守儿童遭到歧视感到孤独无助
解说:在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开展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成长过程中半数以上儿童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被人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记者:可以再讲一讲你走访的孩子吗?
阮梅:有一个孩子有一次他要拿刀杀人,学校认为他有问题,我问他为什么要杀人,他说父母在外面打工,很多同学动不动就骂他野孩子,没有父母的野孩子。他平时一个人,他孤独的时候怎么办呢?别人家不敢去,怕人嫌弃,他就跟他的狗说话,针掉到地上他都能听到,外面什么声音都是觉得是非常轰响的声音,因为家里除了他没其他人。
解说:有个男孩儿曾经是班级里学习最好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日子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交谈中男孩向阮梅讲述了他自己的留守故事。
记者:你怎么看那些被学校称为问题留守儿童的孩子?
阮梅:有的被称为问题留守儿童的孩子制造出“问题”,只是想得到父母在身边的呵护,因为他除了这个办法,他再也想不出其他办法能让父母回家。有一个男孩,学校说,他打人就把人打伤,比如说打眼睛的话,他一定要把眼睛打肿,残忍极了。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在有一次下雨的时候,学校放假了家长都来接,他没有人接,他说奶奶身体不好来不了,想到父母一时就觉得不舒服,他就在雨里面疯跑回家,跑的时候就碰到一辆摩托车,那个摩托车就把他撞了。
解说:男孩因车祸粉碎性骨折,外出打工的父母千里迢迢赶回了老家,住院期间,男孩忍受着伤痛的折磨,但也感受到了一份从来没有过的幸福。
阮梅:看到了妈妈,他觉得心里面特别温暖,特别开心!当有一天医生告诉他腿快好了,可以出院的时候,他特别伤心,他就想,如果我的腿没好的话,妈妈就不会走。他对我说:“如果不出事,我妈妈就不会回来。所以只有闹出事,比如打同学什么的。”盼妈妈回家,就是这个男孩子打人下手重的原因。
亲情缺失给留守儿童造成的缺憾可能会影响一生
解说:调查中,阮梅发现,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使自己不成为留守儿童,而亲情缺失的童年给留守儿童造成的缺憾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阮梅:安徽大学一个女生,她给我写了封信。小时候,父母打工出门时,将她交给了叔叔婶婶,后来,叔叔婶婶又交给了奶奶,奶奶一张床,她得跟奶奶一起睡。其实她不愿意跟奶奶睡,但后来她也慢慢地习惯了,但是有一天醒来的时候,她发现奶奶死了,就死在她旁边。这个大学生最后对我说了一句话,她说:“哪怕过去的都过去了,现在与父母关系都很好,我也考上了大学,但是我永远没有了安全感,第二,我害怕与别人交流。”今后她要交友、她要结婚,要生孩子要到社会上去找工作,去竞争,你想她这种心态,没有安全感,没有起码的交际能力,对她人生有好大的影响,这是隐蔽的。
解说: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探访时,阮梅注意到,由于父母监管的缺失,打架斗殴,敲诈索等违法违纪行为在留中时有发生,因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问题少年,寻衅滋事的对象,和性侵害的受害者。
阮梅:有的女孩才十三四岁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理状况的时候,父母不在家,父母也不没有想到要防备孩子的性伤害,很多女孩子,有的被同村地痞,有的被学校品德不好的老师伤害。奶奶爷爷也管不了那么多,甚至伤害她们的还有孩子族内的长辈亲人。媒体上公布了很多,但没有公布的真的多!我走访的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你想对于她的一生,对她的婚恋观,她面对异性时的心态,你去想想,对她有多大的影响。
解说:阮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意外伤害问题,少年犯罪问题调研后指出:“由于农村留守儿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留守儿童中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助、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现象。”
阮梅:2001年我曾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现在很多媒体都发表了。一个人成人的话,他会有家庭责任感,不管他水平文化成绩多高,读不读书,都会对家庭有责任感,他会对亲人有照顾心,他会对社会有一个公民心,有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他不会危害社会,他心理出现问题会自我调整,或者说他至少不会伤害别人,但是如果说他有一个文化成绩高分,却没有一个好的品德,没有成才的这种道德,他就可能用最好的科技,最高的水平来伤害整个社会国家!”
主持人陈晓楠:2008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阮梅出版了《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在这部长篇报告文学里,阮梅直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付出功不可没。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也给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带来了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冲击。中国农村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首先又是家的解构!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对家的理解是什么?老婆孩子热炕头。但是在打工潮的冲击下,在非年节的日子里,农村几乎找不到父母子女守在一起的温馨场景了。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或者干脆把孩子托给邻居或朋友照顾,与孩子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留守儿童其实就是诞生在新时代的一群有父母的孤儿,花样孩子度过的不过是一段草样年华!”
在湖南工业大学女生宿舍接受《凤凰大视野》编导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