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9克。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纳化失常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疼痛、腹泻、浮肿,舌胖苔白滑,脉沉迟等症。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x胃肠炎、消化不良、溃疡病以及胃肠痉挛x疼痛等而具有脾胃虚寒之证者。
收起全文理中汤
【组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9克。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纳化失常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疼痛、腹泻、浮肿,舌胖苔白滑,脉沉迟等症。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x胃肠炎、消化不良、溃疡病以及胃肠痉挛x疼痛等而具有脾胃虚寒之证者。
附子理中汤,就是在上四味里再加3-9克熟附子。
理中汤有补气健脾之能,但主要方法是,取干姜之热,以直接温脾之寒凉为开解。
附子理中,是增加了附子,以加强温热之功。一方面增加直接温脾之功,另一方面,有些提相火之能,以期功效更宏。
四神丸
【组成】补骨脂克,五味子6克、煨肉豆蔻6克,吴茱萸3克,生姜克,大枣枚,制丸。每服6~9克,每日~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证见久泻或五更泄泻、食少乏力、腹痛肢冷,舌淡,脉沉迟无力者。常用本方治疗慢x肠炎,慢x痢疾,肠结核腹泻而见有脾肾虚寒之证者。
四神丸温脾之道,主要用补骨脂提相火以温脾寒。而其他品药,皆为佐助。
它与理中汤,思路不同。但提相火,要有好的肾充基础。肾不充而提相火,有阳强耗肾阴之嫌。。
所以,建议先补肾而后用方。
参苓白术散
【组成】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克、山药克、薏苡仁克、莲肉9克、陈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枚。
【功用】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用于脾肺气虚,湿痰不化之食少乏力、便溏或泻,或咳嗽痰多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x肠炎久泻,结核病之身疲乏力、痰多食少以及慢x肾炎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此方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却没有温脾之品。用主于合适于脾弱脾滞而无寒凉证者。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克、党参克、白术克、炙甘草克、当归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
【功用】益气升阳:用于脾虚气弱重症,如身倦自汗,及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垂)、久泻、小便频急(如慢x泌尿系感染);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证。也用于低血压头痛眩晕、或气虚嗜睡、气虚发热等证。
此方升麻可提升中气,黄芪补气力强。主要对证中气陷而的诸证。也不含温脾之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