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力究竟是什么?
我觉得我们肯定对于想象力这个词的理解有歧义,
否则,为什么文学评论家们痛心疾首中国文学缺乏想象力,
而另一方面,网民们正在用无尽的“想象力”贡献着一部部有“想象力”的作品?
恶搞,网络流行语,玄幻小说,历史穿越小说,YY(意淫)小说,盗墓小说......
面对这些东西,你没法否认作者们背后的“想象力”。
有个文学批评家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说这些小说都是些幻想,
幻想是一种腐化性的想象。
想象是自由的活动的表现,思维改造所采取的一种形式,是对感情的一种探测。有深度、有广度的探测就是好的作品。而幻想则是想象的过程中被腐化,也称为腐败化的想象。
比如你是一个审判官,去审一个嫌疑犯,你必须要深入挖掘下去,可你遇到了问题,比如这个人有权力,有人帮忙,你审不下去了,你的想象转了弯,成了变形的东西,腐化的意识,腐化性的想象,幻想就是腐败性的想象,腐败性的满足,古代神话借助想象征服自然,是一种娱乐性的文学。
《哈利·波特》以及现在国内兴起的玄幻文学,就是一种幻想,一种虚幻性的满足,让这种虚幻性的满足在一个虚构的感情中得到释放。这就是一种腐败性,腐化性的想象。吴其南(温州大学教授)
这个教授说了一大堆我觉得他并没有说到点子上,板子不应该打在幻想上,想象力的本来词义就是想象出不存在的东西,这本身跟幻想没什么区别。但显然,想象力是比幻想听起来更高级的东西,那么,高级在什么地方?
哥雅,西班牙画家,一语道破这里的玄机,他说:
缺乏智慧的幻想会产生怪物,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
看完这句话一下子豁然开朗。幻想是任何人都能具有的能力,可是世界上没有一门学问叫幻想力,
人人都能幻想,但并非每种幻想都能上升到想象力的高度,区别在于,幻想里面是否有智慧含量。
有智慧的幻想作品是高级营养,像《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没有智慧含量的幻想作品是垃圾文化。
![1想象力是什么? 社会学的想象力](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125825t013509a7e5fa582cab.jpg)
也就是这位教授所说的“腐败性、腐化性的想象”。像网络上大量的YY(意淫)小说。
智慧给人以启迪,幻想给人以娱乐,两者的完美结合构成艺术品。
仅有娱乐功能的作品不是说人们不需要,只是说档次比较低。
物以稀为贵,难以开采的黄金才值钱,铜铁的档次就比较低。
但不能说铜和铁在人们生活中就不重要。
所以把网络上的一些即便是yy的作品笼统称为垃圾文学还是比较不合适的。
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但教育不应该满足于让孩子陷于幻想的世界里。
幻想力不需培养,其实也谈不上什么保护。今天这个世界,不是说老师和家长
不让孩子幻想孩子就乖乖不去幻想了。资讯,传媒的发达让孩子的幻想空间和动力很大。
想堵都堵不住,更不用说保护了。
教育者要做的其实是把孩子无尽的幻想力与智慧结合起来,让幻想升级为想象力。
说到智慧,估计很多人又该头疼了。其实,除了人生智慧,人生体验之外,艺术方面的智慧
主要包括艺术熏陶,艺术品味,艺术史,艺术思维等等。这些内容的培养是应该从小
开始培养的。我们只有美术课,很多时候我们的美术课基本等同于画画课。
而国外有一门视觉艺术课,不仅仅包括画画,手工,还囊括了艺术熏陶,艺术品味,
艺术史,艺术思维等等的培养。这方面请参考我转的《美国视觉艺术国家课程标准》。
此外,一件艺术品除了智慧和想象外还有另外一种载体,那就是具体的表现技术。
作家要用文字,画家要用色彩和线条,导演要用光影,所以在孩子一方面要
进行艺术熏陶等智慧培养,同时,也要让孩子练好一些技术上的基本功。
一些孩子胡乱涂鸦,有些老师说不错,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但我觉得有时候这种想象力的保护比较玄虚。因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艺术熏陶,
也没有练到技术,所以,涂鸦可以,但胡乱不可取,还是要有指导,涂出一些门道来。
比如,国外孩子涂鸦的时候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去涂一些古埃及的纹章之类,
这样,既涂鸦保护了兴趣,又增加了艺术史的知识与艺术熏陶,一举两得。
有人说孩子胡乱涂鸦有毕加索的味道。这种说法显然不通。
一个孩子还没有到任意发挥的境界,那是绘画大师的专利。毕加索用几个线条
表现牛你可以说是禅的境界,其他人这么画可能就是乱涂。
大师的画作背后都是有故事的,大师本身就是故事,他的每种做法背后都有
深刻思想的解读。东施效颦是可笑的。
认真练好基本功,不仅包括技术上的基本功,还包括艺术熏陶方面的基本功,
这两个基本功打好,将来与一定的人生智慧结合才会产生好的作品,
没有基本功就想一步登天靠“点子”,“想象力”成名成家,那是大忽悠的做法。
想象力,基本功,人生智慧三者一个都能少。单独一样拿出来可能都不难,
难的是三者完美的结合。人才难得,难的就是这种能力的整合。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3-21 00: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