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来,微信朋友圈儿里流行一篇名为“狗日的中年”的文章,作者赫然题着:姜文
封哥看了这个题目,就知道不是姜文写的
看了第一段,断定绝不是出自姜文之手
看了这样一句话“60岁的刘晓庆同30岁的范冰冰比美不是找死,就是割肉。。。”
封哥几乎喷出饭来:
姜文躺枪,好无辜
2、搬弄这样文字的人一定不是一个中年人
甚至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更不会是一个有人生阅历的人,因为中年绝不是狗日的
关键,作者一定不是男人!
3、中年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璀璨的一段时光,即温暖了自己,也能照亮他人
享受还来不及,何来狗日的?
4、封哥记得当年的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跟小伙伴儿们骑着车到北影厂的宿舍区里瞎转悠。
宿舍区院墙冲西边开一个门儿,一进来就是北影的礼堂,封哥总是跟一众玩伴去那里看“蹭戏”。
蹭看一场电影之前或之后,小哥儿几个就骑着车在院子里瞎转,一排一排5-6层红砖的宿舍楼在北影礼堂的东侧,整齐地列成方队。
封哥印象最深的是在北影南门外面的马路边儿上总停着一辆白色的伏特加,那是内个年代很少见的私家车,司机位置上总坐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陈佩斯。
因为他爸爸是北影厂的厂长,陈佩斯是北京最早一批开上私家车的。
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北影厂闲逛时经常碰到一个愣头青一样的小伙子,骑一辆28大嘎斯,后座儿上坐一个女子,双手紧握着一个藤条编的长方形的筐,绿色的大葱叶子一直向上伸延到她上衣第二个扣子的位置,露出一段葱白一样的粉颈。
他们两个的家就在北影礼堂东边儿第二排的红楼的一层,内个小伙子总是咣当一下把28自行车的支架很响地用脚一踹,后座的女子飞快地蹦下来,两个人不走楼道门,而是从一层朝阳一面的小门儿进去,然后不久就从厨房传出刺刺拉拉的锅勺相撞的声音,香气就飘的到处都是了。
封哥会同一帮小伙伴把自行车在本来就窄的路上横七竖八地停上一长溜儿,然后都就地坐在马路牙子上,大一点儿的孩子们从来都不坐着,而是蹲在青石砌的牙子上,然后十几个半大小伙子就轮流传递着一支大前门或是恒大,每人一口,吸着,喷着。
5、内个骑车的小伙子就是姜文,后座上的就是刘晓庆。
![【内什么】狗日的中年,造两句 中老年模特造型技巧](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125625t0179fcbf94c2293f5d.jpg)
6、83-84年内阵子,姜文刚好20岁,刘晓庆则比他差不多大了快10岁。
内时候,姜文刚刚从中戏毕业出来,而刘晓庆早就已经是大明星了,79年的“瞧这一家子”和“小花”奠定了刘晓庆明星的基础,81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演技日臻成熟,83年“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让刘晓庆成为红极一时的影后,直到86年姜文和刘晓庆第一次合作的“芙蓉镇”,在封哥看来,谢晋导演的这部作品,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
7、刘晓庆的第一任丈夫叫王立,是总政歌舞团的小提琴手,76年结婚,但是好景不长,82年,两人离婚。之后直到88年同陈国军结婚,这之间的一段,基本上就是同姜文在一起。所以很快刘晓庆就跟陈国军离了婚,然后刘晓庆再婚就是2013年了!
真是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如今刘晓庆成了奶奶,而姜文,仍然是一条铮铮铁汉!
8、姜文对中年只能是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集中到了这个中年男人身上:财富地位名气娇妻爱子事业家庭。。。
尽管姜文是为数不多拥有过粉嫩木耳刘晓庆的男人之一,但是年轻的青涩记忆根本不值一提,今天的姜文,尽管不再玉树临风,但他是一棵挺拔坚毅的铁树,经风历雨,挥斥方遒,开花结果,尽情享受着他自己导演的一场人生盛宴!
9、“狗日的中年”中无非充斥着一堆陈词滥调
什么“中年是一场斗争,人斗不过命,命都不过时间。。。”
什么“中年是一道青茶,在觥筹之后,人散夜阑之时,一半妥协,一半坚守。。。”
这完全不是姜文。
甚至连封哥的中年都不是这个样子的!
封哥尽管身无长物(长物指技能,封哥的那话儿还是岗岗的啊!),一事无成,庸庸碌碌,只粗通些妇儿医疗和洋墨水儿。
武不能跨马安天下,文不能提笔定乾坤,上有白发苍苍的双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子,铁肩担家庭,热血报社会,但是中年的封哥从来没有埋怨过,没有放弃过,打碎了牙往肚里咽,瞪大了眼不让泪掉下来!
中年的男人是一座山,稳、健、沉、熟、硬,能屈能伸,可深可浅;能长能短,可歌可泣;
中年的男人是一条船,宽、高、深、阔、巧,高雅淡泊,随波逐流;善解人意,游刃有余;
中年的男人是一首歌,悠、远、长、劲、畅,绕梁三日,余音袅袅;婉转曼妙,直上九霄。
10、中年男人重前戏,重过程,嘴上也说,手上也做,有章有法,有理有据,而更不会草草收场,还会投入精力于后戏,轻揉慢拈,软语涓涓,有始有终,尽善尽美!
文明观贴,理性拍砖(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