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给自己上套儿,刚结束个一二三,这又起个头。
哈,谁让我喜欢游游荡荡,谁让我喜欢走走拍拍,谁让我深深爱着看到的所有一切,而且想要与你分享。
哈尔滨,一个镶着白色雪花,冒着丝丝寒气的名字。
每次出行的心情总是Happy的很,莫不是我有颗总是蠢蠢欲动的心?
出发那天,北京的阳光仿佛把一切都要照亮。一路北飞,不知是空气实在干净得透彻,还是飞机一直在低空飞行。总之,窗外的视野一直是开阔而清晰的。苍莽群山,广袤平原不停地在我脚下穿梭,我甚至能看清路上闪闪的车窗玻璃,地边缓缓行走的农家耕人。
玉带般的公路萦绕在崇山峻岭之间
朵朵白云在地上投下大块黑影,随风而动,变幻无穷
层层的颜色让田野变得异常美丽,江流蜿蜒其中,波光点点
要降落了,高兴的看到外面还是一片绿油油。生怕已是黄叶落尽,待萧条。
驶向市区的路上,我举着相机不停得咔嚓作响。外面是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我欣喜着想要多纪录下来它不一样的的颜色。
茶色的车窗膜给外面的风景镀上一层复古的铜金色,我喜欢。
这种洋红色标明了这里是哈尔滨,有着鲜明的俄罗斯血统
新建的住宅很是霸气,高耸入云了哟
在酒店卸完行李,我迫不及待的扑向外面的世界。清冽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吹透我单薄的衣衫。迎着阳光,深深吸口气,恩,北国的风应该就是这样的吧,生硬着,肆意着。
街上的车流没有北京那么拥挤,坦坦荡荡的爽快极了
街面上散养着咕咕哒的大母鸡,这样的街景在城市中不多见了吧,新鲜哪。
虽然有向导,但还是在网上搜罗了一些美食资讯。第一家——吴记老号大棒骨。
第一次吃棒骨还是在上大学期间,同学带我去一家门面低调的可以的小餐馆啃骨头。远远的,就闻到浓烈的肉香味扑面而来。餐馆门口有几口大锅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满满的都是大棒骨。每人要上一碗5块钱的骨头,虽然上面没什么肉,但大家都啃啃、吸吸、嘬嘬的,吃得可起劲了。一边吃,一边还打趣着,这地方不能带初相识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来,吃相实在太难看了。
转眼间,那竟已是数年前的往事,远的好像是在上世纪。
找了半天,终于在下午三时许,以前胸贴后背的状态找到这传说中的吴记。
比想象中要规模大一些,本来以为是家风味小菜馆,谁知人家是豪华大酒楼。
东北菜的菜量的确是名不虚传。38元的小份酱棒骨,满满荡荡的一大盘,骨头上的肉厚得一口咬不到底,过瘾哪。啃第一根,太香了;第二根,还不错;第三根,顶住了,腻!骨汤土豆泥,味道,鲜美;价格,8块;份量,足以让全北京的那些所谓创意菜馆的土豆泥汗颜,是它们的六七倍之多。行,主食都省了。还有那锅包肉,酸酸甜甜,吃一两口也顶住了。这菜点得太不科学了,倒是来点解腻的呀,也别来了,这已经都剩下了。
虽然不会喝酒,但还是得捧捧哈尔滨啤酒的场呀,倒一杯,喝一口。恩,都是一样的苦,搁那儿了。
喜欢这黄黄的调子
刚吃第二块呢,吃到第三块就笑不出来了。
捧着肚子,打着饱嗝,挪出了吴记,这下领教了东北菜量的利害。
吃撑了就溜溜吧,反正哈尔滨出租车根本不拉短途活儿,估计除非我说我要跑到城郊野外的,他才会载我。
不远处就是Ahn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总觉得这建筑眼熟
虽然不是我母校,那我也凑凑热闹好了
天色渐晚,教学区里学子的身影甚是寥落,后来发现都在生活区呢
图书馆
管理学院
走出校园,已是华灯初上,被出租车拒载,公交车又没合适线路。那就步行吧,在夜色中漫步也不错呀。
沿着西大直街,向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楼
哈工大前身的主楼,始建于1906年,为哈工大1920年建校时校址。
其地位可能相当于北大红楼吧,我想。
站在这百年的欧洲建筑下,空气仿佛也有了重量
街边栏杆上镶嵌着金光灿灿的浮雕,美轮美奂。
我看不懂它们代表的含义,自己瞎陶醉着。
温暖的灯光映照在路旁异域风格的建筑上,街上行人很少,也没人步履匆匆。
我到了一个不像北京般拥挤、嘈杂、紧张的城市,自由舒缓的呼吸。
沿大直街一直走到和红军街交叉口,中央的红博世纪广场阳光大厅曾是圣·尼古拉教堂的所在地。被称为哈尔滨原点的圣·尼古拉教堂在1966年被拆除,如果保存至今的话,那估计比会索菲亚大教堂更领尽风骚吧。
红博市场是借助哈尔滨强大的地下防空结构兴建的大型购物卖场,主营服饰之类的货品。曾经寄希望于在那里淘到心仪的翻领皮毛一体皮衣,结果发现自己想的太美。哈尔滨人民喜欢成熟款式的皮衣,且不待见皮毛一体。
红博市场出入口
沿红军街向北,两侧建筑幽幽然的曼妙身姿很是动人
喜欢身后这扇尘封已久的门,多希望打开它,打开一个故事,打开一段历史
被寒风侵袭太久,终于跳上一路公交车向中央大街进发。
破旧的公交车,一路上都在广播着:欢迎乘坐101路豪华汽车……。让我喷饭不已。
中央大街步行街,是除了索菲亚教堂以外,名字最响亮的哈尔滨景点啦。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构成浪漫、时尚、典雅、高贵的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两旁遍布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欧式建筑。
夜色为中央大街披上了最魅惑的光晕,让人目眩神迷
如今的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铺就中央大街的方石块,光亮、圆润。
据说在当时,一块方石价钱相当于一块银元。
如果没有中文广告提醒我的神志,我真的想自我催眠,其实身在欧洲城市。
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宾馆,1906年开业。百年的沉淀赋予它多少故事与传奇?站在门口,我好奇的张望着。
二层阳台上,外籍女歌手在深情地演唱,楼下的喧闹和嘈杂丝毫不能惊扰她的歌声悠扬。
找到华梅西餐厅,找到晚餐目的地。虽然,我肚子里的棒骨肉还没消化。可行程紧迫,绝不能浪费每一次品尝美食的机会。
华梅西餐厅由俄国犹太人始建于1925年,是最早的西餐厅,以经营俄式大菜为主,兼营法、意式菜系。话说我还真没吃过正宗的俄式大餐呢,来到了哈尔滨,怎能不尝试一下。
餐厅外立面的霓虹效果还真是有些恶俗呢
餐厅一楼突出现代派欧洲园林式酒吧风格(打烊前拍摄,所以客人稀落了)
二楼突出古老的前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风格(我们是最后一桌离店的客人)
一上二楼,我就说我喜欢这里,频频惊呼“奢华呀”“贵气呀”,被Ahn鄙视。
水晶古典吊灯、描金雕花的墙壁装饰、复古的大理石雕像,张显餐厅豪华质感;吱吱作响的木制地板、古朴的高背木椅,以及简洁的餐桌布置,又仿佛回归朴素。
在华梅西餐厅用餐,讲究的是气氛,虽说旧俄贵族早已没落,但来到这里,仍能找到一种古老的贵族感觉。
如此白罗马柱,如此唯美墙饰,如此弯拱穹顶,如此浪漫吊灯,你不醉吗?
报报菜单吧:红菜汤、罐焖牛肉、软煎马哈鱼、俄式沙拉、面包(果酱和黄油都是单收费的哟)。总之,点评网上推荐菜的前几个都点上了。其实还想尝试更多的,奈何被下午的大棒骨撑着了,有心无力。
红菜汤:酸甜番茄味,很像家人做的罗宋汤呢。
罐焖牛肉:貌似小小的罐子体积不大,但是里面的料充足的很,左挖右脍也掏不尽哪。实在的东北人。
软煎马哈鱼:裹面煎制的没刺鱼肉,咂吧咂吧嘴,已经想不起来是什么味道了。
俄式沙拉:好像是土豆味加鸡蛋味滴。
面包:貌不惊人,但很是美味,虽然撑得要死,但还是不要命的再来一份。抹上厚厚的一层黄油和果酱,大大地咬一口。满足呀!
以上所有,加上可乐,竟然才八九十块,是不是下巴快掉下来了?Ahn直在懊悔大学时听闻老师对华梅的豪华描述,以为吃顿饭得天价,愣是一直没敢踏足此处。
好像卖相差了点哈
水足饭饱,身边的客人纷纷离场,要打烊了。
大风吹得我脸蛋儿红扑扑的,其实已经头疼一下午了,但仍然精神头十足。
我绝对是逛起来不要命的人。千万别狭隘得理解为逛街哟。
走出中央大街,下榻的酒店就在不远处,溜溜达达竟然还路过了索菲亚大教堂。虽然不在今天的游览计划范围内,但是先赏赏夜色索菲亚也是不错滴。
索菲亚旁边的新建筑,钢筋铁骨的
虽然是后修的新建筑,但被灯光勾勒线条后,其实也蛮漂亮的。
仅限于晚上,白天看,就是冷冰冰的,灰突突的一堆金属了。
旁边的欧式广场,灯火辉煌,气派十足。
我对自己说,这是欧洲的宫殿,宫殿。
主角登场,这就是传说中的索菲亚大教堂了。
不知该用如何的词汇去形容,只觉得,朗月下的索菲亚有种凄凉的美。
不知是因为承载了太多的岁月蹉跎,还是因为见证了太多故事更迭。
待续……风情之城哈尔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