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沟的大智慧——王凤议传9 王凤歧
“人是天地间的气,钱财是天地间的血,气血周流,世界就好了。”这是凤仪先生为崇俭结婚和储金立业提出的大根源。当此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人心日下,世风败坏的情势下,如何使之转变呢?先生认为首先必须解决“人”的问题。改变人的素质。欲改变人的素质,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必须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入手。虽然已办义学多年,使子女受教育,但还必须改革婚俗,提倡崇俭结婚(原称“先天结婚”)。此乃于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于安达县开办两个月的家庭教育大会时确定下来的。崇俭结婚者,必须男女双方志同道合,打破财产、势力、资历、才貌等旧观念,纯以道义相尚。即忠诚朴实、心地善良、性格稳健、胸襟开阔、身体健康的男子与贤淑文静、通情达理、资性温和、身体健康的女子结为终身伴侣。不索彩礼,不要嫁妆,绝对崇俭。婚后,互不管束,互不依赖,男女自立,同甘共苦,互相帮助,为了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奋斗终生。着重心性的修养,注重胎教,这样的夫妻可望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再能配合良好的教育,长大之后,便不难成为良善的国民了。这种崇俭结婚办法,如能逐步推广起来,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则改变人类素质,“重立人根”的伟大愿望,不就有可能实现了吗?这便是解决天地间的“气”的问题。
天地间“血”的问题,如何使之周流畅通呢?这是在安达家庭教育大会上的又一个重大课题。
孔子说:“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其中的均无贫就是为使社会上的“血”通畅,让人人生活都有保障。凤仪先生自从三十五岁明道之后,就告诫大家:将来的世界是“人是公人,产是公产”的大同世界,所以在这次安达大会上确立了“储金立业”制度。从善多年者,其经济生活没有来源的,可由公家为之储金立业,以立业利息作为生活费用。个人经济条件允许的可由自家筹款储金立业。立业人可一心为公益事业服务,立业利息,足够维持生活,不必再另外去挣钱。死后立业本钱归公,可再为他人储金立业,实现“人死德不灭”的原则。如果人人都能储金立业,一心为公,这样推广起来,不就成为“立业世界”了吗?所以储金立业办法,正是促使天地间的血周流不息呢!
凤仪先生倡导崇俭结婚和储金立业,其目的是为了使天地间的气血周流。乃是改建社会缔造大同的两大关键。
1、崇俭结婚的意义
“改革世风,重立人根”是凤仪先生几十年奔走呼唤的口号。崇俭结婚(原称“先天结婚”,意为纯以道义为主的婚姻),正是为这一大目标而提出的,崇俭结婚者,婚前必须研究明白夫妇相处之道,以及夫家的伦理关系,人位状态,应以孝敬老人为第一要务。为丈夫的明了为夫的刚正之道,为妻的须明了媳妇之道。夫妻更须学习四部教育,即“根本教”、“胎教”、“婴儿教”和“儿童教”。这些要求都做到了,便可望出现理想的下一代。
最先实行崇俭结婚人,是张中天与沈荣莲,于民国十四年末,在海城县腾鳌堡淑贞义务女校结婚。这种婚姻也正是极力批驳当时社会上,专以财产、势力、地位为婚姻前提的传统陋俗。
崇俭结婚之道,一经开展起来,便得到有识之士和众善士的极力赞同。因为崇俭结婚是完全自主的,不受财产、地位、容貌、资历等所局限,惟以德业为重。当时信从实践者很多。如女义学教师王淑英与李连溪(随父从善多年)实行崇俭结婚。当时,邻家的新媳妇们,以为如此秀丽而文静的姑娘,肯嫁给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非常贫苦的李家,委实为她惋惜,替她为难,竟至落泪。淑英便给她们讲起崇俭结婚的好处:男女平等,各自独立,互不依赖,互不管束,和睦共处等优越性。两个新媳妇听后,觉察到自己身入樊笼,常受委屈,毫无自由,痛苦终生,反倒哭起她们自己来了。殊不知,这对穷无立锥之地的夫妻(王淑英,李连溪)所生的两个儿子,后来都成为大学毕业的有用人才了。
台安县朱循天,自幼接受凤仪先生教导,事亲甚孝,立志“让产”,此乃为矫正争夺祖产而兄弟相互争杀的时弊,却遭到前妻金氏的反对,虽经多次劝说,无效,乃终至离异。朱循天立志道:“无志同道合者终身不娶”。“德不孤,必有邻”。果有海城刘秀琴女士,任女义学教师,慕朱君之德业,与之崇俭结婚,不仅不索分文彩礼,并自带八百元钱(二十亩地价)为两位嫂嫂(两兄为先母所生)、储金立业,以解决朱家曲折复杂之伦理关系,以全孝悌之道。从此,崇俭结婚之风益兴。刘秀琴生二子,均大学毕业,服务社会。
崇俭结婚者中,真正做到不计财产、权势、地位,专重德业而下嫁者,屡有所见。如陶复初,湖南省醴陵县人,年幼因家贫而“跑关东”(到东北谋生),到黑龙江畔黑河沙金厂做工。一九三二年听凤仪先生说:“天底下就有一件出贵的事没人干,就是尽义务不挣钱”。陶复初闻道有悟,不久便到义学里尽义务,工作勤恳,言行笃实。一九三六年,他四十岁时,由张雅轩介绍与辽宁省新民县王景新女士(时年三十岁)崇俭结婚于长春。王景新之父系清末五品顶戴(功名人),兄为北京高等法官。景新以官宦小姐身分入女义学读书,后任义学教员。听到崇俭结婚之优越性,愿低矮就下,不顾家人之反对,竟与贫而又苦的有德之士陶复初结婚。夫妻相敬如宾,始终不渝。后在吉林省郑家屯办安老所多年,成绩卓著。生二子,成年后,工作都很出色。
崇俭结婚是移风易俗的有力措施,受到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的赏识,因而得到迅速地开展。
“夫妇为人伦之始,造化之基”。人类有夫妻,然后有母子(父子),有兄弟,有婆媳……,人类有婚姻,除为了组织共同生活的家庭,仰事俯畜,更为繁衍后代。人们都愿意生育一个称心如意、健康聪明的孩子,但往往事与愿违,其严重后果可给民族社会带来灾难性的痛苦。这种后果是怎样造成的呢?追源溯本,不能不归结到父母身上,常常是由于父母的婚姻存在问题所造成的。所以说“婚姻的质量决定家庭的质量,家庭的质量决定下一代的质量”。这里所说的质量是指孩子的身心性格是否很理想。
男女婚姻对后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选择配偶是家庭中头等重要的大事,它将决定儿孙后代的命运。凤仪先生通过数十年的社会实践与观察,发现了这一真理,所以在清末时期,即创办女子义学,蓄意改革婚俗,终于民初时期,提出崇俭结婚之道,并四处奔走,大声疾呼:“振兴女教,重立人根”!
先生说:“从前姑娘成了'双头蛇’了。在娘家紧贪,紧收拾。带许多嫁妆,结婚时,还向婆家要许多彩礼,拉了许多债,多少年都还不清。结婚后,人们都领着老婆孩子过日子,把老人活活的扔了不管,心都坏透了,坑了婆娘两家。这回我讲妇女道德,办崇俭结婚,不带嫁妆,也不要彩礼,男女自立,建立'新家庭’,正是斩断'双头蛇’呢!”这种崇俭结婚的做法,凤仪先生称它为“以天命为主的婚姻”(此处沿用'天命’一词,已赋予了新的涵义,有别于传统的概念,而是重德行,轻财色,使众人满意之意。)并说:“使婆媳两家都喜喜欢欢,这不正是把'双头蛇’变成'双头德’了吗!”
崇俭结婚者,要内有善良的心地,诚实的品质,正直的人格,良好的教养,所以他们才能有纯朴、真挚、忠贞、含蓄的感情。他们为了荡涤千百年来那种丑陋的、罪恶的买卖婚姻的污泥浊水,而建立起为个人负责,为对方负责,为老一辈人负责,更为子孙后代负责的理想婚姻风尚。所以说,婚姻不只是男女个人的私事,而双方的结合会产生社会责任。
那种以金钱、地位、权势、外貌为前提的婚姻,均属买卖婚姻的范畴之内,缺乏稳固的婚姻基础,这些前提(金钱地位等)一旦失去了,夫妻感情便会立刻失去保障。他们的结合,是以吃喝享受为生活目的。凤仪先生把这种类型的婚姻叫作“以宿命为主的婚姻”。(此处沿用宿命一词,已赋于了新的含义,有别于传统的概念,是指以财产、地位、名利、外貌为主)。
这种婚姻,结婚之前,尽力显露各自的优点、长处,掩盖缺点、短处。可是,谁都不可能永远掩饰自己!虽然一开始双方的情爱那样炽热,但相处一个阶段之后,彼此的缺点、短处暴露了,矛盾出现了,夫妻便各按自己原来心中的完善形象要求对方,要求的越高、越强烈,彼此的分歧就越大。同时,更有为了钱财或为赡养父母而闹起纠葛。于是矛盾暴发了,感情的裂痕出现了,你争我吵竟成了家常便饭,互不信任,彼此隐瞒,甚至追根问底,争吵起来,谁也不肯少说一句,常常闹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问题并不在于开始争吵那件事情上,而是争吵起来时,从对方的态度上发现了彼此不可相容性,即不在于那个“事”上,而单讲那个“理”。有时一方用刻薄、辛辣、讽刺、挖苦的话去制服对方,虽然自己一时心里痛快了,但对方的心灵受了伤害,好些天过不来。试问,生活在这种气氛中,用“恨怨恼怒烦”的阴浊气质“浇灌”的胎儿,其身心怎会健康的成长呢?
况且买卖婚姻,彩礼要的越多,女方的人格就越低下,丈夫便会愈逞其大男子主义的威风。这样的男女恐怕永无真正平等之日。因此,凤仪先生在清末民初时期就坚决反对大索彩礼的买卖婚姻,而终于倡导崇俭结婚之风。
千百年来,婚姻嫁娶,多由父母包办。尤其由于买卖婚姻而造成的家庭痛苦,男女不增的悲剧,真是不胜枚举,但其中受害最深者,还是妇女。这无异于用彩礼的“绳索”捆住了女人的手脚,任人欺压凌辱。
做父母的以为把女儿培养长大成人,出嫁了索取大量彩礼,就像搞工农业生产,后来收回投资一样,理所当然。其实,这等于把女儿卖给人家了,并说什么“泼出去的水,嫁出门的女”,置女儿生死于不顾,竟葬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甚至最后酿成悲剧,这样的婚姻制度,何其毒也!更有以单纯情色为主而结成夫妻的,对伦理道德毫无顾忌。凤仪先生把这种结合称作“以阴命为主的婚姻”。(“阴命”是与“天命相对的,即罪恶之意)。凤仪先生说:“我主张姑娘出嫁,不索彩礼,不带嫁妆,像斩断'双头蛇’似的。”其实,也正是砍断了千百年来束缚在女人身上的'彩礼’这条绳索。
有的人仅以外貌的美丽作为选择配偶的立异思想,而忽视内在的思想精神素质,凤仪先生说,这样的婚配,等于“一界的夫妇”(仅是躯体的结合),其感情是难以持久的。因为一个人的美丽容貌,是经不起岁月的剥蚀,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会磨损他们容貌的艳丽,这时,夫妻的爱情又靠什么来维系呢?难免压旧喜新的情形出现。双方一旦争吵起来,便要用恶毒的语言,揭短处、翻旧账,来压倒对方,竟至大打出手,使家庭常常笼罩着紧张晦暗的气氛。当初用海誓山盟,柔情蜜意掩藏着的陷阱,今日大露原形,竟而令人痛悔莫及。
这种婚姻,不论其主观愿望如何,但其客观上所形成的实质,无不起到污染坑害下一代的作用。
“天命”、“宿命”、“阴命”,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婚姻,哪种有利于优生,哪种不利于优生,显而易见,只好由人们自己去选择了。
男女通过结婚,虽然溶为一体了,但双方仍存在心理、性格、习惯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可强求一致。爱情的力量再大,究竟不能把另一方变成完全和自己一样的人。结婚不是单纯的躯体结合,彼此心灵的交融,性情的接触,感情的深化,千变万化,是非常微妙的。婚姻之中,蕴涵着苦乐悲喜,夫妻相处,强求一致,反而使差异扩大,过度亲密,反而造成疏远,物极必反。俗话说“淡中滋味长”,就是这个道理。
结婚,不等于把两个半圆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夫妻二人绝没有完全一样的性格,总是刚柔相济、长短互补、急缓相配、宽窄相成的,才合乎自然规律。有的夫妻虽然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也不一定完全吃透对方的心理与性格,因而矛盾得不到彻底解决。有时主观愿望都是好的,但遇到具体问题,却总是彼此不能相容。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一下凤仪先生的“性理学说”,就清楚了。它不仅是使我们了解心情变化的规律,同时更能让我们懂得“优生”问题,绝不是单纯用生物因素或单纯技术观点所能完全解决的。性理学说是研究人们心情的阴阳消长、动静变化的学问,最后以达到心情光明,精神境界提高为目的。(详见本书五行篇)
凤仪先生明道之后,即深知改变人类素质问题是古往今来最重大的一门学问,可称千年大业。所以他提倡“胎教”是从创办女子义学开始,使女子普遍受教育,真正实行“崇俭结婚”。他常说“讲'母教’不如讲'教母’。即先教育未来的母亲。这就意味着'根本教’和胎教的极端重要了。因此,他常用“翻转世界,重立人根”的豪言壮语来表达自己的远大胸怀。
所说的根本教即是胚胎之前的教育,也就是对未来父母的教育。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父母的道德品质理想感情,至关重要。对未来的子女的气禀性形成,起到根本性作用,所以叫作根本教。这是崇俭结婚者所必须深入研究、认真实行的。这是解决“气”的问题。
2、“立业世界自立人”
凤仪先生既认定钱财是天地间的血,究竟如何通畅这血呢?便想出一个储金立业的办法。立业一事与崇俭结婚是相辅而行的,是他们的经济基础。崇俭结婚者,不仅经济生活自立,而且精神上也要自立,更为重要的是人格也要自立,互不依赖,互不管束,所以称作“立业世界自立人”。最初引起立业的动机是为了迎天时。先生在三十五岁(清光绪二十四年)明道之后,即知道未来世界一定要走向大同,所以要创造一个人是公人、产是公产的“立业世界”,人人都能消除自私自利的心,这就必须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上予以合理的解决。
此外,更有以下几事,促进立业一事的加速实现:
一是民国十三年,怀德徐子贞见张雅轩子女已长,而私产已馨,其家属的生活,子女的教养,必感艰窘,因而发心年赠雅轩十石高粮,并赠关刘国南二十五元钱。雅轩坚辞不受,子贞将钱交与淑贞校会计处而去。雅轩向先生说知此事,先生道:“这样受授,就等于子贞雇你为会中服务了。如能舍的舍在会中,受的也受之于会中,就不能形成这种状态了。”
二、是有一孤老人,在怀德县范家屯敬惜字纸会中尽义务多年,预积了身后丧葬费,放在他义女家,同仁们也都知道之事。及老人死,会中通知他义女,女便豪啕大哭道:“义父坑死我了!他欠我那些钱,可向谁去要!”同人知其隐意乃会葬之。先生说:“修道人必得了念,他既有念,怎能成道!”
三、是杜绍彭的妹妹嫁给张继春,未几死。临死嘱托嫂子们说:“我没生子女,有负张家,愿兄嫂再为续娶才好。”杜家想出一笔款为张家娶人。先生说:“我们想提倡'立业’一事,你把聘礼的钱给女方'立业’,使女方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不累夫,不累家,不累社会,那该多好!”绍彭以为然。
立业是怎么一回事呢?先生说立业的办法与意义是这样:
“储金立业(常简称为立业)是解决生活问题阻止争贪一种理想。因为人学道,做公益事业,都怕穷,所以设一高桥梁,渡过去。凡是对公益事业有功的人,公众与奖金自百元起,至一千元止,每年暂照二分利息。其息金按二分扣加入本金,这是公众立的业。私人储金也予以相同的办法,或利息稍轻一点也可,这是私人立业。其宗旨即是以所得息金,为维持生活之资,在外不再挣钱,这是止争贪的一种方法。”
先生划“立业”“创业”的分别是这样:“从前是'创业世界’(此创业专指为自家置办产业,为个人享受,非指为公益而创事业),今后是'立业世界’;创业是无止境无罢休的;立业是有限制有归宿的;创业是以一己的幸福为目的,立业是节制自己以助人的。凡是人现居何地位,作何职务,即守何本分,思何道理,毫无妄贪妄求之念,这便是立业世界的人了。”
先生又说:“创业世界是互相结仇的,譬如某人创下业了,哥哥要分,弟弟要夺,贪求不得,便结冤仇;立业世界是互相结恩的。譬如某人已有立业储金,所生利息有了余积,再给他人立业,如此做下去,不是互相结恩了吗?我提倡立业储金的意思,是要把仇的世界变成恩的世界。
“我常说立业世界德为根,创业世界孽为根,怎么要这样说呢?立业的人,先把争贪止住了,是一身有德,纯为公益做事是德,有了余利再给成人立业也是德,死后基金归公,再给别人立业还是德。处处是德,不是德为根吗!创业的人先有贪心是孽,积钱还得劳心是罪,积财留给儿孙,儿孙早晚败散了,仍是孽,处处是孽,正是孽为根。
立业人的规约是不挣钱,不分家产,不许有嗜好,不走人情来往,不许放借贷款。先生说:“将来世界必变立业世界,人们不许私放债,不许私借款,五大行各有各的银行。将来立业世界实现的时候,产业都归公有,人们不再养活妻子,一心一意为国家尽忠了。为人尽力种地,多打粮的,国家奖励他,收成不好的就罚他。到那时候团体世界就造成了。”
所以储金立业的人,就等于把根子从自私自利的泥潭中拨出来,重新栽到人是公人产是公产的大同世界的土壤里。
立业基金是由立业基金保管委员会来保管。各分会都可附设分部,用各种方式来使这基金生生不息。
一个人立业了,他有固定的收入,对于储蓄都可有相当的分配。生一个子女每年给他积金十元,到十六岁时,本利相积也能以立业,教育费自然可以解决了,再以十分之几来奉养老人。
先生说:“立业一事,大家不要轻视才是,自己能立业的,便当下就立业,不能立业的,自己挣钱也要立业。将来人人都能立业,男不依赖女,女不依赖男,变成个立业世界,那不就大同了吗!”
先生更为他们设计意想这么一种环境:“一个人必得净心,才可以缔造大同。我的意思,将来新家庭的人们(指崇俭结婚与立业者),到处皆可为家,如安达、黑林镇、公主岭、腾鳌堡等处,都设立业基金保管部。筑房舍,为新家庭的住所。假如某人在甲处立业,到乙处也可支款,乐住甲处便住甲处,不乐住便往他处,总是尽义务,做些公益事业。一家之内,男女不相牵挂,不相管辖,这样办法,到处可以为家,生活还不感困难,这不是大同世界吗!”
先生说:“新家庭的男女都要立业,不许相互依赖,均须自立。做事要勤,用度要俭,遵守古人'耕三余一,耕九余三’的话,不可枉费一文,那才算是真正的新家庭呢!”
一九二五年安达教育大会闭会后,先生偕诸人到海城县腾鳌堡淑贞女校又开讲习会,把立业和崇俭结婚两事作为主题,共同研究,大家积款作为基金。最初舍立业金者,安达杜绍彭三万元,怀德徐子贞一万元,拜泉张振之一千元,款由杜徐两家暂为保管。最初立业者,有张雅轩、关刘化行,王桂贞、闫桂英、赵士良、赵品三、李永成、巩士元、胡德润、王白守坤、毕会元、赵荣久。立业基金,暂由张雅轩负责收付,其办法悉依安达开会时之所研究者。其利息非本人不得支取,其基金虽本人亦不得干涉或支取。
此后,徐公众给予奖金立业者外,私人储金立业者,也逐步开展起来。如怀德县办女学多年的朱耀庭,全家老少都储金立业了。不久,各处效行的人便多了起来。后来女义学的教职员工以及办学的学董们大多数人都实行了储金立业。
储金立业的办法:
立业金自三百银元至一千银元。年息二分。每年以息金十分之二的增本,十分之八取用。例如:立业本金为一千元,年息应得二百元,以十分之二即四十元增本,取用一百六十元为生活费。次年本金即增至一千零四十元。储金每年都有增加,因之人越老立业储金也越多。如果立业金为三百元,年利二分,一年应得息钱六十元,除以十分之二即十二元增本,尚余四十八元。每月可有四元银元使用。当时银元四元,是足够一般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了。立业金只准取息,不准提本,仅在立业人去世时,可提取百分之二十为丧葬费。所余的立业金,赠给别人立业。人死德不灭。对于公益事业有功的人,由公家出钱给立业,叫作公奖立业。自己有钱的,也可以自己储金立业。公奖立业的人,立业金多少,看他的功绩和德业大小,由公众决定。立业人解决了生活问题,好能专心尽义务,献身公益事业。立业后,不可以再赚钱。(如果立业后仍有薪金或财产收入,即不可以动用立业息金)。为人父母的,如果会尽慈道,已给子女从小储金,以达到立业为止。
先生对这事曾自评说:“我从前提倡崇俭结婚,现今又说拣选成人,重立先天世界。人们都轻视我,耻笑我,以我为狂,哪知道我被人轻视与耻笑的地方,正是我行道的妙处,现在我办的事(崇俭结婚与立业),看着是无足轻重,等到百年之后,便知我提倡的事,都是改造世界最重要的关键。”
先生总结道:“世界都坏了,怨谁呢?我一点一点的格物才知道,世界的源头是姑娘,(是重立人根的源头),世界的大机关是钱财,实在可怕,不会这两宗('会’是指有解决的办法),治不了世界!”
按:凤仪先生逝世数十年后,与储金立业相类似的各种人生保险制度,在世界各国大力推行。不过储金立业人与众不同的是要控制贪心(止宿命),人死后,其本金不准任何人提取,以便为其他对公益事业有功者再行储金立业,叫作“人死德不灭”。
附录一四个典型家庭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先生逝世前二日嘱咐说:朱耀庭、朱循天、安达老杜家、兰西老陈家,这几家的道要常常的悟索(研究)。
1、朱耀庭家
怀德朱耀庭自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得见凤仪先生之后,闻道即行。在黑林镇自办女义学,前后共舍良田四百亩,房宅一处。全家都为公益服务。
朱耀庭四子一女,家道小康。耀庭在家中一贯态度严威,男女老少都怕他。他外出时,家人都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只要他一进大门,便都鸦雀无声,对他敢怒而不敢言。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秋,海城腾鳌堡淑贞女校开讲习大会,朱耀庭参加学习,专求老爷子(老头)道,由于精诚专一而明道,知道自己以前全错了。本来生活很富裕,家庭应该幸福快乐,然而,竟是人人心情不舒畅,精神受压抑,成了很苦恼的家庭。其原因完全在个人身上,多年来,实行一个人说了算的旧式家长制,因而全家人对自己都有反感。
朱耀庭听明白先生所讲家道伦理之后,明白了他是全家苦恼的根源,从而决心悔改。学习结业后,回到家里,便幡然大变,把全家人招集到一起,向大家当面悔过,说自己不会当老爷子,造成全家人的苦恼,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分给孙孙们。家人都感感到十分惊喜,老爷子怎么换了一个人?从来没见过老爷子对待家人有这样态度,都喜出望外!因而家人也都学会了认自己的不是、找他人好处。
朱耀庭同时和大家商量今后的日子应样过,要改弦易辙,决心不再专为个人发财,要大力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取得子女们同意之后,便大刀阔斧地施舍家产,(当时叫作拆猪窝),兴办女子义学。从此,转变了家风,改变了全家人的精神面貌。
决定了大儿子广纯在家办义学。老二广德不必再作木匠,老三广生也不用到饭馆做跑堂,和老四广福三人都到顺山堡男义学去念书。老闺女广寿也上学。然后,再施舍给顺山堡男义学二百亩地。要把朱家变成道德快乐的家庭,大家都非常高兴。后来朱家的四子一女都明道,献身公益,在道德场中服务,所以凤仪先生称他们为“朱家五桂”。
朱家的家运大转变,其主流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不过,也产生了些波折,大儿媳和二儿媳持反对意见,逆着家运而行,然而在朱家阳光照耀下,形成不了阻力,反而演成“不变就换”的局面。因此,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相继去世。三媳妇陈淑坤眼见两位大伯嫂真的不变就挨了,便猛然醒悟,及早转变,大步赶上去,后来也服务于道德场中。号称朱“三桂”的广生(字育民)曾为翟省长讲好胃病,省长称之为老师。
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女义学中著名讲演家张世维下嫁朱“大桂”广纯,朱家的家风为之一变。对朱耀庭震动很大,除了为全家人储金立业外,将家产及土地全部施舍给女义学,成为“净底家庭”。以后又有女师常静修与朱“二桂”广德崇俭结婚。朱家成为名符其实道德家庭。
按家庭五行来讲,朱耀庭与夫人葛继孟居中央土位,长子居南方火位,主妇居北方水位,承担主管生产劳动的老二居东方木位,其余的子侄、弟、妹等均居西方金位。朱家老爷子明道悔悟,这是从土位上“起盘”,得到金位的孙孙们欢心,这是“土生金”;水位的主妇见到孩子们都高兴,她也自会心情舒畅了,这是“金生水”;做主妇的心情舒畅,对家务料理更加细心周到,木位干活的人,尽心从事农业劳动这便是“水生木”;这样,则火位的家长放心了,满意了,这又是“木生火”;从此土位的老人不用再为家人操心,可放下一切,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便是“火生土”了。从而整个家庭五行真的推转起来了。
一个家庭好比一台机器,其中的一个齿轮发生故障,便要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转。朱家从老爷子这个齿轮开始,调正好了,(起盘),便带动整个机器灵活正常转动,畅行无阻了。
这个家庭五行之所以能正常运转,其关键就在“认不是”三个字上,而在运转中,能起到润滑作用的便是“找好处”三个字。所以“认不是,找好处”是解决家庭问题的两大法宝。
2、朱循天家
朱循天一九O七年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朱家房子村,父亲恕忱公一九一三年开始办义务女学。循天虽年仅七岁,对父亲施舍善款总是手舞足蹈地喜欢,同时也要求为他写一笔,因此很得凤仪先生的钟爱。
循天读书时,有一次随父亲到海城腾鳌堡淑贞女子义学开会,听李子和讲悌道,三次让产给他哥哥。循天深受感动,上课立志,要效法李子和,把他将来庆分得的家产让给哥哥们。他的未婚妻金德贞,当时正在母校,也上课表示赞同。事后金德贞的父母反对,唆使女儿非要家产不可。循天听说,便立志决心感化金氏。听信先生的教诲,不能改变初衷、自食其言,并表示,“听妻言乖骨肉,吾所不为!”
金德贞师范毕业后,更进一步提出要求:先分家后结婚。后经过商议,先行结婚然后再谈。结婚那天一入洞房,金氏即要求分家,喋喋不休。循天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久金氏回娘家,虽经几次书信往复,毫无转机,终于成为有名无实的夫妻。
循天台安县师范毕业后,一九二六年(二十岁)先生告诉他说:“你跟我去安达县教书去吧,你斗不过她呀!”于是循天去安达县务本学校教书。先生说:“金德贞是照着家产来的,你把家产让了,所以她主张分家。现在你已积些款了,应该在这边买些土地,才算对得起她。”于是,杜绍彭、张雅轩给介绍买毛荒一方。
以后,循天又按先生教导,积钱给母亲储金立业,然后又给妻子储金立业。先生对循天说:“志界人越遇逆境,越长志气。做人的道就是不争不贪。千万不要怨恨你女人不助你尽道。你若是立住志,照道去行,你女人正是从反面助你成道呢!人的境遇好坏,全是助人的,反面的助力量更大。若明白这道理,自然不会因为事情顺逆而动心了。”先生常到安达教导朱循天,要立住三刚,性刚不动脾气,心刚不动私欲,不寻思他人不对,身刚无邪恶。循天坚心忍性,八年如一日,夫妇没见面。有人问:“朱循天结婚后五、六年没回家,对于女人情也太冷了。”先生道:“你只知道循天的情冷,你又哪知道,金德贞在未婚之前,就要求分家,把伦常割开,她的情不是比循天还冷得多吗?循天若不这样就不够立身了。”
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冬先生在兰西县,循天跟随先生几个月,以研究朱家的道为重点。然后经哈尔滨、长春、沈阳,直至锦州。四个月来,把朱家的家道及个人的“三刚”都研讨得很透彻。一日,先生对循天说:“你应该回家了,自己的事还得自己办,你的女人(金氏)真能做到给两嫂立业的地步,把《大学》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一些事,一招都做到了。”
循天于一九三三年连去金氏家五次,均遭白眼。时金德贞正在小学教书。她不仅对循天很冷淡,且说些很不礼貌的话。有一次循天被狗咬破衣服,金氏还在屋里冷语说:“哪里来的叫花子,被狗咬啦!”邻居都替循天不平。循天每次去,总是提醒自己,我为何这样受冷落和污辱,还一次一次的去呢?我原来是“为父母了因果,为世界正风俗!”第六次去时,金氏仍坚持要离。循天说:“你一定要离婚,我也只好同意。”于是双方写了离婚书,写完之后,循天又说:“虽然写了离婚书,只要你能回心转意,这张纸仍可作废!”金氏说:“即使你将来能如朱买臣,我也绝不学崔氏女!”八年的婚姻,就这样和平离异了。临别时,金德贞还送了三里路。
一九三四年一月三十日,海城刘秀琴女士,在女义学教书多年,慕循天之德业,愿与之崇俭结婚。由她二姐刘文永特为卖二十亩地,给循天的两嫂立业八百元(两兄是先母所生)。先生说:“刘秀琴可谓媳妇托满家的榜样!”
先生民国初年刚见到朱恕忱时,就耳闻朱家曾有一桩血案,是一个严重的因果债,必须从朱家的下一代找上来,然而朱家又是几代慈善的人家。先生便注意观察他家后代的动向,不出所料,果然在恕沈公的三子循天(继室姜太夫人所生)的婚姻问题上暴露出来了。真是来者不善,要求“先分家后结婚”,从事态的发展上看,必要搅得朱家家败人亡而后快。幸遇凤仪先生慧眼识破其因果,及早做了预防,并采取恰当有效化解因果的途径--由循天的妻子给两嫂立业。所以朱循天的“家庭五行”是由金位上“起盘”的。
先生对朱循天的家道是虑得极透的。不如此做不能齐家,所以对循天道:“人怎算尽孝呢?必得知道老人的难处或不圆满处,能给弥补上,才算是尽孝。你父亲打死你先母,是他的不圆满处。现在你的女人(妻)给两嫂立业,把兄嫂托起来,实在说,也就是你把先母的心托起来(因子女是父母的心),你先母的灵魂自然超度了,她和你父亲的仇也自然解开了;你两个哥哥的好否,应当由母亲负责,因你母亲是继母,然而你母亲没能做到至善之地,现在由你女人给两嫂立业,把你母亲的继母道也托起来了,能这样才是真孝,但你当年若不给你母亲和你女人立业,而求着你女人给两嫂立业是又不合道了。你的道曲折很多,所以我说像'九曲明珠’似的。”
先生又说:“循天少年立志让产,去年曾劝金德贞六次,虽受辱骂,最后离婚,亦毫不动气。如今又娶得为两嫂立业的女人,已不愧为孝悌圆满,三刚立住的状元了。金氏虽然向地狱拉朱循天,不但未拉动,反而助成了朱循天的道业。恕忱公打死妻子,这是一种深仇大恨,严重的因果债,为办女义学,舍了一百八十五亩地,这是大善。善恶两种力量在较量,形成循天婚姻上正反两方面无形的大搏斗。最后刘秀琴来,把阵给破了,把全家的道给托起来。因为循天是父亲心上的爱子,所以因果债落在他身上。同时也造就出来一位'朱状元’”。先生曾说:“这世界除我而外,无一人能帮上你的忙。”
3、安达老杜家
黑龙江省安达老杜家是有名的大慈善人家。兄弟四人,杜绍彭(名延年)是行二,主持家务,扶困济贫,广行善事,是黑龙江省慈善会会长。他长兄寿年,字祝三,三弟鹤年字鸣九,四弟松年字云涛。是江省有名的大富户。
杜祝三于民国十一年,适值俄国大饥年代,杜家成火车向俄国运送小米赈济灾民,很受灾区的欢迎,不幸死于途中,记有《赈俄日记》,鸣九经营安达百货商场,老四云涛是税务官员。
祝三妻朱玉珊,夫死后,仍从事慈善事业,鸣九两位妻子宋玉洁、曹玉琳都是女义学中有道女士,随凤仪先生周游各地劝世化人,成为嫡庶关系的楷模,许多官宦人家都被多妻之苦所困,经她二人劝化,多转苦为乐,老四云涛四位妻子王贞静、宋淑良等也都参加讲习大会学习。杜绍彭胸怀大志,力行善事,对凤仪先生兴办女义学之宗旨,深为理解,故于安达独资办学,其妻薛坤杰也全力支持,虽经儿子夭折之打击,仍不灰心,并未改变其助夫成德的初衷。
民国十四年秋,集热、奉、吉、黑四省女义学的办学人员及部分师生,近两千人,于安达开家庭教育大会,会期两上月,一切食宿费用均由杜绍彭家兜底,从而使四省的女义学汇成一体,杜家全力以赴,女子义学从此全面大兴起来。民国十七年,绍彭被选为北京总会理事长。
民国十一年先生到安达,初次到杜绍彭家,即发现杜家兄弟妯娌间都那么和睦,彬彬有礼,虽然有那么大的财产,仍是不骄不躁,谦恭下人,广行善事。先生觉得杜家与一般富人大不一样。果然后来对黑龙江省女义学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后,先生与张雅轩每次北上时,必到安达。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十二月,先生在安达一次早课上,把杜家比作一只凤:“杜绍彭是凤的头已抬起来了,薛坤杰(绍彭妻)是脖颈,颈稍细些,杜鸣九(绍彭三弟)为脊梁骨,很挺拨的,朱玉珊(绍彭大嫂)为腹,腹稍小些,宋玉洁,曹玉琳(鸣九妻妾)为两足,足已立起,王淑章(绍彭续妹),刘严庄(绍彭侄媳)为两翼,可惜淑章一翼未能鼓起,杜云涛(绍彭四弟)和他的几个女人为尾,尾上的泥陀螺很大,所以这只凤不能高举。将来你们四股分居到四省的省城,力行善事,各行其道,自然起来了。”
孟良璧等人都以此题发挥得很透,杜家诸人也依次出席研究此题,先生为之一一批评,俱有所得。如果杜家真能如先生所讲,认真实行,贯彻始终,这只凤早已高高飞起来了。
杜家的功德相当的大了,可惜杜绍彭个人的造诣未能升堂入室。先生曾说:“我见他(绍彭)在北京时,女人伺候他吃饭的时候,怎的也不对,不是碟碗不干净,就是饭菜不相当,他这样还是有脾气在里面,终不能作得平治天下的大事。”
4、兰西老陈家
黑龙江省兰西县陈俊一(名发旺),是兰西一带的慈善家,兰西县慈善会会长。家有良田万垧,开设木材行。
他的四子陈荣秩(名显忠)在哈尔滨念中学,染上城市浮华之风,奢侈浪荡,常住旅馆里。有一天,他在旅馆里看见凤仪先生坐新式汽车出门,他很惊奇,一位穿得褴褛的庄稼人,怎么有新式新车坐呢?问茶房,才知道是马督办请来讲病的。他认为太荒唐,现在已是科学时代,怎么还信这种鬼话?便假装求道,暗中考查这位庄稼老头的究竟。结果反而被感化过来。
先生对他说:“人无信不立,你在家中已失去信用,那么怎样能让你父母信得着呢?必须守学生的本分,要住学生宿舍,不可住旅馆。不仅花钱要俭着,还要留一本账,放假回家时,向你爹报告清楚,时间久了,你爹就能信得着你。“陈荣秩真照先生的话做了,他父亲见他改变了,深感奇怪。细问才知他是受凤仪先生教诲的结果。
后来,陈俊一便请先生去兰西,一见面感到特别钦敬。俊一为了那么大的家业,孩子又不省心,感到十分苦恼。先生向他讲,“财产再多,总有散的时候,家业再大,也有败的时候,钱财越多,儿孙越容易学坏”的道理。
先生又说:“你没听人说,'家大业大’吗?财产太多了,上天就给预备下败家的人了!”陈俊一觉悟到,自从他当慈善会长,老天已经把大儿子和二儿子收回去了。先生更给他指出“还有一员压轴大将,不觉没长成呢!”他说:“是老四吧(荣秩),我得怎样做,他才能回头呢?”先生说:“他现在已经回头了,你只要勇猛为善,多做功德,他还可能成为贤人。”
陈俊一感慨地说:“对!我家的事被你看透了!”他要立志破产兴学。先生劝他不要操之过急,只要舍出超过家产的一半(德过本)办学,使天命大过宿命就可以了。陈俊一施舍良田六千垧(七亩为垧)成立学田部,为义学之大兴,打下有力基础。
他的三儿子景阳(名显声)也赞同父亲的做法,以后也去义学服务。陈俊一夫妇及两个儿子,都曾随先生到各地办女义学及会务,成为道德家庭。
由于先生说:“家大业大”一句话,使陈俊一顿然醒悟。改变陈家家运的航向,转苦为乐,化烦恼为菩提。
先生于一九二六年十月在兰西讲习班时,把陈家比作一盏灯,陈杨静贞(荣秩妻)为灯芯子,芯子不齐灯火不亮,(其余人为灯油)。荣秩说:“芯子不齐拨去它!”静贞给大家磕头,立志明道,即时“化性”了,不能走路,由人背她去课堂听讲。从此陈家更上一层楼。
附录二知音与后学小传
1、张雅轩
张鑑容字雅轩,一八八六年三月初五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周正堡村。世业农,父君德,母杨氏,雅轩八岁入学读书。十二岁母逝世,十四岁因父病而废学,翌年父病逝。少年孤苦,因而早熟。性豁达聪敏。年十七,随村人习商,贩马匹,不数年家业勃起。
一九一一年(二十六岁),宣统三年,东北著名女子义学创始人王凤仪先生至海城,用“性理疗病法”使王恕忱(海城周正堡人)数年沉疴不药而愈,雅轩甚奇之。为探索其中奥秘,求道于途中。凤仪先生为之阐明“善功德”三字:“施财济贫为善;有益地方为功;德乃兴教化易世风,万古不朽之大业,孔孟便是。”雅轩问:“今日何事为德?”答曰“兴办女子义学,使女子受教育,明义理,倡明母教,重立人根,乃是千秋万代之大德。”雅轩慨然道:“看我的吧!”凤仪先生遂为其讲明女子义学之办法及困难,非有极大之毅力与牺牲精神不能为也!雅轩立志“三年穷”。于是在周正堡建立女义学,无校舍,借胡家仓房做教室,学生围粮囤念书。不愿上学者,乃付给“工钱”或为制上学的衣服。不久,有十四名女生入学,由关刘国南(孀妇)女士任老师。关老师教法严谨,学生不仅学文字,更习礼仪,回家皆知尊敬长上,处事谦让,主动帮父母干活,作风大为转变,甚得家长欢心,因而村人纷纷令女孩上学。同年七月,在前街又设女义学一处,学生共达八十余人。秋,两校合并一处,将自家房屋改做校舍,定名为“淑贞义务女学校”。妻子刘福堂也入学读书,偶有私积,亦必施助义学,成为雅轩之得力内助,后充任义学教师。
一九一三年,雅轩为办义学,已将二百多亩良田变卖一空,竟至将母亲嫁妆之铜盆,也卖掉,积债千余元,真实现“三年穷”之诺言了。且常自励道:“为办女子义学,不怕穷,不怕苦,不怕死!”幸有各善士之资助,义学得以维持。
一九一四年,得台安县第一任县长崔国光(凤仪先生之故友)之助,女义学渐兴,竟扩展至台安、辽阳、辽中、盘山、北镇、黑山等县,达二十余处。
一九一五年,女义学方兴之时,雅轩子侄突然病死五人,乃谤言四起,女义学又被诬异端,同仕王恕忱被诬陷下狱,女师孙周静轩之夫孙恒昶被折磨致死,女义学一度严重受挫。但雅轩不仅不气馁,反而更奋志道:“我有这口气在即办女学!”后得台安县崔国光县长之函证和东北宪兵司令拜兴亚(义学同仕刘玉清之内兄)之支持,王恕忱之冤狱始得昭雪,义学乃又复兴。一九一七年九月雅轩得一子,名润身,谤言乃息。
一九一七年淑贞女校,债台高筑,讨债者不暇逼索。雅轩均应以腊月十五日,且暗暗立志道:届期还债不成,便投冰窟窿一死。幸有朱恕忱、高正午,孙周静轩等于腊月十三日送巨款,始得清还。
一九一八年(三十三岁),赴怀德县为朝阳灾区募赈。同时协助凤仪先生推广性理疗病法,并兴女义学于怀德、德惠、伊通、农安等县。
一九二O年赴山东济南访万国道德会创始人江希张。归后,为江著《四书白话解说》之出版募款千元。
一九二二年秋,周正堡淑贞女校迁至腾鳌堡新建的校舍,是为培养东北各地女义学师资之母校。
一九二三年,创兴女义学之风已播及黑龙江省安达一带。著名大慈善家杜绍彭对张雅轩之馨产兴学,尤其凤仪先生兴办女义学的宗旨极为赞佩,大力资助,因而于安达建立女义学一处。是年正月,张雅轩率六名女教员赴安达义学任教,下火车后,路警见如许女青年,疑为人贩,及详加盘诘,后得证实确系义学教师,始放行。
为办淑贞女校,多年来,张雅轩已身担数万元之积债。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五日,淑贞校开办讲习大会。不仅奉天一带女义学人员参加,且有吉、黑两省善士前来。如安达杜绍彭、怀德徐子贞等,亦均到场。立讲者凤仪先生,讲习一个月,参加者共有五、六百人。这次会,真把世界研究明白了。大家一致认清张雅轩身担数万元债累,纯系为公,一心为世界。乃踊跃捐款,达三万多元,终于清还了淑贞女校多年之积债。
此时,腾鳌堡淑贞女校,已俱相当规模,为东北地区之女义学培养出大批女教师。然而于此盛况空前之际,凤仪先生却对张雅轩教以“功成名遂身退”之道。众多师生苦苦恳留,凤仪先生说:“你们学成之后,张雅轩不给你们出去踩路,将来你们不是都烂死在这里吗!我叫他离开这里去外地兴学,正是有深远的意义呢!”当时是腊月,雅轩虽身患足疾,但也毅然离开腾鳌堡,北上继续创兴女义学。
一九二五年(四十岁)正月,由海城腾鳌堡淑贞女校派往吉、黑两省之女教员,凡一百零四人,沿路分派到怀德、德惠、扶余、农安等女义学一半多,到哈尔滨又派往呼兰一部分,最后分派到安达二十人。是年春,张雅轩随凤仪先生组成讲演团,乘马车数辆,游行于黑龙江省安达、海伦、明水、拜泉、呼兰、巴彦、绥化、望奎、青岗等十四县。社会名流闻张雅轩毁家兴学之举,无不衷心敬佩,开会听众常达千余人,因而善风大开,女义学相继成立。拜泉附近钟灵观有吕华堂者,闻雅轩罄产兴学,极为崇敬,乃突然赠与雅轩五百元“哈洋”,雅轩追之不及。但一文未私受,全数用在兴学上了。
九月一日,在安达开家庭教育大会,为期两个月。以王凤仪的性命伦理学说为研究中心。张雅轩全力以赴,杜绍彭出巨资相助、热、奉、吉、黑四省女义学的老师,学董及部分学生参加,与会者不下千余人。并有当地之听众,共有两千多人。自此,东北各省之女义学始汇成一体。大会最后结论是“为了转移世风,提高人的素质,提出两项关键性的措施,一是“崇俭结婚”,一是“储金立业”。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由杜绍彭介绍,张雅轩被聘为北平万国道德总会副理事长。同时,任北平赈务委员会委员,把赈济各省的灾区工作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当时关内外的女义学已发展至四百多处。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五日,在沈阳凤仪先生对张雅轩说:“目下就要大乱,将来我在乱里头,你在乱外边,你去北平总会,参加重选理事长,且'立业人’已到付利息之时,安排付利,以全信用。你去后,无论得到什么吉凶消息,你可千万不要动心!”雅轩问:“大乱何时能止?”凤仪先生说:“人有肉身,终须有死,生死是不必怕的。只看临死时,存心怎样,能不能把'四大界’分清,生死当前,自问是哪界人。若能不动,坦然自若,这样死了,便是'志界人’;若死的时候,存心为公,自自然然,视死如归,便是'意界人’;若是死时,牵挂一切,难舍难离,愁眉苦脸,便是'心界人’;若是含着自私自利的心理,怨天尤人地死去,便是'身界人’。你能把这些分清,定住位,就不必往下问了。”雅轩把立业账目弄清,事情交待妥善,便只身赴北平了。
十月中旬,张雅轩离北平去唐山,此时,闻关外靡乱如鼎沸。雅轩说:“凤仪老人及诸同仕均在水深火热之中,我怎能坐视,我必立即回去!”诸同仕说途中多险,百般苦留。雅轩说:“我把日记和账目都留在这里,只身北归,我到沈阳后,即时回信,若在一月内无信,你们便可向各处通知,说我已死于乱军了。”于是便毅然出关。到高桥,适值乐亭李资深送来银元三千,说:“我知你此时为立业人付利用款,故特送来。”雅轩携款沿途付利,到柳河沟,火车脱轨,两军对击,车中人立呈混乱状态。雅轩想起凤仪老人临别时讲“四大界”的道理,便安然镇静,若无其事,流弹自身边穿过,左右流血伤亡者数人,雅轩竟无恙。
至沈阳北站下车,直至小北门,途中竟没遇到一个行人。雅轩身搭一条皮褥子,昂然前行,到小北门时,见一门关着,一门半掩,入门只见一日军,执一刺刀,向路左一指:“那边的干活计!”雅轩神色不动,行无所视竟平安走过来。见门旁摆着几具尸体,有的已死,有的还在喘息着,雅轩心中悯然。沿途胡同口中,人们都探头探脑地望见雅轩过来,惊异地说,那鬼门关已数日不见有人过来了,你怎么过来的?雅轩笑着,只道是平安过来。到南关“扬教寺”,见到凤仪老人,真如婴儿之见到慈母一般,有说不出的一种滋味。
十一月七日(古九月二十八日)雅轩随凤仪先生去海城腾鳌堡淑贞义务女校,正值匪人烧掠周正堡(雅轩的故乡),距腾鳌堡三华里,三百余户,只剩几家房子。正着火时,雅轩登高望之,不无所思。凤仪先生随机对他讲“真五行”的道理:欲生真水须“认不是”;欲生真金须“找好处”;欲生真土须“认因果”;欲生真火须“达天时”;以上这四样都行真了(达全体),自然生出仁德的真木来,此乃凤仪先生第一次向雅轩传授真五行的精髓。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张雅轩主持会务及女义学工作。为了重整伦理,改革世风,乃大力宣传推广凤仪先生所倡导的“崇俭结婚”与“储金立业”。曾于一九三七年在沈阳主持焦凤岐与刘秉珍、娄九亮与崔淑芬等十六对男女同时举行崇俭结婚之礼。从此,不索彩礼,不摆酒筵的崇俭结婚之风大开。
一九三六年,一九三七年长春开办多届高级道德讲习班。学员多为跟随凤仪先生办学多年之老同仁及女义学之老师,张雅轩为主讲,凤仪先生亲自主持。
一九三七年冬,王凤仪先生逝世。肩斯道者,首推雅轩,他继续周游各地,宣讲王凤仪性命伦理学说,并大力推展女子义学及会体。此时,东北之女义学(包括附设在会体中之女义学)已达七百余所。
一九三八年十月在长春,计划去辽西锦州一带开会讲演,临走时到立业储金保管部交还立业存折说:“我也返本还原。”并对大家说:“我走后,你们不论听到哪位头前人(领导人)死了,可都要定住位,千万别动心!”谁也没想到是指他自己说的。雅轩到锦州开会。会后又到兴城讲演,风尘仆仆,劳瘁致疾,十七日不幸病逝,终年五十三岁。葬于沈阳东陵北山。
2、李子和
李义字子和,一八七九年(光绪五年)九月十三日出生于朝阳县团山子村。祖籍山东省黄县。很早以前,一对夫妻挑担闯关东,在热河省朝阳县(今属辽宁)团山子一带落户。其曾祖李永福。生子李端即子和之祖父。李端生一女四男,女居长适王清和,夫妻连生四子,次子即王公凤仪;李端之第四子凤全即李子和之父。子和之母与妻皆姓王,都与凤仪公同族。
父业农,子和八岁时,父掘煤,洞陷,救出死。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艰苦度日。子和八岁即为人牧羊,羊吃饱了,他便抽空为母亲拾一捆干树枝作柴,黄昏归来,把柴捆放在大门外,喊一声:“妈--柴火放这儿啦!我去圈羊了。”自幼勤勉,知为母分忧。
日子稍宽时,也沾上赌风,输了。回家跟母亲要钱,母亲非但不加责备,还主动帮其还债。子和讶其母不责,问:“妈,人家孩子赌钱,非被家长打骂不可,你为什么不但不责备还替我还钱呢?”母亲显得很平静,说:“孟母为教子成人,三次选择好邻居,我没能力为你择邻而让你沾上恶习,已经对不住儿子了,不帮你还债,还能怎么着呢?”子和闻言感悟,痛悔自己误入赌途,从此疾赌如仇,绝不再沾边。
子和素性宽厚,能吃亏能忍辱,宽宏大量,与人处事,利害得失,从不计较,哪怕小孩子对他傲慢无礼,他也毫不在乎。
幼年,他先母所生的哥哥李儒,只给他们母子二百吊钱,就撵他们出来分居另过了。所以子和从小就给人家放羊,长大给人家扛活(佣工),后来在附近的煤矿背煤,竟干又苦又累的活了。
凤仪先生是子和的表兄,守坟时,子和(二十四岁)曾帮助表兄家种地。有时到坟上问先生说:“二哥,你看我这个目不识丁的煤黑子(挖煤工)也能行道吗?”先生说:“道是人人固有的,谁行谁有道,谁做谁有德,只要你真信,肯听话,认真去做,就能得道。”子和问:“那么我的道,得怎样行呢?”先生说:“你妈是后母到你家生的你,你妈没会后母的道,你大哥也不知道尽孝,所以把你们母子撵出来,分居另过。你给人家扛活,现在又挖煤,总算成家立业了。你的道好行,只要把悌道行真了,便是直接尽了悌道,间接尽孝,把你妈的慈道也补上了。”
后来他大哥抽大烟(鸦片)犯罪,被押。先生到他家,劝他们母子出钱,营救他大哥,他拿出几年来所积蓄的一千吊钱,把他大哥赎出来。过了几年,他背煤又积了些家产,他大哥穷的过不了啦(无法生活),那时,李子和的妈妈和妻子都已去世,先生又劝他把家产让给他大哥。先生说:“你可不许再挣钱了,挣钱还是'不了’。”并劝他跟先生出外劝善。他不但照先生的话做了,并立志说:“我若不会当弟弟,算我白活一世!”
有一次,李子和回家,他的族叔对他说:“你哥哥把你的地全卖了,你将来怎好?”他乐哈哈地说:“他慢说卖地呀,已是把我卖了,我也不打驳回啊!”他的长子连溪出继别枝,得了一份财产,也被他哥哥花净了。
先生说:“李子和听我的话,三次让产,把弟弟当真了,所以后业有那么大的光辉,都称他为李善人。”以后李子和继续跟随先生到各地劝世化人,倡办女子义学。一九一七年接近腊月时,子和等人去吉林省怀德县范家屯,他们下火车后,仅余六角钱,身穿夹袍夹鞋,又值北地隆冬,真苦得很。这时在怀德的工作,一面募赈,一面提倡办女子义学。
翌年(一九一八年)正月,先生到范家屯与李子和相会,二人在怀德一带募赈兴学。五、六月还穿棉袍子(别人送给的)走在路上热极了,子和就用秫秸棍在袖中支着,借以通风。初冬,随先生到怀德境内顺山堡徐子贞家,为徐母劝愈多年的心口疼病(用笑的方法),因而徐子贞发心创办女义学。然后,怀德县的女义学也逐步发展起来。
怀德县黑林镇马祥,年逾四十尚无子嗣,向李子和问怎样能生儿子?子和说:“你想有儿子很容易,你能创办女子义学,并能让你的两位女人(妻妾)给女老师做饭菜,学低,学矮,改变高傲的性格,能就下,就好了。你再跟我外出劝人为善,办学,能这样,我保你有两个儿子。我先给留下两个小名,一个叫老黑,一个叫老白。他们夫妻三人欢喜接受,照话做去,第二年他的两位妻子,果然生两个儿子,一黑一白。
台安县五间房村刘金孝慈女士请教生儿子之道,李子和说:“你要想生儿子,得找个机会在你家开家庭讲习会,多请人来听讲,但要和和气气地招待,就是有小孩在你炕上拉屎撒尿,你也不能厌烦,把性情炼得能容垢纳污,准生儿子。后来刘金孝慈照话做去,性子真柔和了,次年果生一儿子。刘家当时便成立了五间房女义学。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为了劝世化人,发展女义学,跟随凤仪先生游走多年的后学们组成若干个游行讲演团,周游各地。李子和与刘文永(女)任正副团长,率领女讲员,临出发时,子和向同仁们说:“别的团里都有'化性’的人。我是煤黑子出身,也没见过亮(指见过性),只知道信善人(指凤仪先生)的话,他怎么说,我已怎么做。”游行讲演结果,在“下江”(指松花江下游)创立了巴彦、木兰、通河、依兰、汤原等五所女义学。
李子和在怀德县办女义不时,因吉林省地广人稀,村落稀远。在校住宿的女生和女老师,寒暑假需要有人护送回家。因土匪猖獗,路上十分危险,没人敢去。李子和说:“我不怕,我去!”途中果遇土匪抢劫旅客,由于子和沉着镇静,随机应变,善于说辞,竟把土匪说笑了,顺利的放他们过去了。
一九二O年随先生步行赴北京访道,同去的八、九个人,到道德学社,听段正元讲道,室内悬挂着宫灯彩饰,铺着名贵地毯,陈列着古玩字画,极其堂皇华丽。段先生冠冕登坛,庄严威仪。杨柏劝先生认师,先生不肯,除张雅轩、李子和外,多数人送礼拜师。张李二人信念专一,毫未动摇。
李子和的善缘广大,辩才无碍,为兴办女义学及会体,做出了世大贡献。各地女义学如遇善缘不开,经济困难。请他前往开会讲演,无不迎刃而解,因而有“财神爷”之称。他常在课上说:“说我富,没有钱,说我穷,不为难,腰中没有一文钱,皆因到处有善缘。”因而各地女义学和会体无不欢迎。
先生对李子和说:“你立住命了。志界人不许挣钱,也不用立业。见钱生心,就算犯戒,人要守戒律,戒住自己,才能成道。”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凤仪先生遣张雅轩、高正午、李子和等率四十余人到朝阳县各地讲演兴学。由于先生近年多在奉天、吉林、黑龙江各地办学,因而朝阳一带善风有些不振,义学不甚兴旺。先生乃率众返朝阳,扩大游行讲演,重振兴学之风。一日,先生对李子和说:“你显显圣(大力号召之意),把这些人(多为昔日办义学者)都带到东省去,安排到各处服务,可以立功,可以闻道,自能有成。”于是子和尽力招集旧日部分男女同仁,有王占惠全家,赵安邦、朱国光、王品一、韩徐清贤、赵万忠等一百多人,先到海城腾鳌堡淑贞女校,然后带往怀德等处,各处都留下许多人,其余多数去安达喇嘛甸子开办学田部,以垦荒田,作为继续发展义学之基。其中许多人后来皆成为女义学、会体、安老所及道德新村的骨干力量。
李子和不仅能笃行实践、善于演讲,并深得凤仪学说之精髓,故对广大听众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他足迹遍及东北各省,到处极受欢迎。每次讲演大会听众甚多,有时达数千人。因而闻道愈病和齐家者,不胜枚举,止恶向善者大有人在,故皆以李善人称之。
晚年,在长子连溪家安养。一九五九年春,农历三月初三日,让儿媳王淑英拿出为自己备好的寿装,从头到脚穿戴整齐,扶杖出门,见邻家正苫房(草房),房上房下几十帮工,忙忙活活,子和向大家召呼一声:“诸位老少爷们,看我这身装束怎么样?”大家说:“好、好、挺合身!”“这老爷子,怎么把寿装穿上啦?”“挺气魄,很合适!”大家七嘴八舌一通吵嚷。往回走,正好遇上一位老乡亲,子和又问:“你看我这身衣服怎样?”那人笑答:“这老善人,怎么穿上寿装啦?好,挺精神,太合适了!”
子和笑着进家告诉儿媳:“淑英啊,这衣裳你就这么套好给我包起来,到用时方便。省得你着急手忙脚乱的。我今年准走。”
是年秋,刚开镰割地时,一天早晨,儿子连溪去地里割高粱,淑英起来点火烧水,为翁父冲一碗鸡蛋水端到炕前欲唤时,发现老人家口已张开咽气了。(方才点火时,还听到翁父自己用搪瓷缸子倒尿碰痰盂声,与已往毫无两样)诚然无疾善终,如自己所预言。时为一九五九年秋,终于黑龙江省绥化县双河镇长子连溪家,享年八十岁。
3、王云卿
王云卿名天龙,朝阳县车站辘店(车户店)人,是凤仪先生在朝阳办女义学的老同仁。曾在自家成立女学,办学三年,债台高筑,请问先生怎么办?先生劝他先结束办学,变卖家产还清校债,出外劝善办学。
一九一五年,先生到朝阳县北四家子宣讲堂,问主管张福忠道:“怎样?有饥荒没有?”主管说:“有三千吊饥荒。”先生便叫招集各位善东到宣讲堂。先生道:“要开饭局啦,我们设的是天堂佛国局,大家好往上押德行。”早饭后,大家团坐,先生道:“开局了,谁押呀?”王云卿先声明舍五亩地。别人又舍了一些,饥荒已了啦。王云卿那天开性,口占一诗道:“金花世界好风光,从古到今头一场,三生有幸奇逢遇,无穷妙道乐天堂。”
王云卿为了劝善兴学奔走数十年,不遗余力。他善于讲“横超三界”之道。讲的大意是:人的性是天的分灵,呼吸地气才有命,身是父母的分形。因为人是三界所生的,才有超出三界的本领。
人能本着善良的天性,在家孝父母,敬兄长,慈爱子女,自能勤劳工作,就染不上吃喝嫖赌烟的恶习。心存五伦之道,理能养心,恢复良知,去净私欲,借着行伦常之道,把性子练得一点脾气也没有了,就恢复了天性:圆陀陀,光灼灼,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就超出三界。五伦是圣贤路,八德是上天梯。
心存五伦大道,身体力行,圆满五常大德(仁义礼智信),这是横超三界的妙法。能够横超三界,就是活佛一尊了。
因为他游行各地,专讲“横超三界”,所以人称他为“活佛一尊。”
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先生主持在德惠郭家屯和太平松山开办讲习班,两处相距不远,可容一、二百人,王云卿同李子和、赵品三等负监督助讲之责,学员们“盖住锅”不说闲话,不到二十天,“开性”明道的很多。
王云卿生平以艰苦相互著称,始终不离本色,故他所到之处,皆能带动起朴实之风。
晚年到各处立办道德讲习班,宣讲凤仪先生所阐发的“三界”、“五行”、“四大界”,颇受广大后学们的欢迎,年逾八旬,犹诲人不倦。终年八十有余。
4、赵品三
赵品三名万金,一八七五年(光绪元年)三月六日出生于朝阳县北四家子村。世代业农。品三年轻时体质素弱,后突患瘫症,一病七年,奄奄待死。一九O九年二月,凤仪先生宣讲善书,劝世化人,走到北四家子村。赵品三听说先生讲病非常灵验,便请先生给他讲病。
先生为他讲“明心见性”的道理,怎算明心呢?是你心里把每个人的道都明白了,才算明心。怎算是见性呢?得知道自己的禀性,是什么色,什么味?发动的时候,有多么长的劲?才算见性。能“明心见性”病就好了。
第二天,先生到他家去讲病,吃饭时,品三因事不遂心,稍不乐意,气禀性就发动了。他只觉得他的禀性像一股黑气似的,从下边往上升,和眼睛一般齐,他自己说道:“啊!好个'小鬼’,还是你呀,你又来了!”他这么一说,只觉得黑气唰一声落下去了。他就大笑起来,先生也笑,旁人都发愣了,问他:“你怎的了?”他说:“叫我把'小鬼’扯着腿摔死了!”他拍着巴掌跳下地去,给大家磕着头说:“大喜呀!大喜呀!天赦洪恩了!”先生在旁边笑着说:“又扒拉出来一个!”旁人也不知道是说的哪里话。他乐着乐着就大哭起来了。他这样一会哭一会乐,七年的瘫痪竟从此痊愈了。
赵品三病好了之后,便随先生到各处劝善化人,提倡女义学。
赵品三在劝化人的时候,以其七年瘫症不药而愈的亲身经历来劝人是最有说服力的。如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随先生在德惠县大讲产时,赵品三与李子和、王天龙等人负监督助讲之责,结果“开性”的人很多。
品三在劝善办学中,化人许多,声望也很高了,然而凤仪先生说他缺乏“立命”的过程,所以必须矮下去,身体力行,能让众人宾服了,才能使“命”充实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尽性立命”之目的。为此,特命赵品三去给怀德县李家粉房村李家尽义务做饭,借以度化李家,使全家人向道。不到一年,博得男女老幼的无限钦敬。李家有人给做饭了,媳妇们都可以到女义学念书。先生说:赵品三把“命”立住了。
民国十四年春,赵品三、王白守坤、孟良璧等人组成讲演团游化黑龙江省,开化了拜泉一带善风,为张维垣讲好了病。会上孟良璧女士的讲演,打动了维垣的父亲张振之,成立了拜泉县女义学。
民国二十年四月,赵品三随先生参与奉天省长翟文选家的宴请,省长得知品三出身寒微,并患过瘫症,如今可以劝化人民改恶从善,成绩显著,极为敬佩。
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朱循天创立昌图县亮中道德新村,得到赵品三的鼓舞与支持,常住新村中,掌握新村的发展方向,并进行性命伦理学说的教育。一九四四年逝世于该新村,终年七十岁。
5、高正午
高正午名元中,海城县新台子村人,一八八三年生。兄弟四人,排行老四,是腾鳌堡宣讲堂的宣讲生。一九一O年(宣统二年)正月,凤仪先生自营口到腾鳌堡宣讲堂,去新台子讲善书时,高正午初与先生相见。此乃先生于乞讨访道之前,故高正午是辽海一带创办女义学前辈中最初与先生相见者。
高正午受张雅轩兴学的影响,立志在自己村中立一处女义学。他哥哥们反对,为了办学,他哥哥们和他分了小家(只分收益不分财产),终于成立了新台子女义学。
高正午后来于张雅轩“功成身退”北上吉林、黑龙江创兴女义学时,则出任海城腾鳌堡淑贞母校主事人。民国十五年被举为东三省兴学会会长。倡立锦县高桥女义学。张雅轩被校债逼得要投冰窟窿时,高正午送款解救了难关。
民国十六年率领游行讲演团进山海关,在昌黎、乐亭等县游行讲演,伴同党剑尘,党蕴斋叔侄创立乐亭大家坨王庄女义学,闫格庄女义学。又有李资深倡设滦县、抚宁,迁安等县女义学。高正午等人讲述凤仪先生阐发的性命(三界、五行、四大界)伦理学说,由李毓麟记录整理为《修齐宝录》一书出版,普行于世。对王凤仪学说的发扬起了巨大作用。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历任辽宁省女学和会体以及长春总会的领导责任。凤仪先生、张雅轩都在高正午对东北女义学总负责时先后逝世,殡葬一切事宜,均经其负责办理。
凤仪先生归天后,高正午奉行先生遗嘱,倡办道德新村。一九四一年冬,祁春生决定捐献在昌图县亮中桥的良田,作为建设新村的资产。翌年(一九四二年)三月四日(正月十八日朱循天、刘秀琴,夫妇便偕赵安邦、于仲莲夫妇,开始走向农村,建立了第一个新村--亮中新村。实行凤仪先生“房子要小小的,钱要少少的,人要好好的。”之遗言,创兴先生理想的实践园地。高正午亲自下乡领导,风尘仆仆,不辞劳苦,在当时复杂多变的艰苦环境中,对凤仪先生的学说,理想与事业坚定不移,排除万难,以继承之。
女义学遍及东北时,高正午被推举为全体女义学的总负责人,直至晚年。逝世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卒年不详。
6、朱耀庭
朱耀庭吉林省怀德县黑林镇人,一八七四年生,业农。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七月见到凤仪先生,以后和王富庭成立黑林镇女义学。
他闻道后即身体力行。民国十三年参加海城腾鳌堡淑贞女校讲习大会,一心专悟老爷子道,七天果然大悟,乐了三天,知道了自己从前因脾气不好,致使全家人苦苦恼恼。自己专好看别人不对,每天生气上火,打儿骂女的,竟惹得亲人变成仇人。知道自己好耍脾气,是全家苦恼的根源。
朱耀庭讲习后回家时,一改前非,当家人的面下决心,悔过自新,从此,改变了全家人的精神面貌。不再为自家发赌,止住贪心,四子一女全都投身到公益事业中,舍出自家的财产,兴办女子义学。
民国十四年,长子广纯在安达家庭教育大会中挑水得道,在两千人参加的大会上树立了典型。一九三五年在安东女义学和分会负责德育工作。次子广德本是木匠,奉父命入顺山堡男义学读书,毕业后亦为义学服务。三子广生擅长讲道化人,曾为奉天省长翟文选讲好胃病,翟省长竟称他为老师,四子广福,年轻有为,亦为公益服务,体父志、立身行道。女儿承远,在女义学读书,毕业后投身于道德场中。朱家四子一女,皆步其父之后尘,并有突出成绩,凤仪先生称朱耀庭的五位子女为“朱家五桂”。
朱耀庭为兴办女子义学,舍出了全部家产四百亩地,一处房基,成为净底的道德家庭。其妻朱葛继孟对丈夫的善行义举,步步支持,可谓助夫成德。
朱耀庭自从明道之后,把妻子儿女都领在道上,大割大舍,公而忘私,乃道德场中,知行合一,勇于实践的著名有道之士。
晚年久住于安东安老院,主持对老人们存心养性提高境界的教化工作,直到终年。一九四三年逝世于安东,享年七十岁。
7、刘惠忱
刘惠忱名常廉,一八七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出生于辽宁省安县五间房村。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始得与凤仪先生相见于盘山县高升镇宣讲堂,惠忱闻道有悟。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先生到刘惠忱家,惠忱深解兴办女子义学的宗旨与意义,立即舍义学基金七百元。当时腾鳌堡淑贞女校很受海城教育局的刁难,惠忱和张雅轩去沈阳求白佩珩(白永贞曾做过知府及省议会议长),张星南(曾做过省议会议长)之助,才得在省教育厅立案,校务由此得以进展。
刘惠忱前妻白氏,是白佩珩的胞妹,夫妻感情甚笃。不幸早逝,续娶金孝慈,未曾读书,刘惠忱因此郁郁不乐。张雅轩劝他们立女义学,金孝慈首先赞成说:“他死去的女人念过书,所以他很想念她。若能立一处学校,我也好跟着念点书,开开知识。”于是成立了五间房女义学。
寒假时,刘金孝慈夫妇请李子和和义学老师们到他家,开了一个月讲习会。最后一天,刘惠忱正在听道,见他的祖先进来,坐在祖宗龛上听道。正当此时,他们的族长,从大街上骂着走来,骂他们不好好过日子,招些狐群狗党,开什么男女混杂会!刘金孝慈见情形不好,急忙迎出去,在大街上给族长跪下说:“今天就叫他们走,您请回,给惠忱留点面子。”
秋天收割打场时(脱谷),小半拉子(农村童工)不好好做工,刘惠忱生气要打他,他说:“怎么?善人(做善的人)还打人吗?”刘惠忱一听,打不下去了。想起先生说过,“打人是恶人”的话了,觉得很惭愧。从此他才体会到先生说的“道是行的,不行没有道,德是做的,不做没有德”的道理。便立志“以礼待人”,并同其妻刘金孝慈相约,实行“夫妇相敬如宾的道,你恭我敬。”成为夫妻和睦相处的榜样。后为办女义学舍出大部家产。
一九二四年冬海城腾鳌堡淑贞校开讲习大会,参加人员五、六百。刘金孝慈先期到会,及惠忱来到,孝慈叩头说:“夫君你可来了。”惠忱大为感动,以为她必是得道,不然,何以如此?自计若不如她,又何以为夫!出席讲道后,先生为之批评说:“你虽有信心,但未能诚,今后要盖住锅,诚意悟道。”惠忱说:“心念不易死怎办?”先生说:“你念志意心身,常了心念自然死了。”惠忱照话作去,果觉心清如水,后开性明道。他与朱耀庭是此次大会明道者最优的人。
一九三二年刘惠忱参加北京扩大游行讲演团,与孙守五同赴绥远,主讲伦理道德,颇受欢迎。
刘惠忱对凤仪先生的性命学说得其精髓,在每次讲习班上,总是阐发得精辟透彻,学员极易心领神会。晚年经常深入活动在基层,实践凤仪先生“下达”的遗嘱,不遗余力,死而后已。一九四八年逝世于沈阳,享年七十一岁。
8、关刘国南
关刘国南字化行,女,海城县周正堡人,出生于一八六五年。幼年未受师传,自习读书。长适关家,不久,夫死居孀,以其年轻姿秀,故恶棍欲夺其志,国南则自怀剪刀以自卫,矢志不渝。
一九一一年,东北著名女义学创始人、性理疗病大师王凤仪先生为海城周正堡王恕忱之转食症劝愈后,引起同乡张雅轩极大兴趣,因而信从凤仪先生,罄产创办女子义学,聘关刘国南为老师,学校设备极其简陋,但关老师(老习惯称为关老师)克服各种困难,进行教学。不仅教学有方,校规严谨,教学生文字,且教学生做人,注重实行,说到做到。如教“孝”字,学生必须真正做到孝敬父母,不顶撞老人,帮助父母做活,不让父母操心,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孝字。余可类推。学生都能按关老师之要求行事。不久,学生家长皆奔走相告:女孩上学不仅识字,而且懂事了,回家能自动干活,且知礼仪。因此村上纷纷令女孩上学。女义学从此兴起。由于张雅轩的不懈努力,逐步扩展到海城境内以及辽阳、辽中、台安、盘山等县。关老师教出的学生,以后多为女义学之优秀教师。一九二八年曾去安东办学。一九二九年一度去北京义务任教。推动女义学之发展。
三十年来,关老师为东北之女义学培养出许多师资。凡属有名之义学女师,无不出自于关老师之门下。因而关老师与王白守坤同为德高望重的义学女师的老前辈。其晚年,于女义学遍及热、奉、吉、黑之时,则关老师之声望愈隆,及老年鹤发童颜,犹各处演讲,对王凤仪之性命伦理之学,造诣颇深。且青年守孀,备尝辛苦,高风亮节,堪为女中魁元,年逾古稀,仍诲人不倦。故凤仪先生称赞说:“若关老师者,未曾读书,而能为女义学开创之老师,可谓功成德备矣。”逝世于一九三八年,享年七十四岁。
9、孙周静轩
孙周静轩名淑坤,女,一八八七年(光绪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穆家堡。成年后嫁孙恒昶为妻。兄孙恒文在疟疾后患鹤膝风,由凤仪先生给讲好了,因此发出信心,对先生非常敬服,静轩也从此信仰先生。民国元年,他们夫妇用自己的住宅成立穆家堡女义学,孙周静轩自任老师。成为初创女义学的老师之一,直至其年老,人皆以孙老师称之。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四月,海城周正堡淑贞女校王恕忱到辽阳县高力堡查学,因受诬告被警察逮捕,捆绑起来,用种种非刑拷问,送往辽阳监狱去了。不久,辽阳唐马寨巡官罗光远,带数十马警到穆家堡捕孙恒昶(周静轩之夫),也用严刑拷问。是日晚,罗光远衣亵服,光着脚横卧静轩的炕上,笑问邪教的证品,静轩正颜厉色说道:“我们只知道办义学,兴教育,教导乡愚,明白道德,我们又有什么邪呢?你不信,任你搜索。”马警就在院中大事搜查,竟无所得。孙恒昶被带走,十几日才放归。后由台安县长崔国光向辽阳县致函证明女学绝非邪教。张雅轩又亲至辽阳县谒见县长为王恕忱雪冤,王恕忱在狱中一百一十六天,始得出狱。但辽阳境内七处女义学暂行解散,海城境内义学也大受影响。后由刘玉清的内兄陈兴亚任东北宪兵司令证明,女义学始得复兴。
孙恒昶受此番打击与折磨,卧床不起,于翌年七月二十一日故去,年仅二十七岁。临终时明道,谆谆嘱咐其妻孙周静轩说:“我是为义而死,希望你能继续我的志向,努力办学!”静轩后来果然捐献大部分家产,创办女义学。
一九二О年九月,孙周静轩的儿子汉生患病,腹中有血龟,先生偕其母子云锦州高桥求医治病,先生对她说:“即使孩子的病好了,他的命也不能在啦。”在高桥医治两个多月,病真治好了。回来时,静轩先到娘家,外祖母见外孙已好喜出望外,把所藏的蜜渍水果拿出来给外孙吃,晚间立时犯病,急用大车送归,未至家孩子就死了。先生曾说:“我怎知他的命不能在啦呢?这好像麦子已经熟了,虽然用药水泡上,它也必死,和这理是一样的。”
张雅轩为办女义学,债台高筑,被逼得要投冰窟窿时,孙周静轩及时送款,解决了难关。
一九二四年春,女子义学已发展至黑龙江省,王白守坤、孙周静轩、偕杜朱玉珊。戴闻淑贤共乘牛车,自带吃粮,游行讲演于安达附近七县,善风大开。后又同高正午进关,创办乐亭一带女义学。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女义学已遍及东北,孙周静轩是长春总会领导全体女义学负责人之一。
孙周静轩一生,自从创办女义学以来,丈夫和儿子相继死去,逆事叠出,屡受打击,然而能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坚持为公,直至老年。堪称女中之魁首。二十世纪末期,逝世于沈阳,卒年不详。
10、李赵璧
李赵璧名连城,一八八О年三月二十一日出生于朝阳县团山子村。
一九О八年(光绪三十四年)朝阳羊山永庆当歇业,所出的很多凭帖(票子)不能兑换,当地百姓都愁日子没法过了。被坑害的人太多了,凤仪先生为了解救民众的困难,乃招股接办永庆当,改名为善德当(详见《开办善德当》)。当时李赵璧(先生的表侄)出的股本最多,并担任当铺的承办(经理)。不料维持一年多,把以前所出的票子都收回来了,善德当又结束了,结果积下四万多吊外债。先生声明:“所有这些外债,都由我一人承担!”当时其他股东有严追逼索实不可解者,李赵璧还给代付一些。
后来李赵璧听说先生在东三省创办了许多女义学,以为必能化缘,还善德当的饥荒,不远千里赶来,随先生游行各地。民国十四年安达大会,眼看有人要替还善德当的饥荒啦,他满心欢喜,想不到却被先生一口回绝,完全落空,大失所望。
这时李赵璧才往回想,当初办善德当时,虽是先生提倡的,可是自己是承办,而先生是本着道义,才独自承担这笔巨大的债务。现在眼见北省各大慈善家,因为舍不着钱还不满意。而他自己因为一心想借机会要钱,竟把做善的念头全忘了!赵品三本来贫病交迫,现在都得了道,论哪样,我李赵璧不比他强?反而走在人前落在人后!如今钱也没得着,道也没得着,这不是自误机缘吗?
一日,在海城淑贞女校的井侧,李赵璧对先生说:“二叔,善德当的饥荒,杜绍彭要还你不要,高正午要还你又不要,你说不要东三省的钱还债,我是热河省的人,要还这债中不中呢?”先生说:“你能还太好了。”李赵璧决意破产还清此债。
第二年(一九二六年)回家,跟他妈和妻商妥,变卖家产,还清善德当的饥荒,共合银元八千多元。其族人以赵璧无嗣,所有财产族人可以分得,今见他毁家还债,都来吵闹打骂,赵璧笑而不顾。其老母与妻候慕贞更勉励他,终于完成了此事。
先生说:“李赵璧和世界合伙了。办善的饥荒是佛爷巴巴,得神去拎。这回李赵璧把善德当的饥荒捡去,就是'万两佛’啦!”
以后李赵璧随先生到各省劝善办学,纯为公益事业服务,母亲在安老所,妻子尽义务。
一九三七年四月,有人由朝阳回来,向李赵璧说:“你早年典出去的房产土地,现在你要回去还能找回死契地价三千元。”先生说:“那可去不得,那么做,你家族人听你发财啦,他们都找你来,那叫凶神立刻随身。你的家庭业已好啦,你母亲死出德来啦,死后,辽源会上成立老太太讲习班,那就是佛光普照,你得乐起来!人受苦受罪,全是受钱的害啦。”他听先生的话才把心死啦。
卒年不详。
11、白抚宸
白抚宸名克忠,一八七九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千山站,素性善良,喜欢听讲古人的善行义举,仰慕扬一孝母成仙。他长兄白子安是秀才,他是个白丁(没有功名),他觉得一辈子也赶不上哥哥,心想要能成个神仙,不就比秀才哥哥强了吗!听说凤仪先生给王恕忱讲好病,他又没念过书,守坟明道,才会讲病。他以为真的遇见活神仙了,非跟先生学不可。便随先生宣讲善书,劝善办学。
一九一一年,先生给白抚宸的父亲戒了酒癖,他嗜酒特甚,日夜必喝六次酒,手都发颤了,听信先生的话,真的把酒永远戒除了。从此更增强了白抚宸对先生的信心。同时他父亲又命长子白子安设立千山站女子义学。
白抚宸跟随先生周游劝善,提倡义务女学。日久,他也学会看性讲病,天天走百家门,讲病齐家,人称他为“白神仙”。白抚宸在海城母校困难时期,常偷家中的米,送给义学。
一九一八年春,先生偕白抚宸等北上,中途到沈阳,有魏老太太请先生和白抚宸吃饭,打的荷叶饼(俗名春饼),魏老太太看他们吃饼像吃普通饼一样,她便用荷叶饼卷各样菜教给他们吃法,抚宸有些害羞了。饭后出来说:“今天丢人了,连春饼都不会吃,不叫人家笑话吗!”先生笑道:“那有甚么?先说学会吃春饼了。”由此北去怀德。
一次,白抚宸随先生往西城去。一天早晨,大家都起来讲善书,他因患泻吐病,蒙着大被躺着。先生说:“你们猜白抚宸做什么呢?他和家人打仗呢。《济公传》上有个不孝的人,早晨去打香油、醋,被济公一指,他跑出八百多里。白抚宸像那个小子似的。”他因先生说对了,忽的就起来说:“我还是那个小子呀!”哈哈大笑一阵,病就好了。因先生说到他心里,所以好了。一九二五年八月,先生偕张雅轩,白抚宸、张子嘉等到安达,筹备开家庭教育大会。拟集全体义务女校之职教学员,专事研究伦理,以期深造。
一九二八年冬,在锦州万全奄开一大会。白抚宸讲演,口若悬河,词皆叶韵,尤其道因果报应,很得众人之欢心,然不能达于至道。先生告诉张雅轩说:“你看看抚宸腰里(衣兜里)还有钱否?”雅轩笑说:“他早就没有钱了。”先生乃一再严格批评他,抚宸心灰意冷了多日,才知先生批评他的意思。他如果有钱,大有逃归故里之势。
白抚宸经过先生严格批评之后真的跳出肤浅说讲的圈子,向道的深度广度钻研体验,境界有了很大提高,跟随先生兴学劝世,奋斗终生。
终年不详。
12、王白守坤
王白守坤,一八六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朝阳县二道沟村。一八八六年(十九岁)与王凤仪先生结婚。家贫困,伺奉两辈老人(祖父、父亲),任劳任怨。
一九О五年(三十八岁)九月赴义县杂木林子女义熟读书。翌年锦县十里台张世俊家立女义学,白守坤任老师。一九О七年与子国华同在高桥教书,守坤教女义学,子国华教男学。人多赠以好衣物,先生说:“我叫你们转移风俗,谁想你们被风俗转了!走吧,到别处去吧!”离高桥后,先生又对守坤说:“我们为改善风俗,哪能在一处久住呢!”
一九О八年凤仪先生已办学三年了,共有女义学六、七处,学生三百左右。朝阳县根德营子秦家亦立女义学一处,白守坤在此教学,学生六十余人。宣讲堂赠与白守坤菜金二十吊,他用这钱买些书籍纸笔分赠学生。学生没有书的,他就用纸给抄写,因此学生都爱之如母。宣统二年(一九一О年)守坤自感学力不足,又入满屯高等学校念书三个月,学膳等费由子国华供给。
朝阳府设立女学校。前年,王知府乃文斌下乡,曾到根德营子女义学视察过,知白守坤教学很好,乃请她任教,给月薪八两银子。知府常到校内视察,白守坤教学严谨,用度又俭,所以年终考勤竟得第一。这时国华考入奉天省立两级师范学校,有母亲薪金供他,乃得入学。在两千多名学生中,考得第三名。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白守坤仍在进朝阳官学任教。这时凤仪先生已在海城一带兴办女学,因民国初建,教育革新,为了提高师资能力,特领几名女师来朝阳就学。遭劝学所所长赵玉山和校长田某拒绝。先生乃领这几位女师到郭家窝棚在张四先生院内成立女义学。先生叫白守坤立即辞职,回来教女义学。当时官学正需要女教师,又为增薪至十二两银子。先生道:“我们为的是改造世界,岂是只为挣几两银子呢!”对守坤道:“你若再为挣钱而教书,路子就走错了!”白守坤真就辞职,到郭家窝棚女义学教学去了。每当寒暑假王田华介绍新教法。至一九一五年,先生游行朝阳各乡,善风大开,女义学又复兴起来。
一九一四年三月,王白守坤,李子和、何关淑娴编成一团,视察辽、海、台盘女义学。
一九二二年,白守坤、孙静轩等随先生北上怀德,德惠一带女义学视察,又到农安县新立的女义学查看。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春,王白守坤、孙周静轩、杜朱玉珊等共乘牛车,自带吃粮游行讲演安达附近七县,善风大开。
晚年,久住长春,掌握道根(妇德女道的根本)。后期,到朝阳凤仪女子师范学校安养,一九四八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13、刘振明
刘振明朝阳县人,素性忠直,乐善好施,是凤仪先生的挚友。先生于一九О九年(宣统元年)招股开办善德当,为解除当地百姓的痛苦,(原来永庆当发出大量票子,因歇业,百姓手中的票子没处换钱去了)。结果因经营不善,一年多就失败了。在没结束之前,刘振明想搭救先生,先生说:“当铺糟了,你别前来啦!”撵他三次,他就不让啦。他说:“你能学羊角哀舍命全交,我也能啊!我来你怎撵我呢?”刘振明除自己全力支援外,又化徐某(好善的徐家)一万吊钱,因此当铺才又支持一段时间,但终归失败了。
一九一О年先生东来,先到营口,三月同刘振明北往各省,实行乞讨访道,要饭三个月,走路两千多里,历经许多艰苦。他们从朝阳到双城堡,一个孝子贤孙也没遇着。要抓忤逆,闭上眼睛伸手就能抓着。但从反面学会许多道理,从而更坚定劝世兴学的志愿。刘振明志在成佛之后再度众生,凤仪先生志愿是先度众生而后成佛。回腾鳌堡后便分手了。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秋,先生深知转移世风全在劝化,因此和刘振明等人约定,在朝阳游走三圈。带过八十多人(详见朝阳女义学复兴),目的为了劝世化人,清偿宣讲堂债务以及振兴女学。
后来,刘振明到朝阳南华严寺出家为僧。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先生率众返朝阳开化善风时,曾到朝阳南华严寺,一访故友刘振明,他法号蕴虚,其持戒最严,日持戒板,监视诸僧,有犯戒者,则立责之。自云:我非管人不能成佛。先生说:我立志不管人亦成佛。二人分手,各行其志。
一九三七年,朝阳地方官兵,下乡搜查枪械,至南华严寺。问寺内有无别人私藏的枪械?蕴虚和尚说没有。不意却从寺内搜出私枪,原是土匪暗藏的,刘和尚确实不知道。因此却被官兵毒打一顿。他不但毫无分辩,事后也无怨言。先生在长春听见这件事就说:“刘和尚挨打,就像佛被哥利王割截肢体,他始终没说,是真成啦!”
蕴虚和尚圆寂时,预示时日,至期自焚,火焰起时,口中念偈曰:“今日来发火,蕴虚你别躲,烧掉假骷髅,本性没有我,烟火现法身,才算真了脱!”说毕,丈六法身,从烟火中冉冉升空。围观四众,纷纷顶礼,度人无数。达成他“先成佛,后度众生”的愿力。
14、何关淑娴
何关淑娴是王白守坤在杂木林子求学时的同学。其翁父何镇瀛(锦县白庙子人),开药铺当医生。他女人抽大烟(鸦片)。长媳(关淑娴)居孀,次媳有病,不生育,还有个女孩。先生对他说:“你家是阴魂阵,像一树两个枝。大儿子死去,是干了一枝。二儿子挣钱不给家用,这是不透气了。二儿媳妇有病,她到夜晚喉咙里准像拉风匣似的,这是阴痨,万不能生育,这是来把守子弟关的。你的女儿不到几年就出嫁了,再过几十年你家就要灯消火灭了。”
何镇瀛说:“那么还有没有救法呢?”先生说:“你立时把药牌子摘了,到宣讲堂去尽义务,给讲善书,你大儿媳妇去念书,把药架子抬到宣讲堂去好舍药,舍了就好了啊,这阵就可以破,但可必要伤人,你二儿媳妇得死。”何镇瀛说:“伤人也得破!”他就立时照话做去。长媳念书后,就出外教书,人都称她为何女师。第二年,他二儿媳妇真死了。先生募赈,何镇瀛写了两千吊,只取三分利,不动本,三年代销。何女师说:“这么做(只取三分利),我家就写五千,我娘家也写一千。”最后,她又说:“我若不怕人家疑惑我家穷,没人把闺女给我家做媳妇,我还多一点。”先生说:“你以为人家是怕你家穷才不给你们家做媳妇吗?不是啊,是因你婆婆抽大烟,你又很厉害的。”她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我家要断了后,还是我的罪呀!”先生说:“那可不!”她说:“我非化性不可,禀性不化,我就一死。”先生说:“你要真能化性,我就给你小叔子(丈夫的弟弟)保媒,你看日子吧,明年娶媳妇。”她看到明年五月初六是吉日。先生说:“那时我若保不妥媒,我也一死!”说完,先生就走了。
不几天,何女师就病了,由于立志,病很快好了。
第二年(一九О七年)正月何女师又病了。先生去看她,她说:“我化不了性,我就碰死。”说着,头顶上就起有茶碗大小的一个包,她说:“翁父对这火盆(头上的包)打三下就下去了。”这包下去之后,她对先生说:“你老不要走,明天还要作十天法,中间有表演贫害贵赌四种家庭。”有人去看她,她就磕头,为的是赎她不会当人的罪。她说她丈夫当医生,曾药死两个人,他翁父曾药死三个人,必舍药三年,买鱼鸟放生三年,何家才能有后。
到了第九天,叫作哭法。她婆母仍在炕上抽大烟,她嘱咐小姑子,要好好地侍奉婆母抽大烟,因为她老是我家的一位佛,假使要没有婆母,又哪来我们一家人呢?她坐在地下哭四方:一哭木位的小叔不能担,二哭火位的翁父不明理,三哭金位的小姑不能圆情,四哭水位的婆母,不爱夫,不爱子,不爱媳,不爱女,只爱黑水阵(指吸鸦片),已陷入七尺深了。他婆母正在抽大烟呢,听着这话,像火烧心一般,大叫一声,从炕头跑到炕梢去了。她在地下就用蒲扇扇着说:“我婆母毒火烧心了,我得给她扇。”人问她作什么?她说:“我婆母陷入黑水阵七尺深,我这么又扇又转是向外拉她老呢。”她跪着,转着,扇着,嘴里念诵着:“出来了,出来了!”不多时,她婆母说:“我不烧了,我好了。”从此后,永远不再想抽大烟了。第二天,她对看热闹的人们说:“我是个孀妇,这么作是为救我家庭,不是给你们耍着看的,请你们都回去吧。”当时人们都以为是奇怪事,所以来看热闹的挤满了院子,总有几百人。然后先生也走了。先生说:“何女师是'开性’了。”
直到五月初一日,还没有给保媒呢,别人提醒先生,他才想起来。先生就从锦州起,往西走,到一村就问,谁家的姑娘都不肯给。到团山子老李家有个姑娘,她母亲同意给,彩礼不用说,给啥穿啥。先生回去,何家已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何女师笑着说:“成啦,不然王善人绝不能回来!”初六日结婚。先生曾说:“那真可说是先天啊!”
是年,锦县杨兴屯成立女义学,请何女师为老师。何女师教学认真严谨,不仅教学生念书,而且教学生做人,所以颇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一九О八年(光绪三十四年)朝阳县根德营子秦家立女义学一处,何女师、白守坤同在此任教。朝阳知府王乃斌下乡验尸,归途至根德营子时,先生在此领导乡民迎接知府,何女师率领女义学的师生们掩队欢迎,唱欢迎歌,请大人训话。知府见何女师举止端方,应对合礼,谈吐文雅,并亲自考问学生。知道先生办的确是规矩谨严,教学有法的学校。
一九一一年何女师在锦州附近邰家屯女义学任教,学生三十八名,这时先生已在海城辽阳一带创立义学,缺乏老师,先生便步行去邰家屯,打算请何女师东来任教,学生们听说来请何女师,便齐声哭号,不放行。后来先生又请别人东来任教师。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四月何女师随李子和、王白守坤组成一团,协助先生视察,辽、海、台、盘各县女义学。
何关淑娴与王白守坤同是早期女义学创始的老师。
15、朱恕忱
朱恕忱一八七六年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朱家房子村,父朱德普,以教读为业,好施舍,扶困济贫。恕忱业农,家道小康。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朝阳王凤仪先生创办女子义学,已发展到辽、海、台、盘一带。海城县周正堡淑贞义务女学,为培养师资,张雅轩组织五十六名师生去台安县崔国光县长倡办的女子师范讲习所学习,两地相距百余里,途中无栈店,因投宿于朱家房子朱恕忱家,他深信女子教育之宗旨。次年,自家立女义学一处。他为办女义学,前后共舍学田一百八十五亩,舍钱不下六千元。
一九一七年张雅轩为办女义学舍尽了自己的家产,校内债台高筑,无力清付。是年冬,有来讨债的,雅轩便就于腊月十五日还钱。他心里这样想:我办女义学是为救世界,若有天理,自能感就仁人相助,否则,我就投冰窟窿一死。朱恕忱赶大车到腾鳌堡卖粮,到周正堡问张雅轩校债事,雅轩说:“到十五日就有办法啦!”当时朱恕忱信以为真。卖完粮返家后,夜间失眠,越想张雅轩的话越可疑。次日一早,又赴周正堡淑贞女校,问张雅轩说:“你说十五日有办法,是谁送钱来呢?”张雅轩不能答。朱恕忱说:“王善人没有消息,我相信没有人送钱给你。今冬我卖粮,还有五百块钱,先给你救急吧!”张雅轩不敢受。朱恕忱说:“我不是为别的,只为你弃产兴学,略表心意就是了。”于是解决了雅轩的难关。
一九二二年,女义学已发展到德惠一带,凤仪先生偕李子和,朱恕忱等人在德惠、农安各县女义学视察,发现问题便及时解决。
是年冬,先生在德惠县郭家屯泗水堂孔明伦家女校和太平松山李向荣家女校开办大型讲习班,不到二十天“开性”的人很多。朱恕忱随先生游行两处间,因而道气极盛,此次明道者不少。
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在德惠讲习期中,朱恕忱早起工作,被冰滑倒,由耳内出血,约一小盆,昏迷炊许,复苏,精神错乱,人皆忧之。凤仪先生说:“不怕,他不能在外边死,一月后就好了。”后果然如期而愈。
一九二四年,朱恕忱、孙静轩、朱广生、侯向琳等人,在吉林省境内铁路沿线游行讲演。石维禛是清末秀才,很有学问,特请讲团至长春市开讲演大会,会后长春二道街李公祠成立女义学。该团又向长春、九台、永吉三县各乡镇推展,创立女义学多处。
晚年安养于其三子朱循天所创办的亮中道德新村安老所。一九五一年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16、赵士奎
赵士奎锦县杨兴屯人,人都呼他为赵二车夫。他哥哥是宣讲堂的主讲,他却极反对宣讲堂。有一次,他东家的媳妇得邪病,他哥哥叫他去请凤仪先生给讲病。他和先生同行,回来时,一面走,他一面吵嚷着问:“怎个事呢?你一讲她就好。”嚷了一路。
先生说:“你也不用问我怎个事,我问你怎么个事吧。你东家怎花双份劳金(工资)雇你赶车呢?因你赶车时,一样多的马力,人家拉两千斤,你能拉三、四千斤,人家赶不好的车,你能赶好,你那是怎个事呢?你不知道我,我可知道你,你是把牲畜的性得着了,和车马合一了,马耳一动,马尾一摇,你都知它是为什么事,听着车的响动,你就知道车好使不,没有别的,你就是得着牲畜的性和车马合一了。我也没有别的,我把心性得着,和世人合一了,所以人们都乐意听我的话。我知那病人前生好用吊坯打狐狸,狐狸至死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所以她得这样病。当病人独坐时,你偷看她,必像生气似的。”
说到这里,赵士奎就佩服先生了。他就下决心研究他们屯中各家的道,三个月没说闲话,果然悟明白了。有时他深更半夜去叩人家的门,告诉人家的道,因此,人都叫他“赵二神仙”。是先生早期后学之一。
17、杜绍彭
杜延年字绍彭,黑龙江省安达县人,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少年家贫,兄弟五人,绍彭行二。他们为了寻求致富之路,决定学着酿酒,于是兄弟五人便分工开始干起酿酒的行业。以高粱为原料,以北大荒的荒草为燃料,割下的荒草,用牛车运到家里,酿出的白酒很受当地百姓欢迎,销路越来越广,附近几县的人都愿饮用“杜家烧锅”生产的酒,从此,杜家财源大开,越过越红火,人财两旺。二、三十年之后,竟成为黑龙江省有名的大财主。
杜家发财之后,绍彭便主张大做慈善事业。在地方上扶困济贫,有利大众的公益事业,总是尽力而为。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适值俄国大旱,大饥,民不聊生,杜家便整火车地向俄国灾区运送小米,救济灾民。绍彭大哥杜祝三押运粮车,写有《赈俄日记》,后不幸病死于途中。
一九二二年,王凤仪先生倡办的女子义学已发展到吉林、黑龙江两省,杜绍彭有机会见到了凤仪先生,一见如故,他对凤仪先生兴办女义学的宗旨极为赞同,乃于一九二三年春开办安达县女子义学。使当地的女青年都得到上学念书。
一九二五年秋,张雅轩与杜绍彭主持在安达开家庭教育大会,集热、奉、吉、黑四省女义学的学董。教职员工及部分学生,共一千多人,食宿于会中,大会经费除一部分善士助款之外,完全由绍彭家承担,会期两个月,专门研究王凤仪先生所讲的家庭道德,性命伦理学说。自九月一日开始至十月末结束,加上当地参加大会者不下两千人。道气充沛,盛况空前,记有《家庭集锦》一书,流传于世。此次大会之后,使东北一百多处女义学汇成一体。凤仪先生兴办女义学之宗旨,得到初步落实。
杜绍彭家成业就之后,广行善事,已成为黑龙江省著名的大慈善家,被推举为四省慈善总会黑龙江省分会会长。
一九二八年,绍彭年约五十,被选为江希张倡办的北京万国道德总会理事长(康有为为会长已逝世)。由绍彭介绍王凤仪与江希张会晤,形成“江王合流”之局面。
是年,由于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仍,灾民流离失所,杜绍彭协同朱子樵将军大搞赈灾活动,在北京曾设粥厂十八处,每处都有五、六千人。一九二九年,派出许多职员,助办山东、陕西各省赈务,将河南、绥远、陕西一带之灾童,集有一百八十余名,由北京道德总会送安达喇嘛甸子学田部,设立工读学校以教养之。
杜绍彭由于奔波公益事业积劳成疾。经常胃痛、噎膈、反胃、吐食。三弟杜鸣九陪他到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瘤,须动手术切除。绍彭想起王凤仪先生的性理疗病法,便决心不动手术,立志一定要用王老先生的疗病法,使之不药而愈。绍彭便同他弟弟鸣九抱着这个坚定的信念走出了医院,在回家的路上,同弟弟同顾往事,一边慢慢地走,一边深沉地谈论着,走累了就坐在路边石台阶上休息一会。
回忆起幼年进,一贫如洗,吃糠咽菜,稍长,兄弟几人,白手起家,经常到一望无边的荒草甸子去割荒草,凭兄弟五人的十只手艰苦创业,稍有积蓄,买了两头黄牛,拴了一辆牛车。这就是他们当时惟一运输工具,也是杜家主要家产,用割来的荒草学会酿酒。找到一条致富的途径。三十年后,成为龙江一带头号的财主。
兄弟俩边走边聊,越说越兴奋,越说心情越激动。谈到家成业就的时候,二人便哈哈大笑起来。想当年,赶着老牛车,走在几百里渺无人烟的北大荒上,夜宿草地里,为了防御成群的野狼,通夜点燃着如胳膊粗用艾蒿拧成的火绳,借这一点火光,既能吓唬狼,又能为自己壮胆……说到这里,二人便酸心地痛哭起来。
发财之后,广行善事,积功累德,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逢遇大饥年,他们向俄国灾区捐献大批救灾粮,救活了不少人。回忆到这里,又禁不住大乐起来。
兄弟间在艰苦创业的岁月里,茹苦含辛,同呼吸共患难,相依为命,友爱无间。但家成业就,人财两旺的今天,反而兄弟不和,妯娌不睦,自恨枉为一家之主,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伦常乖舛,家庭颓废,富而不仁,罪过全在自己身上,又怎能责怪诸弟,洞察至此,乃大翻良心,竟痛哭失声。如此哭而乐,乐而哭,哭乐多次,到家后,(当时住北京)竟致忘却了胃中有病。从而发愿,任可牺牲家产,也要大行善举。如此,天天忏悔自己的过错,天天发大愿心。
一个星期以后,又到协和医院去检查,医生惊异地问道:“你服用什么药了,胃瘤怎么抽瘪了呢?”由此,杜绍彭胃中的瘤,竟不药而愈了。
杜绍彭从饥苦贫困的少年,拼搏一生,直到家财万贯的老年,不断做善,越做越大,死而后已!终年不详。
18、徐子贞
徐子贞怀德县顺山堡人,是地方有名的富户。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先生偕张雅轩、李子和等到怀德提倡兴学。与徐子贞晤,并把徐母多年的心口疼病讲好,他生了很大的信心。徐子贞问先生:“你老没念过书,怎么明道的呢?”先生道:“我为了救杨柏,学羊角哀舍命全交,黑夜见白天,才明白了天道。”他又问为什么办女义学呢?先生道:“将来世界大同,男女都要明道。男子性清叫天清,女子意诚叫地宁。天清地宁,生下小孩赛神童!我为振兴女教,重立人根,才办女义学。”徐子贞说:“女义学有人办了,我想办男义学,你看好不好?”先生说:“好呀!这地方连私塾都没有,当然也需要男义学。”冬日,便在他家立男义学,是为怀德兴学之始,他从此担起怀德一带兴学的重任。
徐子贞舍钱办学,建筑校舍,当地人以为他有钱没处花了,都要把田地卖给他。因为当地没有开垦的荒地很多,卖出熟地另垦荒地,非常有利。徐子贞无法应付,问先生怎么办?先生道:“天要赏善啦!你买下来吧!”徐子贞便买了二百亩地,言明秋后付款。到秋天粮价涨了,又因有了学校,市面繁荣,田地也涨价了。人们都说:做善的真是“明中施舍,暗里天还啊!”
由于徐子贞的带动,怀德一带的女义学扩展了许多处。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十月,凤仪先生在海城腾鳌堡开办讲习大会,徐子贞、杜绍彭、陈俊一(东北女义学著名的三大善东)都来参加,他们在大会上真把财产名利对人们的诱惑力讲得非常透彻,并带头舍巨款,大家纷纷助款,很快就把淑贞女校的数万元债务清还了。
一九二五年秋在黑龙江省安达开两个月家庭教育大会,与会者近两千人,徐子贞也前往参加。在这次大会上确立“储金立业”制度,徐子贞舍立业金一万元,杜绍彭舍三万元,另有许多人施舍钱款,使立业制度得以顺利开展。
一九二八年秋,徐子贞已办义学多年,是怀德一带著名的大善士。其妻妾不和,争吵不休。先生在此主办学习班。一日,请会绘画的学员在黑板上画一艘帆船,让大家研究徐家这艘“善船”的现状,全校师生是在船上被渡的众生。先生说:“徐子贞是桅杆,妻妾是桅杆的夹杆木,他三弟徐来兴和全家男女是水手。现在夹杆木已朽,桅杆要倒了。”大家说:“桅杆若倒,船不能行,船上的客人怎么办呢?”先生说:“不好上别的船吗!”不久子贞病死。先生曾往吊唁之。
说来也怪,他死后,妻妾不但不吵,反而和好了。善士们来的也少了。
朱循天问:“怎么子贞明了之后,末路又迷了呢?”先生道:“这像阴天的时候,云稍破开,太阳得放一线光明,不久又合上了,他就像这个理似的。若真看破的,万有俱空,一切都不是我的,那才是真看破了。”
19、朱允恭,刘秀琴
朱允恭字循天,一九О七年腊月初三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朱家房子村的农民家庭里,父亲恕忱业农,母姜氏,甚贤慧。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朝阳王凤仪先生创办女子义学,来往于海城,台安之间,中途常留宿于朱家,因而朱恕忱深解办女子义学之宗旨,便于一九一四年自费成立女义学一处。此后,数十年,他常常跟随先生游走于东北各地,为兴办女学,曾施舍许多土地和钱款。循天于兄弟五人中行三。
当时朱循天虽年仅七岁,每天父亲施舍善款,他都手舞足蹈地喜悦,因而深得凤仪先生的爱重。一九二四年台安县初级师范毕业后,便看轻了财产利禄,以孝悌伦理为重,声明不承受祖遗之家业,让产于兄弟。不料这一声明竟引起未婚妻金德贞的反对,然而循天并未因此而动摇,并说:“听妻言,乖骨肉,吾所不为!”
一九二五年,朱循天随凤仪先生北上安达,从事教学工作,他一贯本着先生“少挣钱多干活”的精神,博得学生和家长的称赞与依赖。一九二七年(二十一岁)年末,回台安故乡与刚毕业于师范学校的金德贞结婚,婚后,金氏仍坚持分家,然而循天不忘“让产”之初衷,矢志不渝。而金氏毫无改悔之意,故终成有名无实之夫妻。循天为了尽孝道,尽夫义,挣钱为母储金立业,为妻储金立业。
一九三二年,由于东北已沦陷,朱循天离开安达,随凤仪先生周游于东北各地。一日,在长春,凤仪先生兴奋地说:“朱循天可说是善德家中子弟的'状元’,一般为善者的子女,多半反对老人的主义,惟他能助他父亲做善事。”在周游讲演中,先生向他重点传授了为丈夫的“三刚”之道:性刚不动脾气,心刚无私欲,身刚无邪恶。
一九三三年春,朱循天本着“三刚”精神,返回故里,再行劝化金氏。先后去岳父家六次,金氏竟无礼相待,甚至被狗咬坏衣服,遭邻里之谩骂,她也毫不在意。但循天并不动气,仍是耐心劝说她,做到仁至义尽,结果金氏竟提出离婚,乃和平分手。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此可见其人矣!
凤仪先生闻其劝金氏六次之经过,毫未动气,立住男人之刚正,乃赞叹道:“朱循天不愧为'三刚状元’了!”一九三四年(二十八岁)一月,海城县宝石山子刘秀琴女士,曾任女义学教师多年,闻朱循天之操行出众,胸怀不凡,乃愿与之结婚,不仅不索彩礼,反而自带八百元钱(二姐文永特为卖二十亩地),为循天的两嫂(两兄为称母所生)储金立业,以解决朱家情节曲折,因果复杂之伦理关系(先母因父亲持枪走火而死),完成媳妇“托满家”之道。成为崇俭结婚者之楷模。
是年六月,朱循天在安达任教所记的《王凤仪先生语录》出版。
一九三六年七月十九日,朱循天跟随凤仪先生多年所记的《侍坐随笔》一至七卷,由王国华(王凤仪之子)编选分类,名曰《诚明录》一书出版。
一九三六年秋,凤仪先生命朱循天辞掉长春总会编辑职务,到怀德县范家屯,一边组建“新家庭”(道德家庭),一边背粪筐捡粪,遇着谁家的粪堆就倒在粪堆上。
一九三七年三月间,循天在长春服侍凤仪先生时,先生去二马路分会讲道,拒绝坐车,坚持步行于风雪中,命循天携一小凳,以备途中休息。此此矫正同仁们趋慕城市浮荡之习,力挽不正之风。三月末,凤仪先生又命循天去怀德县宋家店农场当“半拉子”(俗谓农村不能顶整个劳动力者),并对循天说:“你是三刚立住,五常圆满的人,现在要藏起来才成。若继续在这里(长春总会),准把你弄糟了,我叫你去学庄稼活,正是有深远的意义在里边啊!”循天虽是身体素弱的一介书生,但对先生的话决信不疑,竟毅然离开城市的舒适生活而从事农业劳动去了。
是年秋,凤仪先生的身体日渐衰弱,循天又回到长春侍奉先生。回顾春秋两次循天服侍先生,长时间日夜不离。先生不时与循天谈论当年创建女子义学的宗旨,慨叹当时上层人士竟背离原来创办女学之目的。乃示意循天要另辟蹊径,如何实行“下达”底层,建设道德新村的宏图大计,常常议论到深夜。尤其谈到性命之学的精深透辟处,竟如置身于天地有形之外,欣然忘我!这些议论,在循天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为后来“新农村”(道德新村的简称)的创建孕育着一股巨大的能量。此一时期,循天聆听之于凤仪先生的教诲,诚所谓“得天独厚”矣!
朱循天是东北有名书法家,曾为凤仪先生写墓碑。
一九四二年三月四日,为了遵循凤仪先生“改建社会,重立人根,要大作一番”的教导,朱循天、刘秀琴夫妇偕同赵安邦、于仲莲夫妇,有祁春生施舍大量的土地,便创建了昌图县亮中桥道德新村。开始时是租用一家农民的驴棚作为临时住宅,后来房舍才逐步扩大的。
一九四三年,有志于建设新农村者慕名而来,愿作村民。朱循天公布了亮中新村的《约法三章》:
一、不动性(脾气);
二、打粮归公;
三、遵守公约。
这是参加新农村的成员所必须遵守的条款。“遵守公约”一条是由全体村民共同研究确定的。共二十余条,其中最重要的有:青壮年男女,一律参加劳动,谁也不特殊;婚事必须按崇俭结婚原则,不索彩礼,不大事操办;不走人情来往来;不吸烟,不饮酒,不杀生;不供偶像,不算命问卜;不准放借高利贷;丧葬要俭,不烧纸;婚姻自主,不许打骂妻子儿女等等。
一九四三年,有河北省青龙县张定洲、周彭龄先生来到亮中新村,周彭龄变卖了全部家产携妻带子来此落户,并施舍二万余元(当时可置四百亩地),做为发展新村的基金。到一九四四年人员骤增,乃集资购置宅院一座及菜田一处,以作为村址。不久,便增至二十余户,八十余口人,成为崇俭结婚和储金立业者的实践园地。
新村设有女义学一所,由史熙平、祁穆如任教。设村民子弟小学一班,由周志根任教。并设有安老所、怀少园及识字班等。
每日朝会,全体村民集合在庭院里,高唱大同之歌《礼运大同篇》:“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毫迈的歌声,回荡在亮中新村的上空,它表达了亮中人们的胸怀,鼓舞着亮中人们的干劲。白日数十名村民兴高采烈地耕耘在亮中这块土地上,晚上,便端坐课堂讨论性天哲理。远近乡人无不对此感到诧异,知之者,以为是建设人间乐园,不知者,则以为是从远方逃荒来此的难民。然而,朱循天却被日伪警方定为“约视察人”,被暗中严密监视着。
朱循天负责讲述王凤仪性命哲理与伦理学说,全体村民,从其性命之学薰陶中寻求人生性天之乐趣,从其伦理学说的实践中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故近百名村民,所以能上下一心,融融洽洽,莫不是凤仪学说威力之感召。当时有东北名儒白永贞曾为朱循天题写一副对联:
道通月窟天根里,
身在清泉白石间。
此赞固当。
山东宿儒孙常卿(万国道德总会创始人之一)向往亮中已久,故于一九四六年夏,亲莅赞助,并长期留住亮中。
新村更设有“大同公墓”。昔曾瘫痪七年被先生劝愈后,随同办女义学之赵品三,乃第一位安葬于大同公墓者。
亮中新村创建不久,各地有立志效法亮中欲建新村的,大有人在。如东辽县、怀德县、营口县、开原县、苇河县以及亮中附近有的村镇,到一九四七年,常住人口已增至百人。刘秀琴负责全村的妇女工作。这些人,有的来自数百里,有的来自千里之外,背井离乡,赶来亮中,都以为自己“登上了这艘开往大同世界的航船,争作一名水手”,而感到无尚的自豪。
朱循天根据凤仪先生“四种家庭”的学说,强调新村的人们都要做到“净底”或“清底”的两种家庭,而要逐渐消除“混底”、“脏底”家庭。因此,在村民的认识和觉悟提高的前提下,掀起了一场“剁尾巴”高潮。周彭龄便首先斩钉截铁地表示态度,决心剁掉“尾巴”,家中仅有的房宅都卖掉,将钱款捐献给母村。消除“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现象。于是村民们便纷纷效法周彭龄的果断精神,形成一股“剁尾巴”热潮,使亮中母村更上一层楼。
新村在伦理实践上,真正做到了“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如赵安邦年老无子女,周彭龄的三子便主动作他们的儿子,更名为赵同。冯苏宪章无子,以董葆勋之三子为子,更名为冯大明。后来他们皆对父母尽了奉养之责。
新农村建立以来,前后共有柴玉玺与史熙平等十几对青年男女,实行崇俭结婚,增加了“新家庭”的成员。
一九四八年(朱循天四十二岁)亮可母村解体,分散后,各家便散居在亮可河之两岸。安老所的老人由各家分别供养。此后,朱循天再无新村各项事务的缠绕,除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之外,可集中精力,从事两宗大事:一是继续王凤仪学说的著述工作,二是继续实践伦理大同之道。
朱循天事亲至孝,母早逝,父年老体弱,循天夫妇耐心服侍。一九五一年,父恕忱翁病逝。循天夫妇欲本着大同精神做到底。一九五六年,偕长子式乾亲赴沈阳,又将孤独无子,晚年无依无靠的杜宋玉洁、杜曹玉琳二位老太太请到家中,长期奉养,直至逝世。
循天当时最为艰巨的任务,便是挤出早晚时间,整理编辑王凤仪先生的生平事迹及语录,此乃循天跟随凤仪先生周游讲演时期随时笔记之资料。凤仪先生逝世后,又于当年同创女义学的前辈口中,搜集许多补充与证实资料。前后凡四十年,记录数十万言。朱循天在当时极不宽松的条件下,从事写作是非常艰苦的。每逢阴雨天,便是最“充分”的著述时机了。一九六七年《王凤仪年谱与语录》一书脱稿。(二十五年后,一九九三年始由美国旧金山张恺升主持出版),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桩大事。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七日逝世,终年七十五岁。葬于法库县湾柳街村南山之阳。
凤仪先生曾于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说过:“我就教出一个朱允恭,我就能够回天交旨了!”对此言,朱循天可当之无愧矣。
20、王国华
王国华字化远,一八八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于热河省朝阳县南云蒙山前树林子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是清末民初东北著名的女子义学创始者王凤仪之子。
其父二十一岁时,在锦县十里台张表兄家扛活(佣工)时,常听表兄讲其先祖王英,文名重一方,写一笔好字。他便暗中立志,将来自己有儿子时,一定让他读书。所以国华八岁时,为其就读方便,筹办私塾一处。国华念书很聪明,成绩总是优秀。一九OO年国华十三岁,地方胡匪猖獗,私塾被迫停办,但国华辍学,总不甘心。适朝阳六家子立宣讲堂,宣讲善书,劝人从善。国华也常随父亲去宣讲堂习读善书,同仁看国华很聪明,年少有为,便发心协助供他继续上学念书。
一九O六年,其母白守坤(当时已三十八岁)在义县杂木林子女塾读书后,率子国华在锦县十里台张士俊家办男女义学。两校仅一壁之隔,其母白守坤于字义有不明白者,书之纸上由墙隙递过,由国华为之解释,母子二人在教学上互有促进。
一九一O年国华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学校读书,由其母在朝阳官学教书薪金供给,学习成绩优异,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每当寒暑假期间,他便为其父办的女义学老师们,竭力介绍新教法、新思想,虽溽暑蒸人、隆冬除夕,也不休息,对于义学之兴,实多贡献。毕业后,在沈阳教书数年。
一九一七年在朝阳大阪义学任教。一九二五年在朝阳羊山成立义学,名为“国华”学校。一九二九年绥中邓萼楼聘国华在绥中大寨成立“溯本学院”。一九三O年朝阳县长周铁铮请他回朝阳,在马公祠院内办朝阳女子师范学校。这便是凤仪女子师范的前身。一九三三年日伪进占热河时,王国华充当朝阳第二小学校长一年。一九三四年回朝阳女子师范,正式更名为“朝阳凤仪女子师范学校”。为地方官学及女子义学培养大批女师人才。该校纯属义务师范学校。
国华在日伪统治期间,虽任校长多年,但从来不穿“协和服”(日伪官场制服)。提拔他当教育局长,亦不去任职,从而惹怒了日本人。尤其三儿王辅民、四儿王翼民在黄埔军校读书事,被日伪侦知,竟以“反满抗日”之罪名,三次被拘捕于宪兵队,均被朝阳富商春和堂的孙寿堂先生设法保释。但仍未摆脱日本人的严密监视。
一九四二年冬初,大连西岗子道德会请国华云讲演六天,他把《中庸》思想之精华:“智、仁、勇三达德的民族正气贯穿在整个讲演中,激怒了日伪当局,于是日本人在西岗子'立本大饭店’以请客吃酒为名,毒死国华先生,终年五十五岁。安葬于朝阳凤凰山下王凤仪墓地里。生前著有其父之言行《笃行录》与《诚明录》两书。国华还有一心愿:在其父明道的通都岭上,立一石碑,刻上“豁然开朗”四个大字。还待后人来完成吧。
21、张维垣
张维垣字星阁,一九O五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拜泉县,父张振之,其倡办拜泉、克山、明水、青岗等县女子义学,广行善事。
一九二五年,赵品三、王白守坤、孟良璧赴拜泉县张振之家开讲演大会,张维垣患虚痨病,也在座听讲。他听孟良璧女士讲媳妇道,维垣认为孟女士是姑娘讲媳妇道,他很不服气地说:“义务学的先生不害臊,未出嫁的姑娘讲媳妇道。”孟良璧不知他是张家的少东家,看看他说:“你先生不用不相信我们这个团人讲的道,你自己照照镜子,你的面色青黑,定有虚痨病,性中缺土,信不着任何人。”维垣认为孟先生说对了,觉得很奇怪,便渐渐地服气了。然后,又由赵品三给他讲了病的根源,他的病大有好转。
以后张维垣的病屡有反复,时轻时重。后来凤仪先生云拜泉开会,维垣病得很重,听讲后必要从游,他妻子不同意,阻之无效,同仁把维垣抱到车上,直赴安达。病情有所好转。
一日,先生在屋中讲道,张维垣在外边散步,先生问大家说:“你们知道我把张维垣带出来的意思吗?”有人说:“叫他离开家庭换换环境。”有人说:“叫他散散心就可以好。”
先生说:“你们说的全不对,是为的叫他逃命。他好象个耗子(老鼠),他女人好像个猫,猫把耗子捉住,并不立刻吃,放在地下,耗子一跑它一捕,把耗子弄得半死它才吃了。维垣的女人伺候他的病,用心看护着,不叫父母兄弟到他跟前,把父母的慈、兄嫂的悌,全给割断了,这是断他的伦常根。把他请到老丈人(岳父)家,用小鸡做各样的菜,吃了一百多个小鸡,拉下了生灵债。病稍见好,就该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给他装些阴气,所以他的病屡好屡犯,死了拉倒。”
这时张维垣闻言入室磕头,自谓说得太对了。
接着先生对张维垣说:“她是个捉替死鬼的,捉弄死你,她好干干净净地守一世寡。这事是从她待你太近上考察出来的,'其所厚者薄’,偏向你正是坑你。现在你逃出来,她病了,来好几封信和电报催你回去。你若在六月里面去,你死;你若在七月回去,她死。”
这种事单纯从人情的角度看是无法理解的,必须跳出人情的圈子,从因因果果恩怨相循上才能看得明白。
以后,张维垣长期服务于女义学中。一九三O年夏,维垣认孤寡无依的张于守范老人为母亲,并与之储金立业。
一九三四年维垣与赵惠馨崇俭结婚,成全了张于守范张维垣母子的“大同家庭”,终身为公益事业服务。卒年不详。
22、杜曹玉琳,杜宋玉洁
杜宋玉洁、杜曹玉琳是安达县杜鸣九之妻妾。鸣九是杜绍彭之三弟。杜曹玉琳听先生讲明白了嫡庶道,上课悔过,说她以往,被虚荣心所害,明知人家有妻子,还自愿嫁给人家,为吃穿享福。结果不但没享着福,反而受了罪!因为明明是给人有做小,还不愿意听小字。有人小声说话,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又常有人在背后指着叫小老婆,气得她死去活来。气极了便向杜鸣九吵闹,说他害了自己,好好一个人,为什么娶来做'小’,害人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这样迷着心眼搅人,心里苦恼万分。
现在听明白先生讲道,人要“素位而行”,像唱“双官诰”(三娘教子)那出戏,观众都骂大娘、二娘,称赞三娘贤良。可见人的好坏,全看自己的作为,何必争大论小呢?
杜曹玉琳说:“可惜老善人来晚啦,要是早来几年,何必受这些年罪呢!”她立志随讲演团游行讲演,现身说法,好救庶夫人出苦得乐。
先生说:“富贵人家,多是三妻四妾的,而且越小越掌权。所以我说,象吹喇叭似的,非从小头吹不响。要想化富贵人家,非从庶夫人下手不可。”杜曹玉琳是第一位舍身救世的庶夫人。
吉林省于省长的二太太,听人传说杜曹玉琳讲道自报小女人,她非常气愤。因为她平素不许人家说小字,所以于二太太来到长春会场,向杜曹玉琳问罪。
结果于二太太听曹玉琳个人的经历,为这个“小”字,曾生过多少气,打过多少架,差一点被气死,后来听凤仪先生讲道,如何转化过来的经过。于二太太恍然大悟,从而转变和大太太的关系。
一九三O年沈阳大帅张作霖第五夫人曾问先生,现今男女平权,怎么还讲嫡庶道呢?先生说:“我本不愿意讲这一条道,可惜现在的富贵人都困在嫡庶道上了,不得不讲,以救正之。”
五夫人特留杜宋玉洁问道:“你丈夫又娶人是谁的意思呢?”玉洁道:“我的意思。”夫人道:“你怎么乐意这么做呢?”玉洁道:“为的无后啊!当着妹妹到家时,我就把丈夫和一切东西完完全全交给她了。”说到这里五夫人就感动地落下泪来了,并说:“你说的和你妹妹曹玉琳(事先曾晤谈过)说的一点也不差。”因而请六夫人吃饭,关系从此和好了。
奉天省翟文选省长,也曾请先生和曹玉琳等为他和家,以解决家人之间的矛盾。杜曹玉琳、杜宋玉洁二人为东北许多权贵之家的嫡庶不和解除烦恼,转苦为乐,并为发展女义学做了很大的贡献。
一九三六年,长春总会选杜曹玉琳为副理事长。凤仪先生很赞成杜宋玉洁度量宽宏,很会当嫡夫人,众人称她为“老佛”。宋曹二位老人晚年皆由朱循天夫妇养老送终。
23、孟良璧,张雁侨
孟良璧黑龙江省安达县人,青年时期毕业于龙江女子师范学校。凤仪先生倡办女义学发展至黑龙江时,良璧是女义学中优秀的女教师。曾在拜泉开讲演大会,对开发黑龙江省善风,起着推动作用。一九二六年春,随张雅轩,高正午、关刘国南等组成讲演团四十余人去朝阳讲演兴学。孟良璧是其中著名的讲演家,极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她到朝阳常说:“王善人叫我们死,我们不活着!”先生的儿子国华听着这话竟纳闷了,心里话,我父亲没念过书,怎能把人教得这样信仰呢?他这一次对父亲不服的心化有大半。此次游行讲演,朝阳群众对先生重新有了深刻地认识,女义学又振兴起来。孟良璧在这次开化朝阳的活动中起了巨大作用。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孟良璧在兰西县女义学任教。以后她在安达下嫁工人出身的张雁侨,真做到了托底就下,实不愧称为媳妇的榜样。先生曾说:“江省孟良璧,对于伦常,可以说无处不圆满,拿每年立业(公奖一千元)利息四分之一奉养生母,是尽了孝道。对于翁父方面,虽不能在山东家侍奉,然以她的才德,肯下嫁给张家,实在增光不少,那也是尽孝。对于夫君,和大伯,小叔等均能助起来,妇道、悌道也算尽了,所以说是伦常圆满。她自己若常常这样想,则性光圆满,哪能不乐在其中呢!”
孟良璧夫妇在昂昂溪至满州里铁路沿线创建女义学,又创立兴安分会及博克图等旗分会,女义学及会体大为开展,良璧是会体和义学中杰出人材,品貌兼备,不愧为成名大讲演家。
张雁侨是山东人,初在安达县杜绍彭家开的烧锅(造酒厂)学生意,因成绩优良,升为贫民工厂经理。早晚听道,休假回山东,给乡里人讲病看性,颇有奇效。因此求讲病的人车水马龙,无法应付。只得请大家在庭院里绕成个大圈,他站在高桌上讲话。他说:“东北有一位王善人,很有道德,我跟他学会讲病。我们人存什么心,什么事,就变成什么性。性情好的能出贵致富,性情坏的烦恼生病。讲明白病根,就能好病。”
张雁侨站在高桌上,继续大声讲:人有金木水火土五种性,偏于阴木性的人,不服人好抗上,好生怒气,按生理说:“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沉重,胸肋疼痛。诸位如有这种病的,请到东面来(木属东方)。偏于阴火性的人,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按生理说,有人伤心,心热心跳,容易惊吓,神经错乱,失眠颠狂,吐血生疮。你们如有这种病的,请到南面来(南方属火)。偏于阴土性的人,有成见,固执呆板,好怨人。按生理说,怨人伤脾,有胃病,膨闷胀饱,上吐下泻,气虚无力。你们如有这种病的人,请到中央来(中央属土)。偏于阴金性的人,好说假话,诡诈好辩,虚伪忌妒,好恼人,恼人伤肺。咳嗽气喘,易得肺病,你们如有这种病的人,请到西面来(西方属金)。偏于阴水性的人,愚鲁好生闷气,好烦人,烦人伤肾。腰酸腿痛,肾气亏。你们如有这种病的人,请到北面来(北方属水)。
大家按方位站好,各自大声道过,痛悔自己过错,以拨阴取阳,过道真了的立刻就好。他向大家说:“先好的先走,回家先认自己的不是后尽悌慈道,上天不罚悔过之人。”
然后他又向大家讲“问性”的方法,他说:没好病的我领大家问性,自东方起,你们一齐的大声问:“大家看我有主意!”意的声音要长些,然后全体一齐答:“有主意!”一问一答,越多问越好。问的时候,要用意念领气到丹田,阳气到,阴气出,能打饱嗝,全身出汗,病就好了。好了的人请回去,一定要认真尽伦常道(孝、悌、慈、夫妇道)。
再请南言诸位一齐大声问:“大家看我明理!”全体大声答:“明理”。问的时候,同样要把“理”字的声音拉长些。(以下同)。
请中央的诸位大家问:“大家看我信实!”大家大声答:“信实!”
请西方诸位问:“大家看我响亮!”大家一齐答:“响亮!”
最后请北方诸位问:“大家看我柔和!”大家一齐大声答:“柔和!”
这是推转五行的问性法。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张雁侨临时运用了五行问性的方法:拨阴取阳以愈病。
他引用前人的说法:“谁能谁不能,能者在五行,五行能推转,不能也能行,五行推不转,能者也不能。”
“因为善人有道,诸位有德,雁侨愚诚,上天开赦,人借神力,我们有道德奇缘,谢谢大家,好了好了!皆大欢喜,互相感恩!”他用这几句话,结束了这次“史无前例”的盛会。
24、徐瑞麟
徐学祥字瑞麟,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生,山东省人,幼年家贫,乞讨度日,事母至孝,母子相依为命。稍长赴奉天省安东市,在商店学徒,后经商致富,在安东落户,与谭淑贞(字善一)结婚。这时他母亲早已去世,未能享着福,深以为憾。
一九二九年,他听人说,朝阳有一位王凤仪善人,是位孝子,守坟明道,在东北省倡办数百处女子义学,并能讲病。他特自安东到海城县腾鳌堡淑贞女子义务学校来访凤仪先生,可惜未遇。他听刘惠忱讲先生行道的事迹和张雅轩罄产兴学的义举,深受感动。
徐瑞麟回家和妻子谭淑贞商量要办女义学,妻子表示大力支持,乃着手选觅校址,找了一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天快黑时,才看见一处很大的宅院很中意,上前叫门,大声问这房子能不能出租?他妻子出来开门,才发觉是自己的家。他专诚到如此程度。他从此真就决定将住宅改为教室,并增建礼堂,能容五百人,在当时算是规模很大的女义学了。
徐瑞麟专诚办学。早晚课学道,日久“化性”。正在静养期间,预知凤仪先生领团来到安东,派人到火车站去迎接,并告知应由哪一条路前往,果然在途中接到。后以安东女义学为中心,发展至孤山,庄河,岫岩,凤城,宽甸,桓仁等县以及山东省胶东各县市。
徐瑞麟豪情满怀地说:“我将半生所赚的财产,悉数做了公益,就等于半生全做公益了!真高兴!”徐瑞麟大舍大割,做德勇猛,敢于学习张雅轩罄产兴学,真够得上“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的有德之士!徐瑞麟晚年被选为长春总会的负责人,领导东北全体女义学和会体,为时不到三年。
一九六六年逝世。
25、齐海峰
齐海峰字俊涛,是吉林省伊通县人,一八九三年生。原是位抱独身主义之清修女。他父亲原有四十多亩地,由于生活困难,完全典当出去,衰老的夫妇无以为生,想去打石头子挣钱,海峰和她妹妹海亭听着了,都哭着说:“我们卖身赎地,以救父亲的贫困吧!”李子和给她们讲明白伦常道理,她们就决心改变了昔日的清修主义,一定出嫁。
赵长生字荣九,一八八八年生,是怀德县人,十九岁就在顺山堡徐家过活,忠实勤俭。徐家立义学,他就给义学煮饭,人称他赵大师傅。有人问他说:“你一个钱不挣煮饭,太辛苦啦!”他说:“我煮饭侍奉活菩萨(指女老师)和万朵莲(指女学生),怎能不乐呢?”公奖储金立业五百银元(一九二五年)。
李子和建议齐海峰(公奖立业五百银元)与赵荣九结婚,海峰回家说明结婚有立业金,可以将典当出去的地赎回,帮助幼弟成家,父母同意了。她弟弟海山素知荣九又愚又贫,乃骂李子和的建议不当,海峰温言劝慰,才得结婚。妹妹海亭说:“我后半辈子也不能管他叫姐夫。”他们于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一日崇俭结婚于顺山堡。赵荣九四十一岁,齐海峰三十五岁。海峰之友王惠民也因此气的得了一场病,而凤仪先生特别赞成此事。
齐海峰原是一位独身主义的清修女士,在女义学工作,素性清高,听明白道之后,而能不受财产、势力、容貌、年令的拘束,冲破世俗之成见,肯下嫁一位既贫又愚,但品德高尚的乡农,这是常人很难理解,更是不可能做到的。她放弃个人一切眼前利益,托底就下,托起愚人。这种毅然决然的精神,乃是非丈夫的大丈夫气概,用“出世”精神来做“入世”之事,如果不是菩萨心肠,怎能做得到!所以凤仪先生非常赞成此事。
先生说:“赵荣九为煮饭的大师傅,能实行,有公益心,家中只有长兄一人,齐海峰托底就下,先与娘家还债尽孝,使老父幼弟安心,其道甚远。”
齐海峰与赵荣九先天结婚(崇俭结婚)是当时传为美谈的“三大家”(刘静一与李永成结婚,齐海峰与赵荣九结婚,孙慕珩与赵品三结婚)之一。
卒年不详。
26、孙慕珩
孙慕珩于一八九三年生,怀德县人,长兄办女子义学,她为义学的女老师,是独身主义的清修女士,她听凤仪先生讲,清修者逃避伦常,不入世就想出世,不行道还想得道,孤修寡练,不能成道,乃决意出嫁。先生为之介绍与赵品三结婚。
赵品三名万金,朝阳县北四家子村人,自从一九О九年(宣统元年)凤仪先生给他讲好瘫痪病之后,他就随着在朝阳一带劝善办学。后又不远千里来到东三省找凤仪先生,在吉林省劝病办学。一九二二年品三随先生到营口宣讲堂开会,听讲佛经,他们讲的非常透彻,但是一提到讲堂的事难办,各人家庭的事难以处置,他们一个个都哭了。先生和品三被惊醒了,他们为什么哭呢?又听有的人讲,“要把古人的话抛开,要在自己心上说几句话。”先生对赵品三说:“心就是命,要从命上下功夫,他们是因为讲的太高,自己做不到了。”品三问,他的命怎样?先生说:“你也高了,你本是一个瘫痪人,得着'性’病就好了,以后在外宣讲,所以才像个先生,然而命还是苦的。”先生叫他仍行贫人的道,去给李家煮饭尽义务,让李家的媳妇们去女义学念书,做了一年,得到全家人的佩服,立住命了。先生说:“赵品三把'命’夺回来了。”怀德一带的人非叫他当学董不可。公奖立业金五百银元。
因此,孙慕珩甘愿嫁给年老的赵品三,于一九二八年五月初七日结婚,赵品三五十四岁,孙慕珩三十六岁,都是不曾结婚的人。结婚于赵品三的故里朝阳北四家子村,一时乡里传为美谈。
孙慕珩为了行道尽伦常,了脱尘寰,而改变原来的清修主义,下最大的决心,嫁给年老且贫的赵品三,这种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以德为第一的高尚胸襟,诚属世所罕有!孙慕珩公奖立业七百银元。
先生说:“赵品三乃明道之士,年老体弱,尚为童身,家中户族甚大,孙慕珩与之结婚,虽高些,然有家私之累,是高中低,其道甚宽。”
卒年不详。
27、刘静一
刘静一名云峰,一八九四年生,吉林省公主岭人,在怀德县黑林子女义学教书。是独身主义的清修女士。她曾听先生讲逃避伦常,不尽人道,一心清修者不能成道。静一问:“怎能成道?先生为她讲崇俭结婚之道,把人道尽圆满了,伦常无亏,才能成道。刘静一听明白了清修不能成道的道理,乃决意嫁人,入世圆满伦常道,再行升华,便可超出气数。
刘静一常听先生说:“安达有个李永成,人称他为'傻和尚’具有佛性。”有人求他办事,从不厌烦,有人斥责他,他也不生气,还说:“好啊!”有人责骂他,他也说:“好啊!”他这种以吃亏忍辱为占便宜,正和世人相反,是佛性,但人们都认为他又愚又傻。刘静一自思,我何不找他去结婚呢!主意拿定,她便同她叔父径去安达。
静一自言是凤仪先生叫她来和李永成结婚。人们都很愕然:大家都知道李永成又老又愚又傻,有为刘静一落泪的,有愁怅的,静一意志坚决,乃于一九二八十一月七日,与李永成结婚,永成四十九岁,刘静一三十五岁。晚间入新房时,李永成坐在炕梢,一声不出,多时,刘静一道:“他们把你的行李安排到炕头了。”永成就到炕头上坐着,问静一道:“你来时,你老人知道吗?”静一说:“知道啊!”永成道:“你要知道啊,我是个庄稼人,还很傻,今年四十九岁了,又很脏,你是贤人,别耽误了你,你要好好寻思,若后悔,你可趁早啊!回去吧!”刘静一说:“来了还能回去吗?等我把衣服给你洗洗就干净啦。将来咱们的立业息钱下来,再给你做新的。(刘静一公奖六百元立业,李永成五百元立业)”永成说:“身体是个俗壳,心性清净,没有烦恼,才是真干净呢!”隔一会,永成又说:“你可别后悔啊!后悔就把德行丢了!”静一说:“你放心吧!”
李永成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刘静一身为女教师,能够屈身到社会最底层去,甘心把又愚又傻的李永成托起来,是矮到无可再矮的地步了。这种以“出世”的气魄来“入世”,除非具有菩萨的心肠者,又谁能做得到!后来先生听说他们结婚的经过,说道:“女了最重助夫,像刘静一肯嫁又笨又脏年老貌丑的李永成,那才算是真助夫!李永成无论人说他什么,他只说:'好啊’!'我竟遇着贵人了!’他有这种会做'愚人傻人’的本事,就是佛行,就能成佛!”又说:“李永成性愚貌丑,刘静一自动为婚,毫不嫌恶,似较低些,但无家累,性子又清,是低中高,其道甚深。”
刘海峰、孙慕珩、刘静一,被称为“三大家”,又称“老三家”。先生说:“他们的事情办完,道是无穷!”
卒年不详。
28、王清
王清,安达县人,素性好善,闻道即行,尽全力办女义学及会体。经商致富,娶了两位妻子,彼此不和,时常吵闹。他听凤仪先生讲:“人做错了事,认账就'了’。打也不生气,骂也不生气就成了。”他便痛悔前非,自认不是,立志认账。北平总会开成立大会时,王清夫妇前往赴会。二女人赶来,逼他回家,王清即随她回安达,毫未生气。有一天正吃着饭,妻妾吵闹起来,他像没听见似的,还照常吃饭。妾生气把他的饭碗夺下来摔掉,他也无动于衷。他性子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后来竟坐着含笑而逝。同仁学生以及亲友们来吊丧行礼,看着仍如活人,谁也不害怕。他虽于生前嘱咐死后火化,可是家人不忍,因为是坐化的,只好以坐棺成殓,修砖塔安葬。
葬后第三天,放牛的小孩看见王清的墓塔内冒烟,跑到他家送信,他家的人前往,看见火苗围着他周身回转,尸体自行焚化之奇迹。
王清生前既不念经,又不参禅,只是听信凤仪先生的话,实行忍辱,绝不怨人,死心化性。所以先生说:“人的境遇好坏,都是助人成道的,反面的助,力量更大。”
29、陈俊一
陈俊一名发旺,一八七一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兰西县,是黑龙江省的大慈善家,修庙筑桥,乐善好施,扶困济贫。家有良田万垧。妻吴致一,生四子,长次二子夭折。三子显声字景飏,四子显忠字荣秩。显忠在哈尔滨读书,浮华奢侈,花钱无度,后闻凤仪先生讲道,突然改邪归正。因此,一九二二年陈俊一发心办女义学。
他吸取长次子夭折及四子读书不守本分的教训:有多大的财产,如无好儿孙,也是枉然,只有做大善积大德,才能使儿孙走上正途。因此,信凤仪先生的话,大割大舍,布施家业的一半以上--六千垧地,做为发展义学的学田。他们老夫妻随先生游行各地劝善办学,把整个家业交给管家管理。
三子显声患眼病,他听先生讲道说:“我看世人也太着笑!不是管老婆就是管儿女,凡是沾点边的,就都要管,可就是不知道管自己。像眼睛是自己的,因为控制不住火气,肿得好像一个大红桃,疼的呼爹叫娘,这时候连自己都管不了啦!没法叫自己的眼睛不痛。人要是有道,必先管住自己,不叫他生气上火才行。”显声听后,猛然省悟,眼病很快痊愈。后也随父亲办女学,又到河北省开化善风,并在天津分会担任主讲。
四子显忠后来也在义学中服务,曾随先生到安达开会。一九二六年曾随张雅轩,高正午等四十余人西去开化朝阳。一九三О年五月随先生及李子和到安达,闻先生同杜绍彭深入研究储金立业事,颇有心得。
一九三七年,先生身体衰弱时期,陈显忠也曾扶持过先生。对凤仪先生的学说有较深造诣。
陈俊一家自从一九二二年以后,独资创办女义学,全家人都投身于公益事业,父子一心,从善如流,成为有名的道德家庭。
卒年不详。
30、房正坤
房正坤字载忱,一九О八年出生于辽阳县张中堡,少年时期在女义学读书,后来曾在朝阳凤仪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在女义学的教师中属于佼佼者。曾为一男孩讲好了失语症,轰动乐亭一带,善风大开,(详见《性理疗病》)。
一九三二年八月十九日(古)王辅民与房正坤崇俭结婚于沈阳。成为凤仪先生的三孙子媳妇。在结婚典礼时,正坤讲道,自谓是“托满家”来的,将来挣钱给婆母立业。安东同仁(徐瑞麟等人)听着此事乃自动助些钱,把房正坤的立业和她婆母的立业一起完成了。
先生曾说此事的原委道:“我儿子媳妇白士贞是我给定的,我儿子以后又娶了一个人(房淑贤),我儿媳怒火上升,眼睛瞎了,落在苦海里,这正是我对不起她,我的'命’上就算有亏,所以我的意念不了。我儿子对于他内人心不了,我孙子们有个瞎妈,他们得挣钱养活着,是他们的身界不了。现在三孙子媳妇房正坤来,她是二房儿媳妇房淑贤的侄女,自幼就跟她姑母念书,所以说是她姑母的心尖。她进门来,先给婆母立业,我的意念了啦!不用惦着儿媳妇,因她的生活已足了(有立业利息,生活足够了),我儿子的心也了啦!我孙子们也不用挣钱养活他妈了,是身界了啦!我的意念不了仅是个神,现在意念了啦,才得成佛,这是一个人来,竟能托起三界来,力量是多么大!”
房正坤曾自述道:“我姑母过门(结婚)之后,没能尽得圆满,所以嫡夫人双目失明,这是没能托起来。我现在归王家,是嫡夫人的儿媳妇了,我先给婆母立业,是由苦海而超天堂,这正是代姑母托满家了。”
先生听后,说道:“她说了这些话,我实在万分欢喜,因我讲妇女道多年,如今托满家的媳妇真出现了!”
先生的家道五行:先生居土,守坤居水,国华居火,白士贞居木,房淑贤居金。正坤是淑贤心爱的侄女,她来当媳妇,嫡庶自能和好,就是金木交并,助起国华是为木生火,国华奋志向道是火生土,先生意了啦,可达志界,自能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推转了。
先生说:“房正坤是媳妇托满家的榜样!”
一九九六年,逝世于北京,享年八十九岁。
31、朱子青
朱子青名万选,吉林省农安县朱家房村人,清末秀才。自从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创办农安女义学,即开始学道。凤仪先生见他在家一早起来,就大声吵嚷,不是管伙计,就是骂家人,整天操劳,他家是个大家庭,三百多口他劳心过度,身体虚弱,便抽大烟(鸦片),他越管家人,家人越对他有反感。先生对他说:“你管人像拍皮球似的,拍得越重,跳得越高,日久成仇,所以耍脾气,终可使妻离子散!”朱子青说:“我见他们做事糊涂就生气,该怎么办呢?”先生说:“圣人不是说'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你忘记了吗?”朱子青一听,惭愧得汗流浃背,问先生他今后应该怎么做?先生劝他把大烟戒了,并告诉他要做到正己化人,把心放下,尽力办义学。此后他便在农安办女义学,并影响附近几个县也办起女义学。
朱子青很喜欢听凤仪先生讲道,在修养心性上狠下功夫。一九三四年十月被选为哈尔滨总分会会长。从此立志学圣贤,每事必问,严格要求自己。他问先生说:“自从我担任会务以来,会体及女义学发展很好,但职员时常生病,是不是因为我不会当会长呢?”先生说:“是啊!在上的性子里有禀性,脸上没笑容,说话压人,职员们无形中受伤,容易生病。如能学会善言善语,态度温和,遇逆事心生欢喜,禀性就化了。若能以天性为主,待人和气,能聚万缘,领出成人,必有成事。”
朱子青又问:“我觉得我的副手把权,我不能主事,算不算大权旁落?”先生道:“不算。他好像是你的心脏,职员们好像是你的手足,他们能干,是你的命好,你自己守住天性,就立住命了。”朱子青遵照先生说的话去实行,修养得心平气和,性情柔和,嗣后,全体上下无不拥戴。朱子青肯放下秀才架子,是闻道即行的人。
一九四七年(民国三十六年),朱子青居沈阳市,一日对家人说,善人(凤仪先生)叫我某日前往,至期果无疾而终。
32、裴会卿
裴会卿名崇元,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为人和蔼可亲,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扶困济贫,乐善好施。每年佃农送租粮,从不计较成色好坏,且殷勤招待。年景不好,秋粮欠收,即不收地租。每年腊月三十“接神”时,把佃农欠他的借据,归拢到一起,一把火烧掉,永远不再讨要。
一次,他被土匪绑架,走出很远的地方。一天夜里,土匪正在酣睡的时候,只听见“快跑!快跑!”的声音,他猛然惊醒,起来就跑,深夜里漆黑一片,往哪里走啊!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发现前边有一个像小灯笼的东西引着他走,他便加紧脚步,一直走出险境,小灯笼不见了,天也快亮了。
裴会卿先办宣讲堂,后又任慈善会长。闻知凤仪先生倡兴女义学,便亲自赴奉天、吉林两省各女义学参观。然后,于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成立呼兰县女义学。又请李子和率讲演团至下江(松花江下游)游行讲演,倡立女义学。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裴会卿同他人捐款购买北平总会会舍,(杜绍彭等大慈善家同时捐款),被选为总会副理事长。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之后,曾担任长春总会重要职责。
33、石维祯
石维祯,吉林省长春市人,是清末秀才,很有学问,闻道后,对凤仪先生创兴女子义学的宗旨,极为赞佩。一九二四年乃请朱恕忱、孙静轩率领的游行讲演团至长春开讲演大会,听众甚为踊跃,会后石维祯主持在长春二道街李公祠成立女义学。以后又向九台、永吉各县发展。长春女义学改为分会之后,石维祯又担任分会负责人。
一九三三年长春成立总会,被选为主要领导人。终生为公益事业服务。
石维祯的次子石玉泉求学时,认为他父亲办义学讲道劝善是腐败迷信,心里非常不赞成。一次,张玉馥给一个乞丐讲好病,正好他放学遇见,觉得很奇怪,便问张玉馥是什么道理。张玉馥说:“这不是一讲就能明白的,你要想明了其中奥妙,只有专心寻思,我怎么讲好的病呢?思之思之,鬼神告之。心专一了,自然会悟明白。”石玉泉年青好奇,便专心寻思,他怎么讲好的病呢?上下学走在路上也想。一日忽然开悟,开了智慧,能知人因果,讲病如神,人称之为“石佛”。不过“石佛”讲病,大呼小叫,有些神神怪怪的。
先生对他的讲病方法曾提出过批评:“石玉泉善能讲病,但讲病时,有口气太硬的地方。患病有时是有因果,不能把因果说开(解开之意),因果不能'了’。今后讲病,必使因果破开才是。('解开’并不是将因果说破或泄露)”
34、郑子东
郑子东名嘉春,辽宁省本溪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幼年家贫,十六岁辍学佣工,后又得机会入南满中学业堂就读。十九岁因母丧辍学。后经营银号。一九三О年(民国十九年)春,凤仪先生劝他出外学道。他说:“银号的善后(已歇业)不办,怎行呢?”先生说:“事坏人好是有道,事好人坏是无德。事情失败是因为你任性常耍脾气,内伤心性,外伤人缘。所以俗话说穷脾气,耍脾气的人,哪能不穷呢?你跟我出去学道,把性养好,环境自然会转好。”先生又问他:“你当初做生意时,想赚多少钱为止呢?”子东说:“想把本溪的银号办成功后,向全国发展。”先生说:“古书上说:'缗蛮黄鸟,止于丘隅。’鸟都知止,你怎么不知'止’呢?你看那燕子,因为拔高,遇上罡风被刮碎了。现在的人都糟在'好’上啦!”又指着山说:“你看这山也有道,一起一落,一起一落地,落下去有平地,平地里就有河。道是平的,逢山钻洞,遇水架桥。人若有道,遇顺境谦虚和蔼是钻洞,遇逆境立志自强是架桥。你现在必须变换环境,出外学道。小鸡不出蛋壳,不能长大。”
郑子东又问:“我欠人家十万元还不了,人家欠我四十万元要不来,不弄清楚,如何交代?”先生说:“性清神爽的时候办事,迎刃而解,神昏性暴的时候办事,好像一团乱麻,越撕越乱,所以得先学道。坏是好的起头,好是坏的开始。不可不知啊!”
郑子东从此才随先生出去学道,沿铁路向吉林、黑龙江省前进,沿途到各义学讲道到处受欢迎。最后走到黑龙江省安达喇嘛甸子学田部。先生对子东说:“你在这虑道吧!”子东问:“虑什么道呢?”先生说:“人人都有道,你把做过的事,往回虑,哪些合道?哪些不合道?日久就虑明白啦。”
一九三三年成立奉天省总分会,郑子东任副会长,其妻郑尚化尘为副理事长。
一九四八年秋,赴台湾。
一九五О年办理台湾会务。
一九六五年,创立彰化私立成功幼稚园。
一九七三年,根据王国华写的《笃行录》和朱循天的《侍坐随笔》以及后学们的记忆,汇编成《王凤仪言行录》出版发行,流布甚广。是年八月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35、王淑英
王淑英,吉林省双阳县人,一九О三年生。父王会三(字连捷)从善事多年,曾在北京协助赈务救灾工作。舍钱做善,资助筹建北京总会。
淑英是怀德、双阳一带女义学早期的学生。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三月,是第一批由李子和等送往海城县周正堡淑贞女学就学的女生之一。读书六个月,仍回怀德,怀德女学之兴实基于此。十月在怀德凤凰坨女义学任教。
一九二三年春,黑龙江省安达县开始成立女义学,王淑英被派往安达县“内则女义学”任教,女学初创,条件较差,克服许多困难,开展校务。
一九二四年海城腾鳌堡淑贞女校,经济来源极度紧张,债台高筑。时王淑英被德惠县教育局聘任为张家湾公立学校教员,她听说腾鳌堡母校艰难,将所挣之薪金“哈洋”三十元(纸币)夹于书中,寄赠淑贞女校,以舒眉急。
一九二七年八月王淑英随凤仪先生和张雅轩等人至安达,开办讲习班半月。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冬,王淑英与李连溪(李子和长子)崇俭结婚,由孙慕珩送亲至朝阳县团山子村。当时连溪闻信,让他做准备,急得落泪,因为家里确实啥也没有。连溪正在照顾无儿无女的二伯父二伯母。结婚无房住,暂借学校的宿舍(放寒假)。
邻家的新媳妇们窃窃私语:“这么好的姑娘嫁到这么穷的人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是不是骗来的?”竟至替王淑英落泪,觉得非常惋惜。淑英便给他们讲崇俭结婚的好处:男女平等,各自独立,互不依赖,互不管束,可以为公益事业服务。新媳妇们听后,觉察到自己身入樊笼,常受委屈,毫无自由,将痛苦终生。反倒哭起他们自己来了。殊不知,这对穷无立锥之地的夫妻(李连溪、王淑英)所生的两个儿子,后来都成为大学毕业的有用人材。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时期,王淑英同李秉先等人,在长春创办道德讲演社,讲演效果非常显著,一个星期就讲好很多腰腿病患者,患者临走时扔下的拐棍挂满一面墙。
东北沦陷,日本人进长春时,局势突乱,警察来限制,不许讲演,把牌子摘下来摔了,怒气冲冲地说:“日本人都进来了,人们都往外跑,你们在这儿胡讲些什么?还敢聚会?赶快关门!”后来关门讲,自己讲自己听。没想到那个警察在外偷听,听听屋里到底讲些什么?有一天,屋里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讲,那名警察突然进来,竟对着王淑英等人跪下磕头,并感动地说:“你们讲的太好了,都是修身齐家的大道理,教人们如何孝敬父母,家庭和睦,我在外边听好几次了,深受感动,所以进来拜谢各位,我绝不再来打扰!说完又亲自将牌子给挂上。”
长春石维祯,晚清秀才,很有学问,但家庭并不和美。王淑英为其齐家,全家向道,家庭风气大有转变。石维祯之第四子玉泉,明道后善讲病,效验如神,众称“石佛”。
王淑英是当时知名的讲演家,不仅善于讲性命伦理,并善于讲病。兹举下面两个典型病例。
魏某,女。年轻时,初到夫家,为媳妇时很刁蛮,跟婆婆吵架,自己抓破脸,血淋淋的跑到警察局控告婆母虐待自己。把婆婆弄得有口难辩。不料她后来生一疯女,炕上拉,炕上尿,折磨她,一会儿也不让她消停。拉到炕上,妈来收拾,疯女自己抓一把藏在背后,等妈收拾完,她突然将一把屎抹到她妈的脸上,然后大呼:“好俊呐!”把魏某折磨得实在无可奈何。她问道于王淑英:“淑英啊,快帮我想个法吧,我可实在受不了啦!”
王淑英说:“我说话你能信吗?”魏说:“信、信,你咋说我咋办!”
淑英说:“你要真信,那咱就说说,你从前欺负婆母太过,亏了孝道。这个孩子是来要账的!不是你的女儿,你要真心悔过自新,孝敬公婆,认了这个账,不生恨怨心,她无论怎么折腾,你都尽心侍候,那么少则七天,多则半月,你还够账她就该走了。”
一个月后,王淑英又过双阳魏家门,魏某迎淑英到家,告知:“你去后,我就任劳任怨侍候她,天天向神佛忏悔自己从前罪过,没到十天,这姑娘就死了。真灵,我这回可得当个孝心媳妇。魏某一心向道,终于开悟,现身说法,劝化很多人转恶向善,并能讲病,人称魏神仙。
又一病例:有一漂亮姓孟的小姐,长春人。偶尔也到二马路分会听王淑英讲道。有几个律师朋友,常与来往,她也以随朋友到法庭看提审犯人为趣。一日,忽得癔病,由亲人搀扶着来会中找王淑英:“王老师快救救我吧!可了不得啦……”
王淑英正在台上讲演。灯光雪亮,听者如云。忽闻喊声凄厉,淑英寻声望去,不觉一惊,只见孟小姐面色苍白,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却什么都看不见,由人搀着向讲台边摸来,用沾血的手指不停地挖着自己的耳朵眼,耳破血出,自己也不觉。走到讲台前拉住淑英的手:“王老师快救我呀,我什么也看不见啦!就看见一个无头的人总跟着我,往我耳朵眼吐唾沫。我就抠啊抠,总也抠不净。进了你们这个门,这个无头人就没了。”
王淑英见状听其所言,已知内中因果,一面扶孟上讲台,一面说:“救你不难。今天听讲的人很多,众人就是天,你就对天悔罪,说说你自己都做过哪些恶事,千年罪孽一悔便消,翻出良心来,病就好啦!”
孟小姐诚心悔罪,张口就抓住自己作孽的要害,一口气把事说完:“我从前有个很歹毒的嗜好,爱看提审犯人,遇到不招的我还能帮助想点子,准有效。有一次,在吉林监狱旁听审案,犯人宁死不招,狱警把钢针钉进他的手指缝里(手指甲与手指肚之间),疼得豆大的汗珠直滚还不开口。我就从旁出主意,让犯人用扎进钢针的手指挠砖,疼的犯人终于招供画押。”说到这儿忽然望着灯光喊起来:“我看见电灯啦!”
当天晚上她不敢回家,要求住在王淑英身边,淑英答应留她住下。次日还让她登台认罪,讲这件因她出坏主意而屈打成招的冤命案。这样,因孟诚心悔过,病就好了。
王淑英是长春分会三大讲演家之一,长于讲伦理道,与善讲“四大界”的张世维,专讲姑娘道的候向琳齐名,电台曾派车接来,通过麦克风向广大听众演讲。
由于善讲家道伦理,非常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劝化了家庭不和、转苦为乐者,不胜枚举。曾到过许多地方,如明水、拜泉、北安、齐嫩、黑河等地,又乘船到佳木斯一带,所到之处善风大开。
伯公婆李儒夫妇抽大烟,抽得吃不上饭了,从朝阳跑到长春来找侄媳王淑英,淑英托人找房把伯父母安置下,还得托人给买大烟,开始不抽受不了。后来逐渐才戒掉。
王淑英后期担任过长春分会宣道主任,因其对凤仪学说的造诣颇深,故委以“掌道根”之重任。
晚年安养于长春次子文实家,一九九三年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36、党蕴斋
党蕴斋是河北省乐亭县大家坨王庄人。一九二七年,其侄党剑尘在吉林省怀德县范家屯经商时,曾得闻道,得知凤仪先生倡办女义学之宗旨。回家和他叔父党蕴斋介绍女义学及义学在东北兴起的势头,引起党蕴斋的极大志趣,便决心要创办女义学,并得到李资深的赞同,成立了大家坨王庄女义学。党剑尘弃商兴学,乃到海城县腾鳌堡淑贞母校请教员。校中派高正午、孙静轩、关耀民、袁殿文等前往,宣讲凤仪先生的学说。不久又在王庄附近的闫格庄增设女义学一处。
一九三О年秋,先生同张雅轩从北平回来途径乐亭住五日。时党蕴斋因办学积债很多,欲同其侄党剑尘学张雅轩罄产兴学、武训行乞兴学。先生给他们批评道:“你们乐亭去海城听道的,不止你们叔侄二人,如今你们力量也算尽到了,要由此学校停办,是同去学道者的罪了,你们已成功啦,何必这样执着呢?”
李翼瀛听着说:“从前我夫妇也曾去海城听道,要不接着办,是我们有罪。”因此她立志不食,感化她丈夫李资深,竭力继续办学。正值资深携巨款行路未被匪劫,他立志年出银元四百元,以办女学。
一九三二年游行讲演团到乐亭县讲演,大港村一男孩患失语症不能说话,由讲团房正坤通过找病因,给他讲好了。因此轰动了远近乡镇,因而女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有些人认为能讲好哑巴会说话,凤仪先生乃是耶稣再世。其实先生常说:“我得的是天道行的人道,不是任何宗教。”
清末庠生李仙舟字资深,系乐亭县新寨人。自动做向导,领讲演团游行昌黎、滦县、乐亭各县讲道。因而昌黎、滦县、抚宁、迁安等县也都设立了女义学。
党蕴斋虽年近古稀,仍是每年游行各处女义学,讲道劝病,不辞辛劳,二十年如一日,老年须发皆白,尤仆仆风尘,不避风霜之苦,以劝世化人、兴办女学为最大乐事。实为倡兴女子义学于关内之第一人。
37、孙守五
孙守五字常卿,山东省历城县人,一八八六年生,鲁地著名宿儒,曾受业于江寿峰先生(江希张之父)。民国初年,对江希张所倡办的万国道德会,他首先赞成,于会体成立的前期负责实际会务,近十年之久。
听凤仪先生讲道,他非常敬服。民国十八年,先生被江希张聘请之后,一些南方儒者听先生讲道,多是乡言俚语很觉反感,他们以为自己不远千里来到北京,是来听古圣先贤之至道、儒释道三教之源流,因而竟有登台说先生讲话,粗白俚俗,不足以为道,很不赞成。孙守五乃力驳某些人的偏见,他说:“王凤仪先生虽是庄稼人,又没念过书,无何权位,可是有数十万人信仰他,是什么道理呢?只因为他的道德实践最有说服力,舍己为人的精神最有感召力,所以有那么多人敬服,创兴了六、七百处女义学。诸位先生的知识高深,学问渊博,我是很钦佩的,没人不赞成,但是我们出去讲演,不仅没有人欢迎,甚至没有人给饭吃。然而凤仪先生培养出来的人,无论男女老幼,有无学问,哪怕是乡下的老太婆,经他讲习四十天,都能出去讲道,劝病化人,就有人远接近送,舍钱成立义学。就是北京总会的房舍,以及长年的经费也都是东北办女义学的善士们捐献的,我们办了八年,还没有立足之地。人家筹备不到一年,就成立北京总会,我们能不折服吗?”
孙常卿的一席话,闻者无不感动,从此改变了大家的看法,对凤仪先生非常礼敬悦服。
孙常卿一九三一年五月为北京总会职员讲习班解决教材问题,将《修齐宝录》改编为《修齐语录》。
孙常卿常游走于东北及华北各地讲演。一九三二年五月,北京总会扩大讲演,孙常卿率一团人赴绥远,成立绥远分会,颇受欢迎。
一九四六年夏,孙常卿对朱循天建设道德新村之创举,向往已久,故特来亮中新村,以资赞助,并为村中之青年和学生讲授《四书》和《易经》,更抽暇协助设计《王凤仪年谱与语录》的编写方案,为王凤仪学说的传承工作,多方献力,直至八旬高龄仍孜孜不倦,逝世于历城县,卒年不详。
38、王国瑞
王国瑞字龙图,吉林省怀德县人,一九一一年生。顺山堡男义学毕业。母早逝,祖母抚养长大。祖父好道,常住庙上,受祖父影响,从小种下佛因,便产生出家的念头。他读过几年私塾,后又入义学读书。十八岁在四平市得见凤仪先生,闻道后,明白了“没有不忠不孝的神,没有无功德的佛,不要独善其身,而要兼善天下。”凤仪先生说:“出家将来还得还家,上庙将来还得拆庙。”王国瑞因而决定不出家,要先尽伦常,圆满人道。后与朱耀庭的女儿朱广寿(字承远)结婚(朱家五桂之一),长期服务于义学和会体中。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到黑龙江省望奎县义学中服务。民国二十二年,张雅轩到望奎县视察女义学及分会工作。王国瑞向张雅轩诉苦,无法开展会务。张雅轩说:“狗打架都有人围着看,因为狗是真咬,你自己讲的不真,怨谁呢?”望奎县分会的会长信“五台教”,因之不重视讲伦常道。王国瑞暗自立志,每天诚意格物(研究),不久心诚开悟。
一日上课,国瑞讲“五台”道说:真道德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得来。有人说凤仪先生的道是小道(人道),不是大天道。又说不朝五台不能成佛。我考究,已往的圣贤莫不朝此山而登斯台也。如古之不忠、不孝、伦理乖舛,遗臭万年者,全都是滚砬子的人。王凤仪老先生,是五山皆朝,五台俱登矣!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惟凤仪先生可以当之无愧!父子有亲仁也。仁者东方甲木,可比为东台山。父亲应慈,儿子应孝。凤仪先生当父亲尽慈,当儿子尽孝,是朝了东台山。像古之燕山教子,孟母三迁,全可说是朝了东台山。
君臣有义,义者西方庚金,好比西台山。君应敬,臣应忠,凤仪先生给人扛活(佣工),能尽忠心,使东家宾服。是上去西台山,像古时尧访舜。汤就伊尹、文王请太公,都可说是朝了西台山。
长幼有序礼也。礼者南方丙火,好比南台山。兄应友爱,弟当恭敬。凤仪先生四胞弟好赌,与他分过三次家,合过三次伙,他一点怨言也没有,是上了南台山。像古时孔融让梨,夷(伯夷)齐(叔齐)让国,都是朝了南台山的人。
夫妇有别,智也,智者北方壬水,好比北台山。夫义妇顺。凤仪先生度妻明道,是上了北台山。像文王和太姒,梁鸿和孟光,冀缺夫妇,相敬如宾,都可说是朝了北台山。
朋友有信,土主信实,位居中央,好比中台,凤仪先生救杨柏是上了中台山。
人尽五伦之道,就是朝五台。人若成道成德,必须先尽人道,人道尽天道返,才是真朝五台山。古人说'德能出数,道可回天。’王国瑞讲到这句话时,讲台前摆的菊花整整齐齐地向他弯了三次。听众深受感动,望奎县善风大开,王国瑞因之成名,人称之为“菊花三点头。”师范学校校长当即口占一绝云:“万籁无声四壁秋,王君讲道正凝眸,菊花也解先天意,默默无声三点头。”以后王国瑞多年为高级讲习班主讲。
可惜王国瑞后期被权欲所勾牵,走入歧途,因而晚年曾受十多年牢狱之苦。及出狱时,已年逾七旬矣。卒于一九九二年,八十二岁。
39、张星南
张成箕字星南,辽宁省辽阳县人。民国前三年创立辽阳第一民立高初两级小学堂,后扩充为中学校。办学十二年,移交政府为省立高中,桃李遍东北。民初当选为省议会议长,连选连任十二年之久。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春,辽宁省各地女义学林立,因而在省城成立总分会,请张星南为会长。他为彻底明了凤仪先生的学说真像,每日早起晚睡,认真参加道德讲习班,颇有心得,提高悟性。他当议长时,因讲话过多致疾,如讲话超过十分钟,胸部即疼痛难忍。自从在凤仪先生主持的讲习班中听道日久,不知不觉中,讲一两个小时话,也不感觉疼痛了。张星南非常高兴,觉得凤仪先生潜移默化的力量真大,使他变化了气质,十多年的痛苦,消除于无形。
一天张星南问:“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究竟谁说的是呢?”先生道:“都对啊!说性善的是指天性说的,说性恶是指禀性说的,说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习性说的,所以说都对啊!”这一简短的解答,确使张星南有前无古人之感,真是五体投地的佩服。因而对会体及女义学全力以赴地承担起来。由张星南为学生们讲《论语》、《孟子》。白永贞(曾任省议会议长)讲《大学》、《中庸》,道德文学并进。一般士绅及老议员们,以前不了解的,也都心悦诚服,自动创立义学及分会。辽宁省各义学及分会,经张星南卓越领导,会务蒸蒸日上,功不可没。张星南以身作则,早晚道德课,从未迟到,曾作联语“远宗孔孟,近法王江(王凤仪、江希张),仁义道德,性命伦常”以述志。
张星南问凤仪先生:“这种时局,会体如此扩大没有危险吗?”先生说:“现在的人,要钱不要命。道德人要命不要钱,就是负债也办学办会。”张星南又问:“债多不累人吗?”先生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这不是《大学》上说的吗?怕什么?我三十五岁就和钱分了家,不也一样行道吗?你试试看!”总分会办学办会积庞大之债务,后果迎刃而解,由善士们助款解决了。
张星南后来又主持会内成立“民德义务中学。”培养出许多人才,他晚年矢志不渝,豁达大度,应付了许多复杂多变的环境。
晚年移居关内,年逾八旬,逝于北京。
40、翟文选
翟文选字熙人,清末举人。原籍山东。辛亥革命后,曾任议员,因不满袁世凯窃国专权,乃愤然离开官场。到黑龙江省林甸务农。后又任盐运使,奉天省长等职。夫人李淑华,毕业于黑龙江省双城师范学校。
翟文选任奉天省长时期,曾患胃病。一九三一年四月由凤仪先生偕朱广生(育民)给讲好。一日,省长在私邸设宴,先生偕十余人前往。省长问询各人姓名及出身经历,都说没念过书。省长得知赵品三曾患过七年瘫症,出身贫寒,今当道德讲演社主讲,替省长教化人民,他极受感动。
先生说:“赵品三等人出身寒微,但能讲道劝人,可说是贱中贵了,你是奉天省长,可算是奉天第一家了。但你们的天命将不永了,今年秋天就要有大变动,不但一国有变动,将来还要影响全世界,你们知道吗?”省长道:“我们的罪是怎样造成的呢?”先生道:“禁止人民抽大烟(邪片),你们却要抽,禁止人民赌博,你们偏打麻将,你们的姨太太半数是从妓馆里来的。你一人当省长,亲友们家里,正不知添了多少大烟袋和姨太太!这些卑鄙行为都是造罪之因,岂不是贵中贱吗?”说到这里,省长汗流浃背道:“这全是我的罪过呀!可惜我和老先生见面太晚啦!我上对不起国家,下对不起百姓,目前人心日下,时局不稳,我想急流勇退,你看好不好?先生道:“但看你有没有赃钱?若没有赃钱,灾祸可以免。”翟文选听着这话,便辞去省长职务,终得安全无恙。
翟文选偕朱广生同去朝南海普陀山,他很敬佩比他年小数十岁的朱广生,竟称之为朱老师。在普陀山的梵音洞看见许多不可思议的神奇景象,更增强翟文选的信心。
夫人李淑华晚年出家,年八十余卒于五台山。女儿尧臣少年时即对先生特别钦敬热情,曾将心爱的小手绢儿赠给先生作纪念。她蓄意大学毕业后,出家五台山,法名通愿。一生戒行清净,潜心修持,清高淡雅,成为我国一代名尼。
41、岳兴华
岳兴华辽宁省锦西县人,一九О七年生。青年时期从商。一九三一年开始接受凤仪先生的学说,信仰专诚,颇有悟性,聪敏睿智,说理清晰,声音洪亮,表达能力很强。
一九三三年奉天省总分会开成立大会,参加者千余人。先生讲话后,岳兴华代表各县分会作答词,从而显露其才华,深受重视。
一九三四年被调到长春总会。五月十三日随先生去范家屯送孀妇张玉奎与赵长祥结婚。此为先生去开原讲演数日,同行者有朱允恭、刘文永、朱雪梅等,讲演时颇受群众欢迎。岳兴华是当时著名的大讲演家,几千人的大会,他一上台,听众便鸦雀无声的听讲。
是年九月,岳兴华随先生在怀德县陶家屯火车站等车的时候,先生对岳兴华、朱育民说:“岳兴华有学问,善于讲演,是到处驰名的人,然而将来的苦要多啊!朱育民是个庄稼人,没有多少文化,但可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呢!”此乃从二人的性中反映出来。后来事实证明,果如先生言。
一九三五年六月,先生至北票讲演数日。有某道门中数人,特来盘道,问:性在什么地方?先生知他是“挟故而问”,故默而不答。岳兴华代答数语,某人甚服。
先生每到一处开讲演大会,常有岳兴华跟随。西去承德,归途至凌源县,先生说:“咱这团人为的化世界,好比一辆车上的人马,世界比做车,姜淑莲比做辕马,张世维比作外套,岳兴华是跟车的,有难事他去忙,我好像赶车的。”
是年冬,先生到怀德县范家屯郭家店一带,因天寒腹泻,到四平街、辽源,病又重,岳兴华昼夜扶持,为备便盆,先生不用,必要外出,兴华随侍,便则为备手纸,起则为整衣襟,如是数日。先生说:“你若能这样事奉你爹妈,你不是孝子吗?”既入室,先生又问他:“你到底为什么这样侍候我?”兴华不能答。先生道:“你们侍候我一个身界,我侍候你们三界(性心身),所以你们这样敬爱我。”
一九三六年一月,总会高级讲习班,第一班卒业,岳兴华被选为模范人之一。以后一直在会中服务,前后十八年。
凤仪先生逝世后,一九四О年,岳兴华到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三年。毕业回国后,仍继续在总会服务。
晚年曾因历史问题,坐牢七年(正如先生说他将来的苦要多)。回家后,一心念佛。
一九九四年,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八岁。
42、张子嘉
张子嘉,字乃勋,海城县北东四方台人,出生于一八八八年(光绪十四年)。一九一四年(27岁)见到王凤仪先生,因受张雅轩罄产兴学的影响,乃协助办女义学。父早卒,其叔父吸大烟(鸦片),乃决心帮助叔父戒除大烟嗜好,叔父生活困难,便赡养叔父,奉养如父,并设法为叔父还清外债。
腾鳌堡淑贞女义学在张雅轩的艰苦的创办下,日渐发展,不仅海城县境内女义学增多,并扩展到附近各县,如台安、辽中、盘山、辽阳等县,均成立了女义学,为了使各处学生能及时得到书籍,张子嘉便不辞辛苦地挑着书箱子给各校送书,并视察各女义学的办学情况。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张子嘉随凤仪先生到安达县筹备开家庭教育大会,拟集各地女义学之职教员与学生,专为研究家道伦理,以期深造。九月一日开会,会期二个月,与会者一千多人,加上本地听讲者近两千人。
一天,先生对子嘉道:“你趁着祖父和你母亲在世,要尽力奉养,家里那点产业要用在行善事上,你往穷里过,能把产业都卖净了(办义务女学)就成了。”后来子嘉真照先生的话做了。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西丰县成立育英女子义务学校,由王鼎三谭马素仙发起。聘请张子嘉、孔守贤为主任。因有成人办学,宣讲凤仪学说,成绩异常优异,学生三百余人。是年七月三十日开讲演大会,凤仪先生率杜绍彭、王国华、郑尚化尘及孟良璧等十余人莅校讲演,听众不下千余人,地方官员均莅临,善风大开。义学内设师资讲习班,培养师资,张子嘉对凤仪先生的伦理性命学说,造诣颇深,故培养出许多德才兼备的女教师。毕业后,派往东丰、西安(今辽源市),开原、铁岭、阜新、新民等各县女义学任教。因而育英女义学成为辽北女义学又一母校。
一九三О年(民国十九年)正月,凤仪先生至锦州三屯办讲习班。兴城县永和屯永宁庵陈香圃到三屯给先生磕头,双手举着地照,跪恳先生给他派人办女义学。人们因他性情古怪,都不肯和他同办,所以他才跪着恳求。当时仅有张子嘉在坐,先生叫他接过来。想了几天无妥人可派,因命子嘉全家去。二月一日,子嘉步行回海城接家眷,沿路至砖台、高升镇、黄沙坨,五间房等处女义学视察。开学后,子嘉一面种地,一面办学,赵纯一(子嘉妻)做饭,张淑芳(子嘉女)教学。
一九三六年四月一日,子嘉妻赵纯一等于沈阳小北门外万里胡同成立怀少园(幼儿园),是为东北创立怀少园之始。此后,各地效法者颇多。
同年十月,凤仪先生到四平街,成立奉天总分会四平街办事处,大家举张子嘉、唐雨恩为主任。负责领导附近各地分会及女义学,成绩卓著。
张子嘉以后又在四古办安老所,实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古训。
一九四一年张子嘉全家到昌图县城创立安老所,在朱杨云岫、祁春生、房星三、张恺升等善士的大力支持下,安老事业蓬勃发展,使许多孤苦无依的老人有了安养之地,过上无忧无虑的晚年。子嘉次女张佩秋任怀少园教师,使许多幼儿得到应有的教育,子嘉全家人一直为公益事业服务。
一九四二年朱循天在张子嘉的大力支持和鼓舞下,创立了昌图县亮中道德新村,落实了凤仪先生遗嘱。
子嘉夫妇老年曾抚养和照顾数个孤苦无依的儿童,爱之如子,体现了二位老人之慈悲心肠。
子嘉无子嗣,以女儿的长子为孙,名张立谦。晚年安养于立谦家。一九七三年正月无疾而终于法库县,享年八十六岁。妻赵纯一卒于一九七八年,享年九十岁。
王凤仪先生纪念碑文
白佩珩
天生圣哲,作民君师,界以传道之任,三代上道在君相,三代下道在师儒,从未有乡僻农人肩斯道之统,如我王凤仪先生者也,粤自唐虞开天明道,孔子言孝悌忠信,孟子言仁义道德,继往圣开来学,其揆一也。洎叔季以还,乃专以诗书文字为教,舍实从华,趋末忘本,道统遂以失传。今凤仪先生,以村野之编氓,悟道德之微旨,敦孝友于家庭,兴教化于当世。其所立义务女校,创始于朝阳,推行于辽海,以暨德惠、农安、怀德、安达等县,多至二百余处。足迹遍京、奉、吉、江,风化被城市镇乡。所立道德会,普行于满洲全境,我总会而外,省则有总分会,县则有分会支会,数达五百余处(后期女义学多附设在会体内)。被服教育之士女,无虑万千,皆彬彬恂恂如也。伊尹云:“天民之先觉”,墨子云:“走而行义者”,先生即其人欤!呜呼异矣!此其中有天意焉!盖自道统失传,人心陷溺,即有老师宿儒与之讲经谈理,而杆格不入,甚或闻道大笑,目为迂腐,掩耳而走焉。天故特创一奇格,使觉世化民之任,不在君相,不在师儒,而在素无学问之农夫,是天之诞降先生,非偶然也。藉非然者,先生未尝读经而谈道晰理,何以能抉经之心?未尝见圣而明物察伦,何以能执圣之权?盖其自诚而明,豁然顿悟,实天之默佑其哀使之然耳!至于先生行事,具详于神道碑,兹不具述。为之铭曰:
朝阳名胜,山曰云蒙,特钟神秀,诞降王公。
缅维王公,生性孝友,竭力用劳,今时罕有。
精诚所至,顿启灵明,怡然悟道,即知即行。
抱大愿力,牖世化民,倡兴女教,立人达人。
讲演宣道,各省周流,德之感化,速于置邮。
性道微言,出之以浅,懦立顽廉,改过迁善。
数年亲炙,坐我玉山,高坚卓尔,绝我跻攀!
公今虽往,斯道尤存,后生学子,忽忘渊源。
佳城郁郁,松柏葱茏,千秋万稷,敬仰休风!
辽阳白永贞撰文
台安朱允恭书丹
更多阅读
转载 惊雷贴里的大智慧!(2) 大智慧 level2
大概是三年前一口气看完,分析、判断事物的方式方法。一般军事图片、消息,到铁血,惟有中华,到美言,惊雷,大概这么个顺序,这几年这么个过程,自己找,寻寻觅觅,迷迷茫茫。今转,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原文地址:惊雷贴里的大智慧!(2)
大智慧 非常实用的选股指标大全共125个 大智慧条件选股怎么用
[大智慧] 非常实用的选股指标大全(共125个)非常实用的大智慧选股指标大全,自己可以随意自己加减汇编,不怕你没能力,就怕你没创意,只要你有创意,就可以自己编写!1,30个交易日内,股价跌幅达到一半的股票:xg:(hhv(c,30)-c)/hhv(c,30)>0.5;2,今天
古人的大智慧: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古人的大智慧: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中国古人观天察地,了解了日月运行的周期,创【】造了两种精度很高的计时工具:日晷和圭表圭表如图所示,有好几种,一种是一根长立柱(圭),另一种是一根长立柱和一根短立柱:原理如图所示圭表主要用来测定一
南怀瑾讲金刚经-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南怀瑾金刚经讲什么
金刚经说什么超越宗教的大智慧今天要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
使用一年大智慧L2之后的体会 大智慧l2账号
买了一年的大智慧L2行情,还有几天就到期了,一些朋友还在讨论大智慧L2高速行情好不好,结合我一年下来的经验谈,总体认为,还是可以的,不过有几点也是需要注意的如果以单纯的做趋势的话,抓热点,找到大资金介入情况好的股票,大智慧是不错的,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