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是哪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

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白话问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

不孝有三,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其中无后为葬不能祭祀里的。

--张红星

在原始宗法制时代孝有三个层面:其一,"生,事之以礼";其二,"死,葬之以礼";其三,在死后的漫长岁月,子子孙孙"祭之以礼".并进而得出结论,"不孝有三"应该是:生不敬顺,一不孝也;死不礼葬,二不孝也;无后绝祀,三不孝也!

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

虽然孟子没有明示,但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赵岐注云: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不孝的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的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

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
“不孝有三”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是哪三

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 《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是中国历来所宣扬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0086.html

更多阅读

“不孝有三”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是哪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

“岁寒三友”之松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

创]“岁寒三友”之松    已推荐2012-2-13 14:25:25 丨分类: 鉴赏古人常称常见的松树、竹子和梅花这三种植物为“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梅、竹、松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松石丑而文,是三益友之意,故称岁寒三友。这三

“民国四公子”究竟指哪四位? 民国四公子

张伯驹 张学良 溥侗 袁克文 满清逊位、民国草创之初,国人尤其是京津沪上层人士把当时四位出身高贵且极具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统称为四大王孙公子。这就是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民国四公子”的最初由来。“民国四公子”到底是指哪

岁寒咏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

[七律] 觅梅破雾穿云陡径行,悬崖深涧晓山清。忽来梅绽千峰秀,乍去枫飘百草横。江岸丛生花素艳,冰帘独衬干峥嵘。疏枝瘦萼迎春放,傲雪存香万古恒。[七律] 咏松溪山鹤顶寄云松,屹立迎风志不同。雪打霜欺成大器,雨淋日晒铸英雄。青葱一色存为

三山五岳 中的 三山 是指哪几座山? 三山五岳

三山五岳传说是我国古代神仙居住的地方。三山又称“三神山”,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相传山上有不死药,以黄金白银为宫阙。实际上,三神山是不存在的。蓬莱也仅为一县名,位于山

声明:《“不孝有三”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是哪三》为网友恋梦菇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