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学生数学的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例谈如何教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张传东

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学生数学的生活经验

(此文在黄陂区2008年教科研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有充满好奇、充满疑问的“数学问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现象”,有乐于参与、乐于体验的“数学活动”……数学知识显现在身边。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这些数学现象、数学问题形成的认知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缺乏归纳和梳理,缺乏的印证和明确。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将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生活经验数学化,让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笔者一直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并喜欢琢磨数学教学问题,笔者认为: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是从实际生活的事或物中抽象出来的,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笔者现就人教版课标试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实际,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联系生活,了解实际,把握知识的切入点。

 数学不是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她就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存在于生活事实之中。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学生引导到现实世界中去发现、寻找数学的“源头”、“真象”,领悟数学知识的本来面貌,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学生不仅知道了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探究的品质和素养,这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五年级上册)一课时,课前我为学生设计了“从教学楼不同位置看旗台”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教学楼的不同楼层、不同地点看旗台,让学生了解从正面、上面、侧面等不同角度看到旗台的形状。上课时又用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来在意识上引入新课。实践证明,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准备,在教学观察物体时,笔者才能教得游刃有余,学生也学得从容实在。

再如在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我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有数字编码的物品信息,不少同学在生活中找到身份证、车牌、电话号码、银行卡、电器编码、图书编号、衣服码样等信息,发现数字编码无处不在,在课堂上学生们议论纷纷,笔者伺机帮学生解读这些编码中数字的意义,实现了生活现象数学化。

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信息在生活中处处存在,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选择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在生活中留心数学知识,将生活中零散无序的知识系统梳理。

  二、巧设情境,研究实际,促进知识的增长点。

  1、结合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面,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每天面对的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把枯燥的数学课与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对学生而言,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它能一下子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产生学习的需要,萌发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起步学习。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五年级下册)一课中。教学伊始,我问到:“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这样一下子叩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喷薄而出。与长方体、正方体相关的物体及其场景历历重现。学生从自然景观、建筑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方面列举了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这些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体验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通过具有生活化的导入,置学生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淡化了教育痕迹,打通了书本世界和日常生活的隔阂。

2、捕捉生活常识,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先导。笔者认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设计问题情景,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让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交流。例如:前天讲《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五年级下册)这一课时,我先展示了某一家庭电话全年话费的折线图。笔者便问:在全年的话费中,哪个月的话费多呢?为什么?猜猜看。学生:2月份话费多,因为2月份正是春节,相互拜年呀、祝福呀。笔者回答:话费少的月份,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甲:8月份话费最少,可能去旅游了;学生乙:8月份放暑假了,同学间打电话联系的少了;学生丙:也许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搬家、电话迁移。笔者称赞道:非常好,看来折线图对我们非常有用、直观、清晰明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折线统计图》。一席谈话延伸到了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社会现象的层面。

3、创设事实背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而,笔者常常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的前提下,积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创建一个数学问题探究的实习场,使学生在这个实习场中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如在教学《3的倍数》这部分内容时,有一道看图练习题(五年级下册21页),图的内容是现在一共有22人,3个人一组,至少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分完。我想直接用书上的插图进行教学,就显得比较死板,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决定让全班同学来进行“排队分组”的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体验。这样,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实背景之中,变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不仅活化了教材内容,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使学生真切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  

4、精设活动情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生的数学认识、数学经验有赖于实践时活动的开展。笔者从教学中体会到: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深入浅出地教学,能让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自觉形成知识的建构和定型。

  例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五年级上册)时,为了让学生学会计算可能性是多少,笔者精心设计了掷硬币、转纸盘、摸卡片、抽数字等活动,学生们在愉悦的体验中不仅学会了计算可能性的计算方法,而且能够评价一些规则和方案的公平性,并能在这些规则中选择有利的途径和办法,一些学生还设计了一些班级活动的方案和规则。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借助游戏和活动准确计算事件的可能性是多大,而且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火花”得到了迸发。

  三、课外拓展,用于实际,激活知识创新点。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同时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1、模拟生活情景训练。在教学中笔者常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观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五年级下册)一节后,笔者让学生计算教室、数学课本、文具盒的体积和表面积,并假设情境,让学生选择不同面积的地板砖铺设教室地面;学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49916.html

更多阅读

学习数学的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学习数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

鲁兆:看大势,抓热点,选龙头——给学生们的信

记得我上次曾讲过,在目前大牛市趋势下,选股要选强势股,并推荐好用的东兴证券超强版,为大家推荐了三个强势题材:一是定向增发;二是融资融券;三是软件服务。现在你打开电脑走势图就会发现,今年以来涉及这三个概念的个股都是升势强劲的。何故?

从哲学高度看小学数学 数学的尽头是哲学

1 数学的本质与数学学科分类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位置关系以及组合关系的规律的体系的这么一门科学。数学的本质就是研究这些抽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数学的本质就是抽现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数学的本质。数学不是现实世界自身。这

高中数学的特点以及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数学好的人什么特点

高中数学的特点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进入高中数学殿堂继续学习。在经历了三年的初中数学学习后,大家对数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数学思维有了一定的雏形,在对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这也是我们继续高中数学学习的基

声明:《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学生数学的生活经验》为网友美与丑竞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