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防卫、监控、清除)
(1)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包括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后者主要是指由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它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部分细胞随血液进入胸腺发育成T细胞,部分细胞在骨髓发育成B细胞。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是构成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
(3)抗原是指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也就是说抗原一般都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但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有时也可称为抗原,如癌细胞等。
(4)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由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乳汁中。
(5)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一段时间后,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细菌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消化。
(6)细胞免疫的过程:刚开始与体液免疫的开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加强免疫效应。
注意:细胞免疫不能直接杀死抗体,只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7)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8)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疾病,如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低时会引起免疫缺陷病。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找出过敏源,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源。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和缺乏引起的疾病。该病可分两类: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另一类是疾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
2、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
(1)艾滋病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存在部位:杀死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
(2)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发病机理: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得人体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3)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
流行: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作用对象 | 抗原 |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
作用方式 |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 1、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 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