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竣妈妈,你好!
现在我很烦恼的一个问题,我孩子现在5岁多,还要上一年的幼儿园,在这个幼儿园里,在数学方面他们老师教的是手指算加减法,我很不能理解这样的计算方法。
最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学校是这样教他们算数,平时在家里教他都是心算,实在算不出来,我们也会教他数手指头,一直也都还好。但是有一次在家里给孩子做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的时候,一个很简单的10以内的加法他老是算错,后来我实在没有办法,我伸出一只手的手指,问他,这是几?孩子回答我说是“9”,而且一口咬定我说这是“5”是错误的。
我顿时有点晕,我才知道原来在学校他们都是用这样的手指计算法,把大拇指当做5,其他手指头为1,而且左手为个位数,右手为十位数。
后来我问过他们老师,老师说这是幼儿园特色教学的手指计算法,要我们在家里不要再教他其他的算法,免得混淆孩子的思维。
可我一直觉得很不妥,因为孩子根本就记不住这样手指计算法的这些规矩,左右手经常不记得代表的是什么,一下把大拇指当1,一下又当成5,一年下来,他的计算根本就没有进展。
我一直觉得应该要告诉孩子真正的计算,而不喜欢这样的算法,其实到现在我自己都不会他们这样的手指计算法,在家里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让孩子巩固。而如果我再用常规的方法教他,必定会引起孩子的思维混乱。
当然,在他们幼儿园今年的10周年圆庆上特意让他们的数算班的孩子表演了100以内的速算,确实那几个孩子算的准又快,但是我的孩子却现在连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都越来越不如以前了。
所以想向植竣妈妈请教,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谢谢!
植竣妈妈的回答:
幼儿学数学,我建议我们还是回归数学的本身去思考问题。
数学学来干什么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计算数目的多少,就是它最基本的功能。所以说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应该是首先建立在对数字和加减法的内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数字代表什么?代表具体的数目多少。数学启蒙中,怎么让幼儿理解这一点?
我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数不同的东西。伸手数手指,一到十,我们有十个手指头;数玩具,我们有七块七巧板;数筷子,我们每个人有两支筷子;数人,我们家里有五口人;数书,妈妈桌子上有五本书。边走路边数看到了几棵树?几朵花?过了几辆车?上楼梯走了几级台阶?等等,都让孩子跟着妈妈一起数。通过若干的生活具体演习,让孩子能把抽象的数字本身和具象的事物联系起来考虑问题。对幼儿来说,所有抽象的概念,都不妨通过形象的实物演示来帮助孩子理解其意义。我当年让孩子辨颜色,认识颜色的意义,就是用类似的方法。把家里的玩具和净色的其他任何孩子拿得动的东西,先集中在屋中间的地板上堆一大堆,再按颜色进行归类,分成若干小堆。玩几次,他就知道颜色的概念了。
同理,让孩子理解到数字的内涵,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孩子能分得清5既可以是代表五个手指头,也可以是五颗糖,五个碗,五口人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把1到100流利地数出来了。
下一步,才应该是建立加和减的概念。什么是加?数量增加了就是加。什么是减?数量减少了就是减。必须让孩子能真正体会加减的概念。同样的,这个过程,我们也是通过生活中的游戏来训练和解决。
我说拿着好看的书对儿子说:“妈妈给你三本书吧。”
孩子说好。
我说:“儿子,还有两本更好看的要不要啊?”
儿子说要,我也给他。
然后问:“现在你有几本书啊?”孩子数数,有五本了。
“好,你看,三本加上两本,你的书就有五本了,这就是三加二等于五哦。”边说,边拿笔在纸上把这个等式写出来,让孩子跟着读几遍。
举一反三,换着花样多玩几次,加积木,加木棒,加糖果,身边随时随地都能有选材,不是吗?每天玩五次,每次读三遍,就是十五遍加法的学习!
加法熟悉了,我说我要五块积木,孩子拿来五块,我说用不了那么多,只用两块就行了,剩下有几块啊?三块!好,五减三等于二,边说边在纸上写出来给孩子看。这就是减法。当这样的加减法玩多了,孩子就既理解了加减的内涵,慢慢从具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也能逐步熟练最基础的加减口诀。
我个人觉得,上述的,才应该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基础过程。让孩子明白数的概念和数理的使用,这是“道”;至于懂得这个内涵后,到底用什么方法去进行计算,那是“术”。珠心算也好,心算也好,手指进位算法也好,那不过是计算的方式问题,不是核心的道。如果理解了数学的含义,有时间去钻研,能掌握一项计算技巧,表演一下,固然是好;没学那些花架势,自己多做一点计算口算笔算练习,最后在学习上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没什么本质的差异。
上文中的幼儿园,所传授的加减法,无疑是术的表演,不是道。而孩子在指着手指头一口咬定这是9不是5的时候,很显然是对数的概念不清楚,没有正确领会数字的内涵。妈妈和老师要做的,是先让孩子们懂得数字和加减的实际意义,才能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和帮助。否则,那样的没有根基的表演性知识,学得越多,孩子越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