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在生活中习得的某些应付挫折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减轻心理矛盾,消除焦虑,更好地适应环境。防御机制,是心理冲突超出意识耐受时的“过载保护”,通过对冲突结构的重构,把冲突强度降到意识整合机制的耐受力之内,避免或缓解冲突意向对意识主体(自我)的割裂。本质上,一切心理行为都是心理冲突启动的。从这个意义上,处理心理冲突的防御机制,就是意识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防御机制在心理行为的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有三大基石:
1、意识分域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心理性欲理论: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成年期
3、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防御特点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他们是无意识或是部分无意识的。
2、防御机制是依靠自尊或自我美化来保护自我免受伤害,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积极与消极二大类。
3、防御机制似乎有自我欺骗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以掩饰/伪装自我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行为、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的。是一种阻断某种心理过程而使自我免受焦虑之苦的自我保护方法。
4、防御机制本身并不是病态的,相反,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它的作用可能导致病理性的后果。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使用,也可重迭使用。

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ego)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现将防御机制的40种具体表现列出如下:

⒈压抑
作为弗氏所描述的第一种防御机制,压抑是主动地将痛苦的记忆、感情和冲动排斥到意识之外。压抑分为原发性压抑:将冲动的原始表现压制到潜意识中。继发性压抑:将冲动的派生物以及冲动的装饰性表现保持在潜意识层面。表面上看起来是显得莫明其妙的天真行为,口误笔误,或者不能承认某一感官所输入的信息。可以说这是:感情留在意识之中,而观念却被忽视了。例如,一个患性欲缺乏的女癔症咨客压抑了所有可能导致性唤起的感情,也可能压抑了幼年造成心理冲突的性感记忆。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遗忘"了。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压抑所造成的“遗忘”是很特别的,往往有高度象征性的行为可以提示这种压抑并不是真正的遗忘。压抑与压制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有效地无意识地抑制冲动甚至达到放弃目标的地步,而不只是推延。与否认不同,它只是让人们不能在意识中感知到自己的本能和感情,而不是否定人们对于外界事件的认识和反应。如果有一个正在哭泣而却忘了为谁哭泣,这就可能是压抑;如果他否认自己流过眼泪,或者坚持认为所哀悼的人实际上还活着,那就可能是否认。

⒉否认
否认的对象是外界现实,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认。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不太成熟的防御机制。短期临时性的使用可以使自我在重要挫折面前得到暂时的逃避,过度使用会形成偏执性倾向。例子: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鸵鸟政策,孩子摔碎了东西,闯了祸,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与压抑相似,否认阻挡了咨客对痛苦的观念或感情的注意,暂时地使它们与意识分隔开来。运用否认,咨客不再理会痛苦的现实,就像它们根本不存在一样。例如,一个不光彩地下了台的“冒号”,依然摆出过去那副首长的架子。

3.歪曲
为了适合内心需求而重新塑造一个外界现实形象。它包括:不现实的夸大想法、幻觉、满足欲望的妄想和持久的妄想性优越感。它包括对自己行为责任的持久否认。它也包括那些不现实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在歪曲时,可以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与另一个人混合或融合的感受,例如,“耶稣活在我心里,并且答应我的所有要求。”但是与妄想性投射相反,妄想性投射因为感情的责任放在别的方面,从而减轻了自己的痛苦,而在歪曲时,不愉快的感情被它们的对立方所替代。就像在宗教信仰中所显示的那样;歪曲可能有较好的适应效果。

4.妄想性投射
妄想性投射指个体对外界现实产生的直率的妄想,往往是被害性的。它包括在别人身上体验到自己的感情,并对这种感知采取行动,如被害妄想;或者在自己内心感知到别人的感受。这种机制的运用表明当事人放弃了对于现实的检验。以上三种机制很少在心理健康的成年人的意识清醒状态中出现。

5.反向作用
将内心不能接受的、不愉快的观念、情感、冲动夸张性地指向相反的方向。如牵挂可能是残忍的反向形成,守时、节俭、清洁则可能是对疲塌、奢侈、肮乱的对抗。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反向形成被认为是一种强迫性的防御机制。这种潜意识的冲动源于婴儿期的冲突。当婴儿期的冲突不是被压抑,而是被转换时,反向形成也可能是使婴儿期冲突得以升华的基础。

绝大多数咨客们都有某种程度的反向作用。它以夸大一种情绪倾向的方式来压制与其相对立的另一种情绪倾向。强迫症患者的反向作用尤为突出。

我们可以把人的各种本能看成是一对对相反相成的对立物,如:生与死、爱与恨、建造与破坏、主动与被动、支配与服从等等。自我会集中注意于破坏性本能的对立面,以避开其攻击性冲动。例如,一个人如果对他人怀恨在心,他可能因此坐卧不安,这时他的自我为了掩盖其敌意,便会对人激发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爱。我们似乎可以说这是以爱代替了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在爱的下面,仇恨情绪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更恰当地说,爱是恨的面纱。这种以其对立面来掩藏某种需要的机制,叫做反向作用.

可是这种反向作用和真正的对象发泄有什么区别呢?真正的爱与反向作用的“爱”有什么区别呢?反向作用的爱主要特征是夸张。怀有反向作用的爱的人往往再三表白其情意,而这种表白又常常流于过火、浮夸、装腔作势。这种感情是一种虚假的伪装,很容易被人察觉。反向作用还有另外的一个特征“强迫性”。一个人如果知道利用反向作用来对抗焦虑,那就只能将感情通过其对立面来表现出来。举例来说,他的反向作用的爱不能像真正的爱那样灵活变通,不能适应变幻不定的具体环境,它总要不断地向人显示,好象不这样就会使隐藏的相反的感情露出马脚。反向作用既可以用来反抗来自人内部的威胁,也可以抵御来自外界的危险。一个人如果害怕另一个人,他倒可能对那个人特别友善。畏惧社会的人可能苛求自己严格遵循社会的传统习惯。只要一个人对某种规章制度表现出过分严厉刻板的顺从,我们便可以肯定他的这种顺从是一种反向作用。在其顺从的伪装后面,他实际上正受着反叛和对抗情绪的不断驱使。


一般来讲,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最早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如果父母特别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一表示反对或一不听话就遭到严厉惩罚,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本来是对父母不满,但却表现的是责备自己。这种心理机制可以保护一个人少挨父母的责骂。然而,到了工作中,它就会妨碍一个人为自己争取权利。不只如此,“反向形成”一般还伴随着“被动攻击”的心理防御机制:我总是无意地做错事,结果招致对方的责骂。小孩子这样对待父母,其实是在变相表达对父母的攻击和不满,譬如总是拖延家务,总是少做作业,父母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冷遇和冒犯——这其实正是孩子情绪的真相。但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他们也是极其着急,非常难过。

愤怒得以表达,不过是以扭曲的形式。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不满情绪被压到潜意识里,自己意识不到,反而特别努力的做事情,但又总是无意中把事情搞砸——目的是表达不满,于是招致别人更多的责骂,自己产生了更多不满,但又压下去……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强迫性重复”,意思是如果童年幸福,我们就重复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就重复痛苦。之所以我们总是强迫性重复,就是因为我们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应对方式。遇到同样的问题,产生同样的结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反向形成和被动攻击这两个心理机制。要化解这些不健康的心理机制,必须学习觉察并释放愤怒,只要愤怒的情绪通过恰当的、有意识的方式释放了,就不会再以不恰当的、无意识的方式表法不满。

本来产生了负性的情绪,但却表现出友好的行为。譬如,妹妹非常嫉妒姐姐的一口好牙齿,希望她的牙齿比自己的还要丑陋,但她却递给姐姐一杯牛奶并说:“喝下它吧,对你的牙齿有好处。”如果父母对幼儿太过于严厉,给了他太多规矩,不容犯一点错,不容有一点不“道德”,那么幼儿很容易发展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小时候,这会防止招致父母的惩罚,但长大后,这样的人就很难维护自己的利益。譬如,同事非常严厉地斥责自己。事情刚发生的那一刹那,他产生了愤怒情绪,但他立即把愤怒压抑下去———甚至一点都体验不到,反而会堆笑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并且他意识上还真是这么想的。在社交焦虑障碍中,这种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非常常见。

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学中说,当内心的本我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欲念而又不被超我肯定、许可时,往往会本能地把之转化成强烈的反向作用,以获得超我的允许,减轻和消除自我的压力与威胁。这是突破心理困境的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在王小波的小说中,对此多处作了形象化的阐释。《革命时期的爱情》写“我”王二因被指控为画革委会主任的淫秽画及出手打了工人巴毡的凶手,因而被认作坏人一类,遣到团支书!海鹰处进行“帮教”改造。这对于生有痔疮的“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天要去!海鹰的办公室“坐硬板”,真是件痛苦不堪之事;为此,“我”的本我自然地产生出对!海鹰的痛恨之情:“总是盼她掉进土坑”。但超我警告“我”:不能恨帮助“我”改邪归正的“革命干部”。于是,自我产生反向作用:“对于不能恨的人,我只能用爱来化解仇恨。”

6.转移
指将一个人的情感从真实的对象转到较为安全的对象上去。而后者完全成为前者的替代物。例如,上了上司一肚子气的人,回家之后大喊大嚷,并踢狗一脚。咨询期间,咨客往往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移情),倘若此时咨询师以为他(她)爱(恨)上你了,那么“长江冇得盖子”。(迁怒于人,迁怒于己)移置是一种初始过程,是升华、象征化的基础。例子:替罪羊现象(上司—丈夫—妻子—孩子—小狗)心理治疗中的移情与反移情,梦中的置换(上司—父亲)

7.逆转
将冲动由主动变为被动或由被动变为主动或由朝向别人转为朝向自己(反之亦然)。例如,“都是我的错”以谴责自己来表达对别人的失望则是一个常见的例子。逆转可以从二个层面来理解:1.使之力比多的指向变化。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本能指向是可以逆转的,即从主动转为被动(或者相反),由指向别人转为指向自己,反之亦然。如:施虐与受虐,窥淫与暴露。2是指一种防御机制。驱力指向的改变可以使自我避免焦虑。Freud尤其强调在反向形成之中逆转机制所发挥的作用。

8.抑制
将思维或者活动缩小,以免由于这些思维或者活动惹起焦虑。常见于恐怖症。这类患者回避引起恐怖的情境,如高处、乘飞机、某些动物等;也见于为避免焦虑而表现的不敢作主、不敢与异性来往等情况。

9.与权威认同 
它是指个体无意识地模仿权威或攻击者,并以被模仿者特征自居或行动。当他以权威者/攻击者的特征行动时既表达了对攻击者的攻击,又摆脱了被攻击的焦虑与不安。指模仿权威,以势压人。例如,刚刚学习控制自己冲动的小孩,往往模仿大人的口吻和姿态,批评自己的小伙伴。同理,咨客可能以过分苛严的态度来掩盖自己对权威的恐惧。(拉大旗作虎皮)提出的一种防御机制,例子:小孩子以大人的口吻教训同伴;饱受暴力的孩子成年后变成施暴者。

10.禁欲
禁欲这种防御机制特别被青年人用来控制青春期强烈的性冲动。禁欲是自己对愉快的否认。这种否认,可能涉及食物、睡眠、运动以及性之满足,并由此而产生优越感,认为对自己颇有益处。(禁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来控制强烈的性冲动或者其他的欲望。禁欲就是自己对愉快的否认,而这种否认,会让人产生优越感,认为对自己颇有益处,同时这种优越感的作用下,又会去约束他人,比如同事和子女等等。)

11.理智化
指在体验和谈论冲突的话题时,就事论事儿,不带有相应的感情色彩。理智化用一些从感情上看来较不强烈的说法来思考本能性的愿望,而且不付之于实际行动。观念留在意识之中,而感情却已告消失。理智化包括以下机制:分隔、合理化、仪式性、抵消、补偿、魔术性思维。这些机制之间虽然互相有些区别,但它们往往成群出现。理智化包括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亲热的感情而对非生物给予太多的注意,或者为了免得表达出内心感情而去注意外界现实,或者为了避免感知整体而去注意无关的细节。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包括在内,虽然它们也可被认为是某种形式的内心置换。

12.情感隔离
即不掺杂情感成分地面对问题。与理智化有关联,是对与特殊思想相联系的感情的压抑。理智化和感情隔离都是强迫症患者的典型表现。譬如,丈夫遇到了车祸,警方打电话通知妻子,妻子刚听到时会冷漠地说:“哦,是吗,知道了。”好像一点都不伤心,但刚放下电话,就突然泪如泉涌,然后号啕大哭。她一开始就是情感隔离,这样做可以给自己一个缓冲的空间。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对病人的反移情有时候是以情感隔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3.退行
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广义的退行:指回到一种较早的功能状态。狭义的退行:指一种防御过程,指个体部分/全部地退回到力比多/自我发展的早期阶段,从而避免焦虑。治疗时可以借助固着点来推测退行到哪个阶段。退行虽然避免了所处阶段的焦虑,但会使个体再次体验到所退行到的那个阶段的焦虑——才出虎口又入狼窝。退行不仅是一种防御机制,也与症状的形成有关,如成年人在面临难以克服的障碍时,常会退行到被保护的情景中而表现出较幼稚的行为。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疗性退行,尤其在长期分析或自由联想时更容易出现退行,其典型的表现是对治疗师的依赖。

14.升华
升华是最积极、最富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的升华都依赖于象征化的机制,而所有的自我发展都依赖于升华机制。例如正常成人之间的友谊,部分是同性恋或乱伦冲突的升华。是一种本能的力量以一种非本能的方式予以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指向原始的、生物学对象和行为的本能力量置换到较少本能色彩的、社会所能接受对象和行为上;同时,与这些对象和行为相伴随的情感转换成去性的去攻击性的情感。

与幽默不同,在运用升华时,这种“为自我服务的退行”会有真正的后果。与“神经症性”防御不同,在运用升华时,本能没有被阻挠或转移,而是为之另辟途径。艺术成果就是典型范例。在投射时,个人的感情(例如,愤怒)被归因于别人。在置换时,个人的感情虽仍被承认为自己的,但是被重新定向于较不重要的对象,而且往往没有满足感。但在升华时,感情被承认、被修改、并被定向于比较重要的人物或目标,所以会产生适应的本能性满足。


15.分裂
分裂指的是孩童达成一种和母亲分离开来的精神内在意识。此一分离意识涉及一清楚的、自体的心理再现,是和客体世界以及客体等的(心理)再现相互区别。分裂是将正性和负性的自我和客体的形象分裂开来。分裂样幻想为了解决矛盾冲突或者为了获得心理满足而应用幻想,或者经常沉湎与孤独的隐退状态之中。它往往伴有明显地逃避人间亲热感情或用古怪行为来使别人远离自己等情况。与精神病性否认不一样,应用者并不十分想(或者坚持)让人家知道他的幻想。然而,与单纯的愿望又不同,分裂样幻想可以满足个人关系的需要,也可以免得自己对别人明显地表示出攻击或性的冲动。与分离也不同,幻想所再造的是外部世界而不是内心世界。

16.投射
第一个意义:投射意味着将某种精神表象视为客观现实,如梦境、幻觉。
第二个意义:在精神分析学中,投射是一种防御过程,是将自己的某种冲动、愿望、自我内在客体的某些特征想象成在某人身上的客观事实。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被投射出去的特征被自我所否认了。把自己冲突的冲动归咎于别人。例如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于埋怨、怪罪他人,推诿客观。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不从自身找主观原因。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喜欢使用“投射心理机制”——即自己是怎么想的、就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是怎样感觉的、就把感觉当作现实,也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例如,另有新欢的男人常怀疑妻子有外遇,因而他声称“是她不忠实于我,并不是我抛弃了她”。行为是他所能忍受的。例如,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等。、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以及为了说明被人冤屈而收集“证据”。有些人在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后可能显得古怪或易怒,但仍算“合乎法律”。

Freud认为投射是否认的结果,用于对被害妄想的描述。在别人身上体验到自己的感情,并对这种感知采取行动(如丰富的被害妄想),或者在自己内心(从字面上)感知到别人或其感受(如激越型抑郁症病人声称“魔鬼在吞噬我的心”)本机制与投射的区别在于,它在事实上放弃了对现实的检验。它与歪曲的区别是缺乏欲望满足感,而与内射的区别在于它仍投射那些已经得到承认的内心感受。中毒性精神病人的妄想性投射能够把那些显然不同的很多混乱的知觉组织到一起。
第三个意义:认为自己的有的别人也有。

17.认同
认同既是正常心理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广义的认同是指个体的身份界定过程,它包括三种情况:1、将自己的身份扩展到他人;2、向他人借取身份;3、与他人的身份混淆。在精神分析中,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是指无意识地取他人之长归为己有,并作为自己行动的一部分加以表达。

认同有四种形式:
1、原发性认同:指婴儿必须将他自己与客体区别开来。
2、继发性认同:是指当个体意识到与客体身份的不同后,向客体认同的过程。这是一个防御性过程,因为继发性认同降低了自我对客体的敌意,从而使自我体验到曾经被否认掉的分离。婴儿的继发性认同是正常发展的一个部分。
3、内射性认同:是指与内化了的客体认同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指个体想象他人存在于他之中,并且是他的一部分的过程。
4、投射性认同:在下面

17.投射认同
是指个体将自我不能接受的部分分离出来,投射到一个幻想或真实的客体身上。然后,再将这个客体内化。这个过程就是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是婴儿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此概念似乎最不易于被初学者理解。广义上讲,“认同作用”意味变得像某人或采取某人的一些特质。为厘清各种不同的认同作用,弗氏提到自我和客体间各种不同种类的关系。例如:认同是人们最早时期对另一人或一客体在情感上的联结(emotionaltie)。而投射认同即投射到病人想控制的某个人。最经典的投射认同的例子莫过于:“您问出现在梦里的人可能是谁?她不是我母亲。”弗洛伊德注意到“母亲”的说法,正是咨客自己而非他人提出的,尽管用的是反向指向的形式,而潜意识提示那就是他母亲;把自我的一部分当成是他人,或者把他人的一部分当成是自己时,这就是投射(projection)和认同 (identification)的防御机制

18.无所不能
夸大自己的力量。在一种不安全和严厉的自我贬低的状况下,这类咨客常常体验无所不能和全能感。用这种防御代替自我贬低的形象。咨询员和治疗师即为助人者,便一定要帮助对方,而且无所不能,希望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希望能让所有的求助者满意。这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权威心理。这种的权威心理,也最容易使咨询员和治疗师有挫败感,造成心理枯竭。因为咨询员不可能是万能的,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解决。

坚持这种权威心理,不但可能造成咨询员、治疗师只为个人的心理需要而不是关注什么对来访者是最好的选择去工作,比如需要转介,某种程度是侵犯了来访者的利益,而且会给个人造成过度的心理压力。另外对来访者也不是很好的榜样。因为许多来访者的困扰就是希望自己什么都能做好,什么都能解决,这本身就是不恰当需要调整的。

19.贬低
极度地轻视和抵消。咨客贬低的他人常常是咨客认为对自己有害、并有威胁的人。他用这种贬低来防御和控制这个危险的人有可能对自己导致的伤害。

20.原始理想化
夸大别人的力量和威望。比如:我需要他人(理想化)才能生存。这种理想化的客体能帮助对世界上坏的客体,反抗来自外在世界的危险。

21.消极作用
或称解脱,指把某种难以接受的或已经发生过且无法挽回的事件象征性地或重复地以相反形式做出来,借以解除内心不安和焦虑。强迫性神经症的强迫计数或某种仪式动作即是一种解脱焦虑的表现。

22.合理化
文饰作用,指一个人为掩饰易被他人取笑的行为去寻找理由为自已辩护;或巧妙地证明事实上他不能忍受的感情和,又叫文饰作用,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人们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作用的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比如在一个情感咨询案例中,女孩在与未婚夫订婚后,又遇到一个让她心动的男孩,于是她就强调说“与未婚夫相识之初,对他印象并不深刻,也没太在意对方”,后来“觉得他一个人在外面当兵不容易,于是就以一颗友善的心去对他”,还有“他的父母希望他早点成家,似乎我不答应求婚便会耽误他的大业。”以及“其实我爱的是后来遇到的男孩”等等,都是在试图为自己寻找一个理由——我所以想与未婚夫分手,是因为我本来就不爱他,我们的婚约是别人强加的。这就是女孩在运用合理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了。

23深思熟虑
指个人以理智的态度,或考虑一些极抽象的事去应付情绪性情境,也就是说,用推理来抵御面前面临的矛盾以及由它引起的紧张情绪。例如,某人丧母时用“生死是自然现象”、“人都是要死的”等大道理来摆脱自己的悲痛心情。

24补偿作用
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补偿作用是以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类似“替代作用”。例如,某女子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崇。

25.疑病
疑病是把别人的特点内射到自己体内,并且因此引起了似乎可信的“疾病”。与认同不一样,疑病性内射会产生苦恼和不愉快。疑病性内射是“与自我不相容的”。这种防御机制允许应用者以他自己的痛苦或不舒服心情去斥责他人,而不会直接向他们提出要求,也不会为了别人忽视他的愿望(往往是未曾表达的)而诉苦。由生离死别、孤独或未被接受的攻击性冲动所产生的对别人的谴责,首先转变成自责,然后是诉说疼痛、躯体疾病和神经衰弱。

26.分离
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感觉,以期避免情绪苦恼。与神经症性否认同义。它可能包括神游、癔症性转换反映、一种突然的毫无根据的优越感或漫不经心的态度,以及短期地否认自己的行为或感情。它也包括为了消除焦虑或苦恼而显得忙忙碌碌的行为、通过在舞台上表演来“安全”地表达本能欲望,以及为了麻木自己的不愉快感情而短暂地滥用某种药物或利用宗教的“欢乐”。分离比歪曲较易为别人理解,也比较体谅别人,较发泄来得短暂。1、用于描述人格分离成几个部分,临床上所说得多重人格,此时分离与分裂是同义词。2、用于描述物神崇拜者的自我分离。3、用于描述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的反射性自我觉察4、用于描述一种发展与防御过程。

28、幽默
明显地表达了观念和感情,但并不使自己感到不舒服,对别人也不会产生不愉快的影响。某些游戏和滑稽的退行行为都属于幽默。与诙谐不同,诙谐是某种形式的置换,而幽默则直言不讳、有啥说啥,而且如果没有“在观察中的自我”的某些成分,就不可能应用幽默。就像希望,幽默使应用者能够忍受而又集中注意到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与之相反,诙谐往往表现出注意涣散。与分裂样幻想不同,幽默不会排斥别人。

29.压制
虽然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半意识中却作出予以推迟的决定。这种机制包括在寻找困难时的一线希望、把已经认识到的不舒服感受尽量缩小、在困难面前挺起胸膛、想方设法予以推迟而并不回避。用压制的人是这么说的:“我明天会考虑这件事情的”,第二天也确实记得考虑此事。

30.预期
为未来的内心不舒服感受作切合实际的预期或计划打算。这种机制包括对将要出现的事物作有目的而仔细的计划(或担心)、对死亡或外科手术在情感上有了切合实际的预科、与之同时并能够在意识中自觉运用在心理治疗时学到的“自知力”。

31.被动攻击行为
应用者会间接地(通过被动性)或直接地把应该针对别人的攻击性,表达在自己身上。它包括那些会影响别人甚至自己的---失败、拖延或疾病(至少初起时)。它包括为了获得注意而从事愚蠢的或挑衅性的行为,或者为了避免处于竞争地位而一回小丑。那些已形成施虐被虐关系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既有被动攻击又有疑病性防御。

32.发泄
潜意识释放,让一种潜意识的愿望或冲动直接表现出来,以使自己免得意识到所伴有的感情。它包括为了避免意识到自己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违纪性或冲动性动作和“发脾气”.它也包括为了减轻紧张心情(即主观性焦虑或抑郁)而长期滥用药物、失败、形变态或自伤。发泄也涉及以下这种状况:为了避免产生因本能推迟表达所导致的紧张心情,于是长期来听任自己冲动发泄。


33.躯体化
指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的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人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人意识不能承认的。

34.内射
内射是指一个外在客体由这个客体的内在精神表象所替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与这个外在客体的关系完全变成了与这个客体的内在表象的关系。作为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内射使主体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作为一个防御过程内射减轻了自我的分离焦虑。

摄入作用.内向投射,仿同作用:与投射作用相反。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如常言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他们所失去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举动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相反,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在极端情况下变成恨自己因而自杀。把一个他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当作是自己的特点,用以掩护自己的短处。仿同有两种,一种近似模仿。例如,在不知不觉中,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例如,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国为别人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  

35.幻想
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36.推诿
指的是遇到挫折后强调客观理由。如考试没考好,强调是老师题出得不好。推诿不是一个很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因为推诿之后的结果,是不能从失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7.消耗作用
当人们遇到心理压力或挫折时,欲望不能满足,他们就倾向于以暴饮暴食、冲动购物、酗酒等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当你准备离开情人的时候,自卑和失败的感觉会不断的浮现,使你痛苦。这时,你不妨潇洒一点,花钱买一些衣服或做一些健身、美容的活动。它能帮助你恢复应有的自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48818.html

更多阅读

弗洛伊德力比多理论解析自我(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英文叫libido,力比多客体,在概念上讲,应该都是一样的。指那些在性方面能引起心理活动的事物,意识,观念。或指能使人倾注原欲于之的事物,意识,观念。等等。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太多了,基本上每一个文学文本都可进

英国卢西恩·弗洛伊德油画作品 弗洛伊德油画

卢西恩。佛洛伊德生于1922年,是著名心理学家西蒙。佛洛伊德的孙子。和所有的维也纳人一样,他与生俱来的怀疑、孤独和好奇精神常常使自己不安,对世界的感知也就保持了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1933年他移居英国并成为画家后,这种知觉能力也就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人格性欲发展阶段因为这个理论中人格阶段的划分方式是根据性兴奋的不同部位所提出的。整

弗洛伊德.梅威瑟:家庭暴力阴影下成长起来的金钱梅

本帖最后由 看不下去 于 2013-11-17 14:50 编辑BY JOHNSON SNOWDEN弗洛伊德小梅威瑟发现自己正盯着一只猎枪枪管。 泪水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哭预示着接下来他密西根州大急流城的家里将遭遇不幸。而那时候小梅还没满两岁。据滚石说,潜在

声明:《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为网友几分壮志豪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