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解读 朱柏庐治家格言楷书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解读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庐(1627~1698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江苏省昆山玉山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昼夜恸哭。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迁徙流离,备极艰辛。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因敬仰晋人王裒(音pou)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他在居乡教授学生期间,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他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坚辞不应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其所著《朱子治家格言》,劝人勤俭治家,安分守己,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其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等句,尤脍炙人口。他重视家庭教育,倡导知行并进,同情弱势群体的思想至今仍有进步意义。他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困衡录》、《愧讷集》、《喜秋五传酌解》、《毋欺录》等。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1),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2)。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3)。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4),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5),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囊橐无余(6),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
天刚亮时就起床,打扫庭院,不论室内、屋外都要整齐清洁;天黑了就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晚上睡觉前关锁门窗,一定要亲自检查。不论是一粒饭或一口粥,都要想到它得来很不容易,粒粒都是农夫辛勤耕耘的结果;纵然是半丝半缕的衣服、布匹,也要珍惜物力制造的艰难。
凡事应该事先做好准备,不要等到下雨了,才想到要修补房子;口渴了才想到要挖井取水。至于自己日常生活所需,应力求节俭朴素不要浪费。参加宴会时,餐会结束了就回家,千万不要沉迷在宴席热闹的气氛中,舍不得离去。日常使用的餐具,只要实用干净就好,即使是很普通的瓦罐、碗盘,也胜过价格昂贵如金似玉、却不实用的器皿;饮食要合乎自然简单、营养均衡与卫生三个原则,不能偏食,即便是自家菜园里种植的普通蔬菜,也胜过稀有珍贵的佳肴。不要建筑华丽的豪宅,不要图谋肥沃的土地,一心一意希求累积财产。
行为不端正,好说是非,喜欢挑拨离间的人就是三姑六婆,也是淫乱偷盗的媒介;婢女美丽侍妾妖艳,并非闺房之福。选用做事的仆人,不要选择外貌俊美的,妻妾最忌浓妆艳抹,争奇斗艳。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当饮水思源常念祖宗之德,逢年过节祭祖时,一定要心存诚敬;子孙即使再愚笨,也不能不教导他读经,更应该给他机会,让他接受圣贤的教诲。立身处世务必节俭朴素;教育子女要因材施教,使用适当的方法,更要合乎义理。不要贪图意外(侥幸)之财,饮酒要有节制不可过量。与肩挑货物的小贩交易,应当体恤他们靠体力谋生不易,不要斤斤计较,贪小便宜;看见生活穷苦的亲戚或邻居,必须温和地给予关怀和照顾。
以居心刻薄创业起家者,其福禄享受绝无长久的道理,违背伦常道德的家庭,很快就会导致衰败灭亡。兄弟叔侄等至亲,在财物的分配上,须帮助孤寡者多分一些;长幼有序,内外责任要分别清楚,家规须严谨分明,执行要严格认真。听信不明理的妻子所说的话,因而造成父子、兄弟之间亲情失和,甚至分离,不是大丈夫应有的作为;过分重视钱财,却亏待父母,即是不孝,没有资格为人之子。嫁女儿选女婿要注重品德,不要贪图金钱物质的享受,索取丰厚的聘礼;娶媳妇应该寻求贤淑女子,不要计较嫁妆丰盛与否。
见到有钱、有势的人家,就表现出巴结奉承的样子,是可耻的行为;遇到贫穷的人,就摆出轻视骄傲的样子,这种行为最是低贱。在乡(族)里要避免与人争斗甚至打官司,打官司到最后都没有好结果;待人处事应避免多话,因为言多必失。不要倚仗势力欺凌孤儿寡妇;不要贪图口腹之欲,而任意杀害动物。性情古怪、孤僻又不合群,还自以为是的人,错误和后悔的事必定很多;颓废消沉自甘堕落的人,难以成就事业。
喜欢亲近不良少年,结交流氓,日子久了,必定受到连累;与老成持重,能够约束自已的人为友,遇到急难时,就可以得到他的指导与帮助。
轻易听信他人的议论,未经查证,怎么知道不是对方借机诬陷,挑拨离间呢?应当忍耐,再三思量、查证,以明辨是非、善恶;因事与人相争,怎么知道不是自已的错?必须平心静气地想清楚,不要意气用事。帮助别人的好事,不要记在心上;接受别人的恩惠不能忘怀,要常存报答之心。凡事不要做过头了,应适可而止,要记取(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得意之时,要懂得谦让,不可以沾沾自喜。
人家有喜庆,应该诚心祝福,不可以嫉妒;人家遭遇不幸时,应当同情怜悯,不可幸灾乐祸。做善事希望人家看见,不是真善;做坏事怕人家知道,便是大恶。见到美色而起淫欲的念头,要小心自已的妻女也会遭到同样的遭遇;把怨恨藏在内心,外表装作若无其事,却暗中害人,是最损阴德的事,灾祸将会连累到子孙。只要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平安顺利的过日子,虽然三餐不继,也觉得幸福快乐;该纳的税早日缴完,即使口袋毫无剩余,依然心安理得,欢喜自在。
读书志在学习圣贤,不是追求读书做官;做官要把思想放在国家百姓身上,不是追求自家的荣华富贵。谨守本分,安于命运不妄求,一切顺乎时局、天理而行。能够做到这样,差不多就可以接近圣贤的思想境界了。

注解:(1)未雨绸缪(音wˆi y’chŽu mŽu)意谓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流连:意谓依恋而舍不得离去。又作“留连”、“流涟”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解读 朱柏庐治家格言楷书
例1:流涟荒亡,为诸侯忧。——《孟子·梁惠王下》
例2:游九京者,亦流涟于隋会。——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序》
许多网络文章将流连解释为吝啬,是错误的。
(3)珍馐(zh…n xi‘),同珍羞,意谓珍奇的味美的食物。
(4)乖舛( gui chuƒn)①谬误;差错。②不顺遂:命途~。
(5)饔飧不济(yng s‘nb”jŒ)意谓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
(6)囊橐无余(nng tuŽw’ y’)意谓家中粮袋中没有余粮。囊橐即口袋;袋子。用于贮物。《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笺:“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

②《朱子治家格言》的内容分析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柏庐治家格言》也称《朱子家训》,仅用517字便概括了治家、理财、读书、做人处世等基本原则,全文采取警句形式,言简意胲,朗朗上口,是普及推广家教理论的典范。《朱柏庐治家格言》流传非常广泛,许多话已成为公认的格言。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和“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其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就被毛泽东引用过.毛泽东把它引申为“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号召全国人民丢掉幻想,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另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提倡勤俭的话就很有教育意义。
《朱子家训》虽内容不多,但言简意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根据其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部分,即日常起居、家庭生活、道德修养、学习总结。这四方面对从“治家”的角度阐述了做人的的要义,家庭和睦的根本原因,学习和做人结合的必要,对于每个人生,每个家庭都有着不可忽略的指导意义。虽然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其中有部分内容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成为今人不必承袭的“糟粕”,但其大部分内容都是具有可读性的“精品”,值得我们阅读。我反复研读《朱子治家格言》,觉得特别值得向广大家长、老师推荐的是他提倡的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对他提倡的思想进行新的诠释与解说,这对我们建设和谐家庭、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都是有益的。
《朱子家训》的第一部分总计9句,(从“黎明即起”到“勿谋良田”)从作息时间、打扫卫生、简朴持家、居家安全、饮食等几方面阐述了“家道兴盛”,应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这些方面可谓字字贵如珠玑,粒粒皆关乎家庭自身良性运转,是日常生活的指导守则,是每个人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模式的指导方针。
第二部分总计17句,(从“三姑六婆”到“勿计厚奁”)着重讲了婚姻家庭内部应遵循的生活原则。因为时代不同,有几句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如“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这些方面是我们应该扬弃的封建糟粕。这部分内容在教导后人读书教子,邻里和谐相处,尊敬父母兄弟几方面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第三部分总计22句,(从“见富贵而生谄容者”到“自得其乐”)内容着重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教导,教导后人轻富贵、平和待人,诫“争讼”诫“言多”,勿恃强凌弱,需忍辱负重避免是非,勤劳持家和谐处世方可安享天年,善良宽容不羡富贵不嫉恨他人才会家庭幸福美满。
第四部分作为文章的总述,总计4句,(从“读书志在圣贤”到“庶乎近焉”)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回顾,得出“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的为人需树立远大志向,读书需有明确目标的结论,同时说明了“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的近乎“顺从”的安世理想,虽具有盲从于命运指挥的封建意识,但对于能够健康快乐地安享生命的每一天的心态却有着从容的意味。

博主:此文原载王天纲著《家庭教育漫谈》,文心出版社出版,2010年6月第一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48671.html

更多阅读

曾子如果不杀猪——读《曾子杀猪》有感许永欣 曾子杀猪的故事

读完《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曾子杀猪》主要写了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为了哄孩子,便谎说回来给他杀猪吃。当曾子的妻子回到家时,见丈夫正要杀猪,急忙上前阻拦。但曾子认为,不杀猪,孩子就会学会骗人,并且不再信任父母。曾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摘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衡量生死的标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出的生死取向,一是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勇于牺牲一死;二是

转载 《晏子使楚》中考题合集含答案 晏子使楚 中考

原文地址:《晏子使楚》中考题合集(含答案)作者:周艳老师晏子使楚2003年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文言文阅读(共22分。第20、21题各3分,其他每题4分)[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

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风教学设计

学 科语文年级五(1)时 间3.19主备课人徐明秀课 题《晏子使楚》课 型讲读课文二次备课人全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学情、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课文历史故事,选自林汉达主编的中国历史故事从书中的《春秋故事》。课文讲的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

声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解读 朱柏庐治家格言楷书》为网友暖萌小王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