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筑书巢阅读答案

位卑未敢忘忧国

——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不仅雄奇奔放、沉郁悲壮,而且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过小孤山大孤山》是《入蜀记》中的一篇,描绘了烽火矶、小孤山、大孤山的景色,极富代表性。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思想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发掘之处。
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筑书巢阅读答案
陆游作《过小孤山大孤山》时是宋孝宗乾道六年。宋孝宗登基后为岳飞昭雪,平复冤假错案并重用主战派张浚,积极备战,意图北伐收复中原。陆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重新起用,怀揣着一腔报国热忱前往抗金前线赴任,其创作也随之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文章开头一段先写烽火矶,初看烽火矶不过“突兀而已”,细看却“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另一块“杰然特起”“高百余尺”的石头亦“如宝装屏风”。笔者甚至想起了杜甫《次空灵岸》中的句子“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因舟行缓慢而能尽情欣赏美景感到无比快意!对陆游而言,最大的快意莫过于置身金戈铁马,收复莽莽中原。
文章第二段描写小孤山时,陆游先不写风景而独提其“有戍兵”。小孤山因独立无依而得名,有“海门第一关”之称,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陆游即使在游览之时亦不忘军国大事,这也与文章末尾提及江州为定州军管辖相呼应。同时,小孤山的“峭拔秀丽”让陆游发出“信造化之尤物也”的感叹,激起了他的爱国之情。但小孤山也并非尽善尽美,他发现“祠宇极于荒残”,祠宇荒残也反映出江山破碎之貌。陆游由此想起张浚营葺小孤山庙的往事,“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他的无限感慨。离开小孤山之后,陆游来到了沙夹,“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之所以“徙倚久之”,是因其面对江山胜景,心中感慨万千。当他看到“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时,更觉此景“甚可壮也”。陆游在赴任途中,自觉即将施展抱负,激昂慷慨,看到鹰隼捕食的景象,更激发了他“一寸丹心唯报国”之志。
文章结尾写到次日早上,陆游继续前行。“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这既是描写自然天气的骤然变化,又可看做是其人生际遇的跌宕。风云腾涌后的无限开阔,更是他久经坎坷后对前景的乐观与自信。后写大孤山独“浮”于水,江湖清浊不相乱。如果我们对之进行人格化的解读,陆游执著而历久弥坚的爱国之心也隐约其中。
陆游的散文与其诗作一样,有许多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挖掘。莫砺锋在《读陆游〈入蜀记〉札记》中说:“《入蜀记》的文学成就绝不仅止于写景,其中对历史的思考、对民生的描摹等部分同样具有深远的文学意味。”笔者以为,《过小孤山大孤山》一文中的爱国主义情怀需要挖掘和体悟,虽然它不似陆游诗歌中写得那么切实明显,但因陆游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已经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创作,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总是能感受到这种情怀濡染的巨大力量。
让我们细心品读其爱国主义内蕴,深化对陆游爱国主义情怀的认识。(肖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47995.html

更多阅读

《张居正大传》读后感 朱东润 张居正大传

近日读完朱东润先生著作《张居正大传》。这部传记和《朱元璋传》、《李鸿章传》、《苏东坡传》并称为20世纪四大人物传记。作者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以明王朝内外政治斗争为背景,成功地勾画了一位殚精竭智、舍身为国的明代大政治家,其精明

读《杨小羊求职记》读后感 狼和七只小羊读后感

很久很久没看过一本书了,趁着短暂的假期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看看,忙里偷闲看看书是一种享受。现在的我,面对“职场”二字真的很迷茫,是我一贯以来的天真和原则错了吗?迷迷糊糊的感觉。《杨小羊求职记》诉说了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孩走上职场

声明:《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筑书巢阅读答案》为网友坚强的爱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