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在《黃帝內經》中使用很廣泛,比如形容腦髓、骨髓減少。《靈樞·決氣》:“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意思是說,過度發汗、失血、腹瀉、遺精帶下以至於喪失津液的人,關節間的潤滑液也沒有了,關節屈伸就不靈活,面色反而發紅。因為腦髓是陰液的根源,喪失陰液最終會消耗腦髓、骨髓。病人會出現小腿痠、耳鳴的症狀。
《靈樞·癰疽》:“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陽留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項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可治。”意思是說,癰疽潰爛到了近骨的時候,就會耗傷骨髓,進而影響腦髓,導致腦髓耗減。患者很痛苦,後脖子痛如針刺,最後心情煩躁,心神散亂而死。
“消”也形容人體消瘦。《素問·瘧論篇》:“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說的是暑熱大汗導致人腦髓減少,肌肉萎縮。《素問·風論篇》:“其熱也,則消肌肉。”《靈樞·五變》:“熱則消肌膚。”說的是肌肉和皮下脂肪減少。
“消”也用來形容有形或無形病邪消失。《靈樞·刺節真邪》:“凡刺五邪之方,不過五章,癉熱消滅,腫聚散亡。”
“消”也形容無形的能量——氣的耗減。《素問·舉痛論篇》:“悲則氣消。”說的是過度沉浸於悲傷的情緒中,會導致人體能量耗減。《素問·陰陽別論篇》:“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指的是陰陽互根,相互依存,一方消滅,另一方也不能存在。
回到我們所說的消化的主題。《靈樞·師傳》:“胃中熱則消穀。”《靈樞·大惑論》:“穀消故善饑。”《靈樞·經脈》:“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饑。”說的都是胃對食物的消解功能。
總體來說,“消”表示的是量變,同一種物質的量減,也就是所謂的物理變化。消到了極處,就是消失、消散、消亡、消滅。但是根據物質不滅、能量守恆的原理,這種量變導致了質變,“化”也就應運而生了。
“化”的意思就是轉化,質的變化,新的物質的化生。我們常說的“天地造化”、“化腐朽為神奇”、“化干戈為玉帛”、“莊周化蝶”就是這個意思。
就消化而言,大塊的肉,成條的面,成顆粒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經過我們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了乳糜,這就是消的過程。大塊的豬肉消磨得再小,它還是豬肉。
當食物經過胃的研磨、消解、攪拌以後,被送到了小腸。小腸又稱赤腸,是受盛之官,化物出於此。手少陽分泌的胰液和足少陽分泌的膽汁注入到了十二指腸,手太陽小腸為酶的工作提供了足夠合適的溫度,使得化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食物經過酶的作用重新組合,變成人的組織的時候,這個過程就被稱做“化”了,這就是吃豬肉長人肉了。
作為催化劑的酶對於溫度非常敏感,所以心腸不熱的人就會對一些生性寒涼的食物過敏,比如牛奶、雞蛋、海鮮,等等。現代醫學說是患者體內缺什麼酶,其實患者什麼都不缺,就是因為小腸溫度不夠,酶不工作了。牛奶發酵以後,性質會變溫。煮牛奶的時候加一些熱性藥物,比如幹薑、蓽撥,再喝牛奶就不會腹脹、腹痛、腹瀉。吃雞蛋也是如此,有人吃煮雞蛋過敏,可是吃煎雞蛋就沒事,用蔥花、韭菜炒的雞蛋就更沒事。外國人在煎雞蛋上撒胡椒粉,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的病人食欲不振,吃不進東西,有的則是食入即吐,有的是吃什麼拉什麼,那就是不消了。消且不能,更談不上化了,有人也稱之為“完穀不化”。一般是陽明胃腸出了問題,以實寒、虛寒為多見。
還有的病人,吃不了多少,卻嘔心瀝血,日夜操勞,處在虛性亢奮狀態,比如諸葛亮、雍正皇帝、李賀之類,他們屬於能化不能消的人,只不過化的都是自身的精血,用來提前透支生命罷了,正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有的病人倒是能吃能喝,比如糖尿病人。古人稱糖尿病為“消渴”,身體在逐漸消瘦,體力在下降,尿量卻在增多。著名的老將廉頗,到了老年飯量仍然很大,但是一頓飯的工夫就拉了三回屎,其特點就是能消不能化,不能把攝入的營養轉化成自身的組織和能量。
還有的病人也是能吃,倒也不過多拉撒,就是不停地長肉長脂肪。這也屬於能消不能化,問題出在少陽三焦、膽的功能衰弱,無法把有形的物質轉化成能量。
在這裏,我特別要講講水的消化,千萬別以為喝水就能直接補充體液。如果沒有胃把冰塊消成水,沒有胃把低於體溫的水加熱到一定程度,如果沒有小腸化解水的分子鏈,泌別清濁,沒有膀胱的儲藏津液,氣化蒸騰(人在乾燥乾渴的時候,人體會自動蒸騰貯存在膀胱中的尿液,再化為體液),水是變不成人的津液的。那些水要麼穿腸而過,要麼蓄積中毒。喝得多尿得多,愈喝愈乾燥,喝冷水也長肉的例子不勝枚舉。
我歷來反對不分青紅皂白,早晨起來先灌自己兩杯水的說教。我從來都是反對不分輕重緩急先吊個點滴輸液的,且不說水和水不一樣,起碼醫生或護士應該把要輸的液體加熱到和人體體溫相當。
消飲食的功能在陽明胃和大腸,化食的功能在少陽三焦和膽,化水的功能在太陽小腸和膀胱。六腑為陽,飲食屬陰,陰陽和合,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