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赛课听课反思36例高中部分 听课总结与反思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赛课听课反思36例

刘和程

转自 一中大语文

目录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1.让诵读走进文本

  2.问题——解读文本的钥匙

  3.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4.教学结构之美:凤头与豹尾

  5.成功的教学源于“经验+反思”

  6.脱离文本——阅读教学之大忌

  7.散文教学的三个层面

  8.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9.知人论世,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

  10.课堂经不起过多的纠缠

  11.吃透教材,找准课文切入点

  12.化失误为精彩的教学机智

  13.准确把握课文乃成功教学之基点

  14.简化头绪是为了突出重点

  15.合作探究,让学习变得愉快

  16.教学的智慧——因材施教

  17.语文教学的“虚”与“实”

  18.让阅读理解深刻起来

  19.拟对联:小说教学的一种尝试

  20.诗歌教学,需要泪光中的真情体验

  21.语文课堂莫为应试所累

  22.教学语言是教师的重要工具

  23.顾此失彼——新教师的通病之一

  24.知识本位导致教学上面面俱到

  25.“守正”方能“出新”

  26.将“三个维度”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27.在优化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

  28.阅读:在对话中建构意义

  29.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始终姓“语”

  30.综合性学习,因活动而精彩

  31.请别挫伤学生稚嫩的创造活力

  32.作文指导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33、口语交际重在交际

  34.口语交际不是写作的附属

  35.跟着语感走,抓住中心的手

  36.“梳理探究”特点:活动性与探究性

20.诗歌教学,需要泪光中的真情体验

  【课题点击】

  课题:《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这首长诗是艾青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品,诗人怀着忧郁激愤的情绪,诉说了自己的乳母——大堰河凄苦的一生,抒发了对她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由此表达了对下层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诗作将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风格淳朴雄浑,感情深沉而奔放。

  【听课回放】

  上课开始,教师首先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多媒体投影作者艾青的资料);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全诗的思路,学生阅读思考、发言交流,教师评讲指导,明确各层内容大意:

  第一层(1—3节)由雪引起回忆 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4—8节)大堰河生前眷念与感激;

  第三层(9—11节)大堰河死后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12—13节)直接赞美讴歌与赞美。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生阅读诗歌,了解每层的内容要点;教师逐层讲解,对诗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写作方法等作具体的分析。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概括大堰河的形象:教师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列了一个表格,其内容有“姓名”、“年龄”、“属相”、“血型”、“性格”、“健康状况”、“人生信条”等,学生对照表格进行讨论,然后发言回答,教师相机评价和指导,并明确答案。此时的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发言不断引起哄堂笑声,教师也一改严肃,展开笑容。

  【课例反思】

  诗歌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散文、小说,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说明文等,本节课的失当在于未能把握诗歌教学的特点,仍运用老套路来处理诗歌教学——划分层次,归纳内容大意,逐层分析讲解。这种已经僵化的肢解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窒息了诗歌鲜活的生命力。

  本节课的另一失当是最后的“概括大堰河形象”,课后我曾问教师为何这样设计,回答说:激发学生兴趣。如此激发兴趣实在不敢苟同!巴班斯基说得好:“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而是因它能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本节课所设计的这个环节并未“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而是看似热闹实则“耗费精力”的无效教学,它使严肃的主题游戏化,破坏了文学欣赏的内在和谐。

  由此我想到曾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语文教育,我们最缺少的是眼泪》,文中提到韩军老师曾在一次教学展示活动中“上了一节流泪的课”,他所教的课文也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堂上老师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泪水涌动,下面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也为之动容泪下。这是何等感人情景!正如上文作者所说的:“语文既然是存‘真’的,就要去‘假’。语文打假,不是那些错字病句、逻辑失语、文不对题,而是面对语文表现的虚情假意、无动于衷。当一篇美文被肢解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创作意图、艺术手法时,一切美感将荡然无存,一切情感也只化为‘我很受感动’的表述。”是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需要泪光(欣喜的、激动的、悲伤的、愤怒的)中的真情体验,她拒绝一切虚情假意和呆板庸俗。

  

21.语文课堂莫为应试所累

  【课题点击】

  课题:《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名篇佳作,文章记叙了作者与名流雅士的一次大聚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全文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记述这次盛会的概况,后半部分抒发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理解和感慨。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清新质朴,感情深沉而跌宕,富有哲学的思辩性。

  【听课回放】

  2006年秋季我市高中全面进入课改实验,这是我与我的同事到县区学校进行课改调研时听到的一节课,其教学流程如下:

  一、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疏通字词句

  1.学生提出疑难的字词,师生共同解答疑难;

  2.探究文中的文言现象,学生拿出课前印发的有关文言现象的统计材料,逐一回答,教师即时指导,以明确下列的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活用,特殊句式。

  四.课文分析

  1.梳理文章的感情线索。学生发言,教师分析,板书:乐——痛——悲。

  2.分析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学生发言,教师分析,板书:

  美景、宴集——快(乐)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痛(惜)

  作者“读”古人 后人“读”今人——对生命的体验相似

  3.分析结尾一段的作用。要点:作者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

  五、问题探究

  1.作者的人生观是否消极?

  学生发言,教师评析:有积极的一面。“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为”一句否定了老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暗含不能虚度光阴,有生之年应当有所作为。

  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技巧?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②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

  六、布置作业

  熟记文中重点字词,背诵全文。

  【课例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较为清楚,教学的结构层次也较为紧凑,教师的讲解准确,分析深入。它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探究。

  首先,教学中缺乏诵读感知活动。尽管上课开始有学生的朗读课文,但主要用意是服务于后面的疏通字词句和课文分析,学生朗读课文以后既没有评价,也没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而且后面的教学基本上没有诵读体验的活动。

  其次,在字词句的知识方面花费的时间过多。学生朗读课文一结束,教师便带着学生直奔字词句,将疑难字词句一网打尽,惟恐疏漏。当然,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字词句,落实这方面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讲得如此详尽,其实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无须越俎代庖。教师之所以不放心,根源还是应试的压力,生怕学生考试时有闪失。

  其三、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被教师的讲解分析所挤占。这堂课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尽管课堂上也有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发言,但这种问答式的对话仅仅是一种形式,目的是为教师解析课文服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失去提问、质疑的话语权以及深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由此我深刻感受到,新课程推行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应试的桎梏,教师放不开手脚的最大顾虑在于升学的压力。高中课堂如何不为应试所累,走向新课程的理想境界,这将任重道远,迫切需要我们不懈地探索。

  

22.教学语言是教师的重要工具

  【课题点击】

  课题:《雨巷》(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雨巷》写于1927年夏,是戴望舒早期的代表作。本诗意象朦胧,内涵幽深,弥漫着一种“凄婉迷茫”的情绪,那悠长、阴湿、寂寞的“雨巷”象征着“令人窒息的时代气氛”,而“丁香一样的姑娘”则象征着诗人苦苦寻觅的美好理想,反映出作者及其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与惆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听课回放】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试验区推出了不少的研讨课和优质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热心的教师向我推荐了这堂课的教学实录,执教的是广州番禺区的石和平老师。这节课亮点不少,但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下面是这节课起始部分的讲课实录,供大家学习借鉴:

  师:同学们,今天现代诗的学习就要落下帷幕了,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豪迈大气,风流才子徐志摩的潇洒飘逸,也深深感受到了面对多难的祖国,面对多难的父老乡亲,诗人闻一多、艾青所发出的痛苦呼喊,今天让我们撑一把油纸伞,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聆听潇潇春雨,感受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寂寞惆怅。(投影第一幅画面)

  师:从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懂得了读诗得先了解诗人及其创作的背景,有哪位同学愿意讲讲你所知道的戴望舒?

  生1:戴望舒,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语,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32年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球日报》副刊……

  师:不错,看来你对戴望舒还是很了解的,我想知道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生1:网上查到的。

  师:老师觉得你很注重他的经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雨巷》,是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有谁替她补充一下。

  生: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孤寂惆怅,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寻和不能实现的深深失落。

  师:非常好。我们把两位同学的发言综合起来,再来诵读这首诗就容易多了。(投影第二幅图片)

  投影小结性文字:“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一:参读”,“论其诗知其人”,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文学主张。

  老师(补充):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多是一些低沉辛酸的回忆,反映生活的寂寞和厌倦,感伤气息浓重。抗战爆发后,戴望舒从忧郁的梦中惊醒。留下了一些和以前风格不同的歌颂抗日战争的诗篇,不仅抒叹个人的苦难,而且抒发炽热的爱国激情(投影第三幅图片)。戴望舒早年留学法国,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特别是法国作家魏尔伦(板书),魏尔伦是巴黎公社时期的知识分子。巴黎公社失败后,知识分子的沮丧失望与周围肮脏丑恶的环境构成了一出悲剧。戴望舒是“五四”中走过来的青年,被“五四”激发的热情和大革命失败的惆怅形成了诗人特有的情结,他找不到生活和理想的出路,心中的郁结就投影到他的作品中。

  【课例反思】

  这节课开头的导入有两大特点:一是语言优美,教师诗化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情景;二是信息量大,教师在对所学的现代诗歌进行扼要回顾梳理的同时,自然的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并在恰当的评述中点出本诗的内容要点,可谓既温故又知新。

  关于作者介绍的部分,教师不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发言,还询问学生资料的来源,表示了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的关注。同时,对学生发言中忽视的问题教师并非充耳不闻,而是相机点拨,用语亲切真诚,在评价中渗透了学法的指导。

  我曾与一位关注教育的记者聊天,他的几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记者和教师都靠语言吃饭,记者靠的是书面语言,教师靠的是口头语言。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是的,正如《教育学》上所说:“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尤其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更为重要,余映潮先生就提出要“诗化教学语言”,一些语文名师(家)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成功,诀窍之一就在于他们的教学语言简明优美,富于评价性和启发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面下功夫,而往往忽视了对自身教学语言的修炼,我们在听课时就时常见到如下情况:有的语言平淡琐碎,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有的语速过快,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希望有此类现象的教师能从名师的教学中汲取语言养分,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

  

23.顾此失彼——新教师的通病之一

  【课题点击】

  课题:《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写于1934年8月,文章饱蘸感情地

  描绘了北国浓郁的秋景,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凸现出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融情于景,将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自然融合,在看似信手拈来的平常景物描写中,蕴涵着深深的落寞与眷念之情。

  【听课回放】

  《故都的秋》教学共安排了两个课时,这是第一个课时,执教的是一位走上讲台不久的新教师。

  一、导入与破题

  教师由中国古代的咏秋诗文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解题

  师:“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

  叫“故都的秋”呢?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可谓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秋”,表明描写的是秋景。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情、情景交融的文章。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采用问题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研读课文。

  1.思考:关于秋,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有人写秋色,郁达夫写的是什么?请用一字来概括。说说课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秋的特点呢?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明确:作者写的是秋天

  的“味”;最能概括北国故都秋的特点句子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思考:文中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故都秋味的?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明确:作者分别描写“牵

  牛花”,“槐树”,“秋蝉”,“秋雨”和“果树”。

  3.探究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味”味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颜色和声音的角度进行阅读思考与讨论:

  (1)文中出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给人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①: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讨论明确②:冷色调,给人宁静、深远、素雅、纯静的感觉,突出故都秋“清”的特点。

  (2)文中还有对秋声的细微描写,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感情?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明确:文中写了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表现了作者孤独而又一往情深的感情。

  四、诵读感悟,体会情感

  师: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生花妙笔,走进故都,走进秋天,走进

  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领略到郁达夫先生笔下秋的清、秋的静,请同学们挑选所喜欢的段落,表情朗读,然后谈谈你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发言交流,教师

  归纳:记得郁达夫在《沉沦》发出这样的呼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愿用生命来换取拥有故都的秋,那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五、研讨本文结构特点

  师:学习课文后,你认为这篇课文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阅读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明确:文章开头和

  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六、布置作业

  以“柳”为话题,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写一篇短文。

  附:板书设计

  秋色——清

  秋味悲凉

  秋声——静

  【听课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要点有三:①了解文章描写了哪些景;②理解作者笔下“秋”的特点;③探究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味”的。应该说教学目标比较明确,重点得到了突出,整个教学流程也比较清爽。作为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能够教到这样,这是首先应予肯定的。正因为是新教师,所以教学上存在着顾此失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少有关的背景介绍。《故都的秋》写作年代距今已有70多年,对十六七岁的高一学生来讲,深入把握本文的意味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简要的背景介绍必不可少,这样可以知人论世,消除时代隔阂,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作深入的阅读理解。

  二是缺乏充分的诵读。美文需要美读,“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而成诵,也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诵读尤其适宜于抒情散文。”(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析》)。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示范朗读、听课文朗读录音等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内容要点,感悟思想感情,体验本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顾此失彼是新教师课堂教学的通病之一,正如这位执教老师所说:“课前一切都设计好了,可是一到课堂上,看到许多人听课,就什么都忘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经验的缺乏,要想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使教学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一靠经验的日积月累,二靠学养的刻苦修炼,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24.知识本位导致教学上面面俱到

  【课题点击】

  课题:《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代名相魏征的一篇重要奏议,写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文章针对太宗“忘本”(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忘记隋朝教训)这一根本问题,直言进谏,提出“十思”建议,阐述了守成时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必要性。在写法上,骈散间行,语言朴实自然、精练鲜明,富有真情实感。

  【听课回放】

  新学期开学之初,我到市内一所学校听课调研,这节课给我的印象较深,觉得有研讨的价值,于是整理成篇。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由讽谏帝王之故事引出本文作者魏征,由此导入新课。

  二、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

  学生介绍文章背景和作者,教师询问材料来源,同时投影相关资料。

  三、阅读理解

  1.试读课文。学生对照课文的注释进行默读,以弄得课文。

  2.粗读课文。学生在试读的基础上,粗知句子大意,理解句子间的停顿;教师投影

  几个有难度的句子,与学生共同理解其意思以及朗读停顿。

  3.连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4.细读课文。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

  四、品味涵咏

  1.学生齐读文中“十思”的内容。

  2.研讨问题。①围绕“十思”的内容,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②学生发言交流,读自己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③教师评点指导,并投影《古文观止》中对本文的评价文字。

  五、熟读背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摘录并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课例反思】

  这堂课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文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交流互动,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教学流程顺畅,层次清晰,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正因为如此,本课教学得到了不少听课教师的好评。

  但细细一想,本课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那就是面面俱到。整个教学过程看似只有“阅读理解”、“品味涵咏”、“熟读背诵”等几个环节,但每个环节里面的步骤较多,涉及到字词句的理解、内容要点的把握、文章思路的梳理、层次大意的概括、精彩语句的品味以及朗读背诵等。这么多的内容在一节课当中完成,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第三个环节“阅读理解”为例,其中的四个步骤要想真正落实到位,没有一节课的时间不行。

  有人将语文教师比作外科医生,就方法和过程而言,我觉得这种比喻是贴切的,因为教学中每一个学习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其过程就如同一次外科手术,优秀的教师不仅善于“开刀”(提出问题),而且善于清理刀口(分析问题)、缝合刀口(解决问题)。而不少的教师往往只看重“开刀”,以至于“这个”刀口还未缝合,便急于到别处再开口子,结果提出的问题不少,圆满解决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不少教师喜欢面面俱到而不考虑实效呢?我认为主要还是观念问题,即教学仍停留在知识本位上面——过于看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鉴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所得,我们应该以此为指南,切实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25.“守正”方能“出新”

  【课题点击】

  课题:《长亭送别》(人教版高中必修4)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的第三本第三折,描写的是崔莺莺送新婚丈夫张珙进京应考之事,细腻刻画了莺莺在送别时的微妙心理,曲词借萧瑟秋景写离人别恨,情景交融,凄恻动人,富有文采。

  【听课回放】

  本课教学为高中新课程的观摩课,共安排了两个课时,执教的是湖北孝感的一位青年教师,其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由南朝江淹《别赋》对离愁别恨的描写引出《长亭送别》,

  进入新课学习。

  二、介绍《西厢记》的演变

  投影相关资料,教师介绍:唐代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

  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基础上改编成杂剧《西厢记》。

  二、朗读曲文

  教师配乐朗读曲文。

  三、品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莺莺的心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哪几支曲子中?

  2.生发言,回答上面的思考题,教师相机指导,由此明确莺莺的心境变化过程:

  ①悲苦,为离别而悲苦;主要表现在[滚绣球]和[叨叨令]两支曲子中。②怨恨,怨恨科

  举功名拆散一对情侣;主要表现在[朝天子]中。③担忧,为夫君独自在外而担忧;主要表现在[五煞]和[二煞]中。

  3.欣赏曲文

  ①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滚绣球]、[叨叨令]、[朝天子]、[五煞]和[二煞]等曲文。学生阅读思考、朗读品味、发言交流,教师与学生对话,共同解读曲文。

  ②阅读探究:张生走了以后会回来吗?学生发言交流,谈自己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

  四、视频欣赏

  播放戏剧《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片断,学生欣赏品味。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投影:哪几支曲子最能表现莺莺的悲切之情?是怎样表现的?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与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长亭送别》的悲剧性,深切感受了莺莺心境的变化;这节课,我们主要鉴赏曲词之美,看看课文中的曲词是怎样表现莺莺的不同心境的?

  二、诵读感知

  学生挑选自己认为好的曲子在班上朗读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朗读作简要评价。

  三、鉴赏探究

  1、教师明确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曲词的具体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上面,分析一下这些曲子怎样表现了莺莺的不同心境,大家选择一、二支典型的曲子用语言表述出来。

  2、学生阅读思考

  学生阅读课文,选择所欣赏的曲文,动笔形成鉴赏文字,然后分组讨论。

  3、课堂发言交流

  每组推荐一两位代表发言交流,教师评价并指导。

  四、课堂总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①意境美,主要体现在[端正好]与[一煞]中;②情感美,“一切景语皆情语”;③音韵美,表现在典故、修辞的运用,叠词、口语的运用。

  最后全班齐读[端正好]

  【课例反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对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有这样一段表述:“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意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由此可见,感受人物形象、品味文学语言是小说、戏剧阅读鉴赏的重点所在,这两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准确而深入领会了新课程的要求,整个教学紧扣文本——戏剧的特点,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鉴赏戏曲语言。第一课时主要是把握人物形象,围绕着“莺莺的心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中心话题,课堂上展开自主探究、平等对话,由此走进本文,真切感受主人公莺莺的性格特征以及《长亭送别》的悲剧性。第二课时主要是赏析曲词之美,学生在诵读感知和合作交流中含英咀华,积累优美的语言,汲取文学的养分,感悟丰富的内涵,获得审美的体验。两堂课既具有浓郁的语文味,又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可谓“守正出新”。

  庞朴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的开头写道:“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践,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建未来的大厦。”这一席话发人深省,我们对待语文教育改革必须改革也应如此——“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建未来的大厦”,“守正”方能“出新”!如果丢掉了语文习得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那种脱离文本,漠视语言品味和积累的语文教学,不仅有悖于语文的优良传承,也有悖于新课程精神。

  

26.将“三个维度”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课题点击】

  课题:《季氏将伐颛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本文选自《论语》,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孔子针对冉有与季路支持季氏攻打颛臾的做法进行了批评,表达了自己以礼治国、以德为政的政治理想。文章先驳后立,逐层推进,议论一针见血,语言简洁而精辟,比喻、排比、反问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论辩的说服力。

  【听课回放】

  这是市级课堂教学大赛中的一节参赛课,执教的是一位气质优雅的青年教师,她的这节课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孔子

  教师简洁导入,学生简介孔子生平、学说以及本文的背景。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

  投影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完录音,指出读错之处。

  三、检查预习

  投影:①读准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② 理解特殊的句式; ③翻译重、难点的句子。

  四、朗读课文

  男、女生各推荐一人表情朗读课文。

  五、研读课文

  1.理解课文第一、二段内容

  学生阅读概括,发言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明确:第一段,交代谈话的背景,分析攻打颛臾的错误;第二段,指出冉有与季路在事件中无可推卸的责任。

  2.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

  ①从本段中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加以评说;

  ②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

  ③问题研讨: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何意义?

  六、诵读练习

  1.学生背诵孔子的政治主张。(先自由背诵,后指名背诵)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投影课文,学生配乐朗读)

  七、布置作业

  1.掌握重点字词;2.背诵全文。

  附:课堂板书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冉(rǎn)费(bì)

  责先王封国邦域之中社稷之臣

  反对战争

  驳 难辞其咎 口是心非(引用、比喻)

  主张仁政

  立 安均和(对内)修文德(对外)

  【课例反思】

  这堂课之所以获得一等奖,除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外,主要特点是教师教得“实”而“活”,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三个维度”落实到具体教学行为中。

  从“知识与能力”维度看,本节课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检查预习”和第六个环节“研读课文”中得到突出体现,在“检查预习”这个环节,教师从三个方面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这种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积累,不仅是文言文教学所必需的,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同样需要。我特别欣赏“研读课文”环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自主、探究中实现能力的培养。

  从“过程与方法”维度看,本节课教学头绪较为简化,教学重点突出。由于简化了教学的头绪,强化了探究的过程,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在阅读与交流对话中积极建构意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需要,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在讨论中理解要点,这些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看,本节课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探究文本的思想文化内涵,如,阅读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①“从本段中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加以评说。”②“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何意义?”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阅读思考、对话交流,由此感受孔子的伟大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27.在优化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点击】

  课题:《念奴娇 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中必修4)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于黄州。这首词通过游览“赤壁”古迹的所见、所思,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仰慕之情,抒发了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全词情景交融,豪壮旷达。

  【听课回放】

  2007年秋季我省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为了探索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及时发现问题,促进课程改革,我市许多学校围绕新课程开展了教学开放日活动。这节课就是我在某校教学开放日活动中所听到的,下面是它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由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豪放派)导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走近苏轼

  学生介绍苏轼的的生平和创作情况,教师补充,投影作者介绍。

  三、诵读感知

  1.朗读。①投影全词,学生齐声朗读,教师简要评价;②听课文朗读录音,品味感受

  词的内容和朗读技巧;③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2.感知。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知本词内容要点。明确:

  上片赤壁景色;下片 怀古抒情。

  四、鉴赏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词的意境和感情,学生发言交流,教师讲解归纳,并投影要点。

  景物:大江 故垒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意境:雄浑壮阔

  周瑜:小乔初嫁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感情:仰慕英雄

  苏轼: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感情:壮志难酬

  五、合作探究

  投影探究的问题,学生合作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指导评析,师生共同探究词的思想内涵:

  1.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

  2.把周瑜换成诸葛亮好不好?

  3.“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周瑜的英雄形象是否协调?

  六、归纳提升

  师生对话,理解本词的表现手法,并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1.表现手法:①情景交融;②用典自然;③想象烘托。

  2.诗词鉴赏基本方法:①看题目明类别;②关注有关注释;③知人论世;④把握意象。

  【课例反思】

  这堂课前三个教学环节处理得十分精当,“导入新课”——“走近苏轼”——“诵读感知”,每个步骤目标明确,循序渐进,遗憾的是后三个环节的设计比较粗糙,不够科学合理。

  首先,“鉴赏感悟”与“合作探究”这两个环节不宜分割开来。因为赏析意境和探究问题,从内容上看都属于鉴赏感悟,从方式上讲都需要合作探究,将它们机械地划分开,不利于整体的鉴赏感悟。若能将二者整合起来,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意境、品味语言,那么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其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指导不宜放在教学的最后。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方法,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自主探究地学习。因此,它应当安排在“鉴赏感悟”环节之前,这样符合认知活动的一般规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做事讲究方式,事情才会有更好的结果,教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推敲打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果本节课能够将后面三个环节作些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那么整个教学流程将更为合理顺畅,每个教学环节将更能有效发挥作用。由此看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过程。

  

28.阅读:在对话中建构意义

  【课题点击】

  课题:《咬文嚼字》(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5)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张,选择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阐述了“咬文嚼字”的内涵以及如何“咬文嚼字”,由此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必须“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听课回放】

  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加强新教材的培训,编写教材的各出版社皆提供“培训资料包”,里面附有新教材的教学录像光碟,这节课就是人教社高中课标实验教材“培训资料包”里的教学录像课,执教的是杭州市一位教师。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由杭州冬季的两场大雪引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投影该文),师生互动,品味文中量词的妙用,由此导入《咬文嚼字》一文。

  二、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在预习基础上采用跳读的方式)。

  2.找出文中说明咬文嚼字精神的事例材料。

  3.交流所找出的事例材料:①演员改剧本《屈原》的台词,②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③贾岛“推敲”的典故,④《惠山烹小龙团》3、4两句的剖析。

  (学生发言,师生对话,了解材料的内容)

  三、问题探究

  1.问题:朱光潜运用这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3.交流: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明确:《屈原》的例子,说明选择句式要慎重;《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改动文字不能改变感情;“推敲”的典故,说明对语言要反复揣摩;苏轼的诗,说明联想可以给文章带来生机。

  4.理解:投影下面的一段论述,师生互动,理解其内涵。

  学习语言,同时也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对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

  四、评析《晴景》的修改

  1.投影唐代王驾的《晴景》:

  晴 景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2.讨论王安石的修改。王安石曾将此诗的最后两句改为:“蝴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

  色在邻家。”学生发言交流,评析王安石的修改好在何处。

  五、习作美文评析

  1.投影学生习作,对运用精当生动的词语进行评析。

  2.学生对书籍报刊进行“咬文嚼字”。

  学生先将收集到的语言实例写在卡片上,进行分组交流讨论,最后各组推选代表上台评

  析:有的对古诗文中的锤炼字词作评析,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有的对报刊上运用准确生动的文字进行点评,如《人民日报》社论中的一些精当措辞;还有的对使用不当的语言提出质疑,如有位学生认为作者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含混”一词使用不妥。

  六、讨论不求甚解与咬文嚼字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求学生对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与本文主张“咬文嚼字”进行讨论,明确二者之间的辨正关系,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求甚解”与“咬文嚼字”的共同之处是“好读书”。

  七、结课

  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对学生提出希望。

  【课例反思】

  教学议论文习以为常的步骤是:先理清思路,明确论点;再逐段分析,理解内容;然后是领会论证方法,揣摩语言。本节课摈弃了这种按部就班的传统套路,代之以学生自主探究地阅读,通过对话与互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建构意义。

  首先,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从这一新课程理念出发,执教者更新了角色定位,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话语权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由此形成一种“对话场效应”。我们看到,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十分频繁,在“阅读”、“理解”、“探究”、“评析”等学习活动中,始终充满着平等对话的和谐氛围,唤醒了学生主体的意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体验。本节课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教师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如“问题探究”和“评析《晴景》的修改”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就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交换看法;另一方面,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写作和阅读体验谈体会,如“习作美文评析”环节中,学生对自己习作和书籍报刊上的用语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很有见解。由于教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使阅读的过程成为文化建构和文化积累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而且提升了其文化素养。

  

29.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始终姓“语”

  【课题点击】

  课题:《说不尽的桥》(人教版八年级上 )

  “说不尽的桥”是配合该单元主题“建筑艺术”而开展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旨在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桥的相关知识,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感受桥文化的魅力,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听课回放】

  2003年初冬季节,我来到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家乡——罗岭,进行新课程的听课调研,执教的教师也姓严,一位年轻活泼的女教师。她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开始了这堂课的教学:

  一、导入新课,明确教学内容

  教师由茅以升的“桥是放大的板凳”这句话导入,引出课题,明确教学内容。

  二、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桥的资料。

  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有各种桥的图片、文字介绍和诗文),并走出座位相互传看。

  三、学生交流对桥的认识

  1.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活动,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班级交流

  各组推选代表发言交流:有的同学对着图片介绍所了解的桥,如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本地古老的桥;有的同学讲述有关桥的民间故事,如鹊桥;还有的同学讲解桥的作用和发展历史。

  四、开展“我是桥梁设计师”活动

  1.学生动手设计桥

  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学过的有关桥的知识,动手设计各式各样的桥,并推出一位同学上黑板画出所设计的桥,组内其他同学画在稿纸上,不会画的写桥(用文字表述),然后在组内交流。

  3.学生发言交流

  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交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4.师评价指导

  教师对活动情况作总结评价,评出了活动当中表现最为优异的小组和学生,并颁发奖品。

  五、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搜集的资料粘贴在班级的墙报上。

  【课例反思】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课型,目前尚处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执教的老师将此作为公开课,其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是可贵的。这节课至少有两点可取之处:首先,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围绕着“桥”这个主题,有资料的搜集与展示,有各种桥的介绍和有关传说的讲述;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还有学生动手动脑设计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真有一种“说不尽的桥”的感受。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课前积极主动地搜集、整理资料,课堂上积极地合作与探究,充分地交流、表达和展示,在活动中发展了语文综合能力。

  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综合性”有余,“语文”味不足。如“我是桥梁设计师”的活动,已游离于语文之外,变成科技创新活动了。在评课时,我建议将“我是桥梁设计师”活动去掉,可结合我们安庆刚建成的长江大桥,设计一个“我眼中的安庆大桥”活动,让学生谈(写)这座桥优美的造型、这座桥给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等等。这样安排既与单元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很好的利用了本地的课程资源,从而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明确,富有成效。

  新课程设置综合性学习,旨在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从而“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尽管它具有开放性和跨学科的整合性,但决不能因此脱离语文的学科属性而天马行空。我们反对综合性学习中“唯语文”倾向,同时要注意防止综合性学习的“泛语文化”倾向,从目前教学实际看,“泛语文化”倾向更为普遍。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始终姓“语”,即,它始终是语文学科而不是其它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否则综合性学习将成为无本之木,难以实现其培养目标和自身价值。

  

30.综合性学习,因活动而精彩

  【课题点击】

  课题:《古诗苑漫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古诗苑漫步》是初二下学期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该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有四个方面:①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文;②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③学会搜集和整理古诗文;④养成声情并茂诵读古诗文的习惯。

  【听课回放】

  2003年9月在天津市参加教研活动时听到的这节综合性学习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主持,活动主题是“中华古诗诵读会”,活动过程如下:

  一、深情吟诵

  多媒体大屏幕投影一组古诗题目,学生按照题目的顺序齐声深情吟诵古诗。

  二、诗歌擂台赛

  1.学生组成的评委上场,主持人宣布竞赛规则:要求背诵,语言流畅,语速语

  调适当,仪态大方。

  2.学生上台吟诵比赛。

  3.评委宣布优秀者名单。(宣布完名单,评委退席)

  三、点诗背诵。

  1.主持人上台,宣布进入“点诗当场背诵”活动,并提出活动要求:由听课教

  师随机点诗抽学生起来当场背诵。(注:课前每位听课教师发到了一份学生已经会背诵的180首古诗清单和学生名册)

  2.听课老师点诗题,点学生姓名,被点到的学生当场背诵。

  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少数学生由于紧张背不完整,其他同学帮助。

  四、教师吟诵

  在学生主持人的提议下,年轻而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师登台吟诵了李白的《黄鹤楼》。那纯正的普通话,浑厚的嗓音,娴熟而动情的吟诵,赢得学生热烈掌声。

  五、李杜茶社

  学生分成两个方阵,一边是李白的爱好者,一边是杜甫的爱好者。

  1.两个方阵分别介绍所了解的李白和杜甫的生平。

  2.两个方阵分别评论李白和杜甫的诗作风格。

  3.看图背诵李白和杜甫的诗作。

  4.给李白和杜甫的诗配画、配歌。

  一边方阵唱“床前明月光”,一边方阵画“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

  5.讲述李白和杜甫之间交情的故事。

  六、以国庆“献花”为题,背诵与花有关的古诗词句子

  七、编辑诗歌颂祖国

  学生搜集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将它们连缀成篇,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八、教师总结本次综合性学习情况

  【课例反思】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内容第一次被写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以课程的形式走进了语文教材,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课改实验中着力探讨的问题之一,这堂综合性学习课为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一个范例。

  首先,它凸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是综合性学习的三个基本特点,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体,通过“深情吟诵”、‘“诗歌擂台”、“李杜茶社”、‘“编辑诗歌颂祖国”等活动,学生在自主合作、兴趣盎然的情景中积累了古诗词知识,发展了语文能力,丰富了文化素养。同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快乐。

  其次,活动的设计合理而新颖。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其活动内容很多,本次学习活动选择古诗吟诵作为活动的主体,从而贴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此外活动形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而且易于操作,使学生乐于参与。

  其三,教师的角色定位恰到好处。综合性学习应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参与和评价总结。执教者在学习活动中对自身角色把握准确,以“平等中的首席”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声情并茂地吟诵给学生以示范和引领。

  如果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有不足的话,我觉得头绪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如“李杜茶社”活动中“讲李白与杜甫之间交情的故事”,显得有点节外生枝,与主题没有多少联系。

 

 31.请别挫伤学生稚嫩的创造活力

  【课题点击】

  课题:写作训练——我理想中的学校(语文版八年级下)

  “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次写作训练,教学目标有两点:①培养想象作文能力,抒发对理想学校的向往之情,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激发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和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训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指导学生从现实出发,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内心真实的愿望。

  【听课回放】

  2006年8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在宁夏举行的一次全国性的初中课标语文教学研讨会,会上安排了两堂写作指导课,这是其中的一堂课,先来看一下这节课教学概况: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投影一幅“圆”的图形,请学生根据圆的特征展开想象,由此激趣,进入新课。

  二、指导审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首先明确本次作文的题目,接着提供两个句式,

  让学生根据这两个句式说话:①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②----------------------------------是我理想中的学校。目的是以说促写,打开写作思路。

  3.写作尝试。学生在交流讨论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练习作文,可以写一个或几个片

  断,也可以列出结构提纲。

  4.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和学习情况作以概括,对学生写作提出希望。

  在这四个教学步骤中第二个步骤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我理想中的学校没有繁重的作业,学习轻松愉快;有的说,我理想中的学校教师教学精湛,学生勤学向上;

  有的说,我理想中的学校充满欢歌笑语,定期举办艺术节;有的说我理想中的学校是园林式,

  四季草绿花红。其中有位学生的发言很有意思,现实录如下:

  生甲:我理想中的学校有一条大河,它环绕着校园,我们每天乘着船儿上学。

  教师:这种想象好吗?哪位同学评价一下?

  生乙:这种想象不好,它有安全隐患。

  教师:对,这有安全隐患,不可取,我们的想象要注意合理。

  生甲涨红着脸,茫然坐下。

  其他同学继续发言交流(大都中规中矩,缺乏精彩)。

  【课例反思】

  这堂写作指导课能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指导和训练,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尤其是师生的交流互动十分充分,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体现了自主探究的课改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这堂课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上面实录的教学片段就很值得我们反思。学生说他理想中的学校有一条大河,这种想象是很有特色的——新奇而富有诗意,使我们想起那首优美的校园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种新奇而富有诗意的想象是非常可贵的思维品质,遗憾的是这位学生的发言被教师轻率地否定了,理由是:“这有安全隐患”,想象不合理。

  其实,这位学生的想象不仅新奇而富有创意,同时也十分合情合理,我们知道位于我国西部的宁夏自治区许多地方严重缺水,水资源的匮乏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学生希望有一大河流过校园。这纯真的理想不正流露出一个少年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吗?

  德国19世纪中叶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其教育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有一个精辟的论断:“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天资也就停滞不前,教育就是激发,教育理论就是激发理论。”

  他认为要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必须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学,他说:“教师必须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每一个具体的观点和意见。”第斯多惠的论述值得我们深思,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更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组织教学,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质;如果教师习惯于“唯书本是从”、“唯经验是从”,那么将会挫伤学生稚嫩的创造活力,影响他们的自主发展。

  

32.作文指导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课题点击】

  课题:让思维飞扬—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指导

  多角度构思立意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定式思维,作文写作思路比较狭隘,文章多千人一面,表达亦多人云亦云,所以本节作文教学课从多角度构思立意入手,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听课回放】

  2007年7月,首届“中语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北京首师大附中举行,我市一中的苏老师作为安徽省的参赛选手,参加了此次大赛。下面是这堂作文指导课的教学过程:

  一、课前渲染

  播放风光片——《黄梅戏之乡——中国安庆》。播放完毕,教师自我介绍,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导入新课

  1.屏显一幅多面人物漫画,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什么人物。

  2.教师导入:画中是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我们看的角度不同。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这样,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观察、思考,就会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这节课是作文课,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打开思维的闸门,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所谓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我们知道写文章离不开中心。

  三、新闻透视

  1.呈现视频

  师: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高考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位特殊的考生。

  (视频)“爷爷考生”——邹伟敏四进考场

  2.学生观看、思考、交流、回答,从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写作指要

  教师在学生思考、发言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多角度思维的几种常见形式及其特点: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从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小试牛刀

  1.屏显并配音频:《老鹰与乌鸦》(寓言故事)。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运用上面学到的几种思维方式,对这则寓言故事进行多角度的构思立意。

  2.学生动笔,写出自己的构思立意。

  3.学生交流自己的构思立意。

  4.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只要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思维,完全可以写出立意新颖深刻而精彩的作文来,可见写作并不难!

  五、拓展延伸

  1.屏显并配音频:河北邯郸公交有奖让座引起争议。

  师:其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值得深思的事情,如果我们多角度思考,那么据此

  写出的文章将不再是千文一面,我们所表达的思想也就不会人云亦云。下面我们看一则来自人民网的新闻——河北邯郸公交有奖让座引起争议。

  2.学生思考、交流。

  3.“新闻会客厅”活动

  师:多角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高认识,由此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独到的认识,现在请你选择一个角色谈谈对这则新闻的看法。我们现在变教室为“新闻会客厅”,请大家推举一位同学来主持“新闻会客厅”。

  学生主持人上台,对其他同学进行采访,被采访者根据所选择的角色(公交公司、乘客、市民、专家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活动积极,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不少的发言很有见解。

  4.教师小结

  教师对“新闻会客厅”活动给予评价,并要求学生就课堂讨论的问题选一个角度整理成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结课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只要善于打开思维闸门,通过多角度思考,作文的写作并不难。老师提醒大家: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中,经过比较、权衡,最后选择一个最佳角度。

  在结束我们的课程之前老师送给大家三句话(屏显)——

  让思想冲破牢笼——横看成岭侧成峰

  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我思故我在

  让写作快乐起来——放飞思维快乐写作

  附:板书设计

  让思 维飞扬

  多角度

  —— 构思立意作文

  顺向 逆向纵向 横向

  【课例反思】

  作文指导课不好上,尤其是参赛的作文指导课,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要想上好必须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选择指导的内容,二是怎样合理设计教学。这节作文指导课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选点准确。作文指导课需要讲的内容很多,读题审题、构思立意、选取材料、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以及文章修改等等,本节课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内容平淡、缺乏个性入手,选择“多角度构思立意”作为此次作文指导的内容,从而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而且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思维。

  其次,设计合理。与阅读教学相比,作文教学可供借鉴的范例较少,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创造性的劳动。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整个教学流程分为六个环节:第一步是情境导入,通过欣赏漫画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第二步是新闻透视,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多角度探讨、发表看法,由此为后面的写作练笔打开了思路;第三步的写作指要,向学生讲授一些多角度思维的基本方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四步学练结合,提供具体的作文材料,让学生动脑动笔,学以致用,小试牛刀;第五步拓展延伸,通过“新闻会客厅”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善于观察思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的结课,采用送给学生三句话的形式,既是对本节课内容要点的概括和提炼,又教给了学生科学合理的方法。

  可见,整个作文指导体现了三维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在简化头绪的同时,注重优化过程与方法;在对话交流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过,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主要是选用的一些作文材料和话题有些成人化,对初一学生来说不是十分贴切。

  33、口语交际重在交际

  【课题点击】

  课题:模拟旅游咨询(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模拟旅游咨询”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次口语交际,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皆为游记,分别是《巴东三峡》、《周庄水韵》、《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走进纽约》。因此,口语交际围绕着“旅游”进行设计,通过“模拟旅游咨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的生活,调查了解本地的旅游资源,在交流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听课回放】

  这是我市首届校本教研现场会上的一节观摩课,现场会地点在我市一所省级示范中学,执教的是该校一位骨干教师,下面是这节口语交际课的全部过程:

  一、教师导入

  师:旅游是一种生活,旅游是一种文化,我们曾领略过三峡的奇险美丽,流连于周庄的小桥流水人家”,徜徉于青海湖的神秘梦幻,感受到纽约五彩斑谰的现代化气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故乡安庆,去体会这个优秀的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下面有请本次大会主持潘刘庆同学。

  二、主持人登台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潘刘庆。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安庆,文风鼎盛,科教发达;安庆,山河壮丽,景色宜人;安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安庆,平安吉庆,政通人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她的风采,感受她的魅力。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邀请的代表:比邻旅行社形象大使张天源;采菊轩旅行社形象大使汪浩成;风荷旅行社的代表朱颖;瑶池旅行社的代表吴莹;还有旅游局代表赵莉。

  三、游局和各旅行社代表介绍

  1.旅游局代表介绍安庆旅游景点概况。

  主持人:下面先请旅游局代表赵莉向大家介绍安庆景点。

  旅游局赵莉: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安庆市旅游避代表赵莉。感谢大家莅临我市,参加我市举办的首届旅游咨询会。在此,我仅代表安庆市旅游局,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近年来,我市旅游蒸蒸日上,开发了众多旅游景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受到广大游客们的一致好评!现在,就由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市的旅游概况。

  (以下具体介绍安庆的各个景点,并投影相关资料与图片)

  2.旅行社代表自报家门。

  主持人:下面有请我们市的四大旅行社代表自报家门。

  (1)比邻旅行社:各位广大的旅客朋友们好!欢迎来游览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庆,我是比邻旅行社的形象大使张天源。大家都知道,在遥远的银河中有一颗美丽的比邻星,在繁荣昌盛的唐朝,更有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美丽诗句,所以本旅社取名为“比邻旅行社”。我们以“旅客为上帝”为原则,希望成为广大旅客的知已。

  (2)风荷旅行社:大家好!我是风荷旅行社的代表,风荷,此名出自于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如今旅游已成为了人们闲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风荷旅行社将带领您游览安庆最秀丽风光,感受安庆古老文化!

  (3)采菊轩旅行社: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采菊轩旅行社的形象代言人汪浩成。著名东晋田园派诗人就曾借用我们旅行社的名字在《饮酒》一诗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旅行社借此推出了特色田园旅行。作为安庆四大旅行社之一,我们永远期待您的参与。

  (4)瑶池旅行社: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瑶池”旅行社的一名咨询员。“瑶池”一名来源于唐代李商隐的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诗中的西王母娘娘在她的瑶池仙境边苦苦守候着周穆王的归来,在我们安庆,同样也有着如同瑶池仙境般亮丽的景色。不然,为何传说中的七仙女都降临在了安庆呢?我们“瑶池”旅行社本着诚信服务的态度将带您游览如同瑶池仙境般的安庆景观。

  四、咨询互动

  主持人:刚才五位代表分别作了简要介绍,相信大家对安庆旅游资源一定有了大概了解,现在进入本次活动的主要环节,请与会的各位嘉宾就有关问题进行咨询。

  台下的同学以游客的身份纷纷发言咨询,有的要求介绍安庆的黄梅戏,有的要求介绍陈独秀纪念馆的修建情况,有的询问某个具体景点的旅游安排,还有的询问旅游价格以及当地小吃,等等。台上的代表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一一解答,与游客交流互动,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主持人见发言的时间差不多了,便插话道:现在让我们走出模拟会场,走进真实的课堂,我想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假如你们是来自各地的游客,你们会向游行社代表们提什么样的问题的呢?

  主持人采访听课的几位教师,教师提出咨询的问题,台上的代表给予解答。师生的互动,形成了课堂上的高潮。

  五、教师总结评价

  一直坐在学生席上的语文教师此时在主持人的邀请下走上讲台,对活动前及活动中情况进行简要的点评。

  【课例反思】

  这节课口语交际课我听了两次,第一次听课后我参与了学校教研组的评课活动,大家认为:这节课有效开发了本地的旅游资源,活动的准备充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得到彰显。不足的是介绍旅游景点的用时过多,虽然学生的解说非常流畅,且声情并茂,但形式单一,缺乏交流互动。执教的教师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对教学设计作了大幅度调整与修改,并在这次全市校本教研现场会重新借班上了这堂课。经过打磨,其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上次,得到听课教师的广泛认同和好评。

  经过修改重新设计的这节口语交际课之所以获得成功,在于其准确把握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上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更具开放性与广泛的互动性。它将课堂变为会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前的组织指导和活动后的评价指导。我们看到,学生的交流对话成为课堂的主体,台下模拟游客的同学与台上模拟导游的同学一问一答,象模象样,精彩纷呈。尤其是当主持人请听课老师起来提问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口语交际的面进一步拓展开来,形成了信息多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更有实效地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目前,口语交际教学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的问题,不少教师以为口语交际课就是让学生说说话,这显然是片面的。说话训练仅仅是口语交际的一个方面,口语交际还包括“学会倾听”、“交流和应对”、“沟通与合作”等内容。教材之所以将此次活动设计为“模拟旅游咨询”,而没有设计为“模拟旅游推介”,原因就在于此。因为“旅游推介”主要是单一的口语表达活动,“旅游咨询”更具互动性,可以训练学生表达、倾听、应变等多种口语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口语交际重在交际,讲究即时性和交互性,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34.口语交际不是写作的附属

  【课题点击】

  课题:开一次辩论会(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开一次辩论会”是口语交际课,课前该班师生共同确定了这次辩论会的话题:“网络使人们更亲近,还是更疏远?”围绕辩论的话题,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展开辩论,每组推选四位辩手,其他同学助阵。

  【听课回放】

  上课开始,学生分两边坐好(课桌椅课前已摆放好),教师简要介绍此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并明确了辩论会的要求,随即辩论会开始。

  (一)双方辩论

  1.开篇立论(每方3分钟)

  正方一辩陈述观点:网络使人们更亲近。

  反方一辩陈述观点:网络使人们更疏远。

  2.攻辩(每位辩手1.5分钟)

  正方、反方的二辩攻辩,陈述己方观点的正确,反驳对方观点。

  正方、反方的三辩攻辩,进一步陈述己方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

  3.攻辩小结(每方1.5分钟)

  正方、反方的一辩作攻辩小结。

  4.自由辩论(每方5分钟)

  正、反双方的辩手和其阵容团的同学自由发言,进行辩论。

  5.总结陈词(每方3分钟)

  双方各自讨论,然后由双方的四辩分别总结陈词。

  (二)辩手谈感受

  辩手交流参加辩论的感受:有的谈拿到辩题后的想法,有的谈事前怎样搜集资料,有的谈怎样阐述观点,怎样进行辩驳。

  (三)教师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

  1.关于议论文的特点:内容的说理性,论述的逻辑性,表达的直接性,效果的说服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关于议论文的论据: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关于议论文的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就是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课例反思】

  口语交际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已成为语文课改实验中广大教师着力探讨的课题之一。这堂口语交际课的活动主题为“开一次辩论会”,辩论会的选题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生活;学生参与的热情高,课前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活动中踊跃发言,辩论水平也值得称道。

  这堂口语交际课的不足是教师最后的议论文写作指导。不错,口语交际与写作是密切相关的,但口语交际决不等于写作,它们各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关于口语交际课程的培养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阐述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它与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具有同等的地位,这正是新课程与以往课程的不同之处。将口语交际作为写作的附属,使其成为写作前的准备和写作时的话题,这显然是一种认识上的失误,导致的结果将是口语交际自身价值的缺失和功能的弱化,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由于口语交际课程带有较强的活动成分,因此我在课后与执教老师交换意见时,建议辩论会的主持人应由学生担任,以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

  

35.跟着语感走,抓住中心的手

  【课题点击】

  课题:中考阅读复习指导

  复习课是九年级毕业班后期的主要课型,本节课为中考阅读复习指导课,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中心意识,学会从中心出发解答阅读理解题,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听课回放】

  每年的中考前夕,我市都要举办一次毕业班的教学研讨会,这节课就是07年教学研讨会上的一节阅读复习观摩课。执教的是一位省级教坛新星,他为承担这次观摩课,事前作了深入的思考和认真的准备。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简叙如下:

  一、谈话式导入

  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在作了简要的自我介绍之后,导入课题:中考阅读题历来失分最多,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同学们平时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到棘手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倾听并不时询问。

  二、题例示范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反馈,投影题例,师生交流互动,从分析中心入手解答问题。

  问题:《芦花荡》中有不少景物描写,小说的开头有这么一句:“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理解这句话的作用。

  分析:小说《芦花荡》的主题是通过塑造一位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智勇双全的老

  英雄,热情讴歌了英勇抗战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一句,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出来,表现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力量。

  三、指导与演练

  1.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在答题时,往往关注到内容而忽略中心,从而导致答案不全面、不具体。因此我们在遇到棘手的阅读理解题时,不妨从中心出发,将有助于我们找到正确的答题思路。

  提问:从中心角度来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

  归纳:(1)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3)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4)把握作者情感;(5)联系实际谈认识。

  2.实例演练

  教师根据上面所归纳的五个方面内容,分别投影相关问题(每种类型一题),指导学生联系中心答题。

  学生按照“题例示范”的形式,对投影的五个方面问题思考、讨论、发言和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四、学生反馈

  学生从上面的活动中谈学习收获。

  五、小试牛刀

  阅读散文《晨》(200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课改卷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六、教师总结

  联系中心解答问题是一种有效的答题技巧,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当我们答题遇到困难时,老师送大家一句话:“跟着语感走,抓住中心的手。”

  附:板书设计

  分析人物形象

  的 作用

  把握作者情感

  联系实际谈认识

  深刻理解句子

  的 含义

  理解景物描写

  的 作用

  中心

  【课例反思】

  复习指导课是高考、中考之前最常见的课型,但不少的复习课存在着一个通病,即面面俱到,过于追求覆盖面,往往是“灌注知识多,培养能力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活动少。”那么,如何上好复习指导课呢?从这堂课教学中我们得到三点启示:

  第一,找准薄弱点,有的放矢。学生阅读答题之所以失分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缺乏语篇(中心)意识,不善于联系中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找准了这个薄弱点,

  有针对地组织复习,引导学生尝试从中心出发解答阅读理解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知道,格式塔理论的一个基本精神是:不能通过各部分的分析来认识整体,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所以,让学生建立整体意识,做到“跟着语感走,抓住中心的手”,的确对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大有裨益,值得学习借鉴。

  第二,设置专题复习,关注能力。传统的复习方法一般是以知识点为线索,教师对照有关资料照本宣科,看似扎实有序,实则收效不大,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未得到多少提高。本节课采用了专题复习的策略,教师在对教材和学情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专题组织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讲深讲透,而且易于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的转变。

  第三,讲练有机结合,及时巩固。语文复习课切忌“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本节复习课很好地处理了讲练之间的关系,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练习有机结合,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教师的“精讲”体现在切入点准,讲解分析简洁明了;学生的“精练”体现在提供的练习典型规范,能够学以致用。课堂上看不到那种泛泛的分析讲解,更看不到那种繁琐无效的题海战术。

  

36.“梳理探究”特点:活动性与探究性

  【课题点击】

  课题: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梳理探究”部分的一次专题研究活动。常言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个性化解读是文学鉴赏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设计此项活动的意图是引导学生认识个性化解读的合理性,对于作品阅读中见仁见智的不同见解保持宽容的态度,尊重读者的阅读再创造。

  【听课回放】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赛课听课反思36例(高中部分) 听课总结与反思

  这是高中新课程的一节录像课,执教者是第一批进入高中课改试验的某省优秀教师,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教师由阅读中经常出现观点意见不一致的现象,引出“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由此进入本次的“梳理探究”活动。

  二、解释“个性化解读”含义

  教师讲解并投影:文学鉴赏中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读者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以其情而自得”,不同读者,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作品的理解感受都可能不同,甚至创造出不同的文学形象,此为个性化解读。

  三、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个性化解读”,注意解读时应持的原则态度;

  2、重新解读《祝福》和“祥林嫂”,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探究能力。

  四、讨论影片《祝福》对原著的的解读

  1.播放影片《祝福》的片段:

  ①祥林嫂怒砍门槛;②临终前对灵魂有无的质疑。

  2.学生发言交流

  大多数学生认同夏衍的改编,认为虚构的这两个情情节突出了人物的反抗意识;也有几

  位学生对此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指出了影片改编的缺憾,颇有见解。

  3.教师评析:小说《祝福》与电影《祝福》二者表现形式不同,其解读的差异性也就不足为奇,剧本的改编是根据社会需要对小说的个性化解读。

  五、问题探究

  1.呈现问题:

  ①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②其悲剧属于个性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2.学生演讲

  由一位学生主持,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共有四位学生登台演说,阐述自己的观点。

  3.教师评述:

  ①祥林嫂具有反抗性,但这种反抗应视为生存行为,不能视为生存自觉;②祥林嫂虽有

  不觉醒的一面,但根源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她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六、结课

  教师总结: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正如鲁迅评论《红楼梦》

  时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由此对于作品阅读中“读者反应”的

  多样性应持宽容的态度,学会真正的个性化阅读。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

  “创作可凭感觉‘百花齐放’,欣赏不可无理性而‘百家争鸣’。”此言是否有理,请各抒己见。

  【课例反思】

  应该说,本节课对“梳理探究”这项新的学习内容作了积极地尝试,教师紧扣“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这一研讨专题,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交流互动中碰撞思想,提升文化素养。不过,这节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那就是教学方式尚未突破阅读课的教学窠臼,没有充分体现“专题活动”课的特色。

  “教科书中‘梳理探究’部分实际上是一些语文专题活动。这些活动有的侧重于对学生以前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有的属于专题研究,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专题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开展。”(顾之川《守正出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介绍》)。可见,高中教材中的“梳理探究”是作为“语文专题活动”呈现的,类似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性学习”,具有很强的活动性和探究性。其用意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既然“梳理探究”的特点是活动性和探究性,那么其教学形式就有别于其它类型(如阅读、写作)的课程,在这里学生是活动探究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调控指导。但是,本节课从角色定位看,教师依然处在课堂的中心位置,除了教学的第五个环节“问题探究”由学生主持,其它教学环节基本上是教师领着学生走,如同阅读课的教学。既然是“个性化解读”,何不让学生来一次个性释放呢!此外,从教学过程看,课堂的预设有余而生成不够,学生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设计亦步亦趋,缺乏选择话题和交流碰撞的自主空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47186.html

更多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www.5156edu.com  在线成语词典  在线新华字典  节日专题  无忧万年历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中考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20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21028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时:课内外学时共72(其中授课54,实践18)使用教材:《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教材:《语文教育学引》 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中

新课改三维目标解读 新课程改革的三大理念

2001年6月7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的三维目标既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又关注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关注了更深远、更本质的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要落实总体的课程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2016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

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 高中新课程改革网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关指导意见&#160;------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160;&#160;2007年9月,将有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五省市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商洛市和陕

声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赛课听课反思36例高中部分 听课总结与反思》为网友林间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