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本病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损害者预后较差
类风湿关节炎(RA):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雷诺综合症: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肤颜色改变的综合症。
Felty综合症:指RA患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类风湿结节:风湿病常见关节外表现,多为于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大小不一,质硬,无压痛。
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表现为对激素抵抗,主要有受体和受体后缺陷,使激素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临床上多表现为功能减退或正常,但血中激素水平异常增高,也有表现功能亢进者。如肾性尿崩症、假性甲旁亢等
神经分泌:神经激素由神经细胞分泌,沿神经轴突借轴浆流运送至所支配(或储存)的组织(如神经垂体)
库欣综合征(CushingSyndrome):是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糖皮质类固醇(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可能由于清晨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素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Somogyi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素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表现,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
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胃炎(gastritis):是指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
不典型增生(dysplasia):增生的上皮和肠化生上皮可发生发育异常,形成所谓不典型增生。表现为不典型的上皮细胞,核增大,增生的细胞拥挤有分层现象,黏膜结构紊乱,有丝分裂象增多。中度以上的不典型增生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
球后溃疡:发生在球部远段十二指肠的溃疡称为球后溃疡。
早期胃癌: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胃癌深度超过黏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侵及浆膜或浆膜外者称晚期胃癌
Krukenberg瘤:癌细胞侵及浆膜层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肠壁和盆腔,如种植于卵巢称Kruken berg瘤
应激相关胃黏膜损伤:各种严重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下产生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乃至溃疡形成,可发生出血
肠源性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钙皂斑: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及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钙皂斑
Grey—Turner征、Cullen征:少数患者因胰酶和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与肌层渗入皮下,可见腰侧皮肤出现灰紫色斑(G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青紫斑(Cullen征)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溃结: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除对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粘膜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弥漫性病变,呈倒灌状发展,可累计全结肠和回肠末端。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肝肾综合症(HRS):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故又称无功能性肾衰竭。
肝肺综合征HPS: 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低氧血症,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
原发性肝癌: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小肝癌:单个癌结节直径<3cm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3cm称小肝癌
伴癌综合症: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影响而引起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表现为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综合征等。
肝性脑病(HE):过去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门体分流性脑病(PSE):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轻微肝性脑病SHE:指有严重肝病而无明显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仅能用精细的智力测验或电生理检测可发现异常情况者。以往又称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是肝性脑病发病过程的一个阶段。
肾小球病:系指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疾病
蛋白尿:当尿蛋白超过150mg/d,尿蛋白定性阳性,称为尿蛋白。
肾炎综合症: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分为急性、急进性、慢性肾炎综合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又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系指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肾病综合征(NS):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尿蛋白大于3.5g/d;低白蛋白血症低于30g/L;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血的临床综合症。
IgA肾病: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
尿路感染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急性肾衰竭(ARF):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周)突然下降而出现的氮质废物滞留和尿量减少综合征
AKI:病程3个月内,血、尿、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所见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慢性肾脏病(CKD):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中毒(poisoning):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达到中毒量产生组织和器官损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
毒物(poison):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
中间型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与胆碱酯酶受到长期抑制,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功能有关,常发生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1-4天,表现为颈屈肌、脑神经支配肌、肢体近侧肌和呼吸肌瘫痪,通常4-18天缓解,严重者发生呼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