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塞林格 塞林格是一个怎样的人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西北角,有个小镇名叫科尼什,很优美,也很安静,2000年时曾有统计说,小镇上的居民一共就1661人。曾以《麦田里的守望者》轰动世界的著名作家JD·塞林格,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一直隐居在这个小镇上。

我所知道的塞林格 塞林格是一个怎样的人

50年来,派遣记者前往这个小镇一直都是各大报纸和杂志热衷的“新闻体育运动”,他们希望能亲眼见到塞林格,或者至少能得到某个多嘴的当地人的描述以供引用。可是,塞林格已经几十年不曾被摄影记者拍到了,邻居们也都噤若寒蝉,没人知道这位已半个世纪拒绝露面、也几乎不见任何作品传世的作家到底在做些什么。

很多人甚至以为他早已去了彼岸,其实他一直都活着,而且据说他还曾“扬言”,以自己目前的养生之道,在此岸徘徊到140岁不是问题。不过,到底也没有。2010年1月27日,这位当代文坛最著名的“隐士”在家中去世了,终年91岁。

他是刺杀约翰·列侬的罪魁祸首?

塞林格的避世之举实在是太成功了,以至于现在中年以下的读者已经很难理解,他曾经引发过怎样的轰动。

“……接着他走过去在空着的那张单人床上坐下,看了看那个姑娘,把枪对准,开了一枪,子弹穿过了他右侧的太阳穴。”1948年1月31日号的《纽约客》杂志发表了塞林格的短篇小说《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小说结尾的这句话令所有人发怔,而小说本身的才华之高、悬念之强,也使得《纽约客》当时的主编哈罗德·罗斯马上决定与这个时年29岁的年轻人签下合约,约定他今后所有的短篇小说《纽约客》都有优先选择权。事实证明了《纽约客》的眼光。三年后,《麦田里的守望者》横空出世,“从书中的第一个句子起,就为美国文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声音”,并迅速制造了大批的崇拜者,被众多机智而叛逆的人士奉为经典,甚至大卫·查普曼在刺杀约翰·列侬时,随身就携带着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并称其行刺的原因正是因为列侬就是小说里的主人翁霍尔顿·考菲尔德所鄙视的那种“假模假式”的人。又两年后出版的《九故事》,更让塞林格在评论界也备受赞誉,人们称赞这部作品“颠覆了短篇小说的传统结构,代之以一种以氛围或语气的微妙变化而取胜的新手法”。

空前的成功令塞林格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坛明星,然而上个世纪60年代,正当塞林格声名如日中天之时,却忽然人间蒸发。1965年发表的《哈普沃兹16,1924》是塞林格最后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此后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一条小河边买下90多英亩土地,但只在山顶上筑一所小屋,周围种上许多树,外面设置了6英尺半高的铁丝网并装有报警器,过起了隐居生活,不再接受采访。几十年来,无数记者和仰慕者不断涌来,只求看一眼大作家的尊容,哪怕听一句他的怒吼也好。但他顽强地沉默着,并尽一切手段捍卫沉默:拒绝了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改编《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请求;无论是电视、电影还是舞台剧,都拒绝转让版权,即便是出版相关有声读物,也一律不同意。

1982 年,他曾起诉过一名男子,因为这位塞林格粉丝杜撰了一篇塞林格专访。1987年,他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以阻止英国评论家伊恩·汉密尔顿创作的塞林格传记出版。2009年,他又把号称《麦田里的守望者》“续集”的《60年后:穿越麦田》的作者和出版商告上了法庭,开庭当天,无数人翘首以盼希望能听听塞林格本人对其“为何将霍尔顿·考菲尔德牢牢控制住,又‘占着茅坑不拉屎’地不写续集”的解释,可惜塞林格依然没有露面。或许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早年曾经说过的那句,“不会再有霍尔顿·考菲尔德。霍尔顿·考尔菲德在那个瞬间已经凝固。”

他用一封信改变了一个少女的命运

关于塞林格的沉默,一直是无数人热衷于讨论的热门话题。或曰塞林格已经“入禅”,或曰是“江郎才尽”的表现,有人猜测他是装模作样、故弄玄虚,刻意制造神秘感,因为他的离群隐遁“毫无先贤们的无我风格,举止过头而夸张,充满了表演性和感情激动的姿态”,也有人说,是人们对年少轻狂的考尔菲德的误读,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塞林格的内疚,他坚持拒绝改编、拒绝出版续集,是为了避免再次误读以及对原作的扭曲。

塞林格的“粉丝”们坚决相信他一直都在写,或者是像晚年的果戈理那样烧掉了手稿,或者就是等待身后才出版卷帙浩繁的作品。70年代初曾同塞林格先生一起生活过的乔伊斯·梅纳德在回忆录中写道,她曾见到整架整架的笔记本,而且她相信塞林格至少有两本新小说单独锁在一个保险柜里。而塞林格自己也曾在仅有的一次和《纽约时报》记者的简短对话中声称“我喜欢写。我爱写。可我只为自己写,纯属自娱”。但所有说法终究只能是一种猜测而无实证,有学者曾因此撰文称,“卡夫卡、纳博科夫们的文学地位早已盖棺定论……但塞林格的真实面目至今扑朔迷离,考尔菲德只有16岁,谁知道他30 岁、60岁时会是什么样?”,以至于“恳求”塞林格道,“塞林格先生,原谅我出于好意冒昧请求,请您向我们保证,如果您一直以来真的在写的话,它们将终有一天印成铅字——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

塞林格的去世让这样的“恳求”到底落空了,如今人们只能从塞林格的生平约莫揣测一些其隐居数十年的线索,譬如,1919年1月1日出生、成长于纽约曼哈顿的塞林格,教育经历并不完整,曾被父母送入寄宿学校,这段经历或许对他后来的孤僻性格起了决定性作用。还有就是,2000年,塞林格与第二任妻子克莱尔·道格拉斯的女儿玛格丽特·塞林格曾出版了《梦的守望者:一本回忆录》一书,书中她披露了很多塞林格不为人知的秘密,像塞林格经常喝自己的尿、很少和克莱尔做爱,禁止她走访亲友等。

而最富传奇色彩的则仍然要数他和乔伊斯·梅纳德的故事,塞林格用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一个美国少女的命运:1972年,18岁的梅纳德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她的照片也登在同期报纸的封面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信件成堆地涌来,但谁都没想到其中居然会有一封是塞林格的,信里满是恭维,说他是多么喜欢她的文章,两人很快就保持了密切联系,梅纳德随后中断了自己在耶鲁大学的学业,把自己的19岁献给了塞林格的53岁,但两人的关系十个月后就破裂了。很多年以后,梅纳德撰写了《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这段关系被解读成,塞林格其实从来都不关心她的才华,关心的只是如何把她引诱到床上,他成功了。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余斌谈塞林格:

“他是一流作家,但不是超一流”

刘放:您第一次接触塞林格作品是什么时候?当时的感觉如何?

余斌:很多年前了,还是在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吧,跟很多人一样,读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当时的感觉绝对震撼,书里的主人翁霍尔顿·考菲尔德那种拒绝长大、躲在自己的梦里、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对的状态,对于我们那个时代、那个年纪的年轻人来说,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刘放:那么您怎么看待塞林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余斌:小说有很多种,我觉得塞林格是属于那种对一个特定时代的人有特殊意义的作家,就好像海明威跟“迷茫的一代”、金斯堡跟“垮掉的一代”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有原创力也有影响力。另一方面,每一代人里都会有一些人,对塞林格书里人物的那种状态有共鸣感,或许也正因为这样,《麦田里的守望者》至今都是当代文学里最畅销的作品之一。但个人认为,从文学史上来说,塞林格只能算是一流作家,还不是超一流作家,除非他还会有更具说服力的遗作问世。

刘放:您怎么看待塞林格的隐居遁世?

余斌:关于这个的说法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认为他是刻意为之、制造神秘感,因为越神秘就越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我的看法是,即便是刻意为之,能坚持这么多年也绝非一般人可以做到,所以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跟他的性格有关,他应该天生就属于那种难以适应这个社会、拒绝把握这个世界的人吧。其实,《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翁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性格也是这样的,塞林格跟他很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43742.html

更多阅读

我所知道的吴晗同志——夏鼐 夏鼐 定陵

夏鼐我所知道的史学家吴晗同志(1)30年代初的清华园,是《早春二月》中的芙蓉镇,一座“世外桃源”。校园中的古月堂,据住在这里的诗人吴雨僧(宓)教授说,就是大观园中的怡红院,虽然红学专家们都不同意这种说法。校园中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绿荫

我所知道的渭南师院半个世纪的变迁 渭南师院附近的小姐

我所知道的渭南师院半个世纪的变迁-----刘亦农1962年我考上渭南瑞泉中学,在校园看到了一则废旧的招生简章,开头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巍巍秦岭山下,滔滔渭河之滨,有一座美丽的高等师范院校,这就是渭南师院……。这段文字使我最初

声明:《我所知道的塞林格 塞林格是一个怎样的人》为网友谨此而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